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文学论文】

论文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ùn wén,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汉语言文学论文五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2022汉语言文学论文

  摘要:社会快速发展,人才要求与需求日渐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广泛,仅依靠以理论知识为重点的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人才显然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实际要求。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重视专业实用性、应用性等研究,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笔者作为一名大学生,围绕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展开一系列分析,并结合自身学习经验,提出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良策。

  关键词:开发教育;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

  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实施,主要以课程教育为载体,有效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开发教育的实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具有一系列积极作用,一方面有助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量,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学生相关业务能力的发展。但是开发教育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需与时俱进,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让学生掌握新知识与新技能,不断增强个人综合素养与能力。因此,作为一个大学生,笔者将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展开一系列分析,简要介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深入分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良策,希望给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特点概述

  1.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北京大学建校初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设置了。截至今日,汉语言文学专业虽历经百年发展,但是其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尚未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正因如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严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模式化问题。2.实践性不足。长期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教学实践中,侧重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重视学生文学分析能力的培养,严重缺乏实践性教育,致使学生在系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之后,虽发展了文学素养与文学分析能力,但是文学知识应用能力及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明显有待增强。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最大短板为实践性不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被忽视。3.深厚文化底蕴。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让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当中涉及知识、思想、道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讲解,呈现出文化中自然和谐等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持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必然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探索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相辅。开发教育快速发展中,教师需转变自身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对学生展开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理念需从教师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封闭教育模式需逐渐向开发教育模式创新发展。基于本质角度而言,开发教育指的是以教学、学习具有关联的元素为基础,融合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角色定位改变,需重视自身引导、组织等作用的发挥,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展开探究性学习,更有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并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化。笔者认为教师唯有从思想上转变认识,深入理解素质教育与新课改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才能不再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影响。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做好教育服务工作,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高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另外,笔者认为教师需重视身份的转变,以平等身份与学生交流,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还需要与学生混成一片,传授学生知识学习方法,逐渐形成教学相辅新型教学理念。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发挥自身引导、管理等作用,辅助学生发展成为一个高素质复合型人才。2.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以文科类专业为核心,受专业特点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需以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不断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第一,课程设置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应用,增加了网络、媒体等方面人才的需求。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中,需立足于社会发展基本需求,加强应用类课程的开发与优化。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的同时,不断提高专业优势,为该专业人才今后的就业提供保障。第二,课程设置需以就业为导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中的不同企业,必然面临不同的挑战与要求。为保证学生顺利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需重视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故而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优化,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主要分为基础、专业、实践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基础部分,主要涉及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具体言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外语、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二是专业课程主要由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为主,辅以一些选修课程,如公共关系学、新闻采编、广告设计等。需强调的是课程课时不宜过多,但是需要保证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前沿性。唯有如此,学生在学习期间,可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或者结合自身未来就业方向,选择合适的课程。三是实践课,主要涉及见习、技能培训等实践活动,如此可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变化,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3.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开发教育中,虽弱化教师主体作用,但是并不意味教师作用完全丧失,反而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能适应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需求。第一,教师需重视教育领域的培训,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巧等的培训,唯有如此,教师才具有胜任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水平。同时,开发教育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教学实践中,唯有加强学生实践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知识,进而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第二,不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综合素养。信息化时代,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需通过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掌握多媒体设备等的具体使用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能力与水平,为更好地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夯实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中,需重视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因此,基于大学生角度考虑,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实践中,需予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教学相辅,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等,才能进一步优化开发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教学活动,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梅.开放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6).

  [2]孙永.地方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科实验室综合开放模式探索——以滨州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3).

  [3]李雪荣.开放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4]李蕾.学习型城市中市民的汉语言文学学习需求调查与开放教育的教改策略探索[J].当代继续教育,2016,34(2).

  [5]洪芳.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考——以燕山大学为例[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36(1).

