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造价师】

(1) [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

【篇一: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
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浪费,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彻底杜绝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比如方便快捷的设计软件,更加智能的工具,性能更加稳定的设备等等。
读了丰田生产方式后,我对维修技服的各种辅料进行了计划管控,让用到相关辅料的地方都有明确的数量标准,这里的标准是我们跟据实际情况开会讨论出来的,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在做的更精益求精些。
生产物料这边我们每天都会对异常情况进行通报,超标的会立及开出异常联落单,每周对不良退仓物料进行一周汇总通报。在维修的过程中不定时用治具对不良物料进行验证,提高我们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
丰田生产方式中提到的少人化和省人化,我把维修技服的人员互动起来,有一种板卡不良过多时,一个人修用的时间要久一些,两个人一起修合起来的时间比一个人用的时间要少一些,而且不会让人感到疲劳,一个人做的时侯总想一下做不出来,就慢慢做了,两个人做就会行成攀比想法,做起事情来就效率的多,交流多了技巧自然就多,做事就会更效率,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安排其他工作。另外事情少的话就可抽出部分人员去做其他事,没毕要一点事情很多人来做,就会有人员工作不够做的浪费。
丰田生产方式中还有很多要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反复问5个为什么的问题解绝方法,让看板反应出来的诸多问题以此促进工作改善,团队工作方法以及准时化和自动化两大生产方式等等。
【篇二:《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
这本书是丰田生产方式(也叫精益生产方式)的创始人,大野耐一先生的亲笔著作。他被抬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呢?据说可以跟彼得。德鲁克并驾齐驱。因为彼得。德鲁克以理论和思考见长,大野耐一却是脚踏实地一步步从生产现场走出来的。切不论二者谁高谁下,就“精益”这种东西来说,你称之为生产方式也好,管理思想也罢,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之所以会对《丰田生产方式》这本书感兴趣,也是因为深深被软件开发中的精益理念所吸引,想去深入了解下原汁原味的精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再加上之前看过《目标》、《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这两本书,都有很多收获,觉得精益是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事物。
本书的篇幅并不大,一共才一百三十多页,但其思想却非常深,对很多事物的探讨,可以说到了直达本质的程度。所以我不建议初识精益者去读,初学者在读这本书之前,最好对汽车制造和精益思想先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更有收获,对这类童鞋建议去看前面我提到的那两本书。但如果你是对精益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的人,那么此书是很值得细细一读的,因为从中你可以直接追溯到丰田生产方式背后的思想、起因、以及发展历程。这些东西对于正确的理解精益,恰当地在自己企业中运用精益,都是非常有用而必要的。正如我们在软件开发行业常见的最佳实践一样,你要引入它,首先要明白它能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它比较有效,而不应该简单地因为大家都这样做而去跟风。所以对于喜欢直接把方法和工具拿来用的“拿来主义者”,尤其应该读一下此书,在此书中你找不到具体的工具和方法,但却能触摸到该工具被设计出来的背后设想。
好了,就不再赘述了,希望这些分享对来访者有用,也希望大家有缘能共同学习和探讨。
【篇三:《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作文】
没有一个国家的企业能像日本丰田那样带给全球汽车制造业如此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源自品牌的塑造和其独特的商业文化,以及技术创新和极具前瞻性的意识革命。作为一个汽车制造商,它在日本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其他厂家无以匹敌的架势扩大规模,进行并购并以制造出足以统治全球汽车工业的杰出车型为目标。如今,丰田的生产管理取得了巨大成果,销售业绩长期保持增长,尽管在2008年,全球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它依然能独占鳌头,它的标杆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汽车制造业,而是在许多领域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先者。
鉴于这个原因,也是作为一名精益从业者的好奇,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读了丰田生产方式创始人大野耐一的这本著作。在这本里,我看到,从丰田织布机到今天涵盖整个汽车产业链各个领域的丰田株式会社一步步走来的辛酸历程。
这本书自出版以来,被很多丰田生产方式爱好者拜读研究,我也看过很多类似的文章。有人从中看到了丰田佐吉发明自动织机时提出自

(2) [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读书笔记大全300

【篇一:《唐诗三百首》读书笔记】
对自然的仰慕,对英雄的壮举,对友人的思念。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所以只好借《唐诗三百首》中的诗句来代替我那无法形容的诗句。让我们一起吟诵并感悟唐诗三百首吧。
山水之气
轻轻地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摩诘一起畅游在山水之间,一轮皎洁娇美的圆月在松枝间穿拂,如水的山间软泥上缥缈着点点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锦缎上,自然而不虚浮,淳朴而不媚俗。一

(3) [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篇一:《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阿米巴是每天有听马丁在读。然后也听马丁解释阿米巴经营模式的特点,自己也有大略的看一遍。
马丁觉得,我们曦蕾国际将来有一天也可以运用阿米巴的模式,但是目前,可能还不行。我对阿米巴模式的了解是这样的:
1、每个部门都有独立的核算,包括支出和收入,都是独立计算的。
2、并且每个部门都可以独立完成部门的业务,和独立寻找业务,来赚钱。
3、每个部门可以实施企业的理想和方针,和企业共同发展。
就像马丁说的,目前我们的公司只靠销售部在赚钱,那其他部门可不可以赚钱呢?我想一想,是可以,无论是技术部,还是培训部,将来有一天都是可以出来赚钱的,技术部,可以为我们公司创造利益的同时,也一样可以为其他公司创造。培训部为我们公司进行培训的同时,其实也可以招纳其他的公司和我们公司的员工一起培训,但是这些是需要整个架构模式的。我的理解是这样子。
不过这本书里面,稻盛先生对这些年轻的员工说过一翻话,我是受益匪浅的,他是这么说的:“你们如果有勇气离开公司,那为什么没有勇气相信我呢?我用我的生命作赌注,为了大家我会去维护好这个公司。如果我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杂念经营公司,你们可以砍死我”非常佩服稻盛先生的承诺,最终稻盛先生也没有令这些青年失望,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老大问过的一句话:你打算跟着我多久?”然后我就说:“我打算跟一辈子。”其实当时说这句话,我是真心发自内心,我觉得,我是那种,其实我有勇气离开公司,但是我更加有勇气相信老大!
所以,老大,你要加油,一定要将自己的事业做到发光发亮,完成你的3年,5年的目标,相信你可以的!
【篇二: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稻盛和夫在《致中国读者》中写道:所谓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经营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把组织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独立核算制加以运作,在公司内部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实现全体员工参与经营的全员参与型经营。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所推行的“划小核算单位”、“内部模拟市场制”、“内部银行核算制”等经营方法。我们现在听不到这些经营创新方法,好像寿终正寝了,追其原因有三:第一,那是政府行为在推行,而不是企业自愿或自创;第二,当时国有经济占主导,企业领导归政府指派,一朝天子一朝臣,推行此经营方法的领导一换下一任领导又要用自己认为好的管理方法;第三,核算量增大,都压在财务部一个部门,他们会迎合实施效果不佳的部门一起找各种借口让企业中止这项工作。
我们回过头来看稻盛和夫给阿米巴经营的定义,该经营办法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和“全员参与型经营”。这就让领导能提高素养,员工也能参与经营,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是模拟市场,而是让人人面对市场;不是模拟核算,而是独立核算。没有避风港,没有借口,这是培养经营者的沃土。
稻盛和夫在序言中还讲到:“如果缺乏像‘阿米巴经营’这样精细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将很难取得长久的发展。”管理会计就是管理者的会计,没有难懂的会计科目,没有苦涩的会计准则约束核算,都是显示的是跟经营决策相关的及时数据,能够支持决策。大多数企业都按照国家规定成立财务机构,由会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核算出纳税报表,这些数据对未来的经营决策意义不大。企业各个单位都应该像记家庭流水账一样对自己的收支了如指掌。不用管核算的形式,只要能反映自己的经营结果就好,这就是管理会计的出发点。
老先生指出要把“追求正确的做人准则”当作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基矗他所要表达的做人准则就是“3岁小孩知晓,80老老翁能做到”的做人道德规范。不用长篇大论,不用过分渲染,就像我们强调的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去做,这个社会就会好得多。
【篇三: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作文】
昨天到稻盛和夫(北京)管理咨询公司,与两三年没见面的郭红波就在咨询客户中推行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进行了探讨。回来之后,我又把读过两遍的《阿米巴经营》拿出来,看到自己在书也中随手写下的感悟,就想在自己的博客中整理一番,以便对该经营模式的再认识。
稻盛和夫在《致中国读者》中写道:所谓阿米巴经营是一种经营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把组织划分成一个个小的团体,通过独立核算制加以运作,在公司内部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实现全体员工参与经营的全员参与型经营。
这就让我想到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所推行的“划小核算单位”、“内部模拟市场制”、“内部银行核算制”等经营方法。我们现在听不到这些经营创新方法,好像寿终正寝了,追其原因有三:第一,那是政府行为在推行,而不是企业自愿或自创;第二,当时国有经济占主导,企业领导归政府指派,一朝天子一朝臣,推行此经营方法的领导一换下一任领导又要用自己认为好的管理方法;第三,核算量增大,都压在财务部一个部门,他们会迎合实施效果不佳的部门一起找各种借口让企业中止这项工作。
我们回过头来看稻盛和夫给阿米巴经营的定义,该经营办法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领导”和“全员参与型经营”。这就让领导能提高素养,员工也能参与经营,把全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是模拟市场,而是让人人面对市场;不是模拟核算,而是独立核算。没有避风港,没有借口,这是培养经营者的沃土。
稻盛和夫在序言中还讲到:“如果缺乏像‘阿米巴经营’这样精细的管理会计体系,企业将很难取得长久的发展。”管理会计就是管理者的会计,没有难懂的会计科目,没有苦涩的会计准则约束核算,都是显示的是跟经营决策相关的及时数据,能够支持决策。大多数企业都按照国家规定成立财务机构,由会计人员按照国家规定核算出纳税报表,这些数据对未来的经营决策意义不大。企业各个单位都应该像记家庭流水账一样对自己的收支了如指掌。不用管核算的形式,只要能反映自己的经营结果就好,这就是管理会计的出发点。
老先生指出要把“追求正确的做人准则”当作实施阿米巴经营的基矗他所要表达的做人准则就是“3岁小孩知晓,80老老翁能做到”的做人道德规范。不用长篇大论,不用过分渲染,就像我们强调的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去做,这个社会就会好得多。
【篇四:阿米巴经营读后感】
先前看过稻盛和夫的几本书,都是关于其经营人生的“哲学”思考。这本书却不同,说的是经营的“实学”,即为介绍具体做法的一本书。虽然为了让读者易于理解,书中也尽量把具体做法背后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些介绍,但总体来说,大部分篇幅说的还是具体要如何去做的事情。因此,要想从这本书中获得比较好的养分,最好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能有所实践,或者是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阿米巴经营是一种能充分调动全体成员积极主动性、充分形成集体合力的经营体制,它把组织细分成一个个强健的独立组成单位,通过对每个单位进行独立核算,把企业每一个组成单元都打造成具有良好盈利能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所有单元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协作机制以解决冲突、形成互补,进而形成公司整体的强大竞争力。可以说,是一种非常优秀、非常精干的组织形式。
书中详细介绍了阿米巴这种组织应该如何去构建、如何去协调、如何去管理,尤其是重点介绍了作为其核心的单位时间核算制,这些内容对广大想要提高企业业绩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来说,无疑都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然而,但凡经营机制,都是其形易效,其神难仿,直接拿几个工具过来用用很简单,真要想把握到此机制背后的精髓,充分发挥其效果,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行。就我个人的理解来说,支撑阿米巴经营的“神”之所在,乃“无私”或者说“利他之心”这种道德层面的东西。稻盛和夫自己也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指出,阿米巴经营对于领导者的道德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这一层面的内涵,阿米巴经营是难以发挥预期之效果的。按照现在的行话来说,这些应该是属于“企业文化”层面的内容了,需要在学习时也多加留意。
最后,综合评价下:此书篇幅适中,内容实用,描述清晰,是值得一看的好书。
【篇五:阿米巴经营模式读后感】
《阿米巴经营》是被称为日本的“经营至圣,人生之师”的稻盛和夫的力作。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由独到而务实的见解。
所谓的“阿米巴经营”就是以各个阿米巴的领导为核心,让其自行制订各自的计划,并依靠全体成员的智慧和努力来完成目标。通过这种做法,让第一线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主角,主动参与经营,进而实现“全员参与经营”。
稻盛和夫先生在最初创建京瓷公司时,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件事:招收了10名刚从高中毕业的新职员,他们在工作了一年左右,开始熟悉工作的时候,突然跑到稻盛和夫那里要求改善待遇,而且还写了血书,提出了强硬的要求

