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货运代理】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1):晚秋_500字

  秋,这个充斥着悲凉的季节,注定不属于我。潇潇秋雨,没有夏雨的炎热,秋雨,每一滴都是冷的。瑟瑟秋风,哪阵风,哪片叶,还能再遇。每个夜,都有太多的期许,太多的约定,太多的雄心壮志,可等到天明,昨夜已成旧事。
  秋来得慢,走得快,现在已是秋的最后一个节气,秋已不需仔细观察,便可看见。每一阵风的到来,总会带走几片叶。枯叶划落手心,都说赏落叶,就会不由得多愁善感。这话倒也不错,叶子再渺小,也是生命,看到叶的凋零,不亚于看见生命的凋零。
  寥寥的墙壁间,写着棕色Cafe的小牌,十分惹人注目。咖啡店飘出咖啡的一缕缕浓香,小小的玻璃柜里是精致的甜点,古典的韵味弥漫在整个屋子,屋外是薄薄晨曦,屋内是看书闲聊的人。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我听过很多歌曲,很多次我都会被一首歌所迷上,然后不分昼夜的听,但没有一首歌可以坚持到一个月,越爱的狂热的歌曲,兴趣消失的,也就越快。但“白头吟”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我为深情婉转的歌声所倾倒,每次旋律响于耳畔,总会悄悄流如心中。歌词凄美,音韵优美,完美至此,恐怕也只有它才可以做到。
    六年级:许怡然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2):假如我能穿越_550字


  
  “穿越”其实是一个很前卫的词,虽说这种说法毫无可能,单位还是要做一回我的关于穿越到古代的春秋大梦。
  假如我能穿越,我定要去看看那位不减肥却依然绝代风华的胖美人—杨贵妃。我一要去亲眼目睹她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也要去看一眼在她故事的最后时刻被她所爱的人亲手杀死的失落。我想我不喜欢李隆基,他顾全大局杀死了杨玉环,最后却未能保全江山,我想这可能是我太喜欢玉环的缘故。假如我是杨玉环,我会选择让他刺死,毒会让你痛苦不堪,一刀两断才好。
  最近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古代的诗人啊,也难逃一劫。
  假如我能穿越,我还要去司马相如那个朝代,听他的一曲《凤求凰》赏她的才高八斗、文采风度,那一曲《凤求凰》竟令才貌双全的卓文君与之私奔,甘愿当垆卖酒,不离不弃!我还要去看卓文君写下:“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凄凄及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悲伤、痛苦,那番浓厚的情意,也教司马相如如梦方醒,与之山高水远,长相厮守。屈原也没能逃过,不然又怎会写下:“山有木兮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诗句呢!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独宠一人又何妨?
  假如我能穿越啊,我定要去品析那夕日的古老,人情的芳香!
 
    初一:张梦娇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3):如约而至_900字

  寂寞的笙箫呜咽,黯淡的黄昏指向深不可测的远方,在那样一个路口,我们目送亲人朋友爱人渐行渐远,最后只剩下一个自己,守望未来,如约而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两人各事其主。后鲍叔牙侍奉的公子小白为被立为齐桓公,鲍叔牙却向齐桓公荐管仲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未曾在利益的驱使下,心生背叛,坚持守望着他们的友谊,不忘初心,如约而至。
  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面临司马相如的负心薄幸,作《白头吟》,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千古绝唱终使相如回心转意。用了她难得的坚持让浪子的回头,也坚守住了最初的爱恋,那些美好如约而至。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有什么能够挽住游子的逸兴?父母亲人守卫着家园,渴望子女归来——那是一种守望。
  当今时代许多人为挣钱养家,不得不外出务工,留下妻儿寡女,一年相见的次数扳指可数。他们曾同舟共济,共枕而眠,却依然逃脱不了各自寒冷,独付心事的宿命。“鸟有一个巢,人有一个家.”对每个人而言:家是感受亲情的港湾。每当看到别人和自己的家人浓情蜜意,是否羡慕他们?是否在醉花丛中寻找?是否也曾在家人离开的地方翘首企盼?是否在守望中不忘初心。
  生活之中往往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总有那么多的不不顺心,考试的失败接踵而来亦或是刻骨铭心的离别之苦。然而,我们却依旧过着每一天,站在岁月的尾翼我们步履蹒跚,守望未来不知何处去亦或是踏着嗒嗒的马蹄,即使看尽一世繁华,亦不忘初心。不忘记最初的想法,莫要被绚烂的烟火蒙蔽了双眼。况且我们在不断步出的璀璨人生中有熙和的日光与明媚的山水。一念花开一念花落,这山水长远的人世终是要自己走下去的。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纵使黑夜纵横,还是希望人间充满光明。纵使雾满拦江,还是希望世间一片透亮。我在心之彼岸,不忘初心,愿美好的愿望如约而至。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4):染氏草包二小姐:换魂(第六章)_1500字

