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微软办公】

(1) [逻辑顺序]窗外的阳光


第一章阴阳两隔

现在是晚上,估计时间是20点左右,要想知道具体时间,只要打开自己的办公电脑,看一眼屏幕右下角显示的时间就能知道。但沈俊没有开机。因为时间对于他而言,已经没有意义。

他已经死了。现在的他,只是一个幽灵。

说得更通俗更恐怖一点,他是一个鬼。

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不知道。

他只清楚一点,昨天晚上19点以前,自己还是一个人。

他的老家在重庆忠县乡下。除了奶奶、父亲、母亲外,本来还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姐姐,但姐姐在他读小学三年级时,出车祸死了。因此他成了一个“独生子”,自然也成为全家最大、甚至可说是唯一的希望。

他也很争气,学习很用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几乎一直名列前茅,上了高中后,虽然成绩有所下降,但还是处于中上水平,并顺利地考入了浙江省的一所重点大学。去年大学毕业后,又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大公司,成了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总之,他的生活一直比较平顺。

参加工作后,他也表现得比较出色,与同事的关系也不错。昨天上午,一位名叫朱栩的中年女同事主动找到他,说要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他听了那个女孩子的一些条件后,虽然不是很满意,但听说样子长得很漂亮,因此同意见一次面。

昨天下午下班后,他没有象往常那样在公司的食堂吃晚饭,而是径直回了自己的租赁屋。先洗了一个澡,然后很认真地打扮了一番,等到18:15分后,他才出了门,去朱栩家里吃晚饭。当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吃晚饭只是表面内容,真正的目的,是一对年轻男女将在饭桌上相见。

他没有见到那个女孩。因为他根本没有走进朱栩的家,更没有在她家吃晚饭。

从他离开自己的租赁屋后,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他只知道:自己莫明其妙地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一丝不挂地躺在一座阴深深的树林中!

天已经完全黑透了,四周静悄悄的,既看不到人影,也听不到人声。

这是哪儿?自己怎么睡在这种地方?他又惊又疑,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虽然心里充满了疑问,但他无暇多想,立即从草地里爬起来,四下寻找衣服。

但因为林子里光线很阴暗,他又不抽烟,所以身上没有带打火机,无法点亮。

“我是不是被打劫了?”虽然他是个男人,但遇到这样离奇的事情,孤身处于一座恐怖、寂静的大树林中,不知身在何处,心里还是极其恐怖。

找不到衣服,他也不敢多留,当下赤身裸体地摸索着跑出了树林。

到了林外,他才发现这座树林就在一条公路边。公路上没有车子,四下也看不见灯光,加之他又是外地人,因此分辨不出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只是估计是在荒郊野外。

他正不知该往哪个方向逃跑,忽然看见右边来了一辆小车,虽然自己这个样子实在羞于见人,但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当下站到公路边一棵大树后面,将身子挡住,只露出头和手,紧张而期盼地看着那辆车子。

少顷,那辆小车开了过来,他也不管车上有无女人,急忙挥手拦车,并大声呼叫救命。

那辆小车停了下来,他正要抢上去,但小车却象逃跑似的,飞快地开走了!

他又气又急,只得又等下一辆车,但运气真倒霉,虽然又等来了几辆车,但要么人家根本不理睬,要么停下了,不等他上车,便又象第一辆小车一样,飞也似地逃走了。

他感到很奇怪,不明白到底是现在的人太冷漠,还是自己这个样子确实有点惊世骇俗。反正他学乖了,不再藏在大树后面,光着身子站到了马路上。并搬了几块大石头放到公路中间,迫使对方不得不停车。

果然,一辆厢型小贷车被拦路石拦下了。

但下车的司机不是男人,而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更巧的是,自己还认识对方!

其实也谈不上认识,只是眼熟而已。这个女人是做灯具生意的,她的店面就在他上班的半路上,他每天上下班都要从她店门前经过,只是没到她店里买过东西。

他不好光身相见,于是趁对方下车搬石头之机,悄没声息地爬到货车后面的厢体内藏起来。车上装着三个大纸箱和二十余个小纸箱,估计里面装的都是一些灯具之类的货物。虽然货箱里剩余空间不大,但要藏一个人还是没有问题。

他听见那个女司机一边搬石头一边骂人,虽然骂得很难听,但他自知理亏,也不敢还嘴。只是捂住自己的耳朵,权当没听见。

女司机搬完石头后,又开车上路。半个小时后,车子便开进了城里。进城后又开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才终于停下来。

他偷眼看车外,只见车子就停在她的店门口。大街上看不见几个行人,行驶的车辆也很少,看样子现在已是深夜。

他正打不定主意要不要请求对方帮助找件衣服,或者帮忙报警,那个中年妇女已经下了车,用钥匙开了店门后,便走到车后面来下货物。

虽然大街上没有行人,但他还是感到很狼狈,看见女司机后,他第一个反映不是向对方解释或呼救,而是先用手遮住自己的羞处!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女司机明明看见了他,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就象根本看不见他一样,自顾自地搬运箱子。

他惊呆了,不明白对方何以对自己视而不见。

但接下来发生了更奇怪的事情,女司机的手竟然穿过他的身体,将他身后的一个纸箱子直接搬了下车,而没有绕过他的身体!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睡了一觉后,就突然会了隐身术?

他呆疑半晌,方才回过神来,心想:“到底是我有问题,还是她有问题?”这时他胆子已经大了几分,于是故意用手拍了拍车厢,发出咚咚的声响。

那女司机果然有了反应,象受了惊吓似的,将抱着的那个小纸箱扔到了地上。

呆了小会,她才大起胆子走回到车后面,惊疑地向车内看。

他也惊奇地看着对方的眼睛,看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但女司机的眼睛始终没有和他的眼睛对上,奇怪地看了一会车厢,最后嘀咕了一句:“怪事,有鬼吗?”

