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心理咨询】

(1)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人的误区》读后感_2000字

  《人的误区》,号称是心理自助全球第一品牌书,是国际知名心理咨询专家韦恩.戴尔博士的代表作。第一次看到它是在本类似好书推荐的册子上。看时,我正为些许事情而愤怒,而他说:“避免动怒的惟一方法是在内心消除这样一种想法:‘你要是跟我想的那样就好了。’”于是,我不气了。决定将它搜来,读上一读。
  第一次完整地认真地看了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一直以为这类书籍多是通过一些例子反复向读者灌输人人皆知,但是又很难做到的道理。而在此书中,作者试图用些逻辑推理,论证了那些“很难做到”的道理,其实不是空话大话,而是略经思考,即可得出“唯一”结论。全书分为12章,根据误区存在,发现误区,误区的表现,误区存在的原因,一些具体问题,误区解决的一些具体方法,结论的顺序来安排各章。告诉人们只要将刻苦勤奋、合乎逻辑的思维、幽默感和自信心等品质集于一身,他便可以真正地生活。书中第一章的标题也是主宰自己,主宰自己从主宰自己的思想开始,而所有的情绪是思想的生理反应,思想是可以选择的,也就得出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情感。后面陆续的章节就是围绕着这个观点去具体分析和阐述: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在一个个这样那样的误区里丢失了自己而让别人来支配着自己。对于这些误区,因为东西方的差异,作者的分析不一定妥当。但是他向我们所传递的:帮助自己建立起为自己的感情负责的能力,面对生活懂得思考与分析,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
  作为职业习惯,在看时,自然会去思考一个问题,精神愉快,本是人的一种自然状态,只要看一看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的幼儿,谁都可以知道。人的误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有多少误区,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不自觉获得的,是什么使得,来到这世界,本一脸无畏样、天真烂漫的孩童,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不再自信,做什么都开始瞻前顾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在我们的教育中,能否注意些什么,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经历的成长过程,不会在误区里走得太远。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说话,是个很有技巧的东西。有很多我们司空见怪的行为,都在不知不觉地向孩子传递着错误的信息,将他引入心里的误区。下面我就简单地讲上几点。
  一、与孩子交流,注重孩子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我们成年后,为何会那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使得自己常常陷入违心去讨好他人的境地?“他人对你的评价,比你自己给予自己的更重要。”这样的观点,在孩子幼小时,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向他们传递。比如,我们对孩子常说,“你要是那样做,妈妈就不喜欢你了,”而不说“妈妈不喜欢你那样做事。”因此话,孩子得出的结论是:“妈妈不喜欢我,这下我可完了,”而不是“妈妈不喜欢我这样做事。那是她的决定,但我仍是有价值的。”这使得孩子从小就开始根据他人的看法来确定自我形象。且孩童时代的思维习惯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只会强化自己根据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确定自我形象的观念。
  这样的认知,很容易导致人陷入自我嫌恶的境地。自我嫌恶与自爱相比,无论如何不是一种让人更为健康的情绪。因为一个人只有自爱自己,意识到自己是最重要的、美丽而有价值的,这样他才能够去爱别人,并通过帮助自己、关心自己来帮助别人、关心别人。只有自己接受自己、承认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他才能够确立起信心,去爱别人。如果他认为自己的价值要由别人去评判,那么他将失去对自己的信息,而对一个连自己是否有价值都没有信心的人来说,他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即使去爱,他的爱又有什么价值呢?
  虽然,我们的言语和社会信息的微妙暗示,都在束缚着孩子的个人意识,都是为了很好的规范了孩子的种种行为。但这些信息很多都在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评价来确定自我意识、降低自我价值。而这对成年后的孩子来说,则可能成为束缚其发展的很大的阻力。所以,在我们的言语中,请多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多些他们的自我评价啊。而不应过于强调我们的评价。
  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尽可能多的赞许
  很多人不快乐,是因为,他总是花费大把的时间去竭力赢得他人的赞许,或因得不到赞许而忧心忡忡。而这很大程度上是与孩童时代所受到的影响有关。我们的传统文化总是教育孩子去依赖大人,而不应过于信赖自己的判断。每件事最好都先问问爸爸妈妈,从“我吃什么呢”到“我穿什么呢”。
  儿童在其性格形成时期的确需要得到其右影响的成年人(父母、老师)的赞许。然后,这赞许不应该以孩子规规矩矩为条件,也不应要求孩子每句话、每个想法、每种情感都征得父母的同意。自孩子开始懂事起,就该培养其自我依靠的意识。为使孩子长大后摆脱需要得到赞许的心理,一开始所应做的是从多方面给他以大量的赞许。这样的赞许不应该附带任何条件,不应该将其作为对孩子规矩行为的奖励。
  三、谈论孩子的行为,少用标签性语言。
  当他人让我们描述一下自己时,我们很可能去查一下自己的过往。然后开始对自己进行描述“我胆子小”、“我很害羞”、“我没有音乐细胞”等等。当然也可能有很多积极的自我描述。这些自我描述词语本身没什么不好,但他们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人曾经说“你用标签描述我,便是否定我。”这些标签从何而来呢。有一部分就来自他人,一种来自自己。来自他人的那部分,很多事孩提时代被他人所带上的。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比如,一个小孩子很喜欢画画,可是她的老师告诉她,你画得并不好。听了这话,孩子当然不高兴,从此没了兴趣。没多久,她便开始进行一种自我描述:“我美术不行。”由于她一直回避画画这件事,她便更加相信“我美术不行”这一观点。等她长大后,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画画,她便答道:“唉,我美术部行。一直就是这样。”
  类似这样的评价性语言,让人从孩提时代就不知不觉地为自己带上了许多标签。使得自己心安理得地保持现状,即可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找到辩护,又可避免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使得本来发展的可能性,受得了很大的束缚。
 