  作者:韩政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篇2】2022汉语言文学论文

  [摘      要] 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而言,语音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但并非是最大的难点。虽然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在语音方面存在学习障碍,但是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培养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克服发音问题,进而为汉语拼音的认读与拼写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发音的标准与否会直接对其口语表达效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以留学生为对象,探讨其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的有效学习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良好发音习惯,提高学生的发音能力,为其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留学生;汉语教学;语音学习;口语表达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19)04-0106-02

  语音实际上是语言的一种物质外壳,属于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语音与口语表达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当前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的效率并不高,而且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乏味,留学生对语音学习的兴趣并不大。再加上留学生会受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使其容易出现发音错误的问题。为了让留学生改变腔调,使其汉语发音准确又流利,还需要教师能够采用有效的语音训练指导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音学习的乐趣,积极投入语音学习之中。

  一、影响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因素

  任何表达信息的符号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进行传递,然后被感知、接受解码。而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以口腔作为发音载体,所发出的语音可以传递信息,倾听的一方则可以感知语音蕴含的意思。因此,语音是人们在信息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材料,有了语音,才能有语言表达。而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发音系统,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相应的发音系统,提高语音的学习效率。具体而言,影响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方面的因素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一)母语语音的影响

  对不同的语言,或多或少都存在异同之处。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就会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当前在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方面,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留学生受到母语语音的影响过大,其母语依赖感会阻碍学生掌握汉语中比较类似的发音机制,甚至可能将其等同起来,发挥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将母语语音的特点迁移到了汉语语音上。也有一些留学生更偏向于使用流利的母语,而对汉语这种第二语言的学生产生一种排斥感,因此阻碍其对汉语语音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语音规则把握不佳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不少的学生会产生学习困难。这其中也离不开语言内部自身结构与系统的影响。留学生在汉语语音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语内迁移的语音错误。比如留学生在学习某一个语音之后,再学习另一个语音项目,相互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导致学生在继续学习时发生语内的语音知识负迁移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语音项目中,学生在没有准确把握语音规则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语音错误。比如留学生在学习zh、ch、sh、r这部分语音项目的知识之后,继续学习j、q、x、l这部分的语音项目,就容易发生混淆问题,引起发音错误。而除了这个之外,汉语的音位组合发音规律也很容易阻碍留学生的发音学习。比如,在汉语中的“o”在单念的时候,与其音值并不统一。例如ao、iao和ong等音位组合的音值都是[u],若是iong这种音位组合,其io的音值是[y],许多留学生都认为o的音值就是[o]。由此可见,语言规则的把握不佳,让留学生的语音学习产生较大的困难。

  (三)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当

  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效率不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汉语语音课程的教师所采取的指导方法并没有与留学生的实际特点符合。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留学生更是如此,其在汉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目的也会存在差异,甚至其学习策略的相异之处也比较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汉语语音教学的实际水平会直接对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效果。

  二、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有效指导方法

  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并不利于留学生真正掌握好汉语语音的学习。基于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留学生汉语语音的发声方法

  汉语语音是留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学习内容,而发声是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基础部分。留学生在初学汉语时,就需要注意掌握好汉语发声方法,以夯实汉语语音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而汉语语音具有独特的发音特点与发音规律,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法来指导留学生掌握好汉语语音的发音。

  1.运用五度标记法

  对零基础的留学生而言,在汉语语音的发声学习中,声调是重点学习内容。但是留学生在初学时很难理解这四个声调之间的区别,再加上汉语同音字比较多,教师必须让留学生学会区分声调,正确掌握好声调的发音技巧,才能避免学生混淆汉语词义,形成汉语发音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可通过五度标记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四个声调的高低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作出正确的示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声调发音。其中,二声调与三声调比较容易混淆,此时教师可先让留学生掌握好一声调和四声调的发音方法,再指导其学会二、三声调的发音方法。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声调的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词语或者句子的整读过程中进行声调的发音训练,在实践中掌握好相应的高度变化。 2.音素方面的学习方法

  生母塞擦音、声母塞音、前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等等都是音素教学中需要注重强调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绎法来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发音位置,然后准确地模仿发音。比如在zh、ch、sh、r等音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卷舌、圆唇这两个演示动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留学生通过直接演绎教学法来学会发出卷舌音。教师示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五指向上立起,呈现一个卷舌的形状。此时,两只手可以配合作出相应的发音口型,让留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卷舌音的发音技巧及其口型。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舌位和硬腭留有一定空隙的图片,舌位也不应该过于向后靠。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将口唇作出比较夸张的圆形,对学生强调发音时舌位始终不变的注意事项。在这样的姿势下,教师可以发出上述卷舌音,让学生在这一演绎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发音位置,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导和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切实掌握好音素的发音技巧。若是这些卷舌音与其他韵母组合起来,教師可引导留学生在直接演绎的过程中,观察发音口型、发音舌位、是否要送气等情况。教师可以辅助比较夸张的口型或者手势,帮助留学生掌握各音节的发音方法。而留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触类旁通,掌握更多语音音节的相关发音规律,可提高留学生的发音学习效果。

