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继续教育】

领导班子有较强的团队精神,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在重大问题决策问题上,是透过大会讨论决定,严格执行了重大问题群众讨论制度。充分体现群众力量,班子的团结统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对继续教育发展的个人建议集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继续教育发展的个人建议1

  本学期我校继续教育工作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有关文件精神,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端正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了继续教育的目的,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了解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增强了教育改革意识,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按需施教、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原则,进一步明确目标,强化管理,确保该项工作正常开展,收到一定成效。现将这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更新理念,明确目标――突出教师继续教育重要地位

  没有好的师资队伍,就打造不出优质品牌教育,就创建不出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此,学校将教师继续教育列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作为当务之急,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教师继续教育是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制定了《陈桥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在计划中规定培训内容及形式,落实措施保障,明确我校师资培训目标,做到了师资队伍建设既有长远奋斗目标,也有具体阶段目标。

  二、强化管理,创新模式――推进教师继续教育有效进行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同时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强化管理,确保措施到位十分关键。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强化各项措施落实,勇于探索具有徐家沟小学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实现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做到了:

  1、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对继续教育工作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组织、协调、监督与指导,形成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为主抓领导,教科室主任为具体负责人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时间:每间周周六上午为校本培训时间;确保师资:每次在培训前一周即确定培训教师,由教师写好讲义,交继续教育办公室审查,合格后方可上台授课,确保了授课质量;确保考勤,每次培训前,由参加培训的教师亲自签名,不得代签,有效的保证了培训工作的严肃性。通过以上举措,真正做到了将师资队伍建设当作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长抓不懈。

  2、突出三个培训重点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始终突出三个培训重点:一是突出对教育科研的培训,二是突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三是突出对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培训。

  3、充实培训内容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永恒的过程,它将伴随每个教师的终身。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怠慢不得。为将教师职前培训和职后教育沟通并逐步建立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本学期学校在原有的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还订购了大量的学习书籍及光盘充实教师学习资料。

  4、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

  “走出去”吸收新的信息,使教师开阔眼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本学期,除依照上级有关规定选派教师参加市进修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新课程培训、普通话培训,还及时收集各种培训信息,根据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选派一些教师参加其他各种中短期培训或交流研讨活动,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5、校本教研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相结合

  本学期,加大了校本工作的研讨力度,根据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要求,我们今年主要组织教师进行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一书的学习,通过学习,教师们进一步转变了观念,明白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也完成了《教师素质发展报告册》的填写工作,修满了本年度继续教育所需要的学分,参加了全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公共必修课的考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回顾本学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教师的支持和配合积极参与下,按要求完成了本年度的继续教育工作任务,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等,这些问题有待今后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解决,确保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

对继续教育发展的个人建议2

  一、何为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定义,我国法律法规认为其主要指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再教育,这些人群多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通常来说,继续教育这种再教育对象指大学后在职人群教育,主要为了促进受教育者智能结构的改善和专业能力的增强,与此同时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水平也是其主要目的。这种目的尤其表现在对受教育者潜创造力的开发与受教育者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以期使这些已经从教学环境中走出的人群能够始终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相适应。

  二、我国继续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各级各类教育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在近十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我国教育历史中,可谓发展最快的时期。从九年义务教育提出以来,1998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73%,到20xx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已经达到100%。在教育毛入学率上,初中阶段1998年为87.3%,到20xx年已经增长到100.1%;高中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40.7%,到2013年增加到85%;高等教育阶段,1998年数据显示为9.8%,到2013年增加到34.5%。各类教育毛入学率中初中增长幅度为12.8%,高中增长幅度为44.3%,高等教育阶段增长幅度为24.7%。在高等教育的构成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普通高等教育,其二为成人高等教育。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日益扩招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则逐渐呈现缓慢下滑趋势。1998年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势头甚至超过普通高等教育,二者在招生规模与在校生规模上不相上下。而截至2013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已经远远超出成人高等教育,是其三倍多。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人才结构整体层次不高,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在成人教育整体缓慢下滑趋势下,我国继续教育逆势发展,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在普通高校接受正规继续教育的人数每年保持在10万余人,全国各种类型继续教育的接受者人数则在100万左右。虽然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继续教育的人才结构整体层次普遍不高。在继续教育每千人中,日本、美国、中欧、亚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分别为4.7人、3.8人、2.1人、1人,但我国却只有0.4人。在企业研究和开发人员在继续教育中所占比例方面,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分别为75%、65%、55%和69%,而我国却只有33%左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在高校不断推进扩招计划的大环境下,能够对继续教育从心里接受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我国继续教育当前无论在内部层次构建还是管理考核等方面都仍然处在自我摸索阶段,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三)我国继续教育整体规划还比较缺乏,仍需继续努力

