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留学生】

篇一:[西行漫记读书笔记]西行漫记读后感3000字

【篇一:西行漫记读后感】
从序言中得知,《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等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西行漫记》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毛泽东少年可不像我们现在一样,要吃就吃,要穿就穿,他虽然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但也是一个普遍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里,他受到封建传统的影响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但他很好学经常自学,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下面听一个事例。毛泽东14岁时,他就被自己的父亲停了学,但他没有被父亲的做法打倒,经常趁父母下地干活的时候,他没有放弃学习,经常跑到山坡上让父母找不到的地方去读书,经常一读就是一天,有一回父亲假装出门下地干活,父亲前面走,他后面也跑到每次读书的地方,他万万没有想到父亲会跟他,刚到那里就被父亲当场给逮住了,父亲狠狠地把他骂了一顿并打了他,还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趟粪。挑完粪后毛泽东又一次的“失踪”了父亲很容易的找到了他。十分生气,但听到母亲对父亲说儿子已经挑完十五挑粪时,父亲不禁目瞪口呆,是你挑完的吗?回答是我挑完的,你可以去问邻居王阿姨父亲说这此粪在半天内挑完确实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更何况是一个14岁的孩子呢。他实在是没有任何的理由再骂我。由于毛泽东的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学到丰富的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他是一个爱民的人,他很同情受苦的农民,他十分狠那些地主,他感到自己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看到最后他出去学习就更加刻苦了,别人一天只学习了几个小时间他就学习6小时,他的目标是带领中华人们走向复强的道路。
在他的内心里只有一个目标打到所有的侵略者,让中华人民走和平的道路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做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我们丝毫也不能陶醉在祖先创造的业绩中了,而是要自强、自立,创造二十一世纪的伟业。这是一定要做到的,也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西行漫记,让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宁,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一意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未来不断拼搏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篇二:西行漫记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一部令我震撼的著作——《西行漫记》。《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它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我国西北革命的真实情况。这本书大部分都是在写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赫赫战绩和长征过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通过上网进一步了解,我知道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红军战士和老百姓的交流、谈话,得到了许多极其珍贵的历史材料,最终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埋头写作,终于写成了这部一出版就震惊全世界的历史著作。
看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地被长征中发生的英雄事迹感动了。但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一点是——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军事策略。
面对如饿狼一般的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跟国民党“硬碰硬”,而是采取了一个暂时回避,打迂回持久战的方法,减缓了压力,最终取得胜利。这是一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优良的军事战略。
这其实也是一个在社会中实用的处事方法——学会忍让。
如果你学会忍让,你就能在困境中求生。
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条山谷。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大。雪松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当雪松上的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轻,刚弯下去的树又反弹过来,完好如初。正是因为雪松的忍让,使它在雪大的东坡生存下来。而其他杂树没有这个本领,于是它们就只能在西坡生长。
这儿还有一个例子:越王勾践战败,被俘于吴国,受尽耻辱,被放回越国。回国后,他在薪草做的床前挂了一个苦胆,天天尝胆,已不忘国耻。最终,他重新建国立业,起兵灭了吴国。试想,如果当初勾践没有一直忍着,发泄了,他还会重建越国,打败吴国吗?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它们就证明了一点:学会忍让是人生的大道理。
如果你正面对一个异常巨大的困难,那么,你不妨先退一步,忍让一下。这忍让并不代表你向困难屈服,反而,忍让可以使你积蓄力量,最终厚积薄发,一举击溃那个似乎无法击溃的困难。
退一步海阔天空。
【篇三:《西行漫记》读后感作文】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在此基础上,他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西行漫记》。该书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我为读到这样的情景而无比兴奋,我想我的兴奋丝毫不会亚于写这本书的新闻记者斯诺,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这一本书出版之后风行各国,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这本书而排除万难前往延安,投身革命。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而不是像嚼蜡一样苦咽没有任何感情的教科书,那么我们应该会多么的喜爱与崇拜先辈。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三、周恩来三十八、林彪二十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很不熟悉朱德,虽然他的名声很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呆了四年,到一九二六年才回国。这些都与我原来对朱德的印象相差十万八千里。除此之外,还有年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斯诺对这些中国共产党的年轻的领导人的采访,他们个人的经历,正像斯诺所说已不仅仅是他们的历史更是共产主义在中国如何成长,为什么能赢得成千上万青年男女的拥护和支持的记录。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世界。
读《西行漫记》,我看到的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是为人民浴血奋战的红军,是与人民打成一片的优秀中国共产党领袖,是一群一心意义为了民族生存,为了祖国的未来不断拼搏不停奋斗的年轻人,更看到的是中国的希望那些藏在我们骨髓中到危难关头一定会爆发出来的昂扬斗志。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能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因。
【篇四:《西行漫记》读后感】
作为一个整天和公式与数字打交道的理科生,我对近代史的那么一点点了解估计就来源于那忘得差不多的枯燥的初中历史课本,所以,这样一本有趣的书让我在阅读时不仅不觉得无聊,反而充满了探知历史的好奇与兴奋。读完全书,总算对早期党史有了些许了解,这都归功于“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的本书作者——埃德加·斯诺。
1936年,中国国内形势剧变的一年,当年6月初,陕西驻扎的是与红军关系良好的张学良少帅的军队,斯诺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进入“遭到铜墙铁壁一样严密的新闻封锁而与世隔绝”的红区的机会,于是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个机会把握在手中,他对职业负责与奉献的精神,不知当今众多无聊的狗仔队有何感想。这四个月的红区之行也没有让斯诺失望,他得到了当初那些“感到兴趣而未获解答的问题”的答案,《西行漫记》这本畅销世界同时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书也因此诞生。
