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系统分析】

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篇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题记:人是生而自由的,很多人自以为是别人的主人,事实比起别人来,他是更大的奴隶——卢梭
本文是作者对于人类不平等起源的理性分析,以对人类本初状态的假设相对完全平等为基。提出了不平等分为两类:一是自然或生理上的不平等,二是精神或政治上的不平等这一贯穿全文的基础论据。然后随人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不平等是从我们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能的进步中或得力量和成长的,并且是因私有制和法律的制定而终于变为持久的和正当的。
我认为,本文的目的是问题的提出,是“是什么,为什么”的范畴,而非为解决问题,即“应该是什么”的内容,所以对我们有启发作用的只能是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散发出的零散的理性之光以及其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
首先,谈谈对我启发最大的一个观点“需要依赖的人不是强者。”显然,当所有的人都不需要依赖任何因素而独立生存时,不平等的出现就是天方夜谭。而经验告诉我们对这句话做绝对的理解显然是不对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将其稍作改变,认为依赖程度与这个人的强大程度成正比。记得张治禹老师(外聘婚姻法老师)认为婚姻关系是一种风险契约关系,以双方需要彼此的依赖为合意,进而说凡是结婚的人都是不真正强大的人。对此我很同意,并愿做近一步延伸,我认为,一切思想上的寄托,比如信仰,理念,以及对于亲人·社会的依赖等,都只能说明你是一个患得患失的人,心中还存在脆弱的一面。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失去亲人后会一下子就变成熟了。但上述的推理都是基于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之中不可能有人是绝对的强者,为什么?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记得张千帆教授曾说过:“在这个充满各种观念的时代,我们总得信点什么。”我以为这是张教授的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和无奈的感叹,因为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潘多拉魔盒,弱者在其中迷失,而只有强者才可能在其中生存,(但我主观臆断这样的强者是不应存在)所以那些次强者为了避免迷失,在其中选择了一种支持的理念并终始不渝的坚持到死。这里,对我们有用的一个推论是,在研究时不迷信权威,即我们所说的法学批判主义,看什么都不要有先入为主正确的观念,应当先质疑再分析然后对有问题的再批判,人文科学的知识增量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正确产生,同样的道理在社会生活中也是有用的,权威就一定不可质疑吗?当然可以,如果全民都迷信权威的话,哪里来的进步与发展,如果上一假设成立的话,直接导致的是人民的愚昧,国家的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间接导致了国与国的不平等,而弱国为了生存只好依赖于强国,因此我们要牢记没有一世的权威,只有一时的权威。社会学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即现代人都或多或少的社会化了,以此观点可知,我们比自然状态中的人所处环境复杂太多,卢梭认为:“人的本初状态犹如一张白纸,无所谓善和恶,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我们好比社会网中的一点,向四周辐射出无数种的社会关系链,于此而来的是善恶好坏之分等等使我们对社会产生依赖的价值影响因素。这里且不谈善恶的价值,其存在就致使人们的行为更多的依赖于此,至少说明了社会人活得更累了,相对得不自由了。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理性,卢梭认为:“理性使人孤立,使人趋利避害,使人有自尊心,自保胜于援助他人。”但理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作出行为前的思考过程,而且这一过程保证了我们做出行为的正确性(至少是自己认为正确的)。其产生根源与其说是人类对真理的追求这种形而上的东西,还不如说其是为了满足人类无穷的欲求这一世俗的说法。卢梭比照自然人认为:“自然人是无欲无求的,社会人是有追求的,毋宁说是逐利的,希望得到社会认同的,所以就失去了一部分自由,受到了社会规范的制约,限制。”因此,对于行为的好坏取决于社会的看法,他人的态度,而不是自我的认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奴化过程,也是其对社会依赖的表现。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更好的满足欲求只是理性产生的因素,这并不说明所有逐利行为都是具有理性的。具体来说,熬夜学习,工作的人难道它们不知道这是伤身体的吗?当然知道,但是为了单位学校的安排亦或是别人的认可,在权衡之下,认为这样是有更大利益的,所以就做了而且往往还是自愿的去做,这就是一个将外界制约内化以及对社会依赖渗入潜意识的过程。但事实中又有这样的例子,譬如说有人对于街上摔倒的老人是视而不见,其原因是因为进行了理性分析,因为他们想到了“彭宇案”等系列案件,所以他们决定不做出行为。这说明决定理性的价值最终决定于社会,更说明现代人对社会的依赖是根深蒂固的。综上所诉,对于强者的界定,我们不可能完全的达到,但这个观点是有用的,至少提醒我们在社会化程度如此大的今天,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本文影响我的第二个观点是“分权是不对的,因为那些渴望分得权力的人是不自由的人,即不是有野心,就是胆怯的人。”权力的不可分性在卢梭看来在于权力的固有属性,即对他人的支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所以其在之后的论证中(社会契约论)提出了集权的思想,具体来说是人民主权,即所有人共同享有不可分的权力但如何行使,卢梭也没能给出符合实际的方法,只是将其理想化为通过绝对的民主。尽管在今天看来,分权已成为必然,然而卢梭的观点对我们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实质上结合上一观点,我认为:个人对个人的依赖导致了小集体的产生导致了分权,而个人对集体的依赖则导致了大一统导致了集权。所以权力就是绝对的权利,以张红霄老师的话说就是:“权利束组成了权力。”这样来看,我们为什么要分权呢?每个人只要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就可以了。但是问题出现在权力的使用上,分权的优势太明显了,无论从效率上看,还是从监督上看,而且对权力的监督也是对权力的保障。在说白一点就是,集权是事前的保障,而分权是事后的保障,共同目的是保障权利,及保障个体自由。但集权做决定时过于不便。所以,当分歧较小时,用集权的方法还可以行得通,但当分歧大时,应采取分权的手段。这也是为什么分权是当代宪政的基本理念之一。
碍于篇幅,接下来的观点就不展开分析了,首先是两个和法律有关的论点“社会和法律制度的起源应如是,对于弱者给予新的约束,对于强者给与新的力量,把私有和不平等的法律规定下来。”“法律是约束人而不是改变人规范”这是对法律规定权力界限的观点,我的观点是:权力可以转移,但意志不可以改变。其次是关于平等相对性的探讨:“自然和生理上的不平等可以含有天生的因素,但其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为导致的不平等,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而在另一方面就具有劣势,所以总的来说,以自然和生理上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绝对的,如果相对来看的话,从这一方面出发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念说明平等是相对的,我觉得这对于我们保持良好心态是很有用的,所以摘录下来。最后的摘录是:“个体的差异只有在相比较的时候才能体现,所以当私有制,商品经济出现的时候,不平等也随之而来。”这是想说明研究问题的方法,就不平等来说体现其问题的时候在于比较,在于矛盾的产生,但是,在此之前是有一段矛盾积累时间的,这也是作为学习者的我们研究的重点。
【篇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读后感】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个诱人的名字,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题目。200多页的书,除去卢梭的生平介绍,以及引言、献词、序言,附录,关于题目所要阐述的内容不过80多页,只占全书的1/3、作为大一法律专业的新生,读此书,自然会受到感染,虽然不可能全部读懂,也受益匪浅了。
首先有感于卢梭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不像其他思想家的那么晦涩,不知不觉中就被他的气势感染了。在此不想涉及历史对他个人其他作风的评价,仅浅谈我的理解。
在这篇应第戎学院征文而作的论文中,卢梭一方面借助当时有关野蛮人的人类学资料,一方面展开辩证的想象,回顾了人类由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指出: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而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在开篇致日内瓦共和国中他写道“忠实的守门犬向来只在盗贼走近时才吠叫,头几声就能使全家人惊醒,早作防备;而令人讨厌的是那些吵闹的畜牲,它们的不合时宜的无休止的警告,扰乱了公众的安宁,而到真正必要时却不在引起人们的注意了。”这段深刻而毫不留情面的比喻,生动的揭示出居心叵测的理论和空谈的危险,无需多说。谁才是真正的护法者,不明自白。“谁第一个圈出一块土地,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的,并且找到一些傻乎乎的人竟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这种经典讽刺能让人不喜欢他的书吗?“我就几乎敢断言:人的思考状态是一种反自然状态,能思考的动物是一种堕落的动物。”这句话乍听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但就是这种极言,促使我们思考他的观点,社会随着理性的发展,也发展了人的各种生理上的痛苦,给人类招致不幸。
再让我们回到那个伟大的时代。那是一个呼唤变革的时代,世界的变化过于迅速,以致于保守与专制还来不及压抑昨天的思想,今天、明天的思想就已经喷涌而来。在欧陆、美洲,甚至前往新大陆,或者周游世界的航船上,对人类世界的思考都在进行中,旧的认知体系仿佛漏洞百出的水桶,崩溃只是早晚的问题。工业文明的成果,人们对自然力的摆脱,博物学变成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动植物学、天文学、医学,这一切促成了理性萌发的基础。上帝似乎不是万能的,人类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理解来解释原本只能诉诸造物主的奇迹。
当科学的先驱对人类的生育,灵魂的产生可以提出合理的解释后,人类本身也成为问题的发端。于是我们才有了“人是什么”这个著名的论题。既然人们明白了获得生命的生理过程,不论高低贵贱,我们都来自一颗未经分裂发育的受精卵。那么自人们诞生之后所产生的圣俗贫富,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的不平等也就有了讨论的前提与意义。于是,在这个时代,人们对自身状况的思考,对社会之所以为社会的发问才有了可能与必须。唯有在这个时代里,这样的题目才成为可能,人们才有勇气质疑自己的生存状况,质疑生存的意义。因为,人们已经可以摆脱自然以及盲目与无知对自己的束缚,自由将与生命同在——不自由,毋宁死。
他与霍布斯的观点不同,他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与其说是邪恶的,不如说是野性的。他认为人天生是善良的,虽然人类是作恶多端的。
“人人都一无所有,相互之间能建立什么从属关系?”“只有当人们互相依赖,即热门的相互需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形成奴役关系。”由此他指出,自然状态下最严酷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
“奴役和苦难也随着地里的庄稼一起发芽、生长。”“欲使人人都争先口后的去迎接自己的镣铐,相形它能保证他们的自由”“公民权利成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准则,而自然法则只存在于不同的社会之间,此处他被称作国际法,受到一些末期的约束,以便国与国之间能进行交往,并代替天然的同情心。”
“当大自然是人处在一种中间状态,使人既不像野兽那样愚蠢,有没有文明人那种有害的聪明时,人由于受本能合理性的双重制约,不去伤害任何人,甚至在受到别人伤害后也不这样做。”
这一句句闪烁智慧光芒的文字,让我本能的把它们摘录。
也许,很多人批判他也许不合时宜的观点。但在那个时代,它发挥了作用,无论积极还是消极,今天的我们,可以不赞同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跟着他那犀利的文字再次回到曾经思索的美好,感受他的勇气和不羁。也给我们带来一些最浅层的法律意义的思索。
【篇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作文】
卢梭写作这篇论文时的情形让我想起了王阳明曾七天格竹以求致知,不过不同的是,王阳明格出了一身毛病并在此后开创心学,而卢梭为写作《社会契约论》打下了思想基础并开创了启蒙运动的新气象。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创作于他在圣日耳曼的森林的七天冥想,他的文章一开始便带上了哲学气息,但也缺少了一定的历史客观性。他在进行理性分析的时候,也确实掺进了主观的感情;因为卢梭虽然崇尚理性,但从来不认为光靠理性就能解决好一切。不过,我倒认为研究这一话题最好是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但当时人们对于古人类的研究尚未起步,而且达尔文和魏格纳也尚未出生,想让卢梭去寻找历史证据确实苦难。这些都不可避免的使他的文章有所缺陷,但却无法改变它充满智慧与卢梭的苦索这一事实。
文章大致分两部分,前半部论述了人类的自然状态和人类是如何从这一完美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并展露出丑恶的面貌。卢梭在这一部分中充满了对于原始人类的赞美,甚至可以说有一种复古主义的倾向,而且对于现代人类的“堕落”感到绝望。这也许可以归结于卢梭对于原始人的不了解,并且当时人们也持有同卢梭一样的感受和观点,尤其是在人们发现了波利尼西亚的原始土著之后。但事实上,卢梭对于原始人的生活处境与精神状态想象得过于乐观。按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这种现象可以被解释为社会变革的滞后性:当时的人们,包括卢梭,较难适应即将到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在精神领域内所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因而将目光投向了原始人(自然状态下的人),将各种崇高的美德赋予他们。但我也有另一种想法:如果卢梭在文中所说的原始人并非通常人类学家所说的生活在石器时代的古人甚至更早的祖先,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自然状态下的人,那么他的理论就可以成立。
文章论述到第二部分,卢梭探究了私有制、国家的起源,逻辑明晰、思辨如水中蛟龙,我甚至认为恩格斯的文章可能就是来源并取材于此。他将一切现代的国家机器与制度归结于私有制的产生,并最终解释为人类不平等的结果,这点我是认同的。但卢梭却将其视为一种人类的堕落,只是因为他所认为的思想道德的丧失。而我认为,那些被视为破坏道德行为,如果撇去被强行赋予的褒贬之意,他便始于自然;但一旦统治者觉得它有害于统治,而人们又产生了所谓的道德观念,那么他便有违道德,成为法律的敌人。从这点上来看,道德本身就是产生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同时必须指出的是卢梭在确立这个命题时,它的前提就存在问题。我认为不平等是绝对的,而平等是相对的;而卢梭说“人与人之间原本是平等的”,但即使是从生物这个层面上来说,由于基因原本就是具有自私性的,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有绝对的平等——除非他是指人格与精神能上的。再次,也正如上文所能看到的,我对于社会进步的理解也与卢梭不同,但这并不妨碍理解卢梭对于社会发展的论述。
综观全文,卢梭所阐述与论述的观点更像是用一个哲学命题来解释历史学的问题,虽然有缺陷,并且有些观点也存在异议,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这不失为思想界的佳作。“读着它,就像走一条蜿蜒的路……思路渐渐明晰,海阔天空的世界呈现在眼前……”。它让我产生对于种种问题的思考: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点,而智慧则是地球生物演进到高级阶段的标志;劳动的必然结果是产生私有制,而智慧产生了卢梭所说的种种现象。
