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美国项目管理师】

傣族的饮食篇(1):傣族的饮食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绍一只美丽的“花”——傣族。
  在傣族的众多的风俗习惯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饮食。
  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吃糯米。以竹筒饭为代表。傣族把一节竹子一端挖通后装米。这些米要洗干净泡水后才能装。再用竹叶把竹筒口塞紧,要使米掉不出来,但同时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米更柔软。装好以后,放温火上烧烤,待竹筒表面烧焦后饭也就熟了。剖开后是香喷喷的竹筒饭。用酸菜、酸笋配上这带有竹子香味的米饭,百吃不厌,令人满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饭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儿食品、水产和昆虫菜也是别有风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爱,像什么酸笋、酸菜、酸蚂蚁……这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而水产,如鱼类、青苔、蛙类也是傣族人无法割舍的食品。
  最特别的是昆虫菜。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话:“只要是静的都是菜,只要是动的都是肉。”无论是较小的田鳖、蜘蛛、蚂蚁蛋,还是较大的竹虫、蝉、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变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傣族的食品还有苦瓜、苦笋,甜米酒,槟榔、酸肉、狗肉……而且个个美味无比。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垂涎三尺了呢?那赶快去傣家的竹楼中好好过瘾一番吧!
  焦作市第二十中学五年级 刘子田
 

傣族的饮食篇(2):我心中最美丽的勐糯_1500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最美的地方,我心中最美的地方就是生我养我的勐糯。他位于怒江大峡谷之中,与施甸镇康隔江相望,这里交通便利,是怒江流域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
  听过去的老人说,勐糯以前是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自然环境恶劣,夏季气温高雨水充沛,到处杂草丛生,树木茂密。很多肥沃的土地被荒芜。很多人家都很穷,没有粮食吃,只能吃糠咽菜。住着低矮的房屋,经常疾病缠身,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我记得,我刚记事时,家乡几乎是没有几座楼房的,就算有也是供有钱人住的,大家住的都是木房,厕所大家共用,垃圾堆在门口。人们的收入有限,平时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很枯燥乏味。
  那时,吃过晚饭的人们总是呆在家里看看电视节目,很少出来走走,因为即使出来也没有地方去,天黑时,人们就不得不带上小手电,因为那时家乡的街道上没有路灯,所以人们晚上出门时必须带上手电,这样才会看清道路。白天,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这一天里往往步行的人都会脚疼,因为那时的道路是土道,到处是坑坑洼洼的,很不平,一下雨,人们出门就成了问题,因为泥坑很多,如果时间长了泥坑里的水就会发出一股刺鼻的臭气,让人出门不得不带上口罩。
  后来国家对勐糯进行开发,先后建起了糖厂、铅厂,又从不同地方迁移来了很多人,很多肥沃的土地开垦出来种上了甘蔗、水果、咖啡等。漫山遍野的甘蔗长势非常喜人果园里的水果挂满枝头。
  今天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远处看就像一座座高低不平的山丘,一片片空旷的土地变成了人们休闲的乐园;一条条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油漆马路;从糖厂到八达加油站这一条路是最繁华的主干道,两旁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近年来又增修了几条公路和一个农贸市场。每当赶集的时候,路上车来车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到农贸市场购物,市场里叫卖声、吆喝声、笑声、不时还有小孩的哭声,热闹非凡。人们腰包里的钱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家里电视变成了液晶电视和电脑,汽车成为了人们时尚的交通工具。夏天的夜晚灯火通明,路灯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驱赶了黑暗。人们在马路上散步,在广场里休闲、跳舞,再也不用拿小手电了,家乡发展留给人们健身娱乐的空间越来越多,空气变得越来越清新。近几年来已经开发了很多特产,有海头村的冰糖橙、半斤坝的石斛、田坡村的咖啡等都是赠送亲友的极品。这里旅游资源丰富,着名的景点有:“大海”风光、神迷的“仙人洞”、“江中山”、傣族民居、缅寺佛塔。这里聚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傣族,民俗文化繁荣,饮食文化独特,最具有民俗风味的要属酸汤鱼了。酸汤鱼是用酸菜汁和鲜鱼或草鱼煮制而成。傣族人民喜欢将酸菜汁用来煮鱼,故称酸菜鱼。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如果你到勐糯来我会做你的免费导游。最具民俗文化的要属傣族的泼水节,每当泼水节到来的时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开始和傣族人民共同欢度泼水节,人们尽情的泼,把更多的祝福用水送给别人,泼水声、欢呼声、笑声在勐糯大街小巷上空回荡。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勐糯变得越来越美丽,但是有一部分人环保意识淡薄,只顾眼前利益,大肆毁林开荒,森林急剧减少,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乱扔垃圾毁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铅厂、糖厂排放的烟尘污水都不同程度污染环境,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勐糯将不再美丽。
  如果我们想留住美丽的勐糯,每个人都应该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今后不要随地吐痰、大小便、乱扔果皮纸屑、一次用品等;不要乱摘树枝、随意踩踏草地;有效监控废气、废水的排放。少开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要敢于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只有人人爱护环境,我们的勐糯才会日新月异,流光溢彩,更上一层楼。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吧。
 