(2)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人在误区_500字

  一个人该睡觉的时候,她还在睁着双眼闲聊,该起床的时候,她还在睡觉,该上班时,她还在吃早点,她是在时间的误区。
  该言语时她沉默了,该沉默时她喧哗了,该起步时,她静立着,该静立时,她跑了,她是走在言行的误区。
  该启蒙读书时,她还在嬉戏游玩,该恋爱时,她还在读书,当该成家立业时,她还在流浪,他是走进落伍者的误区。
  该恨得她爱了,该爱的她恨了;朋友的真言当做嘻言,朋友的流言当做誓言,他是走在情感的误区。
  佼佼者他污了,贬了,贱了;平庸者他赏了,疼了,护了;该美兮时她蚩兮了,该蚩兮时她美兮了;他是在视觉的误区。
    初一:浅思消烟

(3)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名师系列答疑第四期精华整理——如何写好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如此重要,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以下是通过本期答疑整理出的常见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对大家写好考场作文、提高作文成绩有所帮助。
  问题1:我总是写得不生动,怎样才能写生动呢?
  回答:对大部分同学来讲,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一是找不到什么可以写,二是写得不够具体详细。作文课上,经常看到一些同学边写边数字数的情况。凑不齐老师要求的字数,写作文真难啊!要解决这种问题,一是要学会观察,有了认真的观察才有东西可以写;二是要学会用上比喻句、拟人句等修辞方法,作文才能生动形象。
  问题2:细节描写要怎么样才能写完整、写饱满?
  回答: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问题3:我的细节描写总是写不好,怎么办呢?
  回答:细节,需要学生观察,关注生活细节;思考,就是从生活细节中得到启发。要想写出成功的细节描写,就要以敏锐的感受力去观察生活,再借助选好典型细节、调动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肯定会写出成功的细节描写。
  问题4:如何写好写景、抒情和散文作文,请老师告诉方法。
  回答: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一般说来,总是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画,表现美的感情。写好写景抒情文章,需要具备美好的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写景抒情的写作训练,应当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写景抒情文的写作,包括立意、谋篇、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在阅读中看到一幅美的图画。要能够用语言描绘出一幅美的图画,首先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美的图画,这就要借助于观察。
  问题5:怎样在文章中加入适当的细节描写,应该加在什么位置,才能使文章熠熠生辉?
  回答: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问题6:如何能抓住特点,让这个人物跃然纸上呢?
  回答: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并不是像外貌那样作几句精要的描写,必须通过真实具体的事才能表现一个人,以事表人。是这件事关键时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尤其重要。通过典型事例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而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事。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问题7:怎样写好开头和结尾?
  回答:文章开头结尾方式多样,无论运用哪种方式,注重开头的点题,重视开头运用的语言;结尾部分要做到扣题,同时要注重深化主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注重语言的使用,如果有一定的优美的语言储备,在开头结尾部分要重点突破。
  问题8:写作六要素包含哪些?
  回答: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问题9:如何把一篇作文的字数写长?
  回答:如果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描写,对其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可以既可以扩充篇幅又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多多观察周围的人物、环境等。
  问题10:怎样细节描写出人物的语言与动作?
  回答:人物细节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也就是说,描写人物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他做什么,更要写出他是怎样做的。就是这些微乎其微的“小动作”,在凸现人物个性。老师平时的作文指导中强调的具体描写主要指细节描写。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细节如电影里的蒋介石,动辄就骂一句“娘希匹”,这句口头禅便是语言细节,凸现了这位政治大人物在上海滩里熏染出来的痞子气和在关键时刻缺少沉着的狭隘气度。
  问题11: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该如何塑造人物?
  回答:在把握人物个性的基础上,首先是人物的肖像,这主要是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通过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的身份、处境、个性和思想。其次是人物的心理,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再次是人物的语言。写人物的语言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写人物的对话,二是写人物的内心独白,都要用典型化的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来鲜明形象地反映其人物的性格。最后是人物的行动。行动描写是对人物行为、动作的描写,是用人物自己的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写法。
  问题12:写作的时候,有时越写越偏,怎么办?
  回答:文章写跑题的原因是因为之前没有确立明确的中心,审题之后确定中心进行选材,将所选事件进行合理安排,文章详略直击文章中心,内容详略安排不得当导致文章跑题的一个因素。拿到题目之后务必确定文章中心,在此基础上确定文章主题。
  问题13:考试时,作文的词语运用得华丽好,还是朴实一些好呢?
  回答:辞藻华丽是写作的优势,但是需要有一定前提和基础,每篇文章需要在审题之后有一定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语言优势才能帮助你得一个满意分数。文章详略安排得当、中心一定要突出。语言朴实可以注重人物描写。
  问题14:在写作文时怎样才能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形象?
  回答:人物描写,主要抓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描写等,其中人物的动作描写可以增加文章的动态效果,如何评定你的描写是否过关,检测方法:通过阅读自己写的文字,如果透过文字可以呈现一个画面,就是较好的人物描写。仔细观察人物,用语言表达程度。
  问题15:怎样可以写得有详有略呢?
  回答:详略安排是相对而言,但一篇文章的详写部分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在行文过程中注意事件的起因注意篇幅,事件的经过需要重点去写,经过部分需将涉及的人物、事件进行详写,略写是使文章完整,内容更加紧凑,文章详略安排影响着文章主题是否突出,也是评定作文跑题与否的重要依据。
  答疑老师简介:刘聪漪,智康中考研究中心研究员、2013新浪五星金牌教师。
  智康讲师团核心讲师,对于志愿填报、高考冲刺有深入研究,举办过多场公益讲座。所教多名高三学生在高考中均取得较大提升,如马同学(文)以北京市西城区文科前十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传授技巧,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德养,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成长。辅导学员中最高提分30多分,并有多人考入人大附中、实验中学、四中等学校。
  推荐课程: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1对1让文章更美妙