四个月的西行里,斯诺既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旅者,他详细记录下了“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的内容,同时也毫不吝啬笔墨地描写了他所见到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其中有红军与共产党的领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双眼炯炯有神”的毛泽东,“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的周恩来,“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的彭德怀,因骑马碰掉了两颗门牙的徐海东,“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沧桑”的朱德;有信仰坚定不畏牺牲的红军战士,有刚毅坚忍的红小鬼,有心地善良殷勤好客的农民。这些人物描写绝对不是单纯的一笔带过,斯诺通过它从侧面展现出了当时苏维埃社会与红军的物质精神状况。在写到毛泽东、徐海东等共产党领袖时,斯诺总是不忘提到南京对他们的悬赏,“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把那些鼎鼎大名的学员的首级赏格加起来总共超过二百万元”等等,这些几乎天价的赏格无疑表现出了西北红区已对国民政府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且这些领袖仿佛事不关己“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的态度更显示出他们的自信与魅力,表现了苏区的团结一致。写到红军时,在第八章第六节“政治课”与第十章第二节“红小鬼”中,我们不难发现政治教育和讨论是每个红军战士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程度不亚于身体的锻炼。“我们革命青年不能想到事情是不是困难或辛苦;我们只能想到我们面前的任务。如果要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如果要走二万里,我们就走二万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大家都有要团结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必须收复失地!”这是斯诺记录红军政治课上的几句对话,从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红军的政治觉悟是很高的,当然这绝不是希特勒那样的政治理念煽动和灌输,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红军战士自己的意愿,而党将他们领导起来,帮助他们将意愿上升为政治觉悟,铸就了一支团结顽强“连蒋介石总司令自己的部下私下也承认的——从整体说来是那么无敌”的红军。写到农民时,在第六章第二节“死亡和捐税”中有一段作者亲眼目睹的悲惨情景,“挂在他身上快要死去的皮肉打着皱折;你可以一清二楚地看到他身上的每一根骨头;他的眼光茫然无神;他即使是个二十岁的青年,行动起来也象个干瘪的老太婆,一步一迈,走不动路。他早已卖了妻鬻了女,那还算是他的运气。他把什么都已卖了——房上的木梁,身上的衣服,有时甚至卖了最后的一块遮羞布。他在烈日下摇摇晃晃,睾丸软软地挂在那里象干瘪的橄榄核儿——这是最后一个严峻的嘲弄,提醒你他原来曾经是一个人!”“他们的小骷髅弯曲变形,关节突出,骨瘦如柴,鼓鼓的肚皮由于塞满了树皮锯末象生了肿瘤一样。女人们躺在角落里等死,屁股上没有肉,瘦骨嶙嶙,乳房干瘪下垂,象空麻袋一样。”这就是持续了约三年的西北大灾荒,对于“第一次蓦然看到了人们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的作者来说,最令他震撼的还并不是这,而是“囤积大米小麦的商人、地主老财”、“土地税和附加税达收百分之四十五左右”、“干扰赈济物资的运输”的军阀,若不是这些原因,百万生灵可以免于在饥饿与疾病中痛苦的死去。那么红军与共产党来到西北之后,农民的生活有了什么变化呢?大谈各种政治措施总是显得枯燥乏味,不如看看作者与农民谈话中一位十几岁的少年是怎么说的,“咱们国家以前有过免费学校吗?红军把无线电带来以前咱们听到过世界新闻吗?世界是怎么样的,有谁告诉过咱们?你说合作社没有布,但是咱们以前有过合作社吗?还有你的地,从前不是押给了王地主吗?我的姊姊三年前饿死了,但是自从红军来了以后,咱们不是有足够的粮食吃吗?你这说苦,但是如果咱们年轻人能学会识字,这就不算苦!咱们少先队学会开枪打汉奸和日本,这就不算苦!”这两个部分没有把国民政府和共产党的政策进行直接的比较,而是通过农民自身的亲身经历与他们的意见强烈的地反映出了农民将红军与共产党“当作希望和自由的象征”。作者就是这样把他在红区碰到的人物作为深入了解红区的最佳途径,在四个月的旅行中,红区的样貌因这些人物在斯诺脑中越发地清晰,而他对共产党以及共产党人的感情也越发真挚热烈。
本书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部分是第六章的第三节“苏维埃社会”与第四节“货币解剖”,“由于苏区从一开始起就得为生存而战,他们的主要任务一直是建设一个军事政治根据地,以便在更广泛、更深刻地规模上扩大革命因为我这个学期选修的经济方面的课程”,而这样一个军事政治根据地必然就是要以西北为基础展开建设,这个学期我选修了经济方面的课程,经济对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的,西北的苏维埃社会也离不开经济建设,这和我以前所想的“红军只要顽强拼搏不畏牺牲,在人民的支持下就必定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是截然不同的。哪怕红军的游击战术再出神入化,作战再英勇神武,他们也不可能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获得最终的胜利,正如彭德怀总结的“只有巩固农村苏维埃中的根据地,只有掩护在群众之中,游击战才能带来革命的胜利。”
众所周知,西北在当时是很荒凉的(即使现在似乎也是如此),共产党要怎样在这样一片黄土地上顶着白军不时偷袭围剿的压力建立起稳固的军事政治根据地呢?我在这里仅从经济方面做了一些探究。“西北没有任何有重要意义的机器工业”,“它主要是农业和畜牧区”,这就决定了这个苏维埃基本没有工业经济,基本全部依赖农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一物质性的局限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实行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西北苏区的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原始社会主义的奇怪混合。”这样的概念让非经济专业的我们难以理解,故而从具体措施来看可能更好理解:没收和重新分配土地,动员尽可能多的农民参加劳动生产以扩大生产力,通过合作化运动进行集体劳动,政府贷款帮助合作社发展,合作社组织群众辅助偷运工作以加大出境贸易等等,可惜的是本书关于经济的内容并不多,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出这些经济改革在当时无疑是一项创举,也基本达到了苏维埃经济的两个基本任务:“供养和装备红军,为贫苦农民济燃眉之急。”总之,战争是无法脱离经济而存在的,有时候,战争胜负甚至直接取决于经济上的强弱,所以我们关注近代史时,不妨研究一下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我相信一定有所裨益。
最后,作者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红色世界,他把自己对共产党的看法及其未来局势的预测做了这样的总结“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象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正如本书所证明的一样,如果说它证明了什么的话),产生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不得不说,斯诺不是一名普通的记者,他对战争与政治的观察分析同样令人敬佩,就在这本书出版八年之后,日本新任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十二年之后,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篇五:《西行漫记》读后感】
久闻德加·斯诺和《西行漫记》的大名,今日有暇得以看到,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时,红色的略呈灰灰的书的色调,立即给人以“红色”的感觉,更兼有历史的厚重感,仿佛书面上一直有历史风沙在吹,显示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对红色中国那份历史的把握。《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的,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
今年有幸去延安等西北地区参观学习,所以对书中提到的很多景物都有直观印象,那是一个什么地方呢,时过七十年了,依然属于欠发达的地区,同事们去一趟“面子上”都有反应,依然是一地干渴的黄土和太阳能晒开石头的缺水区。
翻开书本,心就平静下来了,作者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他的西部之行,而一个个鲜活人物跃然纸上,一幅红色苏区斗争图浮现在眼前。作者运用欧美作家善用的描写的手法,以平视的角度,朴实的笔触给我们讲述着那段历史。朴实的语句却将东西方文学的区别体现的淋离尽致,当时这样的文章应该算作新闻或通讯了,而在今天就是一部传记了。
朴实的语句却感觉别样而新鲜,外国人看中国的革命对每个读者和关心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们还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别样情景和人物的吧。
“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这是对周恩来同志的描述。
“我开始有一点点懂得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这样长期地、这样毫不妥协地、这样不象中国人地进行战斗。”这是作者对中国革命的初步认识和认同(当然象中国人地战斗我们不知道是一个怎样的战斗)。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这是对伟人毛泽东的描写——是一个喜欢憨笑的人。
从他的记叙中也让我们看到了极为难得看到的、很有点神秘色彩却极为悲壮的西路军的有关资料。西路军的很多故事、当然也包括很多女红军战士惨烈经过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当年的残酷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而那种信念、意志也令我们不能望其项背的。如果你感受过西北的风沙,有幸、有缘你可能在宁夏、青海依然能听到当地百姓将一种树叫“红军杨”,折断树枝略呈红色的液体慢慢地渗出来,百姓们说那是当年红军的鲜血,每一节树枝中间有一个非常规则的、鲜红的五角星,百姓们说那是红军当年头上的红五星。这个故事是我听来的,我们无须去分辩真假,而那段悲壮、惨烈的历史却是真实的,至今放在档案里、在百姓中间口口相传,而经济仍欠发达或者说贫困的当地百姓对红军的那份感情言语间听来让你落泪,你是男人也会的。
让我们铭记那段历史吧,珍惜今天所拥有的,跟一位美国人——斯诺一样深爱这片红色土地或者说更爱这片土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篇六:《西行漫记》读后感】
书橱里,有一本已经泛黄的书——《西行漫记》。现在正是南京解放60周年,爸爸就把它推荐给我看,希望我能明白当年在艰苦环境下一些烈士的精神。而我刚看了一点,就一下子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后,细细咀嚼,不由的感叹起来。
这本书是美国作家斯诺写的,介绍了红军长征的故事。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体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其中《红小鬼》这一章中说的是有一些孩子才十岁就当上了红军,其后一生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都会有一个少年先锋队的模范连,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十几岁的少年。
我们现在也跟他们差不多的年纪,可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忧无虑,生活条件也很优越。就拿吃的来说吧!在那时,吃的东西很少,经常用树皮和树根来充饥,而现在呢?不管在家还是在饭店,吃不掉就扔,真是浪费啊!在那时红米饭、南瓜汤就是美食了,想吃一个苹果都是奢望。
