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工作总结】
为加强对市区临时建设项目和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规划局于近日发出通知,对临时建设项目的放、验线进一步加强管理。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某市规划展示馆工作总结(合集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某市规划展示馆工作总结1
20**年,规划展示馆在局党组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局机关各科室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全体工作人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切实落实各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规划布展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根据局党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现将本人这一年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如下:
一、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作为规划展示馆的主要负责人,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时刻警醒自己,不加强学习,就难以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就会有辱使命。我不仅认真贯彻落实每季度政治理论学习要求,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理论知识,认真撰写学习心得。通过不断地学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认真对照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把加强廉政修养与自我约束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在规划展示馆聘用工作人员和布展设计招标等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依法、依规、按程序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
二、扎扎实实工作,不折不扣履行岗位职责
规划展示馆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兴事物,对于规划布展国家没有严格标准、行业没有相关规范,我在借鉴外地建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较好地完成了以下工作:
1、参与组织展示馆工作人员招考工作,展示馆工作机构基本成型。在局领导和局机关各科室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先后赴**、**、天津、**等地学习考察,借鉴参考兄弟展示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我馆在编人数,并于今年1月、4月、11月分三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11名工作人员。科学的部门分工是高效工作的保证,为确保开馆后能够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我们将工作人员分别配置于综合部、工程技术部、讲解接待部三个部门,做到部门分工清晰,个人职责明确。
2、切实做好布展资料收集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布展文案编写。规划布展涉及**的社会、经济、历史、人文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资料收集小组,合理分工,有序有节地将各区县市、市直参展单位、参展企业等筹展资料收集补充到位。聘请**等多名老专家指导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保证了所收集资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同时,聘请**日报社主编**为布展文案主笔,进行文案创作。多次组织局机关科室、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对布展文案进行讨论,并赴**、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确定文案编写要突出规划、兼顾历史人文、体现**特色的写作思路。9月份,布展文案定稿。
3、迅速组织布展设计招标,如期确定布展设计方案、文案。规划布展任务重、时间紧,我们1月份接手布展工作以后,就立即开展布展设计招标,积极联系各地专家评委、拟定招标方案,4月份完成了布展设计招标工作,并与**展览有限公司签订布展设计合同。7月20日布展方案、文案提交市政府第70次专题会议讨论,根据市领导指示和有关单位的建议,我们及时对方案、文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9月23日,在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上,布展方案、文案获得市领导的高度肯定,审查通过。
4、认真落实上级要求,深入做好布展施工招标工作。根据**书记和**副市长的指示,10月份督促设计单位完成了布展施工图,而后报住建局审图中心对施工图进行审查,并将审查修改意见立即交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完善。12月上旬,委托**公司完成了布展施工预算编制。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一年的工作,尽管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在思想上对自己要求还不够严格,只注意守住原则底线,而在一些小节上则注意得不够。二是对工作人员日常管理不够严格,各项奖惩制度制定不及时。三是对布展施工招标认识了解不够,乐观估计形势,没能全面考虑外部因素,以致很难在局领导要求的时间内完成招标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强化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线;同时,加强各项制度建设,抓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拟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稳扎稳打,确保在市领导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布展所有工作。