(4)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让青春更精彩_600字


  让青春更精彩
  处在青春期的我们一方面迎接着生理的变化所带来的苦恼,一方面又经历着心理的急剧变化。因此,许多烦恼悄然而至,使我们原本明媚的天空蒙上了一层阴影。
  我的表姐就是一位被“痘”缠身的人,我以为她一定会与痘痘们抗争到底,可她却笑说:“有痘是给别人看,又不是给自己看。况且,有痘也说明我有青春嘛。”这是多么良好的心态。所以,生理上的变化并不可怕,只怕曲解了它的含义,与正常的现象“抗  ”争到底。
  处在这个时期的我们自觉地摒弃了墨守成规的思想,都想塑造一个有个性的自我。我也不例外,我追求并完善着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我渴望着他人的理解。
  但现实总是不如人愿,我的行为常常不受他人理解,甚至受到排斥。经历一番检讨后,我认为,追求个性不能唯个性,渴望理解不能变成苛求他人。
  我们的个性在发展,像撒进田地里的种子破土而出,但不可避免的,杂草也会杂在其间,我们应该让园丁拔出杂草。
  真正的个性不是穿着上的标新立异,真正的独立也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个性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魅力,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精神。我们应积极与父母交流,避免行为上的误区。
  为了让青春更精彩,我们应以平静的心态迎接自己的生理现象;在理解别人,不苛求他人的同时,发展个性,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初一:小豆

(5)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珍惜的理由_3000字

  从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就有了家庭,家人与亲情。有的人认为家是一个地狱,有的人认为家是一个避风港,有的人认为家人给予的关心是理所当然,有的人认为家人给予的关心应该去珍惜,要学会报答与感恩。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答案,接下来我告诉你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爱在屋檐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人人都盼望有个温暖的家。我们作为子女、家庭中的一员,应该要了解自己的家庭,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父母。
  一、我知我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可是家庭是怎么形成的呢?
  1、家庭的关系:①。婚姻关系;②。血缘关系;③。收养关系。
  2、家庭关系的确立情形:①。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小两口结婚成了家);②。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③。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养子女与父母成为一家人);④。随父(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3、家庭结构的类型:①。核心家庭;②。主干家庭;③。单亲家庭;④。联合家庭。
  4、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他们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如:物质生产功能;人口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抚育和赡养功能等。
  二、我爱我家
  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在世界上的多种爱中,至深至纯的爱是母爱和父爱,这种爱是无私的、永恒的,是无微不至的,是不求回报的。人们常说:母爱如水,温柔细腻,父爱如山,深沉严格。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
  1、父母视我们为掌上明珠,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使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那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①。我们要留心父母的言行,这样就可以随时体验到父母对我们的爱。②。我们也要学会感受爱、奉献爱,这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2、那么父母为什么要对我们抚养呢?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亲情的自然流露;②。是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③。是当今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父母如果不对子女尽抚养义务,甚至虐待子女,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三、难报三春晖
  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要学会感恩。那正确的认识是什么呢?
  1、孝敬父母的原因:①。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父母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父母教我们做人;②。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③。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和爱戴父母;④。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⑤。这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2、如何孝敬父母:①。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②。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也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在平等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我与父母交朋友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享受亲情、关爱和欢乐,家就是个乐园;化解不了与家人的矛盾和冲突,家就成了樊笼。走进父母,奉献爱心,善于沟通,化解矛盾,调试逆反心理,我们就能为和睦的家庭增加温暖。
  一、严是一种爱
  我们经常烦恼父母对自己约束与严格,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父母为什么要对我们严格呢?我们又应该怎么来面对父母对我们的严格呢?怎样来避免这场“战争”呢?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①。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与严要求;②。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③。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④。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有时产生反感,产生了逆反心理。
  2、对于逆反心理的认识:①。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说错的,有的反抗不无道理;②。我们的父母不是圣人,他们的观念有时滞后,在家庭教育方面,他们难免有误区;③。与父母平等交往,有助于帮助父母更新观念、走出家教的误区,也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3、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危害:①。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都是错误的,会给父母和自己造成极大的危害。②。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不是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拿父母的错误惩罚自己;③。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不是拿自己的错误伤害父母,就是拿父母的错误伤害父母。
  4、我们应该怎样避免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的危害?①。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调适逆反心理;②。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③。与父母平等交往,坦诚沟通;③。④。学会交换立场。
  二、两代人的对话
  我们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与不同的思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1、如何看待与父母的矛盾:①。与父母的矛盾,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②。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2、与父母沟通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①。首先要平静下来;②。要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③。弄清楚分歧所在,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这样,看似冲突的事情就有了回旋的余地。
  3、沟通的要领是什么:①。前提是彼此了解;②。关键是尊重理解;③。有效方法是与父母换位思考;④。结果是求同存异。父母是爱我们的,只要我们同样以爱的方式对待父母,沟通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
  4、如何做好与父母的沟通:①。了解父母,沟通就有了主动权;②。敞开心扉,沟通起来无顾忌;③。笑口常开,沟通起来无障碍;④。耐心解释,沟通之中得理解;⑤。换位思考,有效沟通不可少;⑥。尊重理解,正常沟通最关键;⑦。求同存异,沟通不要走极端。
  5、在家庭中与父母交往的方法:①。赞赏父母,赞赏中增进亲情;②。认真聆听,聆听中获得教益;③。帮助父母,用行动感动亲人;④。与父母不必太计较;⑤。宽容父母。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家中有我们最爱的人,也有最爱我们的人,面对父母一天天的老去,我们应该做对的事情,应该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初二:聂琴