【篇四:《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过的是最自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私有制产生了,人人都开始考虑自己,这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直观上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人类越进步,人类就越不平等呢?卢梭认为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告别了粗野状态后得到了活跃,开始关注别人也期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人开始不满足于目前的生活,开始变得勤劳,在财富出现以后,富人和穷人也就出现了,渐渐的,富人为了维护他们的地位,建立了国家和社会,法律也随之诞生。让卢梭觉得奇怪的一点是,为什么很多人甘愿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自由去做奴隶?他认为比起独立自主来说,人们更热衷于压迫别人,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反过来奴役别人。无论是统治别人还是服从别人,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人也会因为声望和荣誉互相竞争敌对,最终不平等。
在卢梭的笔下,人类的进步史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堕落史。在文章最后他提到: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在于,原始人只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文明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他们仅仅知道按别人的意愿来生活,以致于似乎只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才能体现他生存的意义……为什么我们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而从来不敢拿这个问题问自己。在众多的哲学道理、人性、文明和高尚的道德箴言中,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就只是轻浮而虚假的表象,拥有荣誉却没有道德,会思考却没有智慧,耽于享受却没有幸福……自然状态中几乎没有任何不平等,所有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在附录中,他还提到了种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些现象在今天却依然存在,两百年下来,无论是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都没有能摆脱卢梭笔下无情的批判。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觉得实现卢梭理想中的社会需要太长太长的路要走,甚至比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还要长。很多东西我们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已,纵然能给精神带来一丝激荡,但那只是暂时的,很短的,最终我们还是要融入这个社会,无论好坏,无论是泥潭毒水沟还是沼泽食人湖。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也可以做到的是,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活,不应该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身体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也许身体上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自由,但精神上却可以。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存活下来的人都是有高度精神自由的智者。为别人,依别人的意志行事,那精神上带着的枷锁可真是沉重的。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及时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至少也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或许真有这种人,到死读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在盖棺论定的时候都是别人给自己的评价,真是可悲。不应该指望别人能能记住我,应该让自己记住自己。
问自己自己是什么,每个人都值得并且需要拥有这样的勇气。摧毁掉精神的那副枷锁,那座围城,不知道这也算不算是另一种革命。
【篇五:《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及基础》读后感】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
本书写作于18世纪下半叶,当时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如此尖锐而深刻。卢梭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主要参考了旅行家游记中关于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的描述。对此我认为缺乏客观论证,仅凭主观臆测人类的不平等究竟是如何产生这太唯心主义了一点。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还是源于社会?在卢梭看来:人与人原本是平等的,就像其它各类动物,在种种自然因素使它们身上发生我们目前尚能观察到的变异之前,同类的动物从来都平等一样。那么,原本平等的人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平等呢?卢梭认为必须首先把人的社会性剥掉,把人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才可能知道人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在社会中一步步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的这样的,才能知道原本平等的动物界是如何变成充斥着不平等和压迫的社会。
为了区别“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卢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然状态下的人仅需要填饱肚子以及性的需求。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不用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纽带,就像动物界一样。只存在孤立的个体,既没组成社会,也没有社会关系。卢梭认为自然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我和同情心。自我即保存生命,维护自身的生存的本能;而同情心即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这两种情感是动物界所共通的本能,而不仅是人类。此外,原始的人类还处在自然的蒙昧状态,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见的社会上的各种恶习与压迫。由此卢梭证明了“自然的人”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他们只有自我与同情,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卢梭看来,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从原始人那种孤立而愚昧的状态,到产生私有制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世世代代往下传下去,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人类之所以超越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学会他原本没有的本领,并成为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者(而不是仅仅靠本能生存),最终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
在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之前,语言的产生似乎是必要的。没有语言,仅凭直觉,人类是不可能知道“大小善恶”这样的抽象概念的。可语言只能产生于频繁的交流,各个孤立的语音符号能被广泛接受而形成语言,必须借助于长期、广泛、稳定的交流,即人类的群居生活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正是在群居生活和人们的交流中,早期的人类逐渐掌握了语言,慢慢地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原先孤立的野蛮人是如何走向群居生活的呢?卢梭并没有找到充分的必然性,而是借助于大自然中偶然因素,以及上帝有意为之。我认为这是他本篇中的另一个薄弱点。
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这个社会为某些人带来了荣华富贵,为大多数人带来了苦难,并为一切人都带来了不幸,私有制就是一切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要揭露的就是这一真相。
【篇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和摘录】
这本书是卢梭对“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它是由自然法认可的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总的来说,卢梭认为,人类的不平等是文明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在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他认为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是:p。152法律和私有财产权的建立是第一阶段(财富上的不平等),官员制度是第二阶段(政治上的不平等),合法的权利变成了专制权利(主人与奴隶的状态,最盲目的服从就是奴隶们拥有的唯一的美德)。
书的第一部分试图证明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们是平等的、自由的(细枝末节的论据见于那占了文章三分之一的注释里),这部分几乎就建立在几本游记和博物志的基础上(我可以说大多是想象),但这也是生活在18世纪的卢梭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仅凭欧洲人对外界和人类起源探索的前期得来的一些证据和结论,凭对文明社会的敏锐观察,卢梭的警言就振聋发聩:自然状态中的人们是平等的、自由的、没有道德观念(不等于恶)、没有侵害之心的;而理性的发展和制度的建立使人们失去了自由,带来更多的痛苦,产生各种违反自然法的不平等,甚至使人们沦为奴隶。
最可贵的是他对自由的理解——-失去了自由的人是如何藐视自由,不习惯自由的人会在自由中沦陷,出卖自由的人有何权力把这种出卖强加到下一代身上等等。
但again,卢梭和那个时代的大多数大哲学家一样,对女性的理解带有强烈的歧视和厌女倾向(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不平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认为女性用本来不存在的爱情把男人、家族绑到一起,使彼此相互依赖,某种程度上使人类失去了自由。
给自己的问题:当人们失去自由的时候,真的能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自由了吗?你对自由的定义是什么?你能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吗?他人在你对自身的设定中占有多大的位置?为什么?你能勇敢的抛弃我现在所依赖的东西吗(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应该警惕先入为主地把这个词定义为贬义词的倾向。究竟违反自然法的不平等给人类带来的是否是进步?是否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结果?私有制是保护了富人还是保护了穷人?是否是应该缩小或消灭的状态?如何做到?
联合国/国际组织为什么产生?是人类对不平等和不和平的反抗,还是又一轮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的开始?
【篇七:《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
读了真本书之后感触很大,让我思考了很多,卢梭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我们现在人的烦恼来源。卢梭从原始人的生活开始一步步推断出我们人类社会出现不平等的根源。首先讲到了人类语言的发明,其实发明语言就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人类用发明的语言来交流实现互相交流。然后就说明了人类一开始就有同情心,人的同情心要早于人类的思考,人类通过同情心互相帮忙,从来不伤害其他人或者所有动物,人类的同情心是善良的,通过同情心人类就有了眼泪,自然赋予人类以眼泪,那是因为他赐给人类以最慈悲的心,原始人就是这样,从来不伤害他人,不伤害动物,不伤害任何生灵。在自然状态中,原始人也可以说是人们几乎感觉不到不平等的存在,他们过着身心自由的生活。
人类渐渐有了思考,渐渐有了想法,就这样人们开始有了欲望在这种欲望之下人类就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有了自我保护意识,就这样人们慢慢发展起来了,发展起来就有了幸福感和追求幸福感。人类的不平等也就悄然而然的形成了,为了实现自己的幸福感人们开始伤害其他人,同情心渐渐浮云,为了自己的幸福人们什么事都做出来了即使这种幸福建立在其他人的痛苦之上。在社会中那些最能歌善舞的人,最漂亮的人,最强壮的人,最灵巧的人或口才最好的人会受到最多关注,这就是不平等的第一步,也是迈向罪恶的第一步。然而,在人们需要他人帮助的那一刻起,从一个人发现拥有两份食物的好处时,平等就不存在了,就这样私有制产生了。
在私有制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了富人和穷人之分,富人为了得到更多的财富开始用各种方法压迫穷人,就这样人类社会开始出现政府了,有了政府他们就用各种权力来获取财富,这种权力最终导致专制权力的出现,权力又导致各种法律的出现,他们用法律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幸福,过得舒服。
卢梭在书中提到如果我们追踪不平等的发展就会发现,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是法律和所有权的建立,第二阶段不平等是官员制度的设立,而法制权威向专制权威的转变则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所以第一阶段认可的不平等是富与穷,第二阶段是强与弱,第三阶段是奴隶和主人,而最后一个阶段的不平等是前两个阶段不平等持续发展的最终结果,直到新的变革彻底推翻了政府,或者重新回到法制状态为止。
在卢梭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人类不平等出现的原因,更能了解了我们人类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我们需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即使人类社会不平等但我们可以努力实现自己想过的生活。
【篇八:《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及基础》读后感】
本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
本书写作于18世纪下半叶,当时正是地理大发现的晚期,也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夜。此时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如此尖锐而深刻。卢梭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主要参考了旅行家游记中关于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的描述。对此我认为缺乏客观论证,仅凭主观臆测人类的不平等究竟是如何产生这太唯心主义了一点。它是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还是源于社会?在卢梭看来:人与人原本是平等的,就像其它各类动物,在种种自然因素使它们身上发生我们目前尚能观察到的变异之前,同类的动物从来都平等一样。那么,原本平等的人类,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平等呢?卢梭认为必须首先把人的社会性剥掉,把人还原为一个自然的人,才可能知道人和人的自然本性是如何在社会中一步步地演化为我们现在的这样的,才能知道原本平等的动物界是如何变成充斥着不平等和压迫的社会。