  柒鸢汐冷冷笑了笑,抚着怀中的包子(冰狐的名字ing)这时,太监喊起:“慕容家大小姐,慕容倩驾到”,那女子:一袭粉衣裹身,这打扮,尽显俏皮,可爱。只见慕容倩径直强柒鸢汐走来,睨了一眼,冷笑:“这就是四皇子的未婚妻!?呲,真是可笑”说完,用手指着柒鸢汐,跋扈道:“起来,我要跟你比,琴棋书画你选一个吧!”柒鸢汐轻抿一口茶,淡淡言:“我为什么要跟你比?你,似乎……没那个…资格!”“你…你!!”正在争吵时,“公主驾到!!”众人:“参见公主!!”慕容倩:“参见公主”柒鸢汐:“……”“你为什么不给我行礼?”柒鸢汐“没必要”“!!!!!!”公主:“……哼,算了,婢女,扶本公主到位子上吧”慕容倩:“公主,我要与她比赛!!”指着柒鸢汐,柒鸢汐心中数着数,第二次指我了,事不过三哦。公主“抚了抚发丝,父皇意下如何?”“今日是你的寿辰,你决定吧”公主,冷笑“那就比吧”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谁不知道慕容倩是京城除四大佳人外琴棋书画最好的,这柒鸢汐不是自找难堪吗,一句话都不蹦出来,这下好了,公主都发话了,唉。柒鸢汐起身,叹了口气,言:“比琴棋书画多没意思呀,不如琴,歌,舞一起吧!”说完,有人笑了,慕容倩讽刺的笑了几声“好,可以”“恩,慕容倩小姐稍等”半柱香后。
  柒鸢汐:
  一席红衣裹身,长长的百褶裙委在地上,细长的红丝带挽在手上,用木簪轻轻把一头乌发挽成倌,手拿琵琶,起!
  琴音渐响,拖着绮丽的舞裙,一跃而起,向后一扬,长长的水袖在空中划出完美的弧度弧度,迷醉了眼,也迷醉了心。遮在脸上的面纱被风挑起,在空中打了个旋,悠悠然飘落而下,扫过屏住呼吸的宫人,看着她他的眼睛熠熠生辉,身边好似有无数蝴蝶伴舞,婉若游龙,经若翩鸿,曲子如流水,舞蹈却似在山涧,又如翩翩舞蝶,如仙子一般。从指间流露出来的美丽,就连头发也飘舞起来,也忘情的舞蹈好似忘记了身边的人,挥袖,绕梁,脚尖轻轻点地,浅浅的笑容一直浮在略施粉黛的俏脸之上,双肩放平,双手抚琴身,大指略微展开,左手按弦,右手弹弦,一段音律缓缓流出,达到了以韵补声的效果。纤纤玉指拨动琴弦,衣袖与古棕色琵琶交相辉映,肤若凝脂,玉指行云流水般奏出一不知名曲子,衣袖翻飞若舞,恍若蝶翼颤动,随曲调渐渐高至不可能,如同凤凰轻吟,珍珠落玉盘,歌曲游离,轻轻吟唱起《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5):生活需要奔跑_600字