(6)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5.25心理健康日活动方案

这是春意盎然的五月,这是阳光明媚的五月,也是充满希望的五月。五月的阳光洒满大地,给大地带来朝气;五月的阳光也洒在了我们的心中,给我们内心带来温暖。在这生机勃勃的日子里,为了给同学们释放压力、缓解情绪,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生活、学习中,xx系学生分会心理健康部即将举行一年一次的5.25心理健康月活动。一、活动主题   我爱我,让阳光走进心灵。二、活动目的    通过各式各样新鲜有趣的活动,让每个同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温馨和快乐。抛开过去枯燥乏味的被动接受,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倾听自己的内心,敞开心扉,让阳光走进心灵。同时专业老师的讲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同学们的心理误区,更深刻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促使同学们乐观向上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建文明校园。  三、活动对象外语系全体同学四、活动流程策划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心理健康知识讲座3月20日e2a-103安全知识教育讲座4月1日e2a-103特校之行4月12日怀化市特殊学校心灵寄语5月7日各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5月10日各班级心理健康电影展播5月15日e2a-103五、活动内容   1.特校之行活动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那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虽然有着梦幻般的花样年华,却只能在无声的世界里独自诉说着自己的心语。在这里,他们用情交流,用心唱歌,即使听不到悦耳的音乐,也不能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但他们有着想要与世界相拥的热情,有着想与人交流的迫切,同时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鼓励和呵护。为了能给特校的孩子们送去一份温暖,外语系心健部与爱心协会合作,在本次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中开展特校之行的活动。2.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生活丰富多彩,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引发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特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增强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提高同学们自我关注意识,更好地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同学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针对外语系女生多的情况,同台举办安全知识讲座,普及安全知识,更好地引导同学们学会关爱自我,保护自己。3.心灵寄语随着春天的气息逐渐染绿校园,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也渐渐拉开了帷幕。此次5·25心理健康月我们为同学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中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下敞开自己的内心,让阳光走进心灵。心灵寄语活动让同学们在播撒种子的同时收获花朵,在赠人玫瑰的同时收到余香。    4.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五月的步伐声悄悄临近,我们迎来了5.25心理健康月。为了让更多在校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实质,重视心理健康,培养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外语系心健部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走进你我,使同学们在参与班会的过程中更加切实体会到心理健康的实质,享受一个愉快的大学生活。    5.心理健康电影展播为丰富同学们日常生活,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营造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氛围,特举行播放心理健康主题电影活动。望能缓解大学生现如今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同学们直面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预祝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真正发挥其意义所在,使更多的同学融入其中,拥有一个健康心灵。xx系学生分会心理健康部xx年4月8日

