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房产经纪】

登山节篇一:我的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碾子山,黑龙江省西部边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幅百看不厌的长篇画卷。
这里四周环山,被称作“山城”。山城如书,山城似画,山城更是一首小诗。
雅鲁河是家乡的母亲河,它从碾子山的蛇洞山、半拉山山脚下流过,好像是镶嵌在小城西南方向上的一条银色带子。每到夏季,雅鲁河漂流码头就迎来了许多外地游客。他们在河中嬉戏玩耍,为山城增添了无限生机。
蛇洞山是家乡著名的风景区。景区内怪石嶙峋,各景点错落有致、浑然一体,龟、牛、龙、虎等奇石异景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每年6月28日的登山节,会吸引许许多多的外地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家乡是著名的“中国麦饭石之乡”,这里生产的麦饭石火锅、酒具、茶具等产品琳琅满目。不少到过碾子山旅游的人,对麦饭石产品都赞赏不已、爱不释手。
北山公园是小城人休闲漫步、锻炼身体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登山的人三五成群、络绎不绝。偶尔传来动听的歌声,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激情。眺望远方,静静的河湾,起伏的群山,勾绘出一幅无与伦比的水彩画。远方的雅鲁河是小城的彩带,身后的石碑山是小城的标志,而眼下的小天池就是小城的明珠。下山时刻,漫山遍野的隐蔽喇叭响了起来,浑厚的立体声音乐回荡在山中,让你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感受山城的魅力,品味山城的风韵,赞美山城的多姿。
这就是碾子山——我可爱的家乡,她是我心目中最美的那道彩虹,是我心目中最亮的风景!

登山节篇二: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去年八月八日登山节,我和妈妈去登六盘山。我们出发的时候,天上还下着蒙蒙细雨,可是,当我们走到山脚下的时候,雨下的越来越大,山上的风吹的更大了,像要把人吹倒似地,让我和妈妈寸步难行。
这时,我对妈妈说:“这么大的风雨,我们怎么才能爬到山顶呢?还不如回去呢,”妈妈说:“我们今天登的山可不是一般的山,这可是红军长征时翻过的六盘山啊,他们穿着草鞋,翻雪山,过草地,一边行军,一边打仗,他们是怎么克服困难的呢?我们只走了牙长的一点路,就已经感觉到疲劳,想返回,这怎么能行呢?”
在妈妈的教育下,我们冒着风雨继续前行,终于登上了六盘山山顶,“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几个镏金大字映入我的眼帘,六盘山纪念厅前,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们都欢呼自己登上了山顶。
我一到山顶,就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好奇极了,那些红军雕塑像,他们脚上都穿着草鞋,身上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背上扛着沉重的长枪。我看到他们,心里感到非常敬佩,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他们翻雪山,过草地,忍受着饥饿和疲劳,互相搀扶,互相鼓励,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每当我不想练琴的时候;每当我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每当遇到风雨,不想上学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些勇敢的红军战士,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登山节篇三:重阳节?思念

轻轻地,我拿出一盒重阳糕,放在外婆的坟头,合上了手掌,默默许愿。
今天是9月9重阳节,外婆去世2周年的祭日,前来悼唁的人很多。妈妈、阿姨们噙满了泪水,给外婆献上了花篮,爸爸、舅舅、扛起锄头,奋力锄着坟边的野草,80岁的公太跪在远处嚎啕大哭:“儿啊,你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啊,要走的也该是我呀……”
阵阵秋风掠过,发黄的树叶漫天飞舞着,然后慢慢地落下,刚刚被扫过的外婆坟前的青石板上顿时铺满了落叶,也许外婆喜欢家门前这道金色的风景。
外婆,外婆,您还好吗?……
小时候,外婆总会坐在长藤椅上,给我念儿歌,讲故事。有次重阳节,外婆对我讲重阳节的故事,稚嫩的我坐在小木凳上,认真地听着:“重阳节是农历的九月初九日,古时候,人们把九定为阳数,所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讲完了重阳节的来历,外婆又开始拍着手,念起了温州民谣:“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萧……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跟随着民谣的节奏,我开心地拍着肉嘟嘟的小手,乐呵呵地扑进外婆永远温暖的怀抱。
一觉醒来,只见外婆笑盈盈地端来了她亲手制作的温州特色重阳糕,看着镶嵌在糕上的核桃仁、芝麻粒、红枣片,闻着那诱人的香气,我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直往嘴里塞,外婆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拍着我的后背:“慢点慢点,别噎着。”
“外婆,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啊!”