  根据发达国家继续教育发展经验来看,我国继续教育在未来十年间将会达到发展的高峰期,全面的统筹规划是我国政府当前对继续教育应有的重视和姿态。早在1991年,美国就已经根据当时继续教育特点对2000年的美国继续教育进行了规划,在规划中将终身教育作为主导思想,要求全体美国成年人都能够继续进入学校再次学习,使美国能够成为终身学习国家,随后很多国家都对继续教育给予相对重视并进行了整体规划。我国虽然目前对继续教育也很重视,但在比较明确的远期整体规划上仍然比较缺乏。政府部门之前在继续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也仍然需要进一步协调。

  (四)未来非学历教育将占继续教育主导,合作办学将成继续教育大趋势

  为了更加贴合市场竞争需要,继续教育服务领域将会持续扩大,涉及领域也将会越来越多。尤其是我国继续教育对象比较广泛,对继续教育的规格、层次、形式自然有更多要求。可以预见未来非学历教育将占继续教育主导地位,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发展必然会对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大力发展有所要求。作为我国开展继续教育的主要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等在当前的发展中已经开始朝着合作方向发展,为了使继续教育发展更好更快,未来合作办学必定会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三、新形势下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性发展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也对我国继续教育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影响促使我国必须重新审视继续教育,从当前继续教育形势出发,立足战略性角度促进继续教育的新发展。

  (一)紧跟时展变化解放思想,对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创新

  继续教育的发展应立足时代现实与当前发展现状,紧跟时展变化解放思想,对继续教育理念积极创新。继续教育应对三位一体理念加以树立,即发展、人才、教育培训战略。继续教育必须明白发展是未来趋势,关键在于人才,基础在于教育。在一切事业发展中,都离不开人才这一重要资本和资源,人的运作是资金运作、资源开发的基础,人的才能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促进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化,是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继续教育还应对竞争能力来源的理念进行树立。以人才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当今世界各国间主要竞争内容,人才、竞争、学习等方面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紧张的本质。而继续教育对个人来说,能够促进人才竞争优势原动力的增强。继续教育还应对“教育是有效的生产资本投入理念”加以树立,在人才培养中使继续教育成为重要手段,为我国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做出贡献,对人的潜能进行开发。继续教育还应对知识内容不断更新与重新组合,为国家培养更多时代与社会所需人才。

  (二)在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上继续加大,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

  与传统教育一样,在持续发展方面继续教育也需要建立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基础保障上。所以,我国要想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就必须提高对其发展的投入力度。继续教育在教育资源建设上可对重点大学的学科与专业优势充分利用,通过政策和经济手段使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名师与骨干教师加入其中。在继续教育的经费上政府应加大投入,为教育公益性提供保障。对国家长远发展来说,教育投入属于基础性、战略性投资,也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支撑和物质基础。我国应建立以政府和用人单位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通过引导和宣传促使继续教育投入的增加,还可通过对政府主导下“社会服务补偿经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调动成人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另外,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继续教育应认清教育资源短缺现状,在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等继续教育中,对网络教育大力发展。物联网、3G技术等都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物,也都可应用在继续教育中。继续教育对移动学习的特点应充分关注,对移动学习比较适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积极探索应用,使继续教育能够应对“移动学习和智慧学习”时代的来临。这种网络远程继续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继续教育的时空限制,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方便,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拓宽继续教育服务思路和途径,在教育培训主导下促进继续教育品牌打造

