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文学论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较文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比较文学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平行比较方法比较鲁迅的《阿Q正传》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两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阿Q和堂吉诃德这两个人物形象,一个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一个诞生于十七世纪的西班牙,在他们各具特性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灵魂。本文从两部作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着眼,对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风格这四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阿Q正传》;《堂吉诃德》;创作背景,主题;人物形象;艺术风格

黑格尔在谈到对客观事物进行比较研究时说:“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相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堂,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同样,比较文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艺现象之间共同性中的差异性和差异性中的共同性。

第一,从创作背景来看,它们诞生于不同时代,却都具有现代性。《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这两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的文学巨著,不仅都来自文学大师之手,且创作于相似历史阶段,即现代性发生时期。《堂吉诃德》可以说是西班牙小说大师塞万提斯划时代的巨著,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现实主义巨作,在世界文坛上具有重大意义。塞万提斯创作的《堂吉诃德》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西班牙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西班牙封建统治阶级腐朽黑暗的丑恶现实。主人公堂吉诃德因迷恋骑士小说,而将里边的骑士道精神照搬到现实生活中,把自己当成是一个骑士,将丑陋的女人作为自己的心上人,还说服农民桑丘作侍从,从此开始他的“惩恶扬善”的骑士历程。《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表现了愚昧的国民性。他以底层农民阿Q作为主人公,把他的愚昧无知和自欺欺人在作品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刻画农民的灵魂,剖析其精神病态从而达到批判国民性弱点和思想启蒙的目的。     虽然《阿Q正传》和《堂吉诃德》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一样,但是他们都在不同意上开创了现代文学。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学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许多评论家称《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塞万提斯也被狄更斯、福楼拜和托尔斯泰等作家誉为“现代小说之父”。塞万提斯本人一生的经历,就是典型的西班牙人的冒险生涯。塞万提斯出生于一个贫困之家,仅受过中学教育,后又参军,经过了四年出生入死的军旅生涯,回国后的塞万提斯,并没有得到菲利普国王的重视,终日为生活奔忙,他因不能缴上该收的税款,不止一次被捕下狱,就连他那不朽的《堂吉诃德》也有一部分是在监狱里构思和写作的。其本人的经历就是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当然人物形象,也能更深切的表达作者的意图。《堂吉诃德》被称为反映西班牙社会文艺复兴后现状的一部百科全书,对于当时的西班牙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通过旅行的形势写出了当时骑士们的飘荡生活,伸张正义却不得志的矛盾心理。对当时的西班牙社会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鲁迅作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他的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自己弃医从文的经历,让他认识到国人思想的愚昧,为了把所见所闻的悲愤不满通过笔杆子告诉国人,就要通过这样一个人物来切实的反映社会现实。《阿Q正传》是在民国时期创作的,当时正处在新文化运动的初期,国民党统治对于文学的东西有着很大的限制,但是国民的种种行经和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使得部分中国人民的低俗行为暴露无遗,鲁迅正是出于救国救民的需要,创作出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

这两部作品都是对社会的不满,都是在社会麻木了人的心灵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作品,从各个方面揭露了当时西班牙社会和中国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第二,就主题表达来看,两部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确实同样明确,同样有深旨。对于当时社会方方面面的揭露都具有相当讽刺的意味。其旨都在揭露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阿Q正传》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堂吉诃德》是为了揭露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谴责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对人民的疾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而鲁迅作为深受外国文学影响的作家之一,曾先后在《二心集·中华民族的新堂吉诃德们》、《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集外集拾遗·后记》等文章中对堂吉诃德作了许许多多很精辟的论述。在1929年,他曾计划在《朝花夕拾》丛书中出一本《堂吉诃德》译本,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能付诸实践。但是由此已经可以看出塞万提斯对鲁迅的影响的确很大,但如果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去研究又缺乏充足的证据,因此本文采取平行研究的方法。两部作品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但他们要表达的思想基本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不同的民族时代,人们的思想,世界观都要经历相同的变化过程,社会上所表现出来的现状和人们的意愿都有很强的相似性的,通过平相比较,能够看出比较文学在研究社会发展的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就人物形象方面来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今日仍然影响着我们,常常带给我们思考。他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等等。鲁迅先生正式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淋漓尽致的描绘,表明这种普遍存在于“国人灵魂”中的精神病症。例如文中提到阿Q非常穷,穷的只剩下一条内裤,甚至连姓名都没有。但是,他的可悲之处不是在于物质生活条件的匮乏,更重要的是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他生活在未庄生活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可他却并不在乎,很多时候甚至感到很得意。比如他在挨打之后,想着:这是老子打儿子。他头上长得赖疮疤,本身就是一种缺陷,当未庄的人拿这事开他玩笑时,他就会说“你们不配…”这时候他就觉得这是一种高尚的存在,而不是普通的赖疮疤了。不仅如此,他还会为谁身上的虱子被捏得更响和人打架等等。换句话来说,他是把无价值的东西看成是有价值的了。