“吃了重阳糕,老人会永远长寿,小孩会聪明健康呀,快吃完重阳糕,我们登山去!”
外婆的家旁有一座小山,那里没有坟墓,所以经常有小孩在山上玩耍。外婆牵着我的小手,我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向上跳着,有时候,外婆鼓励我两级台阶并着跳。我们经常爬山,我从来没摔过跤。咦,今天山上怎么有这么多老人呢?他们每人举着一面小红旗,插在山腰,有的人捧着点燃的蜡烛灯,许愿祈祷,平时不寂静的小山变得格外热闹非凡。
外婆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也是登山节,今天村里组织了老人登山活动,每人还有礼物呢!”
“外婆,那您是老人吗?”
“不是,外婆才50岁,等到60岁才是老人哦!”
“外婆,等你到60岁的时候,我也就……5,6,7,8,9……”我掰着手指头,慢慢数着,“我也就14岁了,我一定也给你做好吃的重阳糕,我一定会带着你去登山,外婆,你说,好不好啊?”
“好,当然好喽!”外婆兴奋地把我紧紧搂在怀里。
“不许反悔,不许耍赖皮哦!我们拉勾勾!”
“拉勾上钓,一百年不许变,变变就是猪八戒……”大手和小手,紧紧地牵在了一起……
可我却没有料到,我再也等不到外婆60岁,再也没来得及给外婆献上可口的重阳糕……
2009年,9月初9,重阳节,外婆离开了人世,永远地离开了我……
那一天,很冷很冷,妈妈颤抖着合上外婆还睁着的双眼,妈妈说:“外婆还不想走,她还有很多心愿没完成呢。”妈妈说,外婆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舅舅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将来当个大官,以后办事再也不用求人送礼了。可是舅舅几年都没考上公务员,也没找到称心的工作,外婆的希望渐渐变成绝望,临走前她看着舅舅,感慨万千:“好不容易生个儿子,又有什么用呢!”。外婆还有一个愿望是希望二姨嫁个有正式工作的人。
外婆一生操劳,迫切地希望她的梦想变成现实,妈妈说,外婆就是因为这样过度操劳、积郁成疾,所以得了晚期癌症。
妈妈有五个姐妹,她是老大,有一个弟弟最小,也就是我的舅舅。在农村,生不出儿子会招白眼,被人耻笑。外婆费尽周折,在她中年时终于生下儿子,那一年,是她最自豪最幸福的一年,因为,她可以在村里扬眉吐气了。
那时候,村里很多人包括外公都办起了家庭工厂,很多家庭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家里做工,因此成了光荣的“万元户”。可是外婆没有这样想,她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嫁到农村受生儿育女的窝囊气,她省吃俭用,把五个女儿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希望考上大学分配到好工作,嫁个有工作的男人,只生一个孩子。
特别是我的二姨,她从小弱不禁风,连一小桶水都抬不动,还经常受同伴欺负,外婆特别担心她。好在二姨读书专注,考上师范中专,毕业后当上小学老师,那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可是她却要嫁给自己的同学,一个家里虽有钱却没有正式工作的男人,外婆怎么劝二姨都没听进去。于是外婆在二姨订婚前跟对方讲好条件,只生一个孩子。头一年,二姨风风光光嫁到二姨夫家,全家人对她像宝贝似的,公公婆婆天天补品相待,深信他们家头胎就出孙子。可是事与愿违,第二年,二姨偏偏生下了女儿。也打那天起,二姨在男家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姨夫经常对她拳脚相加,公公婆婆逼她辞职生儿子,因为二姨夫是家中的独苗,要续香火呀!痛定思痛后,二姨决定偷生儿子,以保工作不丢。每次怀上孩子几个月,外婆就带她到一个熟人医生那里打B超,是女儿就打掉。可是二姨的肚子实在不争气,这样折腾了几次都没怀上男孩,最后一次,医生宣判她不能再生育了。瘦小的二姨心力交瘁,为了女儿,她在夫家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续下香火等于在夫家立不住脚呀!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二姨被他们打出了家门,她拖着遍体鳞伤的身体回到外婆家,外婆气得当场昏倒。几天后,二姨就离了婚。外婆心疼地叹息不已。