在那时,因为革命的信念,每个人做什么事都尽全力去做,没有一点松懈。而现在我们生活在安逸的环境中,做事都会漫不经心,马马虎虎。有时正是这一点点的马虎,就会出现失误,事情就会做不好。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当年红军的奋斗精神。想想在那时的那些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承受了和大人一样的责任,经受了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苦难,很多甚至为了革命献出了自己年幼、宝贵的生命。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不正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吗?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
这就是《西行漫记》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和教育。
【篇七:《西行漫记》读后感】
初读《西行漫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一种小小的抵触情绪,《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总觉得它似乎又像其他历史性著作一样,是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读完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自己当初想象的那样:《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地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本书共分十二章:探寻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同红军在一起(续)、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又是白色事件。当时的整个中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都是一个大谜团。关于红军的传说各式各样:有人否认红军、苏维埃的存在,有人说红军只不过是几千名饥饿的土匪罢了,也有人称颂红军和苏维埃是要中国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埃德加·斯诺对红色中国的探索,让世人了解了中国红军和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红军的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和工人,他们认为自己是为家庭、土地和国家而战斗;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这一时期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发展很不稳定,但中国人自己领导的苏维埃运动还是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最后一节的“红色的天际”中斯诺写道:中国已有成千上万的青年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捐躯牺牲,这种思想或这种思想的背后动力,都是不容摧毁的。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可能有一个时候看来好像奄奄一息,可能为了适应当前的需要和目标而在策略上作重大的修改,可能甚至有一个时期隐没无闻,被迫转入地下,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起一伏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
作者把那个时代的中国革命真实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他用风趣幽默的笔调带我重走了那段惊险、难忘的红色之旅。使我对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红军先辈们产生了一种由衷的钦佩,更加深刻地知道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红军大学的那些学员们相比,我是何等地幸运,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为理想奋斗呢?
还有一点让我感受尤为深刻的就是爱埃德加·斯诺本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自然不用说,更重要的是他渴求真理、探索人类解放事业道路的愿望。为了追求自己的新闻理想,他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在上海他抨击西方人和日本人的仗势欺人、同情帮助贫苦善良的中国劳苦大众,在北平他为中国培养新闻人才并帮助他们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为了探寻红色中国的“不解之谜”,他以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以眼见为实的求实态度和寻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在地下党组织的和宋庆龄等人的协助下,冒着生命危险,报道了全世界翘首以待的重大新闻。斯诺不仅勇敢正直,而且具有诚恳谦虚的品德。他十分坦诚地说《西行漫记》只不过是把中国革命青年们“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所作的长篇谈话给予了原始记录,“并没有把它做文学上的加工”。他就是这样以自己的才华和毅力肩负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充当了一个伟大时代的忠实记录员。
作为一个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从埃德加·斯诺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了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忠于客观事实的报道方式,简洁有力的语言风格,诚恳谦虚的品格……现在我该做些什么?未来的路该怎样走?是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篇八:西行漫记读后感】
西行漫记的阅读过程是令人激动和兴奋的,其中最能感染和震撼人的就是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和在那里为自己国家和民族奋斗着的人们。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作为第一个到中国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新闻记者。带着无数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战争的问题,到西北地区与中共领导下的红军共同生活了四个月,与许多中共领导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与经历为斯诺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真实、客观的素材。在此基础上,他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西行漫记》。该书第一次向世界全面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革命历史与生活,再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侵略、压迫与宁死不屈的抗争。
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感到身临其境而为之动容。我为读到这样的情景而无比兴奋,我想我的兴奋丝毫不会亚于写这本书的新闻记者斯诺,他对毛泽东以及红军的一无所知就像我们对逝去的历史一无所知一样,我们已经厌烦那些重复播放、没有任何新意的说教题材电视剧,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我们渴求真实的东西。《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这一本书出版之后风行各国,很多年轻人都是因为这本书而排除万难前往延安,投身革命。
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读这本书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人民对共产党的喜爱,体会到了曾经在课本上看了无数遍却一直无法深刻理解的为什么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为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早一点接触这些真实的新闻通讯,而不是像嚼蜡一样苦咽没有任何感情的教科书,那么我们应该会多么的喜爱与崇拜先辈。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苏区无疑是当时全国人民最能幸福生活的地方,当然这个人民指的是农民,而不是压迫者。压迫的取消,陋习弊端的消除,遥遥领先全国的识字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胡乱杀人,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帮忙,最重的一点,他们给予农民土地。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斯诺这样描写他见到的第一个贫民会主席"他好象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在斯诺看惯了的"消极的满足"的中国人中是"罕见"的,这种"神"让斯诺大为震动。他随后接触的那群经过长征红军战士也让他着迷,他这样写道"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斯诺说:"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红军和共产党那时绝对是一股充满生命力的优秀的力量:普通士兵的平均年龄是十九岁红军中军官的平均年龄是二十四岁。在红军指挥员中,有许多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莫斯科红军大学毕业生、张学良的"东北军"的前军官、保定军官学校的学生、前国民军的军人、以及若干从法国、苏联、德国和英国美国回来的留学生。而他们的领袖们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在我印象中,领导们年纪大都在六旬以上,很多人都戴着老花镜,总感觉有些死气沉沉,再对照斯诺的文字,反差太大了:1936年,朱德五十岁、毛泽东四十三、周恩来三十八、林彪二十九、杨尚昆二十九,彭德怀与贺龙也都不超过四十岁,超过六十岁的领导只有三个: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分别主管财政、教育。红军和他们的领袖们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
