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教育学论文】

军事,即军事,原名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政权的国防和武装力量方面的知识和事务。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军事论文大学的文章19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为进一步发挥军事职业教育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的作用,立足于我国国情,探析军事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建设原则、建设途径以及管理策略,不断推动军事职业教育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管理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2019年度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课题(ZD2019007)

   [作者简介]田海涛(1992—),男,硕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机电管理系轮机教研室助教,主要从事舰艇动力装置技术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9-0379-03  [收稿日期]2019-09-06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军队人才建设,多次强调要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大力实施人才强军战略,培养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队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军队院校教育是军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重在固本,通过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培养官兵的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部队训练实践是军事人才培养的大课堂,重在塑能,通过岗位练兵、比武竞赛、综合演习演练等实践活动,实现课堂与战场对接,加速战斗力生成。军事职业教育作为军事人才培养的“助推器”,本质上属于在岗继续教育,具有教育对象全员覆盖性、教育内容动态开放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性和教育手段鲜明时代性等特点,旨在提高官兵的履职能力和职业素养。

   2017年9月,中央军委印发《军事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改革正式启动。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既区别于地方的职业教育,也不同于美国的职业军事教育,以满足官兵学习、发展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自主学习,逐步实现全员、全时、全域的在岗继续教育,使军队人员得到与军事变革、岗位拓展和职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满足部队备战打仗和官兵成长成才需要,为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一、军事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军事职业教育难以满足官兵的学习需求

   随着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军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新装备、新技术日新月异,新战法、新训法不断涌现,官兵需要理解和掌握的东西比任何时候都要多。传统的军事职业教育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面对新時代、新使命和新任务,依然难以满足官兵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和军官职业化发展需求,急需进一步融合资源、创新模式,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学习资源建设速度,推动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二)官兵学习条件受限

   官兵在参与日常训练和承担值班备勤任务时,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像军校学员拥有整块的时间用于学习和教育培训。另外,我军很多军事职业教育平台通常是基于内部网络建设而成,一些边疆等偏远地区网络并不是十分发达,致使官兵难以充分享用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及时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官兵的学习进步以及职业素养的提升。

   (三)现有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管理服务体系不完善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虽然正逐步运用到军事职业教育之中,但面对官兵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当前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既没有形成优质的学习资源库,也缺乏运转高效的学习系统,依然存在知识不共享、资源不丰富、方法不多样等诸多问题。同时,由于缺乏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难以紧跟科学技术、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的发展步伐,第一时间对军事职业教育学习平台进行有效的后台管理和维护,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信息更新较慢、学习体验较差等现象。

   二、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建设原则

   军队为打仗而存在,军人为胜战而准备。军事职业教育应当紧贴作战任务、紧贴作战对手、紧贴作战环境,及时引入新知识、新理论、新战法,确保官兵能力素质提升紧密贴合部队使命任务需要,实现军事职业教育与部队作战训练的“同频共振”。

   (一)坚持面向战场

   今天培养的人才,是为了打赢明天的战争。军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根据未来战争特点,把准战争制胜的内在规律,按照打仗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打赢最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在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中突出练指挥、练谋略、练战法,使其与实战化迅速产生“化学反应”,发挥出“实打实”“硬碰硬”的效果。引导官兵依托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不断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全面提升我军谋打赢、练打赢、善打赢的能力和水平[1]。

   (二)立足岗位需求

   针对不同军兵种和不同层次人员类型,紧紧围绕任职岗位和专业类型,分解、细化、梳理官兵学习需求,整合全社会优质资源,打造全覆盖、全领域、全层级的学习资源体系[2]。另外,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体系除包含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科、政治理论、国际知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促进官兵履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步提升,切实将军事职业教育融入部队之中,融进官兵之间,融入岗位之上,使广大官兵不仅能在平时拿得稳“笔杆子”,更能在战时扛得起“枪杆子”。

   (三)满足部队急需

   当今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军事格局错综复杂,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应当不断适应作战形式新变化、技术理论新发展、战争标准新要求。制定排查摸底方案,定期安排军内专家深入基层部队调查研究,组织专题研讨,第一时间清除过时、老旧知识,更新为促进部队建设发展和官兵成长成才的内容。同时,将部队建设急需急用和打仗最急迫、最欠缺的知识作为建设优选,尽早纳入学习资源库,确保军事职业教育早日成为官兵精通手中武器、精晓打仗技能、精进智慧才干的有力帮手。 三、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建设途径

   应当立足我国国情军情实际,尝试通过多种方法途径,打造构架完备、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体系,让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功效,最大程度实现共建、共用、共享。精准把握使命任务,精确匹配岗位职能,充分满足不同军种、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人员的个性化需要和多样化需求,确保人人都能参与进去、深入进去,以致在全军上下形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火热氛围[3]。

   (一)打造在线学习课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网络”的学习模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也为军事职业教育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4]。依托军队院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深厚的教育內涵,围绕部队战斗力建设和军队人员成长成才需求,在现有教学资源、教学能力和教学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有特长、有兴趣的军队人员自发参与,进一步集思广益、集智聚力,开发契合我军特色和官兵实际的MOOC、SPOC、微课和在线训练等课程,构筑全线贯通、随用随取、随取随有的在线课程体系[5]。各级官兵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管理和自主化学习,在增加知识储备、强化履职本领的同时,提升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训中学,在学中练,促使军事职业教育成为官兵职业生涯的“加油站”。

   (二)引进地方优质教育资源

   国家教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状态,为更好地取他人所长,用他人所专,在建设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时,找准结合点,把准关键处,精准搭建军地对接平台,充分用实、用好地方院校和科研机构优质资源,实现“聚柴生火”“借鸡生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完善聘用地方师资、引进地方科研创新成果的实施办法,勇于接纳吸收,敢于实践探索[6]。在符合相关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将院校机构最新研究成果、地方最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内部学习系统,为官兵随时随地研学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确保每名官兵自觉参与、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运用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灵活设置战场训场,将部队训练带向战场作战。通过模拟各类作战环境、各种战况敌情,进一步丰富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提升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素质和本领[7]。另外,虚拟现实技术也可用于武器装备的组装拆解,在避免损坏实物的同时,缩短官兵掌握武器装备的时间周期,加速战斗力生成,使虚拟现实技术真正成为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锦囊”。

   四、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管理策略

   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与军队建设同步,与官兵关切同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合理把控,科学调控,既不“强补硬套”官兵所需,也不“削足适履”部队发展。及时预调微调,适时放松收紧,不断更新、充实学习内容,时时回应各级官兵知识渴求,坚决避免学习资源出现“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的现象。

   (一)加强学习资源管理

   遵循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建设特点规律,建立学习保障和学习预警机制,打通多向沟通渠道,定期综合分析军队发展实情和部队官兵学情,确保学习资源与官兵需求“同步更新”、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同步共享”、学习平台与岗位平台“同步共建”,全面引导官兵时时学、处处学、终身学,加快提速“学习力”向“战斗力”的生成转变[8]。

   (二)配套学习激励制度

   为使广大官兵在军事职业教育中不断“使长劲”,持续“发长力”,全面汲取、享用海量学习资源,早日成为国家需要、军队需要、战争需要的栋梁之材。在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建设过程中,综合应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多种方式方法,基于官兵使用学习资源程度和参与进度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激励制度。对于学习突出、表现优异的人员,给予一定物质或精神奖励,引导官兵自觉对标榜样,主动向好看齐,把学习活动变成具有强烈意识的自我行为,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在全军上下掀起滚滚不息的学习热潮。

   (三)构建学习资源联结机制

   军事职业教育是一个长期、逐步的过程,为确保取得更大实效,必须持续激发官兵深入学习的动力。通过构建学习资源联结机制,实现军事职业教育与国家学历学位教育体系接轨,满足官兵学历和职业资格需求。

   在建立“学分银行”“学籍电子档案”的基础上,将参加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岗位任职和考核评价的重要评判依据,使军事职业教育与军队人员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从而激发官兵以百分的热情、十分的干劲投入到军事职业教育的不断学习中。

   五、结语

   军事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军事变革的大势所趋,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构建军事职业教育学习资源过程中,立足部队发展大势,以稳扎稳打的耐性和敢于突破的拼劲,逐步推进,分层实施,确保军事职业教育稳健有序发展,不断把我国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陈锋,张胜山,任玉彬.实战化背景下的军事人才培养思考[J].继续教育,2018(2):62-64.

   [2]孙福,王英华.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8(4):65-66.

   [3]朱超,卢根.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9(1):42-46.

   [4]籍文帅.军事职业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35):177.

   [5]卢奕.MOOC在军事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3):125-126.

   [6]石靖,方家银.军事职业教育军民融合资源共享研究[J].继续教育,2016(10):46-47.

   [7]吕艳军.现代教育技术在军事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前景展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7):101-103.

   [8]李小平.论我军军事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继续教育,2017(1):10-12.

第2篇: 军事论文大学

  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教育.在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之后,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核武器,步兵分队技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等,以便我们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和纪律性,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来,我们的人生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一个转变.从一个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一个不独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个独立而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对我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军事理论教育,有助于我们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开始体会自我,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在这个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国防和军事知识,开始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让我不仅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或父母,朋友的价值,更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国国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军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军事力量和战争,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远

  下面就中国的就中日钓鱼岛问题看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据新浪网报道,2010年5月27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全国知事会议上表示,如果日中两国围绕钓鱼岛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也将根据《日美安保条约》共同应对。钓鱼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有史以来,钓鱼岛主权一直归中国所有。1972年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就钓鱼岛问题叫嚣,侵犯我国主权。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

  从中日边境钓鱼岛争端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存在威胁。

  从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国的崛起具有非常好的周边环境:北边与加拿大有着不设防的边界,南边是国力远弱于己的墨西哥,东西是两大洋。

  而我们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势不容乐观的: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国家人口众多,大国集中。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是世界上拥有上亿人口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在周边国家中,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世界或地区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周边国家发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另外,我国与邻国地缘关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大国关系。

  目前,虽然周边国家与中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与这些国家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领土与领海的争端,利益的争端,综合观察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格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有:

  一、祖国统一面临的复杂形势。近年来,随着大陆对台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台独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岛内局势稳定,两岸关系呈现新局面。但反台独军事准备斗争不能放松,要时刻警惕台独势力。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中国和日本的摩擦主要集中在: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日本与我国战略礼仪日趋突出,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另外,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积极发展军事力量,企图迈向军事强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加。中日最大利益争端无疑就是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问题,还有东海石油问题。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态度嚣张,加强对中日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无视我国主权。其次日本插手台湾事务也使得中日关系极不稳定。

  三、中印边境悬而未决。我国与印度存在着十二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议,印度占领着我国大约九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印之间曾因边界争端爆发过武装冲突,此后长期对峙多年。近几十年来,两国多次边界谈判,但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