“妈,我当初没听你的话,对不住你呀!是我把你气走了啊!妈,你走了,我怎么办呀,妈——”外婆去世那天,二姨趴在外婆身上,哭得死去活来。
那天,我也泪如雨下,我不能做什么,只有不断地给外婆烧纸钱,通往天堂的路一定很困难很艰险,希望外婆能顺利到达她不想去却不得不去的极乐天国。
在被凉风吹起的大堆大堆模糊的纸钱灰中,我看到了小时候与外婆在一起时的一个个快乐幸福的瞬间,闻到了外婆做的重阳糕的香味。
今天,又是重阳节,我站在外婆的坟前,向着遥远的天空默默许愿:“外婆,今天是九月九重阳节,您刚好60岁了,今天是您的节日,我说过,一定会给您吃香甜可口的重阳糕的,您收到了吗?好吃吗?”

登山节篇四:受欢迎的艺术作文

【篇一:小提琴背后的社会通病】
木心曾经说过:“从前的车、马、信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科技进步,时代高速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早已使我们无暇用一生去爱一件事,一个人,而是反复的更替变化。或许我们都该好好想想,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同样一位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地铁站和剧院的演出却收获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人们愿意花上200美元去剧院听一场音乐会,却不愿花上几分钟在地铁站免费听一场同样精彩的演奏。这暴露了的是当代社会人们在快节奏的物欲社会中无暇感受生活,注重名利的通病。
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的演奏无法吸引路人的注意,这本身就反映了当代国民艺术鉴赏能力的欠缺。俄国是一个“艺术建国”的国家,俄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经常出入艺术馆和博物馆,以养成注重艺术的好习惯。在俄国国家发生动乱时,剧院里的芭蕾舞却依旧会有许多观众。这是因为俄国人把艺术看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反观当代社会,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早已忽视了艺术的存在,一心只在名利场上的是是非非。
明明有2000多人从地铁站经过,却极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欣赏演奏,这种现象也暴露出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无暇用心感受生活的通病。也许将小提琴家演奏的地点换作公园,而不是行人匆匆来往的地铁站,情况会更乐观些。在英国的郊外,司机经常会看见路边竖有写着慢的路牌。这不是因为当地的地势有多复杂崎岖,而是为了提醒司机放慢速度,用心感受大自然。在地铁站,人人都有确切的目的地,都有不同的任务等着他们去完成。是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连停下来听一首乐曲的时间都被剥夺。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导致地铁站里扮成街头艺人的小提琴家没有观众的原因,是这物质世界给人们带上的“有色眼镜”。假设地铁站里的小提琴家没有假扮成街头艺人,依旧是以世界著名演奏家的身份去演奏,行人即使再忙,也会愿意停下来一睹世界名曲的风光。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人们的职业差异观越来越明显,假若你是北大研究生,就不应该卖米粉的观念在世间盛行。这是物质世界给人们带上的“有色眼镜”惹的祸。
