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CFA】

老乡篇一:老乡_750字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暂且叫他大鼻子吧。
  第一次碰到大鼻子,是几年前和同学在开化游玩的时候,在一个景区的入口附近。
  游客络绎不绝,人流涌动如潮。大家背对着高耸入云的大山,无不在忙着自拍留念。但大鼻子不是这样。他到处转悠,瞅瞅这个,看看那个,甚至时不时还凑到别人身旁,偷听人家在讲些什么。
  我和几个同学感到很不安——“也许是个小偷?”。讨论决定:由我去和他交流下,如果发现不对劲,马上报告保安。
  “叔叔,您在干什么?”他见到我,十分紧张,嗫嚅道:“我是从外地来打工的......”。“那您在这想干吗?”“没干吗呀。”“可您老盯着别人?”“我……我在找人。”“找谁?”“找老乡。我来这儿三年了,还没遇到过一个老乡。”
  我和同学有点同情他了。
  大鼻子似乎有自己的一套计划,总是在开化的各个景点附近寻找。因此我们也老是碰到他。
  有一次,我看见他神情大异,跟一个老头聊了很久,最终还是失望地同他告别了。“不是?”“不是,他是临市的。”“这难道不算老乡嘛?”他摇了摇头,固执地说:“都不是同一个市,能算是老乡吗?”说完,他就撇开两条瘦腿,消失在人海中。
  大鼻子找到“老乡”,是在一个下午。我们在一个茶楼上,突然看见他和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在楼下拉扯。
  只见大鼻子激动地说:“你是我老乡,绝对的老乡!”那中年男人甩开他的手,整了整领带,呵斥道:“老乡?谁和你是老乡,老子可是本地人!”“你刚才打电话说的方言,就是我们那地方的!”男人厌恶地走开了——“神经病!”
  听了这话,大鼻子的身体晃了一下。
  在嘉兴前最后一次碰到大鼻子,是带一对老人来看演出。这对老人脸色凄苦,衣衫褴褛。
  “叔叔,您找到老乡了?”“没呢。他们是一对残疾夫妇,东北的,也没有老乡。我对他们说,我们做老乡吧。”
  我们欣慰地笑了。
  一个同学突然伸出了自己的手:“那加我们三个?”大鼻子惊奇地问:“你们几个小孩子?”
  “我们来这里旅游了这么多天,也没遇见一个老乡。”

老乡篇二:我的父老乡亲_1200字


  我生活在农村,我的父老乡们亲也生活在农村。我一直不理解父老乡亲们那种近乎吝啬的简朴。
  他们总是把钱看得万分重要。能不用钱的地方绝对不用钱,能用五角钱的地方,据对不用六角钱。他们甚至连放坏的蔬菜都舍不得扔。虽然物价一直上涨,纸币一直贬值,但是还总是积极的存钱,如果要评比存钱的积极性,相信他们一定都会得冠军。而且几乎不在自己的衣着饮食上花费一个子。
  现在我稍微长大了一些,才理解了他们。其实我误会了他们很多很多。其实他们也有很多很多说不出的苦衷。存钱是为了防老,为了防病,为了防教育……每每想到这些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了父老乡亲们那熟悉的面庞和那艰难前进的颤颤巍巍的不屈身躯。他们并不为伟大,也不出名;无钱,无权,也无势。他们甚至很卑微。卑微的就像那山涧边的小草,在人们欣赏崇高的崖顶之松时谁也不会去注意他们。就连低头路过,也不会多藐他们一眼。也不会顾及他们内心的感受,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他们,谁也可以随意伤害他们。但是他们却不屈地生存着,顽强地生存着。牛羊啃过,照样长;镰刀割过,照样长。无论什么也不能打倒他们,只要他们的根还在。也许有人会说他们犯贱,但他们却贱的伟大,他们“贱”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气神!!!父亲告诉我,这就是草根阶层——一个所受到的伤害远远多于所受到的关爱的阶层。我们就是属于这个阶层的。
  父老乡亲们大多没上过什么学。也就仅仅是认识几个字而已。这就注定他们基本上全部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重体力劳动者。最欢迎他们的职业就是在煤矿、铁矿等毫无安全保障的私人小矿井下井。其次是在私人小钢厂上班。最后就是在建筑队里干活。前者是一个提着脑袋干活的高危职业,中间的是一个工资可怜的让人落泪的工作。最后的一个是每天最少工作11个小时的足以让人的肢体提前报废的重体力劳动。“三险”“五保”对他们来说是个奢侈的梦。没有年终、过节的假期和福利咱们暂且不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老板不克扣工资,能够按时发工资。
  也许有的人会说,当农民多好啊。没有了工作还有地可种,不会有冻饿之虞。不像我们市民失业之后也只有领一个低保啦。其实使他们太天真了。农民种地一年的收入连他们的低保都不够。而且他们市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领到相当于农民劳作一年的收入。现在的农民已经把种地当做了一种副业。种一年地,辛辛苦苦,累死累活,早起晚归,全家上阵。到最后连一个孩子一年的上学的费用都不够。即使一个玉米杆上结10个玉米穗,也根本远远不足全家人一年的开销。以至于农村的孩子一听到与“农”字有关的大学、与“农”字有关的东西就敬而远之。是因为他们都被这个“农”字给吓怕了!
  原来有人说农民“靠天吃饭”。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是不准确的。风调雨顺获得丰产是故然高兴。但是这欣喜就如同电光石火,稍纵即逝。——因为丰产不丰收。原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被迫让成片成片的蔬菜瓜果烂在地里。他们没文化,不会、也不知道像谁哭诉。只能用这种无声的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愤怒!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强调你的感受。”我觉得这句话对我的父老乡亲来说应该改为:“这个世界并不在乎你的自尊,只会在乎你做出来的成绩,然后再去打击你的自尊。”
  农业、农村、农民,最苦、最累、最伤心!这就是与“农”有关的东西的现状!也是广大父老乡亲们的现状!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高一:李培栋