  四、与南亚诸国的海岛归属争端。东南亚南海周边国家一直占领着我国大量岛屿和领海,并在南海开采石油。

  五、与韩国存在黄海大陆架争端,韩国一直在黄海中国海域开采石油,另外韩国还侵占了我国的苏岩礁等岛屿。

  六、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政治上,美国对中国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军事上,对我国全面遏制和防范。另外,美国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在中亚建立了军事基地。对我国存在潜在军事威胁。

  七、其他因素。其他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因素还有西部的恐怖势力、俄罗斯对中国的不信任感等。

  面对如此复杂险峻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与周边国家地区,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中国要想在21世纪完成大国崛起的历史使命,毫无疑问,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周边环境尽管复杂,但总体趋于缓和,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曾经与我国发生过武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虽然如此,但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智慧、勇气、策略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应在和谐气氛,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中,战略平衡将是我国处理与周边各国争端的积极策略。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利益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分歧和冲突的格局下,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外交策略为指导,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与周边国家保持和平相处的关系,不断地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增强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同时,也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为国家崛起而奋斗。

第3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美国还利用台湾问题大做文章,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

  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第二,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仟务。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培养人才的模式向口径、适用面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做到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4.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

  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军事教学,既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积极探索。几年来,我们在抓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实践中也引发了不少思考。

  一、必须以新型人民战争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搞好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现代战争虽然是高科技战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仍然还是人,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人。纵观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于其说是美军用尖端武器装备战胜了对手,倒不如说是美军用占绝对优势的尖端人才战胜了对手,正是那些用现代知识和先进理念武装起来的士兵,那些藏在高科技武器后边的高智能士兵,打败了图有牺牲精神而无科技素质的士兵。中国大学生从来都有着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每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大学生们都会站在时代的前列,挺身而出,用青春热血保卫国家的和平安全。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他们中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和平时期抓好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进一步强化他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品质,提高他们操作高科技装备的能力,一旦发生战争,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就是极为可观的战略后备人才,能够确保我们战胜任何最强大的对手。即便是和平时期,充分挖掘和用好大学生这个人才宝库,让他们在大学校园里掌握必要的军事技能,毕业的时候可以直接择优补入军官或士官队伍,能够减少军人的培养成本,带动军人群体整体素质提高,为我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能力,提供持续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必须从确保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充分认识搞好大学生军事教学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当代大学生既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开拓创新意识强和民主平等参与要求强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够等自身不足。许多学生也希望自己在大学校园里,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能锻炼毅力,强健体魄,学会如何做人。开展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引进一部分军事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普通高校军训人才不足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比如,通过进行队列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吃苦精神,养成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好作风;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站在世界军事理论的前沿来分析了解我军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逐步打牢他们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通过定期安排大学生到军营参观见学,组织他们模仿战斗班排过军事化生活,有计划地让学生轮流担任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交给权力,明确职责,相互学习,定期讲评,可以进一步锻炼提高大学生的领导才能,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意识。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大学生们对开展军事教学活动热情很高,参与的积极性很强,经过四年的大学校园军训锻炼,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先后有多少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直接任命为军官,受到了部队、家长和大学生的充分肯定。

  三、必须坚持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上下功夫见成效。搞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仅有学校、部队的积极性还不够,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首先,要把军训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成才上。多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开展军训教学工作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的现实意义,对他们拓宽知识面的重要作用,对他们走好未来人生路的长远积极影响,从而不断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活动设计上,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目标要适中,使学生们跳一跳能够着,方法得当,既严格训练,又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其次,要把军训工作与学校的正常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训教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文理结合。要加强与学校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协调联系,注意通报有关情况,及时调整工学矛盾,形成抓军训教学工作的合力,确保相得益彰,防止相互撞车。再次,要把评比竞赛贯穿活动始终。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勇于挑战、争强好胜是他们的天性。部队工作的实践也说明,要抓好一项工作落实,必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灵活有效的比学赶帮超活动。

  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不安宁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表现,我国的安全仍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防教育,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了使大学生了解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在贯彻少而精原则的前提下,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主要进行古代孔子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教育;要进行国防和军事历史的教育、了解古代、近代国防史,学习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史;要进行军兵种知识和外军知识的教育,使大学生对解放军的编成、各类武器装备有感性的认识;要进行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教育,使大学生能认识到加强国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对大学生进行战时动员、军事地理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第4篇: 军事论文大学

  《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

  [摘要]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从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哲学基础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研究不同时代北京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军事思想;基础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际问题的军事理论.它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吸取了古今中外军事理论的精华,即是对陈腐的军事观念的否定,又是对人类优秀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先进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的基本原理永远是我们夺取革命战争的指南。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检验,证明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一个科学的,先进的军事思想体系.深人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理论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进行浅薄的探讨。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其形成与发展就是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最大的创新发展,在于突破了在暴力革命方式上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借鉴吸收了马列暴力革命的理论,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科学论断,阐明了武装斗争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必须建立一支在其绝对领导下的武装,作为完成党领导的革命任务的工具。毛泽东通过对中国国情的考察认识到,实现暴力革命的具体途径在不同国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根本依据只能是本国国情。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不同,中国当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都很不平衡,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产业工人人数很少,根本不具备以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的条件。在全党范围内,毛泽东率先成功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在斗争实践中探索出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波浪式地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此外,毛泽东还借鉴中国古典军事战争思想,并与中国革命战争相结合,创造了最灵活、最完整、最成功的,形成符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新的战略战术,他是一位最杰出、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战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军事家。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在他的万卷苦读中,历史书籍占有很大比重,尤其是历史兵书占有重要位置。如《战国策》、《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他对春秋战国“七雄”争霸古战史十分精通,同时,对孙武、孙膑、诸葛亮等用兵之策颇有鉴赏。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中,特别下功夫地论述的问题就是游击战。毛泽东把古典战争经验和理论,以最简练的语言、最生动形象的比喻,赋予革命战争的实践。

  二、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中最活跃的游击战争思想理论,是他的亲临战争实践与古典战争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创立的游击战争理论,决非单纯的游击战术,它是游击战略思想与红军队伍建设相结合的,是我军各时期对敌作战的战略方针和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并不断发展的军事战略思想理论体系。这种战略思想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毛泽东亲临战争的实践。

  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发展的标志。特别是反映在我军初期的队伍发展和军纪军风建设上,毛泽东亲临战争实践,总结战争经验,再运用于指导战争的思想和作风尤为突出。

  如1927年秋,由于当时共产党军队的力量薄弱,战略战术十分简单,致使先后发起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秋收暴动接连失败。会师井冈山后,毛泽东认真研究红军队伍建设和红军的战略战术问题,制定了著名的“十六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作战原则。这个原则后被定为作战方针,贯彻红军全军。这个方针,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强调了在敌强我弱情况下,灵活运用游击战略,避免阵地战,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重要性。这样,使红军的机动性和神速而有力的“短促突击战”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使红军队伍因此而不断的发展壮大起来。

  为加强红军队伍建设,毛泽东将游击战的原则和纪律,作为红军官兵的守则,以军歌形式在红军中传颂,促使红军队伍掌握战争原则和加强纪律建设的自觉性。他总结失败原因时,得出必须加强我军根据地建设的结论,进而又强调加强我军根据地建设,必须考虑我军依靠的对象和力量的重要性。因此,在完善军纪上大做了文章。如最初在红军战士中规定的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贫农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这三条简明纪律,突出军队整体一致性,也突出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质。该纪律贯彻执行刚开始,就得到了根据地农民的极大拥护和支持。后来,又在三条上增添了八项。即:上门板;捆铺草;对老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和农民买卖要公平;买东西要付钱;要讲卫生,盖厕所离住家要远。这些纪律的制定和逐渐完善的过程,反映了毛泽东亲身体验和实践的过程,它既反映我军的性质是革命的队伍,又反映了这支军队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它是毛泽东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创立的红军建军思想,它体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正是在这种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解决了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我军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避免了我军孤立、简单、拼消耗、伤亡惨重的局面。解决了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发展自己等一系列重大军事战略问题。

第5篇: 军事论文大学

  论新形势下中国国防战略
  关键词: 国际形势 国防政策 军事高技术军事思想 国防建设
  一、国际形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步伐。美国学者昆西·赖特在《战争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和平乃是许多力量之间的平衡。”多极化的趋势有利于维持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制约超级大国的霸权,从而为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创造了必要前提。经济全球化把愈来愈多的国家联结为利益共同体;经贸投资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使各大国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局面。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有所增加。
  首先,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大国关系出现新的深刻调整,世界经济出现新的增长,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相互依存加深,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倾向也有新的发展,围绕战略要地、战略资源和战略主导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经济安全面临新的问题。
  其次,军事因素对国际格局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上升。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加速发展,世界军事力量对比进一步失衡,以军事实力为后盾谋取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倾向突出。
  最后,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严重。因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时起时伏,同时,国际恐怖势力活动频繁,环境污染、非法移民、毒品走私、跨国犯罪以及严重传染性疾病等跨国性问题日益突出。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跨国性、流动性、复杂性、隐蔽性和突然性等特点,已成为影响世界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国防政策
  中国把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和保护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发展的安全环境。
  中国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在战略上坚持防御、自卫和后发制人的原则。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依据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要求,中国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这一方针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加快建立适应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作战力量体系。这一方针注重遏制危机和战争。中国始终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不与任何国家进行核军备竞赛。这一方针着力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提高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安全和遂行反恐维稳、应急救援、国际维和任务的能力。这一方针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始终依靠人民建设国防、建设军队,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
  三、军事高技术
  对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从保卫国家的安全角度来说,仅仅考虑核威胁、核保护战略已远远不够了。航天战略(或宇宙战略)将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的高技术水平是这个国家威慑力量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的安全除了有赖于必要的常规武器、核武器外,更加有赖于高技术武器。
  四、军事思想
  中国军事思想是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阶级、集团及其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包括战争观、国防观、作战思想、建军思想、谋略思想、军事发展哲学等,是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中国军事思想是人类军事思想的组成部分,具有军事思想所共有的阶级性、时代性、对抗性和实践性。然而,中国军事思想毕竟根植于中国特有的社会土壤,吸吮着中国特有文化营养,反映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军事实践。因此,中国军事思想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军事思想而言,总体上又有自己的显著特征。
  中国现代军事思想:
  1、 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2、 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3、 按照“五句话”的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五句话:政治合格,军事
  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4、 确立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5、 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的思想,大力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6、 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
  7、 依法从严治军
  8、 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
  9、 确立科技强军战略,进一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
  10、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五、国防建设
  根据国家安全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实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这一战略构想主要包括:
  1、国防和军队信息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科学制定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规划、军兵种发展战略,2010年前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前基本实现机械化并使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
  2、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防建设要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军民兼容互利,提高和平时期国防资源的社会利用效益;
  3、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争取到2020年形成一整套既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
  4、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坚持科技强军,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全面建设现代后勤,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六、小结
  儒家思想历来强调“中正仁和”、“仁者爱人”、“内圣外王”、“和为贵”,强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厚德载物”。 中国人历来酷爱和平,反对战争,尤其是厌恶侵略战争。在唐代的“贞观之治”和清代的“乾隆盛世”,中国都是当时世界上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却不屑于对外诉诸武力搞扩张,而是实行睦邻友好政策,鼓励商贸交流。唐代的长安城内,各国商贾云集,如同当今纽约大都市一般热闹;而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更是记载了中国的先辈们孜孜追求“和平发展”的历史轨迹。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最远抵达北非,一路留下的是友谊邦交和货物贸易,却未在海外占领一寸土地
  人类历史,是一个演绎着战争与和平悲喜剧的巨大舞台,而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振兴,则是贯穿于一幕幕起伏跌宕、蔚为壮观的话剧中最为激动人心的的主题。进入21世纪,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绘制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蓝图,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走上伟大的复兴之路。中国,再次成为历史聚光灯下一个鲜活的主角,为全世界所瞩目。

第6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状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国家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糜振玉等.《新编大学军事教程》[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贾小沛,杨玉伦,马志刚.《新形势下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学院学报.1999,20:(4).
  [3]卞卡.《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调查及对策》[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10).