一言惊醒梦中人!他全身一震,“天,难道我变成鬼了?!我……为什么会睡在那个树林里?难道我已经死了?”

可是,自己是怎么死去的?

“我是不是在做梦?!”

因为太过惊奇和恐怖,他忘了恐惧,呐呐问道:“……你……真的看不见我?”

女司机正疑神疑鬼,忽又听见鬼跟自己说话,更是吓得脸色惨白,全身发抖。大叫一声,连店门也顾不上关,便拼命地向前面大街上逃去!

看见对方吓得魂飞魄散的样子,沈俊心中再无怀疑。“天,我真的变成鬼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到底是怎么死去的?”

正自发呆,忽听见远处传来几个人的喧哗声,他循声张去,只见前面那个红绿灯处,四五个男人正围着刚才那个女司机问话,其中一人是名交警。男人们一边听女人讲述,一边狐疑地朝车子这边张望。

过了小会,那几个男人慢慢朝车子走来。那个女司机虽然惊魂未定,但毕竟店门未关,放心不下,见几个男人在前开路,也装起胆子跟在后面。

沈俊虽然有点心虚,但没有逃跑。内心中还抱着一线希望,别人能够看见自己。自己没有死,更不是鬼!

但他的幻想再次破灭了,几个男人围到货车边后,虽然都大起胆子走到车厢边朝里窥望了几眼,但他们都看不见沈俊。

那个女人一边紧张地注意着男人们的动静,一边摸出钥匙,手忙脚乱地关店面的卷闸门。

“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呀,你是不是听错了?”一个男人说道。

“呵呵,这世上哪有什么鬼,刚才说得象模象样的,还把我都吓着了!”那个交警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苦笑。

刚才这些人围上来时,沈俊心里又是期盼,又是紧张,现在听这些人尽说些幸灾乐祸的“风凉话”,心里生出一股莫明怒火,真想举起右掌,朝车厢壁重拍一掌!把这些讨厌家伙吓得屁滚尿流才解气。

但他还是按耐住了自己,一声不吭地呆坐了小会,方才轻轻跳下车去,默然离去。

明白到自己确实已成了鬼后,他心里空落落的,欲哭无泪。因为知道别人看不见自己,当下肆无忌惮地?体在人行道上行走!

此时已是凌晨,街上行人本已不多,这家店铺离他的租处也不远,所以路上倒也没碰到人。

他走到自己住处前面的巷口时,遇见了一对坐在暗处正在接吻的年轻情侣,虽然明知对方看不见自己,毕竟是读书人,内心中还是知道礼义廉耻,所以尽量从路灯照不见的死角经过。

他所租房屋是一栋五楼一底的私人小洋楼,走道狭窄得一个人行走都嫌局促。每一层只住一户人,每一层都是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他失魂落魄地走到自己租住的三楼时,才想起自己不但衣服不见了,钥匙也跟着丢了,他呆了一下,正不知如何是好,忽见自己的房门虚掩着!

“是我忘记关门了,还是有小偷进了屋?”他顿了一下,才大起胆子走到门边,偷偷朝里窥望。

屋内黑灯瞎火,阆然无声。

“可能是刚才急着去朱老师家里吃饭,所以忘了关门了!”他轻呼口气,走进门内,将灯开了。

正要关门,脑子里忽然想到一个恐怖的画面,他记得自己以前看过一部鬼片,当女鬼走到某一道房门前时,不用钥匙,那道房门便会无声地、自动地为她打开!

难道,自己的房门也是因为自己是鬼,而无声地为他打开了?!

虽然自己便是鬼,但他心理上还没适应和接受这个可怕的事实,对于鬼,还是感到恐惧!

他站在门边发呆一会,突然生出一个念头,何不走到别人的房门口去试试,看别人家的门是否也会为自己打开!

于是他大起胆子走到楼上,来到四楼那户人家的门前。

但门并没有为他自动打开。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是我自己忘了关门?”

“门自动打开,那些只是恐怖电影胡编乱造的情节,怎么能当真!”他不敢多想鬼片的事,又回到楼下,走进自己屋内。也不关门,也不关灯,先走进里面卧室,从简易的布衣柜里找出几条干净的衣裤穿上,然后回到客厅里,坐到房东送他用的破沙发上。

“我到底是怎么死的?”他现在才“静下心来”,开始仔细回想和分析今晚的奇事。想了半天,他得出一个结论:自己很可能出门后遭遇了一场车祸,由于事情发生得太突然,自己根本来不及反应就已死去。肇事司机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趁没人看见,迅速将自己的尸体抬到车上,或者放在车子的后备厢里,然后将车开出城去,把自己的尸体掩埋在了那片位于公路边的大树中。

如果事情真相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自己很可能是在巷子后面那一段路途上出的事(从他的租处去朱栩家,走后面那条路要近一些),那段路是C市通往Z县的公路的一部分,地理位置比较偏僻,有五分钟左右的路程,沿途没有人户。

他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的记忆也确实是在那段路上中断的。

他做出两个决定:一是去那段路上察看是否有血迹或者其他的交通肇事痕迹,二是回到那片树林去寻找自己的尸体。

尽管心里很想马上证实自己的猜想,但现在时间太晚,加之又没有手电筒,而且内心中也有一种恐惧感,因此决定等明天天亮后再去做这两件事情。

“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和心血,一定要找到凶手,让他偿命!”

