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教师招聘】

听话篇一:听话

师从青鸟,可以找到阳光的方向;追逐海豚,只能避开崎坎的暗礁;听循导航,才会驶上直达的捷径。学会听话,听应听之话,避开歧路,不偏离正轨。
听话,是一份汲取前人经验的智慧,是一份规避无谓牺牲的巧思,是一种谦逊谨慎的态度,是一份力求完美的虔诚。听前人话,习得经验;听长辈话,获取教训;听成者话,浪过前朝‘听败者话,半途易辙。
听话,不志前事,师道后世。前世的探路因而才有价值。不听能量分级化之话,哪有核式结构的模型建立?不听物种进化之话,何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多姿?不听先辈社会责任之信念之话,梁从诫又何以屡败屡战,失败也是英雄?听话,才有刘备如此多漂亮胜仗,才有李娜不止步的突破。听话,是坚守前人明指的方向,是遵循已就的风向标,是沿着精准的地图,站在前人修筑的阶梯上摘取果实。
听话,正视前车,明鉴己辙。前车之鉴因而更有分量。范增失意,项伯二心,刚愎自用不肯听话是项羽的致命伤。范增以先人之败警醒项羽定斩刘邦时,不听话的项羽终选择了自启墓门。倘若正视前车之鉴,听从军师,大汉天子的历史怕早已改写。以避前车翻落之险,才有《资治通鉴》问世,才有以史为鉴作标,前车的惨痛教训才有其惨痛的价值,才能不让前人流血又流泪。
听话,呵护和谐,温暖人心。曾有知名演员,听徒弟的话把有意解开的鞋带系上,再偷偷解开。为了呵护徒弟的热心,他努力听说话,维护了一颗善心的可爱。相反,红极一时的“时光倒流”之帖,让多少“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流泪悔恨不听长者话而愧于“孝者顺为先”的传统美德。胡适曾说,听话是他人格上一点成绩的前提,听母亲的话是一世财富。但我想说,纵或没那么多财富,听话也是人与人间最和谐的纽带。
自然,听话要有原则,有判断。糟粕可以不听,鸡肋可以少听,鱼目混乱则可以有选择听。听话是有思考有取舍的。只愚昧的做他人的提线木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听话。学会听话,才能沿康庄大道,踽踽前行。
听青鸟话,去追逐阳光;听海豚话,去识破暗礁;听导航话,去奔驰终点。学会听话,双耳从此发挥最大价值。
孩子,听话!

听话篇二:以听话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听话】
“听话”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要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以后还要听领导的话,似乎所有的事情,只要听话,都可以解决。
曾经看过关于李阳“疯狂英语”的介绍,所谓的“疯狂”就是英语、英语、再英语,从早背到晚,如果不听话的话,不许吃饭,不许睡觉。监狱式的学习,必须听话,好好学英语,否则要吃苦头。
在如此的压迫下,英语水平自然会提高很多,没有压迫便没有动力,这似乎是其追求的境界。
在各大媒体风靡一时的美籍华人“虎妈”以其对女儿的严格要求震撼了全国,她给女儿定下了几近残酷的家规,必须听话,不可以反对,功课必须全A,每天必须花若干时间在音乐练习上,以及各项平时生活的规定,仅仅是看过一遍,都会觉得痛苦,好像人生的权力被剥夺了,更是想像不到,在如此自由的美国世界里,这样听话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的。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虎妈”的两个女儿都有了巨大的收获,所有的学科都是优秀,开过个人音乐会,在交响乐团中担任小提琴手,这样的成就更是别人不敢想像的。而她们听话了,小小年纪便成就了这么多,不得不让人信服,听话,的确可以带给我们无法预知的好处。
然而,在如今,各类宣扬自由,宣扬独立的言论层出不穷,人们都希望可以走出自己的精彩,可以与众不同,对于“听话”几乎是排斥,因为它毁灭了无数天性。
在我看来,听话,听的是前人经历过后的感言,对于生活的经验,希望告诉别人,让他们可以做得更好,能够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看到更远处的世界。
未来,是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但是我们的父母,老师了解,他们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让我们听话,是希望我们过得更好,至于扼杀了自由,天性,并不是希望看到的。
听话,听到的是浓浓的关爱,更是指引未来道路的地图,没有了,便是一片迷茫,不知道路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
【篇二:听话】
萦青缭白,郊寒岛瘦,姿态万千,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大自然孕育了如此美妙之景,如此生动之物,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听大自然的话放慢脚步,感受和保护身边的风景?