而塞万提斯通过堂吉诃德的疯疯癫癫的三次出行的可怜遭遇给游侠骑士画了一幅漫画像。他将自己幻想成骑士,手持长矛,带着长剑,将路人的盆抢来当作骑士帽子,救了被打的牧羊小孩,以为做了件好事,等他走后,牧羊小孩被打得更狠了,他还把风车当成巨人,无畏地跟风车进行斗争。他把修士当成妖魔,与比斯盖人进行恶战,却被打成重伤等等。他的三次出行没有一次不是写堂吉诃德做的疯狂的事的。他头上长得赖疮疤,本身就是一种缺陷,当未庄的人拿这事开他玩笑时,他就会说“你们不配…”这时候他就觉得这是一种高尚的存在,而不是普通的赖疮疤了。不仅如此,他还会为谁身上的虱子被捏得更响和人打架等等。换句话来说,他是把无价值的东西看成是有价值的了。

他们两人的行为都达到了娱众的效果,但究其根本,两个人还是有其不同之处的。堂吉诃德所做的种种都是为了寻回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骑士精神。堂吉诃德所处的是资产阶级新兴时期,对于封建时期的骑士精神在那个时代里显然是不受用了,而深受骑士小说影响的堂吉诃德之所以会变成这样一个让人欢笑的人物,就是因为他将一种精神移到了另外一种统治形态里,而这种精神在这种统治形态下是没办法生存的,因此他必然会被别人认为是疯子。堂吉诃德的这种使人欢笑的原因是他找回了正在消亡的骑士精神,是对逝去的可贵精神的寻回,是一种逆流的现象。而阿Q与堂吉诃德相反,他是继承了旧时代的思想才导致了这场闹剧的产生。首先是精神胜利法,这是一种自欺欺人、荒诞可笑的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在中国国民中又是普遍存在的。其次,他的奴隶性又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留下的典型性格所在,这些性格特征便致使阿Q的这些可笑行为的产生。简言之,堂吉诃德和阿Q的闹剧都是因为其性格和思想不能够适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而导致的。

除了作品的主人公外,我们还应关注一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比较这两部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出它们还存在一点相似的地方,即都存在看客,而这些看客心理是贯穿着作品始终的。

《堂吉诃德》的主要看客就是侍从桑丘,他目光短浅,狭隘自私,他与沉溺于幻想,迂腐固执的堂吉诃德形成鲜明的对照。从桑丘跟着堂吉诃德出行开始,每当堂吉诃德在进行他的“惩恶扬善”事业的时候,桑丘一直都是躲在背后,看着这一幕幕的发生。如果说堂吉诃德是个疯子,那么桑丘便是个傻子,是一个极其功利的傻子。所以他当看客,也是建立在害怕自己受伤的基础上的。而后来第三次出行时,写堂吉诃德一系列可笑事件的小说已经出来,堂吉诃德这个人物也被大家所知晓。所以最后一次出行可以说是充满了看客的,他们扮演国王皇后,为的就是戏弄堂吉诃德,从而达到娱乐效果等等。这些人都是把自己置身于事外的,也由此促进了整个故事的悲剧结局的进程。而《阿Q正传》也继承了鲁迅一贯的笔风,充满了看客心理,和《堂吉诃德》中的人物一样,把阿Q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料,进行谈说,没有人把他当回事。比如一处写赵老太爷的地方,“然而不多久,这阿Q的大名忽又传遍了未庄的闺中,后来这终于从浅闺传进深闺里去了。因为邹七嫂得意之余,将伊的绸裙请赵老太太去鉴赏,赵太太又告诉了赵太爷而且着实恭维了一番。赵太爷便在晚饭桌上,和秀才大爷讨论,以为阿Q实在有些古怪,我们门窗应该小心些;但他的东西,不知道可还有什么可买,也许有点好东西吧……于是家族决议,便托邹七嫂即刻去寻阿Q,而且为此新辟了第三种的例外:这晚上也姑且特准点油灯……”这些无一不写出了这些看客们的丑陋心理。阿Q想让人关注他,别人革命,他也要革命,最后却成了革命的牺牲品。假使不存在这些看客,而是进入到阿Q的世界中去,阿Q也不会走上革命这条路,更不会成为牺牲品。也许,这样的不归途的结局这也是鲁迅的创作该部作品的用意所在。

