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微软办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_20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三德教育的内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一)以“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为维护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卫生整洁、仪表文明,仪态优美、举止文明,谈吐礼貌、语言文明,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助人为乐,是人们公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它是一种高尚的文明行为。同志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爱护公物,就是要关心、爱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保护环境,就是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养符合环境道德要求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遵纪守法,就是要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和纪律,不做任何违法违纪的事;要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要坚决同一切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二)以“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爱岗敬业,是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职业,即对自己的工作要专心、认真、负责。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持。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诚实就是要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歪曲事实,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骗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
  办事公道,就是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公共道德准则为标准,秉公办事,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
  服务群众,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甘于奉献;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
  要廉洁奉公,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错即改,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其实质是奉献。作为一个建设者,无论身在哪个部门、哪个岗位,只要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就是在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美德建设: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美德。就是要尊敬孝顺老人,抚育培养子女,坚决反对虐待、遗弃老人和儿童的不道德行为。
  男女平等,是指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履行同等的义夫妻和睦,就是夫妻之间应平等互助、互敬互爱,培养、保持爱情,提高生活的质量。
  勤俭持家,就是把勤俭节约引入家庭生活,即要努力劳作、不怕辛苦,从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邻里团结,就是邻里之间主动关心、互相帮助,相互体谅、以礼待人,多为邻居着想,不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一、爱学习:既要勤学书本知识,又要多学课外知识。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就 是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学会有秩序地生活、学习。不迟到、早退,回家后做完作业再玩。
  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作业的习惯:上课认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认真预习、复习;做作业专心致志,书写工整。做完后仔细检查,有错立即订正;养成独立学习的好习惯,不依赖父母、同学,不骄傲自满,虚心向其他同学学习。除学习课本知识以外,多阅读报纸、课外书刊,扩大知识领域,提高自学能力。
  二、爱劳动:
  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开阔平整的运动场靠什么得来?劳动。 它创造了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可是许多同学厌恶劳动,有的同学当值日生不负责任,下课了黑板也懒得檫,扫地也是敷衍了事;还有的同学在家更是以皇帝自称。其实,劳动虽然很辛苦,但是对我们很有好处。劳动可以活动我们的筋骨,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劳动能磨砺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劳动能给我们带来丰盛的食品,劳动能为我们提供优美的环境。总之,劳动能为我们创造一切。同学们,就从现在开始,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让健康与我们相伴一生吧!
  三、爱祖国: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
  无数民族英雄至今活在我们心中。古有精 忠报国的岳飞,近邓稼先、华罗庚等。他们放弃国外荣华富贵的生活,回到贫穷的祖国来,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光辉形象和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奋发向上!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继
  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我们的祖国一起迎接新时代的挑战。我们要从爱身边的人做起,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友爱
  之手;我们要从爱校园、爱家园做起,主动拾起每一片垃圾,主动回收每一张废纸。努力用自己的力量来实现祖国的腾飞。
  三节(节水、节电、节粮)
  节约每一粒米。倡导“光盘行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以“节约粮食”为荣,以“浪费食物”为耻。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水资源,人走水断流,看到未拧紧的水龙头应及时拧紧,漏水的水管及时报修。杜绝“长流水”现象。以“节约用水”为荣,以“浪费用水”为耻。节约每一度电。做到人少灯少、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现象。以“节约用电”为荣,以“浪费电力”为耻。
  俭朴是一种美德、一种态度、一种远见、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俭朴不以微小而不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在平时,贵在坚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营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良好氛围,为打造美丽防灾、建设节约型校园作出应有贡献!