为了区别“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卢梭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论述“自然的人”的生存状态。自然状态下的人仅需要填饱肚子以及性的需求。每个人都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过活,不用交流,也就不可能建立稳定的联系纽带,就像动物界一样。只存在孤立的个体,既没组成社会,也没有社会关系。卢梭认为自然的人只有两种情感:自我和同情心。自我即保存生命,维护自身的生存的本能;而同情心即对同类苦难的同情和不愿无故伤害同类的情感。这两种情感是动物界所共通的本能,而不仅是人类。此外,原始的人类还处在自然的蒙昧状态,他们并没有我们今天所见的社会上的各种恶习与压迫。由此卢梭证明了“自然的人”不存在不平等现象,他们只有自我与同情,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卢梭看来,私有制是不平等的起源。从原始人那种孤立而愚昧的状态,到产生私有制的概念,并非一蹴而就的。“人类必须获得许多进步,获得许多技艺和知识,世世代代往下传下去,并且不断地使之增长扩充,才会走到自然状态的末期。人类之所以超越其他动物就是因为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人能够学会他原本没有的本领,并成为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者(而不是仅仅靠本能生存),最终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
在人类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之前,语言的产生似乎是必要的。没有语言,仅凭直觉,人类是不可能知道“大小善恶”这样的抽象概念的。可语言只能产生于频繁的交流,各个孤立的语音符号能被广泛接受而形成语言,必须借助于长期、广泛、稳定的交流,即人类的群居生活是语言产生的必要条件。正是在群居生活和人们的交流中,早期的人类逐渐掌握了语言,慢慢地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而原先孤立的野蛮人是如何走向群居生活的呢?卢梭并没有找到充分的必然性,而是借助于大自然中偶然因素,以及上帝有意为之。我认为这是他本篇中的另一个薄弱点。
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这个社会为某些人带来了荣华富贵,为大多数人带来了苦难,并为一切人都带来了不幸,私有制就是一切不平等的起源。卢梭要揭露的就是这一真相。
【篇九:《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有感】
1749年,正值青春的卢梭在前去反塞纳堡探望狄罗德的路上,看到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他应征而写的《论科学与艺术》获得第戎学院的奖金,一时名声大噪。1753年,再次看见第戎学院的征文题目:“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什么?自然法则是否认可这种平等?”为了构思这篇论文,他特意到圣日耳曼的森林里,冥想七八天,完成了关于原始人在森林自由闲散的生活和文明人的各种痛苦的对比的饱含至深至切的人性本真的巨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显然其中的思想内容,极其严厉客观的批判性见解必不能投时风所好,他理所当然般地未被认可,这次反而未获得奖金。“它是为了应征而写的,我就把它寄了出去,但是心里料定它不会得奖,因为我深知学院之设置奖金绝不是为了征求这种货色的”略显自嘲的话语之中,无疑反映出他无悔与坚定地气魄。
也许这篇论文正是卢梭阐发政治思想的开始,多少个春秋之后的今天,当我们有幸亲身领略其直言不讳的言语,洞悉深刻的思想之时,为我们“蓄意已久的“强烈反应,莫不是恍然大悟,彻然反省;莫不是心旷神怡,惊叹不已;莫不是一阵阵心灵的震撼,一次次精神世界的天翻地覆。
“人类越是向前不断的发展,便越是离公平正义平等偏离得越远!”“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这固然应受大多数人质疑,拿最典型的一方面来讲,涉及公平正义的司法领域,若不向前发展,发展至臻于完善,那又怎样保证其更高程度上的公平与正义?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若不快马加鞭急速向前推进,人民又怎能实现共同富裕,又怎能达到全民小康甚至实现部分仍处于贫困之中的人们的温饱?这一声声严厉的质疑,一件件关乎国计民生、人类幸福的大事,似乎能不费吹灰之力将此谬论祛除干净,推向无底的深渊。
卢梭的思想并未就此停止,面对诸多迎面而来的铁般的事实,他硬是能够化险为夷,更能借力打力般将这一系列所谓的驳词化为自己所得结论的最有力的论据。待我们醒过头来,仔细推敲至他那深邃得使人赞叹不已,嗟叹惊呼的思想轨迹上时,我们也不能不惊呆了,仿佛做了一场千万年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噩梦。公平、正义、平等,当我们的祖先赤裸着长满绒毛的身躯,终日奔波于茂密丛林,只为图一餐的温饱,只为睡一宿的好觉,而全然不知下顿的情况,丝毫不顾他人事情之时,清楚地说,当我们还是处于最本源状态下的自然人之时,有谁能破天荒的想到所谓的公平、正义、平等?没有!因为它们生来即是如此。它们完全没有必要,更加以无法获取到此类与现今社会民众热衷期盼的概念。再笔锋急转,谈到共同富裕,谈到小康、温饱,则更加是为无稽之谈,我们可爱淳朴的祖先们,有何理由去要求什么一起富有,有什么必要需大家的一致参与为自己得到温饱?靠的是自己罢!他才懒得去趟这浑水。独居的生活,个人的世界何其美好与单纯,倘若能多耐心守候,抑或加快些跑速,获得份午餐,先闭上眼悠闲地打打盹儿才是自然的,还管他什么晚饭宵夜,更不用谈明天、未来。
如今的不平等已是大势所趋,亦可称其为早已是“蔚然成风”了。这种局面难以收拾,恐怕只能待那来日方长的一场宇宙大爆炸去根除。究其原因,卢梭与论文中极犀利地指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因着不知什么原因,某个更自私点的家伙第一次圈起自己昨晚睡了一宿的草堆向大伙龇牙咧嘴示意道:这块地方从此归我的,不许你们的踏入!…从此便一发可收拾,人越来越多,自然的土地也随之被瓜分的面目全非,甚至到“寸土寸金”,(这里的金当然是为了着重强调土地在它们心中的重要程度。)于是,人们便有了明确的争端,为土地而互相厮打,乃至发展至局部战争。真正的弱肉强食才从此出现,不平等的开端也悄然来临,发展至今……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或许它的的确确很真切的揭示了人类最深刻的问题,但是最终如何去加以缓和并逐渐使之化灭,除大爆炸之外,第二个切实有效的方案亟需我们的探索。
【篇十: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读后感】
一本薄薄的小册子,80页,没想到卢梭的一篇论文能够成为一本书,而且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灵魂。
在这本书中,卢梭论述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人进入主题,给出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原始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过的是最自由的生活。直到有一天私有制产生了,人人都开始考虑自己,这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直观上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人类越进步,人类就越不平等呢?卢梭认为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告别了粗野状态后得到了活跃,开始关注别人也期望受到别人的关注,人开始不满足于目前的生活,开始变得勤劳,在财富出现以后,富人和穷人也就出现了,渐渐的,富人为了维护他们的地位,建立了国家和社会,法律也随之诞生。让卢梭觉得奇怪的一点是,为什么很多人甘愿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自由去做奴隶?他认为比起独立自主来说,人们更热衷于压迫别人,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反过来奴役别人。无论是统治别人还是服从别人,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人也会因为声望和荣誉互相竞争敌对,最终不平等。
在卢梭的笔下,人类的进步史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堕落史。在文章最后他提到:原始人与文明人之间差别的根源在于,原始人只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中,而文明人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他们仅仅知道按别人的意愿来生活,以致于似乎只有别人对他的评价才能体现他生存的意义……为什么我们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而从来不敢拿这个问题问自己。在众多的哲学道理、人性、文明和高尚的道德箴言中,我们什么也没有,我们剩下的就只是轻浮而虚假的表象,拥有荣誉却没有道德,会思考却没有智慧,耽于享受却没有幸福……自然状态中几乎没有任何不平等,所有现在盛行的不平等来源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在附录中,他还提到了种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让我觉得奇怪的是这些现象在今天却依然存在,两百年下来,无论是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都没有能摆脱卢梭笔下无情的批判。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觉得实现卢梭理想中的社会需要太长太长的路要走,甚至比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还要长。很多东西我们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已,纵然能给精神带来一丝激荡,但那只是暂时的,很短的,最终我们还是要融入这个社会,无论好坏,无论是泥潭毒水沟还是沼泽食人湖。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也可以做到的是,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活,不应该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身体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也许身体上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自由,但精神上却可以。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存活下来的人都是有高度精神自由的智者。为别人,依别人的意志行事,那精神上带着的枷锁可真是沉重的。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及时实现不了自己的梦想,至少也知道自己的心之所向。或许真有这种人,到死读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在盖棺论定的时候都是别人给自己的评价,真是可悲。不应该指望别人能能记住我,应该让自己记住自己。
问自己自己是什么,每个人都值得并且需要拥有这样的勇气。摧毁掉精神的那副枷锁,那座围城,不知道这也算不算是另一种革命。
【篇十一:《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在上一次读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时,大家一起讨论过关于信仰、公平的问题,但其实大家不自觉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涉及了人类不平等这个问题,而这次读了卢梭的《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更是让我看到了一种新的观点,也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些不一样的看法。
由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卢梭在这本书里想要论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他从原始的自然人进入主题,而他所描述的自然人是处在史前一个虚构的时代,他认为,自然人与野兽的区别不在于理性,而在于自由。野兽只受本能驱使,而自然人则是个“自由施动者”,尤其是它能够自我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卢梭给出了一大堆论据和推理来证明某些学者认为的自然人要更野蛮的论断是错误的。相反,原始社会的人类与世无争,与人无争,过的是最自由的生活。而随后,卢梭指出: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可供两个人使用的生活必需品,并且掌握了他人的生存手段,就出现了不平等。因此,直到有一天,私有制产生了,人人都开始考虑自己,这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乍一看,我觉得这个观点不可思议,为什么人类越进步,人类就越不平等呢?这简直就是违背我们的常识啊。卢梭认为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告别的原始状态后得到了活跃,开始关注别人,也期待受到别人的关注,人开始对现在的生活不满足,想改变,于是开始变得勤奋,在财富出现以后,自然也就出现了穷人和富人。而财富的先占者之间、先占者和一无所有者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人们进入了“最可怕的战争状态”。此时,富人们相处了“一个人类头脑中前所未有的绝妙主意”。他们向穷人提出了一份联合契约,于是就产生了国家。国家不过是由富人对穷人实施的一场骗局所产生的结果,它允许富人利用穷人的力量来反对穷人,保护富人的财产。
对于国家出现的原因,我并不认为我有能力来思考清楚,但是我却很赞同卢梭关于国家间关系的一些描述。生活在21世纪,我们自诩是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文明的时代,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常常困扰着我们,为什么文明的国家却还要引发恐怖的战争的呢?当然,高中政治书中就有答案,那是因为国家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但我一直认为那不是真正的答案,因为,如果国家真的进入了文明状态,那么,解决利益冲突的手段应当更智慧一些,战争只能是双方的利益总和变小,共赢才应当是文明所应追求的结果。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还是有战争呢?卢梭告诉我们,一旦政治社会在某地形成,它就迫使邻近地区也组建政治社会来与它抗衡。这样,生活在各自社会内部的人,最终都脱离了自然状态。而各个社会之间的关系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自然状态,仅仅受到构成国际法的某些默契的约束,但这些国际法永远阻止不了民族战争。因此,人类为了消除个别的战争而创立了文明国家,但却由此频频引发更加恐怖的战争。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使得国家间充满了为了利益的相互倾轧,公平与秩序需要被建立。
另外,对于国家内部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点也让卢梭和我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甘愿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自由去做奴隶呢?卢梭认为,比起独立自主来说,人们更热衷于压迫别人,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反过来奴役别人。无论是统治别人还是服从别人,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使没有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人也会因为声望和荣誉相互竞争敌对,最终不平等。这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现状,大家总是指责的特权阶层,认为这是一种极为不公平的现象,但是在吐槽的同时,比起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消灭特权,维护平等,大家更多地却是义无反顾的拼命想进入体制内,成为特权阶层的一员。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但或许也正如卢梭所说,大家之所以甘做奴隶,为的是有朝一日能反过来奴役别人?正是因为看到了特权,明白特权带来的好处,所以希冀得到它,所以不希望特权行使的对象消失?又或许,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关于成功前的历经磨难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正处于被奴役但是想努力翻身成为奴役他人的人的那些人的一些心灵上的安慰?