身处于快速的当代社会,我们最需关注的不是名利场,而应是如何在快速世界里放慢脚步,摘下“有色眼镜”,用心感受生活。
【篇二:地铁站的艺术】
王尔德曾说:“许多东西,如果不是别人在抢,我们都会扔掉。”这大抵是人类的劣根性,好的东西,是别人在抢的。
正如音乐家的门票被抢购一空,但在地铁里却无人问津。是音乐变了吗?不,是人的心态和群体变了。
对于心态的变化,大部分人也许会认为在剧场和地铁里的演奏必然是不同的。这是一种文化的误区,但也无可厚非。地铁里缺少艺术渲染的氛围和安静虔诚的气氛,对一些音乐家来说,配件的缺失也会影响发挥和观众的欣赏。正如《塔木德》中,肮脏贫穷的犹太人仍坚持花色的搭配和不逾矩的礼仪,这不是矫情,是对艺术和美的极致的追求,氛围的缺失影响地铁中行人对音乐家艺术的欣赏能力,倒也无法深追其错。
另一方面,人的群体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愿意花200美元听音乐的人,大部分应是中产阶级,不至于行色匆匆乘坐地铁。地铁站是一个相当喧闹的环境,每个人内心都充斥着烦闷和无奈。《皇帝的诅咒》中善良的女法医在第一次搭乘地铁时愤恨地希望杀死全车的人以结束拥挤。屠格涅夫说:“要是你没有欣赏美的能力,美自然也不会来找你。”在拥挤喧闹的场景下,试问谁还有心情去倾听世界名曲呢!再动人的音乐,也抵不过内心深处归家的冲动。
但这不是说地铁站中不应有艺术的出现。人们行走得越来越快,心灵渐渐蒙尘,对于艺术,只相信票上的标价。人生应当放慢速度,聆听身边无价的艺术。鲍比·让周游世界,在底层记录人民的悲欢离合,慢慢地,安静地生活让他嗅得花开的香气。地铁站中神色匆忙,各怀心事的路人,怎能安静地聆听大师手指间琴弦的浅吟低唱?慢下来一点,听墙角花开的声音,看芳草破土的美景。
《浮生六记》中写道:“人生在世,竞短论长,却不道枯荣有数,得失难量。”不必走得太快,人生中有那么多细微的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而不在渺远的前方。
【篇三:“受欢迎”的艺术作文】
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乔装在地铁站演奏名曲,为何仅六人驻足?价值两百美元的演出在行人眼里竟只值32美元?受欢迎的音乐艺术为何在地铁站里备受冷淡?
归根究底,只因为这是一场没有标明“世界著名演奏家”的演出。在现代人眼中,一本书只有被冠以“世界名著”,必须要有著名作家联名推荐才算好书,一部好的电影,只有由著名导演策划,要有著名演员参演才算好的电影;一场演出,也必须在正式演出厅里展演,并强调由著名演奏家表演,才称得上一场好的演出……这便是现代人眼中”受欢迎”的艺术,只因为其华丽的却虚有其表的包装。
无独有偶,一支由富豪组成的乐队前不久自费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参演,演员是他们,观众也是他们。然而这场在国外无人问津的乐队却因曾在金色大厅里演出而在国内备受关注,各类报纸争相报道,乐队里的成员也因此上了头版,上了专访,他们的演出也因此吸引了无数人的观看,是的,大家都争相来看这支曾在著名的金色大厅演出过的乐队的演出。这,就是现代人眼中“受欢迎”的艺术。
每一个时期都不乏受欢迎的艺术,但为何在现代人眼里,这受欢迎的艺术就变了味道了呢?当毫无艺术价值的电影《富春山居图》票房大卖时,当人们只冲着帅哥美女而去时,我不禁怀念起由吴天明导演编导的电影在大雨中吸引六千人驻足观看的场面。尽管当时下着滂沱大雨,尽管当时连个像样的播放场地都没有,尽管电影里没有像刘德华、林志玲那么红的明星参演,却那么真真实实地吸引了群众,那么地受欢迎!因为它有的是动人的情节,真挚的感情,高超的艺术含量,它,是一种真正受欢迎的艺术!