  在我国发展的大战略、大思路中,三农问题与中西部发展是当前重中之重,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继续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应从全国发展战略出发对继续教育服务思路和途径进行拓宽。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农业一直以来都是基础产业。继续教育在发展中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作为支撑点,围绕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的提高,对农业生产科技人才加强培养。继续教育在发展中还可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服务”作为着力点之一,为中西部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继续教育可对东部发达地区教育优势充分发挥,大力开展中西部继续教育,通过其纽带与桥梁作用,为中西部地区培养和输入更多各个领域的人才,如生态环境保护、荒漠化治理等都是继续教育可以开展的领域。继续教育除了拓宽自身服务思路与途径,还应以教育培训为主导,对继续教育品牌和精品加以打造。品牌与精品化是继续教育未来发展的一大要求。继续教育课通过对编制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工作的推动,对继续教育精品工程进行打造。在这一过程中,继续教育应结合国家创新工程,立足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战略实际情况来推行,通过与其紧密结合,对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及时追踪,在对行业发展大趋势加以把握的基础上,对继续教育科目指南进行编制,使其科学技术水平始终能够体现出最新性。在对科目指南编制的过程中,应对培训教育项目进行确定,对影响面和覆盖面大的教育培训内容不断深化,通过对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等的举办,促进继续教育品牌的形成。

  (四)构建继续教育合作平台,推进各个继续教育机构的合作

  在我国学术团体中,包含着各行各业的学术团体,继续教育亦不例外,有着属于其领域的继续教育协会。中国继续教育协会在学术团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继续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利,继续教育协会应认识到自身职责,对其协会中的信息、人才等优势充分发挥,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为继续教育的效益和质量提供更多保障。在多元化继续教育合作平台建立的过程中,应对继续教育如何展开与工业、科技部门以及高校之间的合作进行调研并提出明确认识。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可建立相应的专门连接继续教育合作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解决各个机构合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继续教育与其他机构之间合作的顺利性,提高继续教育合作工作效率。产、学、研协同发展得以实现的捷径,在继续教育的发展中突出表现在校企合作上,继续教育应大力推进企校合作。企校结合、产学研融合并非一种空想,而是国际继续教育发展已经验证的必然结果,是继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企校结合、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可以促进企业更快地进步和发展,使高校在合作中实现更大发展;其二,能够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实现更好地结合,在科研开发投入中促使企业成为主体。继续教育活动中开展产学研结合,可为企业技术改造和攻关提供形式更加多样的帮助,在此条件下不但能够更快地完成重大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而且有利于其更快地实现技术创新工作,无论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十分有利。推进各个继续教育机构尤其是校企合作,能够使企业从战略高度上成为继续教育中生产、科研、教育的结合点,有利于继续教育体系整合与改革的加快,完善办学秩序,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对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能够使我们对我国当前继续教育发展有更加清楚的认识。继续教育在我国经济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已经站在我国战略高度。基于继续教育发展的这一情况,我国必须对继续教育给予更多的关注,在积极创新教育理念的同时,在继续教育的投入上加大力度,促进继续教育服务思路和途径的拓宽,并对继续教育合作平台进行构建,从而推动我国继续教育的战略性发展。

对继续教育发展的个人建议3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设有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教学业务管理部门,包括成人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远程教育、在职研究生教育、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国际教育等业务范畴。继续教育学院作为高校和高等教育系统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推动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现状:困境与形势分析

  (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1.办学形式同质化,培养模式单一,品牌和特色缺乏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在办学形式上主要是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各高校之间同质化严重,办学层次主要是专科教育,培养模式上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缺少对自身特色的研究和开发,缺乏教育品牌的创立,不能很好适应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专项技能培训和职业(执业)资格认证等非学历教育则越来越显得重要,但目前却比较缺乏。随着成人学习需求的多元化,市场和社会对人才层次需求的提高,这一定位明显落后于形势变化的需要,急需调整。

  2.学历教育开始逐步萎缩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开始走下坡路。其原因有:

  一是作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生力军的高考落榜生,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考录取率达到80%,造成高考落榜生大大减少。

  二是由于考生人数自2008年达到1.050万的最高峰之后,连年大幅度下降,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冲击很大。

  三是改革开放以来那些需要进一步提高学历的在职人员,多已通过各种渠道取得了本、专科文凭,历史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在全国急剧下滑,发展空间逐年萎缩。