(4) [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篇一:《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简介:《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丰富,并非能被一个时代完全吸收。只有亲自翻阅大师的著作,才能领会管理的真谛;也只有实践大理由的理论,才能实现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本文原本是作为向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提交的报告。这里所选择的实例能够引起工业和制造业的工程师、管理者和这些企业所有人的极大兴趣。希望读者明白,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家庭管理、农场管理、大小商人的商业管理、教堂管理、慈善机构管理、大学管理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管理,等等。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来自当当网上书店的网友:如果说彼得德鲁克把管理的定义真正的确定,并且把她全球化说来的话,第一个真正认真研究劳动,真正把管理当成一种科学的人,不用质疑是弗里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其实包含的思想在现在看来,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19世纪的时候就能够提出这样的观点,不得不佩服泰勒的能力以及头脑。在此要谈一谈泰勒的……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读品《科学管理原理》怀念泰勒先生并纪念本书出版100周年泰勒先生的《科学管理原理》从最初出版的那一刻起距今已经整整的过去了一个世纪。然而,一个世纪之后是否还有必要重新品读这样一部著作?有必要介绍给其他的朋友去阅读这样一本这样老的书籍?是否是在浪费时间?我要说的是在今天这依然是一本……
【篇二:《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最近认真看了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总觉得要写写自己的感想,哪怕只是个人小小看法。其实静不下来读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更多的时候我是在想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以前有所接触泰勒制,所以还不至于十分陌生。
泰勒的科学管理主张用科学的方法代替原来经验的方法,对工人进行科学选择和教育培训,要求管理者和工人紧密合作,主要目的在于追求劳动生产率的最大化,实质即追求财富(利润)的最大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思想非常具有进步意义,对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更是有跨越式的进步。在他那个时代,美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劳资关系紧张,他的思想其实很难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的。
而我之所以要讲到泰勒,是因为一篇文章中提到深圳富士康员工的十二连跳引发的对企业员工的关注。富士康的管理中有泰勒制的影子,实行标准化管理,以效率最大化为最高目标,以“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基础进行统一管理,认为人是受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关心人的社会需求、情感需求。中国正在飞速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难免会出现欧美工业化时代曾出现的诸多问题,会有一些重蹈覆辙,但是,在现在这个重视人权的时代,在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完全按照“经济人”假设进行企业管理,是不可能长久的。今天的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借鉴历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企业工人(员工)的各种需求,全面看到企业经营者、员工和全体消费者各方的利益,追求多方共赢才是最佳的!
【篇三:《科学管理原理》有感作文】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我花了一些时间大致读了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以我的观点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泰勒大师的一篇科学管理智慧结晶的论文。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在这篇论文的结论里叙述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它将为全世界带来最大的收益。”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极为丰富,需要我们不断研读,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才能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篇四:《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大学三年一直都是学的管理类的知识,直到看了这本书后发现自己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也因此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觉得这是学管理人士不得不读的一本好书,有“科学管理之父”称号的泰勒就是一颗闪亮的星星,照耀和影响着后人。
泰勒,他是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被现代学者不断批判的人。同时,也是在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富有争议的人。
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方面,泰勒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泰勒对企业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包括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标准作业条件、明确规定作业量、建立激励性的差别工资报酬制度。在管理科学的方法方面,泰勒提出了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并合理使用第一流工人以及如何进行标准管理的一系列具体的步骤与方法。泰勒在本书中立足于美国当时资源浪费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的事实,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他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只能是高的劳动生产率。即每个工人都下定决心每天努力作出尽可能多的工作。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工人却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泰勒认为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工人中普遍流行着一种谬见,认为如果他们全速工作,就会使大量工人失业,从而造成对整个行业的巨大伤害。二是,目前通行的的管理体制缺陷甚多,以致“怠工”和“磨洋工”成了工人为保护自身最大利益而必须采取的一种防卫手段。三是,凭效率低下的经验法则行事,这是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的情况,由于这种做法,浪费了工人的很大一部分努力。
因此,泰勒认为必须采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法则。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他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最高的效率,争取最高的产量,实现最大的利益。这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看了泰勒的书,我觉得对我以后从事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企业一定是有一位好的管理者,而且我觉得不仅仅是团队的管理,还应从自我管理开始,这样才能一步步发展下去。
【篇五:《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管理学无疑是最与时俱进的学科之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早已枝繁叶茂,今非昔比。但是,管理学的本质却一直没有变。今天,我们回过头去重温经典,看看它最初是如何起步的,而这一回头,自然就得碰上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以及他的《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也可以说,他是第一位认真研究劳动的人,也是第一位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人。泰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一片混沌中,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以便达到雇主和雇员的双赢。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泰勒的“科学管理”体系其实很简单,尽管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采取许多科学量化的手段,更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去做一番细致的比较和分析。但是,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此理论体系,并无畏地致力于其实践推广,却非常人所能及。他提炼的科学管理核心为:寻求科学的操作方法,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使工具、机器、材料标准化,并对作业环境标准化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随后,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晋升;同时实行具有激励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工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而对完不成定额的工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
此外,他还开创性地提出,要将管理和劳动分离,并要求管理者和劳动者在工作中密切合作,以保证工作按标准的设计程序进行。上述理论及措施现在虽然已成为管理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重大的变革,给世人以极大的震惊。此后,泰勒的追随者进一步丰富了其科学管理体系。亨利·甘特用甘特图进行计划和控制的做法,是当时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而亨利·福特在泰勒的单工序动作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如何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进行了研究。他充分考虑了大量生产的优点,创建了第一条流水生产线———福特汽车流水生产线,使成本明显降低。拜科学管理体系所赐,美国企业的生产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度出现了高效率、低成本、高工资、高利润的新局面。至于社会组织学大师韦伯和管理大师德鲁克,同样从科学管理体系中获益良多。
但是,科学管理自有其局限性。在今天看来,其界定的管理范畴很单一,多局限于生产制造类企业,尽管泰勒说:“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但很显然是难以做到的。这其实不足为怪,因为那时企业和管理的概念还没有真正形成,这个工作直到20世纪30、40年代才由一位管理大师德鲁克完成。只有在生产制造类企业内,泰勒才能依靠科学研究的方法确定“标准工作量”,然后确定“工资支付率”;至于今天盛行的创意企业、智力密集型企业,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根本就不在泰勒狭小的“管理”范畴内。
进而言之,依靠科学量化的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率,毕竟有如“螺丝壳里做道场”,成效总是有限的。今天我们已经知道,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两者的有效结合,单独强调某一方面都是错误的。泰勒的科学管理更多的是一种狭义的方法,需基于稳定的科技技术和业务流程。一旦生产技术有所改变,标准动作和流程又得相应变化,要想提高效率,只得重新做一番研究和分析。而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流程和方法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就此意义而言,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生产流程再造,而这正是当今盛行“流程再造”的根本原因。在今天,只有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通过调动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才能真正快速地提升效率。而如果死抱着科学管理那一套,无疑有些抱残守缺之嫌。比如今天按需定量的生产方式,比如今天微软、Google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就远非当初泰勒所能想像的。
除科学管理外,泰勒对管理学的另一大贡献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并认为这是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泰勒希望依托“稳定工资支付率”和“标准作业量”,找到劳资两利的接合点,消除劳资对立,实现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但事实上,这只是一厢情愿。受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泰勒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从随后的劳工罢工和更大规模的劳资冲突中,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劳资双赢,直到今天仍是一个难题。目前,消除企业内部利益对立的比较通行的方式是:依靠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来统一组织成员的价值立场,在此共同的价值立场上,依靠制度性规范来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内的协同效应,依靠创新,依靠科技,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发挥个人潜质,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历史总是充满了回归。今天当我们困惑于诸多形形色色的管理理论时,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作为管理源头的《科学管理原理》,倒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篇六:《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方面,泰勒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泰勒对企业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包括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标准作业条件、明确规定作业量、建立激励性的差别工资报酬制度。在管理科学的方法方面,泰勒提出了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并合理使用第一流工人以及如何进行标准管理的一系列具体的步骤与方法。
本书主要由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管理的原理这两章组成:
第一章,作者主要讲述了,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可这种情况很难达到。他说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其实这就讲述了生产率的重要性。作者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也认为劳动生产率的下的原因有三个:
1、谬论:在商业中,如果每个人或每台机器的产出增加了,那么最终将导致大量工人的失业。
2、不完善的管理制度“磨洋工”。
3、单凭经验行事。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有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法,那就是通过消除工人作业中不必要的动作并以快捷的操作代替缓慢而无效的操作,可节约大量作业时间,进而提高产量。
