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翻译资格】

王充读书篇(1):王充书铺读书立志


  王充是我国东汉初年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和批判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
  王充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王充竭尽全力奉养母亲,后来到了京城,进太学学习,拜当时着名的学者班彪做老师。他喜欢广泛地阅读,善于抓关键问题,因而进步很快。
  王充读书非常专心,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又很强,所以只要读上一遍,就能记住书的主要内容,甚至能够背诵某些精彩的章节。但是,家庭穷困,买不起很多书,为了满足如饥似渴的求知欲,王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当时的洛阳街上有不少书铺,王充便决定把书铺当做他的“图书馆”,每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带上干粮,到书铺里去阅读出售的书籍。不分春夏秋冬,不论晴天雨天,他读了一册又一册书,跑了一家又一家书家书铺。就这样,他终于读遍了诸子百家的重要着作,掌握了书中的基本精神。
  王充由于出身贫苦,因而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基本上是从劳苦人民实际生活的情况出发的。他在读遍了诸子百家的主要着作之后,对于某些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的说教深感不满,下决心给予严厉的批判。于是便集中精力独立思考,着手写书。为了不耽误时间、不打断思路,他在住宅的门上、窗上、炉子上、柱子上甚至厕所里,都安放了笔、纸,想一点,写一点,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他终于写成了充满着批判精神、闪耀着唯物主义光辉的《论衡》。
  心得·启迪
  王充读书立志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有远大的志向,他那不屈服于贫穷的精神和非凡的的毅力更让人佩服。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是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练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呢?

王充读书篇(2):100句精选经典的读书名言


  1、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美国)
  2、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3、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4、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5、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6、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7、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8、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苏轼
  9、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1、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12、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1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4、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15、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曼·罗兰(法)
  16、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念书吧!——契坷夫(俄)
  17、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王安石
  18、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英国作家)
  1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20、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塔帕(英国)
  2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22、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爱迪生
  23、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炬。——雨果
  2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培根
  2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托马斯·卡莱尔
  2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8、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3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3、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4、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5、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36、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37、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38、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39、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40、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1、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丘
  44、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45、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46、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高尔基
  47、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48、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艾迪生[英国作家]
  49、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5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选自:读书名言
  51、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52、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53、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54、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55、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6、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57、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58、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5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6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6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62、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63、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64、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65、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66、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6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68、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69、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70、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71、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7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7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7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76、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摘自:名人名言大全(www。geyanw。com)
  7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78、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79、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80、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
  81、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82、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
  83、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
  84、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
  85、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86、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87、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
  88、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
  89、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
  90、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91、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92、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9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9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9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9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9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9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0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王充读书篇(3):千字文_3000字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选择乐曲要根据人的身份贵贱有所不同;采用礼节要按照人的地位高低有所区别。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长辈和小辈要和睦相处,夫妇要一唱一随,协调和谐。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在外面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在家里要遵守母亲的规范。
 
  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对待姑姑、伯伯、叔叔等长辈,要像是他们的亲生子女一样。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要非常相爱,因为同受父母血气,犹如树枝相连。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意相投,学习上切磋琢磨,品行上互相告勉。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在最仓促、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能抛离。
 
  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气节、正义、廉洁、谦让的美德,在最穷困潦倒的时候也不可亏缺。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保持纯洁的天性,就会感到满足;追求物欲享受,天性就会转移改变。
 
  坚持雅操好爵自縻:坚持高尚铁情操,好的职位自然会为你所有。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古代的都城华美壮观,有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东京洛阳背靠北邙山,南临洛水;西京长安左跨渭河,右依泾水。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宫殿盘旋曲折,重重迭迭;楼阁高耸如飞,触目惊心。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宫殿上绘着各种飞禽走兽,描画出五彩的天仙神灵。
 