  (二)发展的机遇与优势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继续教育承担着前所未有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继续教育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并列为教育的八项发展任务之一。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又明确提出“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在《高等教育专题规划》里强调要“推动建立继续教育国家制度,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密集的文件和政策出台,在几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实属罕见,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迅速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类培训机构呈爆发性增长。目前,中国各类培训机构已达数百万家,包括从幼儿园早期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育技术行业等市场都在以每年20%的速度快速增长,教育培训产业潜力巨大。《2012-2016年中国教育与培训行业深度评估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指出,我国教育培训产业的总需求达到1.8万亿元,除去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后,市场化培训需求达到7.200亿元。这个需求可以滋养一个庞大的教育培训市场,未来市场上将会出现1-2家年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超级培训企业,会产生5-8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中型培训企业,以及3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上市公司。

  由此可见,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发展的未来走向可概括为:

  一是向着“以需求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求特色、以质量为生命、以品牌求生存”的方向发展。

  二是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培训并举、并重发展。

  三是学历教育由外延式规模扩张型向内涵式质量提高型转变,更加注重质量、特色和品牌。

  四是非学历教育培训将成为继续教育的重点。

  五是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六是继续教育更加注重国际化和专业化。

  七是继续教育从边缘走向中心甚至核心的趋向加速。

  二、改革:创新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

  (一)实行继续教育学院一级管理模式

  根据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办学实践,管理模式主要分为继续教育学院一级管理模式、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教育实体型管理模式等三种。继续教育学院一级管理模式是指在学校领导下,相对独立地对继续教育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继续教育学院既是职能部门,又是办学主体,直接承担招生、教学、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自主权,责、权、利较一致。在这一管理模式下,专业二级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只是在教师聘请、资源共享时有一定的工作交叉。校院二级管理模式是指继续教育学院和专业二级学院各有职责、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继续教育工作。它的问题在于:一是由于双方都是平级单位,继续教育学院难以管理和指挥专业二级学院;二是运行机制复杂,管理渠道不畅通,容易出现互相推诿或扯皮现象,增加运行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教育实体型管理模式是指继续教育学院是高校下属的一个教育实体,拥有极大的自主权,同时也需要承担完全的运行风险,自我核算、自负盈亏。近十年来这一模式给个别高校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也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利弊之处教育界尚有较大争议。   结合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继续教育学院一级管理模式明晰了它与大学内部环境的关系,有利于统筹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并具有正确的决策机制、完善的指挥系统、顺畅的协调功能、融洽的协作环境和有效的绩效评价及奖罚机制。这个管理模式就是可行的,高效的。

  (二)落实目标管理制、项目负责制

  1.落实目标管理制

  要想提高管理效能,高校管理重心必须要下移,即引入目标管理制。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目标管理就是遵循继续教育办学规律,制定具体的教育目标、经营目标及工作任务,然后层层分解、组织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处理,再在新的基础上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循环。整个过程是一个围绕目标周而复始,阶梯式螺旋上升的过程。实现以目标管理代替过程管理,以分权授权取代集权管理,自主探索突出办学特色,树立继续教育品牌。

  2.实施项目负责制

  项目负责制就是以项目的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为工作核心,以项目预期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为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负责人及项目团队予以评价和奖惩的一种运行机制。随着继续教育市场的日趋成熟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继续教育学院转型成功与否与项目运作关系极大。应支持和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和建设,科学论证,按需设置专项项目办公室,由项目负责人作为工作任务实施的总负责人和执行人,自行组建项目团队,建立责、权、利对等的有效激励机制。打破传统的固定建制的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上的“一碗水端平”,消除科室本位思想和“踢皮球”现象,驱动员工主动融入到学院的各项建设中。

  (三)适度下放财经、人事和经营管理权

  传统意义上来说,高校与继续教育学院在权力机制上是命令与执行的关系。高校管得过细、太死,严重抑制了下级组织的活力与创新,削弱了其竞争意识,不利于继续教育学院的生存与发展。为使继续教育学院创造更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高校应适度下放财经、人事和经营管理权。