(7)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暑假也听课_900字



  暑假也能听课?没听错吧!是不是去补习啊?非也!非也!欲知情,请君捧杯茶,边品边听。
  中考结束后,我迷上了网上冲浪。一次偶然机会,我被“网络课程”几个字吸引住了。网上听课,新鲜!将要步入高一了,给自己充充电,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了网页,捣鼓一番后,总算是报名好了。两天后,我就接到了通知,当晚7点,Benson老师要给我们上课。当时我可乐坏了,以致于在电话里头将“Thankyouverymuch”说成了“verythankyou”!(丢人啊!)
  那天晚上6点多,我就端着杯铁观音,屁颠屁颠地赶到电脑前准备听课。刚入“课堂”便发现人还真不少,而且都来自五湖四海。嘿嘿!网络课程的功能还不一般,能使分散各地志趣相投的人欢聚一堂,大家虽未谋面,但“谈吐”间却像老朋友一样轻松`畅快!
  “同学们,上课了!”一个极富磁性和感召力的声音响起,是老师!我原本就不平静的心又兴奋起来,我赶紧敲着字块向老师问好。(听课时只有老师能使用麦克风,没有视频)“课堂”并没有想像的那么严肃`枯燥。因为Benson老师太具亲和力了。他对我们像对自己的朋友,又像是对自己的弟弟。他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中国式英语的弊端,又旁征博引,举了些例子叫我们发正确的美式发音,还叮嘱我们要多练习听说,掌握美式发音的规则。那口气虽认真郑重却也不乏和蔼。
  由于没有视频,谁也不认识谁,我们一改平时上课时小心谨慎的姿势,大胆起来了,纷纷积极响应老师,跟着老师纠正自己的发音`口形。接着一缕茶香,我也竟洋洋洒洒地记了几页笔记,“不知耻”地跟着老师吼”了几声。(反正他们听不见)
  那一节课下来,我真是获益匪浅啊!不只是学到了新知识,交到了新朋友,还获得极大地快乐!
  那一次后,我迷上了“网络课程”。上百成千名素不相识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奇妙的科学海洋里里畅游,在变化多端的电脑程序中飞驰,在字母堆积成的高塔徘徊。我们一起讨论各种问题,交流学习心得,走出学习误区。网络课程让我享受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
  一包好吃嚼着,一杯清茶泡着,一个舒适的姿势坐着,一只手不紧不慢地按着,收获着知识,交流着感想,享受着乐趣,真是幸哉!悠哉!乐哉!益哉!
  网络听课多多益处,比平时上课有趣活泼得多,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的约束,真畅快!
    高一:蓝色天空11060(张泽棉)

(8)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09年中考作文热点聚焦常见误区_2000字

  关于议论文写作,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议论文作为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在中考作文中频频出现。以近年来一直沿用选题作文题型的兰州为例,从2006年的话题作文“人要有那么点精神”、2007年的材料作文“欣赏”,到2008年的全命题作文“为自己喝彩”,这些题目都适宜写成简单的议论文。浏览一下2008年各地中考作文考题,我们会发现,有不少考题是适合或必须写成议论文的,比如,湖南株洲题:半命题作文“温暖”,“要求”中明确提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福建福州市题: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湖北黄冈市题:读下列材料(薛谭学讴),可产生多种感受。请根据个人的理解,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等等。议论文写作中,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对初三备考学子来说,如何提高自己的议论文水平?这都是本期我们要谈的话题。
  常见误区
  1.论据虚假。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二:一是运用引证法时,或张冠李戴,或篡改原意。如有的作文中将《游子吟》的作者说成是李白,把美国科学家爱迪生说成是英国人,有的甚至编造名人名言。二是运用例证法时,具体事实跟客观实际有出入,缺乏科学性。诸如此类,都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2.以叙代议。写议论文,不少同学习惯于一味地罗列事例,而忽视了对事例的分析,这势必影响文章的说服力。要增强文章说服力,须在叙例之后进行必要的分析,通过分析,来阐发事例跟文章观点的关系,从而使事例与观点融为一体。
  3.就事论事。写作的时候只是复述材料或围绕材料转圈圈,不能由此及彼使议论深入。一篇针对“赵人患鼠”的短评,作者复述了寓言中赵国人及其儿子的说法,之后作了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就此结束了全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文中只字未提。这就是典型的“就事论事”。类似误区,在一事一议的材料作文中较为多见。
  备考技法
  一、学会摆事实。
  议论文是阐述自己见解、表达自己观点的文章,要让读者认可、信服你,摆事实是一种很管用的方法。
  要用好事实论据,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对论据的要求。可靠、典型、新鲜是对论据的基本要求。论据可靠、典型,一般同学容易做到;论据新鲜,好多同学则做不到。怎样使议论文的论据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呢?要注意选取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事实作例证,使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紧扣时代的脉搏。如果要选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例证,则应尽量回避那些人人皆知的事例,选用一些人们较少关注的事例。
  其次,列举事例次序要合理。论证过程中常常会同时引述多人多事,以加强论证的力度。多人多事的排列要防止乱而无序。或以时间为序,或按贡献大小、知名度大小为序,或按国别为序,或按不同类别为序,或交错使用几种顺序。总之,要做到思维严密、井然有序。比如,在论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一论点时,你准备选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一组值得铭记的有责任心的人的事例──温家宝、谭千秋、倪萍、李嘉诚,我们可以按时间顺序(地震中、地震后)排序,也可以按知名度大小排序。
  再次,叙述事例详略要得当。议论文中的叙事是作为论据使用的,有别于记叙文中的叙事。一般来讲,我们的一篇作文不可能写得太长,所以我们所选用的事例,也应该尽量简短些。能用二三十个字讲清楚的,不要用七八十字,这就叫“长例短说”,这样方能使文章更为精练简洁。有时,可把一个例证浓缩为简短的一句话,这样一来在很短的篇幅里就可以举出很多例证,充实文章内容。
  二、善于讲道理。
  一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中心论点找几个理由。例如我们前面举的2008年福建福州中考作文题“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般同学论证的时候往往是先谈谈有责任心的好处,再谈谈缺乏责任心的危害,构成正反对比论证,这样的论证是可以的,也是有一定说服力的。但如果追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可能为中心论点找到几个理由:
  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心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修养;
  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心是衡量社会道德水准的标志;
  为什么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责任心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这样一路问下来,我们可以为中心论点找到几个理由,也就成功地将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了。
  二是学会运用道理论据(理论论据)。运用理论论据,必须正确无误。这个“正确”,一是指引文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二是指作者必须真正理解引文的含义,不可乱用,不可断章取义,更不能杜撰捏造。理论论据还必须与论点有严密的逻辑联系。引用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弄、炫耀学问,哗众取宠,因而不能堆砌材料,而是要与论点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为证明论点服务,要使二者水乳交融。
  三、掌握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主要有两种:总分式(横式结构)和层进式(纵式结构)。
  总分式结构,指论证的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有时是先分说后总说,有时是先总说后分说最后再总说。《理想的阶梯》一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文章开头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主体部分设了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结尾总结全文:“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很多议论文是按着“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的思路来行文的,即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的前后顺序不可以随意改动。这就是议论文的层进式结构。比如“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一文题即可按层进式来行文:“什么是有责任心”→“为什么要做有责任心的人”→“怎样做有责任心的人”。

