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材料员】

一:[不敢为天下先]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

20.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1911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问题: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 赢得了中华民国的“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字数100左右。

21.老子与孔子打架,你应该帮谁?请联系学过的知识做解答。字数100左右。(7分)

参考答案:
20.①赞同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观点。老子出于对道家哲学理论的服务的需要。强调“不争之德”,强调“无为”。柔弱的东西不爱好去逞强,不爱好去争斗,因此他们才能天长地久。身处乱世,为保全自己,所以强调“人须柔弱”不争。
②赞同孙中山“敢为天下先” 的观点。“敢为天下先”意为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建功立业。孙中山的“敢为天下先” 激励了中国多少古仁人君子去以经世济民为己任。以一己之躯去肩负拯救和安顿天下苍生的使命。这种勇气和激情让我辈为之奋发向上,为之勤勤恳恳,为国家和民族奉献自己应有的光与热。
21.联系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观点来作答,如老子的“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孔子的“克己复礼”等。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二:[不敢为天下先]2015年广州高考一模作文:不人为先,和乐且闲_900字


  导语:高考即将来临,作文网小编整理了高考一模/二模作文,希望能帮到各位备考学子,也祝大家在2015年的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马当先,做一个运筹帷幄的领导者?还是甘于平凡,当一名自得其乐的参与者?人各有志,所言不一。在我看来,引领众人固然快意,却不如隐匿在群体之中,进退有余,悠闲自得。抛开了那些领头羊们必须承担的风险,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活动本身的乐趣。
  不可否认,领导者们往往能体会独开前路的满足感,大权在握的掌控感,这些美妙的成就感总让人沉醉其中,哪怕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也甘之如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哪个不为这样奇妙的感受所俘虏?然而,领导本身的美好,却常常拉远了领导者与参与者的距离,更消磨了活动本身的趣味。因此,不为人先大致算一种放下、自在的明智之举。
  藏身在众人之间看似与一览众山小的绝巅遥远之极,仿佛推动了许多趣味,实则却进退有余,更显从容。老子曾言:“吾有三宝,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便是在宣扬从容参与的趣味。汉武帝时柏梁台联句,身为群臣之先的宰辅直面天威,要绞尽脑汁才能不夺皇帝风头,多么无趣?隐于群臣之间的东方朔反而能进退自如,享受联句成诗的乐趣。可见,做一名参与者,附缀凤尾,更能从容地游戏于活动之间。
  更何况,参与活动本就是因为活动有趣,何必自寻烦恼地一马当先,反而大失游戏或活动的趣味?腾王阁里游宴时,阎公和宇文新州就真的有恣意挥洒文墨的工勃快乐吗?长安城里聚众雅集的玄宗,就真的比出口即成《上云乐》的李白自在吗?近至举办一次班级活动,忙碌的班长们果然比安闲和乐的同学开心吗?在春节派红包的马云,召集门人弟子以琴会友的龚一,有没有普普通通的参与者那么快然自足?身处众人之间,总能更加闲适自乐,一心一意享受活动本身。
  然而,现在的有些人却惯于把“参与就有快乐”当作畏葸不前的借口。在班级聚会中独自玩手机,在活动需要表现时你推我让,在参与中旁观,却又自认乐在参与。这种“参与者”,反而更像是被裹挟的旁观者,不但享受不到与众人同游戏的乐趣,更只能以苦作乐,在心里积聚孤独。参与,更应是同乐。
  虽不为人先,参与者往往比领导者更加幸福,把自己消散在众人之中,不品味孤独,不承担压力,体会自在,品味活动本身,何尝不为独到之乐?

三:[不敢为天下先]评卷组老师评高分高考作文 这些作文好在哪儿?