  (二)留学生汉语语音的训练方法

  1.采用因材施教的训练方法

  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需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留学生在文化差异下显示的文化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个体心理素质、学习心理认知需求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效果,就需要将这些内容纳入考虑范畴内,准确把握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以中亚学生和东南亚留学生相比较,中亚学生比较活跃、爱表现。东南亚学生,特别是华裔学生比较安静、守规矩,在认字方面占有一定优势。针对这一具体特点,教师可考虑将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的学习目标,引领他们自主制定使用汉语进行交际交流的学习目标,培养他们对汉语语音学习的兴趣。

  2.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比如对比法的运用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对容易混淆的语音进行比较。例如在b和p的对比中,要求学生能够区别送气音、不送气音之间的区别,可引入具体的发音例子:(buzi)步子、(puzi)铺子。教师可引导留学生进行反复的发音训练,掌握相应的发音要领。又比如在领读法的运用中,教师可以在对比法教学的基础上,将容易混淆的发音例子组成句子,引领留学生朗读完整的句子,从而更巧妙地掌握发音技巧。还比如在语音过度法的运用中,可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要求教师引导留学生寻找语音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如:在发出sh这个音时,稍微拉长,并让声带振动,将清声转成浊声,从而可以发出r这个音。

  (三)留学生汉语语音的课堂活动

  为了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趣味化的课堂活动,让留学生可以进行快乐的汉语语音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其汉语语音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绕口令的课堂活动,注意绕口令的速度应该由慢到快,让留学生可以慢慢适应其中的发音。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当前比较流行的绕口令:“八了百了标了兵了奔了北了坡,炮了兵了并了排了北了边了跑,炮了兵了怕了把了标了兵了碰,标了兵了怕了碰了炮了兵了炮……”这一绕口令中,可以帮助留学生分清其中的b和p的发音。若是教师要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开展拼音连线游戏、拼音闯关游戏等,让留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语音发音。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分组抢答活动,让留学生抢答发音的相关知识。这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能够增强留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其更主动地学好汉语语音知识。

  综上所述,当前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存在不少的问题,包括母语语音的干扰、语音规则的把握不佳、教师指导方法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探寻有效的应对性教学措施,改善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切实提高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效率及质量,并培养其良好的汉语语音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为留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甚至是掌握好汉语这门第二语言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洁.外国留学生语音偏误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8(3):30-31.

  [2]秦冬伟.留学生语音习得难点及教学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7(79):5-7.

  [3]皋苏文.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的问题与举措[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6):102-103.

  [4]李姗.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和技巧[J].北方文学,2017(5):76-77.

  [5]蒋紫娴.对外汉语语音和音调教学探讨[J].亚太教育,2016(22):131-132.

【篇3】2022汉语言文学论文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内容摘要】以往发表的新词语的文章。侧重于从新词新义的显现入手探讨,从修辞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词的比较少。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的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的情况和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情况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修辞 新词语 比喻 借代 仿拟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谈到。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 拳头产品 窗口行业 星火计划 胡子工程 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 窗口 龙头 新星 拳头 黄牌 气候 余热 婆婆 短平快

  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

  气候: 大气候 小气候 新星:网坛新星 影坛新星 诗坛新星 在这其中的“窗口”、“龙头”、“拳头”与前头所说的第⑴类关系密切或是由⑴类省略本体类属词形成的。比如“龙头”据一些语言研究者考察,在报刊杂志中先是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等短语,随后才出现“龙头”单独使用的情况。如: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龙头”。或是先出现喻体单独使用的情况,然后扩展成⑴类词语,像“窗口”,举个例子来看: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由此产生了把这些行业总称为“窗口行业”的说法。这两类词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口语中“窗口”、“龙头”、“拳头”等词语的比喻说法是早已存在的,当它们进入书面语后,很快就被推而广之了。

  ⑶、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

  坛:体坛 歌坛 影坛 泳坛 足坛 网坛

  星:歌星 明星 笑星 舞星 泳星 新星

  霸:电霸 水霸 车霸 鱼霸 油霸 波霸 声霸

  热:武侠热 英语热 中国热 琼瑶热 追星热 足球热 旅游热

  族:上班族 追星族 红唇族 推销族 打工族 工薪族

  风:吃喝风 麻将风 浮夸风 宴请风

  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已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例如“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坛”,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世风”、“校风”、“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修饰这些单音节词的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没有一定限制。由于这类单音节词确实存在一种后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称其为类后缀成份。