(9)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从1977年恢复全国高考开始,高考作文已走过了30年历程,30年的高考作文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总结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反思其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前进方向,对作文教学评价及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回首30年高考作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代高考作文的不同特点。
  20世纪70年代,高考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和缩写、改写,关注意识形态,政治色彩浓烈,文体主要为记叙文。比如1977年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20世纪80年代,高考作文以材料作文为主,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强调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和记叙文。如1984年,要求考生谈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1985年,要求考生写信呼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0世纪90年代,高考作文仍以材料作文为主,关注社会生活,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文体主要为议论文。如1990年,就两位小姑娘对玫瑰花有刺的不同看法进行思考;1991年,就“近墨者黑”和“近墨者未必黑”展开辩论;1997年,就“乐于助人”和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悄悄走开”两个材料发表议论。90年代后期开始关注自我发展,如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21世纪,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多种命题形式并存,各种形式的作文相互渗透,作文命题形式趋向多元、交融。这一时期,“发展等级”概念出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继推行,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高考作文文体开放,表达自由,更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彰显人文精神,鼓励考生写出有创见、对问题有深层思考和辩证思考的作文;同时,寻求限制与非限制、开放与有序的和谐、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小我与大我的契合、言语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      30年高考作文在变化中也有不变的东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注社会热点。文章天下事,高考作文“与时俱进”的思想一直没变,一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思考社会矛盾,体验时代精神。而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以社会政治为热点;80年代以社会生活为热点;90年代开始关注自我发展;21世纪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倡导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高考作文命题表面上回避社会热点,暗地里迎合社会需要、关注社会热点。
  第二,强调哲理思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视哲理思辨可以说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较为稳定的格局。关注理性和辩证性,作文命题所给的材料和话题需要考生对生活有更多的理性思考,要求考生掠去浮华,探求现象背后的实质,用辩证眼光去理解、分析和判断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像1986年的材料作文“树木·森林·气候”,1995年的材料作文“鸟的评说”,都要求考生正确、全面地分析材料,理性、辩证地看待问题。2005年全国卷的话题作文“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和铭记”,话题本身就充满思辨色彩。2007年全国卷的漫画作文“摔了一跤”,也需要透过漫画表象,揭示理性内涵,写出深层意蕴。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符合高中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思维发展的需要,也契合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写作教学目标。
  第三,重视思想导向。作文即做人,高考作文对世界观、价值观的关注一直没有削弱,注重考查学生的思想修养。1979年的改写《第二次考试》,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7年的“关于‘帮助’”,等等,触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呼吁人间真情永驻。1981年的“读《毁树容易种树?品格”“战胜脆弱”,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等等,是对世界观的关注。     三      高考作文在“变”与“不变”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的有下面几点。
  第一,内容方面限制过多。历年的高考作文大都有明显的思想倾向,事先有价值取向问题,有较强的政治色彩、道德色彩,试图以此来检验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如2000年作文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事实上“答案是唯一的”也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答案之一,但考生敢写吗?不敢写。1997年的“‘乐于助人’与‘悄悄走开’”、1998年的“战胜脆弱”、2001年的“诚信”和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主题和立意限制性太强,都是别无选择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典型的崇尚理性,其主题先行的不当预设使几百万考生异口同声:为了有一个客观认识,必须排除感情因素,不能感情用事。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2007年的“关于‘帮助’”等,自主立意的余地也非常有限。从这一层面看,多维是假象,单一是实质,潜规则是实质。还有相当多的道德的东西在难着考生,相当多的学生不敢换角度去写。高考作文考的是想象中的学生,不是真正的学生。我们的高考还没有给考生一个真正开放的空间。高考作文命题过分地限定了学生选择言说内容的权力,使学生失去了写作自由。
  第二,语言表达重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就是语言的艺术。高考作文对语言表达重视不够,特别是对规范化的语言表达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发展等级,容易导致考生为得高分而追求形式,忽视内容需要,忽视基本表达。一些考生基础的语言表达不过关,乱用标点,滥用修辞,重复?唆,繁简不当,语言幼稚,语体不合,语句不通,表达不畅,词不达意,东拉西扯,书写不规范,逻辑不严密;一些考生为了“文采”,刻意地用排比、类比开头,用排比段举例,拼凑一些华丽的语句;一些考生为了“个性”,不惜“钟情”网络用语、西洋词汇、文言古语。综合起来看,高考作文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弊病不可忽视。
  第三,写作文体收放失度。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更多地提倡文体自选,在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宽广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写作才情和个性魅力的充分展示。因此,近年来高考作文呈现出了考场作文少有的文体繁荣景象。但这却让不少考生误以为,越是另类的文体越能体现出创新的色彩,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于是不考虑表达需要和自身实际,动起笔来常常避熟就生。于是,话剧、小品、日记、网络日志、就诊报告、文言文、会议纪要、导言、节目访谈、现场直播等外观别致而内容空泛的非常规文体层出不穷。一味另类,盲目破格,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
    第四,为创新而创新。高考作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和写作才华,但一些考生为了赢得发展等级的加分,陷入了创新的误区,为创新而创新,为求异而求异,没有处理好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见解独特与内容合度、形式创新与文体明确、个性化表达与规范化表达、想象虚构与真人真事、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等各种关系。出现了不少“反常”而不“合道”的现象:立意刻意求新,牵强附会,故作惊人之语;内容胡编乱造,东拉西扯,缺乏生活底蕴和真情实感;语言过于花哨,矫揉造作,失去清新活泼之美。为了展示个性,甚至不惜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搬用他人的文章,等等。类似这样的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更不要说新颖别致,体现出创新和个性了。     四
