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日记】
驻村干部指的是村级以上单位派人前往行政村或自然村开展帮助村级工作的一类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网格员工作日记范文汇总五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网格员工作日记
现在我和我的搭档小席一同入户登记,有个人陪着,安全感更强。上周是我以个人单干,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上周我登记了十户,大多数是老人在家,感觉还安全,进行得也还顺利。但有一户,自己把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
我敲了门,门很快就开了,是一位中年男人,礼貌地介绍后,他让我进屋了。但随后,他竟然把门给锁了。随着这声锁门声,我的心也跟着一紧。这一刻,我想了很多:不会有什么事吧,听社区的人说,现在的武疯子挺多的,变态的人也很多,再说这个男人,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家里好像没有其他人,要是......天哪,我该怎么办,我一个人该怎么办?不行,要镇定,我是来工作的,如果发生什么事,首先要呼救,再不行就打110......我故作镇定地坐下来,其实内心忐忑不安。打开我的工作袋,进行调查登记。还好,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可怕,他跟我保持很远的距离。但当我了解到他38岁了还没成家时,我的心又一紧,看到一位女士和他独处一室,他不会有什么非分的想法吧。心又一次忐忑不安起来。从我的斜视中,我看到这个家凌乱不堪,这个男人不修边幅,一看就知道没有女人生活的痕迹。在询问中,我得知他是一名老师,心又感觉安全一点。
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我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还好,在我给他留社区的联系方式时,我还能保持微笑与镇定。直到走出这个门和他道别,我才放下心来,但感觉我的腿好软,浑身是汗。
这一次,真真正正让我体验了一回什么是忐忑不安。
【篇二】网格员工作日记
4月4日上午,我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工作。我来到城市花园一期4栋2单元103室,这户人家的主人张耀东,现年84岁,前年因中风,瘫痪在床。张耀东老人一见到我,热情地招呼我坐下,跟我说,今年领取养老金又要验证指纹了,正为这事发愁呢。得知这一情况,我马上联系了街道人社中心主任潘军,潘主任指示我,由我们社区出具证明,证明老人行动不便,就可以领取养老金。见问题解决了,老人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人的儿媳单xx,现年48岁,因病致盲,属于一级残疾人。根据街道民政办的要求,对辖区所有残疾人生活状况与基本需求进行调查,我对单xx进行了仔细地询问,完整地填写了《调查表》。随后,我又为单xx办理了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爱心卡”。她拉住我的手,一个劲地表示感谢!
作为网格员,我们会继续以关爱为核心,关心困难群众,为他们送温暖,献爱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时刻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
【篇三】网格员工作日记
网格员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社区工作者,是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承担具体任务,为群众服务的基本力量。要求直接面对群众、接触群众、了解民情、转达民情、解决民困,与群众保持联系,帮助政府完成好社区的管理与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要做好这项工作,网格员必须要有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为群众服务的基本本领。这一段话,决定了网格员岗位的平凡和工作的不平凡。
为了更好地做好电网工作人员的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我利用报纸、电视等了解和掌握民生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上门工作的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我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积累的社会保障知识,耐心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咨询。我还随身携带了片警和妇保医生的联系电话号码,方便有这方面问题的居民打电话咨询。在群众询问的过程中,我坚持“热情、耐心、细心、真诚”的工作作风,多做同理心,“多问群众的需求,多思考群众的问题,多说群众的不知道,多管群众的不快”。虽然有些人不了解我们的工作,态度不友好,甚至骂人,虽然骂的味道不好,虽然有时我也想放弃,但想想他们岗位的特殊性,心很平静。