  丙舍傍启甲帐对楹: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豪华的账幕对着高高的楹柱。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登上台阶进入殿堂的文武百官,帽子团团转,像满天的星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右面通向用以藏书的广内殿,左面到达朝臣休息的承明殿。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里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着,也集着成群的文武英才。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书殿中有杜度的草书、钟繇的录书,还有漆写的古籍和孔壁中的经典。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宫延内将想依次排成两列,宫廷外大夫公卿夹道站立。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他们每户有八县之广的封地,配备成千以上的士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他们戴着高高的官帽,陪着皇帝出游,驾着车马,帽带飘舞着,好不威风。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他们的子孙世代领受俸禄,奢侈豪富,出门时轻车肥马,春风得意。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朝廷还详尽确实地记载他们的功德,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王充读书篇(4):绍兴名人精神代代相传_800字

  一说起绍兴,许多人就会想到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的,自古到今,在绍兴这块沃土上涌现出了无数个文华四溢的名人,无数个肝胆相照的英雄……从大禹到“鉴湖女侠”秋瑾,从贺知章到“俯首甘为儒子牛”的鲁迅,从王充到“学界泰斗”蔡元培……他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这些后人所敬佩,所爱戴,所学习。
  先说起古代的绍兴名人,恐怕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勾践。有个成语是专门赞扬他的事迹的,叫“卧薪尝胆”,对,战败后的勾践就是靠着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而最后取得了胜利,打败了骄傲自大的吴王夫差。尽管现在已经改革开放都20年了,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但依然需要卧薪尝胆的精神。要知道,我们的时代是竞争时代,怕吃苦那是不行的,最终也会一事无成,只能混日子。想想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成功人士,哪一个没吃过苦?又哪一个被困难绊住了?答案是:没有!但能吃苦的还是不少的。像某些小学生,尽管家里的家境并不好,甚至到了贫困的程度,但他们面对困难会勇敢地站起来,早早学会了吃苦,能做许多家务活,帮父母们分忧。在学习上,他们只要有书读就心满意足了,也知道父母供他(她)读书是不容易的,就会铆足劲认真读,给父母一个好的交代,让父母亲高兴高兴。这是多么感人啊,小小年纪,就要干这么多事,真的能扛下来的,除了能吃苦的还会有谁?
  又要说到鲁迅了,他的那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曾经感动了多少中国人,激励了多少中国人为着革命的成功而奋勇向前冲!如今,虽然已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了,大家都欢迎外国人来中国作客,但这两句诗依然有效,为什么呢?很简单,只要改一个词就够了,把“千夫指”的原意改成“整天游手好闲的人或违反分子”就行了。尽管中国是个大国,但还有个别违法分子在破坏祖国的和谐,我们对他们冷漠一些,不出多久,他们就会清醒,说不准还会弃暗投明,走上社会主义新道路呢。
  绍兴名人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作为后辈,我们应该好好地继承他们的精神,愿绍兴名人精神源远流长,代代相传。
 

王充读书篇(5):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务实

  务实
  23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24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24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43.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244.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245.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24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4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48.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249.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2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5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5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5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
  254.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王充读书篇(6):关于志向议论文素材


  (1)引言
  有其志必成其事,盖烈士之所徇也。 作者:(三国)曹操
  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作者:(汉)王充
  劝汝立身须苦志,月中丹桂自扶疏。 作者:(唐)刘兼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作者:(唐)邵谒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 作者:(明)冯梦龙
  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作者:(宋)苏轼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作者:欧阳修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

