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高三】

禁毒手抄报内容篇一:禁毒作文 高三作文三篇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毒品会让人失去理智,人格扭曲,变得贪婪堕落,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让和谐的社会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让成千上万的家庭支离破碎。染上毒瘾的人,对毒品就抱有依赖性,想再次戒掉它就成了比登天还难的事。

许多人在他们毒瘾为发作前,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但当他们的毒瘾上来时,就会不顾一切代价,去买毒品来止住毒瘾。没钱的时候更会想到去偷钱甚至去杀人。而其原因只为了得到一小包白粉状的毒品,等待他们的最终是一副冰冷的手铐。许多有钱人和一些及富声望的官员,只为了尝试一下毒品对人体的吸引力,而越发堕落。最终成为了遭人唾弃的千古罪人。

毒品涉及全世界,每年都会有5000人为它而丧生。其中20~30岁的男女占85%。因为毒品,他们失去了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因为毒品十分稀少所以价格翻了又翻,有不少人都因为无能力支付毒品钱而感到痛不欲生。200元竟只贱得的一小半包白粉慢性死亡毒品!

毒品理当被人唾弃、遗忘。它会让一个人失去家人,失去一切人间美好的事物,让他觉得人间已无值得他留念的了,从而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会让一个和睦的家庭,充满硝烟的战火。毒品会让人意志消沉,会促进一个民族的兴亡。为防止毒品的猖獗,让我们做好准备。

禁毒,使每一位合法公民的责任!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吸毒于国、于民、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它,就如同花儿失去了阳光、青山失去了绿水、夜莺失去了歌喉,生命之火的暗淡,使美丽是失了颜色,妖娆变得憔悴,请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毒品带给人类的只会是毁灭。

鸦片、海洛英、冰毒、麻果、K粉、摇头丸……这些毒品,就像一条条冰冷的毒蛇,一方面披着华丽的外衣,诱人上钩;一方面隐身于阴暗处,伺机而动。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并且对社会生产力有巨大的破坏性,还扰乱社会治安,带给人们巨大的威胁,毒品活动造成环境恶化,并逐年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吸毒之于中国,有切肤之痛。清朝末期,“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使民穷财尽、国库空虚、国势险危。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鸦片战争自此开始。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在英国炮舰的威逼下,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而今,吸毒——这一丑恶现象乘着我国改革开放之机,又肆无忌惮闯了进来,带来的危害真是数也数不清!历史还会重演吗?不!时代不同,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改革开放的初衷。因此,我希望人们要积极宣传毒品的危害,自觉地与吸毒、贩毒等不法行为作斗争,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的错,永远都不能犯!过去,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期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现在,禁毒、打击毒品犯罪让全世界都行动起来,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被定为国际禁毒日。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对每一个人而言,决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毒品”这个词,我们以经耳熟能详了。但是,我们对它并不了解。我上网查阅了资料,对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毒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麻醉药品,如鸦片.海洛因等,还有一类是精神药品,如大麻.冰毒等。吸食一次毒品便会上瘾。他们会为了一时的快感,不惜变卖家产,妻离子散。有些人为了得到钱,去偷窃,去抢劫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吸毒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吸毒者全部都面黄肌瘦,瘦骨嶙峋,像一个垂死之人。有许多人都死在毒品的魔爪之下。其中冰毒和摇头丸危害最大,吸食冰毒2~3毫克或美丽的摇头丸4~5片便会死亡.可见毒品是多么可怕啊!

他们意识到了毒品的危害而开始了解毒生涯,但是真正戒了毒的却只有百分之二。有些人毒瘾太深了,瘾发作了,肉体与精神都会受到巨大的折磨,忍受不了的他们就会自杀;有些人戒了毒又染上;还有些人抱着对未来的希望在戒毒所走完了人生最后的道路。

现在吸毒的范围更广了,吸毒者的年龄也更小了。我们对毒品了解又陌生,了解它的危险,也好奇它的味道。正是这种好奇心让这些活泼的少年陷入了这万恶的深渊,不能自拔。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要轻信它们美丽的外表,变成瘾君子。别让这白色恶魔毁了你的一生。一旦沾上它,后悔的将是你自己。

禁毒手抄报内容篇二:禁毒作文900字 拒绝毒品 从我做起


禁毒作文900字 拒绝毒品 从我做起

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拒绝毒品 从我做起》。

讲到禁毒,有同学就会想:毒品与我很遥远,跟我无关。其实不然,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全世界吸毒人员将近3亿人,每年有18万人因为吸毒死亡,而我国的吸毒人数已经超过了1400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了七成,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比前两年又有所增加,初次吸毒者中甚至已经出现了六七岁的儿童。

