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房产估价】

赵翼论诗篇1:袁枚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其中,和他的诗歌主张与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和黄景仁。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赵翼论诗篇2:2010年中考考点梳理:诗文默写


  专家解读考点
  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积累是高度重视的,其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例根据题目要求默写古诗。
  (1)将诗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在横线上完整地默写出唐代诗人杜牧的《泊秦淮》。
  泊秦淮
  杜牧
  (2009年海南省中考试题)
  答案:(1)①明月几时有②柳暗花明又一村(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透视:此题分两个小题,一是填写诗句,二是默写一首完整的诗。既有对诗歌名句的积累考查,又有对整首诗的背诵考查。解答此类试题,唯一的途径便是增加积累,平时多读多记。
  常见失误分析
  例诗文默写。
  1、必做题:请将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补充完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______,_____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______,______。
  2、选做题:请任意选取4道小题作答。①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曲而引发浓浓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②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③一点点黄晕的光,______。(朱自清《春》)
  ④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⑤宫中府中,______,陟罚臧否,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⑥______,______,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2009年山东青岛市中考试题)
  答案: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①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③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④

赵翼论诗篇3:2011襄阳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启用前☆机密
        试卷类型:A
  2011年襄阳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山青水秀古隆中,日新月移新襄阳。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那园圃()中的花,在争奇斗艳中绽放光彩;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中彰显英姿;生命是那峡谷中的河,在奔流不息中见证顽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圣人”孔子,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所推崇。
  B.不少学者认为,《襄阳好风日》地方教材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
  C.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红歌传唱”大赛的到来。
  D.我国多位外交官临危受命,奔赴战火纷飞的利比亚,成功解救了我国在利公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C.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不超过20字)
  昨日,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市第六次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据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襄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州。
  6.名著阅读。(2分)
  古典名著《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下面故事片段,指出其中的“他”是哪位水浒英雄,在他身上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故事。
  他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分付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盘缠,一面收扮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两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老并女儿拜谢去了。他把这二两银子丢还了李忠。
  “他”是水浒英雄:
  与“他”有关的一个著名故事: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3)爱国之情,人所共有。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①,西北望,射天狼”,表述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罗红不是无情物,②”吟唱为国奉献的无私精神;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③,④”表达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⑤,⑥”抒发忠君报国的雄心壮志。这些蕴含古人炽烈情感的名句,感动了无数读者。
 

赵翼论诗篇4:2013鄂州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已发布)


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中考语文信息。
  鄂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学校:考生姓名:准考证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静谧(mì)蜷伏(quán)鳞次栉比(zhì)浑身解数(xiè)
  B.剽悍(piāo)追溯(shuò)物竟天择(jìn

赵翼论诗篇5:2012黄石中考语文试题


  机密★2012年6月20日启用前
  2012年黄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整理录入:青峰弦月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6分)
  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美,柔曼妩()媚,向世界展示生命的万种风情。微风啊,你是生命的化妆zhuāng()品,你用轻柔透明的羽纱制zuò()出不重复的美妙时装,在每一株芦苇身边舞蹈。你把梦和幻想抛撒在空中,青翠的芦叶和银白的芦花在你的舞蹈中羽化成蝴蝶和鸟,展翅飞上清澈的天空。微风轻漾时,摇曳()的芦苇像沉醉在冥想中的诗人。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在括号内为加点的字注音(1分)
  妩()媚摇曳()
  (2)按汉语拼音在括号内填上汉字(1分)
  化zhuāng()品制zuò()
  (3)划线词语"沉醉"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4)根据这段话的内容,依照郑愁予《雨说》中的两行诗句,仿写两句话(句式和字数相近即可)。(2分)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郑愁予《雨说》)
  风对芦苇说:
  2.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错误(标点符号除外),请找出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分)
  日前,地球上的绿色之肺--森林一天天地正在萎缩。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3.默写古诗文(6分)
  (1)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有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3)《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4)苏轼《水调歌头》中的"______,_____"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5)杜甫《春望》中用"______,_____"的诗句写出了在战火不断的环境中想知道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2分)
  (1)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2)三借芭蕉扇(《西游记》)
  (3)葬花(《红楼梦》)
  (4)《水浒传》第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
  5.名著是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繁星》《春水》美在它对的赞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美在他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美在她的性格。(2分)
  二、阅读与鉴赏(4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

