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系统分析】

第一篇阙秦以利晋:高中文言文阅读方法总结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总的要求之下,按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分为“理解Β”级和“分析综合C”级两项。在这两项下面,共列六条具体要求:

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3.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1.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2.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3.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以上六条具体要求说明:高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首要条件,基于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考题设置上,一般理解题:

实词两道:

其一,考古今词义变化

其二,考一词多义

虚词一道,常考比较意义、用法的异同

句子一道,既可以有实、虚词的理解,也可以考句式的理解

再说说分析综合。对于信息的筛选提取、内容的归纳概括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则又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因为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因此,分析综合考题设置必考两题:

一道是,辨析从文中摘取的信息,是否能完全表达人物的思想、性格、功劳、业绩等;

一道是,对归纳概括的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辨其正误。

二.如何具体复习

(一).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常见实词”即浅易文言文中常用与次常用的词,这是从词语在运用时出现频率的角度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应当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第二点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即词义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虽然一个词理性地看有若干个意思,可一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最恰当的应该只有一个,这就需要调出该词的有关义项比较判别,确定哪个义项最恰当,这就是能力。

1.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本考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两种情况,对学习文言文困难不大。困难大的是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同的词,这类词的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词义扩大如:

“江”长江

一切大的河流

“好”女子相貌好看

一切美好的性质

②词义缩小如:

“臭”表示好坏气味均可

只表示坏气味

“让”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

后一意义不用了

③词义转移如:

“涕”眼泪

鼻涕

“偷”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偷窃

④词义弱化如:

“很”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

现在用“很”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

“怨”仇恨、怀恨

埋怨、责备

⑤词义强化

“恨”遗憾、不满意

仇恨、怀恨

“诛”责备

杀戮

⑥感情色彩变化如:

“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

品质恶劣(贬义词)

“爪牙”得力帮手(褒义词)

帮凶(贬义词)

“锻炼”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贬义词)

(褒义词)

⑦名称说法改变如:

“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2).注意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①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意偏在“异”。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句中的“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

(3).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意、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

“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力”的“爪牙”是用其本义;

“祁父,予王之爪牙”,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4).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里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字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

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如“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因此,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5).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①名词活用

a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天雨墙坏”(名词“雨”充当“天”的谓语,用作动词:下雨)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是自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在此带宾语“之”,即“我”,用作使动:让。。。。。。活下去)

c意动用法(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其家甚智其子”(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d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船”作“载”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

“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

“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象对待兄长那样)

“道芷阳间行”(名词“间”充当“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作动词“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象狗一样)

②动词活用

a活用作名词(这个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因而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

“以地事秦”(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c.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

③形容词活用

a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坚”、“锐”分别充当动词“被”、“执”的宾语,用作名词:铠甲,锐利的武器)

b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骄”带宾语“士”,用作动词:傲视)

c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殚,使。。。。。。竭;把。。。。。。全部拿出来)

d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如:

“良马期乎千里”(数量词“千里”受助动词“期”修饰,用作动词:行千里)

2.常见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自1992年开始,考文言虚词这道题,常从考试文本中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再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相应地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合成4个选项组成一题。所以,熟读文言课文很重要。

“常见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在阅读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是“之”、“以”、“及”、“乃”、“然”、“也”、“矣”等常用文言虚词和“如”、“抑”、“相”、“见”、“某”、“是”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虚词(它们是实词和虚词兼具的多义词)。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之”、“其”、“以”、“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注意一些多义词的虚词用法。

(1)《2002年考试说明》中列入考查范围的“常见文言虚词”(共20个):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高中语文课本较系统介绍的单音虚词还有:

要、但、耳、故、或、既、虽、遂、已、犹、哉

(2)前20个文言虚词归类:

①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为、所

②同类异词:若、乃、而、其、之

③句末虚词:者、也、乎、矣、焉、与,表示各种语气

④关联虚词:a.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然、固、则、而;b.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常见的几个双音节虚词:

①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

③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怎么样”。

④然后:顺承连词,可译作“之后”或保留。

⑤然则:可译作“既然这样……那……”。

⑥虽然:可译作“虽然如此”。

⑦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下面,我们具体做个小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人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下面各句中的“然”字,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贾人勃然作色

②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③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④渔者黯然而退

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⑥将军以为不然

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垂曰:“然,非汝,谁与成立?”

