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公共英语】

知识分子篇一:知识分子何为

深夜读着托尼·朱特的《责任的重负》,被萨特、波伏娃、布鲁姆所感召,坚定了做一个有责任的重负在肩的知识分子。
一直对知识分子问题比较关注,私以为,知识分子,在于“风骨”二字。风骨,体现在个人品格;品格,外化为对社会的公共事务的责任。对公共事务的热情,是公民精神的体现。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支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有责任担当起宣扬公民意识的任务。
所谓“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说的就是这样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无畏的广博胸怀。
宗教里有这样一句话:“当他们在迫害异教徒的时候,你不动声色;最后,当他们迫害到你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替你说话了。”
从功利主义角度而言,公民社会,是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保障。一份不平则鸣的公心,维持的是社会的运转,维护的是家国的秩序,保障的则是每个人的具身利益。
如果有一天,饿殍遍坏而无人低头关怀,世界则离地狱不远矣。精英贵族精神的沦落,是从冷漠开始的。
知识分子,不仅仅要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作为一个“公共的”知识分子,更要如上所言,关注那些涉及到全人类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
如果当初,德国的知识分子能够抵挡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便会少了许多奥斯维辛式悲剧。
如果当初,把枪口抬高一厘米,意识形态的隔阂便不会那样旷日持久。
听其言,观其行。考量一个知识分子是否有责任感,要看他(她)能否为细微之事不平则鸣,为重要之事挺身而出。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公民,我想,对看看阿伦特、波伏娃、萨特、加缪、阿隆、布鲁姆,是有益的;多看看蔡元培、鲁迅,是有益的。
最后,要迈出第一步,践行为要。好比跑步,第一天启动了,自然而然便容易坚持下去。
作为一个公民,迈出第一步,是重要的。瑞士有一个说法:之所以瑞士百年来无战争,是因为瑞士人迈出右脚便是一个公民,迈出左脚便是一个战士。可见,作为公民和作为战士,是同样值得书写的。
担当起责任的重负,砥砺前行吧。

知识分子篇二:向士学习

知识分子作为连续中国历史文化使之千年不断的生命载体,在历史长河中起着中流砥柱作用。而今天,“钱学森之问”不得不令我们从新审视“知识分子”这一群体。
已无人说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农,不工,不商,不仕”,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手无缚鸡之力”,然而,他们却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胸怀天下,满腔热情。他们一句话能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他们一蹙眉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他们一只手能担负起天下兴亡。
这就是士。
还记得有那样一个人,站在汨罗江畔,迎风而立,思索自己的一生:从古帝王后裔的身份到昔日的三闾大夫,直至今日的流放之人;从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到提升自己的修养,直至穷其一生为国操劳;从满腔热血到《离骚》中的抱怨,直至汨罗江中那颗冰冷的心。他的一颗赤子之心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楚怀王身上,他亦是怀着这样的赤子之心为汨罗引流。
还记得这样一个人,站在水月庭院,望月而立,迷茫又无助地看着这个世界,他用孩童之心的执着,本真而不虚伪,令这世界多了一份返璞归真。偏偏他活在一个大人们的世界,那是成人所掌控的世界,带着对精神的践踏,对人性的忽视,却不料将这孩童之心打磨的愈发的亮,照亮至今。
还有那么一群人——司马迁吟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孔孟在放空世界中与上古精神相交谈;李白在茫然苦闷中与明月相盈杯;鲁迅在苦痛挣扎中与自由意志相拉扯。
这不仅是他们这一小部分人的想法,这更是千万知识分子,千万士人的心声。这种近乎于愚蠢的执着,无疑是中国文化千年不朽的明证。他们强大的心之力影响了何止千年。
今天,钱学森问:我们建国这么多年,大力发展教育,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拿诺贝尔奖?这一问无疑点醒了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我们该到哪里寻找,是仅仅做到一个做题的机器就是知识分子了吗?
古代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令人所敬佩的,他们带着亘古不变的天赋之光,坚定地照亮了中国的阴霾。可是,我们应该仅仅靠他们而不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光明了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不是。我们只有从他们手中接过,学到更多的思想,继承更多的精神食粮,延续那一束束天赋之光,才能使中国的历史永不干涸。

