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内审师】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及注释译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
  ⑵独:独自。
  ⑶异乡:他乡。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译文
  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我想故乡的亲人兄弟们都会登高望远,佩戴茱萸,这时他们会发现少了我一人不在。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佩带茱萸囊,据说可以避灾。茱萸,一名越椒,一种有香气的植物。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自己不在内。好象遗憾的不是自己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刘学锴)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重阳节扫墓作文范文(五篇)


  重阳节扫墓作文400字(1)
  翻开日历,才知道到今天已经是10月22日,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应该给爷爷奶奶做些什么呢?忽然厨房间飘出一阵香味,原来是奶奶正在做我最喜欢的——红烧鱼。呵!对呀,要不就给爷爷奶奶做一道可口的菜吧。可是,我又不会做菜,怎么办呢?
  趁着奶奶正在烧菜,我溜进了厨房,仔细观察着奶奶是怎么烧的。原来做一道菜这么简单呀!一会儿,奶奶就烧完了。我对奶奶说:“下面让我做两道菜,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奶奶高兴地答应了。
  我学着奶奶做菜时候的样子开始行动了。我准备先做一碗鸡蛋汤,再做一盘麻辣豆腐。我先把鸡蛋敲碎把蛋清蛋黄倒入碗中,然后搅拌一下,再撒上一点盐,一些葱,接着继续搅拌均匀。我又在锅中倒入一些水,等水烧开后,把搅拌好的鸡蛋倒入锅中。等3、4分钟后,滴入几滴麻油,香喷喷的鸡蛋汤就做好了。
  紧接着,我准备做麻辣豆腐。我先在锅中倒入一些水,等水烧开后再放入少许盐。这时,锅中发出了“兹兹”的声音。趁着这时候,我就把豆腐切好,然后等锅中的声音变轻以后就把豆腐倒入锅中,用铲子轻轻翻个身。等过了约3分钟,再浇上一点辣油把锅盖盖上,差不多再过5分钟,麻辣豆腐就好了。
  我把做好的两道菜放在桌上,累得我手脚有点发麻了。我望着自己亲手做的菜,心想:原来做几道菜并不是那么简单,自己做两道菜就已经累成这样了,那爷爷奶奶呢,他们平日里都做这么一大桌菜,他们也没喊过一声累啊。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要深深地感谢他们。
  要吃晚饭了,爸爸妈妈也下班回来了。我自豪地对爸爸妈妈说:“这两道菜菜都是我做的,这是我送给爷爷奶奶的重阳节礼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品尝着我做的菜,不停地夸我。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重阳节扫墓作文400字(2)
  重阳节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同回老家看望外公外婆。两个月没见面,眼前的外婆好像又老了许多,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白头发更多了,背也更驼了,再加上腰椎间盘突出,行动十分困难。
  吃过晚饭,我把外婆扶到床上,手捏着拳头轻轻地给外婆捶背。我一边捶一边说:“外婆,您要经常出去散步,这样不容易衰老,身体会更健康。”捶了一会儿,我问外婆:“舒服吗?”外婆高兴地点点头说:“真是舒服极了!”我还向外婆保证:“你如果保养好,腿脚灵便,等到明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登高爬山。”外婆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我的外婆是一位慈祥、心地善良的老人,也是一位特别勤劳、爱干净的老人。每次我上外婆家,她都会给我煮——我最喜欢吃的“晓澳米粉”,还帮我洗澡,洗衣服。外婆关心我,爱护我,我也爱外婆,我长大以后会更孝敬她。
  重阳节扫墓作文400字(3)
  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听妈妈说重阳节又叫敬老节、爱老节,老师安排我们要在这一天孝敬老人,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今天,我和四(3)班的同学一起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去中山市社会福利院义演,陪老人们一起过这个重阳节。
  到了福利院门口,孙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件义工服,有的人穿上刚刚好,有的人太胖,穿上去像是穿了紧身衣;有的人太瘦,穿上去像是坐上了秋千,空荡荡的。我们把精心准备好的食物、水果、礼物拿出来,每桌放两个,依次摆放好。准备好东西,我去看了一下主持稿,原来里面有讲白话的,也有讲普通话的,我想:这可能是为了方便老人能听明白那个意思吧!
  活动开始了!这也意味着精彩的节目即将上演。首先,我们欣赏了李龙迪给大家带来的活力充沛的拉丁舞,她的表演充满激情。接着,三(1)班的黄靖欣为我们带来了一曲悠扬的葫芦丝,她的表演充满民族风情。最后,我们一起唱了一首《感恩的心》,他们听了以后,个个拍手叫绝。节目中间,还穿插了游戏环节,第一个游戏是扔球,老人们的眼力可真好,球全中了!最后一个游戏是夹球,老人们的手力可真好,没有一个是掉了的。
  活动快要结束了,我们给老人们每人发了一串佛珠手链,老人们连声对我们说:“谢谢!”他们拿着食物,戴着手链,我们扶着他们开开心心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这真是一个快乐而又温馨的九九重阳节!
  重阳节扫墓作文400字(4)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吃重阳糕等活动。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我们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秋天天气转冷,外婆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外婆太罗里吧嗦!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但重阳节那天,天气很冷,我知道外婆最怕冷,于是就想用几句亲切的问候,我相信这样温和的话语,一定会使外婆忘记寒冷的,她心里感到的一定是暖洋洋的。
  重阳节扫墓作文400字(5)
  重阳节节快到了,老师说要送一份礼物给爷爷奶奶。我不知送什么才好。我去问妈妈,妈妈说:“你奶奶洗衣服太劳累了,家里的大洗衣机又不舍得用,说浪费水和电。我们买一个小洗衣机给她吧。”我连声说好。
  接着妈妈从网上找小洗衣机,找了半天总算是找到了。那里有两种颜色,我选了一个紫色的。妈妈付了钱说:“这个洗衣机要一百五,我从你零花钱中拿走五十元。”天哪!这可是我五个月的零花钱哪!我想。但是因为这是送给奶奶的节日礼物,所以我很爽快地答应了。
  洗衣机三天后就到了。当时妈妈拿回来的只是包好的箱子。等吃过晚饭,我就等不及了,小声地对妈妈说:“我想把礼物送给奶奶。”妈妈答应了。于是我把奶奶拉到箱子旁神秘地说:“奶奶,您看好了,我有一件法宝要给您看!”我剪开箱子,看到奶奶一副吃惊的样子,我得意地说:“怎么样?喜欢吗?这可是我五个月的零花钱加妈妈的一百元钱买的呢。”这时,奶奶一把抱住了我说:“我的乖孩子,你长大了,懂事了,会为我着想了。奶奶真是太高兴了!”我的脸上也不禁乐开了花。
  祝天下所有的爷爷奶奶们重阳节快乐!
  重阳节扫墓作文400字(6)
  昨天上午十点多,我和叔叔、爷爷、弟弟、爸爸、还有其他所有的亲戚一起去扫墓。到了那里,我的心是无比兴奋呐!然后,我们上了一级一级陡峭的楼梯,到了最高山,我们去拜祭我的太奶奶和一些爸爸的叔公了。果然,我见到了很多的亲戚。有爷爷的妹妹、还有从香港回来到大陆的一些表叔、还有我觉得最可爱最阳光的由由妹妹。然后,见到了亲戚们,我就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问好。可是,上山扫墓有一个坏处:弟弟总是要人抱,因为他害怕鞭炮。笑死我了,弟弟害怕鞭炮呀!虽然,我小时候也是一样害怕鞭炮,可是我长大了以后就不害怕了。然后我送了由由妹妹一小包紫菜,然后由由妹妹就谢谢我了。再后来,我和一些表叔还有一些其他亲戚聊天的时候,忽然有一串鞭炮大声的噼里啪啦响。就像一群淘气的小孩趁我发呆的时候故意吓我一大跳,果然我吓了一大跳。然后我们就下了两级楼梯(刚才让我和亲戚们休息的地方是最高的休息处)祭拜老祖宗,后来我看到了一只烤猪,好香呀,看起来很好吃。我心里一边想一边流着大量的嘴馋口水。真的,我真的好想吃呀!然后,有一个叔公派发给我十五支很像茱萸的一个东西。然后我就跪到一个纸板上面很像鞠躬一样祭拜老祖宗。我心里想:太奶奶,您放心,我一定会每年祭拜你的!我想到了一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真的好开心,我觉得祭拜老祖宗是个孝顺的动作。