    四年级:周云威

傣族的饮食篇(3):中秋节习俗——少数民族祭月拜月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像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傣族的饮食篇(4):美丽的民俗村寨_3000字


  上次去东部华侨城游玩时,在缆车上无意发现民俗村宁静又神秘的一角。于是对民俗村锦绣中华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决定深入民俗村看个够——题记
  一周的国庆黄金周加班时间终于熬过去了,今天的假日就安排在民俗村过了。民俗村就如树梢上熟透的果实,让我经不住直吞口水,于是一提到中国民俗村,我立即精神百倍。
  上午,凉风习习,太阳半露着脸,如害羞的姑娘。民俗村门口大广场上彩旗飘飘,富有特色的名族乐曲此起彼伏,中间一个LED大屏幕上反复播放着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欢乐画面,路边的大招牌主力宣传民族狂欢节。广场中间花坛上的花牌内,是红色黄色玫瑰花组成的欢度国庆1949-2010就是狂欢节的主题吧,对面的寿星雕塑就如特殊的迎宾小姐,引导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收紧脚步,购票入村。
  远望民俗村,就像山谷里的一个仙女,翩翩起舞,俊俏又美丽。
  沿着一条石雕彩龙分开的石梯小去,一个三角形的广场上假山水池、喷泉、商铺、停车场错落有致,上方张灯结彩,大榕树上灯笼高高挂,假山,水池,喷泉,美丽极了,小火车,电瓶车挂两行红花,别致极了。榕树底下停着一辆新款驴车,所谓的新款也就是多一个喇叭而已,赶车的车夫都是回族牧民装束。一见到游客到了,便吆喝一声唱起了回族民歌,还不时带点别扭的动作,大概是拉客的原因吧。后面的百艺广场上,欢快的名族小调徐徐传来,红白两色为主的临时舞台上,8个身材苗条的瑶族姑娘在尽情跳舞,长长的袖子,长长的绳子,甩出去,收回来,一个圈一条线的,美丽极了。下面的观众更是热情高涨,拍手的,拍照的,瞪大眼睛大叫的,形态各异。整个广场如一锅沸腾的水,就是入口出口处的保安,也似乎忘了站岗。听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狂欢节的主题就是“生态河池,丝路新疆”,白天都是广西河池瑶族、壮族民族表演节目,而晚上则是新疆唯族演出小品,歌舞节目。紧挨着百艺广场的一条路上,一排淡黄色木屋上,招徐徕客的酒旗飘飘,上面写着非常引诱人的名字“丽江小吃、新疆烤肉、山西拌面……”这就是民族特色小吃一条街,看一群红色妆扮的服务员忙进忙出,手脚麻利,一边工作还一边哼着小调,好不快活。
  不知是这些服务员的小调唱的好,还是秋季的阳光太妩媚,太娇柔,逗得小吃一条街后面小山谷里的孔雀,骚动不安,啼鸣声此起彼伏,一阵一阵,一声一声,声声入耳。虽然“嘟嘟啾啾……”声音难听,却也有未见其影,先闻其音之势。想必,那一只只五颜六色的孔雀,是哪一只在低音,又是哪一只在开屏?听到了这支孔雀独奏的曲子,便也让我加快脚步往前去看个究竟。
  若要步入孔雀谷,则要经过右边的艺术品一条街、徽州食府一条街、民族服饰一条街。街上三三两两的游客对这些古典建筑不感兴趣,都是快步经过,往山谷里的民族村寨赶去,生怕错过什么似得。徽州食府牌坊门口的两个皖南小姑娘正津津有味用箫演奏一曲《梁祝》,当年红极一时的千古名曲,今天路人竟然若视无存,当然其手中的箫和桌面上的CD碟自然无人问津。不过她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继续忘情合奏,一踮脚、一弯腰、一转身、侧着头、眯着眼,似乎陶醉于梁祝的爱情故事里,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恁熟优美。莫非,民俗村寨跟爱情和爱情故事有着什么联系?我迷惑不解自问。徽州一条街的人文情怀,商旅情怀都是那么细腻,白墙灰瓦总是那么熟悉。大家慢慢移步换景至服饰街。
  服饰街的尽头就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小广场,有曼谷龙塔、有白色大佛像、古铜许愿大