共产党那时的领袖们,在斯诺的描述下我无一不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是有气质,有风度,更是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前进的的一群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传奇的经历,绝非凡人。正是斯诺的讲述让我原本对革命者冷冰冰的印象现在却鲜活起来。首先是毛泽东,他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在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织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凭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呢?很多人冬天怕冷放弃了甚至洗脸,早上能多睡就多睡,有多少人还想到要去磨练自己的意志呢?毛泽东从小就狂热的喜欢读书,他自己说"我如饥如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特别是大约18岁的时候,他在校六个月就退学了,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看书。他非常认真地执行,坚持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就进去,在图书馆读到关门才出来。在这段自修期间,他读了许多的书,学习了世界地理和世界历史。他说"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盂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在认真研读俄、美、英、法等国历史地理的同时,也阅读诗歌、小说和古希腊的故事。"与我们同样的年龄时,他的阅读质量和数量早已远远超过我们中的大多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年轻时还登了泰山,看了孔墓,步行游历了湖南,在北海湾的冰上散步,沿着洞庭湖环行,绕保定府城墙走了一圈,《三国》上有名的徐州城墙,历史上也有盛名的南京城墙,他都环绕过一次。相比于毛泽东,朱德给我的震撼甚至更大,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很不熟悉朱德,虽然他的名声很大。朱德年龄比较大,经历更为丰富。他早年上过云南讲武堂,后来又参加同盟会,跟随蔡锷推翻清朝统治,1921年就是云南警察厅厅长……甚至他还染上过烟瘾。一九一一年革命的失败和后来全国陷入劳民伤财的军阀混战,使他大失所望。他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更进一步,必须象俄国革命一样彻底,他从上海到北京再到上海不停地寻找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却一直无法取得联系,最后决定去德国研究军事学。搭船赴欧,经过新加坡和马赛,到了巴黎,最终在柏林找到了中国共产党!他在柏林住了一年,学习德文,然后到哥丁根进了一所大学,修了两学期社会科学,出席世界学生大会,环游欧洲,到了苏联,在欧洲一共呆了四年,到一九二六年才回国。这些都与我原来对朱德的印象相差十万八千里。除此之外,还有年年得奖学金,法国英国德国都去过的周恩来;黄埔军校毕业战无不胜的林彪;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一把菜刀建立一个苏区的贺龙;留学到过日、美、苏三国,懂日语,能用英语演讲,俄语水平也很高的洛甫;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

篇二:[西行漫记读书笔记]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一:《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我们今天的幸福,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
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
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
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篇二:《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如果中国没有解放,在一个个充满枪声、炮声的日子里,百姓是多么痛苦啊!我想你们都在繁华的城市生活,在吃喝玩乐的时候,谁又想过这些都是怎么来的呢?这些都是谁得来的呢?这都是工农红军得来的。
这几天我怀着好奇地心情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这本书用讲故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工农红军如何用智慧和斗志战胜蒋介石。勇猛战斗,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战胜敌人,在失败中不灰心,不气馁,在途中帮助过许多百姓,深受百姓的爱戴。这本书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官帽山上的300多名红军被敌军重重围困。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有一条长长的藤罗,马上带领300多名红军战士用藤罗顺利下官帽山。红军战士用智慧和勇敢突围了。还有一个故事: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GCD员,1928年,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从这两个故事中让我知道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功绩。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篇三:《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作文】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斯诺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上——“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亲切交谈”。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这个洋鬼子不就是来过几次中国,至于这么大肆报道他吗?等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斯诺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军的国际友人。斯诺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片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一下“土匪”们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他们战无不胜,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告诉读者们“土匪”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又红又专”,为世人呈现一个较全面也较客观的“中国红区”。
很多人看完《红星照耀中国》,会常用这样几个字眼来评价:“热情”、“魅力”、“气质”、“青春”、“活力”等等。斯诺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太多,在这我并不想详述全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红小鬼的话。当红小鬼给斯诺端来水,斯诺更正之前的“喂”的称呼,改称“同志”道谢,“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要知道,这些孩子当时只有大概十二三岁。可以看出,即使在那段艰苦的时间里,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是精神上却有着极高的信仰和信念,这些青年人作为长征中的特殊群体,用自己的青春视角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征程。我想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很大部分跟这股“青春力量”不可分割,因为有数据显示,长征时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对于塑造中国20世纪的作用影响巨大:一般来说,青年倒向了哪边,历史就向哪个方向前进。曾经在《时代》上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对中国“80后,90后”的批判,认为中国“80后,90后”是“自我一代”,既是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其实我想,在中国,并不只是单独的一个特定群体“80后或者90后”不关心政治。我所说的“关心政治”并不是指关心某领导人最近又亲切接见谁了,或者某美女到底与某领导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记得我大家在写思想汇报时,常写到“我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某台某报”。其实我想,你那不是关心政治,是关心宣传。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就是说,人类对公共生活的关心与参与是人类的本能和人性。政治并不比我们去春游野炊时大家自发讨论分配谁带水、谁做饭、谁洗碗,怎么分摊费用。在今天,这种天然的、自发的关心政治的人类本能成为王小波所说的“反熵”行为。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中国青年与美国青年在政治上所表现不同程度的关心,我想并不能归结为“个人觉悟”,政治环境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为年轻人参与政治提供一个“无形保障”。我想,红军长征期间,能够大量涌向这样一批的被后人所赞赏的青年,不仅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当时的政治环境也造就了他们这样坚韧的性格。
斯诺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酷刑,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毛泽东,斯诺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毛泽东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毛泽东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毛泽东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青年的毛泽东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喊,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种种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女人为他生,为他死的男人。我想毛泽东在是属于中国的,他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作为半个知识分子,他具有敢于行动和实践的胆量。
我很欣慰地看到作者没有把这本书的任何人写成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写出了许多个终身为了中国革命而兢兢业业,准备奉献自己一身的人。
我觉得这种本书其实完全可以当成一本游记来看,虽然是60年前写的书,但是美国人的那股满不在乎的洒脱劲变成文字后真的很有魅力。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身临其境般的为之动容。虽然我们很想拿现在的共产党和以前的共产党来比较,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没有可比之处的,毕竟很多时空限制太多。但是我仍然觉得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他们有些孤独,或者是非常孤独,但却在幽暗的历史隧道中闪光。