A.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①④句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⑤句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然而”;③⑦句中的“然”是代词“这样”;⑥⑧句中的“然”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2)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中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题干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这”;A项的“是”是形容词“对”、“正确”C项的“是”为判断动词;D项的“是”与“故”构成固定结构“所以”;与题干相同的是B项。]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济阴之贾人

吾欲之南海

B.舟薄于石

苛政猛于虎

C.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余是以记之

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惑而不从师

[A项(1)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2)句中的“之”,动词“往”。B项(1)句中的“于”,表对象的介词“在”;(2)句中的“于”,表比较的介词“比”。C项(1)句中的“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使用的工具“用”;(2)句中的“以”,介词,表原因“因”。D项(1)(2)句同为转折连词“却”。]

(二).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对“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的考查,重点放在对文中用法的理解上,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因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

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单独命题的不多,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近年对该考点将“了解”变为“理解”,足见该考点要求的难度有所加大。此项虽不列入2002年度考试范围,但2003年高考很可能考查。

1、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常见形式有两类:

b.一类是“……者……也”式及其变体。所谓“变体”,即单用“者”、“也”或“者也”。

c.另一类是用“乃”、“为”、“则”、“即”、“诚”、“非”、“是”等词表示判断。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所谓大者,非莽莽苍苍之天也。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

另外,还有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如:“此人力士”。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发出者。常见形式有两类:

a.一类是带“于、见、为、被”等标志词的被动句。例: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④亮马徐庶并以,为曹公所追迫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另一类是不带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句子要以意思上,从主谓语的关系上去理解判断。例:

⑥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3、宾语前置句

宾语本来在谓语之后,但在古汉语中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宾语常常提到谓语之前。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①沛公安在?②王曰:“何以知之?”

c.用“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何陋之有③唯才是举,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

d.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如:夜以继日

4、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A.省略主语B.省略谓语C.省略宾语D.介词宾语省略E.省略介词

下面我们具体做几个小练习。

在下列各句划线处填人正确答案序号

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

c省略句d被动句

①臣常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不吾知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⑤杞子自郑使使告于秦

(三).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这一能力要求的考查,高考命题过去主要着眼于对句意的理解把握,多年来一直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在一卷中考查,2002年起改为直接翻译,调到二卷中单独设题,分值由过去的3分增加到6分,考查的重点着眼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它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正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整体把握为保证,而准确的语言转换是其关键。因此,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通常的翻译方法:

留: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换: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

增:将句子省略部分补上,使句子顺一些。

删:删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

调: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往往因为不讲究规范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失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常见错误有错译,漏译、硬译和赘译等。

(一)、错译

错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最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这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有的同学把“裴公军霸上”(《鸿门宴》)这一句,译成“军队”,好象没错,其实,这里把“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有的同学能掌握这“军”字词类活用的特点,把这句译成“刘邦把军队驻扎在霸上”,这样翻译就准确无误了。

2、虚实混淆错难免

虚词实词混淆,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这是导致错译虚词的主要原因。例如,1979年上海市语文高考,有的考生就把“特与婴儿戏耳”,错译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显然,译者把虚词“特”、“耳”译错了——“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坐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3、固定句式拎不清

不熟悉固定句式,不善于拎出特殊句式,这是错译句式的根本原因。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淆之战》),有位同学把这里的“无乃不可乎”,译成“这不是不可以吗?”原来,这位同学把表示测度语气的“无乃……乎”,同表示反问语气的“不亦……乎”混淆了。(《淆之战》)的这句话可以译为:“军队远征劳累不堪,疲精力竭;远方的主人防备着我们,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又如,有的同学把“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错译成“村里有个年轻人爱多事,养着一只蟋蟀”,其错译原因就在于未能把握这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如果把这个句子译成“村里有个爱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这就扣住原文的句式特点,译对了。