但堂吉诃德和阿Q两人的看客,又不是同一性质的。塞万提斯笔下的看客是把堂吉诃德当疯子看待,疯而不傻。而鲁迅笔下的看客是把阿Q当傻子看待,傻而不疯。两种看客,却道尽了世态炎凉。这也是这两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拿来进行比较的价值所在。

鲁迅认为“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喜剧是将没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虽然这两部作品都是以喜剧贯穿全局,但又同样地以悲剧结尾。悲喜融合间,传达的是令人深思的现实意义。

堂吉诃德的所有可笑的行为都是以善作为基点的,他是个彻底的不切实际的空想者,路见不平总能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假如小说是以堂吉诃德继续游走各地做结尾也不奇怪,但塞万提斯却以堂吉诃德死前顿悟,叮嘱外甥女“千万不要嫁给读过骑士小说的人”作为故事结局。由此看来,堂吉诃德是知道自己是深受骑士小说的毒害的。换种角度来看,塞万提斯以此作结也是给骑士道精神画上一个句号,证明骑士精神将离我们而去,不复存在,这就使小说具有了深刻的反思意味。

而阿Q在给我们带来欢笑的背后,其实是鲁迅力图想要以这种方式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底层人民背后的辛酸的。阿Q直到被送上断头台,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砍头,他并不关心这个,而是遗憾他没唱过几句戏。假如说堂吉诃德是死得明白的,那么阿q的死则是不明不白的。阿Q相对于堂吉诃德来说,没有那么远大的理想,不会想着为人类远大事业而惩恶扬善,他只是想要获得最基本的社会地位和做人的尊严,然而,同样处于新旧时代交替的中国,并没有给这个三十多岁的农民一次机会,而是无情地一步步地把他推向了断头台。这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中国的悲剧。

第四,艺术手法上,“虚”与“实”结合塑造人物形象。塞万提斯和鲁迅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塑造人物方法,例如《堂吉诃德》在一开始介绍主人公的时候,提到:“他名叫吉哈达,又有人说他叫盖萨达,说法不一,但据考证,他应该是姓盖哈纳。不过,他叫什么名字对本传记关系不大,只要在叙述过程中不失真就行了。”同样,在《阿Q正传》中也提到:“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这样便虚化了具体的时代特征,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幽灵更为深远的时代意义,他们只是这个时代人性的一种代号,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某个人。因此也就提醒了读者这篇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是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塞万提斯一生生活贫困,经历坎坷。塞万提斯写这本小说的本意看起来似乎是“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但是对《堂吉诃德》的理解与认识各个时期并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的进步,人文科学的发展,书中深刻的内涵逐渐为人们所了解,并被不断的揭示出来。《堂吉诃德》诞生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以及读者在不断阅读这部作品时新的理解,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这部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作者创作的延伸。在“理想”与“现实”的空间里,堂吉诃德和阿Q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

参考文献: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 著,屠孟超 译,译林出版

《呐喊》 ,鲁迅 著,人民文学出版

《二心集·中华民族的新堂吉诃德们》

《南腔北调集·真假堂吉诃德》

《集外集拾遗·后记》

【篇2】比较文学论文

【摘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怒”为文眼,《茶花女》则以“悲”为主线,两部作品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两个被迫害,被侮辱的女子形象。杜十娘与茶花女在地域上远隔千里,在时间上相距200多年,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性格、不同语言、却有着相同悲剧命运的7艺术形象。本文分四部分:一、相同而各自不幸的命运;二、相同的牺牲不同的斗争精神;三、同为爱情牺牲,表现出独立人格和顽强个性;四、作品的局限。