不要让带有“著名”标签的艺术成为大众欢迎的“艺术”,不要为了“著名”二字而去欣赏那所谓的“艺术”。真正受欢迎的艺术,不需要什么华丽的包装,不一定要由名人来演绎,只需要你带着一颗心去欣赏,当你的内心为之震撼,当你备受其鼓舞时,那便是吸引你的艺术,是真正受欢迎的艺术。
【篇四:橱窗里的百合花】
刘恒说:“外在的困境是资源短缺,内在的困境是欲望不灭。”在资源分配不均或还未获得资源的困境下,人们囿于生存或追求更好生活的欲望,精神的享受必然会被搁置。而当小提琴演奏家怀抱着理想主义试验着人们对纯粹音乐的审美时,失望而归已经成为一个注定的结局。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出疑问:地铁站中匆匆而过的人与剧院中聆听小提琴演奏的是同一群人吗?为美聆听的6个人和20个为音乐贡献32美元的人,对比抢购200美元一票的火热似乎可以给出答案——悠闲是特定的。特定的阶级,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对象。就如同野百合与橱窗里的百合虽然同属一物种,甚至香味更浓,姿态更艳,但怎样也比不上被精心装扮抬进花店的同伴更身价倍增,而为生计奔波的人自然少有欣赏它的。
鲁迅曾提笔讽刺:“穷人是绝不会有股票交易所里折本的烦恼的。”昔日又有专家跳出来指责中国人太过务实,不懂得生活的情趣与保持精神的优雅。哈!当生存成为第一需要,养家的重担压在肩头上时,又有几人时刻怀有欣赏世界名曲的雅兴和时间呢?便如我辈,也少有宁愿迟到而驻足聆听的吧?亦曾流传一篇网文:《我花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那么芸芸众生奔波劳苦,便也是为了在有物质保障后去买一张200美元的门票,然后在金碧辉煌的大厅中望着富豪名流心想:我又付出了多少,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听小提琴呢?
至于街头艺人的曲子,虽优美愉悦,但既然演奏者已经褪去了“名家“的华裳,走出了代表“地位”与“品味”的演奏厅,自然难以吸引人们的目光。
身处物欲与精神的洪流,面对小提琴家所处的尴尬境况,我们自然提倡与努力促进精神的丰富,但也不应对人们太过苛责。毕竟,只有生产力的发展与物质水平的提高,才能给予人们一个享受美的空间。金钱,也促使人们产生追求美的欲望;而我们要做的,便是引导真正的欣赏与鉴别,而非仅仅是虚荣与攀比。
如若不然,这种不平衡与不健康的精神空洞只会越来越大,人们身穿金缕衣装作欣赏。橱窗里的百合,也只能被华丽的包装包裹与富贵优越的手捧起,再也传不到普通人的手中。
【篇五:你会在街头欣赏小提琴吗?】
那个在街头演奏小提琴的名家也许想不到,在剧院倍受欢迎的表演换至街头,换来的却是路人的匆匆而过与些许小费。
毫无疑问,不少指责与鄙夷会指向那些“换了新瓶不识旧酒”的路人,那些似乎不懂音乐却附庸风雅抢购剧院门票的路人。然而,我只想问:你会在街头欣赏小提琴吗?是坐在路边还是蹲在站口?是在享受音乐还是在遭受熙熙攘攘?
在我看来。文化包装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它,再优秀的文化也会成为空中楼阁,逐渐远离人们视线。
文化包装首先体现在对其展现环境的包装。没有人会否认,在光线柔和,安静恬和的画廊中要比在路边画摊更能体味到蒙娜丽莎那抹微笑。诚如国家艺术博物馆馆长张永元所言:“我们总会不遗余力地办好它(年展),更好的展示环境,往往有更大的收效,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鉴赏家。”由此看来,那些匆匆而过的路人未必就是不懂艺术真谛的人。相反,他们可能恰恰是对其有一定追求高度的人。他们更愿意在一个“包装好”的音乐环境欣赏小提琴演奏,而非听过便罢的俗人。
文化包装更多还是体现在宣传上,也可视为商业包装。诺贝尔文学家得主莫言在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表示:尽管成名后俗事缠身,但可喜的是更多的人看到了自己的作品,不同的声音让自己的文学创作注入了许多新的东西。也许材料中的那些抢剧院门票的人是受了商业宣传而去的,但这不影响他们欣赏艺术的单纯性。此外,那些慕名而去的倾听者,更会感激这种文化包装,因为美好的艺术价值不会因此流失,却造就了一个个打动心灵的艺术家。
文化包装无论就其形式还是影响而言,都是文化传播的必要环节,不过我们更应以一种“饮酒”便是“饮酒”,新瓶与旧瓶各取所需的态度对待它。
你会在街头欣赏小提琴吗?如果不会,还是和众人一起去抢那剧院的门票吧!