在卢梭的笔下,人类的进步史看起来更像是人类的堕落史。在文章的最后他提到:“造成所有这些差别的真正原因就在于,野蛮人为自己活着,而社会中的人永远是身不由己,只会按别人的意见生活,也就是说,只是从别人对他的评价中,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为什么我们总是问别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从不敢扪心自问。人类已经创造了这么丰富的哲学思想、人道精神和文明成果,制订了这么高尚的道德准则,可我们却只有一副徒有其名的骗人外表,再就是那些没有美德的荣誉,没有智慧的理性,没有幸福的快乐?人的原初状态并非如此,只是社会的精神以及由社会所产生的不平等,改变了我们身上全部的固有习性。”的确,现在有太多的人为他人的评价而活,其实,我也不例外。努力读书,找到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建立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每一步的决定,都受到外界的影响,都是因为希望得到爸妈的称誉、老师的赞扬、朋友的羡慕、社会的肯定等等。现在的我们已经越来越不明白生活的意义所在了,越来越不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只是走在他人为我们规划好的轨迹上,完全就像卢梭说的,我们追求荣誉却丧失美德,保持理性却没有智慧,看似快乐却从未幸福。这真的是一种进步吗?当社会的人们都变成只是会完成他人要求的机器而失去自我思考时,社会这个大机器也将变得只会盲目的前进,而不辨方向的前进,也许离坠落悬崖也不远了吧。这,或许就是伯尔曼曾经说过的社会的“整体性危机”吧。
在附注中,他还提到了种种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但让我觉得奇怪,同时也是令人讽刺的是这些现象在今天仍旧存在,两百年过去了,无论是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都没有能摆脱卢梭笔下那无情的批判。
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说老实话,我觉得实现卢梭理想中的社会还有太长太长的路要走,甚至可能比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还要长,我觉得起码我是看不到它的实现了。很多东西其实都只存在于我们的想法中,纵然这些观点能够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一丝激荡,一丝抚慰,但那也只是暂时的,我们毕竟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最终我们还是要融入这个社会,无论好坏。但是,生活也不总是暗淡无光、无能为力的。有一点是我们可以肯定,也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来活,不应该总是问别人自己是什么,该怎么做。自由是什么?它应该包含身体和精神两重自由。也许身体上我们可能无法做到自由,但精神上却可以。影片《美丽人生》中的父亲虽然被关在集中营里,但他的精神却从未被那高耸的围墙禁锢,还有《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幸存者也莫不是高度精神自由的智者。为别人而活,依别人的意志行事,我们一直都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问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自己想做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即使那个梦想难以实现,但我们至少也知道了自己心之所向,这总比一直浑浑噩噩、不知所谓的活着来的有意义。当然,不排除或许真的有这种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想做什么,甚至悼词都是别人给自己的评价,而自己连只言片语都没有,这真是可悲。我不想自己的结局也是这样。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不应该指望别人能记住自己,但起码应该让自己记住自己,说的真有道理啊。
既然改变现状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的,那我们不妨先来改变一下态度。问自己,自己是什么,这需要勇气,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并且需要这样的勇气去毁掉那沉重的精神枷锁,或许这才是目前最需要我们要进行的革命吧。
【篇十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读后感】
本书是卢梭1753年应法国第戎科学院的征文所撰写的,出版于1755年本书中,卢梭一反同时代哲学家的乐观人士,将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视作进步与退化的矛盾统一体。他通过回顾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过渡的历史进程,提出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是人类的进步导致并且加剧了人类的不公平,并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公平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书中,最引人思考,也最能体现作者对人类发展持有矛盾的观点的一句话是“谁听说过一个自由的野蛮人抱怨生活想要自杀?”带着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按照作者的论述思路来展开我的读书报告。
作者认为人类存在着两种不平等:一种是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这是由自然造成的,包括年龄、健康状况、体力以及心理或者精神素质的差别;另一种是伦理或者政治上的不平等,它取决于一种协约,这种协约是由人们的同意确立的,而这种协约是由某些人专门享受而且往往有损于他人的各种特权组成的。(比如比他人更富有、更高贵、有权势等等),而在论述中,作者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卢梭从描述自然人的生存状态开始,这些对自然人及其生存状态的描述最终目的为了证明自然人之间是孤立的、没有不公平而言。具体论证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首先是对人的自然状态谈起,作者假定人的自然状态(也就是所谓的野蛮人)或者说处于萌芽状态下的人便是使用双脚直立行走的(限于当时的解剖学、考古学的研究水平),人在速度、力量、敏捷等方面虽然逊色于某些动物,但是人的身体构造非常合理,并且通过生存的锻炼可以维持生存。同时,原始人通过长时间单独分散于野兽之间并经常与之较量,能够知觉的对各种动物做出搏斗或者逃跑的反应,猛兽不是人的威胁,人更可怕的敌人是天生虚弱、晚年衰老以及疾病。因为人类的母亲比其他动物更善于保护幼儿、人的晚年期于整个寿命相比并不比其他动物长,而这也不是人所害怕的。另外一个威胁时疾病,野蛮人如其他野生动物一样,很少生病或者即使生病也可以很容易治愈。作者认为人的许多疾病是由于人的发展而产生的,如富人饮酒作乐、穷人吃食肮脏的东西、过渡饮酒等等都是疾病产生的原因。(作者在书中的第一部分区探讨原始人的这种生存方式也就证明了人在最初始的状态从生理上与其他野生动物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与其他动物不同的是人,在大自然中,其他动物只能被动地服从大自然的分配,而人自认为有服从或者不服从的理由,卢梭将之称为“自我完善化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可以借助环境开发人的其他能力,“人的这种特殊而且几乎无限的能力成为了人的一切不幸的根源。”
以上部分论述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然状态下的人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接着,作者探讨了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带着这样一个疑问“语言的创始者中是否已经建立了一个社会?”来进行分析,以自然状态下无法形成语言来作为自然人是独立生存的佐证。他认为既然自然人可以独立生存,那么它与其他同类的相遇只是偶然现象,在极为短暂的时间是不会产生语言的。即便有一丁点所谓的语言,因为自然人漂泊不定,语言也变化无常,任何习语不会稳定下来。只有当母性自然人哺育幼儿是可能会产生所谓的语言,但当幼年自然人有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便会和其母亲分离,也只有在很偶然的时候才相遇,即便相遇也不会认识,之前产生的语言也忘却了。作者以这种语言在独立状态下不可产生的可能性来证明这种自然人在独立状态下生存的可能性。当然,现在看来,卢梭没有解释清楚语言的起源问题,他没有借助当时所认为的“借助神的帮助产生”的观点,只是让这个问题悬而不解。
在所谓的伦理方面,自然人既没有恶,也没有善,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组织他们作恶的既不是人的智力的开发,也不是法律的约束,是感情的平静和度邪恶的无知。因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人非常少的需求可以随手可得,无法想象一个强壮的自然人会依赖于一个软弱的自然人而生存。
因此,作者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自然人的生存状态:野蛮人在丛林中漂泊游荡,没有技艺,没有语言,没有栖所,与人无争也不与人交际,既不需要别人帮助,也无害人之念,甚至可能从未能够对人进行辨认。他们没有感情,并且自给自足,指具有与其状态相应的意识和智力。他的悟性也只是发展到了有点自负的程度。如果偶然有所发现,他也不可能与别人交流感想,因为他连自己的孩子也不认识。即使有所发明,那也将与其发明者一同消亡。没有教育,没有进步。一代一代毫无进展地繁衍下去。每个时代的出发点都是相同,那混沌出来的蒙昧时代不知过了多少世纪,人力已经老了,而个人依旧是个稚童。
所以说,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差异是很少的,许多自认为是自然的差异,不过是社会中人所采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产物。
即便原始人存在着现代人所认为的差异,在那种独立生存的时代也是没用的,没有爱情的地方,美丽又什么用呢?不会说话的人聪明又什么用呢?不和人打交道有计谋有什么用呢?
那么什么是人类不公平的起源和基础呢?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是人类的进步导致并且加剧了人类的不公平,并认为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公平及其后果的关键环节。
人的第一个意识是他的存在意识。他首要关心的事情是自我保护。在自然状态下,人过着纯感觉的动作般的生活,不利用大自然赋予的那种“自我完善能力”,但是慢慢变遇到困难,学会克服它们,如利用石头、树枝与其他动物搏斗。慢慢地不知不觉地人学会了关注、比较,如强弱、大小、勇敢等,只是这种意识是朦胧的不可表达的。并且学会了偶然和同类共同合作捕捉猎物等等。最初的一些进步,使得人在其他方面的进步速度逐渐加快,本领越来越完善,知道有一天不再栖息在山林、山洞,有了固定的茅棚。卢梭认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变革,这确定了家庭,产生了私有财产。在这种状态下,生活所需比自然状态下更多,许多新工具被发明。人类享受着其祖先没有享受的舒适条件,也给自己套上了未曾预料的枷锁,因为这些条件没过多久就变为必须品,拥有时赶不到快乐,没后时让人感到不幸。
这种定居慢慢使得同一生活方式的人聚拢在一起。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逐渐增多,慢慢产生比较,感情,也因此相互评价,产生尊重等等。处于这种比较,开始产生自尊,并开始为侵犯进行惩罚。同时在这种交往中,从这种需要别人帮助之日起,人们感觉到一个人拥有两个人的必需品时会更好,财产就产生了,劳动变得必不可少。慢慢产生了农业,而土地的耕种导致土地的分配,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这种强壮,技术熟练,头脑灵活的人得到更多的收获,人与人自然地不平等随着措施的不平等慢慢显现出来。这个时候人的能力得到巨大开发,记忆力、想象力、推理能力等等都得到充足发展。人的地位逐渐以他的财富数量、智力、力量、美貌等联系在一起,同时也产生了嫉妒心。人同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服从他人,服从同类。人们一方面相互竞争,一方面是利益冲突,这种豆带有损人利己的欲望都是最初的私有制产生的后果,都是新的不公平的产物。
这种不公平的加剧加上穷人和富人不同的性格产生了强盗、奴役、支配等等。人变得逐渐贪婪,巧取豪夺、盗窃抢劫越来越严重,进入可怕的战争状态。
人类不得不考虑这种境地,尤其是富人,不但有丧命的危险而且还有丧失财产的危险。他们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变开始于穷人通过契约来组建联盟保障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东西,人人尽相同的义务,共同击退共同的敌人。人人只看到这种制度的好处,也不得不为了这种自由争先恐后地接受这种制度镣铐。卢梭认为这是法律和社会的起源,它给穷人戴上了镣铐却保障了富人的财富,为私有制和不平等确立了法律。
这种联盟的法律在慢慢的越来越完善,但是人们也越来越发现越来越多的惩罚每次都要所有人来共同决定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于是选择选择行政官并代理人民来做这些决定非常有必要,于是人们开始根据能力、道德、信誉、财富等等标准来选择行政官并通过法律来规定他的权威和义务。由于选举待来了很多麻烦,如阴谋诡计,党派纷争等导致内战频发,人类慢慢进入以前的无政府状态的边缘。权贵们利用这种局面使得职位世袭化。而人们也习惯于从属地位,习惯于过安宁的生活,不再反抗,任凭他人奴役,世袭首领们也习惯于把自己当做国家的主人,习惯于奴役他人。我们观察到的人类的不平等在这个变革中逐渐发展。这个进程分为三个阶段:法律和财产所有权确立阶段;行政官职设立阶段和合法权利向专制权力转变阶段。行政官为了篡夺非法权利,不得不收养亲信,而怀有野心的人也愿意接受这种奴役和摆布,以便他们可以随意支配别人。这种过程中阶级、财富等等各种不公平全部产生。
回到作者的观点:
提出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是人类的堕落史,自然状态下几乎不存在的不公平,随着人的能力的开发和思想的进步而夸大加深,随着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而稳定下来,变得合法。
社会保障与不公平的关系,社会保障的功能之一就是消除不公平,在卢梭的分析中来看,在私有制下,不会产生趋向于保障公平的社会保障,而在现在这种后专制制度,或称为民主制度下,仅靠民主与权力仍得不到的公平的社会保障,关于社会保障与公平,卢梭对于自然人的论述中有一部分讲到,有一种品质这种品在人是自然人的状态便存在,是人生来具有的品质,即人的本性,便是本能地不愿看到同类受难,它可以抑制人的自尊心,或者抑制他的自我保护欲,抑制他追求个人幸福。也就是民主社会通过权力仍得不到的公平的社会保障职能寄托于人性的改善,这与余老师的观点殊途同归。

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关于自尊的名人名言

1、自尊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尊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2、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陈家琪
3、不怕百战失利,就怕灰心丧气。——佚名
4、尊严是人类灵魂中不可糟蹋的东西。——尼高美德斯·古斯曼
5、只有气度小的人,才会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巴纳特
6、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7、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自罗素
8、假如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欢快。——拉罗什夫科
9、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10、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11、幽默乃是尊严的肯定,又是对人类超然物外的胸襟之明证。——罗曼尼·葛瑞
12、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价值之说在。——王小波
1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4、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赢得集体和社会的赞扬,这就是自尊的表现。
15、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蒙田
16、自尊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
17、忌妒,是心灵的肿瘤。——艾青
18、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伊·谢·科恩
19、失败和挫折等待着人们,一次又一次使青春的容颜蒙上哀愁,但也使人类生活的前景增添了一份尊严,这是任何成功都无法办到的。——梭罗
20、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海卡尔
21、哪里有理性、智慧,哪里就有尊严。——马丹·杜·加尔
22、七十寿辰!这是人们获得一种新的令人敬畏的尊严的幸福时刻。这时,你可以把压抑已达三十余年的故作深沉弃之一旁,无所畏惧,泰然自若地站在人生的七级顶锋向下观望,教诲他人而不会受到指责。——马克吐温
23、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24、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於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希特勒
25、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罢!——但丁
26、尊重他人是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
27、诗人的想象力支配现实的程度,说到底,是衡量他的价值和尊严的精确尺度。——桑塔亚那
28、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29、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是无价的。
30、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
31、但是我们起码能不能留下——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珍重和向往的?善和美是什么?做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是什么?——柴静
3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
33、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而斯华馁
34、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思卡尔
35、人的一切尊严,就在于思想。——巴斯葛
36、不知道他自己的人的尊严,他就完全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席勒
37、不存在的事物可以想像,也可以虚构,但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够被发明。
38、最野蛮的是轻蔑自己。——蒙田
39、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战争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的繁荣。——罗斯福
40、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41、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的内心的安修正感与尊严感。——艾琳·C·卡瑟拉
42、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勇于不惜一切地去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这个国家就一钱不值。——席勒
43、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都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张小娴
44、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战争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西·罗斯福
45、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苏霍姆林斯基
46、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47、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伤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48、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车尔尼雪夫斯基
49、珍视思想的人,必然珍视自己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50、一个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亚里士多德
51、保持和培养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个人学习成绩。——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52、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托·伍·威尔逊
53、在任何情况之下,天神都不会用镣铐来束缚他所创造的人的;他使他们的生活频繁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启发。——泰戈尔
54、哪里有理性智慧,哪里就有尊严。——马丹·杜·加尔
55、只有当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又没有其他办法时,漂亮的衣服才能派上用场。——塞缪尔·约翰逊
56、桑塔亚那:诗人的想象力支配现实的程度,说到底,是衡量他的价值和尊严的精确尺度。
57、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笔姆
58、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
59、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重于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愿意献出一切。——刘成乾
60、一个人的尊严并非在获得荣誉时,而在于本身真正值得这荣誉。——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61、只有当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又没有其他办法时,漂亮的衣服才能派上用场。
62、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
63、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64、我自己决不为自己去侵犯人类的尊严。——达尔文
65、有时,尊严是不容易得到的,为了某些利益,可能会抛弃一切尊严;或为了虚名,尊严也不顾了。总括地说,世人一般所热心的是沽名钓誉。——李小龙
66、工作,独立获得食物是尊严。——何炅
67、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罗素
68、既不要忘自菲薄,又不盲目自夸。——茅盾
69、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
70、对于凌驾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生命的主宰。——海伦·凯勒
71、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托·伍·威尔逊
72、为人粗鲁意味着忘却了自己的尊严。——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73、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爱默生
74、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越发敏感,作茧自缚,最终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75、幽默乃是尊严的肯定,又是对人类超然物外的胸襟之明证——罗曼尼·葛瑞
76、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77、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蒙田
78、男人——百分之八十的那类男人,潜意识里只有两样东西——自尊心和虚荣心。能够掌握到这种心理,叫一个骄傲的大男人站起来、坐下去,都容易得很。——台湾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
79、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格外珍惜自尊,就会主动维护他人的尊严。