【关键词】 悲剧命运 斗争精神 独立人格 局限

冯梦龙几百年前以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名扬天下,时至今日,杜十娘仍然打动千千万万个读者。而小仲马也因一部中篇小说《茶花女》风靡了整个世界。

两位女性都美丽绝伦,纯洁善良,风华正茂,向往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她们都憎恨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渴望逃出火坑,过上一种真正充满自由、平等、欢乐的生活。在如何实现自己这一理想追求的问题上,她们不谋而合地走上了依靠爱情力量而努力奋斗的道路。所不同的是十娘聪明能干,勇敢坚定,有远见、有胆识,而茶花女则更多的是自我牺牲和忍耐,缺乏十娘那种为了追求爱情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的斗争精神。虽然二位最终都是为情身亡,但十娘却充满了怒气,轰轰烈烈,投江而去,好不悲壮。而茶花女则抑郁成疾,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间,充满悲情。

杜十娘是东方京城教坊的名姬,原名“杜薇,排行第十,故院中都成为杜十娘”。她“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青山,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单氏文君,唇似樱桃。”十分姿色,能歌善舞。当时流传着“座中若有杜十娘,斗箸之量饮千斛”的佳话。

茶花女,原名玛格丽特,因酷爱茶花,发上常戴一朵白色茶花,所以被称为茶花女。她就像茶花一样洁白、美丽,“在一张艳若桃李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黑眼睛,黛眉弯弯,活像画就一半,……鼻子细巧、挺秀,充满灵气……”她那充满活力的青春,非凡的美貌,超人的聪明,成了西方巴黎的一个“一年花费10万法郎的高等风尘女子”。

一 相同而各自不幸的命运

两位女子有着相同而各自不幸的命运。

十娘13岁时,为生活所迫,被爹娘卖入妓院。七年之中受尽了欺凌毒打,百般折磨,深感妓女是生活在痛苦环境中最痛苦的人。

茶花女本是一个贫穷、纯洁的农村姑娘,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到巴黎谋生,不幸沦为妓女。

她们都深知自己只不过是贵族王孙的玩物,都面临时刻被抛弃的危险境地,值得庆幸的是命运同样使她们都遇到了令自己倾心相爱的男子。所不同的是十娘的情郎经不起世态炎凉的考验,背弃了自己,而茶花女的心上人却误解了自己,由此导致了二人各自不同的悲剧命运。

十娘的情郎李甲是官宦大家的公子哥,又是国子监的太学生,青春年少,风流俊俏,一表人才。二人一见钟情,并且山盟海誓、朝欢暮乐,终日相随,如夫妻一般。十娘从此不再接客,就是官宦巨室只求一见,她也一概谢绝。

而茶花女的心上人阿芒也是贵族子弟,青春年少,风流倜傥。二人也同样一见钟情,不顾利害得失而倾心相爱。并且离开了喧闹繁华的巴黎,来到朴素无华的郊外乡村,甚至又打算远离法国,到意大利去生活。当别人带来老公爵的警告劝她离开阿芒时,她毫不含糊道:“我决不离开阿芒……。”

由此可见,两位女子都有为真正的爱情专一的执着。她们都一心一意向往真正的爱情和幸福的决心令人感动,也令她们的情郎和心上人为名花归己而骄傲。

二 相同的牺牲不同的斗争精神

两位不幸的女子都很纯朴善良,善解人意,有着类似相同的牺牲精神。所不同的是十娘有远见、有胆识,而茶花女更多的是自我牺牲和忍耐,缺乏十娘那种聪明机智的斗争精神。

十娘这朵名花真心实意地落在了李甲的“花柳情怀”,当鸨母逐客之机,她抓准时机,先以赎金为饵,再以激将之法,又以“人财两空”逼其就范。为了爱情,真可谓煞费苦心。尽管她爱上了李甲,并给予千般柔情,万般体贴,也要一再考验,而把百宝箱秘密深深地隐藏。她一定要李甲奔走亲措赎身银子,为的是试探他对爱情的忠诚和勇气。十娘的热情、主动,对照李甲的冷漠、被动。李甲的怯懦无能,一筹莫展,又反衬出十娘的多思善谋、精明能干,因而也就更令人感到,十娘为爱情所做的一切努力是何等可贵。她的爱情,热情中渗透了冷静,冷静中充满了警觉,警觉中体现了智慧。十娘善解人意,替李甲着想,劝他父子关系稳定后再接她回家,而他却辜负了十娘的一片真情,矛盾重重之下,将十娘转卖给了富商孙富。