【篇六:演奏者的演奏】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拥有细腻的心的人,总能在一些细小的琐事中,发现一些哲理,演奏家的小提琴演奏,同样的曲子,只是不一样的舞台,结果却相差甚远,这不禁让我们产生这样一个疑问: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演奏家的精彩演出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我认为,这与演奏家的演奏环境有关,更与欣赏者的水平与心态有关。
不同的环境,总会对同样的事物造成不同的影响。在舞台上受到粉丝众星捧月般对待的天王郭富城,台下,一身朴素,行走于闹市之中,丝毫没有引发行人关注,无异于常人。活跃于荧屏的巨星如此,更何况这位著名的演奏家呢!是不同的环境,让人们忽视了他们身上的光芒。人们只习惯于在舞台上光鲜亮丽的他们,却遗忘了朴素无华的他们;人们热衷于身披光芒的他们,只因为在那样的人群中,他们对于群众而言是熟悉的。
同样的事物,群众的不同,也是具有影响力的。地铁站的观众与剧院里的观众的欣赏能力不同,这一点也决定了观众们是否对演出充满兴趣从而去欣赏演奏。在奥地利、芬兰等一些欧洲国家,常常会有一些艺术家在大街道上演奏,人们常常享受着美妙的音乐,接受着艺术的洗礼;甚至有的艺术大师和名誉国际的乐团会在公园、广场或是喷泉附近举行音乐盛会,而这些艺术盛会通常不收分文,这就让所有的居民沐浴在音乐之泉中。而这些地区的居民的道德与艺术修养相比其他地区特别的高,大概就是因为身处一个艺术氛围极高的地方吧!若是演奏者来到这些国家演奏,大概就不会收获地铁站的冷清了。
在环境与人为因素共同的影响下,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前不久的泰山登山节上,一中国男子身穿印有大日本帝国的T恤衫,高呼大日本帝国,结果惨遭训斥与痛打。试想,若是此景发生在日本,大概会获得日本右翼分子的欢呼与呐喊吧!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群,看待对待事物的方法不一样,这就是事情发生的本源。而人的观念又受环境的影响,如此相互影响,对待事物也区分出了差异。
丘吉尔曾说过:“人塑造建筑,建筑也塑造人。“而我却想说,人塑造环境,环境也塑造人,若我们营造出一个崇尚艺术,提倡真善美的氛围,那么可以设想:一天,当演奏者再次在地铁站演出时,行人纷纷止步,席地而坐,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流连忘返……
【篇七:艺术如何存在?】
艺术是什么?是地铁站里被轻易忽略的演奏,还是剧院会堂里千金一闻的旋律?艺术正如何存在,艺术被如何对待,当我们面对艺术,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存在?