王充读书篇(7):宣汉篇

【题解】
“宣汉”就是宣扬汉代的“功德”。王充在本书《恢国篇》中说:“《宣汉》之篇,高汉于周,拟汉过周”,在《须颂篇》中说:“《宣汉》之篇,论汉已有圣帝,治已太平。”可见他是很看重《宣汉篇》的。王充认为,太平盛世的标准,应当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以此为标准,他把汉代与周代作了对比,认为汉代“四海混一,天下定宁”,疆域广大,荒野变成良田,各民族都有所进步。因此,他明确指出:“周不如汉”。这就驳斥了俗儒“好褒远称古”,认为太平盛世只存在于古代的观点。王充指出,“圣人”也是禀气而生的,“天之禀气,岂为前世者渥,后世者泊哉?”天施气,古今若一,所以“圣人”古今都有,问题在于“世儒不知圣”。至于祥瑞,王充认为汉代并不少见,只是“帝王之瑞,众多非一”,“今瑞未必同于古,古应未必合于今”。但是他尽力在“祥瑞”问题上作文章,把社会的进步又完全归之于封建帝王的所谓“功德”上,对汉代帝王极力作了美化。
【原文】
57·1儒者称五帝、三王致天下太平,汉兴已来(1),未有太平。彼谓五帝、三王致太平,汉末有太平者,见五帝、三王圣人也,圣人之德,能致太平;谓汉不太平者,汉无圣帝也,贤者之化,不能太平。又见孔子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2)”。方今无凤鸟、河图,瑞颇未至悉具,故谓未太平。此言妄也。
【注释】
(1)已:通“以”。
(2)引文参见《论语·子罕》。
【译文】
俗儒说五帝、三王时期招致了天下太平,汉代兴建以来,没有出现太平。他们说五帝、三王时期招致了天下太平汉代没有出现太平,是由于见五帝、三王是圣人,圣人的功德,可以招致天下太平的缘故;说汉代不太平,是由于汉代没有圣帝,贤人的教化,是不能招致天下太平的缘故。又见孔子说过“凤鸟不飞来了,黄河中也没有图出现,我这一生可能是完了”。当今没有凤鸟、河图,祥瑞略欠齐备,所以说汉代不太平。这种说法太荒谬了。
【原文】
57·2夫太平以治定为效(1),百姓以安乐为符(2)。孔子曰:“修己以安百姓(3),尧、舜其犹病诸(4)!”百姓安者,太平之验也。夫治人,以人为主。百姓安而阴阳和(5);阴阳和则万物育;万物育则奇瑞出。视今天下,安乎?危乎?安则平矣,瑞虽未具,无害于平。故夫王道定事以验(6),立实以效,效验不彰,实诚不见(7)。时或实然,证验不具,是敌王道立事以实,不必具验。圣主治世,期于平安,不须符瑞。
【注释】
(1)效:效验。指吉祥的征兆。
(2)符:符瑞,吉祥的征兆。
(3)修己:指君王修养自身的道德,认真尽到自己的职责。
(4)其:表推测语气,略与“大概”同。病:感到困难。诸:“之乎”的合音。引文参见《论语·宪问》。
(5)阴阳:阴气和阳气。阴阳和:指气候正常,风调雨顺。
(6)王道:先王之道,古代圣王治国的道理。事:事实,治理国家的实际情况。这里的“事”和下句的“实”,都指天下太平。验:和下句的“效”都指祥瑞。
(7)见(xiàn现):同“现”。
【译文】
天下太平是以社会安定作为吉祥的征兆的,老百姓是以安居乐业作为吉祥的征兆的。孔子说:“修养自身以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尧、舜大概也还难于完全做到这一点吧!”老百姓安居乐业,是天下太平的证明。治理人,就应该以人为主。老百姓安居乐业就阴阳之气和谐;阴阳之气和谐就万物滋生;万物滋生就有奇瑞出现。看看当今的天下,老百姓是安居乐业呢?还是岌岌可危呢?既然老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天下就是太平的了,祥瑞即使不齐备,并不妨害它称为太平盛世。所以先王之道用祥瑞作为判断天下太平的根据,如果祥瑞不显著,那就是天下太平的事实还没有出现。但是有时也许天下确实太平了,然而祥瑞未必齐备,所以先王之道又是用事实来作为判断天下太平的根据的,不一定要求祥瑞齐备。圣主治理天下,盼望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并不期待符瑞的出现。
【原文】
57·3且夫太平之瑞,犹圣主之相也(1)。圣王骨法未必同(2),太平之瑞何为当等?彼闻尧、舜之时,凤皇、景星皆见(3),河图、洛书皆出,以为后王治天下,当复若等之物,乃为太平。用心若此,犹谓尧当复比齿(4),舜当复八眉也(5)。夫帝王圣相前后不同,则得瑞古今不等。而今王无凤鸟、河图,为未太平,妄矣。孔子言凤皇、河图者,假前瑞以为语也,未必谓世当复有凤皇与河图也。
【注释】
(1)主:据下文“圣王骨法未必同”,当作“王”。相:骨相。王充认为从人的相貌特征可以看出他的“命”的好坏。参见本书《骨相篇》。
(2)骨法:骨相特征。
(3)景星:参见52·1注(2)。
(4)比齿:即“骈(pián蹁)齿”,牙齿不分开,长成一片。传说帝喾“骈齿”。
(5)八眉:即《骨相篇》所说的“眉八采”。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
【译文】
象征太平的祥瑞,好比是圣王的骨相。圣王的骨相特征未必都相同,象征太平的祥瑞为什么就应当相同呢?他们听说尧、舜的时候,凤凰、景星都出现,河图、洛书也都出现,就认为以后的帝王大治天下时,也应当出现这一类祥瑞之物,才能称为天下太平。依照这种想法,好比说尧应当像帝喾那样长出比齿,舜也应当像尧那样眉毛有八种颜色。帝王的圣相前后不相同,那么他们遇到的祥瑞古代和现代就不会一样。如果当今的帝王由于没有凤鸟、河图一类的祥瑞,便认为天下还没有太平,这就错了。孔子说到凤凰、河图这类东西,是要借用从前出现过的祥瑞来阐述自己观点的缘故,不一定是说世上应当再有凤凰与河图出现。
【原文】
57·4夫帝王之瑞,众多非一,或以凤鸟、麒

