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初一】

初一学习计划(锦集6篇)。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一学习计划(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一学习计划篇1

初一年级,是方法教育的关键一年。孩子学习如盖一栋楼,这栋楼第一层没盖好,仍然可以在后面的建设中不断加固。

初一下学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知识范围更广,课程的内容更加抽象,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并加以推倒才能解除问题的最终答案,利用所学的识和曾经解过的题型,找出解题的,理清思路,迅速的将答案表达清楚,这一点对初一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

1、学习生活时刻合理组织安排。

白天的自习课最好安排给数学、物理,这时候解题的效率高一些。其他的时间就要留给语文了,可以多读些课外书,遇到好文章和好的语段,应该抄下来以积累素材,在写作文时会轻松很多。

2、主次分明,把握重点学科。

初一时,每门主科应有一本课外辅导书(教材全解),课外适当做一些练习题还是必要的。初一上学期除了听好课,还得多关心时事,如关注一些新闻等等,中考会涉及奥运的考点等。

3、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

课后进行总结,归纳出所讲常识的框架,然后做有关练习和辅导。

另外,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平时准备错误集锦本,遇到简单出错的问题就及时记下来。这样,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有条不紊。初中一年级抓孩子的学习习惯是第一位,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三的时候,孩子就相对容易冲刺上去。

4、课后温习加巩固练习。

每次听完课,阅读一些相关的辅导资料,做一些相关的习题。现在的辅导很多,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情况的辅导书。在书店的辅导资料书架前大致阅读一些,感觉哪本看起来很舒服,就用哪一本。如果不会选择,可以咨询以下老师。

初一下学期的学习情况是代表一个学生在本学年所付出的努力的客观体现,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以及对于主要知识点是否能够灵活运用等。在初一结束时,可以通过月考、期中、期末成绩让学生思考,在即将到来的初二中,该怎样更好的提高自己才能在中考里取得出色的成绩,也可以了解自己在各科学习中哪方面还理解得不够深刻,要知道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会在中考被考察到,所以不能对任何一个掌握得不够的知识点轻言放弃。

初一学习计划篇2

七月的每天计划:

早上:1.晨练30分钟

2.学习新概念2(加上上课和来回的时间大概有三小时左右)

下午:1.预习新课,复习新概念的内容1小时

2.做暑假的假期作业2小时

3.进行适当的休息

4.去图书馆看书1小时

晚上:1.和家人一起外出散步或进行锻炼(也可去逛书店)

2.写作业1小时

3.休息

八月的每天计划:

早上:1.进行1小时晨练

2.复习新概念所学内容(最好每天1-2课)

3.做作业

下午:1.和同学参加社会实践

2.去图书馆或书店

3.做作业

4.复习自己在七月份时所预习的新课

晚上:1.散步

2.做作业

3.休息

初一学习计划篇3

“万千岁月,弹指一挥间。”告别凛冽的寒冬,度过快乐的寒假,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我又回到我久别的家园——新力惠中学校,开启新学期紧张而繁忙的学习生活。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生之计在青春,要实现远大抱负,宏伟的理想,就必须抓住青春时期每一分每一秒时间,不辍地耕耘,自强不息地奋斗,因此,在新学期伊始,我做出如下计划:

一、勤预习、勤思考。课前勤预习,把当天要学的课程内容提前浏览一遍,勾画、圈点出自己不会、不懂的地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听讲;课堂上勤思考,敢于质疑,把自己的学习引向深入;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方法和学习的效率,及时做出调整。“勤于思”不仅要用于学习方面,还要用于做人方面,要学会明辨是非,学会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从而做一个品行正、善学习、勤思考、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生!

二、勤于问。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还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发现疑问,我就要师从他人,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不耻不问,升华自己,何乐而不为?

三、勤于练。汉代孙敬“头悬梁”、战国苏秦“锥刺股”的读书故事,告诉我,只有喜爱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才能学有所成。疯狂英语李阳曾说: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因此,新学期我要做到勤学苦练,练得驾轻就熟,练得融会贯通,熟中生巧。

四、珍惜时间。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这学期,我要做到零星时间巧利用,充分利用好早自习、晚饭后站队的这些时间,哪怕是只记下几个英语,几个成语的意思,也是极大的收获。

“三春开盛纪,万马闯雄关”,新学期开启新希望,新空白承载新梦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新的学期里,我一定要力行精进,笃学求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自己的精彩人生!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hongxiaoxue/361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