第7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工业时代或工业社会的典型军队形态是机械化军队,信息时代或信息社会的典型军队形态是信息化军队。21世纪伊始,美国国防部开始推进“军事转型”,明确提出要把工业时代的军队形态转变为信息时代的军队形态。在美国的带动下,英、法、德、日、印等国也纷纷效仿,加快其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使机械化军队迅速向信息化军队转变,将新军事革命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信息化;军队管理;理论创新

  一、信息化战争主要特征

  未来信息条件下的作战将是陆、海、空、天多维一体化的综合较量,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机械化战争逐渐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是当前战争形态发展的大趋势。网络中心战是信息时代的军事表现,是信息时代的战争样式,代表着军事形态的发展方向。信息化战争尽管是机械化战争之后出现的全新战争形态,但仍属于热兵器战争,是其发展的最高阶段。与机械化战争相比,信息化战争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信息化“有机功能”取代机械化“专业能力”的主导地位

  从蒙昧时代到工业时代,战争演变的轨迹是不断提升武器的杀伤力,一部战争发展史也可以解读为一部武器杀伤力不断增长的纪录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机械化战争在日臻完善的同时,发展潜力也在日渐枯竭,各类武器装备性能的关键参数已经接近或达到了极限。随着核武器的出现与使用,机械化武器装备主要性能的极限化,这意味着依靠提升武器的机动性能和杀伤力来增加作战效能的方式已经走向了一条死胡同。

  机械化战争主要展现的是武器在动能方面的独立性,即武器平台机动力与火力的专业化延伸;信息化战争主要展现的是武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武器与目标的相互作用力,即整体的结构力与信息力的有机化聚合。

  (二)信息力与结构力成为战场博弈的焦点

  在未来信息化作战中,信息力和结构力是战场博弈的焦点。其本质区别在于:适于打机械化战争的机械化军队的核心战斗力是火力和机动力,而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信息化军队的核心战斗力则是信息力和结构力。这表明作战方式和杀伤机理发生了质的变化。

  1、信息力。信息力是指信息在战争实践中与信息使用主体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一方面是信息承载着战场各要素的属性,与使用主体相互作用产生战场感知;另一方面是信息功能与使用主体相互作用,为信息战提供作战能量。

  2、结构力。结构力是军队各子系统之间通过有机联系所形成的组织合力。军队因大量采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建成全军性综合军事信息网络系统后,而使其武器装备、军事人员、体制编制和军事理论实现科学合理的整合,使系统产生有机的协同性,战斗力从机械化战争的加法式叠加,转变为各要素乘法式的相互作用,这一转变产生了质的飞跃。

  3、未来信息作战以控制信息力和结构力为中心,即控制作战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未来的信息作战中,信息力与结构力既是战斗力发挥的源头,又是整个作战体系的致命弱点。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军队信息力和结构力的巨大作用。信息力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战场信息优势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使战场透明度不断提高,整体协同性明显增强;另一方面,信息化战争也将日益增加对电子系统和系统整体协同性的依赖。依赖程度越高,潜在的危害就越大。

  4、谋求最大的整体结构合力。许多国家都在进行军队的组织体制改革,以求实现作战力量功能上优势互补,以追求最大的整体结构合力。首先是军政军民一体化,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相结合;其次是主要作战力量一体化,军兵种界限被逐步打破,将根据需要重组作战力量,合理编成联合部队,构建深度联合的一体化作战力量结构体系;再次是各种作战行动的一体化,将战略、战役、战术作战行动,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行动,信息战、网络战、心理战行动融为一体。同时,将“硬杀伤”与“软杀伤”相结合,火力打击和特种作战相结合,全纵深立体作战与精确打击相结合,构成多元一体的作战行动体系结构。

  (三)“有形”空间延伸至“无形”空间

  1、信息化战场空间全维嬗变。信息化作战的战场空间包括“有形”和“无形”两大部分,在机械化依赖的陆、海、空三维有形空间基础上,增加了电磁、网络、意识等无形空间。战场空间由传统定义的三维空间向陆、海、空、天四维空间延伸,进而拓展到电磁、网络、意识等非传统定义的空间领域。“无形”空间的战略思想在对抗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

  2、信息化战场空间有机性增强。信息化作战各维度战场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大大增强,原本分散孤立的战场被有机统一的战场所取代。一是有形物理空间尺度相对缩小,战场态势变化加快。在信息化作战中,信息以光速传播,精确制导武器能以数倍声速打击万里之遥的目标,军队能在数十小时内部署到全球任何地点,定向能武器系统能以光速击毁战场上的目标;二是战场空间封闭性变小,作战范围增大。陆、海、空、天等物理空间范围都有其“硬界限”,而电磁、意识领域等虚拟空间则表现出其“软界限”的特征。作战行动既要在物理战场展开,又要在虚拟战场进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四)政治与战争的相互作用力明显增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术行动、战役指挥、战略决策,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一个鲜明特征。对战争目的进行有效限制,并将战争行动严格控制在政治目的许可的范围内,是局部战争的普遍规律。一方面,信息化战争增加了政治对战争的可控性;另一方面,信息化战争增加了政治对战争控制的有限性。

  二、信息化战争给军队管理带来的挑战

  当今世界新的军事变革是以信息为“基因”,以提高信息能力为根本目标,以“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改造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的过程,其核心是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其最终结果是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转化为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与样式,它给军队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挑战。总的来说,信息化战争使军队管理面临的挑战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战争形态转变迫使军队管理思维模式改变。工业时代背景下的机械化战争是以“分解还原原理”为指导的机械思维模式,把战争看作是一台没有生命力的机器,可以通过分解还原的思维方式,把战争细分成若干个阶段步骤,若干个细小区域,通过子系统完成任务的叠加,还原战争任务的结果。然而系统的功能是整体的属性,不是部分的属性,也不是要素的属性。系统的功能由整体的结构决定,功能与结构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因此,工业时代的“分解还原”思维模式是一种相对初级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胜任对信息化战争的指导,当然也更不能用“分解还原”的思维模式指导信息化战争的军队管理。由于战争形态的转变,迫使军队的管理思维模式转变,由“分解还原”的机械思维模式,向“有机协同”的系统思维模式转变,以适应新型的信息化战争需要。

  第二,战争空间维度的拓展促进军队管理维度延伸。在机械化战争时代,受“分解还原”思维模式的影响,军队管理从有形的视角出发,把管理系统机械的分为主体与客体两个维度。在实际管理活动中,把人物质化,管理者以组织绝对的权威性控制被管理者的行为。同时,把战争从时间、空间、任务等方面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配备一定的兵力,主要以追求数量、规模优势,着眼于通过消灭对方有生力量赢得战争胜利。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过程中,战争空间维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嬗变,从“有形”向“无形”拓展,由原来的“陆、海、空”三维发展为“陆、海、空、天、电磁、网络、认知”等多维战场空间。随着战场空间的嬗变,决定信息化战争的因素也发生了改变,由机械化作战依赖机动力与火力转变为信息化作战依靠信息力与结构力。信息化战争的取胜方式也转变为主要追求质量、效能优势,着眼于瘫痪对方作战体系和战争潜力,摧毁对方战争意志赢得胜利。信息化战争促使战场空间的嬗变,也迫使军队管理的维度必须拓展与延伸。

  第三,作战要素整体化要求军队管理有机化。工业时代机械化战争模式下,军队管理注重有形实体管理,把管理对象分解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形式,把管理要素分解为孤立静止的机械部分,管理的实质目的是通过把这些机械的部分从无序状态规范调节成有序状态的,以便于管理主体的指挥控制。信息时代,在信息力的作用下,各作战单元被链接成无缝隙的有机整体,信息力与结构力成了影响战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同时由于信息战争带来的空间拓展,有形的管理对象其形式更是千变万化,管理跨度成倍增加。因而信息化战争中作战单元的整体化要求军队管理对象需要有机化,从管理孤立静止的实体向管理动态的有机联系转变,从管理单一个体的能量资源向管理能量的相互作用延伸。

  三、信息化战争对军队管理理论创新的需求

  第一,军队管理思维模式转变的需求。工业时代军队管理一直沿用“分解还原”思维模式,它属于典型的西方线性思维。从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来看,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工业时代的线性思维模式显然不够用,它迫切要求军队管理的思维模式转变,从线性抽象思维向非线性系统思维转变。无论是具体管理者,还是作为整体的军队管理体系,都不应该把思维停留在线性思维的阶段。线性思维在实际认识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很大的局限性,军队的管理需要在认识上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用动态有机系统的角度审视信息时代的特征与军队管理的联系,运用非线性的动态系统思维模式来指导管理活动实践,构建一个与信息时代同步的有机管理体系。

  第二,军队管理维度延伸的需求。传统的管理概念认为:管理是领导者和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依据有关的理论原则、法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手段,对人、财、物、信息等资源所进行的有效的组织计划和协调控制活动。从而可以看出,工业时代的军队管理是平面的二维管理模式,即管理主体(人或组织)与管理客体(对象)。在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的过程中,战争空间维度从根本上发生了嬗变,从“有形”向“无形”拓展,从“三维”到“多维”。各作战要素通过网络平台的链接,增强了军队整体系统的结构力,使一名普通的战士可以和最高指挥员相互联系。因此,军队高度的组织性和信息时代的有机系统化,迫使我们用动态系统的思维模式重新审视军队管理系统的结构,从促进事物动态变化的角度思考军队管理的维度划分。

  第三,军队管理目标向系统化转变的需求。强制性是军队管理的必要特点之一,但也正由于这种强制性使传统军队管理趋向命令式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管理目标、轻管理全程。科学发展观要求军队管理在关注管理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和初始的管理;要求军队的管理不能再是过去那种只管结果,不管过程的盲目行为。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样式和打击目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的毁灭性打击转变为系统性的瘫痪式损伤,由消灭实体到摧毁联系。由于作战样式与打击目标的变化,促使与之相应的战斗力转变,由火力与机动力向火力、机动力、信息力和结构力形成的合力转变。这种变化也迫使军队管理的目标发生变化,使军队管理目标向系统化转变,以管理促进组织系统的战斗合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保存.外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解放军出版社,2008.