  ⑷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⑵、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菜篮子”: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国家级的足球队员。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

  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

  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写写作。

  挂鞋: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

  “画圆圈、爬格子”,“挂鞋”都是动宾结构。前者口语色彩浓,后者书面语色彩浓。此外,它们之间的感情色彩也有区别。“画圆圈、爬格子”含有戏谑的意味,“挂鞋”则显得庄重。

  ⑸、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

  ⑹、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这类词语从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从结构上说,为定中结构;它不同于一般修辞上借代里所说的“专名代泛称”,从整个短语看,可以认为是部分借代。

  四、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这类新词语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⑴、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词造词法中占多数,下列两组例子都属于仿前式。

  面的→轿的 酒吧→网吧

  →货的 →陶吧

  →残的 →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

  国手→国脚 的哥→的姐 廉政→廉业 陪读→陪教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等。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

  ⑵、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①、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某些相对应的概念,也会产生对义仿拟构词。如,由“民办”仿拟出“官办”,由“民风”仿拟出“官风”等等,“民”与“官”便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概念基础上的仿拟。

  ③、反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义仿拟构成的。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此外,象“上”与“下”,“公”与“私”,“正”与“负”,“快”与“慢”,“强”与“弱”等反义语素的变动,都是仿拟构词的重要手段。

  ⑶、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 →“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有以“须眉”代指男子;以“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龟伏”等来喻指某一动作行为状态的。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文革的那几年,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黑帮”等等满天飞。如今的时代是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王海”、“徐虎”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我们再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更为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有些语言学者正确指出,许多赋予词语以临时性功能的修辞学说法,往往会随着人们的反复使用而使临时性功能固定化,原来的修辞用词也会转化为一般用词。某种修辞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而人们利用旧有的词语模式,用替换原词的某个语素而快捷地举一反三地构成新词,势必导致新词生成中仿拟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是人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词语一经产生,便要经受社会和历史的检验,仿拟生成的新词语能不能顺利地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还要看它是否符合构词的规律,是否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仿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一味模仿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近些年,有的人为了标新立异,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广告媒体,无视语言规律,利用谐音胡乱造词,如“咳不容缓”、“衣衣不舍”等等。这些“词语”意义上完全背离了原词,长此以往,词将不词了。但从总体上说,仿拟能产性强,生命力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符合词汇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①杨晓黎仿拟型新词语试析《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刘兰民汉语仿词造词类型刍议 2001年第2期。

  ②季恒铨、亓艳萍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 1999年第5期。

  ③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④刘红曦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⑤王铁昆从反思看新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⑥周洪波《精选汉语新词语词典》四川出版社 1997年。

  ⑦姚汉铭《新词新语词典》 未来出版社 2000年2月。

【篇4】2022汉语言文学论文

  摘要:荒诞是美学发展进入20世纪后形成的重要范畴。本文分析了荒诞艺术的审美效应,同时结合《城堡》的叙事技巧、社会意象、主体思想,来探析该文本的荒诞美学色彩,旨在说明在现代文明的包装下,人们的精神虚无和感情救赎,强调了外倾直觉对社会人生的巨大影响,及其作为荒诞的深层基础的美学意义。

  珍妮弗、伊根(JenniferEgan),美国当代最具影响力作家。代表作有:《恶棍来访》《城堡》《翡翠城》《看不见的马戏团》。其中,《城堡》以其多重元素――鬼故事、爱情传奇、哥特氛围和肆意切换的主题显得格外寓意深远,是珍妮弗的一次大胆尝试。这部作品的是古老神秘鬼魅与当代虚无荒诞的完美结合。

  一荒诞美学

  荒诞美学是近代以来打破古代审美封闭的两极对峙,意欲表现为主导的动态观照的对峙互动。这种两极对峙是审美意识发展的基本态势。荒诞美学将社会人生处理为变形的形态,展现了现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与人的关系的更深入的探析。荒诞派作为当代美国文学的流派,仍有必要通无坦万史的透视,重新审视其在社会历史和文化研究中的作用和价值。美国文学批论家查尔斯??伯尔特?哈里斯(1987)认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似乎已习惯了这种荒诞,然后麻木无感。