4、单数复数不区分

单数复数不分,这是翻译人称代词的常见错误。文言文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区别。区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主要靠联系上下文。例如,翻译“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有的同学不注意联系上下,忽视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把这一句翻译成“蔺相如坚决挽留他”,把“之”字作为单数来处理,这就错了。有的同学同样翻译这一句,能联系上下,把“舍人相与谏”中的“相与”,和“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等”字,作为对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的依据,断定这里的“之”应为复数,译成“他们”,这就正确无误了。又如,“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中的“若”,翻译时如果注意了这“若”后面的“皆”字,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单数而翻译成“你”了。

(二)漏译

漏译,这了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思维不严密的表现。漏译主要表现在省略句的增补和误用保留法、删除法等方面。

1、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补出“触草木”的主语“蛇”,而漏补“尽死”的主语“草木”,就会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这才对。

1、该译词语作“保留”

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例如,有同学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这一句,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这里就漏译了“病”字。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正确了。

2、该译词语被删除

原文中本不该删除的词语,无意中被删除。例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有同学把其中的“其孰能讥之乎”,译成“谁还会讥笑他呢”。这样翻译,就无意中把表示反问语气的“其”字遗漏了。要落实这个“其”字,这句就得译成“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呢”。

(三)硬译

硬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缺乏灵活性的表现。硬译重要表现在对注释、特殊句式和专用名词的处理上。

1、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因为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把这一句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该根据原文的意思,变通一下,译成“祭祀用的牛羊”。有的同学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这就比较妥帖了。

2、倒装句式不意译

有同学把“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这样翻译,语句是否通顺暂且不谈,主要是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经点拨,该同学依照原句句式特点,灵活调整语序,把这句译成“寻找一个可以作为使者去回复秦国的人”,这样翻译就能体现原文句式特点了。

3、特殊句式不意译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被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来到了船上”,联系下文“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样翻译就讲不通。有的同学懂得,这里的“主人下马”与“客在船”,互文见义,把这句译成“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这就讲得通了。

4、专用名词不“保留”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的同学机械地把“龙”译成“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奇的动物”,写到译文中去,这就多此一举了。这里的“龙”,“保留”不译,倒干净利落。

(四)赘译

赘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随意性的表现,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1、画蛇添足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有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飞毛腿跑得快”。这里把“足”译成“飞毛腿”,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少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这样翻译很实在。

2、无中生有

有同学把“秦人开关延故”(《过秦论》),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有的同学把这句译成“秦军打开关门迎战敌人”,这就不错,译文字字有依据。

(一).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这是对分析综和能力提出的第一项能力要求,它是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考查筛选和提取文中的信息,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

这方面的考查,高考命题多年来一直采用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解答这类问题须注意,有时几个句子都与题干要求有关联,这就要仔细比较,斟酌其关系的远近,去粗取精,舍远求近。

怎样准确地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所给的往往是很概括的观点(或问题),然后要求在备选项中筛选出能够对观点(或问题)起支撑作用的具体材料。

2.分清材料类属

所谓材料,是指备选项中所提供的内容。分清这些材料的类属,才能判断它是否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何子平世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东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注]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归家奉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②何心独飨白粲。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Α.①③⑤Β.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

(解答这类问题,通常可采用排除法)本题可先找出不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句子,将有这些句子选项一概排除。③句是顾凯之挽留何子平在州中任职时说的话,何子平的“孝心”毫不相干。④句虽是何子平说的话,但这是他拒绝顾凯之“劝令以母老求县”的原因,它表明的是何子平的廉洁,当然也与“孝心”无关。这样,含有③④两句A、B、D三项皆被排除,答案只能是C。

(二).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解答本测试点考题,思路与方法有如下几点:

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御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正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

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干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草率行事。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地、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准是选对还是选错,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如:1996年第18题的题干:“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若只看到”刚直抗上,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把“举动”加进去,才能排除干扰,选出正确项。

3、借助注释,巧解题目。

阅读文后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用它来帮助理解文意。由注释,可知人物的优劣,如1993年高考对“刘聪”的注释;可知情节的内容,如1994年对“籍”的解释;表明作者的态度,如1991年阅读文后对“叔段”和“州吁”的注释。

4、析差异,排除干扰。

解题时,如果我们能了解选项设置模式,仔细排除干扰,就会提高命中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错型有:①夸大事实,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迷惑,错选答案。如1997年高考第19题C项,就夸大了仁杰语言艺术的效果,从而转换了仁杰的品质。②偷换概念,混淆是非。③正误相杂,以假扰真