老子说过:"大必出于细"也就是说再伟大的事业都是一系列小事构成的,没有小事就没有大事。什么叫不平凡?就是把平凡的事情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做好,就是不平凡!伟大的工作需要人来做,平凡的工作也同样需要有人来做。人的能力有大小,社会分工有不同。也许有的时候,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工作;但我们能够选择的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为群众服务的意识。要想工作上有成绩,要想事业上有成就,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就要像杨兆顺书记那样,心系群众、敢于创新,有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一种勤劳扎实的工作作风,有一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平凡无奇的岗位同样可以变得色彩纷呈、可歌可泣。我们要时刻以杨兆顺书记为楷模,牢记网格员的工作宗旨,以人为本、心系群众、为人民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的温暖和各项惠民政策带给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建成和谐社会,才能真正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才能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篇四】网格员工作日记
我负责8号网格快一年了,虽然为居民做的都是小事、平凡的事,但如今当我走进居民楼,总能听到很朴实的话语,闺女,进来喝点水,到这吃完饭再走,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就很感动,这是对我的信任、接纳和褒奖,群众就是这样朴实,你对他们好,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会记住你。
前几天在网格内巡查,居民刘阿姨向我反映,楼上住户家里有两个小孩,经常在客厅里追逐喜戏,动静较大,特别是在晚上9点以后,自己的姑娘正在上高中,学习又紧张,一有噪音无法静下来复习,影响了正常的作息时间。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上门做了该住户的思想工作,效果甚微,我又找了社区民警一起上门劝说该户,要求其减少噪声,避免因生活上的细节干扰了邻里的正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纠纷。经多次调解,声音扰民现象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没几天,噪声又恢复了,楼上楼下还发生了激烈争吵。我经过几次耐心的上门劝导,从远亲不如近邻,远水不如近渴,既然能成为邻居也是一种缘份等多个角度做工作,双方学会了换位思考,楼上住户也表达了歉意,两家表示以后和睦相处。虽然调解的只是一起小小的邻里矛盾,通过我及时处理避免了矛盾进一步深化,却收获了他们给我最美的称赞,亲切的称我为"小巷管家"。网格工作虽小也很平凡,这何尝不是发挥了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呢。
【篇五】网格员工作日记
现在已是网格员上门登记的第二周了,天天和居民打交道,看了很多,也感触了很多。这次工作体验也让我真切看到了这座繁华城市的另外一面。
走在喧闹的商业步行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叫卖的商贩,各式各样的商品,无一不刺激着我的任何一根神经。就在这临街的商铺后面,就是我所管辖的网格区域:六十年代的老式居民楼,可以想象一下,与现在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比,它显得太古老与久远。斑驳的水泥外墙,错综复杂的电线像蜘蛛网缠在上面,居民外窗改造得参差不齐,晾晒的衣物时而滴几点水,有的厨房的排气扇排出来的黑油滴在外墙上以及下面摇摇欲坠的挡雨塑料棚上......
走进低矮的单元楼,敲了敲我今天要调查的第一户居民的门。老式的铁防盗门开着,里面刷着米黄色漆的木门锁着。开门的是一位背稍微有点驼头发花白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大爷。说明了我的来历,大爷热心的把我请进屋。我环顾室内,除了简陋还是简陋。刷着绿色的墙漆早已剥落得斑斑点点,带着窗户的黄色木门,也因年代太久而显得暗淡。透过门道,我看到里面卧室是挤着张木床,旁边放着八十年代老式的五斗柜......
经过了解,胡大爷已经八十多了,退休多年,老伴早年去世,大女儿也六十多了,却因身体残疾一直未成家,和老父亲住一起。儿子媳妇孙子也住在这边。给我反映情况的是他的儿媳,可能是大爷耳背,每当我问一个问题,她都会俯首贴着大爷的耳朵再说一遍,从她的耐心与说话的语气,我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孝顺的儿媳,这也定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当我问及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朴实地摇摇头:我有退休金,我的女儿有残疾证,有低保,能享受国家和政府很多关照和优惠政策......
我感慨万千,我被他们的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和谐相处的氛围所感动。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仍然能保持乐观与豁然,独立与自强。突然之间,我觉得自己好渺小,幸福并不是外在环境所决定,而是人的内心的幸福体验,是。
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走出这户人家,又是怎样和他们道别。只知道,这栋楼如同一个时空隧道,将我从一个时尚、便捷、现代、人与人淡漠的二十一世纪带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让我体验了一回淳朴、自然、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同时,我愈发感觉到作为一名社区网格管理员的责任之大与使命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