  劳动三最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劳动最快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解读_3000字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针对性地指出了此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外延:“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外延分别对应着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党的十八大迄今,这一整套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上产生了有目共睹的良好反响,让全社会都深入了解了中国梦到底是什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的当下,这三个层面的外延更为深入地揭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战略意义。
  一、中国梦的总体方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伟大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总体方向,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问题。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所在,是将整个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这一精神力量体现了我们在四个方面的价值目标: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
  富强是经济方面的价值目标。富强在当代的含义应该是民富国强。国家的强大,其真正的经济基础是国民在经济上的富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富强,实现长治久安的力量之源就是经济建设,我们的兴国之本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精神指导,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
  执政党在政治方面确立的价值目标是建设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的精神主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一切权力的唯一合法来源。执政党执政必须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民充分享有人民民主权利。如何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如何坚持人民民主的正确方向?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结合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只有坚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才能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团结最多的人民群众,最大程度上调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丰富民主形式的多样性,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固发展。
  文明的三个向度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努力挖掘被破坏掉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这一古训所代表的修身体系,可以培养独立公民的健康品格,在十八大之后,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倡导下,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通行原则,正在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指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经济建设的前提,社会和谐,社会资源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就会有效避免社会资源在冲突中白白消耗。而如何实现社会和谐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社会整体利益结构的重大转型。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出现了不公现象,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同时,各阶层的利益诉求意识和民主意识都不断增强,过去的不被重视的一些利益方面的矛盾会由隐性变为显性。保障和改善民生乃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当前利益与国家长远发展的利益,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最大程度地扩大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强社会创造的活力,确保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中国梦的社会价值维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马克思把人类的发展分成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发展;第三个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即共产主义实现的阶段。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即人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一相对的独立性阶段正是发展自由、平等、实现社会公正、实现法治治理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
  我们所追求的自由,不是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个体的绝对自由,而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的,以社会为本位的自由。是不分种族、性别、肤色、政治地位的,人人享有平等的自由,我们所追求的自由是以平等为基本原则的。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日起,就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和维护中国人民的自由作为立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作为最终追求。建国后,又将这一目标确定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让最广大的人民有最广泛的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状态,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准则。在当代中国,已经没有了阶级之分,没有了阶级对立。但目前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比较明显,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正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平等和自由同时作为追求的目标,视为己任。这次党的十八大把平等问题摆在非常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在整个报告中,有多达17处强调平等,涉及生产和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而且在法理的层面涵盖了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
  公正,是任何一个社会能够稳定持续向前发展的前提条件。公正就是无论在什么领域,都要用统一的标准。对于个人来说,公民要努力提升自身修养,遵纪守法,对于团体来说,就要以社会为本位,具有主动的社会责任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坚持维护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并首次明确将公平正义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法治的核心精神就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宪法和法律高于一切。在当代社会,依法治国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理念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的保障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结合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高度统一。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就是说,要实现法治的治理方式,成熟的法制是制度的前提,必须建立一套成熟的当代法制体系,来保证民主决策的过程、民主管理的过程以及民主监督的过程都按照既定的理性程序进行。
  三、中国梦的微观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四个微观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自我修身的要求,整体文明的发展需要以个体素质的提高为前提,爱国是政治素养维度,敬业是职业道德维度,诚信是个人品德修养维度,友善是社会和谐的维度,这四个维度四位一体,共同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成员的日常行为规范。社会的发展进步,其重要的根基是确定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相关的公民行为规范。确立公民的行为规法,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因为这是当代价值观的历史根源,是维系民族团结的血脉。
  爱国,作为个人的道德要求和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和民族精神。爱国的核心精神是无条件地爱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一个民族使之无论经历何种患难都不会涣散的最为伟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一直是一以贯之的,它渗透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体现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要求,是事业心和责任心的强有力的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敬业精神,就是尊重自己的工作岗位、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营造一个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律赋予的劳动责任和义务。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表,应该是敬业精神最突出的代表,毛泽东强调过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好的敬业精神写照。
  诚信和友善,古人早已论述过。可以说,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精神的中华传统文明,内含了极为丰富的诚信和友善的思想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将诚信和友善进一步发扬光大。党的十八大提出,目前中国社会在各个领域都表现出了道德缺失的明显现象,并同时强调,党员干部应该主动承担引导诚信风尚的历史责任。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诚信和友善早已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要将诚信友善与法治有机融合起来,努力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三个层次,分别从宏观的国家层面,中观的社会层面以及微观的个人层面提出了今后要实现的伟大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充分体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伟大强国梦想,是历史留给我们当代中国人的使命,是指引现实发展的未来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治理的主要价值诉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是最为直接体现传统中华文化巨大生命力的基础层面。中国梦是21世纪的中国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复兴中华文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集中表达,是21世纪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公布_200字


  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民族品格