知识分子篇三:请相信知识的力量

知识是什么?知识是智慧的海洋,生活的经验,永恒的造化。人人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在历史的长河中,贫穷的过去,科技的现代,因为知识而让一个人的一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事例,那更不计其数。
你知道新西兰的毛利族吗?现代的知识分子在毛利族的每个原始部落里抓小孩去进行教育与学习,并培养成才。
一次,一群知识分子闯进一个小村庄。从这个小村庄里抓出来的小孩子中有一对姐弟。他们与母亲分别时,又哭又闹。被抓走后,他们一路上胆战心惊,浑身发颤,紧紧依靠着,他们正在计划着深夜出逃。
等到夜深人静之时,姐姐带着弟弟偷偷逃出睡觉的地方,趁着夜色赶起路来,往村庄里跑去。
逃到半路时,姐弟俩发现抓他们的人又跟上来了。姐弟俩一路狂逃。但最后只有姐姐一个人狼狈回了村庄,弟弟又被知分子抓走。
后来呢?弟弟被抓进学校里接受高等教育。成大后,成为了某公司的某管理部门的总监,成为了社会的有用之才,而姐姐呢?逃回村落的她仍过着如原始人一般的生活,现在也是如此。
这是什么?这就是知识。知识就是如此。知识的力量就如此强大。知识是人最宝贵的财富,能改变人的一生。所以,请相信知识的力量。