他又气愤又伤心地胡思乱一会后,才又开始想别事。想到家乡的亲人,想到老来失子、老来无靠的双亲和奶奶,他悲不自胜,放声大哭起来。

哭了好一会后,他听见楼下传来脚步声,知道一定是自己的哭声惊吵了楼下的租户。忙跑过去关上了房门。

果然,那人的脚步声在他屋门外停了下来,默听了一会屋内的动静后,叹息一声,又向楼下走去。

他哭过一场后,心里压抑的情感因为得到了宣泄,情绪稍稍安定了一些。

呆半晌,忽又想道:“我突然死去,朱老师肯定还不知道。她为了给我介绍女朋友,今天下午专门请了假,在家里为我们做饭,那个女孩一定如约去了,我却失了约,朱老师和那个女孩想来一定很难堪……”

想到自己无礼爽约,心里不禁有些愧疚。但随即想道:“人都死了,还管别人怎么想,朱老师很快就会知道我‘失踪’或者死亡的消息,自然能够理解,也一定会给那个女孩解释。”

又想:“唉,朱老师也真多事,要不是她给我介绍什么女朋友,我一定会在公司的食堂吃晚饭,也一定不会死了!”想到朱栩老师和那个尚未谋面的女孩可说是变相害死自己的凶手,他不禁有些怨恨。同时非常后悔不该答应见面。

他心乱如麻地坐到凌晨三点钟后,终于有些困了,也不关客厅的电灯,便进了卧室,和衣睡下。

次日,他本想按计划去察看交通肇事痕迹和到那片树林寻找自己的尸体,但到了楼下,他的皮肤便如火烧一般疼痛异常,他大吃一惊,急忙退回到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中。

“天,鬼原来见不得光!那我以后只有夜晚才能出这个巷子了?”

看着一些人完全无视他的存在,象炫耀什么似的,走进阳光中,走出巷子外,他心里仿佛翻倒了五味瓶,自己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他在阴暗中悄立一会,又大起胆子,试着走进阳光中几次,但每次都一样,刚被阳光照射到,皮肤就如火灼般痛苦难当。

想到自己从此见不得光,他禁不住又大哭一场。

这一天,他象一个囚犯一样,百无聊耐地呆在自己的租赁屋里。既不能上网,又没有电视看,甚至连书也没有看的。手机也丢了,不能象以前一样,无聊时就给人打电话聊天。不过,吃饭倒不成问题,因为他根本不知道饿。至于鬼要不要吃东西,他不清楚。

好不容易煎熬到晚上,他才终于可以出门了。

因为钱包也丢了,不能买电筒。就是有钱,也不能买,因为人家根本看不见他。

没有手电,他无法去查看那两个现场,也没有胆子去看。他象个游魂一样,在大街上乱走一阵后,又回到了公司。

同事们都已下班,他乘电梯到了19楼自己的办公室门前,就象鬼片里演的那样,门无声地开了。

他微微一惊,“怎么门自动开了?昨天楼上那家人的门为何不打开?”

他百思不解,只能胡乱猜想:“也许只有自己以前进去过的地方,才能自动打开吧?”

他走进办公室,将灯开了,又关起大门,然后坐到窗前,无聊地看楼下的街景。

就在距离这幢大楼不远处的一个红绿灯旁边,有几家电器商场,还有一家五金店,他凭窗远眺了一会那几家商店,忽地灵机一动:“噫,我真笨!我不能买手电筒,可以偷一只呀!反正别人又看不见我。”

他立即关灯出门,要去偷一只手电筒。走到电梯处时,却见电梯上面显示的数字是20,他微微一惊,“是谁上了20楼?”

他们公司没有自己的办公楼,所以在这幢人寿保险公司大楼里租了几层楼办公,从18楼到20楼全是他们公司租的。

“不会是师兄在楼上吧?”他的“师兄”名叫武运吉,既非他的同学,也非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只是跟他是从同一所大学毕业的,又比他先进公司两年,所以他们一直以师兄弟相称。

他带着一点好奇,乘电梯上了20楼。

果如所料,走廊左边最里面的那个办公室亮着灯光。但是不是武运吉在里面,却不一定,因为那间办公室跟他的办公室一样,也是八名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

他悄步走向办公室,走了几步,他才注意到自己本来就没有脚步声,根本用不着“悄步”,他呆了一下,又继续向前。

办公室门关着,并没有为他自动打开。里面有人在打电话,声音较低,好象是武运吉的声音。

他不好贸然闯入,就站在门口听了一会。

“好吧,我们暂时不谈这些话题。我想问你另一件事情……我们公司有一个同事昨晚失踪了,我觉得有点巧……我不是小孩子,到底跟我们的事有没有关系,我自己会判断……你不要说,你听我讲:如果我的那位同事,确实已经死了的话,我觉得你有嫌疑,到底是不是你请人干的,只有公安局才能查清楚……”

他越听越惊,虽然武运吉并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但他谈论的那个“失踪”的同事,无疑就是自己。

武运吉在跟谁通电话?他为什么认为是对方干的?难道武运吉知道一点什么情况?

“难道我的死,不象我想象的那样,只是一起交通事故,而是被人杀害的?”

武运吉没有再发出声音,似乎在听对方说话。因为他们的谈话内容与自己有重大关系,所以他也顾不得别的了。但又不能直接敲门,否则武运吉开了门后,看不见拍门者反会受到惊吓,而中断电话。

他迟疑一下,飞快跑向走廊中央位置的厕所,故意开了水龙头,让水发出哗哗的声音。

果然,水声惊动了正打电话的武运吉,他惊疑地开门出来查看,趁他走向厕所的机会,沈俊进了他的办公室。

电话还没挂断,话筒放在办公桌上。

沈俊虽然非常想知道对方是谁,但他还是按耐住自己,没有拿起话筒,而是坐到武运吉后面的那个位置上。

这个位置是一个叫林琳的女同事的,桌上也有一个电话,因为他以前经常进这间办公室来聊天,所以知道这两部电话是同线电话,换言之,两部电话是主机和分机的关系。

他坐到林琳的位置上,默默地拿起了分机的听筒。

电话那边似乎听见了他拿起话筒的声音,以为是武运吉回来了,喂了一声。

是个女人的声音!声音比较陌生。他没有吭声,默默地等武运吉回来。

半分钟后,武运吉带着奇怪的神色回到了办公室。将门小心地关上后,又回到自己的坐位上面继续打电话。

“刚才有人来了吗?”那个女人有些不安地问道。

“没有,水管可能有点毛病,突然漏水,我已经关上了。”

“哦。”女人一时没有说话。

两人沉默小会后,武运吉说道:“我的条件并不过份,如果你真的雇凶杀人了,那我也不会跟你讲什么条件了,直接报警就是。否则下次死的就是我了!”