傣族的饮食篇(5):描写人物神态的好句


  中午由于下雪,我不能回家吃饭了。正当我要写作业的时候,突然一个香喷喷的包子塞到了我的嘴里,我回头一看是小明正调皮地眨着眼看着我。 只见他的脸憋得通红,双眉拧成疙瘩,就连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来,肩上扛着小纺车,手里提着小灯笼,紧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风摇摆。她们的身材是那样苗条,步履是那样轻盈,仪态大方,好像一群美丽的仙子从天而降。
  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辛辣味呛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痒,想揍他一顿。 小丽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又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我生怕舵轮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我的同桌叫倪建炜,他长着乌黑的头发,大约有一寸长。头发下面有淡淡的眉毛,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的嘴唇微微上翘,鼻子上还有些皱纹,笑的时候瞪着大眼睛,一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我胆怯地低着头,不敢看爸爸那张阴云密布的脸。 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他又生气了,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大眼睛,此刻射出两道寒光,咄咄逼人,牙齿咬得吱吱响,鼻子里喘着粗气,好像缺氧似的。 他习惯地用双手捶着朐,像人猿泰山似的嗷嗷叫几声,才出去玩儿。 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他两眼发直,连连自语,又惊又怕,双腿也不听使唤,像筛糠似的乱颤起来。 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呜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他的脸惨白惨白的,吓得眼睛瞪得大大的。 十字路边有一个老妇人,略微有些驼背,胖胖的身躯,费力地打着伞在空旷的路上艰难地行走。狂风夹着大雨扑面而来,她使劲向前躬着身子,抓紧伞,进一步,退半步,踉踉跄跄地向前走着。 冉阿让大吃一惊,门臼的响声,在他的耳朵里,就和末日审判的号角那样洪亮骇人。 宁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横杆前,又脚踏地,双臂猛摆,身体就像小燕子一样飞过了横杆。
  倪建炜有许多 优点,也有许多缺点。优点是乐于助人,热爱体育锻炼,特别是跑步。缺点是动作太慢,有时爱打人。倪建炜高兴时,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本来是皮笑肉不笑的,但现在也笑得很自然了,有时候还会给我吃东西呢。 老师看到题后,皱着眉头,习惯地把左手的大拇指放在嘴唇下面来回移动,思考着。 今天是期中考试,倪建炜当然有做不出的题目。他一会儿埋头写字,碰到做不出的题目,就皱着眉头,脸上的笑容一览无余,手托着头,一副正在思考的样子,真象一位小博士,有时还会困得打哈欠。
  她笑了,圆圆的脸就像一盘盛开的金葵花。 她听到这儿,噗哧一声笑了,就像石子投进池水里,脸上漾着欢乐的波纹。 她的脸好象绽开的白兰花,笑意写在她的脸上,溢着满足的愉悦。 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爸爸变了,那才叫人舒畅呢。我欣慰,我开心,比什么都令人欢欣鼓舞。
  爸爸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相称。

傣族的饮食篇(6):中秋佳节_750字


  中秋,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在中秋佳节的这一天,家家户户的过节方式截然不同;同样各族人民的过节方式也如此。例如:苗族,苗族的跳月,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团聚后,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载歌载舞,举行“跳月”活动;傣族,傣族的拜月,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侗族,侗族的偷月亮菜,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所以,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当然,我们中国的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也深受各国的老外的喜爱;所以,把我们的传统习俗发扬光大也很重要。
 