80、约翰·高而斯华馁: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81、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重于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愿意献出一切。——刘成乾烈士
82、人们将永远赖以自立的是他的智慧、良心、人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83、男人——百分之八十的那类男人,潜意识里只有两样东西——自尊心和虚荣心。能够掌握到这种心理,叫一个骄傲的大男人站起来、坐下去,都容易得很。——三毛
84、决心就是气力,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85、个人的体面与尊严,平等,自由等等概念,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没有的。——王小波
86、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戴尔·卡耐基
87、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88、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总在权势面前屈膝,毁掉了自己的尊严,也毁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王小波
89、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王小波
90、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
91、没有尽看的处境,只有对处境尽看的人。——哈尔西
92、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

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自尊的名言

1、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2、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伤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3、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4、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5、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6、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前苏联教育家,作家马卡连柯
7、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这是以块磨练细腻的感情的砺石。——苏霍姆林斯基
8、失看固然经常发生,但总没有尽看那么可怕。——约翰逊
9、本能有它自己的途径,而且是最短的途径。——罗曼罗兰
10、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法国政治家历史学家德·托克维尔
11、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独处的时候,都不要有一点儿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12、珍视思想的人,必然珍视自己的尊严。——苏霍姆林斯基
13、作家的自尊心是一种类似灵魂发炎的病痛。谁一得上这种病,谁就再也听不见鸟儿的歌声,看不见阳光的灿烂,对春天也视而不见了。——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
14、坚定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
15、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前苏联作家伊·谢·科恩《自我论》
16、在任何情况之下,天神都不会用镣铐来束缚他所创造的人的;他使他们的生活经常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启发。——泰戈尔
17、虽然尊严不是一种美德,却是许多美德之母。——柯林斯托姆
18、任何题目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要是你果真弄到了无法可想的地步,那也只能怨自己是笨蛋,是懒汉。——爱迪生
19、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20、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啃嗤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马克思
21、人的尊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他的信念……它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海卡尔
22、女人有时候会容许别人欺骗她们的爱情,却从来不容许伤害她们的自尊心。——小仲马
23、一个人有了发明创造,他对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也就会给他尊敬和荣誉。——罗·特雷塞尔
24、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就会感受自尊的快乐。
25、一个真正伟大、骄傲而又勇敢的民族宁可面对战争的任何灾难,也不愿在牺牲其民族尊严的情况下换得卑贱的繁荣。——西·罗斯福
26、若要对一个人维持交谊,是决不可揭穿他的秘密的,尤其是那种和自尊心有关的秘密。——大仲马
27、不存在的事物可以想像,也可以虚构,但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够被发明。
28、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29、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汤因比
30、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31、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就会散发出高贵的气质。
32、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徐特立
33、忌妒,是心灵的肿瘤。——艾青
34、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再论我们怎样学习》
35、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36、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巴甫洛夫
37、尊重他人是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
38、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伊谢科恩
39、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
40、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格外珍惜自尊,就会主动维护他人的尊严。
41、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2、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拿破仑
43、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越发敏感,作茧自缚,最终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44、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而斯华馁
45、忌妒,是心灵的肿瘤。——艾青
46、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47、克服自己消极的、钻牛角尖的扭曲的思想方式,便能增加效率,提高自尊心。——伯恩斯
48、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罗素
49、我崇拜创造的精神、崇拜力、崇拜血、崇拜心脏、我崇拜炸弹、崇拜悲哀、崇拜破坏。——郭沫若
50、既不要忘自菲薄,又不盲目自夸。——茅盾
51、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卢梭
52、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斯特那夫人
53、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培根
54、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55、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陈祖芬
56、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伊·谢·科恩
57、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
58、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59、决心就是气力,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60、一个人要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61、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62、一个男人,不管是谁,自尊心受到伤害时,都会铤而走险,做出丧失理智的事。——罗布莱斯
63、虽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爱尔兰政治家柯林斯《警句》
64、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约翰高而斯华馁
65、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思卡尔
66、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瑞典化学家,炸药发明者,诺贝尔奖创立者诺贝尔
67、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是无价的。
68、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69、女性需要优异的信心,甚于基于道理的信心,男性需要严厉的信心,甚于优异的信心。——裘贝尔
70、一个真正而且热切地工作的人总是有希看的——只有怠惰才是永恒的尽看。——卡莱尔
71、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72、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73、诗人的想象力支配现实的程度,说到底,是衡量他的价值和尊严的精确尺度。——桑塔亚那
74、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
75、自尊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76、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千万别说:“你错了。”——卡耐基
77、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78、没有尽看的处境,只有对处境尽看的人。——哈尔西
79、尊重人的尊严,是一件很干净、很美好的事!——萨特宁
80、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蒙田
81、生命的尊严正是超等价物的一切事物的基点。——池田大作
82、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戴尔·卡耐基
83、一个人开朗、豁达,就会感受到自尊的快乐。
84、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
85、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86、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
87、女人有时候会容许别人欺骗她们的爱情,却从来不容许伤害她们的自尊心。——法国小说家小仲马
88、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89、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

四:[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鼓励自尊心的名言警句

1、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2、只有当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又没有其他办法时,漂亮的衣服才能派上用场。——塞缪尔·约翰逊
3、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个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陈祖芬
4、走你的路,让别人去说罢!——但丁
5、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6、男人——百分之八十的那类男人,潜意识里只有两样东西——自尊心和虚荣心。能够掌握到这种心理,叫一个骄傲的大男人站起来、坐下去,都容易得很。——三毛
7、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8、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罗素
9、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笔姆
10、没有自尊心的人,即近于自卑。——莎士比亚
11、一个社团的基本努力或许就是设法使其成员平等,但其成员个人的自尊心却总是希望自己出人头地,在某处形成某种对自己有利的不平等。——德·托克维尔
12、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杆。——别林斯基
13、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马卡连柯
14、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斯特那夫人
15、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
16、不知道他自己的尊严的人,便不能尊重别人的尊严。——席勒
17、没有比认为自己是有用之才的自尊自信对人更有益的东西。——卡内基
18、人与人之间需要一种平衡,就像大自然需要平衡一样。不尊重别人感情的人,最终只会引起别人的讨厌和憎恨。——戴尔·卡耐基
19、自尊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笔姆
20、虽然自尊心不是美德,但它是多数美德的双亲。——柯林斯《警句》
21、假如你认为能够,你便能够;假如你认为不能够;你便不能够。——戴维斯
22、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须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汤因比
23、尊严是文明,但又像一层贴在脸上的东西一样容易脱落。——陈家琪
24、一个人有了自尊心,他才可以明确地去“指导”自己向正确的道路迈进。所以,人应该不断地维持自己的尊严,尊严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和促进自己的工作效果。不但这样,我们每天要重复估计自己的潜能,看看是否有所增加。——李小龙
25、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26、产生自尊心的是理性,而加强自尊心的则是思考。——卢梭
27、没有自我尊重,就没有道德的纯洁性和丰富的个性精神。对自身的尊重、荣誉感、自豪感、自尊心

五:[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读后感2000字

【篇一:卢梭爱弥儿读后感】
一直以来,卢梭最为世人熟悉的是他在启蒙时期所著的《社会契约论》,为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这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在教育界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著作《爱弥儿》是一部哲理小说,但是其中蕴含的无论是在任何时代看都具有先进意义的教学理论,使其成为教育界影响深远的一部小说,里面的某些主张仍然是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者苦心钻研、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大学里,虽在课堂上对此书有所了解,但是一直没能有机会深渡。几次看《爱弥儿》都是匆匆翻过,简简略过,但是自从走上教育岗位,才发现原来此书中的一些教育理论,在今天看来仍然有着许多进步意义。
《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卢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他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这种自然教育,渴求的“个性解放”,这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让儿童从个人活动中求得知识。冰心曾经说过: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蔡志忠也曾经说过:让孩子快乐地成为他自己。呵护学生个性的花蕾,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为他自己。这要在现实中做起来也许很难,但我会时时提醒自己把握好手中教育的罗盘,朝这个方向努力!纵使人性本善的理论是高尚的,但是从时代的立场来看,从进化的发展史来讲,也是不科学的。教育如果只培养自然人是不行的,教育并非不顾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让人性生物般地任性发展,而是要靠教育作为桥梁,把儿童引向社会。当然,如果我们现代的教育不顾天性的发展而硬把成人所需要的向儿童灌输,是错误的;但像卢梭所说那样放纵天性而忘掉社会需要,同样也是行不通的乌托邦。
而且《爱弥儿》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对于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同的。现代的社会给我们这些在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太大的压力,把培养人的功与过全都规因到老师的身上,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教育工作者不单只是我们这些在校的教师,还包括家庭里的父母亲长辈等。纵使我们学校的老师要负起全部的教育责任,我们也只是卢梭所说的三种教师当中的一种教师,而不可能做到是三合一的全能教师。
社会应当重视家庭教育像重视学校教育一样来对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从心理上放弃,有些家长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身上,希望老师帮他们把子女培养成龙成凤。其实当一个孩子从父母的手上交到老师的手里的时候,这个孩子基本已经成型。打个比方说,当我们见到一个还没有接触学校教育的孩子时,从他的行为举止就可以基本判断出这个孩子是什么性格的人;当老师的工作只是对他进行改造,好的保留鼓励发展,不好的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剔除,我觉得教师的工作就是一个补救的再生产的工作,原材料已经定了,教师唯有呕心沥血地通过一些艺术工作让这个材料变得更加的完美。
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十分值得借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这正提醒了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热爱学习,主动地去学习。
作为一名幼儿园的老师,我特别注重这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当他们正在处于一种过渡时期时,他们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在发生变化,但是如何将这种变化转变为一种提升能力而非削弱能力时,教师就应该顺应孩子身心发展变化情况,制定行而有效地教学计划,让孩子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更好地适应这种角色变化的过程。可以说,《爱弥儿》给了我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启发,让我开始深思我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让这群什么都不是很了解的孩子更好地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也许我在这方面需要努力的还很多。
【篇二:爱弥儿读后感】
最近,我仔细品味了《爱弥儿》这本书,书中的理念对现在当教师的我来说是种冲击,在阅读之后也有些想法想说上一说,与众人交流。
我对这本书上的很多观点很感兴趣,如书中第二卷中,写到:如果孩子长得很聪慧,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他的眼泪。如文中的:“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们可爱的本能。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他始终是喜笑颜开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绝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象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远虑!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的根源。象人这样短暂的一生,竟时刻向往如此渺茫的未来,而轻视可靠的现在,简直是发了疯!这种发疯的作法之所以更加有害,是因为它随着人的年龄而日益增多,是老年人时刻都是那样的猜疑、焦愁和吝啬,宁愿今天节约一切而不愿百年之后缺少那些多余的东西。因此,我们现在要掌握一切,把一切的时间、地方、人和东西;我们个体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的最小的部分。”
书中在谈到孩子幼年教育时,表示了这样的意思,孩子在到达相应的年龄阶段必然会明白一定的道理,这时在进行教育即可;孩子在12岁之前,可以不去学习,这样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后再去学习,相信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年幼时进行的所获得的效果其实是为0的,或者可能是获得教育者相反的学习效果。对于这个观点,我深感同意,孩子在幼年时对于一些有政治性意义或者相类似的东西是没有观念的,这时让他们了解和学习相关的知识,是很难有共鸣的,得到的结果其实也是很差的,或者说无。从小给他们灌输一个概念,起到了什么效果,是不是也如书中所说,可能会取得反效果呢?这我不得而知,不过,我想,对于学生的教育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一教育理念应该贯彻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书中,还有这么一段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在这段时间,也正好使他慢慢养成持久地注意同一个事物的习惯。”卢梭的这段话有三个关键词,是“兴趣、方法、习惯”。的确,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这几个词。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动力。因此,兴趣是前提。我认为应该保持孩子对事物或学问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学习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孩子在学习起步时,教师应该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赏,要给予孩子肯定。
《爱弥儿》是一本不寻常的教育著作,而且开篇的第一句就让人觉得这是蕴涵着深邃哲理和沸腾感情的文化结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人性本善,主张教育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不是在推卸责任,像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教师,当然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着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养出社会所满意的人才。我只是希望社会不要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给教师,我们的教师确实是很伟大的人,牺牲了自己成全了别人,我们虽然愿意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承担起全部的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请支持我们,一起来当园丁,共同携手创造更美好的园地!