第二章,主要讲述了,科学管理的原理四个基本组成要素:
第一,形成一门真正的科学。
第二,科学的选择工人。
第三,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有好的合作。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所以科学管理理论很明显地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是一种具体的操作规程,是对具体操作的指导。它们是:首先,以工作的每个元素的科学划分方法代替陈旧的经验管理工作法;其次,员工选拔、培训和开发的科学方法代替先前实行的那种自己选择工作和想怎样就怎样的训练做法;再次,与工人经常沟通以保证其所做的全部工作与科学管理原理相一致;最后,管理者与工人应有基本平等的工作和责任范围。管理者将担负起其恰当的责任,而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压在了工人身上。
从本书中可以了解到,泰勒的一系列工时研究所用的时间并非一两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这也启示我们,做研究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应急功近利。这样,经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综合的比较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具有说服力。泰勒认为必须采用科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法则。科学管理是建立在劳资双方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他要求企业的每一个成员充分发挥最高的效率,争取最高的产量,实现最大的利益。这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极为丰富,需要我们不断研读,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才能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科学。人们总是在寻找各种办法以希望找到最优的管理体系,殊不知这些仅仅是为管理理论的升华奠定基石。我也只能在工作中慢慢摸索,希望能对管理之道有所提高。从而可知《科学管理原理》是一本很经典的书。从词义上理解,管理通常被理解为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人们在日常生活上对管理的理解是这样。平常人们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去应用管理一词的。但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并且顽固的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唯一性。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于管理定义的一致解释。但泰勒提出的管理问题依然存在,他总结的管理经验依然有益,他研究的管理逻辑依然普遍,他创造的管理方法依然有效。
读完《科学管理原理》让我明白从每个工人的每项操作中,都可以归纳出科学规律来。懂得了科学管理就是要预先制度任务计划并实施这些计划。感悟到了泰勒所讲的同样的原理,也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社会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家庭管理、农场管理、大小商人的商业管理、教堂管理、慈善机构管理、大学管理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管理,等等。在实际生活中也体会到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做事所带来得快捷与效率,更节约了时间。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在做某些事的时候就会去想,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法让事情做得更好一些。因为我个人认为科学的管理方法比一般的管理方法的实用性更强。以前对管理的认识面很窄,认为管理只存在企业、组织等人数聚集的多的地方。从来没想过在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的重要,更不曾想到以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是一种更完善的管理制度。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管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也让我的知识面变得更加的宽广了,真的是受益匪浅。
【篇七:《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科学管理原理》是一本很经典的书。
从词义上理解,管理通常被理解为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人们在日常生活上对管理的理解是这样。平常人们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去应用管理一词的。但自从管理进入人类的观念形态以来,几乎每一个从人类的共同劳动中思考管理问题的人都会对管理现象做出一番描述和概括。并且顽固的维护这种描述和概括的正确性甚至唯一性。人类从来就不曾取得对于管理定义的一致解释。
科学管理之“科学”。这里所说的科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它是相对于“经验”来说的。科学管理之前,工厂中工人的工艺、技能是通过前人继承,自己探索、积累,或者说全凭工人的经验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教与学。科学管理,则是通过对工人工作的每个动作的研究,找出最高效的方法,也即是所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关于研究的对象。得说明一下,那个年代,世界是相对简单的。服务业的概念可能还没时兴,因此科学管理主要说的是工业。那时工作内容也是以机械劳动为主的,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非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科学管理之前,劳资双方是对立的,甚至是敌对的。那时的管理体制,是试图让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这里的第四点,我认为是管理意义上的重大进步。资本拥有者——资方,开始重视管理,参与企业的运作。当然资方是不大可能去进行具体的操作性工作的,他们所进行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再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一步步地在实现其价值。
自从读完《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我已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了什么是管理,让我感触颇多,收益匪浅。
【篇八:《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想了解一下管理学的经典,弗雷德里克·F·泰罗,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思·韦伯,三位前辈无论如何避不开的。
《科学管理原理》,是一篇论文,写于1910年。工业革命以后,人们逐渐重视“管理”,将企业家才能视为继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第四种生产要素(1776年的《国富论》尚未将企业家才能归为生产要素)。然而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对管理的追溯,得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说起。
科学管理之“科学”。这里所说的科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它是相对于“经验”来说的。科学管理之前,工厂中工人的工艺、技能是通过前人继承,自己探索、积累,或者说全凭工人的经验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教与学。科学管理,则是通过对工人工作的每个动作的研究,找出最高效的方法,也即是所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关于研究的对象。得说明一下,那个年代,世界是相对简单的。服务业的概念可能还没时兴,因此科学管理主要说的是工业。那时工作内容也是以机械劳动为主的,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非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科学管理之前,劳资双方是对立的,甚至是敌对的。(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时代,劳资问题依然存在,往往发生在工作技术含量相对偏低的行业中)那时的管理体制,是试图让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条:
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这里的第四点,我认为是管理意义上的重大进步。资本拥有者——资方,开始重视管理,参与企业的运作。当然资方是不大可能去进行具体的操作性工作的,他们所进行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再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一步步地在实现其价值。

(5) [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谈谈方法读后感

【篇一:《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生在十六世纪末年,死在十七世纪中叶。在他活动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在欧洲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在积聚力量,为进一步发展壮大而斗争。在少数先进地区,例如英国和荷兰,资产阶级已经初步取得政权;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封建势力还占统治地位,资产阶级还处在被压迫的无权状态中,笛卡尔的祖国法国就是这样。
法国的资产阶级比英国和荷兰的资产阶级幼小,但并不是软弱无能或怯懦退缩。这个初生之犊满怀希望,跃跃欲试,已经看出封建制度日薄西山的颓势了。在笛卡尔身上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一点。他出身贵族,父亲是布勒丹省法院的法官,把他送入著名的拉·弗来施公学,接受耶稣会士的正规传统教育,希望他接贵族的班。但是他完全没有做官当老爷的意思,一心扑在新科学上,父亲一死就把采地卖光,将所得款项投资,靠红利过活了。这就是说,他已经自觉地改变成分,在思想上、社会上、以至经济上都变成了资产阶级分子。法国资产阶级以它的远大前程吸引了笛卡尔的加入。笛卡尔能够干这种事情,而且干得很利索,正说明他不但有眼光,而且很勇敢。他的言论很谨慎,这并不是怯懦,而是处在强大敌人的面前需要讲究一点策略。如果真是胆小怕事,他本来完全有条件安享荣华富贵,又何必单枪匹马地铤而走险呢?
读了《谈谈方法》后,有以下感想:
1、同一方向,道路可以是多条的;同一道路,行进的方法可以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方向的正确,道路和行进方法选择的恰当。
2、人生,总是有所失,则有所得,得与失,在总体上大致平衡。
3、每个人都需要自觉培育优秀品质。
4、“‘我想,所以我是’(我国旧译为:‘我思故我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赞!
5、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的载体。
6、人生的价值在于社会性。
7、简洁为美。
8、人之为人,在于心灵,在于智慧。
9、勇于追求。
【篇二:谈谈方法读后感】
世界上有许多哲学家在数学上颇有成就,如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的莱布尼兹。而欧洲近代哲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的笛卡尔也是这样一位即在数学有在哲学上成为佼佼者的人物。
笛卡尔在他的《谈谈方法》一书中说到,要认识真理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笛卡尔认为,人们的意见之所以不同,只是由于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运用我们的思想。将其观点归纳起来,便是“单有良好的心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的应用它。”笛卡尔从小就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是产生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笛卡尔在《方法论》中谈到:“我觉得我有很大的幸运,从青年时代以来,就发现了某些途径,引导我做了一些思考,获得了一些公理。”在一次沉思时,笛卡尔看到一只苍蝇在天花板上爬,他便想如果知道了苍蝇与相邻两个墙壁的距离间的关系,就能描述它在天花板上的路线了。这,就是解析几何的萌芽。而这种萌芽的诞生,正是由于笛卡尔从小养成了善于思考的习惯。善于思考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体现,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接触一样事物,我们就要对其进行有益的考察,才能抓住其精髓。
笛卡尔的方法论告诉我们做事的原则与行为守则,笛卡尔长期致力于寻找一种类似于数学的、具有普遍意义适用性的获得真正知识的方法。我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1、不把任何没有明确认知的东西当作真的;2、将难题划分为细小的部分解决;3、从最容易的对象上升到最难的部分;4、将一切情形都列举出来。我认为,以上四点关于方法的论断对我们有重大的意义和启示。首先,第一点告诉了我们对待问题的态度,阐明了思考在解决问题中的极端重要性;其次,第二点和第三点告诉我们解决问题中的重要的,但却是非常简单易行的方法;最后,第四点强调了对待问题的严谨性,只有分条列出之后,我们才能充分认识问题、把握问题。1619年,笛卡尔在他自己的方法论的指导下,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科学,它可能用一种一般的方法解决所有与量有关的领域中的问题,不论这种量是数值还是连续的。”这正是他发明解析几何的方法。另外,在笛卡尔的著作《方法论》中还总结了三点内容,作为自己的行为守则:1、服从法律和习惯;2、在行动上要尽可能做到最坚强、最果断;3、始终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即相信除了我们的思想以外,没有一件东西完全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虽然其中的第三点有其作为“二元论”者的消极一面,但就一二点来说,它是积极的,尤其是第二点。如过我们行事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话,我们就会丧失很多东西。相反,如果我们果断的处理事情,果断的反应,则我们就能够把握住许多东西。
笛卡尔还提到,为了给科学打下牢固基础,必须破除固有的意见。我们需要善于合理正确的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敢于创造、敢于创新。“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旧的思想终究会被新思想所取代。而我们,就必须对就思想保有一定的批判继承性,科学发展其新思想、新方法,开拓视野。
恩格斯对笛卡尔作出了如下的评价:“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尔的变数,有了变数,运动进入了数学,有了变数,微积分与积分也就立即变成了必须。”我想,这是对笛卡尔最公正的评价了。虽然,笛卡尔是一个企图在唯心论和唯物论中起平衡作用的“二元论”者,尽管他努力的论证上帝是存在的。但,他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不仅仅是我们在数学中大量运用的解析几何方法,而且还有他所提供的“方法论”——我们学习的“法宝”。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这一句话在笛卡尔身上是在明白不过的验证了一遍。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就应该学习笛卡尔的这种方法。
【篇三:谈谈方法读后感作文】
在笛卡尔的《谈谈方法》中“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体现的笛卡尔的聪明绝对是超出前者百倍。同怀疑论一样笛卡尔也去尝试怀疑一切,但他却特别指出,自己并不能怀疑“自己在怀疑”这个事实,这也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命题“我思故我在”的条件。