  叙事技巧所体现的荒诞美学

  这部作品的创作,从题材到题材都深受卡夫卡《城堡》的影响。但双线的叙事不失为亮点。双线交叉,不仅在丰富了写作结构,也体现了荒诞色彩。

  A线的故事是从全知全能的角度叙述的,主角是丹尼(36岁),在纽约待了18年,生活潦倒。恰在此时,他表兄豪伊(后改名叫霍华德)一纸书信加飞机票邀他共谋大业,但他满心踟蹰地去了。纠结的原因是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童年时的一次家庭聚餐,他把豪伊带到一个岩洞,把他推入了黑寒的水池后一走了之,任凭豪伊如何喊救命都无动于衷。直到两天后,大人们才在岩洞里找到奄奄一息的豪伊。从此,这场恶作剧在两个表兄弟心中都施了深深的魔咒

  珍妮弗将叙述者与主人公相融合,同时情节的进展被置于次要地位,取之的是卡夫卡式的冷静细致、逻辑严密的推理分析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用完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超现实的内容,用这种巨大的反差来强化内心中的荒诞感和虚无感。

  社会意象所体现的荒诞美学

  作品主题所体现的荒诞美学

  回到作品的两条主线上来,丹尼-豪伊那条线是荒诞的探险故事,雷-霍利那条线则是越狱故事。但实际上,贯穿两条主线的,却是爱情的主题。

  霍华德仪表堂堂、富可敌国、地位显赫,实际上内心的恐惧一刻都没有消失。这导致了霍华德与安之间的问题,促使安从米克那里寻找情感慰藉。对于丹尼亦是如此。年轻时代的叛逆,人到中年的潦倒,都来自于对儿时罪恶的恐惧和逃避。因此丹尼面对玛莎的感情,也是选择了逃避。

  霍利的33年人生也是充满波折,先是沉溺于冰毒,之后儿子的夭折直接让霍利精神崩溃,最后振奋起来去念文学硕士,遇到了雷,以为遇到了真爱。在雷越狱之后走向城堡,寻找真爱。此时的城堡就像真实世界中存在的避难所,充满了在真实世界中痛苦不堪的人们在那寻找精神依托。

  整部小说的叙事、语言、主题都充满了荒诞色彩。当我们完成了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梳理之后,不难发现,该作品的放射性结构所围绕的中心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逃离,对理想世界的追寻。《城堡》气氛阴郁、神秘,情节离奇荒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绝、陌生。作者用这样看似荒诞错乱的文字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了当今社会环境中的种种弊端,有助于帮助我们深刻了解美国社会的现实和探讨荒诞美学的当代意义。

【篇5】2022汉语言文学论文

  【摘要】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短篇小说《雨中猫》语言朴实,情节简单,但小说的主题却意义深远,耐人寻味。这篇小说之所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主要是读者有很大的空间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故事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读者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从背景设置,人物刻画,故事主题,三个方面进行解读,让读者对《雨中猫》有更深,更新的认识。

  【关键词】解读;背景设置;人物刻画;故事主题;替换手法

  一、背景设置

  在故事的开头,海明威有一大段向读者介绍故事的背景。原文如下:“Itwasraining.Theraindrippedfromthepalmtrees.Waterstoodinpoolsonthegravelpaths.Theseabrokeinalonglineintherainandslippedbackdownthebeachtocomeupandbreakagaininalonglineintherain.Themotor-carsweregonefromthesquarebythewarmonument.Acrossthesquareinthedoorwayofthecaféawaiterstoodlookingoutattheemptysquare.”

  在开头的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rain”这个词出现了5次,而且整个故事也是在雨中发生的。由此可见雨这个背景是海明威精心设计的,当然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如果不是下雨,小说中的女主角就不会待在房间里无聊的看着窗外,更不会看见雨中棕榈树下躲雨的猫;如果不是下雨,女主角也不会对此猫油然而生一种同病相怜的同情。雨是整个故事的起因,也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在微观上,雨是故事发生的现实环境;在宏观上,雨也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海明威在这段中把现在雨中的广场和以前天气晴朗的广场做了一个对比:雨中的广场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冷漠无情,雨中的战争纪念碑,雨中的大海都是那么的悲凉,没有一点美的感觉。而以前晴朗天气下的广场是那样的温暖与美丽—每天都有画家来这写生,因为画家们都喜欢这里的棕榈树和面对大海,颜色亮丽的旅馆。这个时候的广场是不一样的,同样,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也和以前的社会环境不同。