    高考作文的“变”与“不变”及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对高考作文改革和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纵观30年高考作文出题的特点,笔者认为在今后的高考命题及作文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要特别注意。
  第一,联系社会现实生活。高考作文命题应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学会读报,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信息,从社会热点信息中选择积累写作材料。阅读教学也要注意和社会现实的关系,在课堂上引入时代活水。要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展开讨论。2007年全国卷I为漫画作文“摔了一跤”,有不少语文老师反映,好学生使不上劲,有能力发挥不出来,有差距体现不出来。平时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没有关注社会,没有思考生活,更不可能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深层的认识,自然会在写作时惊慌失措,“使不上劲”。与此相反,有的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曾组织学生进行过相关问题的讨论。这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平时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的结果。有了这样的日常关注,学生自然会在高考时左右逢源、思路畅通。
  第二,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高考作文应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更中性些,避免误导。应打破潜规则,增加思维张力,出项度更宽广一些的文题,最好不以观点命题,不出有明显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的题。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文题,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也可出一些突出地方特色的文题。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要尽可能使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让考生的实际水平得以发挥。近年来我们一些地方性考题可以说实现了高考题目的多样化和多项度的思维空间。如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题“怀想天空”,2006年北京的高考题“北京的符号”,上海2003年以来的“杂”“忙”“我想握住你的手”等文题。日常教学应重视发展创造性思维。在具体操作中少一些限制,少一些僵化的指导,而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拟题。指导学生从立意、题材、结构、体裁、语言等不同角度展示创意,追求创意的多样化。督促学生养成个性化阅读的习惯,以个性化阅读促进个性化写作。激励学生尝试用新的形式、新的方法写创新文,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第三,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培育科学理性精神是高中语文“表达与交流”方面的重要目标。恩格斯说过,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理性、思辨性恰恰是我们学生的弱项。青少年学生容易偏激,思考浅尝辄止,不善于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或喜欢讲大道理,不善于从小的角度切入。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看,其突出特点是关注理性。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科学认识观,尽可能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平时应注重理性思辨能力的训练。可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某个观点或某则材料作思考辨析,也可以挑选优秀文章让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同时,梳理和掌握政治课本中一些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的武装,有了辩证思维的深度,有了对人生深层次的内在反思,才能写出符合题意、深刻、有新意的作文。
  第四,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调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写作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写作论述文、实用文的能力一向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倡导个性化、人本化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已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拥有一席之地,文学作品写作与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并存已成为可能。高中作文教学应处理好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的关系,平时作文应对各种体裁都进行练习,练好基本文体,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兴趣,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实现写作的个性化。可以以论述类写作为基础,同时,让文学类写作、实用类写作与论述类写作并行发展;以话题作文为主,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多种作文形式共同训练。
  第五,彰显语文学科特色。高考作文首先应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让大多数考生甚至所有考生都有话说,应更多地关注文章的信、达、雅,引导学生表达得更充分、表达得生动而有活力。语文学科性质最突出的应是其交际工具性,培养学生有效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要从作文训练的自身规律入手,和课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课文教学中运用“表达阅读法”,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课文学习和作文实践联系起来,把自己所想与课文作者所思进行比较,在对比反思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要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必须广泛地阅读,多读名家名著,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积累文章结构模式,积累语感。要重视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生动。在日常的读写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作仿写练习,坚持练笔,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并在互评作文时了解他人作文中的毛病,并与之比较,使自己在以后的练习中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要使文章富有文采,就要使学生善于品味名家遣词造句之妙,感悟作家运用语言的规律和独到之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选用生动的词语、灵活的句式,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引用诗词名句,并注意渗透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注重理性思辨、文字之美的同时,必须倡导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文题上,应该以人为本,切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重视体验与个性,体现选择性和多元性,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进行深刻的思考,弘扬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溯其源流,方能明其走向。反思30年高考作文之“变”与“不变”,可以使我们更理性地看待高考作文,更理性地认识语文教学问题,也可以使高考作文更理智,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适应学生发展之需和语文学科发展之需。纵观高考作文30年来的变迁,其变化趋势是:写作文体从封闭限制走向灵活开放;写作思路从单一集中走向多维多项;写作内容从聚焦政治走向关注社会生活,注重人的发展,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命题形式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各命题形式之间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高考作文题的变化,折射出了社会的沧桑巨变,浓缩着主流价值观的与时俱进。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作文题将更加多彩、更加科学,将朝着时代性、开放性、哲理性、言语性、人文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