老乡篇三:我们村的老枇杷_700字

  时光如流水般向东流去。流着流着,一些童年的回忆也随着河流漂向了远方,最终烟消云散。而那株老枇杷树,却依旧那么精神仿佛永垂不朽的战士。他陪着淳朴的老乡们,历经风吹雨打,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说到它是老树,的确不辜负“老”这个字。据几代老乡估摸算来,大概有一百岁高寿了。看哪,老枇杷树那坚硬而饱经沧桑的树皮,仿佛诉说着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老乡们爱戴它,给它挂了一个牌子,让路人感受那不变的风貌,体会那饱经的沧桑。
  又是一个盛夏,炎炎的烈日无情的炙烤着无遮无拦的大地。此时的老枇杷树,早已枝繁叶茂,一片片又绿又宽大的叶子几乎是密不透风的叠在一起。老枇杷树并不是很高,但伸出去的枝叶鬼斧神工一般形成了直径大约十米的的绿色伞盖,远远看去,又像绿色的大蘑菇,也像短柄的绿伞,这绿伞,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个天然的遮阳处树下有两家小店,屋顶上那一层厚厚的泥,全是老枇杷树落下的叶子堆成的,正好遮了阳光,非常凉快。天热了,收工回家的老乡们喜欢到这两家小店聚聚,喝着清茶,光着膀子打麻将、扑克,那叫一个凉快。老乡们都感慨:”这树虽老,却还能遮阳。没了它,都不敢想象会热成什么样了!”就这样,老树在炎热的夏天无私地为老乡们送去了阴凉和清爽。
  刺骨的冬风剥去了老枇杷树的外衣,它只能伸着光秃秃的树枝,抵御着冬风的冲击。但是,随着冬天到来的还有春节。春节快到了,老乡们怎么会忘了无私的老枇杷树呢?他们给老枇杷树披上了红灯笼外套,还给它烧香。原本光秃秃的老树,一下子变得好看多了。因为老乡们认为老树是他们的守护神啊!就这样,老乡们在冬天,守护着老枇杷树。
  经历了沧桑的老树,受到了老乡们的爱戴。没有为什么,因为它是老乡们的守护神!
 
    初一:全业弘

老乡篇四:改写天沙净_500字


  秋风瑟瑟,树叶枯黄,随阵阵秋风纷纷飘落,洛阳城内,冷风飕飕,让人感觉到秋天的一片凄凉景象。
 
  一个夜晚,我来到窗前,一轮明月撒下淡淡的荧光,遥望远方的家乡,我心里涌起一股思乡之情,他随手拾起飘落在窗前的一片落叶,仔细端详着,他的思绪随着落叶飘向远方的家乡,他不禁思念起家乡的父母、亲人……
 
  我坐在桌前,铺纸磨墨,正准备给家里父母写信,提起笔,千言万言不知从何写起,顿时,我脑海里浮现出童年时与父母相聚的快乐时光,与弟弟妹妹嬉戏玩耍的快乐场面…想着,想着,他不禁热泪盈眶,一时间,他心中的情感犹如泉水般涌出,把所有的思念之情倾诉于笔端,寄托于这封家书中,我一边写,一边感慨,写写改改,改改写写,终于写完了。他把信封好来,齐整整地放桌上。
 
  第二天早晨,我拿着家书,匆匆跑去找老乡,叫老乡帮捎信回家。当我经过大树下,恰逢这位老乡正要启程返乡,于是,我连忙将信交给老乡。突然,我又人朋友手中要回了信,生怕信中漏写了什么,又检查了多遍,将拆开的信封好之后,再将信郑重地交给老乡,千叮咛,万嘱咐,真可谓“家书抵万金”呀!
 