赵翼论诗篇6:一生在学习_1500字


人生不过仓促几十载,学习长久漫漫越千年。学习是一生中必完成的任务,也是一生中唯一最长久的检验,他是终生追随着人类,古有云:活到老,学到老。
也是如此,学习不仅要倾一生之力,还要学会学习,真心学习。否则,人轻则会误入歧途,举步维艰,深陷其中;重则会人生脱轨,步入险途,迷途不归。所以,学习要随世间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并且要夯实基础,设立目标,制定计划,勇于进步,学会创新,敢于实践。另外,还要有“三心”与学习态度。也许拥有这些条件,才有可能踏上漫长的求学之路。
学习新知识,要夯实基础,把旧知识梳理清楚,将旧知识的精髓抓住,只有如此才能学好新知识。如果根基不牢,旧识不坚,就很难取胜。在开拓新空间的同时,不妨重新温故旧知识,仔细去回顾,还能悟到非同一般的道使学习之基更见加坚不可摧,顽固不破。学习之基犹如高楼之基,基础不牢,楼层既使筑的千层高,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虚幻缥缈;要的坚固无比,只能一砖一瓦,切不可偷工减料。“学习要脚踏一步走,筑楼要砖垒千层高”只有如此,才没有前功尽弃。巩固根基,志在提高;理清旧时,势在必得;夯实基础,永不可敌。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犹爱学习生物。在一开始,生物知识琐碎,概念易混。我总找不到适当的学习方法,一次,语文老师让同学们把文言文的译文抄下来并粘到书上,我心生一计:在生物每讲完一节课时,我总会把这节的知识总结粘到书上,以便到期末复习时用,经过这几番的总结,我稳固根基,也将知识融会贯通,到期末时生物成绩也步步提高。总结知识点,牢固根基,夯实基础。在此条件下应该设立目标,并制定计划,再进一步的努力进取。
古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则立”,不仅是生活事而且还是学习事,学习要事先制定计划,如果按照计划进一步去实施,就有可能去成功;“不预则废”但是不事先预定,那么过程会一团糟,不仅不条理而且还永不能成功。制定计划的基础是设立目标,每一学期设一阶段性目标,每一学年在设立突破性目标,在目标基础上还要继续制定计划,追随者目标的步伐去制定更加重要的计划。计划的去学习,计划的去做每一件事,计划人生,每日制定计划并且按预定目标完成,这样的话任何事都会势如破竹,有秩序的将障碍分区剿灭,也能使你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既使你计划再好,目标再高,你不去用功学习,不实施计划,也是枉然。正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说,我们要拥有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长期努力不懈的恒心,三思而后行的耐心和执著向前永不畏缩的真心,只有这些,你才能走向成功,行舟才能风帆远扬,在逆水中乘风破浪,直至彼岸。但达到这些目的,也是耗费很大精力的。首先,你要有很好的自制力和自控能力,可以抵住诱惑。面对电脑游戏和电视节目,你能置之不理,把这些兴趣转移到书本上,才能有效的去完成计划。否则,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其次,对学习要有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想探索未知的新空间,激发自己的好奇心,驱动自身动力,使自己更加热爱学习。在学习的漫漫长路中,还要勇于探索实践,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
学习不过是在学习一群已故的木乃伊的精神,看书大抵是研究着人的墓志铭。所以,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永远束缚在逝者的空间里,最好是能从这些真理中悟出属于今人的见解。赵翼曾在《论诗》中写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各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都有创新领头羊。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新人,不能任那些所谓一劳永逸的名人继续盛行下去,今人要有新主张,不能永远踩在前辈的肩膀上,更不要惧怕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往往是问题的关键。世间知识无止境,探索无限,未知世界永比现实世界有趣,书上的未知世界毕竟是少的,要勇于探索实践。实践书上所谓的真理,实践才能产生真理,才能感受过程与成就感。
学习,勇于实践,享受成功的喜悦;敢于创新,接受真理的传递;享于探索,感受未知的奇妙。学会学习,真心学习,无处不在的学习。
 
