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汉语水平】

第一篇文言句式大全: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文言文常用句式

文言文常用句式:(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常用句式:(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文常用句式:(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文常用句式:(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文常用句式:(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文常用句式:(六)习惯句式

第二篇文言句式大全:文言文常用句式:(六)习惯句式

  (六)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3、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

第三篇文言句式大全:教师推荐:常见文言句式

  一常见的句式
  1、判断句式
  1)“……者,……也”式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阿房宫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2)“……,……也”式
  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鸿门宴》)
  3)“者”“也”都不用式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4)用“皆、乃、为、即、则”表示判断。
  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用“是”直接表示判断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第四篇文言句式大全:文言文常用句式: (三)特殊的双宾语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第五篇文言句式大全:文言文常用句式:(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第六篇文言句式大全:文言文常用句式:(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第七篇文言句式大全:文言文常用句式:(二)被动句的格式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第八篇文言句式大全: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2)为乡里所患《周处》
  (3)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2)得幸于武宗《乐工罗程》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第九篇文言句式大全:常用文言文句式


这里所说的文言常用句式,是指与现代汉语里相应的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的句式,以及一些成为定型的习惯格式。

(一)判断句的格式

文言文里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是径直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表示判断,并往往借助于一些助词、语气词、副词来表示或加强判断的语气。主要格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用助词“者”表提顿,谓语后用语气词“也”煞尾。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

①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

3.只在谓语后用“也”煞尾。如: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4.“者~也”都不用。如:

①此人力士。(《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5.谓语前用副词“乃”“即”“必”“则”等加强肯定语气。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用副词“非”表否定判断。如: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②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二)被动句的格式

文言里的被动句,常借助于一定的介词、助词、助动词来造成被动的格式。

1.用介词“为”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炮台悉为逆据。(《三元里抗英》)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2.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3.用介词“被”表被动,“被”的宾语往往省略。如:

①内一人说是西洋兵头,亦被杀死。(《三元里抗英》)

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用助动词“见”表被动。如:

①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5.用“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为”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所”是助词,置于动词之前。如:

①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6.用“见……于……”的格式表被动。“见”是助动词;“于”是介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壁归。(《廉颇蔺相如列传》)

7.意念上的被动。

动词本身用于被动意义,不借助于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这种被动要根据文意来判断。如:

①举孝康,不行。(《张衡传》)──“举孝廉”,被举荐为孝糜。

②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被封为上卿。

③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函谷举”,函各关被攻下。

(三)特殊的双宾语

文言里有两种特殊的双宾语,不能按一般的双宾语理解。

1.使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使动关系。如: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秦”,使秦负。“负秦曲”,使秦负曲,使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

②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归之”,使之归。“归之农”,使之归农。

2.为动双宾语。

动词和近宾之间是为动关系。如:

①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冯谖客孟尝君
>)──“为”(wéi),动词,这里是“准备”的意思。“为之”,为(w苗)之为(wéi),替他准备。“为之驾”,为(wèi)之为(wéi)驾,给他准备车马。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为”,找。“为之辞”,替它找个借口。

(四)句子成分的特殊顺序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相应句式的语序不同。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此为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②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此为作介词的宾语间置。

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句中用了表否定的副词“未”,是否定句,宾语“之”是代词。置于谓语动词“有”之前。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道理同上。

3.宾语前置,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①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苻救赵》)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4.定语以“者”字短语的形式置于中心词之后。

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可以加助词“之”,也可不加。如: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②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冯谖客孟尝君 >)

(五)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习惯上常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 >)──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六)习惯句式

所谓习惯句式,是指那些结构比较固定的句式。

1.不亦……乎?

在这个格式中,“亦”起加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译为“不是……吗”“不也……吗”。如:

①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

表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对某件事情的认识,带有反问兼感叹的语气。“无乃”可译为“恐怕”“只怕”。如反问的语气较重。也可译为“莫不是”。如:

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教之战》)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句末的语气词用“与”,反问的语气较强一些。

3.得无……乎?

表测度。“得无”可译为“恐怕”“也许”。如果询问的语气稍重一些,可译为“莫不是”“该不会”等。如:

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也许。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莫非,莫不是。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igekaoshi/12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