王充读书篇(8):[PK赛]关于诚信的作文:诚信是什么_1200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的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成功的钥匙;诚信是什么?诚信是金,品质纯正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藏在心灵的最深处;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树,需要灌溉、培土、剪枝,直至长成挺拔繁茂的参天乔木;诚信是什么?诚信是泉,澄澈透明、涓涓不息、荡涤污渍、滋润心田;
  诚信是什么意思?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信也”,“信,诚也”。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现在的中国虽然说有诚信之人,但不诚信之人居多。大同社会离中国太远了,而欧美国家差不多已经达到了。在美国,放一包东西在门外,没有人会不拿,在美国,你出去旅游,大门敞开几个月也不会有人进去偷东西。这是什么,这就是大同,“故外户而不必”。在中国呢?你在大街上拿着包走着,突然从你后面冲出一个人把你的东西就抢走了,这是什么?有人借钱不还,有人答应别的事,不会准时的完成。
  当然在中国有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就如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还有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这说明什么?有诚信的人,他的利益往往比别人的多。
  我们也说说不诚信的后果吧,小学的时候大家应该学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他不诚信带来的代价便是亡国,这与《狼来了》是一个道理。
  现在的中国如果想实现大同社会,第一当头之选便是诚信,诚信带给你的永远只是利益。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火种,需要我们悉心守护,不但要把她播撒开来,成就燎原之势,而且要星火相传,让每一代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光明和温暖;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一枚古老的种子,她播撒在每颗善良淳朴的心灵里,她植根于每一个踏实真诚的足迹里!
 