  2、王立强.信息化条件下外军数据链应用研究[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3、笛卡尔.方法谈[EB/OL].,2009-01-15.

  4、王安.军事管理革命[M].长江出版社,2005.

  5、吴友富.现代西方管理学的危机[J].招商周刊,2006(25).

第8篇: 军事论文大学

  (一)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道路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与发展,从国际战略和国家建设全局的高度,作出过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了许多富有独创性的科学论断和重要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邓小平有关国防科技工业的理论,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言简意赅,含义深远。比如:邓小平关于国防科技工业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实行军民结合的论述;关于军工要改为订货关系,实行合同制的论述;

  关于国防科研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论述;关于要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军民品外贸的论述;关于国防科研生产要服从军事战略方针,按照战略要求确定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的论述;关于国防科研要走在前面,抓科研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论述;关于军工产品必须坚持质量第一,达到百分之百合格的论述;关于充分发挥国防科技人员作用,不拘一格选拔青年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的论述;关于改革军工管理体制,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的论述,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回顾近二十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国防科技工业胜利实现了战略性转变,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上了新的台阶,体制改革、结构调整、军民结合、对外开放等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说,这些成就都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是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坚决贯彻落实邓小平一系列重要决策和指示的结果。江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学习邓小平理论,要完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领会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又要从各自工作的领域对理论的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钻研和理解。从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来讲,学习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继续深入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国防科技工业的理论,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努力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道路。

  (二)适应世界军事发展和我军质量建设的新形势,千方百计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搞上去

  江在十五大的报告指出,要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要重视科技强军,加强国防科技研究,逐步更新武器装备。最近几年,他还多次强调,争夺质量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中,必须把国防科技发展和部队装备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积极跟踪国外高科技发展。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世界军事发展的本质特征,科学阐明了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在军事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方向,同时指出了国防科技工业的根本任务。学习这些重要指示精神,我们强烈地感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科技对军事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更加重视我军的质量建设,更加重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纵观世界军事发展趋势,一个鲜明的特征是,世界各军事大国在裁减军队数量、压缩军费开支的情况下,军费预算普遍向高科技领域倾斜,国防科研费所占比重上升,通过争夺技术优势,抢占技术制高点,重点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争取战略主动权。在这场新的军事变革和竞争中,美军为保持技术优势,颁布了新军事科技战略,确定了重点技术领域,确保武器装备的先进水平和整体实战效能。英、法等国提出,在保持核威慑力量的条件下,要重点发展高技术常规武器,实现由高、中、低技术武器结合,向高、中技术武器结合的转变。

  日本把追求最高军事技术水平,确定为未来军事技术政策的目标,制定了需要重点发展的高技术领域。俄罗斯近年来采取“宁紧人头费、不减科研费”的做法,制定了为期十年的“俄军武器装备长期规划”,提出以高科技为主导,重点发展高精度武器装备,巩固军事领域的科技优势。我国周边国家在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国防科研,加速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当局近年来积极调整实施所谓新的军事战略,大量增加军事预算,大肆购买西方先进武器,大力扩充军备和更新装备。

  迎接世界军事发展的挑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责任。中央军委明确指出:新时期军队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现代战争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个矛盾体现在国防科研生产方面,就是国防科研生产与我军对现代化武器装备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必须看到,我军的武器装备这些年来虽然有较大改进,但从总体上说,与世界发达国家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一些主战装备,不仅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差距甚远,而且与台湾军队及有些周边国家军队相比也不完全占优势。改变我军装备落后的局面,归根结底要靠把国防科研生产搞上去。因此,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深刻变化,加强我军质量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们一定要认清面临的严峻形势,认清肩负的历史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十五大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部署上来,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和指导下,以强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把国防科研生产任务完成好,为我军质量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9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 要: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微课来辅助传统教学,不仅能弥补教学时间、空间的不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首先简述了普通高校军事理论在线课建设现状,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军事理论微课的设计原则,最后课题组对微课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探析。

  关键词:微课;军事理论课;普通高校

  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学生平时学习國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国防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的主要依托。军事理论课内容博大精深,在学时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是课题组研究的重点。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在线课程的发展,MOOC辅助教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MOOC高度精炼的知识整合以及灵活机动的学习方式,让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师们不再担心知识点放射少,课时不够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军事理论课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涉密性强、涉及政策部分教学尺度拿捏难度大、可参考借鉴经验少等原因致使军事理论课的MOOC建设难度大,创新性和突破性强。

  一、普通高校军事理论在线课建设现状

  微课发展到今天已经被看作是一种常态化教学资源,微课视频体量小便于制作、传播从而等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微课融入到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从中得到益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视频学习是一种灵活自主式的学习,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时间、地点,遇到听不懂的,可以多次重复观看,疑问解决了,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冀中职业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团队在省教育厅主推的智慧职教MOOC学院平台上构建了《大学军事教程》课程,一期课程已顺利结课,二期课程正在建设中。一期课程全程共有1500余名学员加入课程,其中不乏有数十名全国同类院校相关同仁加入交流,教学效果良好。军事理论课课堂教学和MOOC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作为传统课堂军事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既能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的效果又不占用学校其他的教育教学时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军事理论课的在线课程进一步建设研究迫在眉睫。

  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中,把课程资源整合到微视频中的,以微课形式进行,包括(且不限于)军事理论课视频教程、拓展阅读资料及视频、文本课件、在线课堂讨论环节、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等全部MOOC主要构成要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深度分析当前形势、创新思考,更加注重微课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微课来辅助传统教学,不仅能弥补教学时间、空间的不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军事理论微课的设计原则

  (一)紧扣教学大纲,筛选适合制作微课的内容

  2019年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要求、课程内容、教师发展、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保障、督导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这些改变均说明职能部门对本课程功能定位的进行了深入谋划和思考,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度剖析,有利于对本课程所属问题进一步深入探析,从而凝聚共识、指导业务实践。

  军事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的功能,教学的目的不同于专业的军事院校,无需在理论的深度和学术上做过细的探究,重点侧重于拓宽军事领域的知识,注重军事知识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这就要求课题组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军事理论课的教材内容,适当增加国际局势变化、局部紧张态势分析和新军事科技发展等方面的新内容,使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富有时代特色。此外,军事理论课还应把学生关注的世界热点问题、最新信息以及相关前沿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微课中的微视频拍摄完成后,短时间内一般都不会重新拍摄。军事理论课时代性很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下,全球性、跨国性问题逐渐上升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安全中的国际战略形势和信息化装备中的信息化作战平台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中国国防和军事思想这两部分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录制军事理论微视频课时,应当把较为稳定的重点内容用微课的形式录制,变动性较强的部分主要放在课堂上讲授,这样既能在国家规定的学时内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富裕出时间让教师能重点讲解国际战略环境等变动较大的内容,从而增强了军事理论的时代性。

  (二)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吸引学生的长期关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自制能力差,思想容易开“小差”,对于当前一些军事热门话题、信息化战争战例,以及热播影视作品所反映出的救援行动、信息化作战平台、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化杀伤武器、军事高技术等学习兴趣浓厚,但对于理论性知识却缺乏深入的学习。因此,军事理论教学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乐学、善学,从而体现学生才是真正的认知主体。微课要把语言文字表达的艺术性和视频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图文并茂、音像同步,使得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微课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录屏类、拍摄类、PPT等基本形式,也可以是动画型、交互式、手绘类、互动电影、手机H5型等多种创新形式。例如讲授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作战篇时,可结合“以战养战,因粮于敌”的军事思想,将李牧巧施“美马计”做成微课来播放,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明了,提升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微课学生才愿意认真学习,才能让军事理论微课的优势得以发挥,这就需要定期对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如果有的内容已经与现实不相符合了,就要及时进行更新,对于国际战略形势等内容变化较大的部分,每半年就需要检测是否需要。为保证微课的质量,需要有一支精干的教学团队合力构建精品军事理论在线课程,同心协力设计、开发、维护课程,才能保持课程的强大生命力。 (三)组织高水平师资团队,打造系列精品微课

  因为学生可以挑选在线公开课的内容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在线课全部知识点都要以高质量的水平完成,军事课教师是完成军事课教学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仅一名教师完成整门课程的拍摄,难度特别大,因而需要组建团队,需要校内外专家联合培养校内专兼课教师,还要联合本校、本省甚至全国的优秀同行,强强联手、共同参与、合力建构,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都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再经过认真打磨才能形成军事理论精品在线公开课。

  (四)深入学习制作技法,设计高标准微课

  如何让微课更具吸引力?这是关于设计策略方面的问题,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设计是最重要的一步,有条理、有逻辑的设计能够让课程在结构上更凸显合理化,也更便于后期的制作。微课是解惑而非授业,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要选好知识点,明确受众。微课设计思路要清晰,选定了主题、内容及展现形式后,需总体规划设计授课过程,从导入、讲解、交互,到拓展实践、评价,整个体系一定要明确。时间必须把控好,5-8min内讲透彻微课所要展示的知识与内容,在最后特意留下恰当的空白,以便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一般按照下面这些原则进行设计微课:

  (1)标题简练、有新意;

  (2)授课过程中适当加入一点幽默的笑点;

  (3)授课教师要充满感情,这样才有激情、有感染力,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启迪与思考,也就是说微课不但要实现知识内容的可视化,而且还要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

  (4)教学内容尽量用情境的方式带入,教学重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这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重要方法;

  (5)微课学习的设计不能仅限于微课视频的时长(如5分钟-8分钟),还要在视频内或视频外附上问题、练习的设计,进而使学生在微课视频学习的课前、课中、课后能够形成完整的、有深度的、连续的学习过程;

  (6)微课的教学环境符合“一对一”辅导的模式,一定要注意受众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大教室里很多学生,教学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语言要生动形象,态度要真切诚恳,使用个性化亲切的语言,加入一定的技法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微课制作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选题设计,包括脚本的设计、逻辑设计和选题等;

  (2)素材收集,包括微课中用到的视频、图片、文本和其他素材;

  (3)课件制作,特别考虑制作时的色彩搭配、排版、动画和可视化效果;

  (4)制作准备,如准备好摄像头和麦克风,准备好所需软件;

  (5)视频录制,指拍摄或录屏和后期制作阶段。后期制作,才是真正的技术活儿,如今制作手段多种多样,各类软件也层出不穷,有时微课的制作其实是在考察大家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微课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一)使用微课可以更好的促进学习的迁移

  军事理论课所依托的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鮮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军事理论课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知识体系的渗透性、思维方法的贯穿性都为学习的迁移提供了非常多的“共同元素”。比如《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得到古今中外广泛认同,历久弥香,发挥跨时代、地域和行业的局限,其独特价值就在于此书凝聚了军事科学的军事思维方法,其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军事理论中最为稳定、核心、长远指导作用的内容。

  微课是一个独立的、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小课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从学习知识技能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迁移。学生使用微课进行军事理论课程学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第二轮甚至多轮学习,直至完全掌握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不断思考,探寻新的知识,进一步将军事理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原理与技术结合起来,从理论上也能解释一些社会现实问题,这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益处。

  (二)使用微课可以更好的加强素质教育

  教育需要从素质的渗透性、交互性、全面性等视角来审视,军事理论课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以国防教育为核心,以军事理论课为依托,以军训为阵地的军事课教学的综合作用,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军事理论课使用微课可以更好的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让“微课”的内涵进一步得到拓展,并直接融入了服务功能。利用现场微课、网络微课、线上微辅导、线下预约微辅导四种“微课”表现形式来服务学生,为学生在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真正实现“微课”从单向的传授——学习向传授——学习——实践——传授转变,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要求。军事理论教学要聚焦此目标定位,探寻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具体内涵外延、作用机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真正为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做贡献。

  将微课应用于军事理论课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军事课教师专业发展,深化军事课程改革,提高军事课程建设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化课程改革以及提升课程形象,使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现存问题得以改善。在边建设边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军事理论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改变,使其线下高标准,线上有水平。线上课程辅助线下教学,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充分达到国家要求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优秀水平。改革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便于因材施教,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时慧.慕课背景下国防教育在线课程的思考[J].教改教法,2018(08).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北京:国发〔2017〕4号文件,2017.

