【www.lexiangwang.net--音乐】

(1) [伯牙钟子期]“八拜之交”历史典故:知音之交_伯牙子期


“八拜之交”历史典故:知音之交_伯牙子期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老师知道后,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涛声。伯牙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苦恼无比。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他感觉到有人在听他的琴声,伯牙见一樵夫站在岸边,即请樵夫上船,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道:“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激动地说:知音。这樵夫就是钟子期。后来子期早亡,俞伯牙悉知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终不复鼓琴。
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而那种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上演着。
世上如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实在是太少了。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岳飞无眠之夜也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苏轼自比孤鸿,写下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州冷”句子。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
而那豫让“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慷慨豪情又怎样的难得呢。知音难觅,知己难寻,无论红颜还是蓝颜“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成了人们永远的思求。

(2) [伯牙钟子期]中考作文素材之寓言故事精选:高山流水_600字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
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 [伯牙钟子期]高考议论文写作论据:友谊篇


高考论文写作论据:友谊篇
1、道理论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论语》
成功可以招引朋友,挫败可以考验朋友。——贺拉斯
真挚的友谊犹如健康,不到失却时,无法体味其珍贵。——培根
2、事实论据:
举世无双的密友——马克思和恩格斯,管鲍之交
高山流水觅知音。春秋时期,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奏描写高山的曲子,钟子期便赞美道:“弹得好啊,高耸巍峨的泰山。”当伯牙转而弹奏描写流水的曲子,钟子期又赞赏道:“弹得好啊,浩浩荡荡如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从此再不也弹琴了,认为世上再没有知音了。
管宁割席。三国时,管宁和华歆本是少年时代的同学。两人曾一起在菜园中锄草,看到地上有一片黄金,管宁看也不看一眼,只管锄草。华歆把黄金捡起来看了看,才指导它掷去。有一次两人同坐一席读书,门外有一们官员路过,身穿鲜明的官服,坐着车子,前呼后拥,好不气派。管宁照常读书,一点也不动心,华歆却忍不住出去看热闹,心下羡慕不已。管宁看到这种情况,便把坐席割开,跟华歆各坐各的。并且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我不能跟你坐一起。”

(4) [伯牙钟子期]友谊像什么_初中生议论文400字


友谊像什么_初中生议论文400字篇一
在一堂公开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伯牙绝弦》。老师问我们“友谊像什么”。可是我们各各呆若木鸡,没有反应过来。
后来我终于明白了“友谊像什么”。
“友谊”,一个对大家并不陌生的词;“友谊”,一个可以让伯牙将琴打破,终身不在弹琴。“友谊”就像椅子和桌子一样密不可分。如果没有了桌子,椅子放在哪还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椅子,桌子怎么坐人。所以我想说“友谊”就像椅子和桌子。友谊让两个等级不同的人做了终身的朋友。钟子期可以听着伯牙弹出的声音,就知道伯牙在想什么。友谊既不需要奴隶,也不允许有统治者,友谊最喜欢平等。——(俄国)冈察洛夫。
正如冈察洛夫所说的友谊最喜欢平等。伯牙的地位比钟子期的地位高,可是伯牙并没把钟子期当奴隶看待,而是做了最要好的终身朋友。友情是人最保贵的财富,无论你走到哪,身处何方,都会有一段温馨的回忆伴随着你。
友情是金子,友情不像铁,越练,越氧化,最后化成一缕轻烟。它像块金子,越练,越纯,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友情是一瓶……
珍惜时间_初中生议论文400字篇二
俗话说得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其实莫过于流水,流走了再也不会流回来;时间像风,那一阵风刮过就消失于人间。
有的人把时间不当做一回事,时间过了就过了。有的人把时间当做生命,时间过了就伤心。不把时间当做一回事的人,巴不得一天快点过去。而珍惜时间的人,却在那一天做很多事情,好不让时间白白浪费。想让时间快点过去的人,每时每刻都看着时钟,想知道离第二天还有多长时间。而不想让时间过去的人,却盼望着还是这一天的开始。就这样,想时间过去的人,他的时间一文不值。而不想时间过去的人,他的时间却重于泰山。
我认为,珍惜时间的人比不珍惜时间的人活得更有意义些,因为珍惜时间的人每天都在做着不同的事件,而不珍惜时间的人每天只盼望第二天的到来。只有那些珍惜时间的人才会活得快乐,虽然那些不珍惜时间的人表面上快乐,内心而不快乐。
时间就像金子,可金子买不到时间。我们要珍惜每时每刻,不让它白白浪费掉。