【篇三:爱弥儿读后感作文】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的教育论著《爱弥儿》影响深远,其他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都在社会上激起了巨大反响。
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奏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曲。在这一运动中,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

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忏悔录读后感

【篇一:《忏悔录》读后感】
卢梭的《忏悔录》这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是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卢梭想要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阐明一个事实,即他在自序中所说的:“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高尚,思想是否丰富敏捷而定。”在第一章的一开始,卢梭就大声宣称:“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我生来便和我所见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个生来像我这样的人。虽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们不一样。”他对于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是正确的。
卢梭开始写这部自传的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但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仍然非清晰。童年,不但是卢梭的精神源头,而且更重要地,已成为他的生涯中的伊甸园,在坠落之后剩下的就是怅然回望,以及不自觉的对童年感情的模仿。
追求纯粹的情感上的满足近乎拙稚,以致其理性终其一生也未能成熟。
卢梭的情感如此细腻,性格如此敏感,休谟形容他“好象这样一个人,这人不仅被剥掉了衣服,而且被剥掉了皮肤”,而他清楚的自我意识使他把“多愁善感”看成了一种天赋,为了肯定自己所特有的道路,他必须把情感作为最高的价值。
卢梭写的是“忏悔录”,却把一根绳索吊在了听他忏悔的人的脖子上,就像现在也有人拿一根绳子去要求别人忏悔一样。
【篇二:《忏悔录》读后感】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似乎一直在警示着我们一些东西,却又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近日,我从《忏悔录》(武汉市部分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忏悔材料选编)一书中看到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在被审查期间所作的反省和悔罪记录,看完了这些领导声泪俱下的忏悔,心中颇有感触。这本书将一个个罪大恶极的贪官大肆倾泻着眼中充满悔意的泪水,陈述着自己那丑陋的恶行,自己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愤慨、无奈和悲哀。愤慨的是百姓的父母官成了欺诈百姓,危害社会的败类;无奈的是官员贪污腐败日益严重,难以遏制;悲哀的是“官”已经迷失了自己的定位。
一部部《忏悔录》堪称一部部贪官成长史,他详细介绍了官们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堕落的,一个个贪官腐官后悔的陈述着自己那大同小异的堕落史,让我们明白了官场上那一个个黑暗的镜头,也明白了曾经的天子骄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腐败和堕落的。
一、思想堕落
“收点烟酒、拿点小红包不算大错,只是礼尚往来,是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打点牌、收点底子钱不算大事,只是业余爱好,是当今社会的惯例”、“糊涂的想法驱使我动了歪心思,一步一步地滑向受贿犯罪的泥潭”、“这一宗旨意识是正确世界观的体现,是人的行为指南的灵魂,丢失了这个灵魂,在行为上就找不到北”。一些官员拥有权力后,就忘记了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认为学习那些东西已经过时了,导致官员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堕落,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官员最终走向深渊。因此,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金钱、权利的诱惑
《忏悔录》中许多官员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大肆收取钱财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金钱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他们走到今天,是从逢年过节收受红包、购物卡开始的。用防洪的术语来解释,那就是大堤如果出现散浸不及时排除,时间长了就会出现管涌,如果发现管涌不及时排除,就会造成溃口,一旦发现溃口势必影响到大堤的安全,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人的贪欲、对金钱的追求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许多官员政治生涯接近尾声时,竟然守不住清廉,守不住原则,守不住底线,而导致晚节不保。因此,党政领导干部一定要经常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要时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照照镜子,洗洗澡;要反复告诫自己,违纪违法的事做不得,不正当的钱收不得,高压线碰不得,要坚守原则,坚守底线,坚守清廉,不要越雷半步。
“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别人对自己的情谊,看上的是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是赤裸裸的利益,绝非真感情”、“如果我不是手上掌有权力,他们会送钱给我吗?他们看中的不是你这个人,他们看中的是你的位置,是你能给他们带来好处”。这些鲜活的例子给我们警醒。中国自古就有深厚的权利本位观,有权就有势,有权就无所而不能,一些官员在追逐权利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因此,官员对金钱、权利等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再重蹈覆辙,时刻清醒的认识到权力是谁赋予的,应该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谁谋利益,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自重、自律、自警,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认真通读这22篇典型性的忏悔录,让我切身体会到这些领导干部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灵轨迹。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环境和他们的误判、误交误事等客观原因外,最重要的是他们主观上的“五放”:放松了党性锻炼、放缓了学习改造、放弃了廉政底线、放开了个人私欲、放任了小贪大祸;倒在了小恩、小惠、小事、小节、小理“五小”中;栽在了老板、老表、老乡、老友、老婆五样人手中;输在了义气、习气、底气、直气、脾气“五气”上。我为腐败者的沉沦感到痛心疾首,更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肩负的职责重担。“志当存高远”,从加入党组织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誓词、行动就紧紧和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了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任何时期都不能忘记,应时刻铭刻在心中。
【篇三:《忏悔录》读后感作文】
近来我又读了一遍法国启蒙作家卢梭的《忏悔录》(陈筱卿译,译林出版社,1994年版)。
上下两卷共十二章,中译本634页,洋洋五十余万字,一口气读下来,看得我俩眼朦胧。随着卢梭叙述的文字河流,我又一次漂进了他丰富而传奇的心灵之海,不由自主地陷入思想与情感的漩涡里,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发出深沉的喟叹——忏悔吧!
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面对周遭无数的恶毒攻讦,他毅然拿起了如椽巨笔,写下这部自传体的《忏悔录》,把自己赤裸裸地剥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一个完完全全真实的卢梭自我。胜过任何的辩解与粉饰,所有的人面对这个真实的灵魂,都沉默不语。因为人们在他面前就如在一面纤尘不染的平镜前一样,照射出了自己灵魂的卑污与丑恶。正如卢梭所云:我如实地描绘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可鄙可恶绝不隐瞒,是善良宽厚高尚也不遮掩:“我把我那你看不到的内心暴露出来了。上帝啊,把我无数同类召到我周围来吧,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丑恶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可鄙而羞愧。让他们每一个人也以同样的真诚把自己的内心呈献在你的宝座前面,然后,看有谁敢于对你说:‘我比那人要好!’”
我是没有这样的勇气的。在世人面前我展现给大家的形象,决不是我的全部。有许多东西,它们深藏在我心灵的深处,只有我一个人面对自己时,才有可能浮现。像卢梭那样冷酷地解剖自己,是需要非常的胆量与勇气的。
早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心惊肉跳地读着卢梭的《忏悔录》,因为我读出了自己意识深处那么多的黑暗的洪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学会了在日记本上反省、忏悔、自律、自强,自己要对自己真实。不知有多少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面对苍穹,寻找上帝的光芒。我曾经数次把一摞摞厚厚的日记本点燃,企图在灰飞烟灭之中,消灭那个可怕的魔鬼。如果把所有的日记搜集起来,也许也是一部属于我的《忏悔录》。
而今我再一次读着《忏悔录》,我的心跳得更加厉害。检视自己成人之后的将近十八年的心灵历程,我发现我更加无法面对卢梭这面镜子。有更多的黑色洪流,不可阻挡地向我涌来,几乎淹没了我。我徒然地挣扎,甚至甘心情愿地投入洪流的怀抱。犹如从恶梦中惊醒一般,我蓦地坐起,张开双臂,渴望拥抱光明与希望的抚慰。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真实地忏悔?
在告别尘世的那天,谁还能够像你一样安然地入睡?
就如今日在电脑前写着这些文字将要贴在博客上面一样,我还能够面对远朋近友,有足够的勇气对他们说:“这就是我真实的自己”吗?
卢梭,你让我再一次发出深沉的喟叹——唉!
【篇四:《忏悔录》读后感】
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是卢梭先生最激励我的一段话,他直接写出了他的心声,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那个时代真正的他还有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民所有的压力。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由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把这样多的平民形象带进十八世纪文学,《忏悔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忏悔录》中那种平民的自信和骄傲,主要还是表现在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己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保持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篇五:《忏悔录》读后感】
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这是卢梭先生最激励我的一段话,他直接写出了他的心声,他的内心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那个时代真正的他还有那个时代一个普通人民所有的压力。
上帝造人的时候,给我们一双眼睛看外部的世界,审视内心的智慧之眼则是这颗忏悔的心。如果说读蒙田让我心灵安详闲适,读卢梭则使我悲天悯人。卢梭觉得前辈作家蒙田还坦白得不够,他说蒙田虽然也讲了自己的缺点,却把它们写得相当可爱。看起来像是自责,但是却是自赞。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一个哲理性的警句:“没有可憎的缺点的人是没有的。”在忏悔录里,他写了他的吝啬,他的偷盗习惯,他对朋友的背叛,他说的谎行的骗。
由于作者的亲身经历,他有条件在这部自传里展示一个平民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十八世纪的女仆、听差、农民、小店主、下层知识分子以及卢梭自己的平民家族:钟表匠、技师、小资产阶级妇女。把这样多的平民形象带进十八世纪文学,《忏悔录》就是这样一个激进的平民思想家与反动统治激烈冲突的结果。它是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压迫面前维护自己不仅是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权和尊严的作品,是对统治阶级迫害和污蔑的反击。它首先使我们感到可贵的是,其中充满了平民的自信、自重和骄傲,总之,一种高昂的平民精神。《忏悔录》中那种平民的自信和骄傲,主要还是表现在卢梭对自我形象的描绘上。他在那个充满了虚荣的社会里,敢于公开表示自己对于下层、对于平民的深情,不以自己“低贱”的出身、不以他过去的贫寒困顿为耻,而宣布那是他的幸福年代,他把淳朴自然视为自己贫贱生活中最可宝贵的财富,他骄傲地展示自己生活中那些为高贵者的生活所不具有的健康的、闪光的东西以及他在贫贱生活中所获得、所保持着的那种精神上、节操上的丰采。
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在一般平民中间,虽然只偶尔流露热情,但自然情感却是随时可以见到的。在上流社会中,则连这种自然情感也完全窒息了。他们在情感的幌子下,只受利益或虚荣心的支配。”卢梭自传中强烈的平民精神,使他在文学史上获得了他所独有的特色,法国人自己说得好:“没有一个作家象卢梭这样善于把穷人表现得卓越不凡。”
他告诉读者,他从自己那充满真挚温情的平民家庭中获得了“一颗多情的心”,虽然他把这视为“一生不幸的根源”,但一直以他“温柔多情”、具有真情实感而自豪;他又从“淳朴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心里豁然开朗,懂得了友情”,虽然他后来也做过不够朋友的事,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友情与功利之间选择了前者,甚至为了和流浪少年巴克勒的友谊而高唱着“再见吧,都城,再见吧,宫廷、野心、虚荣心,再见吧,爱情和美人”,离开了为他提供“飞黄腾达”的机遇的古丰伯爵。在他看来人具有自己的本性,人的本性中包括了人的一切自然的要求,如对自由的向往、对异性的追求、对精美物品的爱好,
他过着贫穷的生活,却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他很早就对读书“有一种罕有的兴趣”,即使是在当学徒的时候,也甘冒受惩罚的危险而坚持读书,甚至为了得到书籍而当掉了自己的衬衫和领带。他博览群书,长期的读书生活唤起了他“更高尚的感情”,形成了他高出于上层阶级的精神境界。
他处于反动黑暗的封建统治之下,却具有“倔强豪迈以及不肯受束缚受奴役的性格”,敢于“在巴黎成为专制君主政体的反对者和坚定的共和派”。他眼见“不幸的人民遭受痛苦”,“对压迫他们的人”又充满了“不可遏制的痛恨”,他鼓吹自由,反对奴役,宣称“无论在什么事情上,约束、屈从都是我不能忍受的”。他虽然反对法国的封建专制,并且在这个国家里受到了“政府、法官、作家联合在一起的疯狂攻击”,但他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始终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法兰西民族寄予了坚强的信念,深信“有一天他们会把我从苦恼的羁绊中解救出来”。
他对爱情也表示了全新的理解,他崇尚男女之间真诚深挚的情感,特别重视感情的高尚和纯洁,认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它不是基于情欲、性别、年龄、容貌,而是基于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切,除非死亡,就绝不能丧失的那一切”,也就是说,应该包含着人类一切美好高尚的东西。他在生活中追求的是一种深挚、持久、超乎功利和肉欲的柔情,有时甚至近乎天真无邪、纯洁透明,他恋爱的时候,感情丰富而热烈,同时又对对方保持着爱护、尊重和体贴。他与华伦夫人长期过着一种纯净的爱情生活,那种诚挚的性质在十八世纪的社会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他与葛莱芬丽小姐和加蕾小姐的一段邂逅,是多么充满稚气而又散发出迷人的青春的气息!他与巴西勒太太之间的一段感情又是那样温馨而又洁净无瑕!他与年轻姑娘麦尔赛莱一道作了长途旅行,始终“坐怀不乱”。他有时也成为情欲的奴隶而逢场作戏,但不久就出于道德感而抛弃了这种游戏。他是十八世界里那个黑暗社会压迫下生活的万千普通人民的一个缩影,他不是最惨的,但是,他的遭遇一样令人同情。读《忏悔录》这一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卢梭,品《忏悔录》这杯酒,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社会。
【篇六:读《忏悔录》有感】
《忏悔录》是法国作家卢梭的个人传记。
作者倾其思想,坦露着一颗透明的灵魂来书写他人生的点点滴滴与坎坎坷坷的。他的文字挟带着一股巨大的热忱引你进入他内心世界。他用自己的语言渲泻出他的渴望,他的追求;也用常人不可及的大胆表白,剖析自我人性,自我情感。文一开始卢梭就写道:“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前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貌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样迫切的言辞又怎能不让人走进他真挚、诚恳的精神家园中去呢?