茶花女为了能和阿芒在乡村过简朴、幸福的生活,瞒着阿芒变卖了自己的马屁,开司米披肩,典当了自己的首饰,尽力还清债务来维持生活。正当二人沉浸于幸福之际,封建道德的化身——阿芒的父亲,认为这种结合有辱门第,影响了儿子的前程,劝告茶花女答应离开自己的儿子。而她也明明知道,答应了这个要求就意味着自己重新陷入火坑,毁灭自己的爱情、幸福和前途。为了父亲遗传给阿芒“可尊敬的姓氏”,不“投下污点的影子”,她情愿做出自我牺牲,默默地离开了心上人,重新去过自己厌弃的、非人的卖笑生活。

她不得不强扮作见异思迁的女子,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曾一度享受过你的爱情,这个姑娘一生中仅有的幸福时刻就是你给她的,她现在希望他们的生命早点结束。”在这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一颗时时忍受煎熬的心灵的颤抖,同时也道出了玛格丽特高尚的境界。然而阿芒却误解她离开的原因,万般鄙视她,仇恨她,折磨她,并多次寻找机会报复她。她反而以沉默容忍的态度,用“不带轻视的态度,不带蔑视的威严来回答”心上人的攻击,生前始终没有向心上人吐露真情,坚毅地忍受着邪恶社会造成的人生痛苦。而是在最后的日记中真实的做了表白:“如果你看到了这些日记后能够对过去的事情有所谅解的话,那么对我来说就得到了永恒的安慰。”到这里,仿佛一朵纯洁的茶花在滴血,在凋零,而玛格丽特的灵魂却得到了涅盘。

三 同为爱情牺牲,表现出独立人格和顽强个性

二位女性都是为爱情牺牲了自己,一个是默默地为心上人牺牲自己,一个是在被情郎抛弃后,轰轰烈烈在悲愤中牺牲了自己,并且表现了自己独一无二、顶天立地的独立人格和顽强个性。

妓女生活不允许有真正的爱情,而作者却不约而同地让他们的女主人都获得了爱情。自然就把她们置身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之中,或者跳出火坑,或者放弃爱情,此外,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妓女是不会轻易爱人的,而一旦爱了,就那么热烈、深沉、执着。爱情对于她们实在太珍贵了,就像奴隶得到了自由,盲人见到了光明。因为爱情使她们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可悲,唤醒了她们的良知,是她们看到了前途和归宿,并产生了争取自由的愿望与行动。作者在这里共同写出了妓女的斗争,共同赋予了她们叛逆的性格,并寄托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和热烈的讴歌,反映了作者世界观中的进步倾向。然而她们终于没有摆脱苦难的命运,她们爱的却都是有产阶级的子弟,而有产阶级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只允许他们的子弟缔结权衡利害关系的婚姻,他们要求的是经济上、政治上的门当户对,与一般平民百姓联姻尚且不能允许,更何况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妓女呢?从这一点上,妓女爱上富家子弟,本身就是悲剧的开始。茶花女的悲剧,就是由于阿芒的父亲直接出面干涉而酿成,在杜十娘的悲剧中,虽然直接原因是李甲的负心,而内在原因还是因为他的行为不为他做布政的父亲所容。

“悲剧因为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杜十娘、茶花女的悲剧,都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不仅在于作者展示了她们的悲惨命运,从而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惋惜,更在于作者发掘了她们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人格。