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人们放弃了步行而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奔跑,人们放弃了老牛破车,在尘烟四起时,他们创造了更多的交通工具,也许人们在忘记老牛破车的同时,也忘记了草原,那一片片荒芜的土地便是一行行血泪的见证,人们以一种奔跑的方式,去跨越生物的本源,相寻我心中的桃花源,可是,理想和现实,是否正在破灭。
当我们在错过这些的同时,也错过了春雨送走冬雪,春风唤醒田蛙的春;错过了浪花裂开心花,夏荷展示青霞的夏;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一封封枯叶的秋;错过了满山覆白雪,水面凝银冰的冬。在这样的季节中,我们应该听大自然的话,放慢脚步,让生命有翡翠的注释和金银的韵脚。
登山不仅仅是为了高度,只有在沿途感受身边的风景,才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每一个台阶都是美的距离,上了一个台阶,就会离美更近一步,可是当你看到红日即将喷薄而出,东方大白时,当后面的人超过你时,你便想到加速,放弃沿途的风景,以间级代替了拾级,却白白浪费了山中绝妙的风景。
当人类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项项成果,但在历史的大树上,也是伤痕累累。当人类用子弹的速度代替了狐的速度,在挣扎中凄惨和痛苦的病毒,一个生命就这样被扼杀。或许当我们清点身边的成就时,地球和月亮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探月的足迹由奇迹变为旧迹,当人类目光定格水火,似乎是一曲绝妙的音乐,人们在这个高度上足以翩翩起舞,享受这生命的高度。
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生长的家园,是我们每个人的理想的家园,可是,我们的快速度,加速度,已经让它不堪忍受了,当我们决定以间级代替拾级的时候,就应该想要谨防摔倒。当大自然以它自己的方式惩罚我们的过错时,我们就应该多想想:听大自然的话。
【篇三:听话作文】
这样的天气很常见。
大雨来之前,爸爸去屋顶检查避雷针的情况,我也跟着上了去。
“你看,这些都是被雷击打后留下的痕迹,雷劈下来之后,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导棒中,再由导棒通过导线将电流引入地底,这样也就避免了房屋或家里电器因雷击而造成的损害。”听完爸爸对避雷针的解释,不禁生起一种对避雷针的敬畏之情,这么一根金属丝竟然有这么大的功能,我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因雷击而留下斑驳的痕迹。
犹记得九八年的那场洪灾,多少血肉之躯紧挨在一起自筑起了一道人墙以抵挡那来势汹涌的洪水,我很欣赏他们那种英勇无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但我更觉得那是一种摧残,大自然想要我们乖乖地听它的话,不要违背它的意思,这其实也有没错。
它的一次急促的呼吸就有了龙卷风,它的一次轻微的咳嗽就有了地震、泥石流亦或是洪水。“人定胜天”这一观念早已被淘汰,当微薄的力量无以反抗时,我们最好乖乖地听话。顺应自然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咳嗽。
躲避也不妨为一种好方法,就如这避雷针一样。我们无法摆脱被自然控制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智慧去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比起那些硬碰硬、雄心壮怀地去,遍体磷伤地回来,而后自我哀怜,亦或是抓住那仅存的一根稻草垂死挣扎后得以生还的人,是不是好很多?
大自然很自信它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它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不愿意有人违反它的游戏规则,听它的话是最好的选择。
它不是很强势,那一束闪电其实是它的一次怦然心动,那一声雷鸣其实是它的一次委婉表白。面对如此的心动,如此的表白,我们忍心拒绝吗?忍心去破坏吗?