  老乡便接过信,细心装好,跨身上马,“驾—-”老乡扬鞭而,我在原地久久地伫立着,眼睛中满足泪水,一阵秋风拂过,吹落他的泪水。
 
    初一:616129131

老乡篇五:改写《十五从军征》_700字


  汉时,社会动荡,战事不断。一个刚刚十五岁的少年也只好背井离乡,随着军队四处出征。时光如茬,转眼,六十五年过期了,一个年近八旬的退伍老兵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在回乡的路上,心中充满了憧憬……
  一路上,他不断的想,不断地对自己说:“我的爸爸妈妈们,他们还健在吗?我的姐妹们,现在怎么样了?我回了家,他们还认得我吗?”带着一个又一个的问号,他的步伐不禁快了许多……
  还未到村口,他便急匆匆地拦下一个村里的老乡,急切地问:“我家里都还有些什么人?”“你是?”那老乡狐疑地打量着他。“我就是六十五年前参军出去打仗的少年啊!”“啊,是你!”“快说,我家里都还有些什么人?”老乡那热情洋溢的脸上,瞬时变得冰冷、沉痛。半晌,他指着远处一片小林子,说:“那儿就是你的家,松鼠、柏树间,一片荒凉的坟墓。”蓦地,他明白了一切。出征在外六十五年,回到家乡,竟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了!
  他抑制住失去亲人那满心的悲痛,步履蹒跚地来到家门口,推开那尘封已久的大门。房子很久都没有人住过了,随处可见那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漫天飞舞的灰尘更是络绎不绝。狗洞里已不在有家狗了,而是一大只一大只的野兔从中钻进钻出就连一向惧怕人类的野鸡,此刻也在房梁上飞来飞去。庭院里一株又一株野生的稻穗迎风飘扬;井台边兴起的野葵欣欣向荣。
  此时,他的肚子已是“咕咕”地叫了起来,没有什么可以吃的,只好采写野谷舂米做饭,弄些野葵煮汤做菜,凑合着填饱肚子。
  汤和饭一会儿就熟了,却没有哪一个能与他共享。想起从前一家人围在桌旁吃饭那有说有笑的情景,他再也没有心思吃饭了。走出大门向东张望,泪,再一次洒落在他的征衣上……
    六年级:zx5641

老乡篇六:悠长乡思落叶传——《秋思》故事改编_700字


  《秋思》作者:唐代诗人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思》的译文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下面是我对张籍《秋思》的故事改编:
  秋天,已悄悄来临。
  洛阳城的秋天,使我感到凄清。树上的黄叶儿,打着转儿,不一会儿,就静静地躺在了地上。秋雨绵绵,任凭那凉飕飕的雨丝儿拂在我的脸上。此时,身在异乡,人为异客,而我的心却是思乡之心。
  “家里还好吗?经济会不会短缺?父母妻儿安康吗?也许他们在怪我不孝吧?……”心中,或许是想家吧,我不停地自问。
  窗外的黄叶如蝶,又似一张张信纸,引起了我给家中写信的念头。于是,我备好纸笔。可是,要写了,却觉得心中的话语太多太多。这一夜,我一夜未眠……
  第二天,屋旁正好路过一个老乡。我急忙开门,说了声:“大哥,麻烦一下。”“什么话,自己人,有啥事,说吧!”“我这有封信,想请你帮我捎回家去。”说着,我递上了那封信。“好的,一定送到。”老乡说完,就上了马,这就向我道别。“再见,大哥——哎,等等,能不能再让我看看,有没有落下什么话。”“行!”他解下包袱,把信递还给我。我又看了一遍,觉得差不多了,就再交给他。他问我还需什么,我也说不清还忘了什么,就摇了摇头,看着老乡把那信封小心翼翼地装进包袱。
  老乡已策马奔去。我看着人马消失在那秋叶中,一声长叹:“啊……就让那张张黄叶,变为邮票,捎去我那缕缕思乡的愁苦吧……”
 