  [3]马雯瑫.基于SPOC平台的《军事理论》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4):98-100.

  [4]李际均.中国军事战略思维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9):389.

  [5]崔永霞,朱贞翊,陈芳媛.基于微课的素质教育新模式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1):38-40.

  [6]石虎.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功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11-31.

第10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军事理论课是高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德育功能的培育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本文从高校军事理论课对大学生德育意义出发,为提升大学军事理论课程的有效性提出相关策略,更多军事论文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军事论文

  1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军事理论课正确认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一所大学,一个好的军事教员,往往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军事理论课的整体印象和感受。军事理论课是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大学生入学第一门要掌握的公共课;学习军事理论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想学生的国防意识,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军队优良的传统。

  在高等院校开设军事理论课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理想信念和前进方向,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学习军事理论课,培养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同时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第一时间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关键时刻可以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将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出来。在当下,国家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使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从而可以调动全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摒弃集体主义。我国一直坚持和维护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以及它在我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也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奉献社会,回报祖国,保卫国家,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树立的正确价值取向。

  2提高创新意识,掌握教学方法创新的原则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而不能随意为之。具体而言,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时代性原则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军事理论课需要根据社会军事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更新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军事理论课在教学中,务必紧跟时代,找准学生希望了解的知识点,对于当下新闻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授课课堂的质量。

  2.2针对性原则

  当今社会信息量大,网络得到普及,这使得大学生了解知识更便捷、更快速,同时也使得他们的理解力更强,接受能力更强,对待不断更新的新知识、新热点更加有浓厚的求知欲和感受力。因此,军事理论课教学要有新思路,要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接轨,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军事理论教学,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用新的知识理念解释新的热点新的故事,用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的思考。由于军事理论课包含较多的交叉学科,而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又有自己的学科背景和知识储备,兴趣点不尽相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的关注点有所不同。文科生对于军事理论课的古今军事思想比较感兴趣,而工科理科生则可能对高科技军事和信息化军事感兴趣。因此,军事理论课教员必须要根据所带学生的专业背景,有的放矢,合理分配内容。要抓住学生最关心,最想知道的信息,有重点的抓住学生关注的热会热点,将最前沿的知识问题带到课堂的教学中去。

  2.3时效性原则

  军事理论课在教学当中确实存在时过境迁、时效性不强的问题。面对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军事科学技术,中国军事信息化不断加强,军事理论课也因此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走在军事理论、军事思想的前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最新最热点的军事理论,国际形势、军事技术讲给学生,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看待问题。因此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遵循时效性原则,为学生传递最新的国际战略形势、国际热点、最新式的武器装备、最新式的战法战略等等,紧扣时代特征。

  2.4启发性原则

  军事理论课教学方法必须以启发性的原则作为改革指导原则,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的分析问题,使国防教育观念真正的深入人心。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国家民族到达危难的时候的危险性和紧迫性,感受到国家必须要发展才能有出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使他们产生发愤图强,不断进取的心态。

  3提高授课能力,掌握授课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3.1第一节课引人入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有这样一句话叫:万事开头难;好的事情,一般都有一个好的开始,实际上在教学中也是如此。一节新课的开始,我们往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或者以一个小故事展开课程,或者讲一个实际案例,或是以一个小视频导入,让学生有情感上的共鸣。例如讲古代军事思想,一般开头比较枯燥,尤其是军事思想的萌芽时期是在夏商周时期,一般教员会一带而过,学生一般也听得了然无趣。实际上我们可以以当时一场战役如:鸣条之战、牧野之战等等典故或者神话故事开场,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就使得学生带着(下转第156页)(上接第153页)期待的心理进入到课程钟来。

  一般在第一节课程当中,教员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打开渴求知识的心理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引入要讲授的知识,顺利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当然,我们在讲解过程中也可以找寻合理的切入点,在学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时候,适时采用悬念式,视频开启式等方法,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3.2教学内容精挑细选,吸引学生注意力

  现在很多高校的军事理论课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以军事思想,中国周边环境,中国国防,军事高技术,军事信息化等内容,无论教材如何改动,但是大方向是基本没有改动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课本的内容掌握好其中知识的深浅,精选教学内容。例如军事高技术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抓住军事高技术的几大特点,进行讲授,从而也可以引出其在军事上的应用,一举两得。教员根据课本上的不同内容,讲清重点问题,讲透难点问题。再如军事思想这一章,中国古代现代军事思想,国外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军事思想等内容很多,在一节课中讲完,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从其中一个点下手,从军事思想的延续方面进行扩展,以古代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延续为核心进行主要讲述,分析出我国军事思想的核心,并交待出其他军事思想的特点,这样以点带面,就可以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3.3注重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共鸣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习过程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平时的授课中,教员不再是把现有的军事理论知识填鸭式的塞给学生,而是通过设问,提问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这就可以使得学生可以从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理论中提炼出新的理论和感悟。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重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很多时候都是教员在不停的说,学生在听,我们可以采用这个方法。例如讲到孙子兵法这个部分的时候,在讲授之前我们可以提问:我国由一位军事家是站在二战最前线,指挥了一场成功的大战,请问他是谁?之后我们可以回答,这个人是孙武,他的所著的孙子兵法中的计谋被二十多个国家沿用至今等等。

  在授课中,我们要注意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出现兴致不高,或者没有理解讲授的内容时候,要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发学生的思考,不要急于给出结论。课堂提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把讲台交给学生,军事的魅力在于交流和探秘,交流中能通过灵活的语言形式更能让人接受,而好奇心能在揭秘军事事件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不论是研究过往的军事战役,还是交流现在的全球军事形式,对学生都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Z].2007.

  [2]艾跃进.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目标化教学及方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4(10).

  [3]辛维刚.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国防,2006(10).

  [4]罗朝晖.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深讨[J].科技咨询,2007(11).

第11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 要:军事是国家发展的有力基石,正是因为它的地位极其重要,所以才需要强大资本的介入。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军事人力资本“套牢”现象,再提出改革管理模式和优化管理任务两种途径强化对军事人力资本的管理,从而更好的利用军事人力资本,实现军事人力投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人力资本;套牢;投资效益

   一切资本中最有价值的莫过于投在人身上面的资本。面对新军事变革和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我军实施人才战略工程,不断提高广大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军事专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努力培养大批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但是军事人力资本套牢问题一直存在,对此要加强对军事人力资本的管理,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一、军事人力资本“套牢”

   套牢这个词最开始出现在股票市场,主要是指在进行交易时会遭遇到的风险。关于套牢,专业人士还将它进行了区分。从套牢诞生的意义来看,它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套牢”在军事上的意思是在军队和军人之间分配好足够的投资资本,使两者之间能够达到合理的平衡。军事资本也存在着“被套牢”的现象。有从事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曾经调查过军人在服役期间的投资行为。从调查结果来看,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军人,他们在投资的时候喜欢通用型的人力资本。这种资本的风险比较小,而且难度不高。但这也就导致了军事上的人力资本投资“被套牢”,无法获得足够的流通空间。资本如果被固定在一个地方,不经过流通的话,没有办法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尤其是近几年的资本已经慢慢的从军用领域转移到民用领域,它的巨大价值正在逐渐丧失或者减少,最后就会导致在军事方面,专用性投资不够,可支配的资本资源较少。同时还存在另一个弊端,就是专用与通用的投资结构无法达到应有的平衡,对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管理军事人力资本的途径

   (一)改革管理模式

   军事人力资本投资理应与时俱进,管理模式也应该随之变革。人力资本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其内在的质与外在的量两个方面。为优化军事人力资本投资,我们应该同时革新两个层面的管理模式,双管齐下。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资本的质是人力资本的内在要素,也是可变性最大的要素。内在的质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个人素质,从而提高军队整体水平。常规的制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比较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人的心理、思想、行为等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这里的三个方面,包括个人和整体,各方面都要被管理,才能使整体有条理。延伸到军事上,便是组织要对资本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不正确的资本不允许进入此领域的市场。被允许进入的资本,会投资到各个方面,不管是对军人还是对军队都有影响,能让他们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2、掌握人力物力的平衡

   资本的量是人力资本的外在要素,在管理时会比较麻烦,相较于改革质的层面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本外在要素的管理更加复杂,不太容易统一,对资本的量进行管理,必须依据外在人力和物力的变化,对人力进行相关的培训,提升其整体能力,使其能够和物力合理匹配。只有达到最合适的平衡度,才能够使人与物充分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效应。在军事领域中,把握好人力和物力的平衡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军事领域,各个国家都攒足力气前进,国际上总会出现新型武器。我国为了更好地研制武器,就必须要得到资本的支持。人员也要进行培训,获得当前的国际军事新知识,如此就可使军队资源与武器资源能够保持有机结合,增强我国的军事实力。所以我们要根据时代因素,对资本的量进行管理,根据物力的变化,对人力进行相关的培训,再随着人力的进步,不断加快物力的更新迭代,使人类能够和物力合理匹配,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提升军队整体实力。

   (二)优化管理任务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必须制定相关策略,对军事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激发军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军事能力,最后推动国家的军事发展。关于如何优化管理任务,具体如下:

   1、完善计划配置

   合理的计划配置有利于保证国家随时随地有充足的军事人才,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完善计划配置,在招揽人才时进行更多资源配置,比如计划有福利的活动,吸引军人的参与;给出相当丰厚的薪酬,来招聘新的人才。只有不断吸引新的力量,为国家军事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够满足国家军事发展的需要。主要吸引人才的方式就和薪酬有关,如果没有足够的军事资本储备,就无法给前来应聘的人才足够好的待遇,那么他们就不会愿意加入。

   2、注重潜力发展

   如果投资项目没有足够的潜力,那么就不会有任何资本的介入。国家的军事人力资本实力雄厚,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成绩,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流通资金。而成就主要就体现在军队的实力上。国家不断研制出新型武器,军人在战场上不断立功,这些都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强大。从经济上来说,投资这种项目,就会稳赚不赔。那么便会出现资本争相进入军事领域市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员对军事人力资本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样也要考评资本的潜力发展,以便专用性视角下军事人力资本投资能达到收益最大化。

   3、準确协调关系

   资本与人力之间总存在着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充足的资本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也可以推动企业长足进步,知识人士也能充分利用资本来实现企业的发展。尤其在军事人力资本投资上,介入的资本数额往往比较大,投资的数目也比较大,一旦出现问题,影响是非常恶劣的。但这两者又缺一不可,唯一能够做的只有协调两者的关系,达到用资本促进军事人力发展的目标。

   军事领域的人力资本相对来说会更加复杂一些,与一般企业的人力资本有很大的差别。为了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都必须要注重整体效益的增长,加强军事人力资本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曹斯蔚.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时代金融,2017,(14):246-247.