或许应该反思的是我们自己。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去做那一根生命中灵智的金属丝,我不能摆脱被雷击的命运,但最起码我感触到了自然的轻抚,倾听到了自然的低语。
听话,听自然的话,让我们接受它那难以自禁的心动和那委婉含蓄的表白。
【篇四:听话】
一个听话的孩子可以成为一位合格的青年,但他一定不是优秀的人才。
创新推动着世界的进步,而墨守成规在一定程度是阻碍着人类文明前进的。
孩子若从小便对父母百依百顺,是父母心中理想的模型,定能受到家人的许多赞美,但当他步入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时,他总是习惯于接受别人所实行或证明是正确的方法,这样他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成功,但这种循规蹈矩的处事原则终不能适应现代化适者生存的法则。
听话,是我们所需要的,前辈们的许多宝贵经验或许对我们有启示作用,我们应该正确不失时机地充分利用,保留积极的成部,摒弃负面的观点。总之,听话需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选择。
在听正确的话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适当的创新。
一个人如果能站在听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新思维,他定能成功,试想如果当年沙皇俄国仍旧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不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怎样会有今天的俄罗斯的强大,一个民族,如果只会继承前人的思想和方法,是不可能走向新生的。中国正是靠着自主研制的导弹,通讯卫星才逐渐挤身世界强国之列的。
不能盲目的听话,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苦练书法,但进步甚慢,他将前人大家的字体都已经描摹若干次,就是达不到那种高度,于是他大胆创新,一改前人的风格,秀出自己的风采。《兰亭序》的光辉笼罩着后人,同时也成就了王羲之,听话固然需要,但一定要活出自己的个性,展现独特的你。
面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友好的安慰,我们当然要虚心接受,并用心去感受那份关心,但又不能迷信权威,让自己受委屈,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也是对自己的信任与赞赏。
创新源于听话,没有正确的话语作为前进的动力,我们是无法创新的,选择怎么的话语来实现人生的飞跃就显得非常重要。
面对亲戚长辈的教导,我们需要虚心善意地取其精华,去除一些与时俱退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正确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个人优势,我们定能收获明天。
【篇五:听话】
品读论语,聆听孔圣人之言,如坐春风。
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历览世事,而成就儒学之经典,为天下百姓耳听,口诵,而使会儒学思想深入人心。
纵观现代,为构建和谐社会,孔子之言不得不听。
“仁”“礼”当为孔言之精髓。孔融自幼熟读儒书,故有让梨之佳话;黄善践行孔子之言,故有温席之故事。而如今,公交车上让座比让梨还难,家中孩子倒杯温水给父母比黄善温席还难。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现代人没有好好听孔子的话。虽说论语普遍收入中小学课本,义务教育也已普及,校园里也常能听到孩子朗朗的读书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仁待人,以德服人”……但读是读了,背是背了,倒是没有好好听话,没有践行“仁”“礼”的传统美德。
孔子教诲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尊师重道,对于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是极有益处的,而向别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取长补短,也应是成功之道。然而到了唐代,韩愈大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到了现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迈谀的现象也泛滥成灾,现代有的人刚愎自用,顽固不化,一意孤行,不用说身边的人话听不下去,更不必说两千多年前孔圣人的话了。有的人不懂装懂,不屑于向别人请教,完全没有理会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训诫,而以请教他人为耻为座右铭。还有些人胆怯怕羞,不敢向他人请教,从而止步不前,正如在有的机关里,向领导请示成了套近乎,向同事请教成了拉关系,向下属请教成了装蒜,由此可见,人心之浮躁,怕是孔子见了都有些吃惊。
近些年,之所以“徐老太事件”频有发生,之所以“我爸是李刚”事件会发生,之所以边境动乱斗殴不息,之所以会有太多违章犯纪,破坏伦理道德的事发生,是因为他们没有听好孔子的话啊!
孔子之言,流传经世世代代,而今,孔子学院又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但愿孔子之言能被世人之听取,然后践行于道德,和谐社会将指日可待,世界文明方能更上一层楼!
听圣人之言,修其身,兴社稷!