  不要轻易说“不”,这个说难不难说易也不易的高考作文题,却也拦住了不少考生。昨日(6月29日,下同),广东省育考试院拿到了部分优秀作文,并由专家作出点评。这些作文并非尽善尽美,有的也存在模仿痕迹,有的甚至还有不少错别字。但考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了观点,写出了内容,得到点评老师的一致认可。
  不要轻易说“不
  说“不”,在轻浮者那里,是一种无知浅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里,则是一种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绝。说“不”,在意气用事者那里,则是一种狂妄的表现和无谓的牺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里,则是一种大义凛然的坚守和毫不怯懦的抗争。
  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它不是逞强的工具,也不是逃避的借口,然而生活中的我们,却从不吝啬说“不”。推选班长,为逃避重担,以“‘不’敢天下先”标榜自我而无人毛遂自荐;而上学迟到,却以强悍的姿态拒绝让门卫登记姓名,来表现自己的勇敢,殊不知,老子当时说出“吾有三宝:一曰慈,一曰俭,一曰不敢为天下先”,是在一个诸侯争霸、天下大乱的时刻,他的“勇于不敢”,是劝诫人们不要为争名遂利蜂拥而上,以致兵戈相见,生灵涂炭,这是智者渴望人们和睦的呼喊;而不是逃避职责的理由。而勇敢,不是蛮横不讲理,孔子说过“知耻近乎勇”对自己的错误检点省察幡然知耻,那才是勇敢。
  不要轻易说“不”,在世事尚未洞明,人情尚未练达的时候,在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不”之前,理智地运用“不”。
  不要轻易说“不”,还因为它需要我们付出代价,有时候,甚至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败兵垓下的项羽对乌江亭长说“不”,放弃东山再起的机会,自刎乌江,从此霸王别姬成为一曲绝唱。而韩信,不对漂母说“不”,不拒绝她的帮助,忍辱负重,终成一代名将。究其原因项羽太在乎他的英雄气概,殊不知大丈夫能屈能伸,像韩信。假如项羽不轻易说“不”,那历史恐怕就要改写,项羽或许就不仅仅是一个悲剧英雄了。
  说“不”,有时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选择,请慎重考虑,请三思而行。
  当然,在邪恶势力面前说“不”,如同文天祥在元朝招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在混浊世事面前说“不”,如屈原投江,如陶潜归隐,在挫折困难面前说“不”,如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呐喊,如千手观音创造的奇迹……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心灵里一方净土的坚守,对人间邪恶势力、残酷现实,不公命运的有力抗争。他们,才是真正的勇者。所以,请不要轻易说“不”。
  【点评】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轻易说“不”者之懦、之蛮、之怨;而不轻易说“不”者之智、之勇、之高洁、之顽强等;对比论证出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的深刻道理。以内容项评价,这篇文章准确地把握“不轻易”和“不说‘不’”这两重意思,切合题意,全文中心突出,材料丰富,论证深透,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从表达项评价,这篇文章议论文文体特征鲜明;对比论证思路严谨。这是一篇优秀的作文,但文中有3个错别字。(语文评卷组作文题组长陈妙云)

四:[不敢为天下先]考试杂记_400字

  从初一到现在,也经过许许多多的期中期末考试,今写下文章一篇,以记其事。
  初入考场,便觉人声鼎沸如入闹市:谈笑者有之,复习者有之,发呆者有之,诸如此类,难以尽数。再找到自己的座位,发现桌上贴纸无数。我认为这原来应该是个女孩子的座位,因为女人总喜欢将一样东西变得跟它原来不一样,比如考试时,男的将考卷做一遍就算了,而女的却愿意多加修改,这就是为什么考试中高分的多半是女孩子。
  正式开考时,都是我们已经下笔良久,监考老师才告诉我们可以开始考试了。“不敢为天下先”,那老师应该是信奉老子之道的。而同学之间也有和老师有同样信仰的,实行无为而治,对考卷放纵不管,趴桌便睡;但这毕竟是少数的,更多的同学是下笔如飞,遇到难题时苦思冥想,不断用笔敲头,“上士以笔杀人”便是如此。考试时间漫长难熬,但终有了结之期,老师一宣布考试时间不多,某些同学听后紧张得手都快抖断了。这种情况在历史考试中尤为常见。
  考完试后,众人一起走出考场,整条走廊水泄不通,让人觉得像一群沙丁鱼。
 

