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岩土工程】

第一篇横看成岭侧成峰:换一种角度看世界

换一种角度看世界
评议一件事物,人们总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中写了六种看庐山的角度,横着看、侧着看、从远处望、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可是看到的景色不同。
同样的道理,很多时候,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结果。
有一天,三个登山者正在登山,有一个登山者看了看三个人的水壶,惊呼道:“我们水壶里的水都只剩半壶了。”另外一个登山者拿着自己的水瓶往回家的路上走去。最后一个登山者很欢喜:“太好了,还有半壶水。”第一个登山者说:“算了,有半壶算半壶吧!”说完他坐下来,拿起水,都喝光了。
你们猜,他们最后怎么了。第一个登山者,因为缺水,永远地留在了荒山之中,第二个登山者半途而废,回到了家中,从此再也没出去过。而第三个登山者则抵达顶峰看到了山峰美景,由此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登山家。
这个故事中的三个人看到的都是同样的三个半壶水,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导致的行为各不相同,结局就有了天壤之别。所以,有的时候,换个角度看世界更好。如果你一夜之中从亿万富翁回到了穷光蛋,你可能会埋怨老天爷的不公平,这样,你就会一直是穷光蛋。你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有可能是老天爷给你的一次考验,从此更加努力,你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就。
我们要换一种角度看世界,就会有不同的收获。

第二篇横看成岭侧成峰:有趣的大树


今天的口语交际课可有意思了。

上课了,老师先让我们背育苏轼游庐山时写的诗《题西林壁》,再叫我们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然后老师说“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我们说:“同一个事物,我们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看,所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老师接着说,今天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谁观察的最细致。

于是,我们翻开了语文书,仔细地观察课文中《树和人头像》。起初,我们粗粗一看,除了一棵高大的光秃秃的大树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没有什么特别引人之处。老师让我们再细细一看,怪了,树上竟然藏着很多人头像。我数了数,树上一共藏着10个人头像。这些人头像形态不一,姿态各异,有的抬头仰望天空,有的低头俯视大地,有的相互望着,还有的在亲切的交谈。他们的表情丰富多彩,有严肃的、慈祥的,有皱着眉头的,也有开怀大笑的,有趣极了。特别是树梢右边的那位慈祥而温和的老爷爷,高额头、高鼻梁,长着浓浓的大胡子,可讨人喜欢了。

这真是一棵有趣的大树,只要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

第三篇横看成岭侧成峰:是6还是9

   是6还是9  山西省太原 山西焦煤集团16校6年1班 马诗皓     古人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苏轼在看庐山时,在不同的方位看到的景色也不一样,就如同这幅漫画。画上的两个人站在相反的位置上,一个人说那个数字是6,另一个人说那个数字是9,两人意见不一致,喋喋不休。换位思考不就行了吗?今天上午,我和高雯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是不是关于学习的谚语争吵了起来。我说:“没听李哲说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谚语。她反驳说:“潘老师又没认可”,我们俩都是从单一方面来看问题,而没有顾全面,李哲提出看法肯定有根据的,潘老师不管认可不认可都有理可寻。我们在做学问,只有老师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得出比较正确的答案,因此应当多听老师的。又比如,美术课上孙、牛、尹、杨洁、王韦华及我玩了一次原告被告的小游戏。尹超当原告,杨洁当被告。原告告被告不让他进去,被告说原告嘴里老有不干不净的话。两人争论不休,都独看一面,所以闹了很长时间还没闹出个结果来,不欢而散。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学语文,我们要多多拓展,多看课外书,不能只学书本上的一点点皮毛;学数学,我们要一题多解,不能只学会一种方法就完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丰富自己的大脑,使自己成为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上晓天文下晓地理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anzhukaoshi/131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