人的认识可靠吗?为什么不是一个强大意志的大骗局?如果你没出过国,会不会根本没有美国韩国。这些只是被虚构的存在,是我们的政府正在欺骗我们。就算是你出过国,也会不会没有火星水星,只是政府联合起来一种以所谓“发射探测器”为名的骗钱的手段。当然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不会有这种事发生。那么一下这种情况呢?你其实是在出生时候就死了,科学家救了你的脑子(只有脑子)他们把你的脑子放在装了营养物质的容器里,保持它的鲜活,然后拿来做实验,红色的导线是传导视觉信号,蓝色的传导听觉信号,白色味觉,黄色触觉……,你没发觉到只是因为你从小便是如此,你的人生其实只是一场试验。那么你真的能相信你的感觉吗?所以,知识不可信,感觉不可信,逻辑不可信,抽丝剥茧般地剔除之后,最终剩下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我除了“自己正在思考”这件事没有任何事情是能够确切认识到的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不能否认的。而思考,却正是我存在(suis)的证据。只有存在,才能思考,这便是这个论断的内在逻辑。
关于这个观点的解释,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好像害怕人们没能理解这句话,所以就极力的解释。甚至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中国人对存在的理解,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容易把存在理解成为“占有某时空”。的确,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些难度。拉丁语系中的系动词,在中华语系中并不存在。但中国人的存在观点倾向于“占有空间”的存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认同,我们可以看看老子的有的概念,是与“无”相对的“有”。这个“有”难道不比西方人更倾向于“施加影响”、“表现特性特点”的存在更具有普遍意义吗?而且,在中国对外开放这么长时间后,中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甚至现在来讲,存在这个词甚至已经有了借代用法名词的意味,听人说道:“像雅典娜之于星矢一般的存在,像夜礼服假面之于美少女战士的存在”云云,这种说法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是很晦涩的语言了。所以说,存在的外延正在不断增加。
当然还是要向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致敬,也正是他们的这种一丝不苟,才使得西方的思想如此真实、没有扭曲地被中国人理解。
关于上帝,也即是神。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笛卡尔的神存在的论断,却不像“我思故我在”那样坚实。这一点,其本身也是违反笛卡尔方法论的。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甚至不如怀疑主义思考得那般深刻。
神的属性即是完满。笛卡尔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比自己更加的完满都来自于神。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以此就可以了解神所具有的完满。我觉得在笛卡尔证明神存在的论证中,有些地方并不严密。诚然,我们的确能看到自己的不完满,但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通过跟神这个完满的存在相比较而得出的。而可能只需要另外一种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就像乙比甲活得久,丙又比乙活得久,很容易就猜想有人能比丙活得更久,进而推想,另外一个人比前面所有人都活得久。这样长生不死的概念,也就很容易得到。而长生不死不是人所具有的完满,但这种完满(如前所述)是人自己推得的。所以就是凭借相类似的方法,人们获得了比自己更加完满的概念。这就说明,笛卡尔引入上帝的概念是有违自己方法论的。可能有人反驳说就算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也是从上帝那儿学习的,那么我问,当我们目前还没有确信上帝存在,只知道自己在思考的情况下,如果去假设人连着一点的归纳和演绎的能力都没有,与假设上帝不存在的观点相比,哪个更荒唐,哪个更符合我们认识的常理?当然是人有着归纳和演绎的能力更是人信服、更加“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或者,换句话说,我现在提出的这种论点是与笛卡尔论证互斥的一种可能,我不能通过笛卡尔的逻辑来论证这种新观点的错误,笛卡尔如何通过自己的逻辑论证自身的正确?所以,在我看来,笛卡尔学术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并非必须的。既然上帝这个概念的是非必须的,那么根据笛卡尔自己的第一规则,这个观点也是不能轻率认同的。
【篇四:谈谈方法读后感】
《谈谈方法》全称《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我是经过我们的数据库老师朱树人老师的介绍才得知这本书,选择这本书继续深读,就是因为它比较好读懂同时篇幅比较短。这是一本很薄很薄的书,真正介绍到笛卡尔本人的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只有60页之多,这本书一开始大致介绍了笛卡尔的生平及其哲学,之后总共分为六部分来介绍笔者的想法。之所以会选择容易读懂的,是因为我不认为连理解都困难的著作能使我产生许多真正独立的思考,恐怕读书笔记也只能是沿用别人的观点似懂非懂地写就,便于理解的著作才能让我自由自在地思考。另外之所以选择篇幅短小的,是因为我的水平有限,阅读速度不能够很快,在有限的时间里,较短篇幅的作品能让我读得更加细致、理解得更全面。
了解一位作家的思想著作,如果不对作者生平做一些简单了解,难免会在理解他的思想上存在一些困扰。笛卡儿(1596~1650),是一位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小镇拉埃的一个贵族家庭。因家境富裕从小多病,学校允许他在床上早读,养成终生沉思的习惯和孤僻的性格。1606年他在欧洲最有名的贵族学校──耶稣会的拉弗莱什学校上学,1616年在普依托大学学习法律与医学,对各种知识特别是数学深感兴趣。在军队服役和周游欧洲中他继续注意“收集各种知识”,“随处对遇见的种种事物注意思考”,1629~1649年在荷兰写成《谈谈方法》(1637)及其附录《几何学》、《屈光学》,1641年发表《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发表《哲学原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650年2月11日卒于斯德哥尔摩,死后还出版有《论光》(1664)等。
读罢此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无疑是笔者-笛卡尔那种严谨,怀疑的精神,尤其是是的第四部分,谈到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我们也终于接触到了“笛卡尔式的怀疑”,笛卡尔使用了怀疑一切的方法,把一切都拿来怀疑,都认为不是真的,最后发现,只有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可怀疑的。所以,“我思,所以我是”或者说“我思故我在”的结论产生了,这也是他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罗素谈到“这段文字是笛卡尔的认识论的核心,包含着他的哲学中最重要之点。笛卡尔以后的哲学家都注重认识论,其所以如此主要由于笛卡尔。”
这里要说明的是,笛卡尔彻底的怀疑并不同于怀疑论者为了怀疑而怀疑的做法。拿最典型的怀疑论来说,它们像“无物存在”、“即使有物存在我们也不能认识”、“即使能认识事物也不能传达给别人”这样的典型结论在笛卡尔这里是没有被采纳的,最明显不过就是笛卡尔显然认为我们是可以通过理性认识事物的。接着,笛卡尔提出了自己的两条条标准:“凡是我认为十分清楚、及其分明地理解的,都是真的”,“认识外界事物不能靠感官,必须靠精神”。这两条也充分体现出了他的理性主义。接着他认为自己在怀疑这一点是不完美的,那么既然知道自己是不完美的,必然就有完美的存在,而且被创造物的性质不可能比创造者更完美,于是,他的第二条结论“神的存在”就被证明了。但是有时候,却会觉得笛卡尔是不是懦弱了?笛卡尔是懦弱还是谨慎?要知道,给一个历史人物的人格下结论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不像赞成或反对其观点那么简单明确,总会或多或少有些顾虑和主观,但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主观和武断而误判一个人。首先,我必须要怀着一种历史的同情心,假定笛卡尔及描述他的人是拥有健全理智并且是诚实的,那么我便可以从他的文字里和别人对他的描述里找到线索,否则这一切都无法进行。
即使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依然看到了不同的评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述道,“笛卡尔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不希望惹麻烦”、“他一直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会员”,而且这些还只是比较温和的说法罢了。但是《谈谈方法》中译本的译者王太庆则在序中写道,“一般认为他胆怯的证据,其实只足以说明宗教顽固势力的淫威还大”、“笛卡尔心里明白,他要爆破的是一个关键性枢纽,怎么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呢?”。这似乎就像笛卡尔说的,即使才智极为优秀的人也会出现分歧,那么不如我自己用理性通过怀疑一切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
谈古是为了论今,我们阅读前人的著述如果仅仅是为了知道和了解,那么这样的阅读便少了一份反思和提炼。所以,在这一段里我想和大家谈谈这本书对今天的启示是什么?我想就两点来说说。
第一,是方法上的启示。《谈谈方法》谈的是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应该说,这四条规则是确实能够带给我们正确指引的。无论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还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或者是分门别类、严谨考察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的自然科学得以迅猛发展,其背后所依靠的就是这正确方法论的指引。
第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中世纪的哲学里人的地位是很低的,我们作为地球上主人翁的意识更是薄弱,我们把一切都依赖于神,期望依靠自己的诚忱,换取上帝的赞许,带来死后的荣耀。而笛卡尔率先带给我们这种依赖自己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理性去发掘真理,而不是依赖教会。笛卡尔很让人敬佩的一点在于,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一个人去改变这个世界,去让所有人的主体性意识在短时间内提高,但是他可以跳出这个世界,以一种观众的姿态去观察这个世界。这当然也符合他的二元论,形体虽然活在这里,但是灵魂可以独善。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用自己的行动开创了一个时代。《谈谈方法》是他的排头兵,虽然写得很谨慎,但我们已经能够从中嗅出他心中的那团热情,那种希望摆脱经院哲学的强烈愿望。是笛卡尔带我们走出了中世纪,来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让我们得以氤氲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风月无千古,情怀自浅深,亘古不变的是已经尘封的历史,悬而未决的是今人的评判与论述。我想笛卡尔是不会忌讳别人评价他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最清楚他的人就是他自己,别人的评论对于他都是别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笛卡尔,不管是赞美他,或是批评他,请都保持着一份对历史,对古人的尊重和敬畏,静下心来,微笑着阅读这位哲人,这位才华横溢的哲人。清风起处,他衣袂飘飘,卷过岁月的沧桑。
【篇五:《谈谈方法》读后感】
良知,是人间分配得最均匀的东西。因为人人都认为自己具有非常充分的良知,就连那些在其他一切方面全都极难满足的人,也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良知不够,要想再多得一点。这一方面,大概不是人人都弄错了,倒正好证明,那种正确判断、辨别真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称为良知或理性的那种东西,本来就是人人均等的;我们的意见之所以分歧,并不是由于有些人的理性多些,有些人的理性少些,而只是由于我们运用思想的途径不同,所考察的对象不是一回事。因为单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地运用才智。杰出的人才固然能够做出最大的坏事,也同样可以做出最大的坏事;行动十分缓慢的人只要始终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杰出的人才固然能够做出最大的好事,也同样可以做出最大的坏事;行动十分缓慢的人只要始终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
笛卡尔主张破旧立新,他在《谈谈方法》中说:“由于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前当过儿童,对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的事物做过各种各样的判断,而那时我们还没有充分运用我们的理性,所以有很多先入的偏见阻碍我们认识真理,因此我们要摆脱这些偏见的束缚,就必须在一生中有一次对一切稍有可疑之处的事情统统加以怀疑。”
他遵从如下原则开始立新:第一条: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第二条: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第三条: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考察,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在立新的过程中,为避免旧房子都已拆除、新房子尚未修建、导致无处容身的尴尬局面,他又订立了如下三条临时规则:第一条:服从我国的法律和习俗,笃守我靠神保佑从小就接受的宗教,在其它一切事情上以周围最明智的人为榜样,尊奉他们在实践上一致接受的那些最合乎中道、最不走极端的意见,来约束自己。第二条:在行动上尽可能坚定果断,一旦选定某种看法,哪怕它十分可疑,也毫不动摇地坚决遵循,就像它十分可靠一样。这样做是效法森林里迷路的旅客,他们决不能胡乱地东走走西撞撞,也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动,必须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尽可能笔直地前进,尽管这个方向在开始的时候只是偶然选定的,也不要由于细小的理由改变方向,因为这样即便不能恰好走到目的地,至少最后可以走到一个地方,总比困在树林里面强。第三条: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只求改变自己的愿望,不求改变世间的秩序。总之,要始终相信,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外,没有一样事情可以完全由我们自己做主,所以,我们对自身以外的事情尽了全力之后,凡是没有办到的,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绝对办不到的事情。我觉得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消除痴心妄想,凡是得不到的东西就不要盼望将来把它弄到手;这样就能安分守己,心满意足了。
这些见解,在当时开创了新局面,他自己也成为新科学的先驱。现在来看,仍是精粹,让人难以忽视。
也许有人指责他的思想仍没有摆脱僵硬经院哲学的影响,但是他在破旧中立新,拆掉旧房子,新房子还未完成,如何容身?从他的三条临时原则,我们就可看出这种影响的必然性。
【篇六:《谈谈方法》读后感】
本文章主要就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提到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主要涉及“我思故我在”、笛卡尔上帝的概念,附带讨论一下基于笛卡尔的方法论,对灵魂、对他人思想的一些看法。
关于“我思故我在”
同怀疑论的观点相比较起来,“我思故我在”这句话中体现的笛卡尔的聪明绝对是超出前者百倍。同怀疑论一样笛卡尔也去尝试怀疑一切,但他却特别指出,自己并不能怀疑“自己在怀疑”这个事实,这也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命题“我思故我在”的条件。
人的认识可靠吗?为什么不是一个强大意志的大骗局?如果你没出过国,会不会根本没有美国韩国。这些只是被虚构的存在,是我们的政府正在欺骗我们。就算是你出过国,也会不会没有火星水星,只是政府联合起来一种以所谓“发射探测器”为名的骗钱的手段。当然我们很大程度上可以相信不会有这种事发生。那么一下这种情况呢?你其实是在出生时候就死了,科学家救了你的脑子(只有脑子)他们把你的脑子放在装了营养物质的容器里,保持它的鲜活,然后拿来做实验,红色的导线是传导视觉信号,蓝色的传导听觉信号,白色味觉,黄色触觉……,你没发觉到只是因为你从小便是如此,你的人生其实只是一场试验。那么你真的能相信你的感觉吗?