【篇四:《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智慧之光照耀中国】
16岁儿子近来偏爱读史,几日前将《从沉沦到荣光—抗日战争全记录1931-1945》读完,我推荐他再读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家里现存的那本是17年前我从老家调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时买的,扉页写有“生命旅途,愿智慧之光照耀一生”感言。
书本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直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篇五:《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斯诺在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以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完成本书的写作。作为一名西方记者,斯诺所站的是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去描述当时人民百姓的生活和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表现出了红军及其领袖们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这本书可以说是让人们可以进一步的去了解当时十分神秘的中国的红色革命。并且,他把自己在红色区域的所见所闻都一点一滴的记录下来。后来汇编为《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的内容丰富而且生动。
1936年,中国革命与战争最凶猛、最危险的时期,斯诺孤身一人冒险穿越南京国民党军队的新闻封锁,长途跋涉来到西贝苏维埃地区,寻找红色中国。故事都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更是让我对当时的人民、红军、毛泽东等等都有了崭新的可谓是颠覆性的认识。
在苏维埃社会一节中,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象孙逸仙博士的主张:耕者有其田。”;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
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结的那样,正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农民才会主动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红色政权;也正是由于秉承了这样的理念,共产党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始终得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不断推动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在我的认知范围中,当时的人民一定都受到了思想的禁锢并且十分保守,甚至可能有些木讷。但是事实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会进行批评和抱怨,这无疑就是他们言语自由开放最直接的证据。大部分农民团结一致,并且看好“苏维埃”和“红军”,以此证明他们思想觉悟是很高的,有共同的追求,有目标,并且坚定不移的支持着自己的信念。对比当今,我们貌似更缺乏精神信念这一块儿,这是我们所欠缺的地方。
这本书中所描绘的红色中国,与我们教科书上所学到的是有许多出入的。相比之而言,这本书所讲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说道红军,就不得不提军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了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的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在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到:“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一位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是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这就是红军的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们心连心。
提到红军,另一个比提的就是长征了。电视里所演的长征真的是惊心动魄、惊险万分。红军通过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敌人的重重围堵,摆脱危险困境。无论是四度赤水河、勇夺泸定桥、飞度金沙江等等都显示了红军的有勇有谋。当时,当他们面对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民时,当当地人民对他们闻所未闻,他们仍旧是勇往直前,他们的功绩、作为都帮助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是吸引了一部分人来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和感召力。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提到书中关于领袖的描述,就不得不说斯诺对毛泽东的描述中这样写道:“不可否认,你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迫切要求做了综合表述,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毛泽东的经历是本书的一大重点,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斯诺写到“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他的身体仿佛是铁打的。他认为这要归因于他的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要归因于他在学校读书的刻苦时期,当时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组成斯巴达俱乐部一类的团体。他们常常饿着肚皮,到华南山林中作长途的徒步跋涉,在严寒的日子去游泳,在雨雪中光着脊梁——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锻炼他们自己。他们直觉知道,中国的来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的艰难困苦的能力。”读到这段的时候,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逃课、迟到的比比皆是。好多大学读书的风气早已荡然无存,大家上大学似乎都只为了文凭这一张纸,没有人关心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是否真正度过了一个有意义难忘的大学生活。
美国记者西奥多。H。怀特曾对《红星照耀中国》做过如此评价:“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未知的中国革命,也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我看到的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成长史更是对当时的人民、当时的社会一种全新的描述。
【篇六:《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当时因为便于在“白色中国”发行才译成“西行漫记”。坦率地讲,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名字,觉得更有中国革命的特色,更有力度,更有影响力和冲击力。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斯诺的印象还一直停留在高中历史课本上——“1970年秋天,斯诺和夫人洛伊斯·惠勒。斯诺一起来到中国,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泽东亲切交谈”。那个时候我总觉得这个洋鬼子不就是来过几次中国,至于这么大肆报道他吗?等真正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斯诺和历史书上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我觉得,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发自内心尊敬、热爱红军的国际友人。斯诺站在一个“老外”的角度,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这片西方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地方”,去真正了解一下“土匪”们的革命精神,去了解一下是什么让他们战无不胜,是什么让他们奋不顾身。告诉读者们“土匪”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又红又专”,为世人呈现一个较全面也较客观的“中国红区”。
很多人看完《红星照耀中国》,会常用这样几个字眼来评价:“热情”、“魅力”、“气质”、“青春”、“活力”等等。斯诺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有趣的太多,在这我并不想详述全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红小鬼的话。当红小鬼给斯诺端来水,斯诺更正之前的“喂”的称呼,改称“同志”道谢,“那个少年先锋队员大胆地看着我,‘不要紧,’他说,‘你不用为了这样一件事情感谢一个同志!’”要知道,这些孩子当时只有大概十二三岁。可以看出,即使在那段艰苦的时间里,人们虽然物质生活极度匮乏,但是精神上却有着极高的信仰和信念,这些青年人作为长征中的特殊群体,用自己的青春视角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征程。我想红军长征能够胜利很大部分跟这股“青春力量”不可分割,因为有数据显示,长征时红军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斗员的平均年龄不足20岁。“青春”无论作为一个象征符号,还是作为一种实际政治力量,对于塑造中国20世纪的作用影响巨大:一般来说,青年倒向了哪边,历史就向哪个方向前进。曾经在《时代》上看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对中国“80后,90后”的批判,认为中国“80后,90后”是“自我一代”,既是追求个人发展,不关心公共事务。其实我想,在中国,并不只是单独的一个特定群体“80后或者90后”不关心政治。我所说的“关心政治”并不是指关心某领导人最近又亲切接见谁了,或者某美女到底与某领导到底有什么关系。我记得我大家在写思想汇报时,常写到“我很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看某台某报”。其实我想,你那不是关心政治,是关心宣传。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就是说,人类对公共生活的关心与参与是人类的本能和人性。政治并不比我们去春游野炊时大家自发讨论分配谁带水、谁做饭、谁洗碗,怎么分摊费用。在今天,这种天然的、自发的关心政治的人类本能成为王小波所说的“反熵”行为。这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中国青年与美国青年在政治上所表现不同程度的关心,我想并不能归结为“个人觉悟”,政治环境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为年轻人参与政治提供一个“无形保障”。我想,红军长征期间,能够大量涌向这样一批的被后人所赞赏的青年,不仅因为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当时的政治环境也造就了他们这样坚韧的性格。