【篇六:听话】
听话是一门学问。纳善言,则造福他人,自身也功德无量。但如若听信谗言,那么于他人于自身都将是一个不小的灾难。
我国古代善于听话的人有很多,其中唐太宗要属他们当中的佼佼者,正是有了唐太宗这一善于“听话”的君主,才开启了唐朝开国以来著名的“贞观之治”。忠言总是逆耳的。据说,有一次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言辞过于锋利,惹得太宗非常的不高兴。但是,善于“听话”的李世民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并采纳了魏征的建议。
相比于唐太宗,宋高宗赵构的听话能力就逊之远矣了。大概是人的个性不同,赵构喜欢听一些甜如蜜的阿阿谀奉承之词,而奸臣秦桧正是抓住了高宗这一特点,拼命地向高宗灌输一些甜言蜜语,而对语言缺乏辨析能力的宋高宗于是听信了秦桧的谗言。可惜十二道金牌召回了正在抗金前线的岳飞,秦桧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至此,南宋小朝廷只得偏安一隅,再也无力收复北方的失地。
同样是古代帝王。一个因为纳善言,开创太平盛世;一个却听信谗言,终致误国。可见听话在历史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我们同样要具备听话的能力。一个会听话的人往往气度不凡,在与人的交往之中总是会游刃有作。而一个不会听话的人,其表现出的往往是一种闭塞的状态,从不会与别人交际。这样的人自然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要学会听话。首先,我们要看言之来处。家长之言,虽有时会有些逆耳,但于我们总归是有益的。老师之言,是教导我们人生的道理,传授我们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挚友之言,是分享人生的心得,矫正人生的轨道的良药。对这三类,我们应听之任之。而对于损友之言,往往有害于我们自身,我们应予以摒弃。
听话,就是要我们的耳朵具有过滤器和转换器的功能。对于来言,我们首先要进行一次过滤。滤去所有的渣子。其次,我们要将过滤后的话进行转换,或许,里面有我们不爱听的但是却是我们生命必需的元素,此时,我们就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种我们可以接受的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汲取其精华。
我敢说,一个会听话的人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人。听话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好好钻研。
【篇七:听话】
提到听话,马上就会有人将其与懦弱,没有主见联系在一起。作为叛逆的代名词的90后,恐怕更是将听话当成一种耻辱,在宣扬个性的非主流文化中,听话在狭小的间隙蹉跎无一席之地。殊不知,听话也是一种艺术。
听话在并不意味着一味的随波逐流,没有主见,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的父母长辈,往往会教授很多人生的道理给我们,那些都是他们的人生中的宝贵经验,也许你会觉得不耐烦,但在以后的岁月中才会慢慢发现,原来一切真的是那样,到那时再反悔,岂不太晚矣。当然,有时候长辈们也会有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应与有能力自己判断并摒除它。孔圣人尚能吸取百家之长,而我们又怎能以听话为耻呢?
昔日,唐太宗听从了魏征的许多建议,才出现了贞观之治,倘若,唐太宗以个人的面子为由,拒绝魏征的建议,恐怕历史又多了一个昏庸的君王,而魏征也早已命丧黄泉了。清政府却是由于过份地听话,而论为洋人的工具,最终导致了一个王朝的消失。可见,听话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判断。