2011年8月20日写
    初三:张昊

赵翼论诗篇7:2013十堰中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已发布)


您可以点击收藏此页,及时了解2013中考语文信息。
  2013年十堰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有6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限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仅限第一大题前6小题,其它题目中的选择题除外);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等笔作非选择题。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请按照题目序号在答题卡对应的各题目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卡区域的答案和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编撰(zhuǎn)歉疚(jiù)恻(cè)隐心惊胆颤(zhàn)
  B.舷(xián)窗发酵(jiào)荧(yín

赵翼论诗篇8:2012眉山中考语文试题


  眉山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全卷分为A、B卷,共26小题。其中A卷(1~10页)100分,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4页)为单项选择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Ⅱ卷(5~10页)为多种题型,12个小题,共80分;B卷(11~12页)4个小题,共20分。
  3.答第Ⅰ卷前,请你务必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并将密封线内的内容填写清楚。
  4.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卷上。请将第Ⅱ卷和B卷各题答案书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A卷(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语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丫杈(chà)长吁(xū)短叹应和(hè)猝(cuì)然长逝
  B.羁绊(pàn)中流砥(dǐ)柱蛮横(hén

赵翼论诗篇9: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原文】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僵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

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

夜深了,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迷迷糊糊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踏过冰冻的黄河奔赴前线。

我拖着衰老的躯壳卧病在床,但我不为此感到哀伤。

国家的边疆可还好?我日日夜夜都在挂念。

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窗外风雨呼啸,

也许到了梦中,我又会回到战马嘶鸣的浴血战场。

【注释】

⑴ 僵卧:挺直躺着,指卧病在床。

⑵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⑶ 不自哀:不为自己而感到悲伤,不为自己哀伤。

⑷ 尚:副词,还,仍然;表示事情的继续或残存状态。

⑸ 思:想着,想到。

⑹ 为:介词,为,为了;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⑺ 戍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戍(shù),守卫。轮台:现在的新疆轮台县,汉代曾在这里驻兵屯守。 这里泛指北方的边防据点。

⑻ 夜阑:夜深人静的时候。阑(lán):残尽。

⑼ 卧听:躺着听。

⑽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⑾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⑿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僵”是个形声字,从人僵声,与“偃”同义,是向后仰倒,而“前仆后继”的“仆”是向前倒,与此词倒的方向相反。后来引申用来指“不动不朽”,即“僵硬”的意思,后来此义又造“僵”字表示,但人们仍习惯用“僵”字。诗中“僵卧孤村不自哀’’的“僵”是“僵硬挺直”的意思,形容诗人不受重用。



“戍”是个会意字,从人持戈,本义是“守边”。所以,古代的边防战士称“戍卒”;也指一般的驻扎、守卫。诗中“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句,可理解为“防守”、“守卫”、“保卫”。



“阑”是个形声字,从门柬声,本义是“门遮”,即“门的遮蔽”,门前的栅栏。后来引申为·“栏杆”,“栏”字始作“阑”,后加“木”为“楣”,简化为“栏”。阑由“遮止”的意思引申为“残尽”、“停止”的意思。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中的“夜阑”是“夜将尽”的意思,形容彻夜难眠。现在成语有“夜阑人静”。

【思想感情】

这首诗情感激昂,精神饱满。作者晚年境遇困顿,身体衰弱,但并没有哀伤自己,而是想着从军奔赴边疆,跨战马,抗击敌人进犯。表达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希望用实际行动来报效国家,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鉴赏一】

第一首诗主要写十一月四日的大雨和诗人之处境。前两句以夸张之法写大雨瓢泼,其声响之巨,描绘出黑天大风大雨之境,很是生动,波涛汹涌之声正与作者渴望为国出力、光复中原之心相印。后两句转写近处,描写其所处之境,写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门,其妙处是把作者的主观之感和猫结合一起写。这首诗也道出了作者处境悲凉。