  所谓“雨落不上天,水覆再难收。”时间也如此,它始终超乎我们的想像流逝着。而我们正在干什么呢?
  是在感叹世事万变吗?是在欢乐的追逐嬉戏吗?是在望着天花板发呆吗?还是,你已经感觉到了时间过了不再返,于是,迈开步伐,向前奔跑了呢?
  人生正因为有梦,才有奔头,让自己跑起来,穿越那片阴暗的沼泽;让自己跑起来,飞过那片宽广的沧海;让自己跑起来,让梦不再是期待,让成功为自己添彩。
  李清照后半生的颠沛流离,导致了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因为她认为失去了一个人,生命便不再精彩,停驻在往事的回忆里,忘了生活还要继续,生命还要继续,如果当时她跑起来……
  卓文君知道了司马相如有二心,便道出:“闻君有两意,故来相绝决”这样的狠话。是因为她明白人并不只是为爱而生,她一个才女,要是不能领会这点精神,岂不叫人笑话?于是,在这场情爱中,她胜利了,正是她不甘以“今生已过也,愿结来世缘”这样的念头日子。于是,她跑起来,跑出了胜利。
  人要抵达彼岸,必须得先经历黑暗和痛楚,只有在这一路上,不断的奔跑,光明才会出现。
  让自己在生活中奔跑吧,对于越来越接近的东西,不需要犹豫,因为它最终会成为我们的经历,成为我们一路以来的见证。
  我们的生命是一段看不到终点、又没有归途的路,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跑起来,抓住我们能抓住的东西。跑起来,即便得不到,也无遗憾了。
  生活中,唯有迈开步伐,跑起来,生命才会大放异彩。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6):《凤求凰》的歌声_800字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凤求凰》
  汉朝的月亮是陈旧的,月光肆意而慵懒地洒落着。一个清秀的书生于一江秋水旁,映着那满目的月光,平静而优雅地弹奏着。
  指间下流写出一曲缠缠绵绵的《凤求凰》,柔情的古曲流转在空气中,情意自此蔓延,不知不觉中,黯然心动。自此,成就了那一生一世一双人——卓文君和司马相如。
  一切都那么顺风顺水,这似乎只是一个公主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完美童话。但生活中是没有童话的,正如爱情中没有承诺。
  原本只是布衣书生的司马相如,凭借着才华横溢的《子虚赋》轻而易举地平步青云。而卓文君在一瞬间成了所有人羡慕的对象。但幸福一到转角也会拐弯,当初尚在耳边的《凤求凰》也掩盖不了司马相如蠢蠢欲动的心,一切美好成了笑料。他想要纳妾,却开不了口,唯有修家书一封寄去。“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各种数字都有了,唯独没有亿,只因为不再在意了。卓文君尤其是那些软弱的千金小姐,一首《白头吟》,激烈而决然,“……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终老不相负……”
  但,总是那凄美哀伤的《长门赋》,也不过是换回汉武帝“金屋藏娇”后的一个回头。如今的《白头吟》,当真不再是悲剧重演?
  又是一个月夜,卓文君独临秋水,昨日的琴声已经被心埋葬。生活和梦想被一点点剥离,露出原本的阴暗和惨白。流水不腐,心却成灰。
  然而意外的是,司马相如最终回来。或许是因为感动,或许是因为压力,但卓文君并没有问原因,她原谅了一个不可触犯的错误。或许,这仍是一个童话。
  此时再弹一曲《凤求凰》,我相信那一刻的歌声会是永恒。早年响起的歌声,纵是华美诱人,但终究只是年少轻狂的一个淡淡心动。唯有在时间的磨砺下,经历过相濡以沫、宽容谅解,青涩的歌声才会蜕变成永远。那时,开始是幸福,结束时也是。
  在汉朝的月夜,我见证了一段歌声。奏响在当初,回荡在此时,永世不灭。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7):战国策·中山策


魏文侯欲残中山

原文:魏文侯欲残中山。常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何不请公子倾以为正妻,因封之中山,是中山复立也。”

译文:魏文侯想要灭掉中山国。赵臣常庄谈对赵襄子说:“魏国吞并了中山,赵国必将灭亡。您为何不请求娶魏文侯的女儿公子倾为王后,并把她封在中山,这样还可以继续存在。”


犀首立五王

原文:犀首立五王,而中山后持。齐谓赵、魏曰:“寡人羞与中山并为主,愿与大国伐之,以废其王。”中山闻之,大恐。召张登而告之曰:“寡人且王,齐谓赵、魏曰,羞与寡人并为王,而欲伐寡人。恐亡其国,不在索王。非子莫能吾救。”登对曰:“君为臣多车重币,臣请见田婴。”中山之君遣之齐。见婴子曰:“臣闻君欲废中山之王,将与赵、魏伐之,过矣。以中山之小,而三国伐之,中山虽益废王,犹且听也。且中山恐,必为赵、魏废其王而务附焉。是君为赵、魏驱羊也,非齐之利也。岂若中山废其王而事齐哉?”

