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报告】

生命的根本。《吕氏春秋·情欲》:“其於物也,不可得之为欲,不可足之为求,大失生本。”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生本课堂心得体会精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精选

  “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个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分析那道题,可知道学生心里真勉强。”曾经几何时,我们的课堂一直是老师讲,孩子听;老师灌,孩子接的状况。

  上学期,我尝试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在1999年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它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现代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生本教育是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中出现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模式,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涌现出来的具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流派。

  本学期,我们全校开始将生本课堂普及全校:办理按“好、中、差”若干人分成一组,48人正好分了8个小组,围坐在一起;课堂上采用“课前三分钟、三个环节、当堂检测”的生本课堂教学探究模式。开学初期,我对生本课堂对一年级的引入有些抵触心理,这么小的孩子知道什么是“课前是课前三分钟”?“什么是前置性问题”?“什么是课堂讨论”?“讨论什么”?“怎么样讨论”?

  面对7、8岁的懵懂的孩子们直接应用恐怕说不清,我先做通家长的工作:利用网络宣传“生本课堂”,知道了生本课堂的“课堂模式”,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离不开家长的帮助。大家为每个小组起了好听的名字和响亮的口号。比如“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竹石队”;“凌寒独自开”的“梅花队”等等。

  每个单元的学习初期我都提前指定小组的“课前3分钟”的发言人,让家长为其寻找适应每一课的“3分钟”。课堂上,我尽量提出一些由易到难的前提性问题。孩子们经过讨论后,都能迅速地找到答案,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

  两个单元,8课学习完成之后正好每个小组“课前3分钟”轮了一圈。反思一下,我每次都是指定组里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准备。接下来我想做一个常识:能不能让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不太善于表达的孩子来接受任务,“挑战”一下自我呢?

  在“尖尖的草帽”一课时候,浩天(学习成绩不错,胆子极小,就连上讲台找老师看作业都浑身发抖,从不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为大家准备是一首小诗《草帽》“草帽上的小洞洞”,是我给阳光开的一扇扇门。你看,阳光钻下来了。他们调皮地踩着我的影子,我的影子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很短的一首诗,却十分有趣,和金波的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浩天准备地很充分,读得流利,可声音特别小,我就让他拿着我的扩音器又朗诵一遍。这一次,他的朗诵赢得了全班的掌声,他也甜甜地冲大家鞠躬,然后下台。

  晚上,接到浩天妈妈的电话,兴奋地跟我说孩子今天都特别开心,今天在扩音器里听见自己还能发出这么大的声音,真没想到,往后不用扩音器我也一定行。这也许是我用生本教育这把钥匙开启的第一个孩子的“胆小”的心灵,让一朵小小含苞待放的花朵慢慢绽开。在以后的日子我将会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用“生本教育”这把钥匙开启更多的这样那样的心灵,让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纷纷绽开。

  “我不再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让学生讲。上课总是简单,讨论不难,学生能解决的我就放手不管。”这是我们现在的课堂,老师轻松,孩子快乐。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精选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认真拜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郭思乐教授的新著《教育走向生本》,并做了很详细的读书笔记。通读后该书后,我觉得它具有以下五点突破性的贡献:

  一、关于两种教育体系

  作者认为,师本教育体系和生本教育体系这两种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事实。“仅仅是零敲碎打的改革,已经不足以解决今天的问题了”。因为过去基本上是一种师本的教育体系——“一切都是为老师好教而设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我们需要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不仅在方向上强调学生为主体,而是要彻底解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整个体系问题”。

  作者能揭示出两种教育体系,是以深入的研究作为基础。例如对成人的理智律和演绎为主与儿童的情感律和归纳为主的区别;接流式和源流式教学的区别;连动式机制和激发式机制的区别都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的区别具体体现在理念、课程观、方法论和管理和评价等方面。

  二、关于两种不同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

  作者分析了许多偏离本体的现象,说明寻找到本体,真正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并不容易。这点我深有体会,例如“走教案”现象的产生,就是“师本体系”评价造成的。那种为了评选而精心设计的教案,课堂上教师关心的是如何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出彩”也是为教师设计的教案服务。表面看,这样的课,教学目标正确,一切按计划进行,学生也在参与,也有收获,高高兴兴,热热闹闹,天衣无缝,准时下课。但是教师实际上事前不向学生进行调查,课上也不关心学生在想些什么,这样的课怎么能使每个学生得到主动发展?

  生本教育的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

  师本教育常常看到的是这样的现象:“同学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有些教师连上课都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象相当尊重学生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好象在“做秀”。本书鲜明地指出:“高度尊重学生”就应该是相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人人可以创新”,“潜能无限”。我体会应该区别的是:老师是在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虽然可能是幼稚的),是认真地发现、理解学生自己的思想火花;还是视而不见,急忙,甚至强硬地让学生去“痛饮”教师准备的那“一桶水”(包括有时是让学生高兴地去“痛饮”)?这其实是“师本体系”和“生本体系”两种不同对待学生的态度。

  生本课堂心得体会精选

  从初识xxx教授的生本教育到现在,已经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从学习生本到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不断的用生本教育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生本教育的核心是接近自然,放飞孩子的天性。通过看观摩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每一个看过录像的老师,都对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印象深刻。我也不列外,我多么希望上面这些口齿清晰,知识渊博,侃侃而谈的是我的学生啊!

  我也在我的课堂上尝试了添加适量的生本理念。我尝试着让学生成为一名小老师,让他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结果证明这次试验是非常成功的,上台来的学生,不但读的很成功,而且没有一点胆怯。就像我平时在讲台上上课那样。下面学生的反应比平时都好。

  原来的时候,我总怕学生学得不准确,让他们上台来教单词会把学生教错,可事实证明我错了。生本教育对儿童的看法中提到,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这种天性既是一种人类的生存逻辑,也可以从大自然为人提供的种种未确定性中找到信息。儿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而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老师是策划者,是引导者。老师只是给学生指个方向,剩下的时间都交给学生,老师再也不用一遍遍的重复了。而学生在课下的准备工作也有趣而生动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学生在通过准备语文资料的同时,也增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生本教育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深刻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经过了10年的实践从而在全国推广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孩子致力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把孩子变成一个被灌注的容器。

  学生是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如果老师单方面的向他们灌输知识的话,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的学习的热情,造成了好多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的情况。

  在生本教育的课堂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控制着课堂,通过亲自全身心的去查阅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扩充了自己的知识。同时这种学习是自愿的,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生本教育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我们的学生也一定会乐学,会学,发现知识的意义,投入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wendangdaquan/31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