阅读文言文,指出这则寓言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齐恒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恒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A.地位在上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下面的人就喜欢穿什么衣服,有地位的人往往领导服装新潮流

B.在上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上者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C.在上者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上者一定要注意衣着朴素,保持良好的风度仪表

D.地位在上的人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仿效什么,在上者讨厌什么,下面的人就讨厌什么。批判了那些讨好媚上的人

(三).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怎样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文中筛选法:

a.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b.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2)概括评价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3)抓住题眼法

这里说的题眼指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答须审读题,明确要求,抓住题眼,综合归类,找出答案。

(4)排除干扰法

考题中设置的干扰一般有:a.夸大事实,导致谬误;b.偷换概念,混淆是非;c.正误夹杂,真真假假。

解答时,抓住原文内容分析,辨明题干要求,了解干扰形式,就能达到解答目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於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如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其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秦晋联军压境,烛之武只有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突出晋国对秦构成的潜在威胁,进行分化,评析舍郑对秦有利,灭郑对秦不利的道理,才能使秦军退兵,据此可排除含有③⑤⑥句的A、B、D项,①②④句的分析是正确的。]

第二篇阙秦以利晋:徐胡二王传


陈寿

【原文】

徐邈宇景山,燕国苏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人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颖川典农中郎将,所在着称,赐爵关内侯。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于谷阳,御叔罚于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俯库。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了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公事去官。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子武嗣。六年,朝廷追思情节之士,诏曰:“夫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余财,朕甚嘉之。其赐邈等家谷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邈同郡韩观、曼游,有鉴识器干,与邈齐名,而在孙礼、卢毓先,为豫州刺史,甚有治功,卒官。卢钦着书,称邈曰:“徐公志高行洁,才博气猛。其施之也,高而不狷,洁而不介,博而守约,猛而能宽。圣人以清为难,而徐公之所易也。”右问钦:“徐公当武帝之时,人以为通,自在凉州及还京师,人以为介,何也?”钦答曰:“往者毛孝先、崔季

第三篇阙秦以利晋:辛毗杨阜高堂隆传


陈寿

【原文】

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也,其先建武中自陇西东迁。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毗,毗不得应命。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太祖将征荆州,次于西平。毗见太祖致谭意,太祖大悦。后数日,更欲先平荆州,使谭、尚自相弊。他日置酒,毗望太祖色,知有变,以语郭嘉。嘉白太祖,太祖谓毗曰:“谭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对曰:“明公无问信与诈也,直当论其势耳。,袁氏本兄弟相伐,非谓他人能间其间,乃谓天下可定于己也。今一旦求救于明公,此可知也。显甫见显思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败于外,谋臣诛于内,兄弟谗阋,国分为二,连年战伐,而介胄生虮虱,加以旱蝗,饥谨并臻,国无

第四篇阙秦以利晋:诸葛滕二孙濮阳传


陈寿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少知名。弱冠拜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侍太子登讲论道艺,并为宾友。从中庶子转为左辅都尉。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竺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绩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乃以驴赐恪。他日复见,权问恪曰:”卿父与叔父孰贤?“对曰:”臣父为优。“权问其故。对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为优。“权又大噱。

命恪行酒,至张昭前,昭先有酒色,不肯饮。曰:“此非养老之礼也。”权曰:“卿其能令张公辞屈,乃当饮之耳。”恪难昭曰:“昔师尚父九十,秉旄仗钺,犹未告老也。

今军旅之事,将军在后,酒食之事,将军在先,何谓不养老也?“昭卒无辞,遂为尽爵。

后蜀好,群臣并会,权谓使曰:“此诸葛恪雅使至骑乘,还告丞相,为致好马。”恪因下谢,权曰:“马未至面谢何也?”恪对曰:“夫蜀者陛下之外厩,今有恩诏,马必至也,安敢不谢?”恪之才捷,皆此类也。权甚异之,欲试以事,令守节度。节度掌军粮谷,文书繁猥,非其好也。