所以,知识不可信,感觉不可信,逻辑不可信,抽丝剥茧般地剔除之后,最终剩下这样一个结论。就是我除了“自己正在思考”这件事没有任何事情是能够确切认识到的是任何人包括我自己不能否认的。而思考,却正是我存在(suis)的证据。只有存在,才能思考,这便是这个论断的内在逻辑。
关于这个观点的解释,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好像害怕人们没能理解这句话,所以就极力的解释。甚至有这样一种倾向,认为中国人对存在的理解,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容易把存在理解成为“占有某时空”。的确,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有些难度。拉丁语系中的系动词,在中华语系中并不存在。但中国人的存在观点倾向于“占有空间”的存在,这一点上我不能认同,我们可以看看老子的有的概念,是与“无”相对的“有”。这个“有”难道不比西方人更倾向于“施加影响”、“表现特性特点”的存在更具有普遍意义吗?而且,在中国对外开放这么长时间后,中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甚至现在来讲,存在这个词甚至已经有了借代用法名词的意味,听人说道:“像雅典娜之于星矢一般的存在,像夜礼服假面之于美少女战士的存在”云云,这种说法在大学生中已经不是很晦涩的语言了。所以说,存在的外延正在不断增加。
当然还是要向中国早期的翻译者们致敬,也正是他们的这种一丝不苟,才使得西方的思想如此真实、没有扭曲地被中国人理解。
我们已经在这个命题上说得够多了。下面我要转向另外一个对象上——上帝。
上帝
关于上帝,也即是神。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我认为笛卡尔的神存在的论断,却不像“我思故我在”那样坚实。这一点,其本身也是违反笛卡尔方法论的。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甚至不如怀疑主义思考得那般深刻。
神的属性即是完满。笛卡尔说,我们能认识到的比自己更加的完满都来自于神。甚至,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以此就可以了解神所具有的完满。我觉得在笛卡尔证明神存在的论证中,有些地方并不严密。诚然,我们的确能看到自己的不完满,但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通过跟神这个完满的存在相比较而得出的。而可能只需要另外一种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就像乙比甲活得久,丙又比乙活得久,很容易就猜想有人能比丙活得更久,进而推想,另外一个人比前面所有人都活得久。这样长生不死的概念,也就很容易得到。而长生不死不是人所具有的完满,但这种完满(如前所述)是人自己推得的。所以就是凭借相类似的方法,人们获得了比自己更加完满的概念。这就说明,笛卡尔引入上帝的概念是有违自己方法论的。可能有人反驳说就算是归纳和演绎的能力也是从上帝那儿学习的,那么我问,当我们目前还没有确信上帝存在,只知道自己在思考的情况下,如果去假设人连着一点的归纳和演绎的能力都没有,与假设上帝不存在的观点相比,哪个更荒唐,哪个更符合我们认识的常理?当然是人有着归纳和演绎的能力更是人信服、更加“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或者,换句话说,我现在提出的这种论点是与笛卡尔论证互斥的一种可能,我不能通过笛卡尔的逻辑来论证这种新观点的错误,笛卡尔如何通过自己的逻辑论证自身的正确?所以,在我看来,笛卡尔学术中关于上帝的概念,并非必须的。既然上帝这个概念的是非必须的,那么根据笛卡尔自己的第一规则,这个观点也是不能轻率认同的。
另外,笛卡尔的上帝也不是也个无穷的神。他显然是有界限的,最明显的界限就是他不能包含不完满。甚至不能理解不完满。这种包含的的不完备性正也正是这个神的不完满,当然,也可能使由于这个神的不屑,那么不屑是不是一种不完备呢?此外,笛卡尔的神,是一个不具有意志的神,笛卡尔曾经提到,从神那里得到的都是完满。神没有给出不完满,只可能是不愿或是不能,若是不能,很显然不具有自我意志的。如果说是不愿给出不完备,只能说笛卡尔的神是按照某一其自身也无法决定的规则行事的,也是不具有自我意志的。所以笛卡尔的神,是一个被降级了的神。甚至可以这样说,笛卡尔的神是一块白色的大理石,它若存在,它的存在的目的只是让人们认识到自己长得不够白。
值得一提的是,笛卡尔将“完满”交付于神,这一点甚至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将“前世记忆”交付给那个永恒的世界。只是对象变了,内容变了。其实,还是一个样子的逻辑。
灵魂
说到上帝,就不得不说一说灵魂。笛卡尔所谓的灵魂,其实就是一个盛放理性、良知的意识容器。笛卡尔也没有在这些概念上在没有划分出界限来。他说,“理智本性和形体本性”是将分立的,又是相互依赖的(而神不需要这种依赖)。据我所知,这种二元论此后给他带来了很多问题。在本书中没有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我也就不做深究。
他人
对于一个疑心所有不确定认识的笛卡尔,“他人”显然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人是否有意识呢?作为笛卡尔自身,可以通过“我思故我在”来推得,那么从笛卡尔的角度来看,所有其他的人是否具有理性这个问题实在是有待考察。所有关于他人感知的信息,都不可能传送到笛卡尔的意识中。根据第一条原则,“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能把它当成真的接受。”显然他人的感觉、他人的理性,笛卡尔不能感知到,那么对于笛卡尔,他人是否具有理性这个问题,将永远是个疑问。这也造成了笛卡尔认为一条狗没有理性,甚至连知觉都没有。那么如果拿拉梅特里《人是机器》,或是达尔文《物种起源》两种论点来比较的话。笛卡尔的论点也就显得难以让人信服了。
【篇七:《谈谈方法》读后感】
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全称《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宣言书,同时也是最好看、最易懂的哲学原著之一。
我选择这本书,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相对来说比较好读懂,同时篇幅也比较短。之所以会选择容易读懂的,是因为我不认为连理解都困难的著述能使我产生许多真正独立的思考,恐怕读书笔记也只能是沿用别人的观点似懂非懂地写就,而便于理解的著述才能让我自由自在地去思考。另外之所以选择篇幅短小的,是因为我的水平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较短篇幅的作品能让我相对来说读得更加细致、理解得更加全面一些。此外,《谈谈方法》讲述的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迷惑,一部教你认识世界的方法的书自然能满足一部分自己的需要。所以基于以上理由,我选择了这本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同样由于时间和水平有限,我重点阅读了本书的第二部分,并对此部分做了一定的思考,得到了一些可能不太严谨的结论,或许观点和论据也都显得有些稚嫩。下面具体谈谈我关于此部分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1、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
在这一部分里,作者首先利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即人的心灵就是一个房屋。在这里,作者称由一位建筑师建成的房屋要比多位建筑师在不同时代你一砖我一瓦建成的要好得多,即“拼凑而成、出于众手的作品,往往没有一手制成的那么完美”。利用这个比喻,作者称书本上的学问都是似是而非拼凑而成的,其中有很多内容是因为人云亦云而流传的,不如“良知”的推断那样接近真理。但是,很明显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出生就会运用自己的理性思考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去接受父母和学校的教育,所以,这种完全运用理性思考问题的可能性,只能建立在把自己以前已经掌握的东西全部拿来怀疑之上了。
在这里,笛卡尔的说法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他称正如我们不可能把全城的房屋统统拆光,然后重建一样,我们也同样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力量去改变国家的体制、教学的成规、学问的主体,我们能做的只是改变自己罢了。他称习惯使那些大的体制的毛病减轻了,而且沿用旧体制要比改换成新体制好受一些,就像走老的盘山公路比翻大山过深沟抄直走要好受一样。当然,他的这番话我们还是能够在现实中找到依据的,比如说我们的党内腐败问题,确实我们一定程度上在掩盖它,公众也在学着去习惯它,因为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因为此把共产党一党专制的地位推倒,我们还能够更好更快更舒服地建设社会主义。
本来笛卡尔的说理是不错的,但是接下来的一番话却让人不那么舒服了,他竭力在说明自己没有哪怕一点想改革的意思,也不希望别人受这本书的影响去琢磨改革一事,其语言甚至到了“谄媚”的地步了,看得出来这是作者在极力讨好当权的人们,声明自己的清白。
接下来,他自己提到他的方法对于世界上的两类人无论是自以为高明还是谦虚讲理的来说都不适合。他称自己虽然谦虚,却不认为自己分辨真假的能力不如别人(良知生来平等),且发现别人意见多有不同,虽然他们可能才智很高;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这些人并没有很好把分辨真假的能力用在正确的“对象和途径”上,所以产生了分歧。于是作者决定自己去找寻真理,即使走得很慢,但至少每一步都很稳,是没有错误的。
第二部分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的方法,即四条规则了。这四条简单说来分别是:凡是我没有明确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来接受;把审查后的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尽量全面的考察和复查这些知识。
先说一个对于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看到这四条我立刻想到了数学考试的四个要点:不要蒙,要通过演算得出结论;做题前先通览试卷,做到心中有数;做题时要各个击破,不要因为一道题停留太久;做完后要检查。我发现两者实在太像,不禁感到笛卡尔的这种方法在数学界影响之深,已经直接影响到当今的高考了。当然,我觉得他的方法既影响了今后的数学,同时也出自于前人的数学之中,尤其是几何学。他研究真理的方法和几何推演的方法是那么相似:把公理(不用证明的道理)、定理(已经证明过的道理)和推论(一些由定理做细微转换而来的道理)做为基础,运用逻辑推理,达到成功证明的目的,再把证明的结论作为一条新的定理或推论,继续找寻其他的结论。
2、笛卡尔是懦弱还是谨慎?
