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报告】

即使是比较优秀的电视教学片,也都没有办法全面地解决某个地区、某个行业党员群众工作、生活和思想认识上的特殊问题。因此,基层党课再难讲也得去组织,基层党课的讲稿再难写,基层党务工作者们还得去琢磨。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20年度脱贫攻坚党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年度脱贫攻坚党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擂响脱贫攻坚最后冲刺的战鼓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实行“远交近攻”的 “连横”政策,实力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六国或被攻破,或被削弱,眼看统一大局已定,秦王却逐渐松懈下来。

  某日,一位老人来到宫中,向秦王说道:“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听闻此言,秦王幡然警醒,把全部精力放到了统一六国的大业上。

  所谓“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同样是在提醒我们,当前正处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关头,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首先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了调研。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而当前距离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倒计时不足 8 个月,到了攻城拔寨、滚石上坡、决胜冲刺的关键时刻。越是关键时期,越不能有松松劲、歇歇脚的想法。我们要分秒必争、每分必得,不断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擂响最后冲刺的战鼓。

  坚守持久战的阵地。在抗日战场上,要想打败敌人就必须坚持《论持久战》著作中的核心思想。也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才能克服千难万险,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同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建立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树立起慎终如始的心态,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绝不能以已有的脱贫成果为托词将脱贫事业“缓下来”;

  要持续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建立并完善防贫监测和长效帮扶机制,将脱贫户“再送一程”;

  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为坚守持久战的阵地提供支撑,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良性结合,让扶贫产业和支柱性产业良性互哺,让脱贫地区和发达地区良性互动。

  吹响升级战的号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成绩固然可喜,但隐忧不可忽视。有的地区在脱贫摘帽后,对脱贫攻坚的重视程度明显减弱;

  有的地区退出贫困名单后,扶贫队伍实际不在岗;

  有的地区资金投入增速下降后,脱贫户收入不增反降……这种“撤摊子”“甩包袱”等现象必须纠正。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脱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要把握好新形势、新问题,及时整理工作思路,积极适应工作节奏,为脱贫致富支新招、支巧招、支绝招。同时,要进一步监督促进党员干部转变作风,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坚决杜绝“虚假式”“指标式”等脱贫现象。

  发起突破战的总攻。此次山西之行,在谈到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四个字,“千方百计”。何为“千方百计”?就是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想尽所有思路,用尽所有办法。当前,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找准突破问题的薄弱点、关键点。不仅如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冲刺阶段,面临的险峰将一座更比一座高。面对如此情形,我们不能束手无策,更不可坐视不管。“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具体来说,就是要盯紧剩下的“硬骨头”,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深入了解各地群众需求,抓住因地制宜这个关键,对“老大难”的问题抽丝剥茧、逐层分析,并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掀起“头脑风暴”,大胆尝试可行性措施,全面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脱贫攻坚最后冲刺的重要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亮剑冲锋,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起来,坚决确保脱贫质量,始终保持背水一战的气概,擂响战鼓,誓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2020年度脱贫攻坚党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本文从“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必然性”“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大意义”“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现实要求”三个方面对如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行了全面阐释,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进行党课学习时,可以参考以下观点:

  一、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必然性

  精准扶贫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民心连着初心,脱贫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是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也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依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更要依靠人民群众。

  在新时代,如何更有效地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更有效地推动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将成为解决我国多年持续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正是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紧迫需要。

  脱贫攻坚任务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二、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中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候,就是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句号的时候。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的认识与总结,必将跨越一国范围而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现实要求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需要各级党委(党组)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坚强战斗堡垒。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还需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要坚持以实际效果为导向,确保各项方针政策部署落实到位。

  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要到位,监督就要到位。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强责任监督,一些干部、一些地区就会发生松懈,如果不对这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向外传导,甚至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2020年度脱贫攻坚党课: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次讲话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就,并立足实际,对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可以说,这次座谈会处于在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交汇的历史节点上,内容涉及面广、重点突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到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中国的减贫方案和减贫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在此基础上,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历史之必然。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

  1.精准扶贫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共产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一条经验是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现实要求,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现实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和深刻阐释。民心连着初心,脱贫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是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也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这一论断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时代视野,阐明了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在脱贫攻坚战中,人民群众是主力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在党中央的科学决策与部署下,在几十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的几百万名干部的坚强引领下,进行了艰苦奋斗,涌现了一大批感人事迹。可以说,脱贫攻坚领域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依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更要依靠人民群众。

  (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现实要求

  1.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经过40余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实现了重大突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新时代,如何更有效地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更有效地推动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将成为解决我国多年持续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正是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目前,还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未出列的2707个贫困村,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贫困地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各部门坚定不移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一定能补齐“短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贡献力量。

  2.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早在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和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规模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紧迫需要。

  (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

  1.巩固党执政基础的现实路径。脱贫攻坚任务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当前,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从2013年至2019年,全国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个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

  从政治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贫困工作,巩固了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地区呈现出崭新的发展面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进而也就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党中央明确了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目前,脱贫攻坚的进度符合预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在此基础上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2013年2月26日至28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因此,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的孩子反复失学辍学,不少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低,一些农村危房改造质量不高,有的地方安全饮水不稳定,还存在季节性缺水。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现阶段又有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发生困难、一些扶贫项目停工、帮扶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解决剩下的这些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提出要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特点,扶贫工作有实实在在的规划和部署;在面对事关党的事业全局的大事时,能集中全社会的资源、动员全党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了解基层、服务基层,解决基层困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共产党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党和国家今后的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因此,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高质量地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对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十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表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的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在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许多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中国减贫经验,许多国家领导人或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也都肯定中国减贫成就。

  中国的减贫方案减贫措施是在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发展中国家的成败得失、发达国家继续发展面临的矛盾,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候,就是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句号的时候。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的认识与总结,必将跨越一国范围而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现实要求

  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下的脱贫攻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考验。此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已经就相关问题作出决策部署,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在实现这一伟业的过程中,要坚持加强党对脱贫攻坚战的领导,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要注重实效,要加强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责任监督。

  (一)坚持加强党对脱贫攻坚战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需要各级党委(党组)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成就,最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党全国全社会上下同心,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推动脱贫攻坚不断攻城拔寨。此后,要从决定性成就达到全面胜利,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的情况下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全面打赢这场硬仗。

  1.必须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以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做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在劳务协作上帮、在消费扶贫上帮。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过程中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实现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2.必须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力亲为、一抓到底。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3.必须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在中央财政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的基础上,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贫的土地和金融政策。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要做好对脱贫攻坚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宣传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

  4.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坚强战斗堡垒。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许多驻村工作队拉起来就是防疫队、战疫队,展现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较强的战斗力。今后还要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

  (二)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要注重实效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还需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要坚持以实际效果为导向,确保各项方针政策部署落实到位。

  1.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多措并举巩固现有成果。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近200万人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近300万人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

  2.要凝心聚力“战”贫,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要注重多措并举,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要继续发挥好扶贫小额信贷对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搬得出的问题基本解决后,下一步的重点是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3.要努力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事业的影响,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多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要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要分类施策,做好务工人员送接工作力度,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

  (三)加强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责任监督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要到位,监督就要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中强调:“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仍有发生,个别地区“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强责任监督,一些干部、一些地区就会发生松懈,如果不对这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向外传导,甚至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严格考核开展普查,各级要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在此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党中央也将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从下半年开始,国家要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省区市的军令状承诺了需要兑现,要把工作抓紧。因此,必须加强脱贫攻坚过程中的责任监督,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培育起积极向上的干部队伍作风。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wendangdaquan/31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