知识分子篇四: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

【篇一:《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
这个学期一直在读这本《陈寅恪与傅斯年》,确实读得有点艰难,但读完后,让人心潮澎湃,感人泪下,怅惘良久。
陈寅恪与傅斯年均出生于清代名宦之家,青少年时代留学欧美,后成为耀眼的学术大师,一在清华大学国学院,一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均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他们既是真挚的朋友,还是姻亲,更是道友,彼此信任,相互关照。共同促进学术的研究繁荣。由于日本的全面入侵,傅斯年与史语所搬迁至重庆李庄,在物质极度匮乏,艰难度日之中,傅力邀陈赴李庄共担大任。陈寅恪逃离北京,举家南迁,经长沙,至昆明,再辗转至桂林,不幸中途病倒,双目失明,生活极度困顿,不得已转赴条件稍好的成都燕京大学,与李庄无缘一面。陈傅本当携手共创学术盛业,但在风卷残云的时势下聚少离多经,终至劳燕分飞,阻隔了海峡两岸,相望而不能相聚,一个暴毙在孤岛议会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岭南病榻。这是一部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惊呼历程的心灵史诗。更让我们后辈们人另一个侧面更加真切地感知历史的真相,感受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剧变,谱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衰歌。
回望过往的几十年,中国能称得上大师的,莫不是建国以前之人,他们真正成长的阶段,莫不是民国成立之后,他们大多留洋海外,有的书香门第,有的性格怪癖,有的颠沛流离,但无一例外的真才实学,学力苍劲,其中如陈先生辈,称得上是学贯中西,高山仰止,而他本人更是被盛赞到乃是历史上三百年乃至一千年才一遇的才子。
感慨于这些民国时期大师的风骨,首先在于他们青年留洋时期的踏实坚守。他们为了买书,往往只能连吃数日的干面包以求缓解度日,彼此之间相互扶助,周转救济,然而所有的学生几乎是一般穷,有时到了交学费的日子,更是苦的直叫没法活。后值国内战乱不断,硝烟顿生,往往国内的资助也再不得见,日子一天窘似一天。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还是乐观的、不懈的用对知识的追求丰富了这贫瘠的日子,孜孜不倦,博通古今,历揽中西,终成一代大师,并且以一种群体式的出现造就了知识分子社会价值、地位与贡献的高峰。
读罢不禁唏嘘叹惋,感慨于昔日前辈先贤的不懈奋斗,羞愧于今朝青年学子的慵懒堕落。感慨于大师们的风骨,更是在于他们一生高尚的学品和人品,不为敏感所屈,不向非正义低头,他们自有知识分子的操守。
书已读毕,为近百年前的中华人物、知识精英荡气回肠、醉心倾倒,一个被誉为“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傅斯年,一个被誉为“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教授的教授”陈寅恪,他们不愧为真正的大师,正所谓多难兴邦,百炼成钢啊!
【篇二: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
几年前,我在苏州一家台资企业工作时,跟经理老刘关系不错,他是一个会问我“大陆生双胞胎,会不会超生罚款?”的台湾人。有一次闲聊,互报家门时,他显然对聊城一无所知,瞪着眼问是不是聊斋那里?我又历数水城名人孔繁森、季羡林、傅斯年……傅斯年!是傅大炮吗!他夸张的表情让我有点儿忍俊不禁,原来他是台大的毕业生,而傅斯年是台大改制后的第一任校长,也是他最崇拜的一代学人。我们约定,等到“十一”假期,一同去位于聊城的傅斯年陈列馆访古。
岂料,“十一”未到,老刘却因公返台了,我亦辞职归乡,一同去傅斯年陈列馆的愿望也就此搁浅。
事隔三载,一份来自高雄的邮包寄到我手中,打开一看,除了当地的几件手工艺品外,还有一本岳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由此可见,老刘还记挂着我们之间的约定呢,睹物思人,愈加激发了我先睹为快的兴致。
这本被《光明日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的《陈寅恪与傅斯年》,讲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两位国学大师的成长、留学、为人师以及他们的坎坷磨难,在颠沛流离中,决不放弃学术事业的人生历程,生动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正如封面上所写“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读罢全书,给人以一种无言的凄凉,想起钱学森对现代中国“大师不再”的焦虑与忧思,不觉间已是泪流满面。
陈寅恪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十二岁便出国求学,直到三十五岁学成回国,具备了阅读十三种文字的阅读能力,其广博精深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比如,他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开过两门课:“西人之东方学之目录学”与“梵文———金刚经之研究”,还指导季羡林、王力等人的学科,诸如,年历学;古代碑志与外族有关系者之比较研究;摩尼教经典与回纥文译本之研究;佛教经典各种文字译本之比较研究;蒙古、满洲之书籍碑志与历史有关系者之研究等。难怪傅斯年曾对陈哲三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傅斯年生于聊城,祖上是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五四”运动时他还是北大的学生领袖,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修齐治平、赤胆忠义的传统知识分子。蒋梦麟先生在《忆孟真》一文中,曾把傅斯年比喻为“北大功狗”,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功狗”一词源自西汉,即有功之臣,对北大而言,傅斯年毕业于斯,教授于斯,治学、论政绝不落人之后,是天才型学者和领导者的完美结合。
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极大的理性,用娓娓之笔调,对“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陈寅恪,对“人间最稀有的一个天才”的傅斯年,对头绪众多的国学人事进行了新的评说。在被打开的一段隐秘历史中,我目睹了两位天才大师的因缘际会和聚合离散,这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诗。
我在给老刘的回信中写道:虽然“大师之后再无大师”,但所谓“大师不再,风骨犹存”,傅斯年陈列馆的大门永远敞向缅怀大师的人们,古韵新风的水城也时刻迎接着海内外同胞的光临。
【篇三:陈寅恪与傅斯年读后感作文】
岳南,文学硕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并着重于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同济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学府人文知识分子学术、精神及人生历程的研究。