  二、人物刻画

  在这个短篇小说中只有五个人物出现——一对美国夫妇(Georgeandhiswife),雨中的猫,小旅馆的老板和服务员。在故事的一开始,这对美国夫妇就被介绍给读者了,直到小说的结尾,读者也不知道女主角的名字,而她丈夫的名字在小说一开始就出现了。说明在一战后的美国,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低的,人们不会记住这些女性的名字,记住的只是她们丈夫的名字。没有名字的女主角代表的不是她自己,而是一群女性。她们不仅在社会上没地位,在家同样得不到重视。这对美国夫妇也不是个例,她们是当时大多数美国夫妇的代表。丈夫一直在看书,似乎他的全部活动就是看书。丈夫没有注意到妻子的情感变化,因为他的注意力在书上。这让人不禁想到现代生活中的年轻夫妇。他们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玩手机,打网游,看电视。他们不和对方交流也不想花时间交流。George就是这些年轻丈夫的一个代表,他不和自己的妻子说话,也不和她交流,更不知道她的想法,以至于妻子心里喜欢小旅馆的老板;以至于妻子在一个下雨天无聊到“胡思乱想”。如果妻子生活在现代,她不止会呆呆的在家乱想,早晚有一天她会出轨吧。女人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关心自己物质生活丈夫,更需要一个关心自己精神生活的丈夫。可是那个时代的丈夫都是那么的不解风情。妻子都是那么的闷闷不乐。

  小说的另外一个主人公就是这只雨中的猫了,因为猫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从妻子发现那只猫——妻子想要得到那只猫——妻子冲到雨中寻找猫——寻猫未果——最后有人送来了猫。故事情节从开始发展到高潮最后到结尾,猫一直贯穿其中。不仅如此,猫还与女主角的命运息息相关。蜷缩在雨中躲雨的猫与故事中女主人凄凉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是如此的相似,这就是为什么女主角一看到猫就心生同情,因为境遇相似,感同身受就更容易产生共鸣。女主人和猫都是境遇尴尬,需要别人的关注,关心和关爱。雨中的猫受到雨的限制,而女主角受到当时社会的限制。女性总是习惯逆来顺受,但当有一个更弱小,更需要保护的东西出现时,女性的本能——母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女性会变得勇敢而坚强。在小说中,小旅馆老板和女服务员是两个非常有趣的人物。他们虽然不是故事中的主角,确实故事中真正的英雄。小旅馆老板和女服务员对妻子来说是个陌生人,但是他们总是能在需要的时候给女主角以精神上的支持。他们的出现让女主角觉得自己是个女人。每当女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都会出现以替代丈夫应该扮演的角色,这又是一个替代。所以女人就喜欢小旅馆的老板——“shelikesthewayhereceivedcomplaint,hisdignity,thewayheservedher”.女人喜欢小旅馆老板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小旅馆老板对她的态度与丈夫完全不同,是小旅馆老板让她觉得自己是重要的,她是有尊严的。当女人冲进雨中时,是女服务员为她撑开伞遮雨;当她想要一只猫时,又是女服务员为她抱来了一只玳瑁猫。这些都很生动的刻画出一段婚姻中所缺失的东西。

  三、故事主题

  《雨中猫》的故事主题丰富而又隐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逼笔者而言,这个小说确实让人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婚姻或幸福生活?什么是幸福婚姻或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故事中的婚姻到底缺失了什么?海明威虽然没有告诉读者答案,但读者会去不由自主的像这些问题。

  当然猫不是美满婚姻的必需品,更不是必要因素。在一个家庭中,夫妻不仅是身体生活在一起,还要有共同的精神生活。丈夫不是养家糊口的机器;同时妻子也是管家的工具。夫妻要为彼此提供精神支持。故事中的夫妻缺少精神交流,妻子的需求不是丈夫来满足的,而是由替代品,不相关的人来完成。这就是婚姻中让人悲哀的地方。

  四、总结

  《雨中猫》看似一个简单的发生在夫妻间的故事,但却反映了生活中深层的问题。它确实引发了读者对美满婚姻的的思考。虽然小说写于20世纪20年代,但仍然影响着21世纪的读者。

  【参考文献】

  [1]耶鲁大学公开课: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福克纳.

  [2]《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福克纳》

  [3]邱平壤.海明威研究在中国[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

  [4]ChangYaoxin.ASurveyofAmericanLiterature.NankaiUniversityPress.2008.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lunwen/344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