从前面我们提到笛卡尔的那番“避祸”的话中引出了我的疑问:笛卡尔是懦弱还是谨慎?要知道,给一个历史人物的人格下结论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不像赞成或反对其观点那么简单明确,总会或多或少有些顾虑和主观,但却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主观和武断而误判一个人。首先,我必须要怀着一种历史的同情心,假定笛卡尔及描述他的人是拥有健全理智并且是诚实的,那么我便可以从他的文字里和别人对他的描述里找到线索,否则这一切都无法进行。
即使在这种前提下,我们依然看到了不同的评价。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描述道,“笛卡尔是一个懦弱胆小的人,他不希望惹麻烦”、“他一直阿谀教士,尤其奉承耶稣会员”,而且这些还只是比较温和的说法罢了。但是《谈谈方法》中译本的译者王太庆则在序中写道,“一般认为他胆怯的证据,其实只足以说明宗教顽固势力的淫威还大”、“笛卡尔心里明白,他要爆破的是一个关键性枢纽,怎么会不影响他人、不影响社会呢?”。这似乎就像笛卡尔说的,即使才智极为优秀的人也会出现分歧,那么不如我自己用理性通过怀疑一切来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吧。
那么,这件事中什么是不可以怀疑的呢?那就是他写了书并且发表了这件事是无可怀疑的,当然这是因为我接受的是唯物论的教育。既然写了书,就是要给别人看的,不管是以哲学的形式还是以传记的形式,因为若不给别人看何必写出来?他写作的重点在于传播他的方法,而那些其他的话只是一些自我的保护罢了。虽然他一再强调不让别人学,是自己专用的思想改造的方法罢了,但是他却写作了好几部书去讲述他的思考和观点,试问他的目的可能是只让别人做观众旁观吗?显然不是。所以,这里得出的结论是,他的目的一定是想向公众宣布他的方法,但是为了不引起当时教会的镇压,他被迫采取了一些保护性措施(不发表日心说理论;在书中向教会献媚;在自己的行为规则中确立保守的原则),虽然这些保护性措施让人感到了他的一些胆小怕事,不如伽利略、布鲁诺那么英勇,但是留得青山在的策略我们也无可厚非。因此我的结论是,笛卡尔不是一个懦弱的人,虽然不够英勇和果敢,但略带褒义称其为谨慎是完全可以的。
3、这本书对今天的启示是什么?
谈古是为了论今,我们阅读前人的著述如果仅仅是为了知道和了解,那么这样的阅读便少了一份反思和提炼。所以,在这一段里我想谈谈这本书对今天的启示是什么?我想就以下两点来说说。
第一,是方法上的启示。《谈谈方法》谈的是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应该说,这四条规则是确实能够带给我们正确指引的。无论是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精神,还是由易到难、各个击破的方法,或者是分门别类、严谨考察的态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今天的自然科学得以迅猛发展,其背后所依靠的就是这正确方法论的指引。
第二,是主体意识的觉醒。中世纪人们把一切都依赖于神,期望依靠自己的诚忱,换取上帝的赞许,带来死后的荣耀。而笛卡尔率先带给我们这种依赖自己的思路,凭借自己的理性去发掘真理,而不是依赖教会。笛卡尔很让人敬佩的一点在于,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一个人去改变这个世界,去让所有人的主体性意识在短时间内提高,但是他可以跳出这个世界,以一种观众的姿态去观察这个世界。
4、结尾——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用自己的行动开创了一个时代。《谈谈方法》虽然写得很谨慎,但我们已经能够从中嗅出他心中的那团热情,那种希望摆脱经院哲学的强烈愿望。是笛卡尔带我们走出了中世纪,来到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让我们得以氤氲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
我想笛卡尔是不会忌讳别人评价他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而最清楚他的人就是他自己,别人的评论对于他都是别人理性思考的结果。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笛卡尔,我保持着一份对历史、对古人的尊重和敬畏,只是静下心来微笑着阅读这位哲人,这位才华横溢的哲人。
【篇八:《谈谈方法》读后感】
其实最初看到《谈谈方法》的书名时,我以为里面讲的是在一些场合遇到一些问题所要运用的一些方法,但是我
又讶异于作者却是笛卡尔。
在我先前的印象中,笛卡尔是个数学家,他创立了有着深远意义的解析几何。但现在了解到,他还是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翻阅此书,大致得到以下四点感想:
1、伟人用汉

(6) [丰田生产方式读后感]古典之殇读后感

【篇一:古典之殇读后感】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与记忆中,自然少不了书的存在,书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还真没有几本书会被我反反复复的阅读、品味、感叹,唯有一本《古典之殇》。几年前偶尔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我被书上那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幽蓝色的神秘所吸引,于是买下了这本书。初读,大概因为那时思想还未成熟,初步的体验只是这本书不同一般,阅读中,感觉似乎是在拉家常,可当时我却认为这本书没有多少“营养价值”,对我的写作不会有多大帮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书柜的一个角落,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再次发现。再次发现它,是几个月后一个无聊的节假日,我又打开它阅读起来,渐渐地我了解了原来的大自然与现在的大自然,了解了真实与本质,也看清了一些社会现象。
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产生了一些共鸣,产生了那种不能言传的特殊感受。但这种感觉太缥缈,太朦胧。往后的日子里,我开始听起新闻,观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围人身边事,渐渐地对一些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看法。我开始渐渐明白这本书的价值。这本书有一个副标题是“纪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为了表达与原配世界的离别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我们今天正在告别这样一个世界,正在用自己过度膨胀的欲望,抛弃延续数千年之久的传统与习俗。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让我理解了作者回忆往事时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我们产生的共鸣越来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一些不道德的行风。他把最现实的生活,彻底展示在我们眼前,使我学会了道德、责任的坚守,学会了诚实、善良地对待他人,懂得了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于是,我一口气读完整本书,那种正义、善良的品质已深深感动了我。那种百分之一百的实话的文章,虽没有任何华丽的词藻,却用真实诉说着永恒。
这本书唤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这本书洗涤着我心灵的污垢,它告诉我许多道理,这些道理将伴我一生,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改变自己。与高尚的人谈话你也会变得高尚,读好书就如同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他会改变你的一生。
【篇二:《古典之殇》读后感】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题记
你会有这种感受吗,如此近距离的接近自然?或许有,但是定然不会太多。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了。敢问在今天的夜里你会听到什么,恐怕除了人在大声争吵,机器在大声运转,小贩在大声吆喝,乃至什么也听不见吧;又敢问你会看见什么,恐怕除了炫目的霓虹,刺眼的车灯,不灭的灯光,乃至什么也看不见吧;再问你会嗅到什么,恐怕除了刺鼻的汽油,油腻的酒肉,腥臭的垃圾,乃至什么也闻不到吧。为什么?只是这世界变了。
19世纪的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他的指向是法国大革命,但是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所处的这个时期也同样适用。我们这个时代或许说飞速发展,或许说日新月异,但是生态保护这方面却远远没做到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或许这便是王开岭先生写这本书的原因,纪念也是提醒。
王先生在这本书中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细节,那些曾经来过却告别的风物:熠耀宵行的萤火虫,不舍昼夜的河水,似曾相识的燕子……用自己深沉而睿智的笔去描摹他们,去记住他们,去反思他们。先生是这样认识的:好东西都是原配的,好东西都是免费的。我开始是不信的,但是先生把一幅曾经的失去的古代田园画卷慢慢展开,慢慢解释给我听时,我就瞬间明白了,原来好东西真的都是原配的免费的,比如萤火虫,比如活水,比如蟋蟀……先生是这样说的,但是他只能带动我们这些读者去伤感,去理会,但谁会去真的帮忙找回那个失去的世界,就算有心也很难,更何况没有人会因为一只蟋蟀而放弃什么,因为蟋蟀只是蟋蟀,它换不回金钱,权利,发展。
但是有个人他真的努力去做了,他说,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他就是习主席,虽然是最最官方的语言,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并不官方,而是有力度的:“碧水蓝天”工程的实行,让生态文明不再是纸上谈兵。
我是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喜欢乡下无忧无虑的白云蒲公英,奔流不息的河水小溪,翩翩的蝴蝶流萤。我会在长着柔柔的青草的土地上赤着脚丫走,我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里捉那些闪闪的萤火虫,我会在门口的那棵歪脖子树上看云朵慢慢慢慢地飘过蓝蓝的天空,我会在树下侧耳听蝉鸣,听鸟叫……但是自从来这座繁华的城市求学后我看不到柔柔的真正的草地,我看不到闪闪的萤火虫,我也根本没有办法爬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移栽的一模一样的树了,蝉也少了,鸟也少了。再后来,回到家乡,家乡却摇身一变,摆脱了“贫穷落后”,快速跻身于迅速发展的“小城镇”了,听到别人啧啧的赞叹,我有一丝无奈,一丝伤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看到过去的那些原配的东西了。
现在,习主席提出了中国梦,我想我的梦也大抵是这样,我们不要收费的黄山,不要收费的凤凰古城,这让我觉得那迎客松变成了老鸨一样的摇钱树,那沈从文变成了惹人厌的聒噪的推销员,我不要这样的生态文明,我要那个处处都有免费的生态文明。这就是我的梦,也应该是每个中国人,乃至世人的梦,最最美好的而且可以实现的梦。
【篇三:《古典之殇》读后感作文】
“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合上书本,王开岭的质问仍在脑海里回响。抬头,是这城市有些污浊的夜空,与偶有的,透过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从前那个清澈澄净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时,我们的世界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盖起的高楼,四通八达的道路,高起的烟囱。一切都以飞一般的速度发展着,前进着。不可否认,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新建的高楼让住宅更为稳固安全,连通的道路让出行更为便捷顺心,高科技的发展让生活更为舒适惬意。可是,为什么现在的我们,都被困在了这钢筋水泥构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里的是各式各样的新式电子产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提山间的流萤,草丛中蹦跳着的蚂蚱,天上飞舞的纸鸢,夜晚静谧中风儿突然吹起的悦耳的虫鸣。只道那些悠长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桥,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难觅踪迹。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韵真的只能消失殆尽了吗?