某市规划展示馆工作总结2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推进高水平崛起战略的重要之年。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结合工作职能,我局主动谋划、提升服务、依法行政,主要工作如下:
一是“三重”建设工作高效推进。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重”项目的工作部署,做好“三重”项目规划服务保障工作,我局本着“高效、优质”的工作理念,坚持“三重”项目服务保障制度,对134项省市重点项目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实施提前介入、开放式审查、简化审批环节、短信函件督办协办、建立项目台账等措施,全面保障“三重”建设工作顺利推进;4月,我局举办“三重”业务单位业务培训班,共100余人参加。此外,我局还有序推进市规划展览馆、运河综合整治堤路达标工程、东莞职教城、粤海高端装备技术产业园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其中规划展览馆已完成布展方案设计。
二是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申请通过部际联席会议。由住建部等14个国家部委组成的城市总体规划部际联席会第五十三次会议,原则同意我市按照法定程序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同时作为107个由国务院审批城市总规的城市中首个城市将新一轮总规年限延长到2030年。目前,市城乡规划局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办公室制定并印发了工作方案,并开展了总规研究专题的选题、论证和开题工作,包括定位研究专题、新型城镇化研究专题、城市品质提升研究(tod研究、老城复兴)以及人口专题等,明确了本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思路及内容,积极探索2030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新方法。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尽快启动采购工作。
三是水乡统筹发展工作规划先行。坚持规划创新。我局牵头的《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水乡新城城市设计》目前已基本形成送审稿,其中前两项已于今年8月通过专家评审;牵头完成多项规划设计指引及分类构想:包括《十大示范片区协调规划和设计指引》、《广深高速沿线景观整治规划指引》和《十大特色示范片区工程项目初步分类标准》等其中《建筑风貌设计指引专题研究》已通过市城建领导小组审议;完成了水乡经济区植树造林总体构想方案,为镇街环境整治、植树造林提供参考;完成了水乡大道景观提升工程方案设计、横向通道(南线)方案设计工作,并移交市城建工程管理局负责实施。紧抓规划服务。一是加快推进十大特色示范片区、广深高速沿线景观整治、标志性岸线、特色村庄等规划设计初审工作;二是进行项目的规划技术把关,累计为167个项目提出了规划意见;三是配合市水乡办开展会议组织、考察接待、政策研究等日常工作,积极做好规划服务。
四是“三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配合南城cbd规划设计,推进南城国际商务区地下空间建设规划、景观设计国际竞赛方案深化、地下地上交通市政专项规划、整体规划设计整合、西平枢纽站一体化设计等工作,开展了金融启动区内a003-1、d01-1、d03-1等三个地块的地块包装研究工作;调整“两区”工作思路,结合20**年两区建设及我市的实际情况,两区办建议对总体思路作出调整:即从原来注重市或镇财政投资转向以镇街统筹社会投资为主,拟计划将思路调整内容上报市政府审批;推进“两区”项目实施,其中龙湾滨江片区城市设计初步成果已通过市水乡办审议;龙湾湿地公园配套道路正在施工,其余园建部分正开展设计工作;东纵—世博—万达商圈地下空间、二层步行连廊系统正开展建设前期准备工作;人民公园通道工程正开展预算财审及工程招标工作。
五是“三旧”改造工作加快推进。根据市“三旧”改造政策,完善“三旧”改造规划策略和技术标准,总结梳理单元规划管理经验,提出多项建议形成《关于完善我市“三旧”改造工作的有关建议》报市政府审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若干实施细则。加快已批单元规划和符合控规的改造项目的审批工作。积极配合市政府的产业升级转型政策,制定《XX市产业转型升级基地认定和管理试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截止12月,共审查三旧改造等各项规划审查29宗,其中4份已通过市城建领导小组审批。
六是交通规划研究深入开展。为了强化对城市交通的研究和规划,以《XX区交通综合改善规划》为抓手,我局开展了一系列的交通规划工作:积极开展tod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关于广州、佛山轨道交通站场tod规划建设的调研报告》、《XX市轨道站场tod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成果,组织编制《望洪枢纽tod一体化规划设计》、东莞火车站、虎门白沙站和望洪枢纽站综合开发规划;牵头研究东莞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建设;组织开展交通项目设计工作,组织协调松山湖大道大朗段及康丰路段工程、鸿福路口改造工程等项目,结合我市的交通诉求,组织编制东莞东站站前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工程项目建议书、市区人行天桥项目建议书、市区道路改善项目建议书,其中《关于加快实施市区立体人行过街设施的报告》已提交请示市政府;开展《东莞交通模型》研究,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报告成果。
七是地下管线规划管理有序推进。推动推动管线审批流程、制度的建设,初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组织修订了《XX市地下综合管线普查技术规程》、《XX市地下管线竣工测量技术规定》等技术规定。积极拓展日常管线探测和数据服务业务。完成管线物探及竣工测量项目约25个,管线总长度约300公里;利用工程物探及竣工测量资料及时更新管线数据库,入库更新的管线总长度约430公里。
八是区域合作对接进程加快。积极与广州对接,推进穗莞交界地区的规划对接,结合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规划编制工作,在城乡总体规划中设立“穗莞合作”专章,两市规划部门建立了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多次与XX市规划部门进行沟通,为穗莞规划的有效衔接创造了条件。加快落实《深莞惠地区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和《深莞惠边界地区规划协调试点研究》等课题。