五:[不敢为天下先]牵着作文的鼻子走_800字


  写作文好难呀!爸爸说过作文要用心去写,可是我却找不到题材来写。人家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我却这样认为,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学乃是处处留心,问嘛,是不懂就问,还是不耻下问,我就不知道了。
  我对作文的认识不多,我认为作文是用来抒发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老师却说,作文要多用好词佳句来修饰,我对这种看法不太赞同,我认为,作文用最真挚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就好,像人一样不需要多么华贵的衣服来衬托自己,只要穿简朴的衣服,仍然能给人们一种踏实的感觉。我不知道自己的作文思维对不对,只知道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就对了。
  直到初中,我才知道作文的真正含义。其实作文最重要的两个观点是写什么和怎么写。写什么包含三个意思,一是思想,二是审题,三是选材。怎么写也包含三个意思,一是结构,二是语言,三是书写。
  俗话说,表达之道就是思想之道。什么样的思想就注定了你写什么样的文章。听一个作家说过,最深刻最正确的思想是爱:爱己,爱人,爱物。两个人手中都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有一个思想,交换后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句话了吧!我们就是要借思想,名人名言,借名人思想。老子的思想是: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鲁迅的思想是:既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人,才能感动全世界的人。听别人说,幸福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别人,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觉得这个人的思想是非常正确,有意义的。还有一个为国的思想是:怎样判定这个国家是否文明,一是看他们怎样对待孩子,二是看他们怎样对待妇女,三是看他们怎样利用空暇时间。我觉得这个思想很与众不同。
  审题要整体把握,抓住重点;大题小做,联系自我。所有的作文题目都能用自己熟悉的生活联系起来。选材要来自生活,书本。作文并不难,就从我写起。有爱的地方就有故事,就有材料。林心雨说过,当小孩忧心时,就要起而行动。结构是线式结构和点式结构,这个我就不太懂了。
  只要做到以上要求,作文就自然而然就写出来了,我现在为我小时候那天真幼稚的想法而暗暗偷笑。现在我会写好作文了,作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优美语言脱口而出,这难道不是牵着作文的鼻子走呢?
 
    河南南阳内乡县内乡县赤眉镇初级中学初一:辛林霖

六:[不敢为天下先]给孔子的一封信_800字


  尊敬的孔子先生:
  我是您的一个普通学生,相隔数千年后壮胆写信打扰您,不仅是为了向您致上崇敬的问候,而且有几个问题亟待您的指教。
  您生于鲁国,游历于各诸侯之间,弟子三千,桃李天下,学富五车,经验丰富。您的儒家思想主张:“温、良、恭、俭、让”,前四个字让我心悦诚服,但“让”字让却不敢恭维。老子又作了一个与您如出一辙的论断:“我恒有三宝:一为勤,二为俭,三为不敢争天下先。”是吗?
  我觉得凡事都不能太绝对了,做人行中庸一点,做事要视环境决定做人的标准,不能拘泥固执,该争的时候就争,该不让的时候就不要让,该表现的时候就得努力表现自己,

七:[不敢为天下先]齐俗训

【原文】    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性失然后贵仁,道失然后贵义。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
    夫礼者所以别尊卑,异贵贱;义者所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也。今世之为礼者,恭敬而忮;为义者,布施而德。臣以相非,骨肉以生怨,则失礼义之本也,故

八:[不敢为天下先]路,是我走出来_650字

  正巧读书的时候看到一首小诗: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与自己正在建的个人主页的主题: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不谋而合,不禁有感而发。
  很欣赏上面的小诗,选择了一条路,通向远方,便要义无反顾、“风雨兼程”地去走,不顾成功与否,不管异样的目光,只管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前走。
  这和以前看到的一个flash短片很相近,一个缺失了一角的球,一直在翻山越岭,无所畏惧地去寻找自己失去的那一角,大了,小了,长了,短了……多少次的不适合后,终于找到了真正遗失的那一角。
  走自己的路,就要这样,务实、坚定地向前走,寒冬酷暑,风雨兼程,走过四季,跨过成败,终会春华秋实,枝繁叶茂,成功的果实终会降临。
  听着风的鼓励,听着雨的寄望,路上的自己不会寂寞,走自己的路,孤独?不!其实一个人的世界也未必是孤独的。
  在自己的征途上,你会看到许多,听见许多,而且,都是亲历的,是自己获得的,不可能多得,也不可能再得,宝贵!
  路,是我走出来的。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难?不!在自己的路上,会有困难,会有险阻,但不会有攀不过的山,不会有涉不过的河,也不会有走不完的路,困难,终有一天会在自己的努力下化为硕果!
  敢为天下先,亦当敢为己先。人走多了,便成了路,自己走多了,也会成为路。不要说我不敢,一切皆有可能。谁说没有路的地方永远都不能走出路来?有山,可以攀;有水,可以渡。有什么不可以的?需要的是,一份执着和勇气,一份坚定和无畏。
  路,不会平坦,路不会笔直。但请记住,路,永远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九:[不敢为天下先]战国策·韩策三