恪以丹杨山险,民多果劲,虽前发兵,徒得外县平民而已。其余深远,莫能禽尽,屡自求乞为官出之。三年可得甲士四万。众议咸以“丹杨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其幽邃民人,未尝人城邑,对长吏,皆仗兵野逸,白首于林莽。逋亡宿恶,咸共逃窜。山出铜铁,自铸甲兵。俗好武习战,高尚气力,其升山赴险,抵突丛棘。若鱼之走渊,

第五篇阙秦以利晋:战国策·秦策一


卫鞅亡魏入秦

原文: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深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译文:卫鞅从魏国逃到秦国,秦孝公任用他为丞相,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商君治理秦国,法令雷厉风行,公平无私。惩罚,不忌避威势强大的贵族;奖赏,不偏私关系特殊的亲信,法令实施至于太子,依法处治。师、傅犯法,处以黥,劓之刑,一周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但刑罚严酷,缺少仁恩,只是用强力压服人而已。孝公实行商君新法十八年后,重病卧床不起,打算传位给商君,商君辞谢不受。孝公死后,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请求告老还乡。有人游说惠王说:“大臣权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现在国内连妇女、儿童都说法令是商君的法令,并不说是大王的法令。这样,君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况且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人,希望大王想办法对付他吧。”商君害怕受诛,想返回魏国。秦人不许他出境,说:“商君的法令很严厉。”因此不能出境,他走投无路,只好返回。惠王即以车裂的极刑处死了商鞅,而秦国人并不表示同情。


苏秦始将连横

原文: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买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尧伐

第六篇阙秦以利晋:扁鹊仓公列传

邱永山 译注
【说明】这是一篇记叙古代名医事迹的合传。一位是战国时期的扁鹊,另一位是西汉初年的淳于意。通过两千多年前享有盛誉的名医业绩介绍,能使人了解到祖国传统医学在那时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医学家们不仅善于综合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也能使用汤剂、针灸、药酒、药熨、按摩、甚至食疗等各种治疗手段;他们医治的疾病也很广泛,诸如现代医学的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均有涉及。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当时医学理论的提高,通过他们及其之前的医学家的努力,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已初具规模,人们在努力掌握这种理论以指导医疗实践。他们都主张治疗要从实际病情出发,要精心慎重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对以偏概全、浅尝辄止、墨守成规的错误态度。他们也提出了有关疾病预防的一些问题,反映了预防医学也引起了这些有远见的医学家的注意。作者笔下的扁鹊、淳于意,都是既有某些传奇色彩而又深深植根生活实际的艺术形象。传奇色彩使人物个性更生动鲜明;植根生活使他们的言谈举止真切如睹,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性。这种使传奇和写实把握得恰到好处,以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的结合,也就使传中的艺术形象神而不诬,奇而不诞,夸张而不失实。这是本文最有特色之处。另外,古医书往往术语叠出,文字也抽象生涩,令人望而却步。此文中所谈,主要是医术,作者却能在平实的叙述中时见波澜陡起,读来也算得晓畅易懂,文章的故事性、通俗性得到一定的提高,于是这篇专业性很强的文章,自然会引起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次,文章的选材也颇具匠心。文中对扁鹊、淳于意的重要生平,尤其是从师经过、医术精妙等,都能娓娓谈来,毫不板滞雷同。同写名医,同写医术,能避免此弊,足见作者选择材料时,趋新避同的价值取向。文章在介绍淳于意时,选写了24条和医案类似的材料,作者却把它们写得段段精采新奇,使人不觉重复冗长,充分显示他医术的超绝精妙,一位令人啧啧赞叹的医学家形象也就栩栩如生出现在人们眼前。
扁鹊是渤海郡

第七篇阙秦以利晋:秦本纪

【秦本纪简介】这篇本纪记载的是秦氏族从兴起、发展到称霸天下、秦始皇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秦本为地处偏远的西方的一个部落,其远祖多以驯兽驾车见长,从虞舜到周代屡屡有功:柏翳(yì,益)佐禹治水,舜赐姓嬴氏;费昌为汤驾车败桀于鸣条,中