青少年吸毒严重摧残身心健康,会导致记忆力衰退,抵抗力下降,多种疾病发生;毒品犹如洪水猛兽,不断扰乱社会,破坏家庭,也使很多青少年深受其害。一个个原本和睦的家庭被毒品吞噬,美满的家庭顿失天伦之乐,甚至家破人亡。个别青少年吸毒、藏毒,甚至走上贩毒的犯罪道路。

目前的毒品刺激性越来越大,人的依赖也越来越强,吸毒之后几乎不可能完全戒毒,可以说一次吸毒,终生难戒。

吸毒不仅给自身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且会对家庭、社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可谓是“一人吸毒,社会遭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扫除毒品需要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我们应如何拒绝毒品呢?

一、成为禁毒知识小达人。我们应该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入虎口”的道理,了解毒品的种类,除了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外,一些合成毒品也需要大家有清醒的认识:如摇头丸、麻古、k粉、三挫伦,接下来,请摄像机对准这些毒品的图片,请大家一定记住他们的样子,千万碰不得!

二、当好家庭的守卫者。要从自己做起,不让毒品进家庭,清醒认识毒品的危害性,劝导身边的亲友远离毒品,让他们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知道,一支香烟能让人减寿13.8分钟,每一剂量可卡因可让人减寿5.1小时,每一次吸食冰毒能让人减寿11.1小时,每剂海洛因能让人减寿22.8小时。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无不在提示我们,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三、当好禁毒的宣传员。要以“小家”促“大家”,积极参与“无毒社区”、“无毒校园”的创建活动。我们不能不刻意模仿成人的不良嗜好,不轻信盲从他人的诱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将这些观念时刻挂在嘴边:“坚决不吸第一口”、“ 吸毒是自杀”、“ 贩毒是杀人”、“ 向摇头丸说不”等等。

各位同学,禁毒任重道远。我们深信,只要人人参与,个个宣传,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那么毒祸将被铲除,毒源将被斩断。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珍爱生命,抵制毒品,让生命之花绚丽绽放!

谢谢大家的聆听!

禁毒手抄报内容篇三: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感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

一走进大门,便看见一座高六、七米的雕像矗立在我们面前,一位年青的妈妈哭干了眼泪,双手无助地抱着死去的孩子,仰着头似乎在向苍天呼求,竟没有一个人帮助她。

我们随着人流、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来到了纪念馆里面。一个巨大的数字“300000”吸引着我的眼球,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竟有这么多啊!数着墙壁上一个个遇难者的名字,我沉浸在悲痛之中……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了“万人坑”,就是万余名被日本鬼子残忍杀死的遇难者遗体丛葬地。遇难者的白骨分布零乱,有的严重扭曲变形,有的伴有弹穿刀刺的痕迹,老幼群葬,交错重叠,掩埋达七层之高,真是惨不忍睹啊!

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走出纪念馆,我的心默默祈祷:“但愿战争远离人类,但愿和平洒满人间。”

禁毒手抄报内容篇四:小小的我作文300字

小小的我作文300字
我属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从外表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我的个子不高不矮,椭圆型的脸上还戴着一副小眼睛,我有一个丑陋的鼻子,说它丑是因为鼻孔太大了。
爸爸说我是个“电视迷”。每天放学回家,我脱下外衣,就跑到电视机前,打开电视看动画片。我最喜欢看《七龙珠》和《喜洋洋与灰太狼》。妈妈还专门给我买了光碟,周末的时候,我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看,似乎永远都看不厌。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无论周围发生什么,我都不去关注。爸爸说我太“迷”了。
妈妈说我是个“摩托鬼”。说我“摩托”其实是指我做事磨磨蹭蹭、慢慢吞吞。有时我起床的时候要妈妈动手才叫得动。洗脸的时候也是一边玩一边洗。写作业就更慢了,如果没人看着我,我会一边写一边玩,有时还会打开电视边看边写。这样“磨拖”到九点多钟才能完成,
妈妈见了常说:“你的心跑到哪儿去了?"做完作业,收拾文具又要用上半个小时,睡觉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
哥哥说我是个“植物迷”。因为我每次去爬山或散步,我都会对各种植物充满好奇。有时会带些回来进行无土栽培,有时会把好看的叶子做成标本夹在书里。妈妈还给我买了《植物王国大百科》,几乎每晚,我都会捧着它入睡。
虽然我成绩不算很棒,但我热爱生活。我会给爸爸妈妈做饭。我还会用洗衣机洗衣服。我会滑滑板、游泳、骑自行车......
这就是我,小小的我,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也有可爱之处。我一定会改正我的不足,把自己变成一个人人夸赞的小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hongxiaoxue/220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