此外,我局积极参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目前正在进行前期研究;有序推进绿道建设管理工作,今年为市绿道办工作职能由我局转移至市城市综合管理局过渡年,市绿道办积极推进已建绿道项目结算,落实市财政补贴资金,做好绿道资料归档、移交,并开展绿道宣传推广工作。继续推进简政强镇工作,积极开展简政放权的规划人才培训工作,共7人参加第四期跟班学习培训;积极参与《东莞与万达集团合作框架协议》的筹备组织工作。
某市规划展示馆工作总结3
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好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创新举措、注重个性,完成保留村庄规划、城市特色空间规划、杨舍核心区控规、生态建设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等24项编制任务。
二是统筹协调、真抓实干,完成XX市十大生态工程——一干河生态廊道的建设以及张家港公共基础地理信息二期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
三是深入指导、强化服务,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展好苏州美丽城镇示范镇建设,完成了9个美丽村庄整治规划。
四是严格标准、规范管理,重点抓好规划公示、方案公示以及经营性报批项目的跟踪管理等,认真做好一书两证管理、规划验线核实、规划监察等依法行政工作。
五是精益求精、注重品味,做好实事工程、重点工程的规划保障工作。
2014年,我局将坚持科学定位打造亮点特色,坚持创新举措强化工作成效,坚持真抓实干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开创规划工作新局面。具体做到“五提升”:
一、转变观念,全力提升规划实效性。
一是坚持生态理念。加强对资源利用、绿化建设、交通方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化研究,从土地的混合利用、绿色交通等方面入手,切实保护好城市生态空间,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认真实施生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构建市域生态大框架,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宜居环境。二要坚持民本理念。抓紧完善休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改善社区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切实增强公共参与,将规划“触角”延伸到群众中,营造全社会参与规划、支持规划、遵守规划的良好氛围。三要坚持品质理念。按照“城市建设不求大,不求快,但求好”的要求,深入研究区镇规模、建设规模、功能布局、文化资源等,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市文化内涵。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城乡规划,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的速度。注重项目方案设计指导,提升城市建设档次。
二、科学定位,全力提升规划编制水平。
一是推进城区控规全覆盖。按照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框架,对杨舍城区用地重新梳理。按照合理布局,提升功能的要求,优化各地块的用地性质、开发强度、配套设施、交通组织等,保证地块后期开发建设有法可依,确保规划的严肃性。二是完成重点区域规划。创新编制理念,完成《南横套生态概念规划》以及《一干河西侧农业示范工程规划》,为市民创造都市休闲的后花园,为我市打造展现生态形象的新窗口。三是完善专项规划研究。结合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方便市民日常生活,开展《杨舍城区社区服务设施规划》编制,深入研究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内容、建设标准、产权归属、管理方式等,为老住宅区更新及新住宅小区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标准。
三、强化引领,全力提升建设档次。
一是科学引领新城建设。按照“低碳、绿色、智能”的理念,科学制定城北科教生态城各项规划,合理确定绿色建筑、慢行系统、绿地系统及重要生态节点建设标准。有序开展XX区建设,优先启动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构建XX区开发建设的基础框架。二是认真抓好重点项目。扎实做好实事工程、重点工程的规划前期工作。建立重点项目会商会办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按照精益求精,不留遗憾的目标,指导重点项目多方案比选,打造优质精品工程。三是积极拓展城市经营。对拟出让地块进行研究,科学设置地块规划条件,确保土地资源功能价值和经济价值最优化,促进城市建设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四、突出指导,全力提升城乡一体特色。
一是有序开展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按照保留村庄规划的要求,对全市154个长期保留村庄分两年完成村庄整治规划。今年,按照二星级、三星级康居乡村标准,指导区镇完成78个保留村庄建设整治规划,从村民实际需求出发,完善设施配套,保护传统风貌,注重文化传承,优化环境品质。二是科学指导区镇规划编制。整合全局优势技术力量,对区镇规划实现全程跟踪,帮助区镇提升规划编制水平。三是积极助推区镇XX区建设。坚持规划技术服务制度,蹲村驻镇为区镇建设提供规划服务。深入指导南丰、凤凰美丽城镇示范镇建设。扎实服务金港新城、锦丰沙洲新城等片区新城建设,有力保障区镇建设顺利推进。规划局工作总结五、加强共享,全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是实现公共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二期工程应用。组织专家对二期项目的正射影像图更新、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街景数据管理系统和控规成果管理系统竣工验收,实现二期项目成果的应用共享。
二是开展数字张家港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在公共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一期、二期成果基础上,完善现有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政务版、公众版和移动版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