斯诺的语言诙谐幽默,读来生气盎然。比如他形容邓发是“中国共产党秘密警察的头子”,在敌人的鼻子底下,在刀口上跳舞,稍有差迟,便会遍尝天下所有的酷刑,最后脑袋搬家,葬身荒野。但他居然那样谈笑风声,有一种黑豹的优美风。他说贺龙是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对周恩来的描写就相对的中规中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黑又长,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些迟缓,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然而,对于毛泽东,斯诺则是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国革命的故事。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被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有缺点,有个性的一个人。当我想象着毛泽东把湖南不是说成“Hunan”,而是说成“Funan”时不仅黯然失笑。我们不对不承认,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以及其历史地位,尽管其在这过程中犯下过缺点。或许毛泽东的一生都跟其性格有着极大的联系。少年的毛泽东很有个性,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大约18岁的时候,他退学但是拟定了一个自修计划,并且非常认真严格执行,持之以恒。其实想想,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上课时候都很难坚持去上,经常逃课了,更别说,如果退学后还能坚持按自己的想法持之以恒去学习。青年的毛泽东是一个热血的青年。他和他的伙伴们,“热心于体育锻炼,在寒假当中,我们徒步穿野越林,爬山绕城,渡江过河。遇见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也脱掉衬衣,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高声叫喊,说这是叫做‘风浴’的体育新项目。在已经下霜的日子,我们就露天睡觉。”种种的描述,让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被官方神化了的挂在城楼上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既伟大也不乏缺点的人。一个浪漫的诗人,一个有着女人为他生,为他死的男人。我想毛泽东在是属于中国的,他的每根毛发和血管都刻着中国印记。他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虽然他也曾希望通过一种来自西方的方式来改变中国,但是他发现,中国不是西方,中国是独特的,无法复制他人的,所以他还是要回归他所激烈批判过的传统,他的一生就是从反抗传统到回归传统,体现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就是历史的重复。作为半个知识分子,他具有敢于行动和实践的胆量。
我很欣慰地看到作者没有把这本书的任何人写成具有神性的人,而是写出了许多个终身为了中国革命而兢兢业业,准备奉献自己一身的人。
我觉得这种本书其实完全可以当成一本游记来看,虽然是60年前写的书,但是美国人的那股满不在乎的洒脱劲变成文字后真的很有魅力。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滴。大到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著名论断、共产党的基本政策,小到党员和民众的言语神态,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让阅读者无不身临其境般的为之动容。虽然我们很想拿现在的共产党和以前的共产党来比较,但是我个人觉得是没有可比之处的,毕竟很多时空限制太多。但是我仍然觉得那个时代的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传奇,他们有些孤独,或者是非常孤独,但却在幽暗的历史隧道中闪光。
【篇七:《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他是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来到动乱的中国在报社工作。埃德加·斯诺常年跟随红军共同生活,并时常和中共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他与中共主要领导结下深厚的友谊,依据切身体验而著此书,其真实的经历和感触是其写作的基石。
此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文学作品。埃德加·斯诺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书中所描述的所有事件以及采用的语言等,都是当时的亲临经历者所讲述的,是我们认识中国共产党党史的重要资料。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本书作者以最贴近生活的语言,最生活化的写照介绍了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使读者从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领袖的亲近与领导人信念和中国共产党宗旨的可追随性。中共的发展也是由于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民心所向,才能团结一心,共同抗战。
我们还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中国共产党在每次战斗中的艰苦与战术上的精湛。
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敢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共匪”、“赤匪”。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更甚者,毛泽东曾被当做“赤匪”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毛泽东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可想而知,毛泽东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故为了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应更多的阅读类似的书刊。
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血的历史图册,它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共及其军队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不得不使笔者想到《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毅然离家出走,投身“地下革命”事业,为革命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热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为党的革命事业倾尽一生心血,鞠躬尽瘁。在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路程上,面对重重挫折打击,不管是林道静还是保尔,他们都不曾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他们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他们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有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了。
以上的种种,不得不使笔者在深有感触与热血激情的情况下,去阐发感慨:这是怎么样的党,多么伟大的党!纵有千万文字的追捧也捧不“红”这样的党,文字是多么苍白无力,但有林道静、保尔以及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这样血淋淋的人物存在,他们愿意为党的胜利倾注一切,就连出身在美国在生活背景、语言、习俗各方面有差异的埃德加·斯诺都从中国革命和它的领导人身上,感染了火一样的热情,在艰苦斗争时用自己的笔进行战斗,只为了他开始“信仰”的一切——党。
笔者阅读红色书刊并不甚多,但仅凭以上几个鲜活的人物以及《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述的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时的艰辛与牺牲。我们就可以体会党在困难时期的艰苦卓绝;体会党在斗争中的峥嵘岁月;体会党在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时的无限伟大!心系这样的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与自豪。
【篇八: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民主的道路上,曾经有很多国际友人对中国给予过各种形式的帮助,比如埃德加?斯诺。
毛主席曾经说过,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作为一个美国记者,斯诺是第一个把中国共产党、红军介绍给全世界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东方的大国有着这样一个政党,这样一只队伍。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不只是向外界介绍了中国的革命情况,它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
一九二七年之后,由于国民党的突然反目,血腥清洗,导致大批共产党人的牺牲,蒋介石撕碎了伪装合作的面具,意欲致年轻的共产党于死地。全国各地都在搜捕共产党,甚至敢于同情共产党的行为也会导致死刑的惩罚,但是,仍然有更多人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义无反顾的追随在共产党的红旗下,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斗争的方向是什么,并不为当时的大多数人所了解,在国民党的宣传机器的恶意诋毁下,共产党被说成一小撮反动的暴民,而红军则是为数不多的、衣衫褴褛的土匪罢了。
但是国民党无法解释的是,如果真如他们所说,共产党是暴民土匪且人数少得可怜,为什么一直无法被消灭?相反还继续扩大着根据地?共产党真的是反帝的么?或者如国民党支持者所说的,他们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公众的同情和绝望的挣扎,是亡命的汉奸和土匪最后的呼号?