   [2]梁斯琴格日勒.军事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01):59-61.

   [3]李波.近年来军事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02):119-121.

第12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融合了全球新军事革命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军事科技应用;既涉及军事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又涉及工学和理学。

  【关键词】军事理论高校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61-01

  1.构建针对性、典型性战例教学法

  所谓的战例教学指的就是利用真实的战斗例子,研究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的理论,实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的战例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战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部分,指导学生在特殊的战斗环境中能够进入到情景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析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其中包含有哪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加科学的认识军事现象,真正让学生了解军事知识,对军事知识的教学产生兴趣。

  2.构建互动式、典型性案例教学法

  在研究军事理论课程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选择时下最新鲜的军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和主动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助益,有效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整个军事课能够在今后的改革创新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达到一个新高度。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军事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会讲述五大模块的内容,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理论和实际,使军事理论的课堂能够有新时代的气息,军事理论的描述也能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3.构建个性化、多样化专题教学法

  在教授学生军事理论的时候,老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新鲜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改变传统的知识体系,突破思维定式,使教学能够更加的个性化,教学的内容也能更加的多样化。相关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可以参考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學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老师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为学生解答疑问,在解答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国防知识和军事理论等。

  4.构建问题型、讨论型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授军事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军事知识,同时还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情谊,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增加彼此沟通的机会。在军事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军事知识的乐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探索知识的奥秘。

  5.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在大部分高校中,军事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工作,充分的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含义,由于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渐渐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能够较为具体的展现出军事理论知识,把外表看似简单的东西具象化,把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出来。

  6.建设集授课、自学、交流于一体的军事理论课程网站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军事理论的教学是比较抽象化的,正因为这一点,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会夹杂较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老师们应该去寻找更加适合教学的方法,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加科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一系列展示,晦涩难懂的军事理论就变得生动明快起来,枯燥的军事理论知识也变得有趣容易理解。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军事知识与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增强军事理论知识的感染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7.结语

  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很多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利用战例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专题教学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教学方法的优势,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了使军事理论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可以搭建一个集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媒体互动教学、兵器陈列室辅助教学的多元教学平台,真正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让国防教育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常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军事教程教学的特点,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军事理论教学的效果,为中国的新青年们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国家部队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仁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

  [2]时慧.慕课背景下国防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

第13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融合了全球新军事革命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关内容,既有军事理论,又有军事科技应用;既涉及军事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又涉及工学和理学。

   【关键词】军事理论高校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2-0061-01

   1.构建针对性、典型性战例教学法

   所谓的战例教学指的就是利用真实的战斗例子,研究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的理论,实战过程中应用了哪些作战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的战例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战斗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部分,指导学生在特殊的战斗环境中能够进入到情景当中,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析在作战过程中应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其中包含有哪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加科学的认识军事现象,真正让学生了解军事知识,对军事知识的教学产生兴趣。

   2.构建互动式、典型性案例教学法

   在研究军事理论课程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选择时下最新鲜的军事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和主动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助益,有效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使整个军事课能够在今后的改革创新道路上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达到一个新高度。普通高等学校在进行军事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会讲述五大模块的内容,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结合理论和实际,使军事理论的课堂能够有新时代的气息,军事理论的描述也能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3.构建个性化、多样化专题教学法

   在教授学生军事理论的时候,老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新鲜的方式来进行讲解,改变传统的知识体系,突破思维定式,使教学能够更加的个性化,教学的内容也能更加的多样化。相关老师在教授知识的时候可以参考教学大纲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學习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老师第一时间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地为学生解答疑问,在解答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一些国防知识和军事理论等。

   4.构建问题型、讨论型启发式教学法

   在讲授军事知识理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理解军事知识,同时还能增进老师和学生们之间的情谊,让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增加彼此沟通的机会。在军事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军事知识的乐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问题,探索知识的奥秘。

   5.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在大部分高校中,军事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按照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工作,充分的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技术结合起来,使学生们能够更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含义,由于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也渐渐的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也能够较为具体的展现出军事理论知识,把外表看似简单的东西具象化,把深层次的内涵表达出来。

   6.建设集授课、自学、交流于一体的军事理论课程网站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军事理论的教学是比较抽象化的,正因为这一点,在讲授相关知识的时候,会夹杂较多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为了能够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老师们应该去寻找更加适合教学的方法,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加科学的视角去理解这些问题。通过图片、声音、视频的一系列展示,晦涩难懂的军事理论就变得生动明快起来,枯燥的军事理论知识也变得有趣容易理解。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复杂的军事知识与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增强军事理论知识的感染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7.结语

   在进行军事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很多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利用战例教学、案例教学以及专题教学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加明显的体现出教学方法的优势,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为了使军事理论教育能够真正发挥出作用,可以搭建一个集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媒体互动教学、兵器陈列室辅助教学的多元教学平台,真正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让国防教育成为我们教育体系中的常态。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大学生军事教程教学的特点,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军事理论教学的效果,为中国的新青年们种下一颗爱国的种子,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为国家部队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仁能.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内容与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

   [2]时慧.慕课背景下国防教育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08)

第14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状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国家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15篇: 军事论文大学

  军事发展对当代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军事发展成为巩固国防的重要手段。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军事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军事更是飞速发展,军事力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防涉及国家的安危,是国家的大事。中国式社会主义国家,其国防的性质集中体现为自主性、防御性和人民性.建立巩固的国防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防本质是国家一系列国家防务活动。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国防对国家领土,居民,政府和主权的重要性,军事发展是加强国防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也是必要手段,为军事发展提供物质和人才的条件。军事的发展在于国防科技的发展,国防科技与军事和国防是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几个方面,军事上的需要促成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军事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此同时还会促使军事领域不断发生变革,甚至导致出现军事革命;军事上的变革和战争提出了新的需要又会给国防科技发展以新的推动力。国防科技与军事之间相互关系的这种机制或逻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

  现阶段我国的国防建设的基本道路主要是三个方面:走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道路。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是通

  用性强的军用设施做到军民合用,以提高国防和经济双重效益。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发展。在现在世界的形势下国防成为了各国国策重要方面,中国军费每年呈两位数增长,用于军事科技的研究与军事人才的培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从50年代至80年代末,在长达40余年的冷战岁月,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争,两国都执行优先发展国防科技的战略,并要求国防科技部门为军队研制出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在战术技术性能上超过对方的先进武器装备。在军事需求的强烈刺激下,两国的国防科技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推动力,达到了极度的繁荣。许多其他国家在这种临战状态下也被迫采取相应的对策加速国防科技的发展。据统计,到8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每年的国防科研经费累计高达800~1000亿美元。就这样,在冷战的军事需求的推动下,军事发展进入了军事高技术时代。

  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国防建设道路,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国家产生以后,为了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以及维护和获取国家的根本战略利益,便产生了国防和国家间的战争。为了巩固国防或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各国都力图掌握更先进的军事技术手段,于是便组织专门力量研制武器装备,国防科技便由此产生。由于新的武器的发明和使用可以造成军事上的巨大优势,从而使得最幼稚的公理论者,也从手枪战胜利剑的铁的事实中,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国防科技对于军事及战争的重要影响,同时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各国也是极其重视,开办军校从在校大学生当中

  选拔有知识和能力的人为军队服务,加快军事发展巩固国防。

  近些年来,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提高了军队作战的精确度,高技术作战平台,包括地面,海上和空中作战平台的发展更是极大的加强了国防,更是国家政治独立的象征,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和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军用航天装备的发展极大的加强了国家的空中的作战能力,科技更是用与军事装备的发展,例如,电子战装备和计算机网络战武器,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发展更是极大的加强了军队作战的灵活性,核武器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地位的象征。化学武器,生物武器,高能激光武器以及粒子束武器等等,各种高技术的武器发展提高了军事科技的力量,加强了国防。

  军事发展是国防至关重要的方面,在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要求下,发展军事成为了保护国家主权的最有效手段,军事人才的培养表现了一个国家的军队素质,是国家军队作战能力的体现,是保护国家的一个方面,国防在历史上更是极其重要,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存亡。国防和军事发展对国家和个人都是责任。