田婴曰:“奈何?”张登曰:“今君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中山必喜而绝赵、魏。赵、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则中山必恐,为君废王事齐。彼患亡其国,是君废其王而亡其国,贤于为赵、魏驱羊也。”田婴曰:“诺。”张丑曰:“不可。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夺五国而益负海也。致中山而塞四国,四国寒心,必先与之王而故亲之。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以为利。”

田婴不听。果召中山君而许之王。张登因谓赵、魏曰:“齐欲伐河东。何以知之?齐羞与中山之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岂若令大国先与之王,以止其遇哉?”赵、魏许诺,果与中山王而亲之。中山果绝齐而从赵、魏。

译文:
魏将犀首公孙衍发起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称王,然而只有中山国最后称王。齐王对赵、魏两国说:“寡人以跟中山并立称王而感到羞耻,希望和各大国共同讨伐中山,废掉它的王号。”中山君听到此事后非常害怕,就召见大臣张登,告诉他说:“寡人已经称王,齐王对赵、魏两国说,以跟寡人并立称王而感到羞耻,要讨伐寡人。我担心会要亡国,倒无心要求什么王号。现在,非您不能救我了。”张登回答说:“君王为我多准备些车辆和钱帛,我愿去会见齐相田婴。”中山君就派张登去齐国。

张登见到田婴说:“我听说您要废掉中山君的王号,准备和赵、魏两国一道讨伐中山。您错了。拿小小的中山,需要三国联合去讨伐它,中山君即使有比‘废掉王号’还要严重的后果,他也会接受的。何况中山君害怕齐、赵、魏三国,他一定会因为赵、魏两国要废弃自己的王号,便一心一意地亲附赵、魏。这样,您就等于把‘羊’往赵、魏那里赶,这对齐国可不利啊。这怎么比得上要中山自己废掉王号来投靠齐国呢?”田婴说:“该怎么办?”张登说:“如果您邀请中山君和您会晤,同意他称王,他一定很高兴,便会与赵、魏两国断交。赵、魏一气之下必然进攻中山,中山紧急,又因为您‘羞与中山并称为王’,中山一定十分恐惧,便会为您废掉王号而投靠齐国。中山害怕亡国。这样,您就使中山既废掉了王号,而您又控制了中山,这比把‘羊’赶往赵,魏那里好多了。”田婴说:“好。”张丑说:“不行。我听说:‘欲望相同的人互相忌恨,患难相同的人互相亲近。’现在五国都互相称王,只有齐国不愿与中山并立称王。五国共同的欲望是互相称王,五国共同的忧患是担心齐国从中干涉。如果您邀请中山君并和他会晤,同意他称王,这就剥夺了四国称王的权利,而有利于齐国。容纳了中山,却断绝了四国,四国担心,必先和中山一道称王,并故意与它亲近。这样,您控制了中山,却失掉了四国,而且张登的为人,善于给中山君设置阴谋诡计,一向是如此,很难相信他会是为了齐国的利益。”

田婴不听张丑的话,果然邀请了中山君,而且同意尊他为王。张登于是对赵、魏两国说:“齐国打算攻打你们的河东,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因为齐国认为和中山并立称王是莫大的耻辱,可现在生又邀请中山君会晤,并同意尊他为王,这是想利用中山的兵力。你们何不即刻先同意中山称王。来阻止齐国和中山联合呢?赵国和魏国答应了。果然同意中山称王并与它亲近。中山果赵与齐国断交,而与赵、魏联合。


中山与燕赵为王

原文:中山与燕、赵为王,齐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欲割平邑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蓝诸君患之。张登谓蓝诸君曰:“公何患于齐?”蓝诸君曰:“齐强,万乘之国,耻与中山侔名,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燕、赵好位而贪地,吾恐其不吾据也。大者危国,次者废王,奈何吾弗患也?”张登曰:“请令燕、赵固辅中山而成其王,事遂定。公欲之乎?”蓝诸君曰:“此所欲也。”曰:“请以公为齐王而登试说公。可,乃行之。”蓝诸君曰:“愿闻其说。”

登曰:“王之所以不惮割地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者,其实欲废中山之王也。王曰:‘然’。然则王之为费且危。夫割地以赂燕、赵,是强敌也;出兵以攻中山,首难也。王行二者,所求中山未必得,王如用臣之道,地不亏而兵不用,中山可废也。王必曰:‘子之道奈何?’”蓝诸君曰:“然则子之道奈何?”张登曰:“王发重使,使告中山君曰:‘寡人所以闭关不通使者,为中山之独与燕、赵为王,而寡人不与闻焉,是以隘之。王苟举趾以见寡人,请亦佐君。’中山恐燕赵之不己据也,今齐之辞云‘即佐王’,中山必遁燕、赵,与王相见。燕、赵闻之,怒绝之,王亦绝之,是中山孤,孤何得无废。以此说齐王,齐王听乎?”蓝诸君曰:“是则必听矣,此所以废之,何在其所存之矣。”张登曰:“此王所以存者也。齐以是辞来,因言告燕、赵而无往,以积厚于燕、赵。燕、赵必曰:‘齐之欲割平邑以赂我者,非欲废中山之王也,徒欲以离我于中山而己亲之也。’虽百平邑,燕、赵必不受也。”蓝诸君曰:“善。”