诗人北岛警告众人:“万物正被重新命名,尘世的耳朵,保持着危险的平衡。这是死亡的钟声。”我们如何称呼艺术?表象光明正当:人们依旧称呼它为艺术,自觉滴水不漏地骗过他人骗过自己,却不知此事瞒不可瞒,欲盖弥彰。人们欣赏的并不唤为音乐,而是因拥有财富而获得了少数欣赏权的自己,而是情趣高雅举止风流的自己。艺术无法被称为艺术,恰好也没人在乎它被如何命名。这是死亡的钟声,这是艺术被虚荣浮华逐出躯壳,取而代之的挽歌。
艺术本是怎样的存在?它曾在诗人笔尖这般高贵:“艺术,是亿万个辉煌的太阳,呈现在打碎的镜子上。”它是亿万个青阳辉煌,是穿越神庙尘埃的光,而如今它被迫没落,成了庙外的旅游纪念品——当艺术被明码标价,人们自然而然地捧场,默契得好似约定俗成。人们本无法购买太阳也无心购买太阳,买到镜子就足够满意。艺术以商品存在的姿态,似为商品经济有开拓了一片疆土作证。这一战,并无硝烟,不容知觉。兵燹未兴,而毁如齑粉。
有人说:现代社会步履匆匆,而艺术要慢慢走,就终将成为遗客,然后成为弃子,社会不等人,艺术欲活,不得不“死”。但这并不是艺术该孤高而死还是低微以存的抉择。如今,艺术的姿态看似高大,却了无益处。它似被吹得过涨的气球,想一次包裹所有受众,自己却没有这样的资本承受。所以如今艺术也高价,也濒临死亡。
艺术该如何存在?艺术本含百般姿态,而其中并无高下之分。这本是适应人们不同喜好的良好平衡,却被受益者自愿地打破:某为大师,因而某的作品好,是真艺术,该欣赏,不欣赏则是不懂艺术。如此这般,是羞辱艺术。喜厌皆不可强求,六个真心的听众远胜千百金主。艺术不需虚假的欣赏供给营养,那并非施舍,而是酷刑,是凌迟艺术——死亦无得,生亦何乐?
艺术是什么?是每个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太阳。艺术该如何存在?该与一二知音看雨中黄芦漠漠孤雁葭花,而非三千熙攘看官却同堂异梦了无回响——艺术,也愿这样存在。
【篇八:勿趋表弃里】
霓虹灯,高跟鞋,飞机票,快节奏的时代使人越来越浮躁。浮躁的思想,浮夸的音乐。殊不知浮在水面上的生活有如水中月,实则是一片虚无。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扮成街头艺人在地铁站里演奏了45分钟,只有6人驻足,总共收到了32美元。然而同样在剧院演奏会上的演奏,门票却抢购一空,平均每人200美元。不知这位演奏家是否会苦笑,是否会对自己的真正价值产生疑虑。
当然,地铁站的人大部分都在与时间赛跑,与剧院的听众心情有许多差别,这个实验是有一定的客观局限性的。然而,这仍然警醒着我们,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的不是艺术,不是品质,而是“著名演奏家”的招牌。
中国有位著名的男演员十分擅长手工。一次他亲手做了一个皮包给在美国读书的女儿,然而女儿却嫌弃包皮料质量不好、款式旧。他当即告诉女儿,他买的是和LV同样的皮革,款式仿照的是LV当季的新品,同时也是纯手工制作,唯一不同在于缺少品牌标识。他问女儿:“你到底是想要包,还是想要LOGO?”
“你到底是想要包,还是想要LOGO?”这恐怕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多少人抢奢侈品是真的喜欢它们的品质款式?有多少人买价格高昂的跑车是因为需要它们的性能?有多少人听演奏会是真的喜欢那个演奏家?如果这个社会不是那么物欲横流,不是那么徒求虚名,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贴商标的山寨品售量惊人?
比尔·盖茨的诺贝尔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名牌的LOGO。你富不富有,人们自有定论,不需炫;你品位高不高,人们自有双眼,不需装。真正追求生活品质,艺术品质的人能发现角落里的美人,十字路口的画家和地铁站的演奏家。
一切都始于人的本性,又归于人的本性。有的人在坚持。在欧洲许多国家的乡间音乐节,仍能看到许多从世界各地来的爱乐人不顾险恶的天气站着静静体会;仍有许多文艺工作者在坚持不懈地拍文艺片,寻求影业的真谛。有的人在改变。那个演员的女儿最终恍然大悟,带着父亲做的包,穿着父亲做的晚礼服参加派对;许多白领不再省钱买奢侈品,更多的孝敬父母,善待自己。相信不久的将来,“小时代”会变少,“黄金时代”会越来越多。
人们常说珍贵的往往是免费的,阳光,空气和爱。买钻戒不是为了包装盒,听音乐不是为了给自己贴标签。比起“面子”,“里子”更重要。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anzhukaoshi/14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