第16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要] 陈毅和朱德两位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对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贡献了个人重要智慧。陈毅在1944年5月至1945年3月期间为七大起草的《建军报告》中,最先使用“毛泽东军事学派”概念;朱德1945年5月30日在七大作军事问题结论时,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
  [关键词] 毛泽东军事思想 朱德 陈毅 中共七大
  一、“毛泽东思想”概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提出的前提
  毛泽东思想是一个涵盖众多学科的思想体系,其涵盖的学科思想包括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经济思想、毛泽东政治思想、毛泽东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文化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毛泽东科技思想等若干学科思想。值得研究的是,由于毛泽东思想形成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战争年代,因此在毛泽东思想所涵盖的诸多学科思想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是在1943年7月“毛泽东思想”概念被明确提出,继之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最早被明确提出的学科思想概念。
  提出作为毛泽东思想所涵盖的学科思想之一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必须以“毛泽东思想”概念被提出为前提。“毛泽东思想”概念提出的历史轨迹是:1941年3月,我党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先开始使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提法;继之延安时期我党重要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同志,1943年7月8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概念[1]。正是“毛泽东思想”概念在1943年7月8日被明确提出之后,陈毅和朱德两位我军无产阶级军事家,开始酝酿、并最终在党的七大召开期间的1945年5月30日,提出作为毛泽东思想涵盖的学科思想之一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
  二、“毛泽东军事学派”“毛泽东新军事学派”等概念的提出为“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在筹备召开党的七大会议期间,陈毅在为七大起草的军事报告中,提出了“毛泽东军事学派”“毛泽东新军事学派”两个新概念,这为朱德在七大上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作了理论准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革命战争的原因,我党召开每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间隔年份,及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开会的会期,往往很不规范,党的七大召开正是如此。七大的筹备过程是,1944年5月1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准备筹备召开七大。鉴于军事问题是七大将要讨论的最重要议题之一,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成立以朱德为召集人的“军事问题报告委员会”,着手起草七大军事报告。陈毅系“军事问题报告委员会”成员之一,在朱德领导下陈毅执笔起草七大军事报告。陈毅承担执笔起草七大军事报告任务后,执笔于1945年3月1日完成了题目为《建军报告》的七大军事报告。在这份报告中,陈毅提出了“毛泽东军事学派”“毛泽东新军事学派”两个新概念。
  陈毅起草的《建军报告》第六部分,首先在报告标题上使用了《论毛泽东军事学派》这一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标题。在该标题下论述“毛泽东军事学派”形成的社会基础时,陈毅在回顾总结中国革命军事斗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精辟指出:“北伐革命、苏维埃运动、抗日战争这三次大革命的实践证明中国马列主义者毛泽东同志的政治路线的正确性,他已经成为中国广大人民的政治的精神武器。这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运用到军事领域,便又创造出中国革命的军事理论,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完整的军事理论系统,构成了完整的中国革命军事学派,即毛泽东军事学派,现就这一伟大的理论命题作一番考察。”接下来陈毅采用与其它三种军事学派作比较的研究方法,对“毛泽东军事学派”这一新概念作出五点论述:“毛泽东军事学派有别于中国旧时代的孙吴兵学”;“毛泽东军事学派有别于近四十年来取法西欧的镀金的中国旧军事学派”;“毛泽东军事学派也有别于苏联的革命军事学派”;“毛泽东军事学派是在反对新旧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立起来的”;“毛泽东军事学派是在长期的反对军事路线上的两条战线斗争中发展起来,创立起来,坚强起来的。”[2]
  陈毅在论述“毛泽东军事学派”这一新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时指出:把中国马列主义者毛泽东提出的“这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运用到军事领域,便又创造出中国革命的军事理论”,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中国革命军事学派,即毛泽东军事学派”。由于在此前的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已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那么陈毅提出“毛泽东军事学派”的提法,显然就不仅具有坚实的社会实践基础,而且又同样具有坚实的思想理论根据。在该报告中陈毅还使用了“毛泽东新军事学派”的概念,陈毅指出:“一切旧军事学派,必须让位于我们毛泽东新军事学派。”[3]
  陈毅在起草七大军事报告中首先使用“毛泽东军事学派”“毛泽东新军事学派”新提法不到两个月后,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通过),该决议中出现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路线”的表述用语。该决议这样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不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的政治路线,而且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来,也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规定了服从于这一政治路线的正确的军事路线。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路线从两个基本观点出发:第一,我们的军队不是也不能是其他样式的军队,它必须是服从于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服从于人民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工具;第二,我们的战争不是也不能是其他样式的战争,它必须在承认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充分地利用敌之劣点与我之优点,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求得生存、胜利和发展”[4]。
  如果说,陈毅起草七大军事报告《建军报告》时,使用“毛泽东军事学派”“毛泽东新军事学派”两个新提法,在一定意义上仅是陈毅个人观点,还未得到全党赞同、成为全党共识;那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使用“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路线”的表述则表明,我们全党已经集体赞同使用“毛泽东同志的军事路线”这一新用语。这两方面情况表明,七大召开前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已处于酝酿提出阶段。
  三、朱德从“毛泽东同志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同志的军事学说”到“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的正式提出
  朱德在党的七大会议前期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时,使用“毛泽东同志的军事理论”的用语;在七大会议后期作关于军事问题结论时,朱德更明确地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
  1945年4月25日,朱德在七大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时,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军事理论”“毛泽东同志的军事学说”两个新提法。
  朱德在《论解放区战场》报告第三部分,在讲到我们党是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正确军事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军事斗争的实践时,朱德指出:“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和八年来的抗日战争,已经产生了合乎中国人民需要的正确的军事学,这是又有理论又有实际的军事学。毛泽东同志的许多军事著作,便是这种新军事学的代表作品。这些著作中的思想,过去可以根据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各种战例,现在则可以根据国民党战场与解放区战场的各种战例,来证明它的正确性。抗日战争的实践,是检验和证明毛泽东同志的军事理论之正确的尺度。”[5]在军事报告的《结束语》中朱德又指出:“为着争取抗战的胜利,我在这大会上特别号召同志们去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军事学说,一如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学说一样。所有部队、军事学校、军事训练班,都必须以毛泽东同志的军事学说作为基本教材,作为教育的灵魂,以便于在思想上加强武装自己、战胜敌人。”[6]
  党的七大会期时间长达50天(1945年4月23日――1945年6月11日),七大会议期间朱德除在会议前期作军事报告外,还在广泛听取七大代表讨论审议军事报告意见的基础上,在其后一个多月的1945年5月30日又作了关于军事问题的结论,在关于军事问题结论的第一部分,朱德在吸纳、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明确使用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两个新概念。朱德指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用辩证法来分析中国的政治,同时也分析中国的军事。”接下去朱德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法分析了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应该在农村中进行。军队的产生、发展、壮大要依靠农村,依靠根据地,依靠根据地的政权来养活。这就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特点。”[7]在上述论述中,朱德不仅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而且精辟概况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至此为止,以朱德在七大上明确提出“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为标志,在毛泽东思想所涵盖的诸多学科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学科概念被最先明确提出。○
  参考文献:
  [1]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761.
  [2][3]陈毅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322―328,327.
  [4]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82.
  [5][6][7]朱德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528―529,540,548―549.

第17篇: 军事论文大学

  中国新形势—大国崛起

  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教育.在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之后,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核武器,步兵分队技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等,以便我们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和纪律性,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来,我们的人生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一个转变.从一个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一个不独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个独立而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对我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军事理论教育,有助于我们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开始体会自我,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在这个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国防和军事知识,开始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让我不仅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或父母,朋友的价值,更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国国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军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军事力量和战争,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远

  下面就中国的就中日钓鱼岛问题看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据新浪网报道,2010年5月27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全国知事会议上表示,如果日中两国围绕钓鱼岛发生军事冲突,美国也将根据《日美安保条约》共同应对。钓鱼岛(日本称其为“尖阁列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有史以来,钓鱼岛主权一直归中国所有。1972年美国将琉球主权移交日本时,一并将钓鱼岛列屿的行政管辖权也交给日本。日本右翼分子多次就钓鱼岛问题叫嚣,侵犯我国主权。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自1970年代开始,华人组织的民间团体曾多次展开宣示主权的保钓运动。我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我一贯立场的前提下,与日方达成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但钓鱼岛问题不容乐观。

  从中日边境钓鱼岛争端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存在威胁。

  从世界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一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美国的崛起具有非常好的周边环境:北边与加拿大有着不设防的边界,南边是国力远弱于己的墨西哥,东西是两大洋。

  而我们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趋势不容乐观的: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中国陆上有10余个邻国,海上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周边国家人口众多,大国集中。我国及周边国家地区是世界上拥有上亿人口国家最集中的地区。在周边国家中,俄罗斯、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世界或地区大国,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力量强大。周边国家发展差距大,民族、宗教矛盾交织,安全环境复杂。另外,我国与邻国地缘关系特殊,形成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大国关系。

  目前,虽然周边国家与中国保持着“太平”状态,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与这些国家还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领土与领海的争端,利益的争端,综合观察我国周边环境安全格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威胁主要有:

  一、祖国统一面临的复杂形势。近年来,随着大陆对台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台独分裂势力受到沉重打击,岛内局势稳定,两岸关系呈现新局面。但反台独军事准备斗争不能放松,要时刻警惕台独势力。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的潜在和现实威胁。中国和日本的摩擦主要集中在: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台湾问题和日本扩军问题。日本与我国战略礼仪日趋突出,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另外,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积极发展军事力量,企图迈向军事强国,对我国的潜在军事威胁逐步增加。中日最大利益争端无疑就是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问题,还有东海石油问题。近年来,日本右翼分子态度嚣张,加强对中日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无视我国主权。其次日本插手台湾事务也使得中日关系极不稳定。

  三、中印边境悬而未决。我国与印度存在着十二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争议,印度占领着我国大约九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印之间曾因边界争端爆发过武装冲突,此后长期对峙多年。近几十年来,两国多次边界谈判,但至今仍无实质性进展。

  四、与南亚诸国的海岛归属争端。东南亚南海周边国家一直占领着我国大量岛屿和领海,并在南海开采石油。

  五、与韩国存在黄海大陆架争端,韩国一直在黄海中国海域开采石油,另外韩国还侵占了我国的苏岩礁等岛屿。

  六、美国对我国安全的综合性的威胁。政治上,美国对中国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军事上,对我国全面遏制和防范。另外,美国企图利用台湾问题对我国进行战略牵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后,美国在中亚建立了军事基地。对我国存在潜在军事威胁。

  七、其他因素。其他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因素还有西部的恐怖势力、俄罗斯对中国的不信任感等。

  面对如此复杂险峻的周边安全形势,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一如既往地与周边国家地区,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中国要想在21世纪完成大国崛起的历史使命,毫无疑问,一个和平安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周边环境尽管复杂,但总体趋于缓和,周边安全环境处在建国以来比较好的时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曾经与我国发生过武装冲突的国家,都与我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虽然如此,但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智慧、勇气、策略为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应在和谐气氛,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中,战略平衡将是我国处理与周边各国争端的积极策略。在我国与周边国家利益上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分歧和冲突的格局下,我们应该以“求同存异”外交策略为指导,妥善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与周边国家保持和平相处的关系,不断地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增强与周边国家的互信。同时,也要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为国家崛起而奋斗。

第18篇: 军事论文大学

  《试谈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观念,普通高校纷纷投入到开展国防教育的热潮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效果却并不十分明显,大多数高校学生并国防知识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薄弱、国家责任感淡薄等等,这些对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国防观念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观念;现状;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日益规范,军事训练和军事教育同时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仍然十分淡薄,不够重视国防知识的学习,没有形成一定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还无法充分理解国防安全对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等等。本文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并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提出相关建议。

  一、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状

  (一)国防知识缺乏

  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和国防历史是国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我国国防政策、国防法规及必要的国防历史,对大学生从更深层次和更高角度分析国防问题,理解国家政策,培养大学生的国防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国防知识知之甚少,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积极防御”战略、我国的国防战略是什么;没有接触过国防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不熟悉我国建国后发生的战争历史,不了解我国现代国防危机和重大冲突事件。

  (二)对军事课程认知态度较差

  高校开展军事课程,一方面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使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军事理论和技能,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经过调查,不少学生认为开展这门课程没有必要,对军训和国防教育没有特别的兴趣,认为军训累,国防知识乏味,无聊。

  (三)国防安全和责任意识薄弱

  不少大学生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防安全的重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防安全意识,虽然对最近国家国际上发生的一些大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国家领导人要考虑的问题,与个人没多大关系。虽然也有不少的大学生愿意参军以报效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然而还是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把当兵当做一件有“钱”途的工作,参军动机不纯粹。

  二、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如何培养并加强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是普通高校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以上大学生国防观念的现实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统一思想,加强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属于精神力量,是公民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责任心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国防观念会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传播、普及,最后渗透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化为巨大的战斗力和生产力。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必须统一思想,加强大学生对国防观念的认识,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学习军事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落实,开设军事课程

  在原有的军事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将军事课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以军训和军事理论课为主,认真落实教学时间、学分设置、教师安排、考试、考评检查等教学活动过程,不断完善军事课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军事课程与普通公共课程在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果一律按照公共课程的管理制度,则会引起高校教学计划的混乱。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军事课程的制度建设,围绕《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从高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保障教学时间、培养军事教师、健全军事考核制度,以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实现高校国防教育的规范化。

  (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途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不能仅限于通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还应当因地制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国防观念的教育工作。如可设置国防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防教育课程,在具有一定军事氛围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军事知识,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提高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又如充分挖掘其他专业课程中的军事国防知识,寻找其他专业课与国防军事课程之间的结合点,潜移默化地将国防观念渗透在大学生的思想中。又如可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军事社团等活动,充分引起大学生对国防军事知识的兴趣,满足不同大学生的需要;或者可组织大学生参观国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景点等,鼓励大学生参与到普及国防观念教育的活动中去。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目前国际关系和谐,国内安定团结,然而在看似和平的背景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危机。我国高校积极开展国防观念教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大学生的国防知识,增强他们的民族危机感,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国家安全意识和国家责任感,为国家甚至世界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糜振玉等.《新编大学军事教程》[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贾小沛,杨玉伦,马志刚.《新形势下强化学生国防观念的几点思考》[J].吉林工学院学报.1999,20:(4).