  民族品格是民族文明素质或素养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精神表征,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德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伟大的民族品格与之相依托。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我们民族品格的当代革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可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民族品格,既为构建和发展民族品格指明了方向,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化或生活化来打造民族品格。民族品格往往显现在族群成员的个性特质上,但它不是族群成员本身所固有的品性。民族品格是在社会生活中现实地生成的,凝结了人民对于生活的体验、认知、思考、判断和期许,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物质实践)的产物。因此,打造民族品格就需要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化或生活化从根本上去影响它、改造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确立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出台经济社会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这就把核心价值观取向现实化、生活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化、生活化,也是与其本质属性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都是面向现实并参与现实存在的。比如,对于作为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前提是以人民为主体,它关注的不是个人的抽象的或理念的需要,而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需求,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的期待。显然,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向现实化,它才能成为现实的核心价值观;而只有现实的核心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成为民族品格的依托和源泉。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来打造民族品格。民族品格的主体是“大众”,不是“小众”,只有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最广大的人民才拥有民族品格主体的地位。打造民族品格关键要通过凝聚和引领作为其主体的人民群众来实现,而同样以人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方面正有着突出的优势。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就是跟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跟人民大众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只有这样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为人民所认同,被人民所接受,才能融入人民的思想情感,成为人民的真诚向往。伟大的民族呼唤崇高的大众,而崇高大众的培育正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旨归,这对于民族品格的打造与养成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如果真正做到了大众化,真正融入大众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大众就会成为崇高的,大众就会成为由崇高的公民个体所形成的崇高群体。我们既然已经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中概括出了,或者说升华出了这样的核心价值观,那么,就应该以之去引导人民群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大众化来打造和培育民族品格,就是对于“民魂”的发扬。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化来打造民族品格。核心价值观是历史性范畴,其基本内涵,比如民主、平等、公正,等等,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因此,只有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即历史化,才能正确把握其内涵,发挥其时代功能。历史化就是要把握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不断丰富发展的特质,把握其与语境特征、人民愿望、时代诉求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可以在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中找到基因;它们在近现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初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逐步发育成长;在新中国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得以丰富和深化。新世纪以来,党在基本文献中相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标志着我们的价值观建设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已经走向自信和自觉。民族品格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传承与积淀过程,在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进程中,它对于民族品格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强和深化。以历史化的核心价值观打造民族品格,会更加符合民族品格生成的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化来打造民族品格,还可以让人们认识到打造过程的历时性,这个打造不是现在才开始的,也不是打造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民族品格也必将随着核心价值观发展所达到的高度而达到自己应有的与时代进步相契合的高度。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化与信念化来打造民族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中不能始终只是知识化、理论化的存在,而应是情感化、心灵化的存在,最终转化为精神化、信念化存在。信念是品格之母,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是其品格形成的重要支撑和依据,核心价值观应通过精神化、信念化来打造民族品格。比如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价值取向大家基本上都明白,道理没什么好讲的,关键在于要将这些价值取向和道理转化为人们的精神和信念。那么,如何实现这个转化呢?这里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向度和方式,即体验和感动。体验,就是让人们在生活境遇中亲身感受、体验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感动,就是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事迹去感染、打动人们。这样的方式更容易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把这些价值取向上升为精神和信念。实现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化和信念化应注意处理好核心价值观与利益的关系。虽然利益是人们行动的重要动力,人们的奋斗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但作为一种精神的、道德的诉求,核心价值观始终具有一定的超越性。“鸟翼系上黄金,鸟就再也飞不起来了”。在精神和信念上,我们必须抛开极端物质主义的纠缠,将核心价值观作为民族品格的精神性、信念性存在。应该说,作为一种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育人的高尚情操,对于人性、道德和欲望都是一种深刻的救赎力量,它能将人们从专注于现金交易的货币化生存与充满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拯救出来。优秀的民族品格应该具有比感官享乐、金钱和物欲更高尚的追求。把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道德信念,是引领一个民族经受各种考验和磨难,朝向真善美顽强探索前进的原动力和内驱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民族品格,实际上也就是在进行一次国家或民族总体层面的“公共教育”,即以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或国家的全体成员,努力形成一种民族的或国家的价值观认同。马克思早年在为《科隆日报》写的一篇社论中指出:“实际上,国家的真正的‘公共教育’就在于国家的合乎理性的公共的存在。国家本身教育自己成员的办法是: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成员;把个人的目的变成普遍的目的,把粗野的本能变成合乎道德的意向,把天然的独立性变成精神的自由;使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三个层面,既规定了国家、社会的合乎理性的公共存在,也规定了与这个合乎理性的公共存在相适应的对于国家成员的教育内容。它一方面形成着个人的品格素养,另一方面,也形成着民族的或国家的品格特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也就是在打造着我们民族的应有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庄严举措,不仅承担着“公共教育”的历史使命,而且承担着构建先进品格与崇高信念的民族责任。
  (作者单位: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五: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_30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荣辱观为一体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它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应该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们开拓前进、中华民族应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它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以之指导我们的改革创新实践,发展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此,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有以下几点,仅供大家交流和参考。
  一、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
  我党、我国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宪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成果与最高境界的思想体系。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第一位的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系关举什么样的旗帜、定什么样的性质和走什么样的道路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第一是必须了解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第二是必须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什么,第三是必须了解怎样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第四是必须了解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经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创新的、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其最精华部分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立足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劳动价值论之上的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其理论的精神实质,即坚持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其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分析判断,而不是拘泥于马克思的个别论断和结论。我党在其发展史上,所受挫折失败,究其原因,皆与拘泥于马列的个别论断和结论的教条主义态度有关;而其所获胜利与成功,皆与坚持正确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不可分离。