在他近似于迷雾样的一个个小故事,一章章小片断中贴近他的回忆,他的心灵,在文字里与他或激昂或沉默或抑郁或舒畅或快乐或平静或热烈的起起伏伏、若浓若淡的叙述中行进,去领略他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阴晴圆缺,去探寻他经历的爱恨情仇、恩怨变迁。
卢梭的童年既是悲哀的,又是幸运的。他刚出生,母亲便因难产而死亡,父亲由此对他又怜又恨。他的父亲伊萨克与他母亲苏萨娜自小青梅竹马,感情笃深。父亲自失去爱妻后,每每从他的身上找寻妻子的影子,常情不自禁地拥抱幼小的他而泪眼朦胧。父亲几乎把全部的爱给予了他。
这位身为宫廷钟表匠的父亲,不仅有英俊的外表和过人的手艺,还特别喜欢读书。在卢梭五、六岁时,他把他妻子生前的藏书全部拿出,拣出书来一段段读给卢梭听,然后轮流阅读,直到夜晚,通宵达旦的看书。父亲用这种方式忘却丧偶之痛,无意中给卢梭营造出一个读书的环境,以至于童年的卢梭到了无书不能眠的地步。“这种危险的方法,不久便使我得了极端娴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对事物本身还没有一点儿概念,却已经了解到所有的情感了。”父亲以读书为游戏打发时日的作法,给卢梭早期心灵注入了知识的芳香,这种无为而治也催发他心智过早的比别的小孩成熟。他的姑姑十分爱好音乐,这又让他多了一种喜好。也许秉承了他母亲的温柔与聪慧,加上他父亲与姑姑的无比关爱,卢梭自小性情温和,很逗大人喜欢。
直到父亲的因故离家,卢梭住进他舅舅家与表哥一道生活才一开始面向社会。进教堂做弥撒时,他遇上了他一生第一个令他产生好感的女性——朗拜尔西埃小姐。
读到一些细腻而深刻的情节,感受他成长中所承荷的开心与苦恼,一个鲜活、丰满的卢梭形象跃然出纸而呈现在你眼前,是那样的真切、朴实而又厚深。他比他同龄人性格要更具复杂的一面。后在他十六岁时,得到了体现。
谈到卢梭不能不提到华伦夫人。如果没有这个杰出的女性慷慨仁慈的培养和经济支持,历史上就不会有这位卢梭。他在与华伦夫人同居期间,生活才稍稍稳定,安心读书、思考问题并写作。年长卢梭11岁的华伦夫人出身于一个古老的贵族世家,她很年轻的时候就结了婚,婚姻并不美满。她逃到法国,法王便把华伦夫人收留在他的庇护之下,并且给她一千五百银币的年金。风姿绰约的华伦夫人是一个有非凡智慧的女人,她成了卢梭的庇护人、老师、情人及知心的朋友。从一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卢梭是如何痴恋这个可爱的女人的:一天吃饭的时候,华伦夫人刚把一片肉送进嘴里,卢梭便说上面有一根头发,华伦夫人将肉吐到盘子里,卢梭用叉子叉起来,飞快地吞下肚去。
在家庭与社会的双重薰陶下,他的心慢慢定了方向。他在悠然的平和中度过三十年。步入壮年是时,他开始了个人的写作生涯,著书《爱弥尔》。可由于这本书的思想与当时的政治格格不入,书稿被当局焚烧,自己被迫走上了流亡的生活,其中还遭友人所害。凡此种种,他没有放弃写作,而是坚强的活了下来。忏悔录的下半部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断断续续写下的。
写书更写出了他善于释放的个性特质。他说:“我对我的内心价值有所意识,它一面使我感到不公正的贬低,一面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种感觉,并使我潸然泪下,而我生平就是让喜欢让眼泪尽情倾泻的。”卢梭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不平化为了一缕烟雾而平衡自我心态。也正是这种易感的情怀,让他给这本没有任何粉饰的传记赋予了最原始的思想与情感,真实记录下他大半生心路里程。人们认识了他,记住了他。200多年了,作为人物自传的《忏悔录》,是唯一济身世界名著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卢梭的心血凝结的人性闪光点所带来的磨灭不息的经典之伟。它不是小说。是串连卢梭回意的杂文集。而每一段杂文都是作者心灵轨迹的烙印。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自传的过程无形中都会产生一种扬长避短的心里。而这种心里无疑会扭曲真实性、坦诚性。
《忏悔录》是我接触过的最勇敢、最真诚、最“暴露隐私”的书。
卢梭的为人向来遭人垢病。他性格激烈、多变,热情奔放而又极端敏感,大悲大喜旁若无人,缺乏自制力。正是这些相互冲突的个性让他更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他睿智但是也活得苟且,他骄傲但是也卑微,他坦诚但是也有掩饰。在自传里,卢梭忏悔了一个年轻时犯的错误。有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颗贵重的钮扣,把事情赖在一个他喜欢的小女仆身上,因而使那个无辜的女仆蒙受了羞辱。
卢梭说: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万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来了,和你亲自看到的完全一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篇七:《忏悔录》读后感】
我拿到的这个版本没有附录书中提到的,卢梭本人提供的大量书信和文献资料,即使如此,读这本书是个困难的过程,从头至尾,我几乎处处感受阅读过程中进行着与一个诡异头脑的较量。这种较量很难称之为愉悦。在读到第二百页的时候我本来想扔了它,幸亏又咬了咬牙,才没错过对我非常有用的第一部的结束部分,和第二部的开头部分。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己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应该是离大革命前的法国太遥远了,不了解其历史面貌和社会阶层,读这本书没有多少带入感。《忏悔录》的上下两部,我完全可以当成两部不同的书,上部要稍微有趣一些,讲述了卢梭从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到流浪汉,四处寻求贵族保护和生计,后受华伦夫人的庇护。读到其中一些游历四方、接触各阶层人士的经历令人兴奋。但深受后现代文学艺术影响的人对其中的文学意味实在没什么兴趣,事实上,为了叙述上的平均,卢梭压缩了其优雅的文笔,或者文字中那种遥远的贵族腔调和我的气质没什么共同之处,读起来没劲儿。还有描写自己对华伦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充沛的情欲,情感太过泛滥。
下半部分出现的众多例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传,卢梭只是依据自身立场判断他人。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似乎也没有复杂的人性。甚至也没有进行什么描写,基本上是事件的记录,所以汉译本中要是去掉书信往来的附件,是太大的损失。与百科全书派的决裂。卢梭反复讲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产生芥蒂的事件经过。但整个读完还是能感觉到他们本质还存在着重大原则的分歧。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Orz
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篇八:《忏悔录》读后感】
上个周末去上海书城,本来准备再读一遍《基督山伯爵》,记得高中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基督山,被班主任发现然后毫不留情地没收了,没收的那本还是基督山伯爵的下册,可想而知当时的悲愤之情。至于这本书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这次在书城没有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基督山,所以只好买了法国著名作家让。卢梭的《忏悔录》。
当时大致看了一下译者的序,觉得不错,而且作者的名字也蛮有意思。买回家仔细一读,便发现又是一本完全符合我胃口的好书。在我准备开始好好读书的时候,本着世界名著的标准,非经典不读,所以从红与黑到远大前程,再到现在的忏悔录,没有一本不是世界文学璀璨的宝石,而且我也对这几本书的内容题材都特别喜欢。
“我现在要做一件以前没有人做过,而且以后也不会有人敢做的事。我要把一个人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这是忏悔录的经典开场白。卢梭晚年受到了无情的政治迫害,甚至文学界的朋友都还是背弃他。最后他终于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写出来,让世人和读者来判断,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有着哲学家的智慧和作家流畅的文笔,所以最终他实现了他的目标。无论是他的卑鄙龌龊,还是他的品德高尚,他全部一笔笔真实地写入了《忏悔录》。如他第一句所言,以前没有人做过,即使过了两百多年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做。而他把自己的丑恶一面写下来,并没有对他的形象有太多负面的影响,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他的伟人地位完全被《忏悔录》一书坚实地奠定下来。
我刚看完了《忏悔录》的青年部分,也就是和卢梭一起重温了他的青年时代。他的很多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都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他有两面性,有时候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有时候会没有理由得变坏,幸运地是,他最后还是能够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而没有一直堕落。我觉得自己的童年和青年在这一点一样,我自己的本性也是非常善良,但是在高中时代也堕落过,做过很多坏事。最后也能自己改正过来。实际上还是因为环境,环境确实能够对人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影响。卢梭也喜欢女孩子,而且对自己喜欢的女人显得感情特别丰富,容易动情。但是又非常拘谨,有一次很深刻的恋爱,即使最深的接触就是吻了那位小姐的手。但这次恋爱给他带来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它人以吻手开始的恋爱。不能否认,这一点我也和他一样。我和他一样从内心里就完全没有其它的想法,而已经能在交往中享受到极大的精神快乐了。卢梭有一段对女人的见解,一些自以为很聪明的女人喜欢用询问的方式来了解男人的内心,而实际上这会使男人产生本能的反抗,只会用谎话来欺骗她们。相反会对她们产生反感。我完全赞成他的这个观点。他确实有极强的对人性的观察力。还有一点性格我也和卢梭及其相似,就是不喜欢别人来教自己。用卢梭的话来说,就是担心在别人教我的时候担心听不懂,而不懂又要装着听的懂。最后还是没懂,所以我们都喜欢自己看书学习。还有一点就是反应很慢,这一点很可爱,但是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缺点,我们对人都有很强和很敏锐的观察力,在某次谈话结束后很久后,谈话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每个人的神情都能准确的回忆起来。可惜在过程中我们都有很慢的反应。这让我们看起来比实际上要笨,真正的才能被隐藏起来了。他对金钱的看法也和我一样,我也从来没有对金钱苦恼过。我完全统一他的观点:金钱有两种,我们口袋里的金钱是让我们保持独立自由的一种工具。我们正在争取的金钱是让我们成为奴隶的一种工具。所以有时候他对自己的钱很控制,但是从来不羡慕不是自己的金钱。对待金钱上,我也和他完全一样,在能够保证生活下,我甚至要更大手大脚,也许来自于对自己的自信,从来不担心没有钱的生活。总而言之,从卢梭的青年时代,我看到了很多和我相似和相同的优缺点。很多很多这里都说不完。
他在青年时期也碰到过很多善良的劳动人民,他们给他提供过无私的帮助。劳动阶层的人在他笔下得到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这也勾起了无数我小时候的回忆,有一次离家出走,走了很远,后来迷路了。一个捡垃圾的老头帮助我,他帮助联系家里人,我最后得以安全回家。另一次在火车上,因为我没有座位,有善良的老爷爷老奶奶给我零食吃,而且她们的孙女还主动给我在泡面时让座。这些微小的善举都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卢梭问,为什么在我青年时代能够接触到那么多善良的人,而在我成年后接触到的确很少了呢?他知道,因为那是不同的阶层。贵族阶层的人性要少了淳朴和热情,更多的是争夺利益时的卑鄙和无耻。
卢梭没有对自己的性格多做评价,他将这个权利留给了读者。我觉得他的青年形象非常真实,很多缺点大家也有,但是有很多性格特点和一般孩子不一样。这样也是他能够取得后来的成就的一个原因。
【篇九:《忏悔录》读后感】
