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年度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年度总结

  为全面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工作,近年来,县城管局围绕“城乡统筹、源头减量、分类处置、系统治理”的思路和目标,精心谋划、精致组织、精准发力、精细落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较好进展。

  一、加强城镇统筹。

  (一)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为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我县于20xx年投资1800万元在垃圾填埋场西侧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大型垃圾中转站,20xx年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生活垃圾全部转运至盱眙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现库区内全面停止填埋生活垃圾,经统计,20xx年全年共外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量达63810吨,降低了环境污染,减少了资源浪费,

  (二)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20xx年11月我县环卫体制调整,将城区背街后巷、城郊结合部、城中村以及经济开发区的道路清扫保洁全部纳入了环卫规范作业,现有环卫人员458人。同时每个镇也建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保洁人员配备原则上按照集镇每千人配3名、每个村配4-5名的标准配备到位,并相对保证卫生保洁专业队伍的稳定。截止目前,全县农村环境保洁员已达1158名。

  按照省里提出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建设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将“四步”变“两步”,采取县包到镇(垃圾转运、处理由县负责)、镇包到村组的两级统筹运行管理模式(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和清扫保洁、垃圾收集由各镇负责)。目前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达97%,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20xx年县财政将农村环卫方面的奖补资金提高至128万元,较20xx年相比增长率达12.8%。大量资金的投入,促进了城乡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立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提供了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进垃圾分类。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明确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即县城“细化三类、三分法”,农村“定点投放、二分法”,全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县城垃圾分类试点,金水湾、金采新村等试点小区开展“分类换积分”活动,引导居民自觉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推进机关单位设置垃圾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吕良镇率先启动农村分类试点工作,投放三分类果壳箱、垃圾桶,建成易腐垃圾处理站,所辖村垃圾分类试点实现村域全覆盖,村民参与率达80%。

  强化宣传教育,硬化工作措施。广泛深入宣传,以推动垃圾分类实质运作为基本目标,通过设立宣传栏、投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单页等方式,增强群众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力争做到将垃圾分类投放与宣传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加强垃圾治理,加快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完善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垃圾压缩处理中心,加快推进城东、城西垃圾中转站建设,逐步提升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统筹做好生活垃圾分流外运处理工作,力争垃圾不落地、不积压,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年度总结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加快推进生态振兴

  一是深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按照“整村推进、分类示范、自愿申报、先建后验、以奖代补”原则,将辖区内三个村进行再次全面摸排,街道安排专人对摸排数据再次入户核实,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实施性。二是确保实现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到90%以上。截至目前,召开街道村两级动员会和培训会8次,完成30户“厕所革命”实施。三是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环卫处理”模式,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推进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三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开展以环境卫生治理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干干净净迎春节”、“周末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50余某某,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1000余人对全街道道路、河流、水沟、小区等场所进行全面清理,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卫生。

  (二)深入开展文化振兴

  一是继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宣传、党风廉政社会评价宣传、“厕所革命”等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宣传活动,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大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二是抓好移风易俗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从宣传教育入手,深入各户,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从简的社会氛围。三是进一步发挥村文化室效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以先进典型带动引领村风民风向上向善,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三)大力促进党组织振兴

  一是继续夯实基层基础,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为抓手,扎实开展村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落实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对2个村村务、党务和纪务公开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对存在问题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力。二是进一步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村级建制调整工作和村民小组优化改革工作,召开动员会15场次、村组干部全覆盖谈心谈话会100人次,对各村党员干部从履职水平、理论水平进行全面了解,为提高他们履职能力,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四)共驻共建探索城乡基层治理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基层治理水平,提升群防群治和网格化管理能力,西城***、城管大队、各社区、村两委共同商讨。一是成立西城街道城乡基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城乡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二是对辖区的小区大院、企业、商铺等进行排查摸底,特别是无物管和保安的小区大院,做好分类台账实行分级管理;三是各村、社区成立基层治理队伍。每个社区、村安排一名民警参与,同时联合城管、法院、司法、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部门,整合各方资源,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群防群治工作,不断壮大队伍;四是建好城乡基层治理阵地。积极协调场地,建立制度,让基层治理队伍成员有落脚点。五是做好城乡基层治理资金保障。解决人员待遇,做好后勤保障服务,确保城乡基层治理队伍长效发展。经多方努力,共同商议,城乡基层治理基本架构初步形成。

  二、存在问题

  一是全街道产业主要以种蔬菜为主,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小;二是辖区青元村、龙岗村均属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土地使用由市一级严格审批,村集体经济发展受限,资源利用率低。试图发展青虾、盆景产业、菜篮子项目需建“标准化蔬菜大棚”,均因属于城市规划区原因搁置,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困难。三是年轻都在外务工,在家劳动力少,不能有效发展产业;四是村规民约还未充分发挥作用,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等好风气还没完全形成,文明风尚缺乏有效的引领载体。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西城街道将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真正把乡村振兴工作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不断推进乡村发展。

  一是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建设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丰富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业发展上水平。强化招商引资工作,不断促进产业兴旺。二是持续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和厕所革命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完善村庄整治的长效机制,不断促进生态宜居。三是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谋划乡村建设办法和举措,加快推进乡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四是建议市区两级放宽农用设施用地审批,鼓励城中村发展绿色有机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年度总结

  县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总抓手,将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积极探索司法行政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三个纳入”突出顶层设计