第八篇阙秦以利晋:一夫何以退一师?_1500字


  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
  翻开高中语文课本的第一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不禁心头一震,一“退”字足以吸引我,一夫何退一师?通读全文,略有感慨,便做此文。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连年争战,一些有才干的政治家在时势的造就下,也越发被人们发现。
  当秦晋联合围郑“国危矣”的时候,佚之狐向郑伯举荐了还名不见经传的烛之武,他断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或许我们可以说,是佚之狐这赏识人才千里马的伯乐发现了这千里马,才使得这满腹才能的烛之武由平凡的职位中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我们可以仔细地想一想,在哪个烽火不断,狼烟四起,急需人才的时代里,佚之狐既看出了烛之武的才华横溢,有一夫扫千军的气魄,何不早荐之?是烛之武的错吗?非也。是郑伯的无视?是官场之间的尔虞我诈?……但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在那样的时代,有多少像烛之武这样优秀的人才淹没,使得当国难当头,百姓处危急时刻,烛之武才被召来,想起了多年的无人问津,烛之武不禁发起了满腹的牢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埋怨,也是对郑伯的责备,他如此傲慢,毫不客气地讲,是期望郑伯能够更早地赏识人才,“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室”真正的时代英雄是不会与其一样甘于老去,无所作为,或许睿智的千里马会去寻找他们的伯乐,简简单单的言语之中,所含的是一个年老矣的爱国忠臣的沧桑,但我们可以想象,此次烛之武应召而来,到最后的郑伯含有的威胁之意的“然郑亡,子亦不利焉。”而“许之”我想既然来了,而且刚如此傲慢,是来源于自己多年的关心时事,研究时势,博览区书,二逐渐含有的能力,才干的自信,我想他此次前行,以一个老头的身份而夜缒而出,为的肯定不是自己个人的安全,年老了,生死之是早已搁置一边,仅有的只是以的微薄之力,挽救国家于存亡之间,为的只是他那颗执着的爱国忧民之心,以及那满腔的政治抱负。
  于是他勇敢地出发了,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首先很巧妙了让一于秦国,使得秦伯宁愿听自己的陈述,也为自己后面的说服埋下了伏笔,紧接着他从考虑,诉说。如果秦国助晋灭掉了郑,不仅助去了晋国的势力,还消弱了本国的势力,还为日后“何厌之有”的晋国灭掉自己埋下祸害。如此几句一来,便大掉秦伯胃口,一旦涉及带了本国的利益问题,便使秦伯注意到了这个人来头不简单,于是烛之武很好地占领了有力的地位,使秦伯不得不听自己说下去。接下来烛之武又再一次分析了,若舍郑为东道主结为同盟,行李之往来,共其贫困,必对秦,有利无害,又再一次让秦王看到了利益问题,激起了他舍为郑,同盟的想法。殊不知,此时的秦伯像是个三岁小孩,被烛之武拿走塘跟着走。最后烛之武又挑拨了秦晋两国,激起了秦伯对历史往事的回忆,说明了秦伯曾帮助晋国,而且晋也曾答应给其城池,然而晋朝济而夕设版”,以引起秦伯的恨意,到最后烛之武很好地说明晋灭郑一阙秦,不阙秦,晋何已获利”一句“唯君图之”,与郑人盟。
  全文至此,我等皆为烛之武严谨的思维逻辑,有条不稳的陈说,以及对大局的一番分析而佩服得五体投地,十句说词便退掉了秦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睿智,能言善辩,有爱国之心,忧民之意而又轻狂、傲慢的烛之武。
  同时也引发了生活在新世纪的人们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正式烛之武多次涉及到秦国的利益问题才更好地配上自己的口才而取得成功。
  如今的世界局势我想也是如此吧!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夫何以退一师?时势造就英雄,英雄也利用了“时势”退掉了一师。
 
    福建漳州漳浦县漳浦一中高一:认真的孩子

第九篇阙秦以利晋:相和歌辞



公无渡河


唐·李白


【原文】


黄河西来决昆仑①,咆哮万里触龙门②。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③百川,儿啼不窥家④。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⑤。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虎可搏,河难冯⑥,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

第十篇阙秦以利晋:诸葛亮传


陈寿

【原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圭,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都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遣法正迎先主,使击张鲁。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掩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取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suanjikaoshi/106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