杜十娘是一个聪明、纯洁,而又十分刚强的女子,她对李甲爱的很深,也要求李甲用同等的爱对待自己。她储藏百宝,却始终不露,为了考验李甲,不让他对自己的爱情带上金钱的色彩,然而残酷的现实打破了她对爱情的梦想,李甲在不敢归家而钱财将尽的情况下,为了个人的私利,终于动念把十娘转卖给孙富。尽管他在告诉十娘这个念头时“泪如雨下”,但十娘并没有被几滴眼泪所迷惑,而是表现出了宁可玉碎,不为瓦全。一个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出现了,这是小说的高潮。只见十娘“冷笑一声”,“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错过机会”。这种冷笑,这种嘲讽,所积蓄的感情力量,比哀声恸哭,比大叫大骂,都更沉着,更悲愤,更撕肝裂胆,也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短短的几句话,在讽刺之中蕴含着愤怒与绝望,一针见血戳穿了李甲虚情假意背后的卑鄙动机,十娘对李甲的一腔热情顿时化为冰水,她不愿借助金钱的力量再去挽回这已被玷污了的爱情,也不愿意对她已经厌恶憎恨的人流露丝毫的悲伤,而是表现了对李甲最大的蔑视和反抗。“怒沉”是高潮中的高潮。

你看:当这场丑恶的现金交易在两条船上进行的时候,十娘在极度悲愤下盛装打扮,“香风拂拂”,珠光宝气,光彩照人,灿若桃花,胜似新娘。

在众目睽睽之下,十娘向李甲亮出她那五光十色价值连城的百宝箱,把一件件奇珍异宝“尽投入大江中”。面对爱情的叛徒与敌人嬉笑怒骂,对李甲万般嘲笑,句句击中要害,对孙富强烈怒斥,声声痛快淋漓!最后一语破的,穷究“怒”的根源:“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这个“恨”字,如一把利剑刺穿了李甲丑恶的灵魂,一腔“怒”火,恰似一道闪电,照亮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十娘怀抱藏在百宝箱中的全部美德和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怒“向江心一跳”之中,迸射出眩人眼目的光华,这一“跳”,跳出了爱情的纯真、高洁、人的尊严,跳出了一个至善至美的古代女子的光辉形象,表现了十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破釜沉舟的决心,让这个典型的悲剧性格升华到最高境界。死是十娘惟一的出路,是十娘价值与尊严的复活,是十娘悲剧形象的自我塑造,是十娘人格的升华。

而茶花女抑郁成疾,卧床不起,终于含恨而去,她临终前写给阿芒的几封信,使阿芒真相大白,悔恨万分。深深打动了读者,也从中显示了茶花女那纯真、善良的心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四 作品的局限

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尽管有着现实主义精神,但仍带着某些浪漫色彩,其中有积极精神,也有消极因素。相比之下,《茶花女》是更严格、更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当时社会对妓女的摧残,毫无粉饰地展示了茶花女的悲惨命运,其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比《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表现得更明确、更深刻、更强烈,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优势”。然而作品却不能指出妓女解放的出路,全书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缺乏鼓舞人心的力量,又表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局限性。在这一点上,杜十娘的形象比茶花女更具有理想的光辉。

总之,她们是东西方妓女艺术形象中的璀璨明珠,在世界艺术画廊中珠联璧合,相互辉映。她们的一生都是饱受迫害和侮辱的一生,她们的不幸遭遇也是无数被压迫女性的缩影,她们以满身的污泥,满身的创伤,扯下了封建道德、虚伪社会的灰色帷幕。

参考文献

[1][法]小仲马着,[中]王振孙译,《茶花女》,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3月第2次印刷.

马小光.杜十娘与茶花女.名作欣赏.2005年第4期.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本十二卷.海南出版社.1995年5月第3次印刷.

王宁.《中外文化与文论》.中国比较文学国际背景、研究现状及走向未来.>

【篇3】比较文学论文

《孔雀东南飞》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比较

鲁迅曾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曾写道:“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悲剧所反映的一些历史和感情都比喜剧多且真实。而我国历史上的悲剧相对较少,而且有些有些悲剧已经失去历史真实,所以对于悲剧,我们更应该正视。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描写爱情悲剧的诗歌、小说、剧本等,最让人熟知的便有《孔雀东南飞》,当然还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部作品都是通过描写爱情的发展来反应历史和爱情观等方面。而在西方历史上,最让我们所熟知的爱情悲剧不外乎英国莎士比亚的《 罗密欧和朱丽叶》。那么,中国的《孔雀东南飞》和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点吗?