遣张登往,果以是辞来。中山因告燕、赵而不往,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王。事遂定。

译文:中山和燕国、赵国互相称王,齐国封闭关口,不许中山的使臣通行,还说:“我齐国是万乘大国,中山不过是千乘小国,你们怎么能和我们齐国并驾齐驱呢?齐国打算给燕国和赵国割让平邑,要燕、赵出兵攻打中山。

中山的相国蓝诸君很担忧。张登对蓝诸君说:“您对齐国有什么好担忧的?”蓝诸君说:“齐国强,是万乘大国,他认为与中山名位相同是耻辱,不惜以割地来收买燕国和赵国,出兵进攻中山。燕国和赵国好名位、贪土地,我担心他们不会帮助我们。局势严重的话,国家就有危险;往轻里说,王号也会被废除,我怎么能不担忧呢?”张登说:“我愿使燕、赵两国坚决帮助中山君称王,此事终究是可以成功的。您愿意干吗?”蓝诸君说:“这正是我的愿望。”张登说:“就请您权且扮作齐王,让我试着说服您,如果成功,就这么干。”蓝诸君说:“愿意听听您是怎么说的。”

张登说:“大王之所以不惜以割地来收买燕国和赵国,让他出兵去攻打中山,其实是想废掉中山君的王号吧!齐王说:‘是的。’这样做,大王既有割地的耗费,又有首先发动战争的危险。割地收买燕、赵,这是加强敌人的办法;出兵去攻打中山,这要背上首先发动战争的名声。大王这两点都做了,但所要求于中山的未必能够得到。大王如果用我的办法,不割地又不用兵,中山君的王号也可废掉。齐王一定会说:‘你的办法到底怎样呢?’”蓝诸君说:“那末,你的办法到底怎么样呢?”张登说:“大王派出特使,要他告诉中山君,说:‘我之所以封闭关口,不许中山的使臣通行,是因为中山单独与燕、赵两国共谋称王,而不让我知道这事,所以才不让中山的使臣通行。假如中山君屈驾来见我,我也会帮助你们的。’中山君担心燕、赵两国不帮自己,现在齐王说:‘即刻帮助中山君。’中山一定会避开燕、赵,而与大王相见。燕、赵两国听说后,一定会与中山断交。大王也和中山断交。这样,中山就孤立了,中山已经孤立,怎么能不废掉王号。假如用这些话去劝说齐王,齐王会不会听从呢?”蓝诸君说:“这么说,齐王一定会听的。这正可用来废掉中山王的王号,怎么说是用来保存他的王号呢?”张登说:“这就是中山王保存王号的办法,齐王已声明‘立即援助中山君为王’。就可把齐王的话通知燕、赵两国,要他们不要出兵攻打中山,这大有利于燕、赵。燕、赵两国必然会说:‘齐国想割让平邑给我们,并不是要废掉中山的王号,不过是想离间我们与中山的关系,自己与中山友好。’这样,齐国就是割一百个平邑,燕、赵两国也必然不会接受。”蓝诸君说:“好。”

于是派张登去齐国,齐国果然有那一番声明。中山就把齐王的‘声明’通知燕、赵两国,要他们不要出兵攻打中山;燕、赵两国果然都帮助中山,要中山君称王。“成其王”的事终于成功。