(5) [伯牙钟子期]对话_议论文作文900字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就如缕缕阳光,悠然洒下,合成光束,照进心间,驱散不散的阴霾;又如丝丝细雨,翩然落下,汇成小河,流入心房,滋润原本干涸的心田;还如房檐的水滴,一滴一滴地坠落,最终滴穿了磐石的坚硬的隔阂。
对话,在于心与心的沟通。
当俞伯牙依傍潺潺清水抚琴而奏时,一曲高山流水吸引了素不相识的过客——钟子期。随着步步接近,瑟瑟琴声愈来愈清晰,俞伯牙不知竟还有人能巧妙地领悟其意义,默默地对话,使高山流水,觅得知音。当钟子期过世时,俞伯牙摔断古琴,因为再无人能懂他的心意了。俞伯牙、钟子期之所以成为知音,正是因为彼此之间心灵的交流与对话,古人有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澧。君子之交是心与心的交流,是一种与天共存的默契,如丝缕般交织在一起。
对话,在于情感的表达。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让友情在对话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对话有时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在于语言的表达。《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与她的对话让人感到痛心。兰芝一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在“誓天不相负”的回答中将爱情的忠贞表达出来。爱情有时不能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在对话中交流。雨果曾说:语言是人们沟通的桥梁,它能化解一切误会,让人们更亲近。爱情的沟通,在于语言的表达。
对话,在于彼此间的理解。
有时彼此间的误会与隔阂,就如薄薄的一层纸,若彼此都不愿去触碰,这层纸则会愈来愈厚,最终便会成为一堵心墙,把彼此分为两个世界,从此没有了对话与沟通,失去了一个知心的朋友。如果双方都愿伸出橄榄枝,就算再厚的墙,也挡不住彼此间沟通的欲望,这时并不需要各退一步在两个世界的海阔天空,而是需要彼此进一步的交流。
对话有时无须冗繁拖沓的语言,只需一句关怀问候,或是只要肯伸出你的双手,敞开你的心扉,让别人去拥抱你的热情,或许只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足以让人感到有一颗赤诚的心在他面前跳动。沟通如水,虽平淡,但是最好的止渴剂。

(6) [伯牙钟子期]知音难觅,得一足矣_文言文《伯牙绝弦》扩写作文1000字


云雾缭绕,山峰高耸入云,在这座山崖上矗立着一座竹亭。飞鸟尽去,在这空荡的山间,飞雁扑棱翅膀的声音显得格外突兀。
突然一道琴声打破天际,继而传来不断的琴声,“铮铮——”音调低沉缓和,如江流般一泻千里,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忽而音调突变,豪放昂扬,如山峰般高峻挺拔,突生一种磅礴之气。琴声时高时低,时起时伏,令飞禽走兽驻足痴望。“铮”一曲终毕,抬手抚琴,但见此人呈现毫不拘泥之态,举手投足间尽显潇洒之气,原来是调琴高手俞伯牙。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好!”随即一阵鼓掌声从远方传来。俞伯牙缓缓睁开双眸,诧异地抬眼望去,只见一位素衣男子伫立在不远处,外貌清秀,低眉浅笑,神态中满怀欣佩之情。正疑惑间,面前男子作揖道:“打扰了,在下姓钟名子期,先生这等高超的琴技,想必是闻名天下的俞伯牙俞先生吧。”俞伯牙起身,抱揖回道:“正是鄙人。”钟子期笑道:“久仰久仰,方才我听到先生的琴声,感觉时而置身于崇山峻岭中,徒生浩然之气,又时而置身于流水潺潺中,泰然自若,不禁心生喜爱,不免驻足于此。”听到这一番话,俞伯牙不禁一喜:这天下竟有人能会意吾的琴旨,实是能称得上我的知已啊。于是说道:“过奖了,先生可愿每日来这里倾听鄙人的琴声?”钟子期回道:“幸甚至哉。”
于是,每日于这竹亭之中,俞伯牙备琴等待,热上一壶浓茶,在这茶香氤氲中,钟子期如约而至,不必言语,相视一笑便可会意。愈伯牙专注调琴,手指快速飞动,婉转动听的音乐倾泻而出。而钟子期则手执清茗,浅酌低尝,表情时而悲伤;时而欢笑;时而激帛;时而低沉。变幻无常,仿佛置身于琴声之境中。一曲终了,钟子期稍作点评,二人饮茶作乐,谈笑风生,实是欲界之至乐。
然而一日,俞伯牙照旧备琴等待,热茶也已备好。日渐黄昏,却迟迟不贝钟子期的到来,心甚焦虑,翘首楚盼,等待的人依旧未来。这时正值秋季,空谷清幽,猿鸟哀啼,旁边的老树落叶纷纷,佝偻的枝干无力地伸展着,远处的斜阳置于山间,却显孤独寂寥之感。俞伯牙长叹一声,失望离去。
飞雁传书,却带来不幸的消息,得知好友病逝,俞伯牙携琴再次来到了竹亭中,正襟危坐,双手覆于琴弦上,“铮——”琴声却与以往的激昂豪放格然不同,悲沉婉转,似对知己的悼念,又似对往日的追忆,终不解意。曲毕,物是人非,望着周围空荡的氛围,俞伯牙悲从中来,抬手挥袖,檀琴被打翻在地,仰天大叹:“知己已不在,吾要这琴何用!”一滴清泪泫然落下。
此生若能得一知己,无悔,足矣。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content/16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