    初三:怪咖小姐

傣族的饮食篇(7):快乐的假期_1200字


  这个快乐的假期,我和爸爸妈妈在假期里去了许多的地方。有广州、三亚、珠海、深圳、北海、南宁、海口、成都。游览人生美景,品尝美味海鲜大餐。领略人文风情。度过浪漫情人节。我们在三亚吃了好多他们本地的特产和美食。2月15日我们三人到达广西北海,刚到这里就是阴天,狂风吹,感觉又到冬天了。旅游景区无暇顾及,匆匆吃过午饭辗转坐车去了南宁。在外地,我吃了我有些不知道的海鲜,它的样子都很奇怪,有海星肉,它的样子就是大大的,鼓鼓的就是一个海星的样子,还有海星汤,螺鲍肉,像扇形的珍珠贝,大龙虾,鲍鱼和海胆。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广州塔,它高大坚固壮观。高达300多米,在他周围有像蜘蛛般的网丝环绕着它。他的高大实在令我震惊,它的形状就像一位军人,它竖立在广州珠江江边,守护着中国每一寸国土,他真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啊!三亚是个旅游胜地,他在中国的最南边,离赤道最近距离,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去玩了这些地方,第二天早上,我们早上7点到大理古城,游大理古城的洋人街,还欣赏了白族的歌舞表演,品尝了白族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我们又乘船游洱海,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水面海拔1972米,面积257平方公里,是大自然赐予大理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游览国家着名的风景区,苍山第一峰——云弄峰,然后又游天龙洞,天龙洞是《天龙八部》的故事起源及拍摄外景地;游大理着名的四景之一——上关花、登苍山、观洱海、赏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又乘车到丽江了,我们途中参观东南亚最大的翡翠玉加工泰安密支那,游览镇西边陲古寨,还有原始部落。我们第二天一早又出发了,游候鸟的天堂拉市海,拉市海水草肥美,湖色优美,被誉为生命的摇篮。
  大理的景色游览结束了,我们又踏上去丽江的路程了。一路上的景色秀丽,实在让人流连忘返。导游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丽江古城的特色风景,古城文化,民族特色和他们的服饰。丽江还是个多民族的地区,有纳西族、彝族、傣族、藏族、傈傈族和白族,等好多名族呢!丽江古城民族风情流传多年,文化也流传至今。导游说这个古城是国际5A级景区,好多国家的游客都来这个古城玩。导游还说这个古城共有1268条大街小巷。有766多万平方米。导游就是纳西族,他住在丽江,从小到大30多年,他才转了300多条小巷。我才来了第一次,听到导游说的,我震撼了。我下一次还会来的。还去了茶马古道,尝试了骑马的滋味与感受。骑马,感受了马帮们走过的路,更有趣的是,这些马儿通用的是国际语言,人们说英语它们也能听得懂。马夫喊了一声GO,LETGO,马的速度就走快了,叫STOP,马儿的速度就减慢了。我笑得很开心。我也学会了。大声的喊着:GO、GO、GO,LETGO!马儿飞奔起来,我惊慌起来,马儿的速度实在太厉害了。我急忙抓好了绳子,顿时我不紧张了,开始放松起来,感觉轻松了点。就好像在草原上奔驰一样,风儿吹到脸上,抬起头看着蓝天,那种感觉真爽!
 
    青海西宁城西区青海省西宁市兴海路小学五年级:刘静雯

傣族的饮食篇(8):中秋节宴俗_3000字

  中秋节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花灯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袖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到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油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
  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至今。
  不管这传说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如今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等。轮番舞龙者达三万多人。
  部分少数民族的祭月拜月习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扣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蒙古族“追月”。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藏族的“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赫哲族“祭月”。在我国东北的赫哲族聚居地,每逢中秋佳节,人们要采葡萄、祭月。相传是为了纪念一个聪明、勤劳的赫哲族媳妇媳妇。她受不了婆婆的虐待,跑到江边向月亮求救。最后终于奔到了月亮上。
  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宾榔、送茶订下婚约。
  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
  苗族“闹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浴着如丝缕的月光,吹奏悠扬的芦笙,跳起苗家歌舞,青年们在“闹月”活动中互相寻找意中人,互相表白要象月亮和清水一样,心地纯洁明亮,永结百年之好。
  高山族“赏月”居住在台湾省山区的高山族同胞,每逢中秋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大地的时候,穿着民族盛装,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饮酒赏月,共享天伦之乐。
  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
  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给这种风俗,取名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

傣族的饮食篇(9):关于春节的习俗_3000字

  简介
  传说,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没。
  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磕头等活动和习俗。
 
    小年简介
  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腊月二十四(又有: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所以有一句民间习俗叫做"官三民四船五"。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腊月二十三的晚上,要把灶王爷和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不过,祭灶时要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让灶王爷别说坏话。
  趣闻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春节习俗
  在送灶时,人们在灶王象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槽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灶糖
  灶糖(关东糖)是一种麦芽糖又称麻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形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形的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寒冷,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其掂着虽然很重,但质料十分细腻。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年前习俗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史料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春节习俗
  春节习俗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但有时人们也会买一大筐豆腐以吃其来充饥等)。
  接玉皇
  旧俗、新俗都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闲暇娱乐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
  照田蚕
  照田蚕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腊月二十九
  祭祖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视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请祖。据汉代崔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igekaoshi/97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