“你不要乱讲,我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雇凶杀人这种罪名可以随便安在人的头上吗?”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但愿只是我在胡猜,我同事失踪的事跟你没有任何关系,否则的话……”

“你不要恐吓人了!说吧,你今晚打电话来,到底想开什么条件?”

“还是上周五提的那两个条件,要么跟我继续保持关系,要么就准备十万元钱消灾吧。”

“……两个条件我都不能答应。能不能另换一个条件?”

“那你要我怎样?”

“……人心不足蛇吞象,兔子被逼急了也会咬人!”

“你是在威胁我吗?你是不是想告诉我:把你逼急了,下次就不会杀错人了?”

“我再次严正声明,我没杀人,也没有雇凶杀人!”

“那好,我本来还有点担心这事情与你有关呢。既然与你无关,那我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的猜测跟公安局讲一点,看能不能提供一点线索。”

“……钱我一时拿不出那么多。再说我老公要是知道了,他会怎样?你设身处地为他想想,自己的老婆跟人睡了觉,还反被敲诈一笔钱,他会善罢干休吗?”

“那……换个条件也行。”

“说吧,只要不是钱就行。”

武运吉不怀好意地笑了笑,“你的女儿长得不错,要是能让她……”

“你太不要脸了!我女儿还是一个学生,你……你……你把人逼急了,我也什么都干得出来!大不了大家一起死!”

“好吧,那我还是那两个条件,三天之内答复我。否则要么是你老公收到你的

(2) [逻辑顺序]獠牙


时间很快就在平平淡淡中度过,转眼又到周末了。

对于像我这样的上班族来说,每个星期的这两天用来睡懒觉可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了,这个周末也不例外,我和S都在各自的房间里同周公密谈呢!没想到,厅里面的电话响了,这对于我和S来说,无异于世上最痛苦的事情了!我们俩全都赖在各自的床上,谁都不愿意起来,都指望对方去接,可一连响了七八声,这个电话依然没有挂掉。

终于,我忍受不住了,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身来,踩上拖鞋就急匆匆往客厅赶去,一拿起听筒,居然是雨桐打过来的!

“我的大小姐啊,这星期六大清早的就打电话来催命,难得的美梦都被你搅黄了!”

可雨桐那边却完全没有轻松的思,她在电话里有些焦急的说道:“你们两个笨蛋的手机怎么全都欠费了?找了半天才找到你们家里的这个号码!学校这边又出现怪事了……哎呀,糟糕!手机快没电了……好了,不多说了,你等下叫上S一起,赶紧到我们学校来吧!我在大门外的车站等你们!拜!”

一挂完电话,刚才还残留着的睡意也全都烟消云散了,也不知道到底又出了什么事情,搞得雨桐慌慌张张的,该不会又是命案吧?我心头一紧,急忙冲进S的房间,把他从床上提了起来,然后把雨桐的那番话告诉了S。

S听完我的话,迅速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脱去身上的睡衣,拉着我就往厕所跑,“快!赶紧刷牙洗脸,我们马上过去!”

等我和S风风火火的赶到雨桐的学校后,刚一下车,S便焦急的对来接我们的雨桐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听Y说,你刚才在电里急的很!”

雨桐看了看我们,忍不住扑哧笑了起来,“呵呵,看来这一招果然很有效呢!嘿嘿,我刚才在电话里是骗你们的,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啊!不过是本小姐想还你们之前的人情,请你们吃饭罢了!我就知道,如果直接叫你们过来吃饭的话,你们肯定不会来,所以,我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呢!”

这还真是让我和S觉得无语了,大清早的跑过来竟然就是为了请吃饭!我不由打着哈欠,对雨桐说道:“真是怕了你了,要请客吃饭也要等到中午啊!这么老早就坏了我的美梦!”

雨桐甩了个鬼脸给我,“美梦?我看你是在做春梦吧?你们俩也真够懒的了,不这么早叫你们起来到处转转,等下你们肯定会没胃口,吃不下东西!”

唉,算了,还是好男不跟女斗了,最后,我和S只能跟着雨桐一起,在学校里四处转了来。

大概转了半个小时,对面突然风尘仆仆的跑过来一个女生,看起来似乎她认识雨桐,人还没到跟前,就喊了起来:“雨桐!不好了!出……出事了!”

雨桐急忙把那个女生迎了过来,“晓霞,怎么了?有事慢慢说!”

那个叫晓霞的女生看了看我和S,然后又把目光移到雨桐那边,很费力的咽了咽口水,然后才说道:“不好了!听说男生宿舍楼那边有人在宿舍里上吊自杀了,好像是我们班的学生!”

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人算不如天算,雨桐之前的那个玩笑电话竟然成了现实!一听说有人自杀,雨桐急忙拉上晓霞朝前面赶去,“晓霞,快带我们过去,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在路上边走边说!”