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寻找?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读书笔记)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而且通过对生平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对生平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布朗(PeterBrown)在他撰写的传记《希波的奥古斯丁》中指出,《诗篇》的祈祷语言,是奥古斯丁所能找到的,能够表达他写作《忏悔录》的深沉动机的唯一语言。而祈祷语言所呈现的正是一种期待的姿态。奥古斯丁的记忆和忏悔,始终处在一种朝向上帝、朝向永恒幸福的期待的指引之下;《忏悔录》的全部写作,都在这种期待中获取力量。属尘世的记忆和期待之所以显得虚无,是因为所记忆和所期待的,顶多是短暂而相对的善好;更不用说,如果记忆和期待的对象是罪的快感给心灵留下的影像,那么人将在时间中彻底沉沦,无法摆脱罪的习惯对心灵的桎梏。但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却不同,因为这时记忆和期待的对象乃是最为真实的存在——上帝。上帝是比人的心灵更加内在的本质,是比人的自我更加真实的自我。在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把时间中的人和永恒的上帝联系起来。在对永恒上帝的记忆和期待中写作《忏悔录》的奥古斯丁,虽然仍然处于时间之中,但是他难道不是真正幸福的吗?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不幸的根源在于失去上帝和自我,幸福的关键在于重新获得上帝和自我,而这又以理解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为前提。记忆和期待之所以能够指向幸福的实现,就是因为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是自我和上帝最为恰当的关系。记忆上帝,意味着承认上帝是先于自我的创造者;期待上帝,意味着认识到上帝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善好。而人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人的心灵是上帝的形象,拥有和上帝相似的三位一体,其中,对过去的记忆对应于人的存在,对现在的关注对应于人的理性,对未来的期待对应于人的意志或爱。人的堕落在于其三位一体朝向了错误的方向,而人的得救在于他对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存在、理性和意志并不是心灵具有的三个功能,而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心灵的不同描述。犯罪后的人背离上帝的后果既体现为存在于时间中的虚无处境,也体现为理性的孱弱,更体现为意志的错误追求。因为心灵的整体堕落,人的存在是悲惨的在死,人的理性无法把握时间的本质,而人的意志无法朝向真正的善好,反而沉迷于尘世的善好甚至罪的快乐。而人的得救,则在于心灵恢复和上帝的关系,从爱尘世、爱自己转向爱上帝,从理性的骄傲变成真理面前的谦虚,而人的存在也将由时间中的虚无转变为朝向永恒的幸福。
通过正确的记忆和期待,人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的三位一体。而人对他的三位一体的正确运用,则能够恢复他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真正的自我。和古典思想一样,奥古斯丁也要面对“认识你自己”的问题,然而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却和古典思想迥异。苏格拉底在执行神谕后得出的结论是,人其实没有什么知识,只能带着无知之知的谦虚不断地追求智慧。事实上,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并没有正面回答“自我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古典思想那里,远远没有在奥古斯丁身上这样复杂和迫切。追求智慧的无知之知,体现出人的自然在于理性,从而运用理性的爱智便是最高的生活境界。但对于奥古斯丁来说,理性,连同人的心灵本身,都不是人的本质。人的真正本质是高于人的上帝,只有认识了上帝并理解了上帝和自我的关系,人才可能真正“认识他自己”。幸福不在于追求智慧的理性活动,爱智的生活只有在爱上帝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通过上文对时间问题的讨论,我们已经触及奥古斯丁的思想和古典哲学的差异。这种差异的根源,正是在于双发对真正的幸福持有不同的理解,而这又集中反映在双方对“认识你自己”这个问题的不同回应之中。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性的地位。古典思想发展到古代晚期,呈现出强烈的宗教化趋势,这在普罗提诺和波菲利的思想中体现得极为明显。然而,无论怎么宗教化,古典思想仍然坚持理性至上的原则。从根本上讲,普罗提诺的太一不过是对于最高的理性原则的宗教化表达而已;波菲利虽然诉诸各种巫术和魔法以求实现灵魂的解脱,但他从来没有把这些非理性因素纳入其哲学体系,而是承认没有任何学说能够解救人的灵魂。与此相反的是,奥古斯丁认为,在超越理性的上帝面前,理性的意义是相对的;而在堕落后的人类身上,理性的能力更是极其孱弱。要想获得幸福,除非通过对上帝的记忆和期待。记忆和期待虽然属于人的理性心灵,但是所记忆和期待的对象,却是超越理性的上帝;此外,在奥古斯丁对人的三位一体的阐释中,心灵中的理性对应于时间中的现在,与能够记忆和期待上帝的其他两个位格(记忆和爱)相比,它恰恰是最容易背离上帝,导致骄傲的原罪的。《上帝之城》对古典思想的全部批判,都可以看作是对这种背离上帝的骄傲理性的批判。奥古斯丁当然不是德尔图良那样的非理性主义者,然而理性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确实不是最高的原则,它必须接受信仰的指引;正如生活在时间中的人,只有在回忆和期待着上帝的前提下,他的现在才可能是幸福的。
【篇十:《忏悔录》读后感】
第一次读卢梭的《忏悔录》时我只有二十岁,当时对许多人和事的看法非常幼稚,觉得这么伟大的一个人物,怎么会骗人、调戏妇女、偷东西……伟人应该是“完人”,没有一点暇癖。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当我第二次重读《忏悔录》时,才感到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卢梭,才是人格意义上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而中国当代的传记文学创作,是否应该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呢!
现在,不管是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还是大街小巷的书摊上到处是各种名人的传记。然而,翻开一本本书,从头到尾,通篇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而看不到他(她)走麦城,更有甚者,把自己说成一朵花,把别人说成豆腐渣,借机抬高自己,为自己树碑立传。总之,不是他(她)实际的那样,而是他(她)希望的那样。其实写自传的不管是自己写还是请别人写,真正写出自己的成长变化,犯过什么过失,倒是对世人有益。
其实学一点卢梭的精神,并不是象某些明星那样拿自己那点隐私来吸引读者。更多的应该是对读者、为后人有教益的功过是非、经验教训。一个人在几十年的经历中,他所走的路程,很难说是笔直的,一点弯度也没有。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卢梭的那种自我剖析的觉悟。敢不敢象卢梭那样揭露自己的伤疤,对自己的功过是非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周总理生前曾说过: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要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翻译者刘思慕在《歌德自传》译者新序中说:“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坦率的自我披沥,是《歌德自传》的第一个特点……”而这些伟大的、著名的人物,敢于披露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并没有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威望,后人不是同样敬重他们吗?
我和许多的普通人似乎没有写自传出一本书的资格或兴趣。不过活着的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写自己的历史。因而,在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我不合时宜地重读了《忏悔录》,发一点愚不可及的感受。
【篇十一:《忏悔录》读后感】
这次的内容大概是卢梭从一个天真的少年到他事业有成的这段时间的事。
经过这一段的阅读,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那就是我感到卢梭的部分心理活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与我极其的相似。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也有成为一个伟人的天资,而是说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应或情感,可能是组成一个人内心情感或个性的基本因素。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论吧。就想是七巧板一样,几种同样的普遍的情感,经过不同的组合,演变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个性。又或者可以说是乐高玩具,几个简单重复的积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个世界。
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文章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
【篇十二:《忏悔录》读后感】
我拿到的这个版本没有附录书中提到的,卢梭本人提供的大量书信和文献资料,即使如此,读这本书是个困难的过程,从头至尾,我几乎处处感受阅读过程中进行着与一个诡异头脑的较量。这种较量很难称之为愉悦。在读到第二百页的时候我本来想扔了它,幸亏又咬了咬牙,才没错过对我非常有用的第一部的结束部分,和第二部的开头部分。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内容、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通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己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应该是离大革命前的法国太遥远了,不了解其历史面貌和社会阶层,读这本书没有多少带入感。《忏悔录》的上下两部,我完全可以当成两部不同的书,上部要稍微有趣一些,讲述了卢梭从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到流浪汉,四处寻求贵族保护和生计,后受华伦夫人的庇护。读到其中一些游历四方、接触各阶层人士的经历令人兴奋。但深受后现代文学艺术影响的人对其中的文学意味实在没什么兴趣,事实上,为了叙述上的平均,卢梭压缩了其优雅的文笔,或者文字中那种遥远的贵族腔调和我的气质没什么共同之处,读起来没劲儿。还有描写自己对华伦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充沛的情欲,情感太过泛滥。
下半部分出现的众多例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传,卢梭只是依据自身立场判断他人。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似乎也没有复杂的人性。甚至也没有进行什么描写,基本上是事件的记录,所以汉译本中要是去掉书信往来的附件,是太大的损失。与百科全书派的决裂。卢梭反复讲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产生芥蒂的事件经过。但整个读完还是能感觉到他们本质还存在着重大原则的分歧。
第一次见到一个作者在书里流了这么多的泪水,为他遇见的每个女人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绵长而伤感的眼泪,卢梭在情感方面的敏感和脆弱时惊人的。至少在二十五岁之前,他的智商和大多数人没有什么区别,但情商远远低于常人,不知道着算不算书里的缺点,对于华伦夫人的美貌和人品,对于自己与她的情欲,卢梭不吝笔墨。读的人头晕目眩,他还是有一篓子情感要抒发,在与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后,他也几乎与所有的贵族保护人和社交圈子决裂,对此他的忏悔往往是“因为我有一颗水晶般的心”之类的话,有点不痛不痒,我总觉得卢梭本人也难辞其咎,即使他写了忏悔录这样的大作,也不意味着他的忏悔是完全真实的,他以为他做到了这一点,但还是很难说服我。
譬如与狄德罗决裂的起因仅仅是因为狄德罗新书里有一句话貌似影射了隐士生活的不正确,冒犯了正在退隐庐隐居的他。卢梭为此在书中开始了对狄德罗的批评。直至后来彻底决裂,提到退隐庐,是由卢梭的另一位保护人埃皮奈夫人送给他的,当然到后来,跟这位夫人,他也因为些琐事绝交了,卢梭在退隐庐前后的生活极为重要,奠定了一个最伟大思想家的基础,他在这里写出了《爱弥儿或论教育》《社会经济学》和《感性伦理学》的部分草稿,在此之前他已因《论科学和文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爆得大名。而他自己与泰蕾兹所生的五个孩子,却被不愿意承担抚养义务的他分别送进了疗养院,并且他对此事的忏悔(如果算有的话),一笔带过,“既然是时髦的做法”“没见过面得孩子谈不上父爱”。对于泰雷兹,他也一直认为根本没有爱情,并且有一段冗长而诡异的自我解释,实在让人看不下去。与社交圈子一些重要人士的决裂,好像也与卢梭的喜欢诛心和自尊心过强的性格有关。这或许是他追求自由的性格使然,或许只是一个无私追求公理和正义的伟大灵魂的自私一面。通过忏悔录评价卢梭的为人意义不大,因为他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大致意思是对于宗教,或者道德方面,只是管好自己就好了。
上下部结合处的那些段落,卢梭详细记录了自己自学的一些方法,在他的流浪生涯中,学习基本上是和一些贵族知识分子偶尔的交谈,加上如饥似渴、不加选择的阅读,使得他掌握了些散漫不成体系的知识和蹩脚的学习方法。但是通过在乡间居住的几个月,他用理智的自学完成了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并锻炼了独特而强大的思辨能力。这一段非常有用处,要是对整本书没兴趣,也应该把着两页抽出来反复看看,确实很有帮助。卢梭本人从对音乐、植物学、物理、文学等各种杂七杂八的爱好转为对形而上学的研究应该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等会要还回去,鉴于看完之后完全没有摸到门路,个人感受和通常对于本书形成的定论大有出入。我决定买一本以后慢慢翻看。不过我已经确定,在文学方面,想完全再现经验的真实的努力不仅会失败,做到了也没意思。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suanjikaoshi/16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