接触这本书还是缘于焦老师的推荐,当时只是下载了下来,并没有细看,也不知这本书到底是讲些什么,只以为是一些枯燥冗杂的知识。后问及同学始有所了解。
网上介绍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页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怅然太息。
今天中午读了一些章节,纵然对本书二位主角不甚了解,但它仍然吸引这我。其一、它不是我想像中的枯燥乏味的,而是略有故事情节的。其二、它讲的是国学知识分子的执着的艰辛历程。有着国学的标签,也使我对它感兴趣。其三、它是讲的20世纪上半页,那个盛产天才的时代的故事。
带着喜悦与期待,我将进行我迟到的阅读。
【篇四:读《陈寅恪与傅斯年》有感】
近几日,读完了岳南先生所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一书,掩卷长思,感慨颇深,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从整体上看,此书行文流畅,古典韵味与现代风味兼顾;作者在引用相关文献时贴切自然,毫无生涩之感;文字朴实、厚重而不虚浮;笔力深厚,用笔老到,一看就是具有较深的写作功底和历史人文积累的。如果说此书有什么不足之处,我个人认为,就是有些结论下得过于肯定了些,比如对傅斯年的评价就高了些,从中国近代的整个学术史来看,傅斯年的学术名气较大而学术贡献相对较小,实际上是当不起岳南先生如此评价的。当然,瑕不掩瑜,本书总体上是很有水平的。
下面,我就来具体的谈谈我读过此书之后的感受。
一方面,我要否定一个观点,即陈寅恪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留下一部大部头的著作、这使得其在学问研究上难以与其他的学者相抗衡。对此,我想说的是,大师是不能单纯用是否拥有大部头的著作来衡量的。我们要看到是,像陈寅恪这样的大家,其作品当中虽然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但他的每一篇著作无不具有独创性,“发人未发之覆”,其著作观点之新颖、考证之合理、分析之透彻,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其著作的伟大价值,这种价值是一些所谓的大部头著作所远远不能相比的。陈寅恪先生的著作虽然不多,也缺少大部头的著作,但其仅有的几本著作如《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等都是震惊世界的名著,这些著作都是“发前人未未发之覆”,很多东西在中国学术史上都是首次提出并且令人信服,这些著作字数虽然不多,但其创新性比起某些东拼西凑搞起来的所谓的大部头著作无疑好得多;即使面对一些很出色的大部头著作,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讲,陈寅恪先生的这几部著作也是丝毫不落下风甚至还略强之的,要知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篇好的论文,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原创性和学术价值都是要高于某些大部头的著作的。这是从学术原创性和学术价值的角度来说的。从文学创作的领域的角度来说也是如此,你不能因为鲁迅没有写过大部头的小说就否认其是中国近代的头号文学家这个事实;你也不能说写了十几部大部头著作的金庸比写了《红楼梦》一部作品的曹雪芹著作多得多,就说金庸比曹雪芹厉害,实际上,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曹雪芹是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小说家,这是金庸所远远无法相比的。因此,陈寅恪先生虽然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但这丝毫无损他是中国近现代最著名史学家这一事实,也丝毫不影响其著作的学术价值,更丝毫不影响他在史学上的地位要高出一大批拥有大部头著作的学者。
另一方面,某些人甚至认为,西方第一流的学者做学问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像马克思、康德、黑格尔那样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哲学系统,自成一家、开山立派之人;第二个层次是如华生、杜威之类的人,这个层次的人,不能像第一层次的人那样,构建一个大的体系、开宗立派,但是他们能够与在自己所研究的学科范围之内创立一个小的系统,这是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这类学者的学问很好,知识也很渊博,但他们只是总结前人的经验,自己从来就没有创立过什么系统之类的;第四个层次就是普通学者的层次,他们的知识既不渊博,所做学问也不甚出色。按照这个划分法,他们认为,中国古代只有孔子、老子才能达到第一个层次,朱熹之类的能够达到第二个层次;到了近代,能够达到第一个层次或者第二个层次的,一个都没有,陈寅恪、钱钟书这样超一流的学问大家只能达到第三个层次,至于其他的学者,只能达到最末的一个层次。
对于此种说法,在我读的书不够多、阅历还不够丰富之时还相信了,因为陈寅恪、钱钟书等确实没有构建过什么大的学术体系,从这点上看,这种说法确实是有道理的。但后来我仔细的一想,这种说法却是有失公允的。
第一点,作者只是单纯的是从哲学或者是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的,而没有涉及其他学科。从哲学学科的角度分析,这样的划分无可厚非,陈寅恪、钱钟书也许连第三个层次都够不上;但从历史学、汉学(或称中国学)的角度分析,黑格尔、马克思、康德创立的这些体系就基本上没多大用处了,君不见,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的当代中国史学研究,比起陈寅恪等不以唯物史观作为指导的历史研究来说,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其他方面,都相差甚远,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并且,从文学、史学研究的角度,黑格尔、马克思、康德等人与陈寅恪相比,水平差得就不是一点点了,而是很多。你不能够说,搞哲学研究的就比历史研究的要伟大吧?当然,从影响力来说,搞哲学研究的确实大一些。
第二点,作者只是单纯的用西方的观点来衡量中国的学术研究,他没有考虑到中国的治学传统。马克思、黑格尔、康德等创立了一个巨大的体系,无疑是很伟大的(注意:马克思有很多是被吹捧起来的),但要注意这个体系之中很多东西都不是自己原创的,也就是说,真正自己的东西不是很多的。按照陈寅恪的天才,要是硬是创立出一个像马克思、黑格尔、康德那样的体系,也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对于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显然没有如此必要,即是你的体系、理论再先进,不去拼命的积累史料再仔细加以辨析,不多懂几门语言,也是搞不出什么成果的。要是单纯的从历史、文学领域学问研究的角度讲,那些创立了所谓大体系的人,与陈寅恪相比,水平就实在差得太远。所以,单纯的用西方的那一套来衡量我们的学术研究而不考虑中国的治学传统,是不好的,是有失公允的。
今天,我之所以提到这两个观点并对它们一一的进行辩驳,是为了说明,人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能够人云亦云,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在某些地方是真理的东西,放到另外一些地方去就不一定了。我们在领会某样东西之时,全面、深刻的辨析它才是正确的,不分情况绝对的肯定或绝对的否定都是错误的。这也是我读了岳南先生这本书之后想到的。