第二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意思紧密相联:“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鉴赏二】

这是年近七旬的 陆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支撑着衰老的身体,躺在冰凉的 被子里,写下的一首热血沸腾的 爱国主义诗篇。

诗的前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自己的情思。“僵卧”道出了诗人的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僵”一“孤”,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诗人的爱国热忱达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经不把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居住环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犹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气概。但是,他何尝不知道现实是残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为转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这两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因关心国事而形成戎马征战的梦幻,以梦的形式再现了“戍轮台”的志向,“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但是诗人一点也“不自哀”,报国杀敌之心却更强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此,“铁马冰河”的梦境,使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鉴赏三】

这首诗是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陆游退居家乡山阴时所作,是年六十八岁。这首诗的大意是: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同陆游的许多爱国诗篇一样,这首诗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

当诗人在六十八岁高龄,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他会想起很多往事。人生匆匆近百年,回首过往,感慨颇多,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都会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心头闪现。

少年时在家庭中父亲对自己的爱国主义熏陶,和自己“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气,青年时科举考试时因才华过人而导致被权臣除名的挫败,中年时,短暂军旅生活的体验和出任朝廷重臣的踌躇满志,老年时作为主战派,受投降打击排挤独居乡村的凄凉寂寞,都会带着深深的山河破碎家国飘摇的烙印,一齐向心头袭来。

当时,金人南侵,宋朝丢失了大半壁江山,诗人由于主张对金作战而被罢官回乡,僵卧孤村,失意之思,经历之悲,病体之痛,家国之愁,似乎已穿越岁月时空,飘飘悠悠,在身边蔓延。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悲愁中,诗人笔锋一转,写出了“僵卧孤村不自哀”,这“不自哀”三个字,便把个人之失,一己恩怨,小我之痛,暂且放在一边。是啊,在山河破碎,家国沦落,半壁江山尽陷金人的铁蹄之下面前,个人的得得失失又算得了什么呢?接着一句“尚思为国戍轮台,”一扫低落的情绪,磅礴之气,报国豪情便跃然纸上。

这种磅礴之气报国豪情伴随了陆游的一生,当南宋皇帝偏安江南,朝中士大夫纷纷在江南的小桥流水中风花雪月、吟诗颂词之时,陆游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北伐,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祖国的统一,虽屡受投降派的谗毁排挤,始终矢志不移。

如今眼看家国飘摇,山河破碎,虽已病痛缠身,保家卫国的理想不渝,爱国激情始终在胸膛内涌荡,铁马冰河的梦想会在病痛的头脑中出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在风雨洒落的夜晚,做梦都在想着,一身戎装,骑着战马,跨越北国冰封的河流,同敌人在疆场厮杀。对于一个伤病缠身的老人,在将近古稀之年,犹有如此豪迈的梦想,真是可歌可叹。在他的这种豪迈的梦想之下,激荡的该是怎样的激情与豪情?

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没有和平,有战场、厮杀、呐喊,他也许曾梦到过李广站在冰河边长啸,也许曾梦到过卫青在最前线厮杀,可能还梦到过霍去病在敌区的纵深处驰骋,这些令匈奴丧胆,在疆场上建功立业的人,是他追寻的榜样。

在他心中,大丈夫不能像李广、卫青、霍去病一样建功立业,青史留名,若得以快马扬鞭,纵横北国冰河,收复失地,虽不能留名千古,亦无憾。

是梦,而非梦,这是诗人现实中的理想在梦中的体现。

然而眼睁睁地看着“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纵然有万千豪情,满腹才华,却不能在现实中施展,收复失地的理想不能在现实中立足,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怎样一种让人抑郁不乐的心情?