司马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篇(8):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
  一、生平简介
  陈子昂(约659年-700年,一说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遂宁)人,初唐诗人,诗歌革新家。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
  陈子昂幼而聪颖,少而任侠,年十七、八,尚不知书。后因击剑伤人,始弃武从文,慨然立志,谢绝旧友,深钻经史,不几年便学涉百家,不让乃父。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怀经纬之才的陈子昂,出三峡,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落第后还乡。回故里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淳元年(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仍不为人知。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不久应试得中进士,但因其文“历抵群公”,得罪权贵,不为所用。不久唐高宗病逝于洛阳,武则天执掌朝政,议迁梓宫归葬干陵。陈子昂闻后,上书阙下加以谏阻,武则天看后,叹其才,授以麟台正字,旋迁右拾遗。
  青年时期,他任侠使气,政治热情很高,“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十七、八岁开始折节读书,二十一岁入京,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二十四岁中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任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而后随武攸宜东征契丹,反对外族统治者制造分裂的战争,多次进谏,未被采纳,却被斥降职。其时,他写下许多诗篇,反映边地人民的痛苦,抒发报国壮志无法实现的悲愤。东征之后,辞官回乡,后被人陷害,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今存《陈伯玉集》。
  陈子昂生活于唐高宗和武则天时代,其主要政治活动是在武则天时期。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上承贞观、永征,下启开元、天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由一个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统治,她的梦想是当一个女皇帝,这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是很难实现的。武则天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克服了重重阻碍。她一掌权,就开始打击关陇贵族,扶持庶族地主势力,为他们打开了入朝做官的大门。而且,她还不拘一格,广开才路,大刀阔斧地破格提拔人才,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也给地位低微的陈子昂提供了一个机遇,使他有机会进入仕途,登上政治舞台。所以,陈子昂对武则天是忠心耿耿,坚决拥护武则天称帝。
  武则天时期是在文学上酝酿着变革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以前的文学多追求形式和技巧,脱离现实,内容贫乏,文风浮糜。而唐初,由于六朝诗风相沿已久,积习已深,再加初唐百年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统治阶级日趋荒淫享乐,他们需要一批御用文人来替他们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样,助长了浮糜文风的发展。这期间,虽有魏征、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等有识之士指出弊病,并在内容和形式上作过一些改革,但这些改革是不够彻底的。时代呼唤彻底的改革者,陈子昂异军突起,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陈子昂在政治上曾针对时弊,提过一些改革的建议。在文学方面针对初唐的浮艳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着初唐诗风的转变。
  有《陈子昂集》,事见《旧唐书》卷一九○中、《新唐书》卷一○七有传。
  相关事件
  (一)
  陈子昂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乱,又随建安王武攸宜大军出征。两次从军,使他对边塞形势和当地人民生活获得较为深刻的认识。圣历元年(698),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沈亚之《上九江郑使君书》)。今天射洪县城古城墙名为“子昂城”,街道有“伯玉路”等名称实为纪念陈子昂。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在唐诗革新道路上取得很大成绩。卢藏用说他“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伯玉文集序》)。宋刘克庄《后村诗话》说:“唐初王、杨、沈、宋擅名,然不脱齐梁之体,独陈拾遗首倡高雅冲淡之音。一扫六代之纤弱,趋於黄初、建安矣。”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也云:“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都中肯地评价了他作为唐诗革新先驱者的巨大贡献。但他的部分诗篇,还存在着语言比较枯燥、形象不够鲜明的缺点。
  (二)
  父亲的去世,给陈子昂以莫大的打击,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陈子昂老家所在的射洪县县令段简是个贪得无厌的小人,他听说陈家钱财富足,就心生歹意,图谋勒索。陈子昂家人给县令送去了20万缗,尚不能满足段简的胃口,没有满足的段简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将陈子昂打入了南监。
  据说,陈子昂在狱中曾经自己给自己卜过一卦,卦相大凶,陈子昂惊曰:“天命不佑,吾殆死乎!”不久,他果然死在狱中,时年42岁。
  这是《唐书》上的记载,但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一直到死,陈子昂都是未解职的朝廷谏官,不知当地县令的“勇气”何来,居然敢敲诈“国家工作人员”,以至于让陈子昂冤死狱中,这一直是一个谜。后来,有人说是因为陈子昂在朝做官时曾开罪于武三思,所以武三思才指示当地的县令如此折磨陈子昂。这似乎也不太好理解,因为武三思如果想收拾陈子昂,根本用不着搞得这么复杂。
  不论怎样,陈子昂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盖棺论定,新、旧《唐书》给予他的一致评价是“褊躁无威仪”。所谓“褊”,意即狭小、狭隘;所谓“躁”,意即性急。“褊躁”用在陈子昂身上,也许比较合适。
  陈子昂的一生其实就是褊躁的一生,从自我炒作,到大拍武则天马屁,其实都是陈子昂褊躁的表现。但是,陈子昂却有一件十分得意的事情,此事载于《唐书》之中。
  某日,武则天治下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谋杀案。被杀者是御史大夫赵师韫,他在外出公干途中被人杀死于一家驿站。凶手是同州下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igekaoshi/91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