  纳入法治建设重要内容,争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依法治理、平安九寨建设重要内容,把建立一村一法律顾问作为法治乡村创建的重要内容。纳入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内容,把健全农村法律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法律服务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乡村提供更为精准的法律服务。纳入规范律师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律师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予以明确,将律师参与村(社区)法律顾问作为律师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新载体,深入开展特色法治宣传教育。一是普法于宣,讲寓教于乐之法。深入推进“两联一进”群众工作全覆盖工作,以县“法律政策”宣讲团为点,以各司法所为面,通过以案释法、播放微视频等方式开展农牧民群众法治宣讲全覆盖活动。全县开展涉及农村法律法规、扫黑除恶、征地拆迁等宣讲180场次。二是现法于物,拓展法治之边。打造普法实体,发放具有法治精神的生产生活用品4500余件;打造本土特色的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公路沿线等法治文化阵地。三是释法所寓,择典型适宜之例。结合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维权、家庭婚姻等案件,贴近群众需求,准确把握以案释法的方向开展案例进行普法。四是延法所及,补普法之“死角”。通过马背上的服务队、挎包宣讲队等宣讲方式向远牧点、贫困村农牧民群众开展宣传活动21场次,致力打造“一对一”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全县共举办“法律政策八进”各类活动260余场次,发放各类法律书籍和普法宣传资料4万余份,受教育达6万人次,在全县掀起“法律政策八进”活动的高潮,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着力牵总引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1.规范行政执法。一是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的年审工作。3月完成全县行政执法证件的年检审工作,清理因机构改革不符合执法主体的执法证。二是继续深入推行行政执法人员“互联网+”通用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工作。8月14日,在县中学举办2020年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县考点),全县乡镇部门共234人参加。三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强化重点领域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1次,实地查看综合执法局法制审核、执法人员执法装备配置情况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加强全县行政执法部门做出的重大处罚决定的监督,重大行政处罚备案17件。通过州司法局法治政府终期督查,完成五年法治政府归档工作。

  2.严格落实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政府重大决策均通过合法性审查,今年以来,为县政府常务会合法性审查198件,其中招商引资协议91件,督促催办备案规范性文件7件,办理州司法局《关于做好<民法典>涉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及全面推行证明事项清单管理工作》、征集省政府2021年立法建议工作等事宜,较好地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

  3.依法开展行政复议及行政应诉工作。不断加强我县行政复议工作,充分履行行政复议委员会的职能职责,调整县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组成人员。全年行政复议应诉案件0件。

  (三)坚持调纠促和,人民调解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通过派驻式、移送式等对接形式,将人民调解触角延伸到热点行业、重点领域,调解组织覆盖到基层人民法庭、基层派出所,诉调、公调、访调实现无缝对接。切实加强18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不断拓展人民调解工作新领域,在卫计、旅游、信访等部门设立行业性调委会。一是健全组织、构建网络,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积极构建覆盖乡(镇)、村(社区)、各部门、各行业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村级建制调整乡(镇)调委会12个,村(社区)调解组织110个。派驻城关、漳扎、大录、双河“公调对接”工作室4个。打造个人品牌调解室5个,兼职调解员926人。二是“调宣同步”增强社会效果。结合“法律政策八进”活动,开展《人民调解法》宣传10场次。三是三对接,守好稳定底线。“调援对接”丰富救济渠道。法律援助中心依托基层调解室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依法维护基层群众合法权益。2020年4月14日,社区矫正赖某某赡养纠纷的妥善解决,实现了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对接的良好社会效果;“诉调对接”提升救济能力。经多次调解仍不能化解的矛盾纠纷,在对当事人进行必要的政策、法律宣传和教育疏导后,引导他们通过诉讼程序解决问题;“访调对接”依法、及时、就地化解信访问题。健全县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在12个基层司法所设立信访接待窗口,人民调解化解可能引发信访矛盾6起。

  2020年,全县各类调解组织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65件,涉及金额31.64万元,成功调处65件,成功率达100%。未发生“民转刑”案件、重大恶性案件群体性事件。

  (四)加强社会管理,特殊人群管控规范。规范化建设社区矫正中心,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一帮一”机制,确保特殊人群管控有效。加强了社区矫正执法的监督管理,司法行政指挥中心实现社区矫正执法同步传输。开通与邑州监狱、监狱、德阳监狱、雅安监狱、省女子监狱、成都女子监狱、崇州监狱的远程视频会见。2020年我县累计接受社区矫正对象32人(其中缓刑31人假释1人),累计解除23人。现登记在册矫正对象49人,其中缓刑46人,假释2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所有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为零。

  (五)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1.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53321”模式强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审议通过《县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制发《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0年-2022年)》。

  2.切实做好法律服务民生工程。今年来,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9件(已办结22件,未办结7件),其中民事法律援助案件5件,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4件。审查起诉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法律帮助39件,免费法律文书109份,接待群众来电来访法律咨询615人次;共受理公证事项227件(上门公证9件),办结227件,收费金额76180元,当事人立等可取公证数量212件,接待来访群众280余人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3.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借力“同心律师法律服务团绵阳分团”对口援助,为12个乡镇配备了法律顾问。整合公职律师、法律援助律师为110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支持,引进绵阳三家律师事务所(鼎天、真道、春雷)入驻我县开办分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在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上加强与县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民政局等单位的横向联系。加强工作合力,减少工作阻力,深入推进开展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着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村居环境。

  2.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常态化推进,常态化落实,不断整合律师、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等力量,打好信访矛盾化解的法治“组合拳”,形成专业的“集成化”,最大限度地把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坚持普法工作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系统内普法与社会普法并重,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机制,形成普法工作合力,使普法工作常态化。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活动。在电视台开设专栏,与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共同推进检察官、法官、律师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普法,将司法活动与普法相结合,提升普法实效。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wendangdaquan/30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