  1.财经权

  继续教育学院的财务相对独立,要简化财务审批手续。有一定比例的项目投资启动资金,有合理的利润留成。高校可通过财务透明、监管机制对学院财务进行监督。

  2.人事权

  根据项目负责制的需要,继续教育学院建立完善、独立的人力资源机制,从选人、用人、留人等方面拥有相对的自主权。

  3.经营管理权

  继续教育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可自主走向市场,参与竞争,进行项目开发与管理,以利发挥继续教育工作的开放性和主动性。

  三、举措:路径与机制探讨

  (一)加强内部建设,实施机构重组与机制创新

  1.优化整合内部机构设置

  一是成立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作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最高权力机构,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改革举措等一些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实施。

  二是可考虑由继续教育学院建立法人或准法人实体,使其拥有足够的自主权,同时具有转移潜在办学风险的能力。

  三是建立“根据市场定项目,根据项目定机构,根据机构配人员”的机构设置渠道。

  2.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从人管人、制度管人到文化管人

  一是建立专家型的领导班子、创新型的管理团队和学习型的学院组织。一要建立专家型的领导班子。要求班子成员要有专业技术、与时俱进、勤政廉洁,不断迎接新挑战,承担新使命,解决新课题。二要建立创新型的管理团队。要做到体制创新、激励创新、服务创新,让员工感受团队的魅力,实现“团队为我,我为团队”的双赢局面。三要建立学习型的学院组织。要注重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构建稳定的人力资源队伍。一要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学院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二要提高员工文化素质,为受教育者提供优质服务。三要保持队伍的稳定性。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要想留住人才,除了提高薪酬,还要为员工解决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事业环境,培养人才对学院的感情与信心。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制定用人政策,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树立灵活的人才使用机制,按照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努力形成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做到“员工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员工和学院共同发展。

  3.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实施绩效管理

  一是提高员工对薪酬和福利待遇的满意度。长期以来,许多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实行的都是以资历为基础的工资制度,这种非绩效标准报酬分配方法无法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因此,继续教育学院适宜采取绩效标准报酬分配方法,把报酬看作是对绩效的回报,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运行质量。

  二是建立员工激励机制。按照目标管理制和项目负责制的具体要求,将员工的奖金与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挂钩,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项目开发管理的难易程度和工作实绩对员工进行奖惩。

  三是建立内部权责对等机制。通过建立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给员工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优,使其有职有权,权责利三位一体,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创新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稳步发展第二学历、第三学历教育

  1.探索“学历+技能”双证、多证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传统学历教育下,高学历即高能力,片面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职业素质和职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而非学历教育,更侧重以特定职业的工作标准、规范来衡量从业者所能达到的实际操作能力水平。只有将这两种教育培养模式的优势综合,即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拥有一个或多个职业(执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要大力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建立各类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的“学分银行”制度,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不同类型继续教育间的学分积累与转换工作。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要善于把握规则,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分析、大胆实施,走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前列。   2.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校外教学基地建设

  要深刻思考“走出去”是什么、“走出去”为什么、“走出去”靠什么、“走出去”盯什么、“走出去”做什么五个方面的问题。做到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思路和任务,落实实施办法;推进高校领导和专家直接与政府、企业、合作单位对接;树立“走出去”样板并不断总结经验。校外教学基地是高校函授教育的基层组织,联系着高校、学生、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个方面。必须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使校外教学基地建设与高校继续教育的总体发展相协调;突出重点,提高基地教学质量;抓住关键,加强管理;发挥优势,推动校外教学基地上规模、上层次,成为展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一张名片。

  3.大力推进在职研究生的培养

  随着高等本科学历教育的逐步普及,在继续教育学院的未来发展中,应该将在职研究生的培养纳入到教育体制转型后的培养体系中。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的师资和软硬件资源,或与国内其它重点大学合作,实现在职研究生培养,达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是继续教育事业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所应该担当的历史责任。

  (三)非学历教育培训实现市场化运作、订单式培养、快餐式教育

  高校继续教育学院要通过市场化运作,依托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订单式”培训制度,主动适应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展职业导向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为了利于不同职业类型、不同年龄层次的人都能适时适地找到最佳方式接受继续教育,适宜采用“快餐式”教育,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既可采用模块化课程的业余培训,又可以集中时间进行脱产学习,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在职自我研修,让培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越来越小。这些形式和技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获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达到“自助学习”和“个性化培训”的目的。