  [3]卞卡.《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调查及对策》[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10).

第19篇: 军事论文大学

  摘 要: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微课来辅助传统教学,不仅能弥补教学时间、空间的不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首先简述了普通高校军事理论在线课建设现状,接着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军事理论微课的设计原则,最后课题组对微课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探析。

   关键词:微课;军事理论课;普通高校

   军事理论课是普通高校学生平时学习國防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国防教育功能在高校实现的主要依托。军事理论课内容博大精深,在学时有限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是课题组研究的重点。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在线课程的发展,MOOC辅助教育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MOOC高度精炼的知识整合以及灵活机动的学习方式,让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师们不再担心知识点放射少,课时不够用,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问题。军事理论课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涉密性强、涉及政策部分教学尺度拿捏难度大、可参考借鉴经验少等原因致使军事理论课的MOOC建设难度大,创新性和突破性强。

   一、普通高校军事理论在线课建设现状

   微课发展到今天已经被看作是一种常态化教学资源,微课视频体量小便于制作、传播从而等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微课融入到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从中得到益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通过视频学习是一种灵活自主式的学习,他们可以自己选择时间、地点,遇到听不懂的,可以多次重复观看,疑问解决了,学生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冀中职业学院军事理论教研团队在省教育厅主推的智慧职教MOOC学院平台上构建了《大学军事教程》课程,一期课程已顺利结课,二期课程正在建设中。一期课程全程共有1500余名学员加入课程,其中不乏有数十名全国同类院校相关同仁加入交流,教学效果良好。军事理论课课堂教学和MOOC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作为传统课堂军事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既能达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的效果又不占用学校其他的教育教学时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军事理论课的在线课程进一步建设研究迫在眉睫。

   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库中,把课程资源整合到微视频中的,以微课形式进行,包括(且不限于)军事理论课视频教程、拓展阅读资料及视频、文本课件、在线课堂讨论环节、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等全部MOOC主要构成要素。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深度分析当前形势、创新思考,更加注重微课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微课来辅助传统教学,不仅能弥补教学时间、空间的不足,还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军事理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军事理论微课的设计原则

   (一)紧扣教学大纲,筛选适合制作微课的内容

   2019年1月,教育部联合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要求、课程内容、教师发展、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教学保障、督导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这些改变均说明职能部门对本课程功能定位的进行了深入谋划和思考,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深度剖析,有利于对本课程所属问题进一步深入探析,从而凝聚共识、指导业务实践。

   军事理论课担负着大学生国防军事教育的功能,教学的目的不同于专业的军事院校,无需在理论的深度和学术上做过细的探究,重点侧重于拓宽军事领域的知识,注重军事知识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这就要求课题组与时俱进地调整和丰富军事理论课的教材内容,适当增加国际局势变化、局部紧张态势分析和新军事科技发展等方面的新内容,使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富有时代特色。此外,军事理论课还应把学生关注的世界热点问题、最新信息以及相关前沿问题及时纳入到教学内容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微课中的微视频拍摄完成后,短时间内一般都不会重新拍摄。军事理论课时代性很强,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刻影响下,全球性、跨国性问题逐渐上升为牵动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安全中的国际战略形势和信息化装备中的信息化作战平台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中国国防和军事思想这两部分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录制军事理论微视频课时,应当把较为稳定的重点内容用微课的形式录制,变动性较强的部分主要放在课堂上讲授,这样既能在国家规定的学时内即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富裕出时间让教师能重点讲解国际战略环境等变动较大的内容,从而增强了军事理论的时代性。

   (二)采用多种呈现形式,吸引学生的长期关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自制能力差,思想容易开“小差”,对于当前一些军事热门话题、信息化战争战例,以及热播影视作品所反映出的救援行动、信息化作战平台、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信息化杀伤武器、军事高技术等学习兴趣浓厚,但对于理论性知识却缺乏深入的学习。因此,军事理论教学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让学生乐学、善学,从而体现学生才是真正的认知主体。微课要把语言文字表达的艺术性和视频图像显示的直观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图文并茂、音像同步,使得复杂问题简明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极大地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微课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录屏类、拍摄类、PPT等基本形式,也可以是动画型、交互式、手绘类、互动电影、手机H5型等多种创新形式。例如讲授古代军事思想《孙子兵法》——作战篇时,可结合“以战养战,因粮于敌”的军事思想,将李牧巧施“美马计”做成微课来播放,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直观、明了,提升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更加深刻、全面。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微课学生才愿意认真学习,才能让军事理论微课的优势得以发挥,这就需要定期对军事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如果有的内容已经与现实不相符合了,就要及时进行更新,对于国际战略形势等内容变化较大的部分,每半年就需要检测是否需要。为保证微课的质量,需要有一支精干的教学团队合力构建精品军事理论在线课程,同心协力设计、开发、维护课程,才能保持课程的强大生命力。 (三)组织高水平师资团队,打造系列精品微课

   因为学生可以挑选在线公开课的内容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在线课全部知识点都要以高质量的水平完成,军事课教师是完成军事课教学目标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仅一名教师完成整门课程的拍摄,难度特别大,因而需要组建团队,需要校内外专家联合培养校内专兼课教师,还要联合本校、本省甚至全国的优秀同行,强强联手、共同参与、合力建构,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都通过微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再经过认真打磨才能形成军事理论精品在线公开课。

   (四)深入学习制作技法,设计高标准微课

   如何让微课更具吸引力?这是关于设计策略方面的问题,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设计是最重要的一步,有条理、有逻辑的设计能够让课程在结构上更凸显合理化,也更便于后期的制作。微课是解惑而非授业,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要选好知识点,明确受众。微课设计思路要清晰,选定了主题、内容及展现形式后,需总体规划设计授课过程,从导入、讲解、交互,到拓展实践、评价,整个体系一定要明确。时间必须把控好,5-8min内讲透彻微课所要展示的知识与内容,在最后特意留下恰当的空白,以便给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一般按照下面这些原则进行设计微课:

   (1)标题简练、有新意;

   (2)授课过程中适当加入一点幽默的笑点;

   (3)授课教师要充满感情,这样才有激情、有感染力,这样才能够带给学生启迪与思考,也就是说微课不但要实现知识内容的可视化,而且还要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

   (4)教学内容尽量用情境的方式带入,教学重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这也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重要方法;

   (5)微课学习的设计不能仅限于微课视频的时长(如5分钟-8分钟),还要在视频内或视频外附上问题、练习的设计,进而使学生在微课视频学习的课前、课中、课后能够形成完整的、有深度的、连续的学习过程;

   (6)微课的教学环境符合“一对一”辅导的模式,一定要注意受众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大教室里很多学生,教学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语言要生动形象,态度要真切诚恳,使用个性化亲切的语言,加入一定的技法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微课制作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选题设计,包括脚本的设计、逻辑设计和选题等;

   (2)素材收集,包括微课中用到的视频、图片、文本和其他素材;

   (3)课件制作,特别考虑制作时的色彩搭配、排版、动画和可视化效果;

   (4)制作准备,如准备好摄像头和麦克风,准备好所需软件;

   (5)视频录制,指拍摄或录屏和后期制作阶段。后期制作,才是真正的技术活儿,如今制作手段多种多样,各类软件也层出不穷,有时微课的制作其实是在考察大家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微课在普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一)使用微课可以更好的促进学习的迁移

   军事理论课所依托的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鮮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是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军事理论课课程内容的丰富性、知识体系的渗透性、思维方法的贯穿性都为学习的迁移提供了非常多的“共同元素”。比如《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得到古今中外广泛认同,历久弥香,发挥跨时代、地域和行业的局限,其独特价值就在于此书凝聚了军事科学的军事思维方法,其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军事理论中最为稳定、核心、长远指导作用的内容。

   微课是一个独立的、有明确教学目标的小课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从学习知识技能向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迁移。学生使用微课进行军事理论课程学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第二轮甚至多轮学习,直至完全掌握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会不断思考,探寻新的知识,进一步将军事理论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原理与技术结合起来,从理论上也能解释一些社会现实问题,这些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益处。

   (二)使用微课可以更好的加强素质教育

   教育需要从素质的渗透性、交互性、全面性等视角来审视,军事理论课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育人作用。以国防教育为核心,以军事理论课为依托,以军训为阵地的军事课教学的综合作用,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军事理论课使用微课可以更好的融入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让“微课”的内涵进一步得到拓展,并直接融入了服务功能。利用现场微课、网络微课、线上微辅导、线下预约微辅导四种“微课”表现形式来服务学生,为学生在线上线下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真正实现“微课”从单向的传授——学习向传授——学习——实践——传授转变,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要求。军事理论教学要聚焦此目标定位,探寻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的具体内涵外延、作用机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真正为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做贡献。

   将微课应用于军事理论课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军事课教师专业发展,深化军事课程改革,提高军事课程建设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深化课程改革以及提升课程形象,使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现存问题得以改善。在边建设边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军事理论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改变,使其线下高标准,线上有水平。线上课程辅助线下教学,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充分达到国家要求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优秀水平。改革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便于因材施教,促进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时慧.慕课背景下国防教育在线课程的思考[J].教改教法,2018(08).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Z].北京:国发〔2017〕4号文件,2017.

   [3]马雯瑫.基于SPOC平台的《军事理论》课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14):98-100.

   [4]李际均.中国军事战略思维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9):389.

   [5]崔永霞,朱贞翊,陈芳媛.基于微课的素质教育新模式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11):38-40.

   [6]石虎.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功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11-31.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lunwen/265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