    江西九江彭泽县彭泽县浩山中学初二:曾凡军

王充读书篇(9):考场作文素材:2009高考优秀作文素材大集萃宝典(一)20

  孙中山在国外流亡时期,经济十分困难,但他省钱买书,每日必读,他说:“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
  俄国大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每天必写,1862年,他被沙皇政府关进牢房,在那里的778天,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写出了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等一系列作品。
  成功的“铁律”
  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
  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花了36年。摩尔根写《古代社会》花了40年。
  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37年。
  司马迁写《史记》花了15年。左思写《三都赋》花了1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曹雪芹写《红楼梦》花了10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花了34年。
  从以上几个数字里,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项事业,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成功在于持恒
  音乐家冼星海,练奏乐谱缺少钢琴,就用碗、碟、盆、罐作为替代,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苦练,终于孕育出了振奋人心的、史诗般的歌曲——《黄河大合唱》。
  梅兰芳年轻时为了演好戏,每天一大早起床,盯着远飞的信鸽练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一时间断,终于矫正了眼皮下垂、眼神不能外露的弱点,成为一代京剧表演大师。
  爱迪生为了解决灯丝材料问题,先后试验了6000多种材料,最后成功。
  中国科学家王林鹤在试制高压电桥时所获得的成功,也正是积370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进取的结果。
  蜂蜜如何酿出
  一只蜜蜂要酿出一公斤蜂蜜需往来飞行30万公里,吸吮1200万个花朵的汁液,每次采集归来,还要把汁液从胃里吐出,由另一只蜜蜂吸到自己胃里,如此吞吞吐吐120次到340次,汁液成蜜汁,但这时的蜂蜜,还有大量的水分,不适宜储藏,蜜蜂还要不断地鼓翅扇风,使水分蒸发掉,最后变成浓稠的蜜糖。由此观之,蜂蜜酿自于蜜蜂的锲而不舍中。
  铁杵磨成针
  相传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念书缺乏耐心,常常逃学。有一天,他来到一座高山脚下,见一位老太太在磨一根铁棒。李白很疑惑,,就上前追问。老太太告诉他要磨出一根绣花针。李白惊讶不已,铁棒如何磨成针呢?老太太说:只要有恒心,不怕不成功。李白深受启发,自此他发愤读书,毫不懈怠,终于成为一代“诗仙”。
  薛谭学讴
  古代,有位叫薛谭的人,向歌唱家秦青学习唱歌,但还没有学会秦青的全部本领,就自以为统统学到手了,于是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亲自送他到城郊大路旁,弹琴唱歌为他饯行。秦青那高昂的歌声,在林间回荡,使流云也停立倾听。薛谭学悟到自己还没有把老师的本领真正学到手,便向秦青谢罪,要求回去继续学习,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后来他终于成了一位像秦青一样的歌唱家。
  鲁迅长期坚持写日记
  鲁迅从1907~1936年30年间写作(包括翻译)了500多万字的著作。在此期间,他不管工作、写作再忙,客观环境如何艰苦、恶劣,身体条件再差,都一直坚持写日记。20余年,从不间断,只有到最后病危的时候,才被迫停下笔来。
  生命不息笔不辍
  勤劳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刻苦努力,至老不衰。在70余年的画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27岁以后,只有两次害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才搁过笔。他的勤奋是持久有恒的,即使到了晚年,也没睡过早觉,每天照例黎明即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对艺术真是孜孜不倦。1957年他逝世这一年的春夏之际,他的精神有些不济了,健康情况已大不如以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画了一幅花中之王——牡丹,这是他一生中画的最后一幅画。
  恒兀穷年
  徐特立认为读书固贵理解,也须记忆。要理解得好,必须记忆一些基本的东西。但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了,今天看的书,明天又忘了。因此他就把书中重要的地方,或精当的语句,用大字摘录出来,张贴在壁上,就寝前向壁朗读或默念第二天起床,又是这样,一直到能背诵为止。1976年,他已经90高龄,仍坚持这样做。
  居贫苦而志不倦
  汉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王充是在十分清贫的情况下开始专心治学著书的。他先后著有《大儒》、《讥俗》、《节义》、《政务》、《养性》等书。王充从34岁开始,前后用30多年时间,写成《论衡》一书。为了专心著作,他闭门谢客,拒绝一切婚丧喜庆的应酬活动。在他卧室的窗台书架上,到处放着刀笔和竹木简,他一有想法就随时记下来。直到临死前不久,他才完成这本对汉代唯心主义哲学和神学迷信进行系统批判的巨著。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waiyukaoshi/83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