首先尖锐的矛盾 冲突:《孔雀东南飞》是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创作的,它主要描写的是嫁给焦仲卿的刘兰芝在婆家的生活。从文章前面的描写中得知刘兰芝是一个有才有貌且很勤快的女子。在婚后她也孝顺婆婆,善待小姑。那为什么她的婆婆会对兰芝产生那样嫌弃的想法。这就是矛盾的所在。在文章中焦仲卿的母亲希望儿子能娶一位能对儿子仕途有所帮助的媳妇,同时,因为兰芝婚后一直无所出等原因,让焦母对兰芝产生了嫌弃。《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背景也是在封建时代,由于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大家族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之间不能在一起。主人公都想追求他们的爱情理想,但是却都处于被压制的地位。中国的封建家长的权威和英国的封建家族的利益。他们所反映的便是自由,人性与限制,反人性的矛盾。

其次,他们的结局具有相似性。《孔雀东南飞》中由于焦仲卿与刘兰芝他们无力反抗父母兄长的安排只能选择“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和“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人也是因为无力改变两大家族之间的矛盾,不得不分开,朱丽叶在神父的安排下吃了“假死药”,而不知情的罗密欧却以为她真的死了,在吻了朱丽叶之后服毒自杀,而假死的朱丽叶看到了心爱的人已死也没有活着的念头,拔出了罗密欧的剑刺向了自己。死亡终究是悲凉凄惨的,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结果。但是当现实再也不能容许男女主人公那美好的合乎人性的爱情理想实现的时候,那么这种死亡就是对刻薄寡恩的现实的最大反叛和抗拒,我们不能说他们无视生命,只是他们不愿让生命在无爱的境地和违背人性的环境中苟延残喘,所以他们才坦然无畏地选择了死亡,显示出人物不屈于压力,不肯苟且的坚韧与顽强,高贵与充满尊严。无论是刘兰芝和焦仲卿,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以那灿烂的毁灭来证明爱情的崇高、专一和难于逆转,以他们短暂却耀眼的人生,定格在历史和人心的深处,使人看到大胆追求自由理想幸福爱情的人性之美与青春之光,看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和卑鄙。双方的矛盾冲突最终还是不可调和,而弱小的他们只能死亡来结束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

第三,主人公死后,双方家长的相似性。焦仲卿与刘兰芝的死亡让他们两家人有了悔不当初的想法,于是有了“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同样也是相似的反应。两人的死亡让两家的父母完全清醒了过来,消除了以往的积怨,却再也唤不回儿女的性命。两家人为他们在城中为他们铸了金像来纪念他们。

另外一方面,中国和西方的爱情悲剧却也有不同。

《孔雀东南飞》中的悲剧原因在于封建思想的牢固。中国历来的儒家思想深刻侵入了世人的头脑。兰芝面对婆婆对她的指责不能反驳体现的儒家思想顺从公婆,焦仲卿对母亲的顺从则表现的是子女对父母的顺从。因为这种无条件的顺从思想才导致了兰芝被遣回娘家的命运。而被遣回家的兰芝更没有说话的权利,中国古代妇女的地位一直低下。更有“三从”之说: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由于兰芝父亲早亡,所以她只能听从兄长的安排。而正是这些禁锢的封建思想才导致了他们两人之间的悲剧无法更改。

显然《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与中国有很大差别,他们追求自由,希望能将人从那封建中世纪的神的统治与禁锢中解放出来。他们勇敢而无畏,寻求各种方式追求想要的东西,即使结局也是死亡,但他们曾经为之努力过,他们的悲剧不同的。

最后两篇文章的作者关注了现实人生,有了世俗愿望。即使只能展示刘兰芝与焦仲卿充满苦涩与悲凉的一生,只能以魂化双飞鸟这样的想象情节来表达自己善良却无奈的祝福。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却以将那时候新兴的人文主义作为思想武器,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尊严,是以在他笔下的这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展现的青春与爱情巨大的力量不但冲破了封建伦理势力和家族利害的包围自由地恋爱、结合,而且还让两大家族和解,让温情代替冷膜,爱的春风消融恨的坚冰,从而显示了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这都显示了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新光明的出现。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作品展现了相同的不为世俗所困的爱情悲剧,生命有限,追求不朽。激发我们积极向上去追求我们美好的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lunwen/344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