总有些人愿意追求真相,即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斯诺无疑是这种人。
尽管心中忐忑,斯诺还是在张学良将军的东北军帮助之下,毅然决然的踏入了这个被蒋介石政府描绘成是充满血腥、暴力、野蛮、土匪当道的红色根据地,而他所能依靠的,只是一封写给毛泽东的介绍信。
然而怀着冒险心情的斯诺很快就知道了自己的担心毫无必要,这些红色区域绝不是国民党政府所说的那样恐怖,正相反,在这里,有着人民真正支持、信任的政府。
由于外界的封锁和造谣,共产党领导人的情况一直不为外界所熟知,国民党不停地在炮制他们的“恶行”,并且讽刺的是,在多次报道毛泽东、朱德等共产党领袖死亡的消息同时,他们又悬赏对这些人进行缉拿。
按斯诺自己所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好奇心强、敢于冒险的洋鬼子,但是在红色政权的所在地,他不但受到了贵宾的待遇,而共产党的领导人们也对其坦诚相见,为其的采访报道提供一切便利条件,这和国民党的遮遮掩掩、欲盖弥彰、颠倒黑白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和共产党、红军的接触,斯诺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成千上万的人不惜牺牲生命而依然加入共产党,为什么红军在人数、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能够转战南北,为什么人民群众会如此的支持着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有希望,因为红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证明了一个记者的正直和职业道德,斯诺客观详实的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纲领,让全世界知道,在这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真正的未来在哪里。
另一方面,这本书也是研究党的历史、了解领袖们的资料,作为在当时写成的第一手资料,其中不仅详细介绍了红军的征战史,并且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报道和解释,从某种角度来讲,这是第一部把新的中国介绍给世界的书,也是中国人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回顾党和军队的途径。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而当权者的屠刀则指向人民,整个中国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迫切的需要有人站出来挽救危局,这个人无疑就是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初期,由于共产国际的干预和一些不安定因素,曾受到过很大的损失,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局面。然而领袖们的睿智使党走上了正确的道路,确立坚定不移的纲领,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为中国,为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顽强抗争。
只有人民拥护和支持的政府,才能让国家看到未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没有被侵略者的刺刀击退,没有被当权者的白色恐怖吓倒,在无数人的流血牺牲之后,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崇高的事业。
在多方打击和封锁的情况下,共产党和所领导的队伍却在逐渐壮大,在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没有人能再轻视这股不可抵挡的力量,一切关于“无知土匪”的谣言不攻自破,这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这是一个有着执着信仰、严格纪律的政党。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让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经受过的苦难、牺牲,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多少人的流血才造就我们今天的辉煌。
历史是沉痛的,幸而这种情况不会再次发生,党领导下的中国日益强大,但是,昨天的硝烟虽已散去,鲜血虽已干涸,这段历史却该永远保存在后代子孙的记忆。
了解过去,才能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这种伟大,将会给中国带来新的辉煌!

篇三:[西行漫记读书笔记]红色家书读后感2000字

近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用心读《红色家书》一书,书中一封封家书饱含深情、感人至深、惊天动地,充分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对激发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承发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的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读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红色家书》其实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缩影、一部简史,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源所在。
69年前,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纽约星报》邀请了几位代表各种政见的美国远东问题专家举行座谈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从平均地权的政策出发,阐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赢得民心的。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原美国新闻处处长约翰·费尔班克认为组织起广大贫困农民进行斗争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源,而蒋介石的前政治顾问,美国新闻处太平洋行动组副组长欧文·拉铁摩尔则认为,是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导致他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他们从各种角度讨论了很多,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得出统一而贴近现实的答案。
然而69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中国人民不断迎接挑战,不断赢得胜利,把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不由得让国际社会再次发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取得胜利?”
国际社会所苦苦求索的答案,其实,就记载在这本《红色家书》中。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孔子说过“自古民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信仰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根本,失去信仰,人就会失去灵魂,政党就会失去活力,民族就会面临消亡。在战争时期,信仰尤为重要,夏明翰烈士在家书中写道“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我一生无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这红色家书薄薄二张,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如有雷霆写就,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如夏明翰烈士这般用鲜血浇灌信仰之花的共产党人何止千万,正是他们坚定厚重如山岳一般的共产主义信仰,才让今天的新中国繁花遍地,锦绣河山一片安宁。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共产党员的一身正气。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是劳苦大众的代言人。立党初衷,就是解放劳苦大众,造福全中国。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挺立的旗帜,迎风飒飒响,正气贯云霄。红色家书中,无论是毛泽东致信妻兄杨开智告诫他不要有任何奢望,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还是刘少奇致信姐姐刘绍懿要求人民政府的法令要办的,必须老老实实照办,还是陈毅告诫家人,要想办法自力更生节约。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无论官多大、位多高,都依然保持共产党员公道正派的作风,绝不徇私枉法,绝不搞特殊化。共产党员都是从人民中来,必须时刻保持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高高在上的姿态、作文贪赃枉法的行为,只会让人民所唾弃,终究被时代所淘汰,正因为共产党员的拳拳赤子心和浩然正气,让党和人民熔炼成一个整体,历经各种挑战,创造出一个个新的奇迹。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他们”的家国大义。“他们”有的是共产党员,有的并不是。“他们”是这一封封红色家书的另一方,历史的聚光灯也少为“他们停留”。“他们”是替毛泽东照顾病母的舅父文正兴、文正莹;“他们”是瞿秋白每封家书必提到的“小独伊”;“他们”是带着徐向前的一双儿女,东奔西走躲避飞机轰炸的黄杰;“他们”是共产党员的父辈、爱人、儿女。他们何尝不想亲人们留在自己身边,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国难当头、神州涂炭,唯有共产党能救中国。家国大义面前,“他们”毅然舍小家为大家,不再偏安一隅、儿女情长,他们全心全意支持亲人们踏上救国征程,正因为“他们”毫无保留的鼓励和支持,让这些共产党员们在那个血火交织的年代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之中。这一封封真情流露的家书,虽然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却沉甸甸地记录着共产党员和至亲们的心灵默契,“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新中国的光荣和伟大,永远有“他们”的一半。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源自于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绝不是封建王朝那种一朝胜、便称王的暴力更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外来侵略、推翻暴力统治的正义的胜利。这胜利来自于人民,也将造福于人民。在这一封封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毛泽东为儿子毛岸英的进步而喜慰,罗荣桓对女儿感叹为人民服务已成终生职业,刘少奇教导儿子刘允诺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是这一代传一代的高尚品格和优良传统,让将近百年的共产党队伍历久弥新、永焕生机。无论是风雨飘摇的1921,还是国富民强的2018,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牢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夙兴夜寐、鞠躬尽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必将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这275封伟大而温暖的红色家书,勾勒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从1919年到1982年这63年的时间跨度,更加凸显了主题的宏大。红色家书记载的不是历史,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传递着脉脉温情,反而让历史更加有血有肉。
九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没有了战争的威胁,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窘境。如今的中国,正越来越强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我们更要不断汲取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力量,继续发挥我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披坚执锐、奋勇向前。作为省民爆公司党委书记,我将以《红色家书》中传承的先烈意志为精神指引,重温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矢志不渝,做一个有信仰、有担当的共产党人,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加辉煌的业绩来报效国家,不负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献出自己的力量!