看来,雨桐的这顿饭又要泡汤了,不过此时,我和S都太多的心思去想这些,虽然是自杀,可总也有原因的。况且在学校这样及其重视面子的地方,出现这样的事情,校方一定会刻意封锁消息,难得我们这次正好赶上了,出于那份强烈的好奇心,也非得要把这事给弄清楚才行。

在赶去男生宿舍的路上,我们听晓霞介绍了一下这次的情况,听说自杀的那个男生名叫刘博,是和雨桐同班的研究生,学习成绩非常的优异,在其他同学的中,他都是几乎内定的博士人选,要说这样一个前途光明的人会选择自杀,实在是有些耐人寻味。

赶到男生宿舍区的时候,老远就看到有一栋楼的下面围满了不少的人,现场的气氛十分的压抑。到了那栋宿舍楼下面,雨桐向我们介绍说,这栋8号公寓楼就是男研究生的宿舍了,由于研究生的数量要比本科生少许多,所以这栋楼里的宿舍全都是单人住的。

刘博的宿舍在二楼,我们爬上了楼梯,只见二楼的走廊过道上全都围满着人,而其中有一间宿舍的门口都已经被围上了警戒线,看来,警察已经在现场了。我们走到那间宿舍的附近,想趁机瞅瞅里面的情况,可没想到这一探头,居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见身着一身**的叶晋正房间里面四处搜寻着什么,恰好他一回头,也看到了我和S。

原以为叶晋在认出我和S之后,定会让我们进去看看现场的,可没想到这家伙只是看了我们一眼之后,便迅速的头扭向了一边,又继续去搜查房间里的抽屉去了。这实在是让我有些恼火,不禁自言自语的发起牢骚来:“好你个叶晋!才一个月不见,就开始翻脸不认人了,早知道上次真不该答应同你一起去‘流沙村’的!”

牢骚的声音虽然不大,不过也马上传到了雨桐的耳中,她歪过头,像看怪物一样的望着我问道:“Y,你认得里面的那个警察吗?”

既然被雨桐听到了,那肯定是无法赖掉的了,我只好点了点头,说:“是啊,上次和S一起帮他调查了一个案子,不过这次他好像不愿再找我们了,刚才明明都看到了,还故意装不认识!”

这时,一旁的晓霞满脸诧异的望

(3) [逻辑顺序]国富论读后感四篇


国富论读后感

斯密《对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各个不同侧面详细而严谨地论证了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和促进经济的发展繁荣。他采用了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方法,综合了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及经济思想理论的分析视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由于《国富论》蕴涵了诸多的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经济学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政策实施意义,本文仅对自身感兴趣或自认为有特别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部分理论进行表述和评点。为避免打破原书的逻辑思维结构和思想脉络,本文以《国富论》(谢祖钧、孟晋、盛之译,国富论----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所列章节目录为序作以择要。

(1)斯密认为,对工资劳动者的需求必须随每一个国家的收入和资本的增加而增长。而没有后者的增加,就不可能有前者的增长。而收入和资本的增长就是国家财富的增长。没有国家财富的增长,也就不可能有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在那个以农业为主导的时代,资本的增加引起社会资本总量的增加这一过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使得整个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在整体上大为增加。然而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这种国家财富增长所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甚至还有减小的趋势。同时,在我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国民经济持续高涨的同时(这里仅从数字可以说明,至于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则另当别论,但还是能够得出经济快速发展的结论的,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尽管有劳动力需求的大量增加,但国内的就业形势却日益严峻,失业人数逐年增加。当然,这其中有人口的增长快于经济的增量、劳动力素质与就业岗位不匹配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至少也说明斯密的这一理论没有考虑到诸多的外生变量,需作进一步的改进,以使其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2)斯密认为,资本在农村的利率总要比城市的高,这是由于农村金融市场规模不经济、借贷成本高、资金市场供不应求等因素引起的。资本在农业方面虽然对社会贡献最大(现在已不能绝对地说是最大,用比较大的说法也许更合适),但利润比较小,因此对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总是不能得到满足。因此,也就出现了农村发展的两难:问题:一方面是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缺口趋于扩大,一方面却是各种金融机构不愿意在农村从事放贷业务。以斯密的思维,可以通过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限制来发展农村业务,通过围绕时常利率进行自由浮动的适度高利率来弥补各种借贷成本,最后通过竞争者对市场的争夺逐渐回归到利率的正常水平,这不失为当前解决建设新农村资金筹集困难的有效途径,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利率的适度高的水平,不然可能会因为高的利率带来新的高风险,就适得其反了。另外,也可通过引导和规范而不是限制和取缔各种非正规民间金融、加大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等措施来解决农村市场的金融抑制。

(3)斯密认为,当一个人的资财,只能维持他几天或几个星期的生活时,他会很少考虑从这笔资材中获取收入。他会尽可能地节约消费,希望依靠自身的劳动,能获得一些收入来增补这笔资财。他的资财完全来自他的劳动收入。各国的穷苦劳动者大多过的这种生活。斯密通过分析资财的额度和可支配期限将其界定为生产性和生活性支出两部分,又将生活性支出按来源和用途细划为三种类型。这样,使我们对收入的认识逐步深化,更利于支配和使用不同类型的资财,为后来人们树立了理财观念和收支计划提供了依据。

(4)斯密认为,一个为了消费而借贷的人很快就会破产,而借钱给他的人通常也会后悔自己的愚蠢。因此,为了这样一个目的不论是借款还是贷款不管什么场合高利盘剥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双方均将不利。既然借贷的人多为穷人,放贷的人会提高利率(如高利贷)来弥补这部分风险,但利率提高的同时又增加了还贷的风险。这样就存在了一个悖论:不管是借贷者还是放贷者,双方都存在利益的流失和各种风险,高利贷却依然能够生存下来。我认为原因是高利贷的存在包含了诸多不正当的经济和社会行为,比如洗黑钱、黑势力介入、借款者被迫从事违法犯罪现象等。

由于当前我主要涉足的领域是农村的金融问题,所以对《国富论》中与此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拜读和分析。第一篇和第二篇做了有选择的精读,第三篇是概要地阅读,第四篇和第五篇仅作大致浏览,尽管殖民地部分斯密做了最为详尽和精彩的论述,然而限于时间和篇幅,在此一一略过。上面的一些认识和观点纯属我个人的意见,希望老师和学者能够点出其中理解偏颇和谬误之处,以期更好地理解这本经济学的典范巨著。