知识分子篇五: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凡尔纳被称作现代科幻小说之父,在《地心游记》中,我已经领略到他的魅力,而在《海底两万里》中我更加体会到这点。
《海底两万里》讲述海洋生物学家阿隆纳斯在一次追捕怪物的行动中,与仆人和一名加拿大水手意外进入“鹦鹉螺号”中,并与尼摩船长从日本海出发,穿越了太平洋;在澳洲与当地土著居民展开了战斗;进入了海底散步与打猎;举行了海底葬礼;在印度洋观察采珠人的生活;进入红海,从鲜有人知的海底隧道进入地中海;沿太平洋直奔南极,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冰山之中,大家齐心协力脱困;一直行驶在北极附近,目睹了大屠杀。教授与他的同伴一起逃出了“鹦鹉螺号”。
在整个旅途中,阿隆纳斯教授一直表现得十分愉悦,纵使几千米深的海底,他也未表现出一点不适应,这完全是由于他作为一个学者,一个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热爱。古往今来,知识分子往往拥有常人无法比拟的勇气,究其原作文因,是因为他们有坚定地信仰,有坚守的精神,有坚强的意志。
比如屈原,他从小所学所悟的一切给了他为国之大义牺牲的勇气;比如范仲淹,他是伟大的文人,而他心中的抱负给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勇气;比如伽利略,对科学的痴迷给了他挑战亚里士多德的勇气,比如居里夫人、布鲁诺……
人们常说“文弱书生”,殊不知,正是这些知识分子以自己独有的勇气改变着世界。这不正印证了那一句名言“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
阿隆纳斯教授作为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将这种勇气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不惧被囚禁,只为一睹这奇异的海洋世界。他不顾鲨鱼的危险,只为可以观察采珠人的工作……当你的世界被知识给予的勇气填满时,似乎没什么可怕的。
在人类的历史中,人们总会铭记各种伟大的知识分子,而他们正如颗颗明星闪耀,指引着我们继承他们的勇气,开拓他们的道路。

知识分子篇六:学习了知识,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是很多学生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啊?读书能干什么啊。因为读书好艰苦,接受知识的过程好漫长…
但是,请想一想,如果从小没有良好的知识灌输,那么就会成为一个原始社会的人,没有思想,没有头脑,不懂感情是最可怕的。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文化教育,会让我们变得更有格调,更有思想。变成一个更完美的人。
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其实是有用的,我们迟早有一天会步入社会,体会这社会的繁华荣辱。那么如果我们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呢?就需要这些知识的配合,我们需要了解文明知识,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察言观色,总之,我们会在知识的熏陶下成为一个小心翼翼的人。
我们学习的知识不止会让我们更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还能够帮助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小诀窍,更好的生存于这个世界。让我们知道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小问题,就好像如何在野外生火一样,因为我们学习了知识,所以更好的在野外生存。
在我们之前,有太多的知识分子写了太多名言,他们喜爱学习知识,因为他们享受学习知识的过程,所以才让知识分子成为流传千古的伟人。虽然我们现在很难理解他们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都是通过生活来发掘的。
有了知识,能使我们更好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有了知识,可以让我们知道如何应变很多不同的事情;有了知识,更让我们了解到世界上亲情的温暖。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waiyukaoshi/56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