而现在,整个社会宣扬的是个性,但这种个性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每每看到那些为了所谓的个性,而导致自己性命有虞的事件,都令我毛骨耸然。我会想到那些人的父母,一定也是对他们千叮万嘱咐的,而他们却并未听话,最终尝到了恶果。想要个性可以,但这和听话并不冲突,周杰伦够有个性了吧,可他却仍然懂得“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无论父母说什么,一定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听话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一种关心。
听话,真的是一门艺术。想起日本茶道中的一句话“一期一会”。“一期”就是指一生,意思就是,把每一次的相会都当成一生中的唯一一次,我想把它用在这里,也很合适。想想看,我们与父母一起的时间能有多长,现在还不把握,好好体会听话的艺术,等到以后再也没有人让你听话,你才会了解原来听话也是一种幸福。
【篇八:听话】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倾诉;红尘往事,呢喃起涟漪无数,星空不语,守望灿烂的孤独,而我们,翩翩不再少年路……
两年多的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增了,甚至来不及让我去回忆。只得匆匆一瞥那时光的年轮,才发现,原来真的是光阴似箭。那段青色的时光里,蓦然伫立着一个身影,那么明媚那么清晰,我想起了……
曾祖父,一位最听我的话也最让我怀念的老者。
曾祖父很唠叨,但耳朵不好,每一次一听到他谈琐碎的家常,大家就开始发牢骚,但曾祖父也听不见,仍是笑呵呵地重复着他的陈年往事。曾祖父的话,我基本不听,小时候是因为听不懂,后来,因为厌倦了。曾祖父却十几年如一日,未曾停下来过。
每每我有什么要求,就会贴在曾祖父耳边大声地讲出来,曾祖父是很听话的,不像我,他给我的答案永远是“好”,一连串的“好”。那一声声盛开在风中的笑声,缓缓地飘过院子的上空。现在回想起来,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清晰,萦绕久久,不曾湮灭。
现在,什么也听不到了,就连在梦里梦见一次的机会也难以奢求。当曾祖父在床上声嘶竭力地呼喊着我的名字,我却总是轻描淡写地打发了,甚至都不曾深深注视过曾祖父那双欲开欲合的双眼,自以为是地忙着准备中考,却失去了那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让我听话的机会。直到你弥留之际,已经连家人都认不清的曾祖父也再无力喊出我的名字,而我的呼唤,曾祖父也未必听得到,听话的曾祖父连一次让我听话的机会都没有留下,就和我再见了,而我的话,又留给谁来听?
时间抹不淡这一抹记忆,我的回忆中依旧活着一个曾祖父。我相信,我对着照片在心里默念的每一句,曾祖父都会听得到,他都会依旧如初地说“好”,冥冥之中,我会听得见曾祖父的话,我会听曾祖父的话。我会重新走过那十几年的时光,重新聆听曾祖父的每一句话,谨记曾祖父每一声欢笑与叹息……
年少轻狂的好日子,随着曾祖父渐行渐远,如果可以,我愿意去倾听,去铭记,那被遗留在岁月里的只言片语……

听话篇三:听话

随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愿把话藏在心里,用一层层保护膜包裹着,逐渐失去表达,同时也丧失作为一个倾听者的能力。
小时候,我们童言无忌,是一张张天真而快乐的脸。把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仿佛要说个三天三夜,直到自己入睡,我们是那群爱笑爱闹的精灵,在走过的每个地方都留下自己的小脚印。坐在板凳上,用树枝拨开自己所学到的,听大人所说的。当写错时,挠挠头,伸出自己的小手抹去错字,一写便是一上午。晚上,愿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安静地听着故事。
大手牵小手在道路上行走,如今也只愿意一前一后地走。把耳朵捂住隔离外面的喧哗,用狂躁的音乐去掩饰身旁的孤独,我不愿交流,也不喜欢说话,一直静静等喧闹远离,便一人躲在被子里哭泣。我们在朝气蓬勃的年纪,过早把亲情拒之门外。妈妈每天的苦口婆心,也被暴躁吞噬,我渐渐远离。