    城东小学五年级:周晓月

老乡篇七:[古诗词]秋思_700字


  洛阳城里,秋风乍起,金秋的落叶纷纷飘落。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是否孤独?当张籍接过那一片落叶,望着这幅忧愁的景象,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家乡亲人的脸颊,那样和蔼,那样亲切,是那样拥有灿烂的微笑!
  想着,他铺开一张无暇的白纸,将笔一提,准备给家人亲人们写一封家书。可是他又不知该从何写起!想对家人表达的话太多太多了,三言两语又岂是能一泄而快?他先想到了自己年迈的老母亲,是否平安?带上一句亲切的问候语:“母亲,在家过得可好?家人是否平安?我在这儿过得很好,无病,什么也不缺,健康着呢!”也许,他还更想念自己的妻儿吧:“请不要埋怨我在外地没有关心你们,可心中却有无限牵挂!多吃饭,别再骨瘦如柴!”他还会对大姨说:“请不要担心我,我非常好,丰衣足食… …” 直到张籍写到深夜,直到恍惚中,他睡着了… …
  第二天醒来,他才发觉自己睡过头了。听说一位老乡要回老家去,便马上跑到老乡家里,告诉他:“兄长,听说您要回老家能否帮我个忙?”“兄弟请说。”张籍把老乡抢到他家里 :“我给家里写了封家书,麻烦兄长把它送回家。”说着,他将信递到老乡手里。就在老乡接过信的那一瞬间,他又赶忙拆开信封添上了一句:“我儿今年长多高了?身体是否健康?多多补充营养!”添上后,将信折好,再次递给老乡。老乡拿着信走了,可没当他走几步,张籍有上前拦住,又在上面添上了一句:“家中小黄狗可好?有无仔仔?”接着,郑重地将信封递给老乡:“麻烦一定要帮我保管好这封信,因为,这里饱含着我对家人的无限牵挂!”老乡走了,张籍望着他远去的背影,直到在他眼前消失的无影无踪,直到听到马蹄声响起,这才放心地坐下。
  张籍想着想着,提笔写了一首诗: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五年级:汤璇媛

老乡篇八:我的家乡_550字

  我的家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树叶苍翠欲滴,绿树成荫,果园里拥有果实累累,菜畦里有辛勤的农民伯伯干活……
  春天的早晨,小鸟在树梢上窃窃私语,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伴随着春风。你看,那风吹杨柳,她把长长的辫子放进池塘,打扮着。春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洒在马路上,洒在树叶上,洒在人家的房屋上,耀出一片亮光来,跳着快乐的集体舞,好不惬意。
  夏天,烈日当空,太阳公公恶狠狠的照着万物,农民伯伯依然在耕地,大汗漓淋,可能是夏弟弟不狠心,带来阵阵微微的风,轻轻地抹掉农民伯伯的汗。然而,夏天也是西瓜成熟之季,顽皮的孩子们,抱着西瓜,躲在绿荫下乘凉,不时有一些老乡摆龙门阵。
  秋天天高气爽,这一季正是丰收之季,农民伯伯满脸笑容,背着箩筐,到田畦,看看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久,田畦·菜畦被一扫而光,农民伯伯满载而归。至于果园,老乡们爱摘不摘,一般自己吃,另一半几乎拿去送人了。
  寒冷的冬天,老乡都躲家里烤火了,只有他们——小朋友们,一个个活泼可爱,冒着大雪,为了好玩,跑出去堆雪人了,看着自己的作品洋洋得意。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朴实,纯洁,和谐的地方。
    五年级:陈彦炜

老乡篇九:探险燕子洞_500字

  燕子洞在陕西省石泉县境内,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溶洞,听当地老乡说:德国的两个探险家带着氧气,走了几十公里都没有把燕子洞走完。
  我们由老乡带路,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着,在快上山时,被一条挡住了去路,看着清澈见底的河水,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下河,老乡拉住我要背我过河,我说:“我要自己走”。那时刚好有太阳,金色的阳光照在河里,河水像洒了一层金色的雪花。老乡拉着我在河里走,河水在脚下哗啦啦地流着,冰冰凉凉的,我一边喊着爽呆了,一边听着河水歌唱,这简直就是享受生活啊!刚跟河水再见,迎面就是大山,可真是水送山迎呀!
  上山了,路边的绿景美极了,走在台阶上,就像走在植物的天堂。在半山腰有一个大自然形成的溶洞,这就是燕子洞。
  燕子洞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我们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点燃的蜡烛,烛光聚在一起,火树银花,我看到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棕榈树,有的像怪兽的脚,有的像大象的鼻子。这些奇奇怪怪的石头中,有一个神奇的大石头,很像孔雀开屏,烛光照上去金光闪闪。走到洞的深处,有一群群大蝙蝠在吱吱地叫着,我想起了妖怪洞里吃人的毒蝙蝠,心里很害怕,就退出了溶洞。
  我希望燕子洞以后能像街道一样装上路灯,修上停车场和公路,那样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里面的美景了。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kuaijikaoshi/108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