读《国富论》有感

斯密所著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初版于1776年,就是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国富论》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国富论》的编者马克斯?勒纳评论说:"这是一本将经济学、哲学、历史、政治理论和实践计划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书,一本由有着高深学问和明敏见识的人所写的书。这个人有强大的分析能力,能对他的笔记本中所有的材料进行筛选;又有强大的综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将其重新组合起来,斯密对他当时的学术领域的各种思想是极为敏感的。他像后来的马克思一样,不是一个关在自己房子里的与世隔绝的学者,他仿佛全身装着天线,能收到并吸收所能接触到的一切信息。他在封建欧洲解体之末、近代世界开始之时写作,在这个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团经常表现的顽固性在坚持。他正是为反对这种利益集团而写作的。结果是,他的书不只是为图书馆架藏而写的,它对经济意见和国家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形成了我们今天住在其中的整个生活环境。"

斯密在《国富论》中要回答的最后问题是,感情与"公平的旁观者"之间的内在斗争,在社会的长期演进中究竟是怎样在历史本身的大舞台上发生作用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见第五编,他列举了社会发展的四个主要组织阶段,除非由资源的匮乏、战争或政府的坏政策予以阻止,否则这些阶段是会连续进行的。这四个阶段是:猎人的最初"野蛮"阶段,原始农业的第二阶段,封建或庄园"耕作"的第三阶段,商业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阶段。每一阶段伴有与它的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例如,在猎人阶段中"没有任何财产......因此,也就没有任何确立的行政长官或正规的司法行政"。随着牛羊群的出现,产生了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不仅包括"可怕的"军队,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垒。斯密思想的核心是:这种制度是保护特权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为之辩护。他说,"文官政府是为了财产的安全而设立的,实际上是为保护富人反对穷人而设立的,即为了保护有些财产的人反对根本没有财产的人而设立的。"最后,斯密将演进描述为从封建主义走向一个需要有新制度的社会阶段,这种新制度是由市场确定的而不是由同业公会确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这在后来称为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斯密称之为完全自由的制度。这种物质生产基础的连续改变,将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必然改变,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可是也有一个重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最后动力是阶级斗争,而在斯密的哲学史中,主要的推动机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驱使,由理智所指导。

《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放任自由,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国富论读后感

《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

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

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们今天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

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

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这应该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

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

3.劳动价值论。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页)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应该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

4.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发展和繁荣。

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第309页)。

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

7.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特别详述了“为社会商业提供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

8.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考虑,“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

9.赋税四原则:1公平2稳定3征收便利4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

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些权威学者(诸如吴敬琏、张维迎、樊纲之流),都应该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

国富论读后感

人总是有种惰性,能躺着决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读书也是这样,能看视频的懒得看书,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不看《三国演义》不看《三国志》,而愿意听易中天来说三国,易中天还算一个不错的学者,但于丹亵渎了《论语》还不够,还要去玷污《庄子》,实在是让我想抓狂。这可能都是因为现代人的惰性吧,宁愿吃别人嚼过吐出来的东西,而不愿意自己去亲自品尝吧。

身边也有不少朋友爱读书,但总是只看一些畅销书,对于一些经典,总是躲开绕开,其实我自己也经常这样,以为自己看了不少书,但有重量的,够分量的实在有限。即使看了,但总是乱乱的收获不大。这就太可惜了,如同春天播种了,夏天施肥了,惊叹着秋天灿烂的麦浪,而忘了去收割。虽说以前也写过一些书评,但都只限于粗略的感想,而没有消化性的分析。所以,这种习惯必须改掉,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那就从经济学的开山祖师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开始吧。

今晚(09年3月13日),终于把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看完了,翻到最后几页时,还隐隐然依依不舍。这本书我看了挺长时间,断断续续的快两个月了,看的挺细,一想到斯密几乎花了30年时间的积累,整整写了8年,我这么快就看完,实在过于仓促。真所谓,“看书难,写书更难”。这本书值得我,值得每一个经济学人每年都看一遍,找到来时的路。

我看的这个版本可以说是国内最好的版本了,商务印书馆出的,译者是郭大力和王亚南,总计约60万字。分上下两册,上册是72年一版一印,是我去年8月在南岭书市时买的,好像是花了5元钱吧,实在是太值了;下册是从图书馆借的,74年一版一印。

没能找到英文版,但从中文版看来,可以说全书字字珠玑,实在达到了“字不得减”的境界,这可能与译者也有关吧,这本书早在1931年就由郭王二人翻译过了,65年又加以修订,所以非常好,郭王两人也是中国经济学界的前辈,现在厦门大学的WISE指的就是“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此乃题外话了。英文版日后一定要想法弄到,某新版本的译者在序言中说,他实在是太惊叹斯密的文笔了,所以我的好好学学,说不定还是我英文写作的典范。

也许本就是怀着崇敬的心态去看的,也许如钱钟书说的信而好古,“我们思慕古代不一定是尊敬祖先,也许只是喜欢小孩子,并非为敬老,也许是卖老。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了古代进步。”后来看到哈耶克[1]在《自由宪章》中这样的一段话才觉得道出实情,我们在看古人的作品时,总是感到“英雄所见略同”,其实使这些略同的观念早就从古人以来已渐渐成为人们的常识。这本书也让我不断的惊叹,难怪连一向在经济学界以个性著称的弗里德曼都在斯密的坟前喃喃自语,我们一直没能走出先生的思想范畴,却时不时的走错方向。

在阅读时,我脑海中不断翻腾的经济学概念几乎一一的都能从这找到出处,虽没有后人的修饰,精确,但基本思想是一样的。但也许这还不是最终的来源,也许压根就没有来源,“真理具有朴素性,一旦说出来,人人似乎觉得无需证明”。斯密将西方几千年的经济学思想做了一次梳理的功劳还是无人能及的,如同牛顿的《自然哲学原理》,所谓集大成者就是这样。希望自己将来有机会能到英国去,能到斯密的坟前拜祭一番,表达我无比的敬意。