  做大做强做精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应努力做到:第一,要与高校总体发展战略相吻合,与高校发展阶段使命相吻合;第二,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科学规范管理;第三,具有很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能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优秀的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第四,具有资源掌控和整合能力,促进多方合作,构建开放式培养体系;第五,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培训质量体系;第六,不断培育精品项目,形成若干个被社会公认的教育培训品牌。

  (四)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建立管理、信息和服务的网络平台

  1.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标准化和一体化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管理手段普遍相对滞后,大部分是采用电脑单机化管理,没有建立信息库,不能提供信息查询服务,更不能开展网络教学,有的甚至许多资料仍依靠手工完成。应做好统筹规划,制订标准规范,大张旗鼓地推进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标准化和一体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为进入以质量为生命的品牌发展道路打下基础。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

  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构筑终身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互联网实现远程学历教育和教育培训可以很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适宜于偏远地区无法开展面授教学的客观需求。积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可行性研究,争取学校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建设远程教育平台,使优质的教育资源覆盖到省内外各联合办学单位和校外教学基地。

  (五)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国际教育良性发展

  继续教育工作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与国外高校进行各行业各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国内继续教育学院事业走出国门,汲取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和经验的必然趋势。当前,高校国际化工作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总结过去的经验,理性认清面临的形势,更好、更快地推进国际化进程。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才能开创继续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新局面。

  四、结语

  总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改革与转型并不是对传统学历教育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着眼于国情和高校自身现状的基础上,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本着实事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找出一条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培养之路,实现快速、稳定、可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对继续教育发展的个人建议4

  透过今年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使我无论是在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论及业务潜力等方面都受益颇多。让我深深地认识到要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务必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它是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现就本次继续教育学习的总结归纳一下。

  一、教育观得以确立。现代教育观,就是要把“教师说学生听”,“教师灌学生记”,“教师管学生服从”的陈旧教育方法重新审视,转变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育思想得以端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做为一名教师务必贯彻的。透过学习,我充分地认识到了,教师的职责到底有多大。它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学生的处世态度,学生应对挫折的态度,学生的学习观,生活观,金钱观,等等。所以,教师本人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而要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又务必透过超多的学习。在今年的继续教育学习中,透过校本培训,我学习了“教育的艺术”这本书。明白了在现代教育教学观,明白了该如何应对学生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今年,因为教六年级,所以学生在思想方面出现的问题总是比较多。每一次出现问题时,我都会像书中说的那样,要冷静,要沉住气。想好了,再说话。而且,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引导。所以,尽管问题在不断地出现,但并没有因此而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并没有因为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更新了两个重要观念。其一,对中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此刻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十分迷惑。但透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此刻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主角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用心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四、课堂教学得到很大的提高。透过校际联动,透过同伴互助,透过专家引领,透过骨干培训,透过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我对新课程,新理念,有了新认识。对于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体会,更多的尝试,更多的提高。同时,我注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观察去体会,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使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培养表达潜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不仅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要培养学生用心的学习态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理解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理解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总之,做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继续坚持学习,在工作方面还要对学生给予多方面的指导,如生活中的关心,认识的点拨,思想的疏导等方面。并能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的需要,并且能悉心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对继续教育发展的个人建议5

  经过20__年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段时间,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段时间。

  透过学习和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而不再是“教书匠”。教师要想从“教书匠”转为科研型教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消除职业倦怠。由于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应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大家都明白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务必有一桶水。其次要明确自己今后所要研究追求的目标: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学事例的进行思索;在行动中研究——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最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多积累为今后的课题研究准备好科学依据;

  (2)把每一节课或平时的教学所思所得及时记录,进行积累为今后的科研准备实践材料;

  (3)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即不是在课本上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

  总之,这次培训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好处的培训,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惟其如此,我们才会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好!所以在即将离别时刻,我会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打包,回到校后,再慢慢的咀嚼、消化,进而将这些“高营养”的知识“大餐”内化为我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资本。

  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这次培训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四周的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职责,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我校的实际状况,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kuaijikaoshi/42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