(10) [与人交流的误区是]高考作文考生要避免的十大误区

  一、审题——若即若离?
  虽然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或是“新材料作文”出现,题目宽泛,不设审题障碍,但也并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依然要在所给话题、材料范围内进行审题写作,不可抛开话题、另辟蹊径地“信马由缰”。否则,就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比如上海2007年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就应该牢牢抓住“必须”“跨”“坎”等“题眼”进行审题,还要重点关注、开掘出“坎”的引申义、比喻义。?
  推荐:2009高考复习备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
  规避:要加强审题训练,针对题目“辨字析词”,盯准“题眼”,尤其对于哲理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分析题目的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广。
  二、入题——千呼万唤?
  高考作文因字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多,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
  规避:多看名家精短美文,为我所用,在“实战”中寻找不足,总结经验。
  三、扣题——蜻蜓点水
  有的考生写作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话题、话题的关键词或与话题相近的表述,犯了扣题不紧的错误,看不出是就所给特定“话题”或是“新材料作文”而写的文章,这样得分自然不会理想。?
  规避:在行文时牢记“考纲”中对作文扣题一项的具体要求,依照标准去做,回想老师的相关叮嘱及传授的方法。
  四、立意——平庸病态
  见解独到、构思新巧、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在考场上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有的学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规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突破定向思维、线性思维,走向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视角独特,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五、选材——陈旧苍白?
  有的学生作文材料陈旧苍白,缺乏厚重感。要么记叙一件事,有骨架没血肉;要么议论一个道理,观点+例子+结论,缺分析少论证;要么连例子都没有,翻来覆去,空谈漫议,写到哪儿算哪儿,凑够字数为原则。?
  规避:积累材料。一是在高三这段时间里继续收集鲜活的材料,并选记一些名言警句;二是把长期以来的“库存”分门别类筛选一下,选择出可供用于写作的精品材料列出提纲。
  六、语言——艰涩难懂
  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教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高考大纲对于作文的要求是语言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有内涵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要用最规范、最传统的语言来写作,最好不用或少用网络语言。?
  规避:平时写作时尽量不使用网络语言或少数人才知道意思的语言。
  七、形式——千篇一律
  考场作文,事关重大,不仅内容要出彩,形式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使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完美统一,方可获得高分。但教师在批改作文中却发现,形式创新的寥寥无几,多为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这应当引起注意,尤其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不要因为形式的“不适宜”而失去了本不该丢的分。?
  规避:运用题记、后记、演讲稿、采访记录、日记体、书信体、小标题等新奇的形式来诠释思想,表达意旨。
  八、文体——似是而非
  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好像属于“四不像”的文体,因而阅卷老师难以读懂、把握这样的文章,判分就有争议。所以,一般说来,文体还是明朗为好。?
  规避:就高考作文而言,最好多使用记叙文(夹叙夹议)、散文(记事、抒情)、议论文三种常见形式,少采用或不用诗歌、戏剧、文言等体裁。
  九、结篇——虎头蛇尾
  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分配好答题时间,以致在写作文时所剩时间不够了,有的考生来不及结尾,结果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或干脆空在那儿。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被视为未完篇处理。因为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文章的整体,虎头蛇尾的文章是要被扣分的。?
  规避:考生平时要训练自己在大约45~60分钟内能够写出一篇完整作文的能力,最后交上的作文无论如何都应该是一篇结构完整的作文。
  十、卷面——乱涂乱改
  现在是电脑阅卷,字迹模糊、扫描不清就会丢失信息,老师看得吃力无疑会影响分数。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的作文使人赏心悦目,印象分立即增加;而字迹潦草、涂改得难以辨认的答卷,无形中就会多扣几分。高考作文如果接二连三地出现错别字,就会被认为语文基础太差,得分也会大打折扣。2008年高考作文对错别字要求更高,有的省已经规定每错一字扣一分,应予以特别重视。?
  规避:养成好的书写习惯,不会的字、词要查字典、词典。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igekaoshi/10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