这本书分为序论和正文五篇:

第一篇主要讲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包括分工的研究,货币的起源及效用,商品价格的组成,劳动工资,资本利润等这基本囊括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方面。由于1776年之际,农业占国民财富的主要部分,所以第十一章“论地租”占了非常大的篇幅。

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大派可能就是这里的一章节,比如杨小凯[2]的超边际分析学派,基本思想就是多第一章“论分工”的细化研究,杨小凯非常看重分工,斯密也很看重分工,认为分工是生产力增进的原因。而且指出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也就是市场越大,分工越细。市场的本质在于交换,用后来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的术语来说,就是交换能够发挥比较优势,从而能够达到互利。(说到这,我要感谢一些李嘉图,感谢一下曼昆,就是因为这个“比较优势”的感念,才让我彻底决定转向经济学,因为它解决了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共产主义的可能性”,有了这个“比较优势”,我就找到了彻底否定“共产主义”的武器了,此乃后话,以后详述)。

看完这章,我联系中国的情况,产生一个想法:60年代初大饥荒,所谓的自然灾害,之所以为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其实最大的祸首就是对于市场的破坏,对市场的割裂,这当然只是我的猜测,我还需要数据来验证,这就留待研究生时再研究吧。但这话题可能有点敏感,有点危险。关于市场的割裂,其实在明朝也是非常严重的,明初,朱元璋称帝后,他非常害怕像他一样的农民来反他,于是在各地都派有驻兵,他想了一个贻害无穷的招数——各地驻军的供养由附近的人民供养。这表面上看来能够减轻人民的负担,但由于失去了牵制驻军的力量,所以给人民带来了莫大的苦难,更严重的是阻碍的市场的发展,使中国从此进入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根据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科技史》的数据表明,宋朝末年,也就是清明上河图画的那个时代,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人均产值也是后代的元明清所没能超越的。民间传说,朱元璋仇视商人,杀了鼎力资助过他的沈万三。有点研究,但我坚信,市场的扩大会促进分工的细化,分工的细化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关于地租这一块,由于大陆受马克思的毒害实在是太深,有必要重新构建地租学说,特别是中国现在已开始恢复农村土地自由流转。不然将来意识形态将会是一个莫大的阻力。

第二篇——论资财的性质及其蓄积和用途

这一篇讨论了资本,对资本进行了分类,后来的李嘉图,以及马克思继承他的分类方法。对资本不是我感兴趣的,其中我尤其对于“利息”感兴趣,似乎所有的文明都对这样

下册明天就要完了,先写完下册吧:

下册比上册更有意思,更好看更好懂些。主要侧重于现在的制度经济学,或者说公共经济学的,其中系统的讨论了政府的各种职能,驳斥了当时流行的,现在仍然存在很多人的脑中的“重商主义”的观点。“重商主义”认为,黄金白银是一个国家财富的象征,所以国家应该尽量的积累黄金白银,这样自然而然的会产生贸易保护主义,鼓励出口,压制进口。

这一点,不知道何时也不知不觉的成为渗透中国人血液的观点。也许源头可以从历史书上找到,近代史上我们会看到“出超”“入超”这样两个概念,无论是历史书,还是老师似乎都隐隐约约向我们灌输这样的一个观点:“出超比入超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会这么的热衷于“创汇”,以至于现在都有不知道该怎么花的钱。这是好吗?一点都不好,隐患无穷,我真担心中国会成为这次金融风暴的中心,美国大概花两年时间就能走出危机,而我们中国也许至少的花三年,我甚至有时悲观的认为,中国走不出去。当然也许是我自己情绪低落时的悲观判断吧,因为一个人都世界的判断往往不是在于这个世界客观是怎样,而是在于这个人对自己的信心。因为我忽略了中国人不可思议的忍耐力,不可思议的惰性,经济学上可以称为粘性。

今年是个敏感的年份,我也得小心自己的言论,说不定那天就被人叫去“喝茶”,当然我写的东西,看的人还是很有限的,可能除了我自己之外,不知道还会有谁,不管哪,那就自己玩吧,象兰晓龙说的“我从来就在和自己玩”。还是回到斯密吧,第七章“论殖民地”尤其精彩,说说当时的背景吧,作者写到这时大概是1775年,要知道1776年就是美国发表《独立宣言》的时候,当时几乎所有的英国人都是以为,北美的那帮人肯定是数典忘祖,居然干预反叛自己的国家。但斯密居然能够站在一个很客观的角度分析这个新新政府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趋势,对这个政府更多的是持宽容的态度,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有时候不能不让人感慨,这世界有太多的巧合,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和《独立宣言》的发表无疑也是一个巧合,更巧合的是,《国富论》几乎是这个新兴国家的治国纲领,更准确的说是后面《美国宪法》形成的思想基础。从而也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可谓人类伟大的杰作。

第五篇——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对“司法”和“教育”的论述尤其精彩,提出了法庭也应该想商店一样引入竞争机制,而不能以地域来进行垄断。这样如果各法庭就会迫于生存压力而会做出相对公正的判断,如同我们的宋朝时“包青天”那样,就因为大家觉得包拯的断案具有相对的公正。这对中国当下的司法尤其具有参考性,我们中国现在已经出现很多的人民有冤无处诉的情况,这就是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人要“上访”的缘故,人民已经很没有安全感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什么“躲猫猫”,唯有叹息。