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坚持和发展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质核心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根据民族与国情的特色发展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中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在批判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也多次声明自己的理论从未穷尽真理,并不拒绝任何新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因此,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不断吸收、借鉴、融合人类各种思想文化成果(甚至包括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者创造的优秀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在坚持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我们践行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建设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21世纪的时代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国情特色创立的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模式。建设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的实现、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有利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有利于世界格局的改变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因此,潜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民主、经济现代化、文化教育事业复兴做贡献,就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最好的实际行动。
  二、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实现个人理想统一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它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问题。
  共同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理想和信念,就会因缺失一面旗帜而迷失方向,就会因缺少一个精神支柱而失去动力,就会因缺少一个核心而丧失凝聚。我们要树立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这是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同和接受的理想。有了这个共同理想,全国人民才能有共同步调,才能在当今社会意识多样化的今天,有效的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理想也是每一个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和精神动力。对共同理想的追求并不排斥社会个体对自身个人理想的追求,相反,它是个人理想得以最大化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它只有符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群的个人理想,才能真正化为人们自觉认可并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而个人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组成部分,个人理想只有符合社会共同理想的需要才有望获得最大化实现。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把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有机统一起来,让共同理想涵盖个人理想,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用个人理想的实现为共同理想的实现开辟道路,真正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是千千万万中国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百折不挠、奋发向上、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之一。
  民族精神主要强调民族个性和民族传统。在21世纪的今天,伴随着科技的现代化和经济、政治、文化的国际化趋势的发展,世界民族趋于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因此,我们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还必须强调弘扬时代精神。在新时期,中华民族在自强自立的奋斗过程中,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百年来发展最好的历史新时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我们只有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坚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精神;坚持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时期的优良传统;坚持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时期的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灯时代优良传统,才能铸造起中华民族铁的灵魂,把我们的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知荣辱才能守礼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加速了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市场化也有其难以避免的负面效应。它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社会关系的市场化,从而扭曲人们的精神道德风尚。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及时的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化。它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确立了人们行为的道德尺度,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设计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艰巨任务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它不可能指望凭借一项法令或一场运动一劳永逸的加以完成,它只能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完成。因此,它必然有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是一项长期持久而艰巨的任务。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靠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从而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抄报图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面:
  据2013年12月23日新华社电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抄报图片及资料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八:[社会主义价值观]我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700字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是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或许我们现在还无法为祖国做出些什么贡献,但是我相信未来的我们,一定都会成为祖国的栋梁。
  《践行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正能量》主要贯彻了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特别是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
  说到中国梦,我想起习总书记说的:“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也能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我们能做到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讲文明、懂礼貌;与朋友相处时要言而有信;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等乘客让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无论家里的收入高低,是否富裕,都要在生活中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在生活中尊老爱幼,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到。
  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我想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这二十四个字,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总有一天,中国的十三亿同胞能把“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中国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同时实现中国梦、发扬核心价值观,才能促进国家更好的发展,促使国家飞快的进步。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们为发扬中华文明,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吧!
    初一:观《南平红荔》有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篇九:[社会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1000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中讲过“炎黄子孙齐行动,共同实现中国梦,富强民主国兴旺,文明和谐国运昌,自由平等人欢畅,公正法治民心向,爱国敬业为四化,诚信友善靠大家,牢记核心价值观。立志成才谱新篇,文明礼貌成习惯,勤学好问记心间,衣着干净又整洁,坚持锻炼强身体,不做公主和皇帝,争当美德好少年”习近平主席说过:“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的心里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现代诗人李少白在中华少年这首现代诗中立下如此令人振奋的誓言“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心中有国家天下,脑后华夏身天涯。纵然潇洒走世界,形单影只似飘花。爱岗敬业甘奉献,为人服务心怡然自古从无不劳获,天道酬勤道至简。诚实守信人夸赞,为人处世路更宽。纵使风云多变幻,风急雨骤能安眠。友好待人善为先,携手共进行不难。风正气顺总相宜,其乐融融暖心间。从心所欲不逾矩,全面自由唯自律。政治社会两清平,民主人权俱无阻……
  各种令人振奋的诗句,一句又一句,一首又一首。可以看出我们华夏儿女是多么看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要求的呀。我们说,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象是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我们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一种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联系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也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价值目标。
  让我们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十二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前进。加油!
    六年级:彭御嘉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suanjikaoshi/9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