当真正的幸福来临,我选择不去理会,做我自己认为对的事,一点点对自己泄气。那个房间的门我没有再去打开,实物隔离了我与妈妈的距离,她一直在我的身边,我却从未回头看看。当放学下雨时,我望了望周围,雨伞底下是一对母女,妈妈接过女儿手中的伞,温和地说:“丫头,我来拿吧,风太大。”随后女儿一手握住妈妈的手在雨中行走。那时我双手空空,便胆怯地将它们放进了口袋,一个人在雨中奔跑。那时的我像个小偷四处寻找躲藏的地方。我害怕了,太自以为是,但仍旧不愿将那层把我死死包裹着的盔甲卸下。背后突然有一阵熟悉的声音,我以为是幻听便没有回头,但莫名的吸引力让我转过身去。我有些害怕但又希望是她。雨中妈妈撑着那把熟悉的红伞,她微笑着喊着我的名字。我有多久没有和她说过话,嘴巴只张开却未发出声音;我又有多久没有好好看着她,笑眼下是皱纹烙印着,我再也抑制不住,奔跑向她,在红伞下拥抱。
“妈妈,妈妈……”我一遍遍重复在嘴中,我的双手没有空,因为妈妈的手将我包裹,十指间的空隙也被填满。我学会了爱与被爱,也学会了听话。听是为了更好的选择去回答,
我们总是过早将事情深刻化,其实简单去想事情未必是不计得失,尝试着去做一个倾听者,耳朵里并不是只有音乐,它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竖起耳朵,听你的故事。亲情它从未走远,只是自己的心隔离了它。
我学会了听话……

听话篇四:妈妈,其实我很听话

“放假在家,亲妈变后妈”一句看似自嘲的话语,背后却道出了放假在家的年轻人内心的无奈与心酸。
放假,原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以和家人待在一起。可事实并非如此,放假前几天,妈妈想着心念念的女儿儿子终于回家了,一看在学校都饿瘦了,每天操心着该为孩子做什么好吃的,每天不打扰孩子睡觉,不干涉孩子玩耍的时间。可时间一久,妈妈唠叨嫌弃的话语席卷而来,每天就像念经似的四面环绕在脑海中,家里的孩子开始厌烦妈妈的唠叨,想着能早早回学校,不想再忍受这种无尽的“紧箍咒”。许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发泄在家憋屈无奈的情绪,“放假在家,亲妈变后妈”这句网络语言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放假在家,难道我们真像妈妈口中念叨的那个无所事事,只知道睡懒觉看电视玩游戏的“阿斗”吗?其实不是的,妈妈,其实我很听话的。
妈妈,我知道你每天早上七点多就着急忙忙的去上班,有时候连早饭就赶不及吃,我就用在学校存的零花钱给你买了一箱牛奶和一些糕点,来不及煮早饭时你可以带着吃一点,至少不会饿着肚子上班,我担心你,你却埋怨我乱花钱;妈妈,你每天早上出门不久后我就起床做早饭给爸爸送到摊位去,不是你想的我每天早上都在睡懒觉;妈妈,当你看到我对着电脑看的时候,你又开始唠叨我,又在玩电脑了,其实不是的,我拿着电脑是在搜资料或者看书,我不是在玩;妈妈,当你看见我看电视时,你的“紧箍咒”又开始环绕了,我不是一直在看电视,有时候看资料看烦了我也需要放松休息一下……
妈妈,其实我很听话。放假在家,你不满意的地方,我在努力变得更让你满意,可你还是会挑剔我这样做得不好那样做得不好。妈妈,我不是你想的那样不听话,我需要你的理解,请减少对我的唠叨与挑剔吧!

听话篇五: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作文

【篇一: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的爱好是弹琴、画画、跳舞、唱歌等等。
有一天,我和我弟弟在马路上玩耍,还带了几元钱,去商店买了两包qq糖,边吃边走,慢慢地走到了公园,弟弟吃完了qq糖,然后就随手一扔,我说:“弟弟,不可以乱扔纸片的,我们要做一个文明干净的小孩。”我把纸片捡起来,把它扔到垃圾桶里,扫地的阿姨看见,说:“小孩子,你真乖。”我笑眯眯的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还有一次,妈妈哄着弟弟睡着了。妈妈说:“姜莹,你把弟弟的衣服洗一下。”我说:“好的。”过了一会儿,我把衣服洗好了,妈妈说我很听话。我甜甜地笑了。
我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篇二:我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今年我九岁了,穿着一套蓝色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走起路来蹦蹦跳跳虎头虎脑。圆圆的脸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同学们还说我是个小帅哥呢!