关于教育,我实在也有太多的想说的,教育从来就是一个国家的公共支出的部分,而我们居然能够想出教育产业化来,实在是用卑鄙下流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我们的教育支出从来就没有超过国家岁入的3%,2007年占2.09798%,2008年占2.607%,教育法都规定了至少4%,而世界平均水平是6%,台湾达到9%——12%,可见我们口口声声喊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政府实在是太......很多人觉得我们的教育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尤其是高等教育,由原来的入学率3%提高到20%,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近30年来,我们的大学数量不但没有增多,反而不断的减少,我们不过是将原来的“中专”提升为“大专”,将“学院”变为“大学”,高中以上的学校数量反而可能没有增加。这就如同说在鱼缸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不断的往鱼缸放入更多的鱼苗。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动不动就是好几万人,比人家一个国家的人可能还有多,一个国家大了可能不是坏事,但一个学校大了,绝对不是好事。关于这个问题,以后详加论述吧,这里面牵涉到独立办学的,没有言论自由,没有结社自由,中国的大学是不能走上独立的,也就是没有出路的。这个问题日后必将成为改革的突破口。

(4) [逻辑顺序]高中议论文作文1300字 性与爱


高中议论文作文1300字 性与爱

不得不说,爱是人间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是什么贯穿始终、亘古不变?是什么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没错,是爱。是什么能百转低回,却也可以让人回肠荡气?是什么能喜动眉梢,却也可以让人愁肠百结?是的,是爱。

可是,性是什么?

爱能呼风唤雨,也能拨云见日;爱能和风细雨,也能遮天蔽日。爱是甘霖,是雨雾,爱是日照,是暖阳。

可是,性是什么?

多年以后,当我在夕阳下回首往事,我一定会想到我短暂的一生里,让人悲观的事情实在太多。比如:在我十九岁参加高考那年,我女朋友问我:你爱我吗?我说爱。她说,怎么证明你爱我?我说,能摸一下你的胸,我死而无憾。我女朋友欣慰的笑了,她告诉我:你得好好学习,考上重点大学才能摸我。我女朋友肤白貌美,身姿婀娜,是全班男同学的梦中情人,也是我的灵魂伴侣。我知道很多男生都梦想着摸摸她的脸蛋和胸脯,可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只要牵牵她的手就很幸福。

我想说,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并且,我爱她并不是为了摸她。能和她牵手,已经是我的无限荣幸。她的手就是我的命,我要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她这双牵着我的手的手。可是我也曾问过自己:假如能再摸一下她的胸会怎么样?我冷静的想了一晚上才得出结论:假如能摸到她的胸,那我情愿不要命了。

我曾在数学课上推导过这样一个逻辑关系:1、我只有考上重点大学才能摸她,这是性。2、我为摸她去考重点大学,这是爱。假如在C语言里写下1和2——1代表性,2代表爱,121212就是性爱性爱性爱。我会因此得出一条关于性爱的C语言程序。可惜这个程序是个死循环,永远没结果。就算有结果也是违法的——听说政府最近正在扫黄。如果要跳出死循环,只能继续写下去:3、我考上重点大学了然后名正言顺的摸她,这是性。4、我已经考上重点大学并且摸到她了,所以不用再去考重点大学——性还在,爱没了。综上所述,只有在1和2的后面写下3和4,这个程序才能进行下去,可进行下去的结果却是有性无爱。这个结论显然让人感到悲观。

多年以后,当我在晚风里回忆往事,我想起19岁那年我正在数学课上推导性和爱的逻辑关系,数学老师却不合时宜的点名让我去讲台上演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答题步骤。我坐在座位上纹丝不动,因为我下身穿了一条宽松的运动裤,而我裤裆里的士兵在我推导性和爱的逻辑关系时非常自觉地站起了军姿。如果我站起来,我的士兵就会在我的裤子上撅起一顶小帐篷,这十分不雅,有损我的形象,也会让我女朋友没面子。数学老师是个老太太,人称灭绝,她见我没有站起来,把手里的粉笔头儿丢了过来。粉笔头足足飞了3米多远,打到我**上时依然余劲未衰,打得**生疼笔屑纷飞。灭绝气的满脸通红,说现在的学生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其实根本没那么严重,我只是在性和爱的悲观逻辑中勃起了而已。

在我狭隘的个人经历里,爱是光明的;在我未曾经历的人生里,性是灰霾的。爱是春风,性是雷雨。爱是暖阳,性是烈火。爱是阳光雨露,性是猛兽毒蛇。后来,我把我的悲观逻辑告诉我女朋友,我女朋友告诉我,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我听完这句话思索良久,并试着像解二元一次方程一样把我和我女朋友带入这句话中——“伟大”指的是我勃起的士兵,“丰满”指的是我女朋友的胸,“幸福”就是我们两个人相亲相爱的生活在一起。可见,只有爱才能把“伟大”和“丰满”美妙的结合起来。爱是因,性是果。我豁然开朗,决定重新推导性和爱的逻辑关系:

1、我为摸她去考重点大学,这是爱。

2、我考上了重点大学名然后正言顺的摸她,这是性。

把1和2写进C语言,得到一个简单而正确的电脑程序,运行流畅、朴实无华,最后我和我女朋友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因爱而性,这就是爱的力量。

(5) [逻辑顺序]在学海中游泳作文三篇 学习作文


在学海中游泳作文三篇 学习作文

在学海中游泳作文

作为一个学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我们每天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收获很多,乐趣很多。

语文

语文这片海洋,充满意蕴,学了它,就能领略到咱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那些美丽的唐诗宋词,令人心旷神怡;那些中华文学名著,令人叹为观止;那些内容各异的课文,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那些古文,虽不易看懂,却含有它自己的艺术。作文顾然难学,但那好文章写出来,令人感慨万千。

数学

数学这片海洋,刺激无比。它不像语文有遐想的空间,它是有条理的,答案最终只有一个,1+2不可能等于4,平行线的内错角不可能互补。。。。。。它激发了人们的思考,锻炼了头脑的灵活,它使我们有逻辑思维,会辩证。许多人都说数学难学,其实数学就像纸老虎,一捅就破,关键是看你是否有信心。

英语

英语这片海洋,其乐无穷。英语那一个个字母就像跳动的音符。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会英语,就等于有了走向世界的一张通行证。英语的形式很多,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过去时,完成时,,,虽令人眼花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suanjikaoshi/23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