(4)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感悟_700字

重阳感悟
  摘要:我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5)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我们的重阳节_300字

  今天是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十月秋高气爽,应该是登山的好日子。可是,今年的重阳,一直飘着毛毛细雨,太阳公公很小气,也不露个脸笑一下。
  唐代大诗人王维写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他独自一人重阳登高、思念远方家人的情感。听老师讲解这首诗的时候,我却暗暗想:我比他要幸运多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在我身边,每个人都爱着我。
  今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爷爷奶奶在厨房里忙忙碌碌,老爸在陪着客人聊天说笑,妈妈在菜园子里摘菜,我和小客人屋前屋后的玩捉迷藏……家里真是热闹极了!
  我想:重阳节,爷爷奶奶去不去登山也没什么关系,下不下雨也不要紧,只要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爷爷奶奶就很高兴。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九九重阳节作文400字_400字


  重阳节的传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月九日“久久”长寿之意。XX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咏唱重阳节的诗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求寿的习俗。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
  其二,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的祭祀“大火”星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九月隐退。“大火”星的退隐,让一直以“大火”星为季节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也让把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恐惧。因此,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火星的仪式逐步衰落,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如果说上巳(清明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其三,重阳节的起源。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宫女贾某被逐出宫,从而将饮宴、赏菊等风尚传入民间。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kuaijikaoshi/109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