在荒凉孤村的夜晚,听北风萧萧,淫雨洒落,铁马冰河只能在梦中相见,空有一腔抱负而不能施展,如此以来,家国之愁又多了一层,无法收复旧山河的惆怅又增添了几分,风雨飘摇中的南宋王朝似乎更加岌岌可危。

整首诗,作者的满腹愁绪就这样通过大气的笔触一一展现,现实的理想就这样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较少卿卿我我,无病呻吟。就连自身的病痛,大自然的凄风苦雨,也在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中,在铁马冰河的梦想中,变轻变淡,最终成为一种似有若无的陪衬,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豪迈悲壮之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远给人以鼓励和激励。

【鉴赏四】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此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躺着不动."孤村":一作荒村."轮台":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个中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僵卧"、"夜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白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卧床睡眠中"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尚思为国戍轮台."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

最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可见,思想性与艺术性较为完美的统一,使得此诗成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中国古代包括老年诗在内的所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后世影响】

这首诗在我国古代所有的爱国诗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古典诗歌史上写下了极其厚重的一笔,也以豪迈和悲壮的风格为浩如烟海的诗歌海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并以其永恒魅力永远影响着后人。

【创作背景】

【赏析】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赵翼论诗篇10:2009年中考语文课文重点成语归纳183个

  2009年中考语文课文重点成语归纳183个
  【一】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例句: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
  【二】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例句:只求处士每岁元旦,作一朱幡,上图日月五星之文,立于苑东,吾辈则安然无恙矣。
  【三】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例句:那种不顾学生能否接受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无异于~。
  【四】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例句: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五】百看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厌烦。
  例句:这个东西可真是百看不厌啊。
  【六】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例句: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妹子何敢~,同他乱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二回)
  【七】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例句:况三姑六婆,里外搬弄是非,何能不生事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
  【八】变本加厉: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例句:断句取义是在一句两句里拉出一个两个字来发挥,比起断章取义,真是~了。(朱自清《经典常谈·诗经第四》)
  【九】变幻莫测:变幻: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例句: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乙之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
  【十】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例句: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
  【十一】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例句:在学习上,我们要有~的精神。
  【十二】不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例句:怀疑与猜忌,难道就竟已成了他们~的根性了吗?(郑振铎《桂公塘》十四)
  【十三】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例句:一片澄澈的蔚蓝色的天宇,高深得~。(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
  【十四】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例句: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十五】不屈不挠: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例句:一百多年来,我们的先人曾跟国内外反动势力进行了~的斗争。
  【十六】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
  例句:这样出乎意外的~,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郭沫若《海涛集·跨着东海》)
  【十七】不屑置辩:没有话可以说了。
  例句:像这种事情,当然不屑置辩了。
  【十八】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例句: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可~了。(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一回)
  【十九】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例句:中军元帅栾书,~,亦至朝门,正遇胥童引兵到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
  【二十】不折不扣: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例句:如今的妇女跟男人~一样尊贵!(老舍《女店员》第二幕)
  【二十一】畅所欲言: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例句:还有一种坏处,是一做教员,未免有顾忌;教授有教授的架子,不能~。(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
  【二十二】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例句:花天酒地,闹个不休,~,日无暇晷。(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二十三】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例句: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
  【二十四】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例句:至于青年之急待攻击,实较老年为尤甚,因为他们是~的桥梁,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鲁迅《两地书》一一)
  【二十五】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例句:大远的~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
  【二十六】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例句:人在~的时候,能联想起很多往事。
  【二十七】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例句: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
  【二十八】春和景明: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例句:今天这天气可真是春和景明啊!
  【二十九】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例句:~,没有那浩荡的春风,又哪里会有这满野秋色和大好的收成呢?(峻青《秋色赋》)
  【三十】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例句:尊翁一生,清慎勤三字,可~。(高阳《清宫外史》上册)
  【三十一】道听途说: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例句:妹子~,不知是否?尚求指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三十二】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例句:饶鸿生在精养轩虽化了几十块冤枉钱,在后乐园倒明白了一桩古典,不能说~了。(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
  【三十三】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例句: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应该有~的精神。
  【三十四】断壁残垣:建筑物毁坏严重。
  例句:现在这座大厦可真是断壁残垣了。
  【三十五】风调雨顺: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例句:自后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物康阜,真是升平世界。(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四十回)
  【三十六】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例句: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三九·醉翁亭记》:"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三十七】赴汤蹈火:沸水敢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anzhukaoshi/12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