篇四:[西行漫记读书笔记]巴黎圣母院读后感

《巴黎圣母院》,一本读起来让人止不住流泪的小说。强烈的反封建主义色彩,被揭露的现实黑暗,人间炼狱般的社会,都成为作者笔下悲壮愤怒交响曲的一个个音符。
1482年,法王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气氛中。艾斯美拉达在广场上凭借欢快的舞蹈和口中吟着的美妙歌声,吸引了所有路人的目光。与此同时,平时被人唾弃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成为丑人王正在被大家簇拥着。
而卡西莫多被道貌岸然的副教主所指使,伤害了吉普赛少女艾斯美拉达。但在卡西莫多遭鞭打时,艾斯美拉达却不计前嫌,用自作文己善良美好的心灵包容着卡西莫多,也让卡西莫多深深记住了这个吉普赛少女,从此愿意用纯真不参杂一丝杂质的守护她。
时代使然,在那个不公平的年月谁也得不到丝毫的同情,艾斯美拉达也遭人诬陷难逃被绞刑的命运。而她心中白马王子卫士长,更是眼睁睁的看着她被处绞刑。卡西莫多为了救艾丝美拉达不顾一切,却仍未改变任何结果,最终随她而去。
悲剧的结尾也许谈不上让人愉悦,但这样的结果往往也令人深思,社会的黑暗与腐朽永远存在,但作者和我们对人文主义精神的向往,以及对美好平等的向往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篇五:[西行漫记读书笔记]《爸爸的花椒糖》读后感

在暑假中我读了林海音的一本书名叫《爸爸的花椒糖》故事中形象的描写了林海音儿时与爸爸发生的趣事!
林海音(1918年-2001年12月1日),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作家。父母曾在日本经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但旋即又举家迁往北平居住,就读北京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后来主持《联合报》副刊10年。以小说《城南旧事》(1960年)闻名,是关于林海音童年在北京生活的五则小故事,曾改编成电影。
林海英儿时将花椒盐误以为成花椒糖,从而上演了一番动人情趣的故事。
儿时的林海英顽皮可爱,属家里的开心果,打小聪明好学,写出的这本《爸爸的花椒糖》更是惹人喜爱,受众大读者的欢迎!
林海音花椒盐当成花椒糖炒了一盘花生米,当全家人都期待着花生米上架时……。惊呆了,这是什么味道啊?简直五味杂陈!使得大家哭笑不得,心里觉得女儿第一次下厨很欣慰,又想到这五味杂陈的味道,心里不禁自相矛盾!有一次,有人打来电话,海音去接,彬彬有礼的与陌生人讲话,海音爸爸看见了,心里不甚欢喜,我的女儿真棒!不论对谁都这么有礼貌!定会人见人爱的!
他的爸爸百感交集,为自己的女儿彬彬有礼感到自豪,为自己女儿的厨艺而感到懊恼!海音爸爸顿时脑子里一片混沌!
有一天,海音对爸爸说:“爸爸,对不起让您操心了,我觉得我应该好好改改自己,让自己做事情做的更完美!您说呢?”海音爸爸听了高兴的不得了急忙拉住海音的手,说:“孩子,你有这个想法我非常赞成,你爸爸以后就看你了!”
故事大体就是这样,这里面每一个故事,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宝典,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希望大家有空也一起来读读林海音写的这本书!定会让你们受益终生!
这本书给予我的启示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到完美无缺,免得让家人担心,为人处事一定要彬彬有礼,打理事情要井井有条!

篇六:[西行漫记读书笔记]我很重要读后感

成长的故事很多很多,有欢乐也有悲哀;成长的岁月很长很长,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感悟。岁月不会回头,抓住今天的每一秒,把希望系于明天的彩云,成长就是希望编织的彩带,串连回忆和向往。
今年暑假,我读了毕淑敏的《我很重要》这本书,作品是以心理医生的洞察力和作家的睿智,生动地阐述了人生、理想、友情、自我及现实的内涵与关联,激发正面能量。全书共69篇散文,分为了四类,每一篇都告诉我们不同的道理,我每次看,每次都有新的感悟。
带给我最深触动的是《我很重要》这篇散文,它不仅让我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文辞的华美,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我的心灵彻底被征服了。从古至今,没有多少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说“我很重要”,每个人都是默默无闻的——老师默默地教书;医生默默地治病;就连植物也不例外,花儿默默地绽放,小草默默地生长着……一切都是默默的,一切对于自然来说好似都不重要。但,真的不重要吗?不,都很重要!我就是独特的我,没有人能代替我,就像我也不能代替别人一样。对于一株新生的树苗,每一片叶子都很重要,对于每一个孕育中的胚胎,每一段染色体碎片都很重要。对于我的父母来说,我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我真的很重要。一个个体形成了庞大的群体,涓涓溪流汇成了滚滚江河,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很重要,我们应该由不习惯说到大声地说,从“我对自己小声地说”到“响亮地对世界宣布”,我们应该有这份勇气,因为能大声说出“我很重要”,就是心灵对生命的一种庄严地承诺。
种子天生就有发芽的欲望。哪怕是在地下埋藏千年,哪怕是经过鸟禽消化液的浸泡……只要那宝贵的胚芽还在,一到时机成熟,它就会在阳光下控出头来,绽开勃勃生机。人也如此,只有在不倦的探索中,才能丰富自已的人生,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内在充实和价值。《你站在金字塔的第几层》这篇文章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它涉及人在自身人生金字塔各个台阶会遇到的困惑、挫折与努力,启示人们不要刻意去逃避,要勇于直面,在人生金字塔上不断向上攀登,让平凡的我们不得不自省,不得不奋起。
天底下没有两只一模一样的手掌,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我们因此而宝贵和神圣。毕淑敏老师的《握紧你的右手》这样告诉我们,所以我们要珍惜自己善待自己,请从认识自己开始,不断地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这本书给了我一片心灵的伊甸园,感谢它让我感悟成长,让我更快乐地成长。其实成长是一个深远的话题,在一个人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着酸甜苦辣。虽然我们正在成长,但昨天的欢声笑语似在耳边,昨天的泪水犹在眼角,一路的酸甜苦辣仍历历在目!我们在长大,一路上有我们成长的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haopinkaoshi/19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