每当我背着书包上学时,妈妈都再三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我对妈妈说:“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我在学校里会努力学习,每次考试我都会认真检查,以优异的成绩向你汇报,我写作文时都会认真思考,条理清楚,经常获得老师的表扬,而且多篇作文在临川晚报上刊登。我的书法也大有长进,我在家里都会刻苦练写,而且获得省里的金奖。难道你不为听话的孩子而高兴吗?回家后还会帮助你做家务事,擦扶手,扫地,抹桌子等,而且我会做得很好。
妈妈你放心,我不会骄傲自满,下次争取考更好的成绩,牢记你的嘱咐,年年成为三好学生。
【篇三: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我虽然是一个有点淘气的小女孩,可是我也很听话。
记得有一次,我自己在屋子里看电视。突然,我的妈妈气喘吁吁地走进屋里。我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说:“我去干活了,现在累死了,可是你看,屋子里这么乱,你能不能帮我收拾收拾啊?”我说:“当然可以呀,不过,你得先告诉我怎么收拾?”妈妈想了想,说:“你把脏衣服放到洗衣机里,明天我洗;把干净的衣服叠整齐,放到柜子里就行了。”
开始收拾屋子了。我照妈妈说的,先找脏衣服,可是看这一件,是脏衣服,看那一件也是脏衣服。我挑了半天,也没有挑明白。到底什么样的衣服才是脏衣服呢?后来,我又找了找,终于发现一个规律:看衣服的领口和袖子,如果太脏,就是脏衣服了。我用这个办法,又找了很长时间,终于把所有的脏衣服都放到洗衣机里面了。忙活这么一会,我就觉得腰酸腿痛的。想想妈妈平时每天都要这样收拾房间,不是更辛苦?看来,以后,我可不能再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的,为妈妈减轻点负担吧。
脏衣服放好之后,叠干净的衣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怎么叠,也不能像妈妈叠得那么整齐。叠完一件衣服,就像卷了一个毛线团一样,难看极了。我不得不再重新叠。一次又一次,后来衣服叠得还有一些样子,看来做什么事都不容易啊!我就这样一件一件用心地收拾着。这个时候,王爽来我家找我出去玩。我刚想出去,可是一想:不行,我都答应妈妈收拾屋子了,现在没有收拾完,我怎么可能出去玩的。要是那样的话,我就不是一个听话、守信用的孩子了。于是,我就把王爽打发走,继续收拾屋子了。
过了两个小时,我终于把屋子收拾干净了。这个时候,妈妈进来了,看见焕然一新的屋子,一直夸我:“好女儿,你收拾得可真干净啊!你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听着妈妈的夸奖,我不好意思地笑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就是我,一个听话、勤劳的好孩子,你喜欢和我交朋友吗?

听话篇六:让孩子“理性”听话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微博中写到:“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听话的孩子,我要他们成为讲理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可能只是盲从,而不见得懂道理,这种盲从的人如何进入社会?”我赞同这一观点。诚然,让孩子盲从听话,不如让孩子理性“听话”。
中国人总是喜欢把“乖”“听话”等词当作一个孩子应具有的表象优点。但是,“听话”听的是什么样的话,势必影响孩子思想行为的发展与培养,一些邪恶歪曲的话必将贻害孩子终身,而一些正确理性的话语也必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听众,而不是摇头晃脑的盲从者。
如今的社会,就是一万花筒,迷乱世人的眼睛,各种诱惑如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陷阱,束缚着人们前进的步伐,更何况初出牛犊的孩子呢?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理性地听话,比让孩子服从命令式的听话更能让孩子在社会站得住脚。讲理的孩子因为觉得你有理而听话,而不是惧怕你而“听话。”
大多数欧洲国家,对于儿童的教育都是采取“放养”式管理,即让孩子从小培养独立自主,自我面对困难独自培养理性意识的方法。他们拥有独立的自我应变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听从父母的所谓“命令”,因而他们更能够创造性的思考而摆脱他人言语的束缚,成为“理性”的听从者。
如何理性的对待中国孩子的“乖”“听话”,李开复的话很具有代表性。中国儿童应该从旧时的“被动式”教育理念转向具有现代社会意义的“理解、讲理式”教育,这样,让一个孩子从“盲从”到“理从”更体现出教育的本质。
李开复的观点如同风向标,向我们指明了孩子教导的方向,让孩子“理性”听话,给他们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haopinkaoshi/21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