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前行得太快,以至于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渐行渐远,只能用来缅怀。当山间若隐若现的点点流萤无迹可寻,当夜晚的静谧被浮躁的声音打碎,当曾经的繁星点点化为现在的霓虹灯浓重的商业气息,当当年踏雪寻梅,煮酒对歌,变为现在的奢靡攀比,欲望涌动。我们将何处寻找当初的生活。
为什么不慢下来呢?为什么不回头看看呢?为什么一定要固执于创造一个又一个相似的高楼林立的城市而不寻找当年的大漠孤烟圆月,小桥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对自然的景仰,丢弃了的是慢的生活节拍,沾染上了浓重的商业气息,多了的是市井纷纷的闲言碎语。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王开岭如是说。在工业化,城市化这条路上疾行的我们,是否也该看看,当初梦想被丢到了何处。当初的信仰又在何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我们能做些什么,不止是暗自神伤,不止是一昧哀叹,我们要行动起来,去需找古典之美,去探寻自然之韵,尽所能来守护,华夏这五千年的传承。
诚然,现在社会之上,奢靡成风,攀比成习,华而不实的风气蔚然,不少人为金钱所惑,丢弃了千古传承下的风骨。工业化不断推进,丢失了自然的灵性。可是,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梦想,简单自然质朴,一袭布衣,一杯清茶,三两个知己,淡然自处,聆听自然之声。我们张开手拥抱这个时代,尽管她有诸多不足,我们用一腔热忱去热爱这个时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逢其时,我们爱它,除了爱,别无选择,就连那些憎厌不满,也都来源于爱。既然如此,那就去改变这个时代,去努力实现心中之梦,去回到那样清明的岁月,聆听古典的弹唱。
在这最好的时代里,努力着,为那一个简单的梦。别让古典,成殇。
【篇四:《古典之殇》读后感】
初遇这本书时,看着封面上“自然美学”“心灵美学”等字样,我只是不屑地耸了耸肩。按照我的经验,这种什么什么美学的文章通常空洞乏味,是我鲜少涉足的高大上领域。随意地翻开,扉页上突兀地写着“纪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仿佛一瞬间受了蛊惑,不由自主地读了下去。
只是读了序言,便再也放不下这本书。自顾自地陷入一种惋惜与留恋交织的复杂情绪中,我不是一个文青,却感觉到某种纯粹的东西即将消逝的恐怖气息。
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记起小时候,在院外的石子路上踢踏踢踏地疯跑,在小河边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蹲在墙角逗弄石缝间的小昆虫的日子。原来我也曾离自然这么近,或者说,离纯粹那么近。然而这些都不在了,不记得是哪一年回去时,旧屋拆作新楼,石子路铺作水泥地,道旁鲜见摇曳的狗尾巴草,没有一方墙角容得下我的身影。哦,原来这就叫做消逝。那个我所熟稔的老家,我所牵挂的故乡,早已无踪,我在想待我们长大了,该如何寄托我们的乡愁?是寄托于那个早已消逝的回忆中的完美恬静的故乡,还是寄托于那个逐步开发成型的陌生冰冷的城市?莫名陷入了回忆与思考中,这么早就回忆了,或许是正因“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我们不得不坚信“伤逝提前降临了”而我们的回忆,但是是“对清晨的怀念”。怎样叫我不害怕?我怕,我怕遗忘,我怕那些完美被时刻冲刷消散,我怕自己变成冰冷的现代人。
“现代人过早地进入了心灵黄昏。”能怪谁?这是这个时代的宿命。
想想越来越少见的流萤吧,它们曾影影绰绰的陪伴多少儿童的夏夜;想想日渐停滞的流水吧,它们曾是那样的奔腾不息,让孔子感叹“逝者如斯夫”;想想被迫噤声的小虫儿们吧,它们曾在每个夜晚不甘寂寞地吟唱……城市夜晚刺目的灯光使萤火虫们黯然失色,城市的快速发展占去了无数条河流,城市的喧闹惊跑了一群群自由的歌者……或许我们无法遏制时代飞速前进的脚步,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纯粹的完美在眼前消逝?不,不能。古典之殇,本就是人类之殇。应对那些原配文化的消亡,我们怎能袖手旁观?王开岭先生心痛地发现这些可怕的消逝,于是带领我们回忆完美,应对现实。为的就是让那些仍旧一心想发展,想勇往直前的人们,冷静下来,别忘了为何要出发。
不仅仅是自然的美在消逝,许多生活中看似琐碎的细节之美,也逐渐湮没于时代的快速发展中。猛然发现自己早已违背了许多美的生活的规律。我从未体验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鲜少听见鸡鸣,更别提由鸡鸣唤醒一天的生活了。如今的孩子听见的鸡鸣,更多的是动画片中经过电子处理的所谓“机”鸣,有几人了解鸡鸣真正的用途?又有几人真正体验过“伴虫入眠,闻鸡起寝”的生活?童稚时期耳熟能详的《三字经》所言:“犬守夜,鸡司晨,蚕吐丝,蜂酿蜜……”万物各司其职,不逾矩不越位。可时代的发展渐渐剥夺了鸡的本职工作,人工白昼把鸡刺激得心神不宁,正如王开岭先生所言:真是生物钟灾难。纯粹的自然生活规律被打破了,人们违背了天地之序,人们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前进,而是顺着自然的时刻规律纯粹地生活。
于是我很好奇。为什么大人们不想想自己的小时候:他们也以前历过无拘无束的童年游戏,他们也曾顾虑过那些被长辈们一本正经地强调过的,看似荒谬但十分可爱的美丽禁忌,他们也曾在放学路上和小伙伴们走过一个个拐角,穿过一道道老巷,叽叽喳喳,兴高采烈,他们也曾在父母不在身边时被左邻右舍或街坊们默默关怀,不用担心什么绑架、失联等安全问题。他们比我们幸运得多。但是如今他们为什么要把世界变成完全陌生的样貌,为什么任由时代的自由发展,却偏偏剥夺了我们享受他们以前享受的纯粹童年的权利。这不公平。他们忘记了美,也剥夺了美。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变了,不再纯粹。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负面新闻,这天那里一件食品安全,明天那儿一桩腐败丑闻。负能量真的很多,不胜枚举,我也不敢枚举。旁的不说,仅一个食品安全,便能衍生出诸多话题,人心惶惶,应对一桌的佳肴也没了胃口,谁知道这些菜是怎样来的?谁又能把每一天过得知根知底?不得不说,我们已经习惯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因我们每一天都过得如履薄冰,险象丛生,来不及担惊受怕。更可怕的是,人们习惯于接收负面新闻,甚至乐于听取这些听上去离奇、诡异、近乎变态的新闻。我们的时代,早已不再简单,不再纯粹。纯粹变成了一种稀有的品质。
我不敢再多想这个时代的疾病。我从刚开始正因感觉到某种纯粹的东西即将消逝的恐惧,慢慢地转变为身处一个有些病态的时代而恐惧。但我很庆幸,能够在还未被蒙蔽前看清这个世界的缺点,同时对过去的纯粹之美有所了解。我很庆幸我早早的读了这本书。
我们还能继续忽视古典之殇么?我们还能继续麻木地看着时代在病态的道路上策马奔腾么?不仅仅是诗词中反反复复提到的美在消逝,先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在消逝,童年时耿耿于怀的美在消逝,更多的是纯粹的生活态度在消逝,纯粹的文化品格在消逝,纯粹的人性在消逝。多么可怕,多么悲壮。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还来得及补救么?快快修复记忆吧,恢复自然原本纯粹的样貌,恢复生活原本纯粹的样貌,恢复人类原本纯粹的样貌。
纯粹是可敬的。
跟随《古典之殇》,向纯粹致敬。
【篇五:读《古典之殇》有感】
在《古典之殇》的序言中,王凯岭先生谈到,在这本书诞生之前,他曾经频频向身边的朋友们提起过这本书的写作构想,但是由于朋友们都没有采取行动,于是他便自己提笔完成了这本佳作。我也很不害羞地跟你说,我脑海里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写作念头,但瞬间嘴角微微一翘,就凭我的能力,我何德何能?读完这本书后,我也终于明白,要我写这样的一本书内容肯定远远及不上作者所写的丰富,知道为什么吗?作者对这个时代有太多太多的惋惜和怀念,可我们这些后辈则有更多更多的遗憾和悔恨。
如果你问我:“你走过石桥或木桥吗?”
我会回答:“我走过天桥、高架桥、立交桥等各种各样的建筑桥。”
——“你见过萤火虫吗?”
——“那是在电视剧里面才会有的东西。”
——“你吃过纯天然的食物吗?”
——我摇摇头,脑子里闪过的都是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我不禁感到庆幸,吃着这些“垃圾”的我们,居然还活着!
但是,这个时代并不欠我们什么,造成这一切的,是我们!是号称“地球上唯一具有智慧的高级动物”的一代又一代的人类!这样的称号难免会让部分人感到羞耻吧。人类自称自己是“高级动物”,就骄傲自大。王开岭先生说得对,“我们没有创造这个世界,我们正忙于削弱它。我们需要找到如何使我们自己变小一些、不再是世界中心的办法。”其实,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哺乳着世世代代的人类、循循教导这世世代代人类、赐予了人类一个原配的世界。可日益骄固的人类却狠狠地把它拽在手里蹂躏着它,那个天光明澈、风物灿烂的世界正在渐行渐远,无数的草木和生灵消逝了,似乎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所破坏的、所失去的、所怀念的是多么珍贵的宝藏啊,愚昧的人类却在这场悲剧中活蹦乱跳。原配的世界或许真的结束了,愚蠢的人类,难道这丝毫不值得我们为此号啕大哭一场吗?把原配的世界继承下来的是人类,把原配的世界亲手糟蹋的还是人类。人类把自己装饰得再聪明再高级,到头来也只不过是把原配的世界扼杀的凶手!