或谓韩公仲


原文:或谓韩公仲曰:“夫孪子之相似者,唯其母知之而已;利害之相似者,唯智者知之而已。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得以其道为之,则主尊而身安;不得其道,则主卑而身危。今秦、魏之和成,而非公适束之,则韩必谋矣。若韩随魏以善秦,是为魏从也,则韩轻矣,主卑矣。秦已善韩,必将欲置其所爱信者,令用事于韩以完之,是公危矣。今公与安成君为秦、魏之和,成固为福,不成亦为福。秦、魏之和成,而公适束之,是韩为秦、魏之门户也,是韩重而主尊矣。安成君东重于魏,而西贵于秦,操右契而为公责德于秦、魏之主,裂地而为诸侯,公之事也。若夫安韩、魏而终身相,公之下服,此主尊而身安矣。秦、魏不终相听者也。齐怒于不得魏,必欲善韩以塞魏;魏不听秦,必务善韩以备秦,是公择布而割也。秦、魏和,则两国德公;不和,则两国争事公。所谓成为福,不成亦为福者也。愿公之无疑也。”


译文:有人对韩国的相国公仲说:“双胞胎长得很相似,只有他们的母亲才分辨得清楚;利与害很相似,只有明智的人才能分辨得清楚。如今您的国家利、害的相似,正如同双胞胎的相似一样,能用正道去做,那末国君尊贵,身心安宁;不能用正道去做,那末国君卑贼,自身危险。如果秦、魏两国联合成功,恰恰又不是您促成的,那末韩国一定会遭到秦、魏的谋伐;如果韩国跟着魏国去讨好秦国,那末韩国就成了魏国的尾巴,这样,韩国就要被轻视,国君地位就卑贱;如果秦国和韩国友好,秦国一定会把宠爱信任的人安插到韩国,让他控制韩国,来保全秦国的利益,这样您就危险了。如果您和安成君帮助秦、魏两国联合,成功了,固然是好事,不成功,也是好事。秦国和魏国联合成功,这是您促使他们联合成功的,秦国和魏国就一定会出入韩国,这样韩国地位受到重视,国君会受到尊重。安成君在东边受到魏国的倚重,在西边受到秦国的尊崇,他掌握着这些条件,可以向秦、魏两国的国君为您要求好处,分封土地,成为诸侯,这是您意料中的事。至于使韩、魏两国相安无事,您终身任两国的相国,这又是次一等了。不管是那一种选择,都可以使主尊而身安。秦、魏两国是不可能永远友好下去的,到那时,秦国会谴责魏国,必然与韩国友好,孤立魏国,魏国一旦不能与秦国友好下去,一定会一心一意地与韩国友好,来防备秦国。根据以上分析,与秦友好或是与魏友好,哪样有利,您可自作抉择。秦国和魏国联合,两国会感激您;秦国和魏国不联合,两国上出兵救韩。”八天之内,秦军就在华阳大败赵、魏联军。




或谓公仲


原文:或谓公仲曰:“今有一举而可以忠于主,便于国,利于身,愿公之行之也。今天下散而事秦,则韩最轻矣;天下合而离秦,则韩最弱矣;合离之相续,则韩最先弱矣。此君国长民之大患也。今公以韩先合于秦,天下随之,是韩以天下事秦,秦之德韩也厚矣。韩与天下朝秦,而独厚取德焉,公行之计,是其于主也至忠矣。天下不合秦,秦令而不听,秦必起兵以诛不服。秦久与天下结怨构难,而兵不决,韩息士民以待其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anzhukaoshi/109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