我们这一代已经无法在黑夜中看到看到那星星点点的绿光了,我们唯有在电视机前感受到那样的漂亮、那样的浪漫;我们也已经无法亲身走过石桥、木桥的别番滋味了,感受不到溪水流过脚尖带来的清凉,观赏不到游鱼在水中嬉戏,有的只是建筑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股股浑浊的液体在桥下流动;我们更无法品尝到大自然的味道,只要是安全的食物,就足以让我们感到欣慰,金钱的诱惑不断不断地通过食物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会看过这则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生。”人类大量残忍捕杀野生动物,把它们当作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杀害,更是人类自服的毒药啊。人类啊,清醒吧,妨事都有因果报应,这是要留着人类自己思考的问题。
这个寒假,我和好朋友来到莞城逛街。我每次去莞城都有这么个习惯,就是临走之前都会去然门公园走一走,去看看那些猴子,然后再爬上山顶去看看革命英雄纪念碑。可这次去让我看到了一件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事情。按照惯例,我首先去了猴子山。远远看到猴子山外围着一群人,我不禁感到十分惊奇,我上次来猴子山的时候,里面只剩下一直猴子,围观的人从来都不会有这么多。我走过去,才知道原来里面添加了新成员,现在里面有三只猴子了,而且那好像是一家人啊,其乐融融的氛围。我原本是挺高兴的,可眼下要发生的那一幕让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围观了。一位年轻男子拿着一根较粗较长的树枝靠在围墙上,三只猴子交替着爬上那根树枝,它们多想离开这个牢笼啊。可是男子真的是为了这样吗?当然不是,每当猴子即将爬上来的时候,男子就会把靠在围墙上的树枝悬在空中,这样猴子就会被重重的摔回原地。看着猴子们一次又一次地爬上树枝,一次又一次被狠狠地摔在地上;看着围观的人们一个个乐呵呵地看着热闹,我的心不禁感到冰凉,它们有心吗?一次又一次失败的猴子,我听到了它们愤怒的嚎叫声,那是对这个世界的怒气;我看到了它们犀利的眼神,那是对这个世界的鄙弃。我想去阻止他,可我没有那勇气。
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两个小男孩跑了过来,一个可能就6岁,另一个大概10岁。他们扯了扯我的衣服,用他们那稚嫩的声音告诉我他们也和我有一样的想法。正因为这两个小男孩,让我看到了小孩子的智慧和爱心,更让我为那位年轻男子和在场的围观者感到羞耻,他现在做的那件事就连小学生都知道那是错的是不应该的。我为这两位小男孩鼓起了一丝勇气,可胆怯的我还是停在原地不动。看着在眼前发生的一切,我却不能为此鼓起勇气去阻止,我痛恨自己。
过了一会儿,那两位小男孩又跑了过来,跟我说:“姐姐,那根竹子掉下去了,应该要结束了吧,可惜那竹子砸到了小猴子。”我立刻跑过去,果真的这样,我松了口气,应该就此结束了。可是事情并不像我想的那样,那位年轻男子不知道从哪里又找来了一根树枝,准备接着玩。这是,我心中的怒气已经无法再被我的胆怯压住了。我快步走上前,一手抓住了年轻男子手中的树枝,接下来我可喷了他一脸口水,“你是无聊还是幼稚啊!你不知道这是在伤害它们吗?这是小孩子都懂得的道理,你几岁啊?我在这里看你很久了,不要再让我看到你这样做。”还好男子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地步,听到我这样说后,胆怯怯地走了。他身边还跟着一个7岁大的小女孩,还用她稚嫩的声音说道:“哥,不玩了吗?”我该感到多么悲伤了,同岁孩子也存在这样的差别。年轻男子走了之后,围观的人也渐渐散去,我既听到了他们对我的赞扬,还听到了对我的唾骂。人世间的冷暖,我在这件事中看得清清楚楚。
我后悔自己因为胆怯有没第一时间就去阻止他,但最后很庆幸我还是这样去做了。我虽然没有能力让猴子们回归大自然,那样做是犯法的,但我至少尽到自己的一点点力量让它们少受点伤害,让它们即使在这样的圈子里感到一丝丝的温暖。我还是会为那天的自己鼓掌,但也对一些人感到失望。
我们这一代的人已经失去了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难道我们还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失去得更多更多吗?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萧伯纳所说的那样“我希望世界在我去世的时候要比我出生的时候好。”世界并不是只属于我们这一代的,它是共享的,它也属于我们的后代。我们能给我们后代送上最好的礼物就是把这个世界装扮的更好更漂亮。
我希望原配的世界不是用来追悼和纪念的,而是用来恢复和重建的。在这个伟大的工程中,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篇六:《古典之殇》读后感】
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题记
我曾向朋友推荐过王开岭先生的随笔集《精神明亮的人》,他读了之后说很好。最近他反过来也向我推荐同一作者的另一本书《古典之殇》,我读了也觉得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那种让读者“精神明亮”的好。查新华字典,“殇”的解释是“还没到成年就死了”,有惋惜和感伤的意思在。为什么取这个书名呢?王先生说:“当我们大声朗读古典诗词时,殊不知,那些美丽的乡土和自然风光,那些曾把人类引入美好意境的物境,早已荡然无存;现实世界里,我们找不到古人的精神现场,找不到对应物,连遗址都没有……古诗词,成了大自然的悼词和殇碑。”原来这是一部祭奠之作。但作家不光是祭奠古诗,但还凭吊着人类的童年和自己儿时的回忆,他在纪念一个“原配的世界”。作者看来,世界有两个组成:人间和非人间。人间的成就不足万年,而非人间即大自然的成就,包括原始地理和物种繁衍已达46亿年。可你细打量,即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几乎全是人类自己的成就!20世纪中叶后的人类,正越来越深陷此境:我们只生活在自己的成就里,正拼命去篡改和毁灭大自然的成就!人类总认为世界即人间,他们忘了,自己和万物一样,只是地球的匆匆过客,投宿而已。人类不是地球业主,而是它的孩子,和草木虫鱼一样,受地球抚养……它是人类的家园,但也是狮子、老虎和一棵草的家园。人类的伦理、美德和情怀,一旦越过了物种边界,人类就变成了纳粹,野兽的能量即刻释放出来了。当它的孩子越来越少时,人——这个野心勃勃的物种也将面临末日,或精神上孤独而死,或肉体上被烈日席卷、缺氧窒息!
作者怀念着那个原配的世界,极其细腻地描绘着那个消逝的世界,看看那一篇篇文章的标题你就会体会到他的一片深情——“再见,萤火虫”、“河殇”、“茶憾”、“桥是水的情书”、“谁偷走了夜的‘黑’”、“耳根的清静”、“蟋蟀入我床下”、“消逝的地平线”、“湮灭的燕事”、“女织”、“消逝的‘放学路上’”、“多闻草木少识人”、“春天了一定要让风筝放你”、“有股焦灼让你必须连夜种点什么”……老实说,光是这些标题就击中了我心灵里那个柔软的地方,想起了我们曾经拥有的“美丽中国”和那些花样年华,耳畔甚至还响起了风声、雨声和涛声……那些草长莺飞、鱼戏虾翩,那些青山绿水、星河灿烂,那些夏夜流萤、遍地蛙声,还有古老的祠堂、绕村的小河和隆重的民俗……原来这些一夜蒸发了的物象并没有在我的脑海里蒸发,只是不去想、不愿想、不敢想哪!就说“放学路上”吧。那一程路负载着一个孩子最大的快乐。记得和好朋友勾肩搭背,叽叽喳喳,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最值得期待的,每天充满了新奇和陌生。那时整个环境,在表面的松散和杂乱之下,有一种无形的维护系统,凭借它,生活虽然贫困,却是温情、安定和慈祥的。可是现在的孩子呢?一个个孩子被大人押送着,离开一个“战场”,休息片刻,喂一点食,再进入“第二战场”!这不是一本所谓环保的书。这是一本充满着人文精神、修复记忆、保卫生活、唤醒感官和心灵美学的书。人类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这是人的本能。于是一眨眼的功夫,无数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吊诡的是,我们无意中留下的,却成了需要全民保护的精神遗产。在这最好的时代里,我们要努力着,为那一个简单的梦,别让古典,成殇。
【篇七:《古典之殇》读后感】
我紧抓着时代的尾巴,还不懂得攒蹙一卷历史的浪潮。我们随便把一个个节日抛却,砍掉与其相关的丝丝缕缕,拆毁传统和习俗。我们想它们落伍了,我们迎接的是富强之梦,创新之梦,一切都会有的,随着一个个中国梦的实现。
我穷追着时代向前,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旧梦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月,你要一年年地圆下去啊。清明、端午你们能强撑到哪一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们经不住折腾随风而逝了,可千万把青柳留下,把纷纷而落的梅雨留下,把对英雄的崇敬留下,最好留下一小片苇叶,即使不再那么纯粹,也要留下它,卷着粽香去祭一祭那江底的屈子,留下艾蒿,留下黄酒,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印迹啊!
我跌跌撞撞地去抓时代的尾巴时,我还不知道曾经的一切,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历史,我也会对五千年的文化产生怀疑。那是我曾经嬉笑过的节日吗?我真的看见过那个叫“年”的怪物?更凶、更猛,冲向寂静的黑夜,咀嚼万物的残骸和一个民族的记忆。我真的听见过那最为原始的爆竹声?那一段朦胧的旧梦,充斥着潮落之音。我真的沿着那条梦幻的灯巷去寻我的灯谜?背后紧追不舍的伙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我真的有过一盏自己的花灯?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牛郎织女,找到它,我便找到了远古的神话和那最为本真的浪漫。还有,我真的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只一夜便透彻一切,把嫦娥仙子的孤独与悔恨渗浸每一寸土地。在那时候,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一个满腹浪漫与才情的民族。
而今,谁还能说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期待?谁会看见“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凄凉?历史的波涛汹涌着中华民族慢慢松开的脊梁,把所有的涛声锁在他的骨髓里,锁于那场旧梦。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独角戏?习惯了冷漠的传统孤零零地在台上吟哦着残缺的台词。如果没有那些爆竹声,没有扬起又落下的焰火,没有以诗词歌赋承载喜忧的文人骚客,谁会证实一个民族的存在——即使有它们,一个民族灵魂的不朽又有谁能见证?
回到新梦,中华民族的传统成了弃儿,在悄无声息中渐去。耶稣来了,我便清楚,春风送暖也入不了屠苏了。圣诞、愚人,一个个外来之客的侵入,使本就千疮百孔的传统之梦更加面目全非了。
那时,我便知道静静汩罗等待的是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行将消失时,“菊花开处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的意境,“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的兴致,“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的无奈,是否也随滚滚江水,流向无边的天际。还有,在它们中游戏了小半生的我,她的快乐,无人感知的激动与温馨,如今却化为一声叹息,叹旧梦已逝,叹逝者不再。
当这些正走向消逝,我知道所有旧梦里的浪漫都会被时间之流冲刷,从而流向虚无……
【篇八:《古典之殇》读后感】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狄更斯
什么时候,我们对中国梦的追求,变的那么浅薄了?
《古典之殇》是一本追溯古典、保卫生活的书。一本修复记忆、唤醒感官和心灵美学的书。读完它,我不禁思考,我们在对中国梦的追求路上,有没有走偏?
不禁想到,政治书上出现的某一事列,大概内容讲的是美国人发现他的生活中已经处处都是中国制品,小到闹钟、台灯,大到家具、电器,这俨然是个“MADE·IN·CHINA”的时代,中国时代。
我们的东西的的确确是传播出去了,整个世界都在享受中国制品,然而,这完全不可能让我们国人高兴,因为老外们选择我们的商品,仅仅是因为价廉,仅此而已。我基本没怎么听过其他国家的人因为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又或者是科技含量很高而选择它的。
不仅对老外们如此,对我们的国人,我们自己更是变本加厉。
苏丹红,瘦肉精,毒奶粉……国内市场何时消停过。
偶尔经过家附近的池塘、河流,触目之处皆不忍直视,嗅到的味道,都让人禁不住捂鼻。《古典之殇》一书中曾提到:“俗语说,人生诸相皆为水。江之污,即心性之污。河之腐,即时代之腐。流之枯,即精神之枯。”
我们的国人精神似乎倒退了呢,现在这个时代,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封建时代,我们所迷信的是金钱。
我们一味地追求经济大国、军事大国、政治大国的地位,消耗着原本美丽的中国,不仅是草木芳菲,蓝天白云,波涛汹涌,还有我们国民的精神。就像鲁迅先生所想的一样,欲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必须强健国民之精神,这样中国才能成为屹立不倒的大国,我们才有可能创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时代。
“很久了,我们渐渐忘了世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讴歌自然神,他们是大地的信徒,他们拥有最古老和神秘的品质——“清晨”的品质;其精神气质近乎儿童,目光清澈,性情烂漫,行为富有诗意……
他们被称为某土著或某部落。
因为小,因为弱,因为没有征服的念头,于是被征服了。
甚至像山谷里的歌声一样,永远消逝了。
这种人便是印第安人。现在的我们,和曾经拼命守护家园,立志强国富国的我们,多么像白人和印第安人啊。那样拥有着不屈的傲骨,坚守着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与信念的龙的传人,现在还剩多少呢?
“奉大地为父,视万物为兄,他们通晓草木、溪流、虫豸的灵性,俯下身去与之交谈;他们没有人的傲慢,不求包括自己在内的任一物种的特权;为生存,他们不得不采猎,但小心翼翼,怀着爱、感恩和歉意;他们坚信大地不属于人,而人属于大地;他们认为鹿、马、鹰、草茎的汁液,和人同出一家。与崇拜某个事物的族群不同,他们爱的是全部,是大自然的全体成员和全部元素。”
这样的印第安人,他们不会明白,我们为什么用劣质材料祸害生灵,我们为什么在食品中添加毒物损害我们自己的健康,我们为什么搜刮一棵又一棵百年树木只为了制利润微小的牙签……
中国时代的伟大之处在于,每一个人都被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所折服,我想,这就是我心中中国梦的样子,创造一个让世界惊叹折腰的中国。
我们古典的精神与心灵之美,不该流逝。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anzhukaoshi/5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