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执业药师】

第一篇趺阳脉:扁鹊仓公列传

邱永山 译注
【说明】这是一篇记叙古代名医事迹的合传。一位是战国时期的扁鹊,另一位是西汉初年的淳于意。通过两千多年前享有盛誉的名医业绩介绍,能使人了解到祖国传统医学在那时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些医学家们不仅善于综合运用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也能使用汤剂、针灸、药酒、药熨、按摩、甚至食疗等各种治疗手段;他们医治的疾病也很广泛,诸如现代医学的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均有涉及。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当时医学理论的提高,通过他们及其之前的医学家的努力,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已初具规模,人们在努力掌握这种理论以指导医疗实践。他们都主张治疗要从实际病情出发,要精心慎重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对以偏概全、浅尝辄止、墨守成规的错误态度。他们也提出了有关疾病预防的一些问题,反映了预防医学也引起了这些有远见的医学家的注意。作者笔下的扁鹊、淳于意,都是既有某些传奇色彩而又深深植根生活实际的艺术形象。传奇色彩使人物个性更生动鲜明;植根生活使他们的言谈举止真切如睹,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性。这种使传奇和写实把握得恰到好处,以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方法的结合,也就使传中的艺术形象神而不诬,奇而不诞,夸张而不失实。这是本文最有特色之处。另外,古医书往往术语叠出,文字也抽象生涩,令人望而却步。此文中所谈,主要是医术,作者却能在平实的叙述中时见波澜陡起,读来也算得晓畅易懂,文章的故事性、通俗性得到一定的提高,于是这篇专业性很强的文章,自然会引起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次,文章的选材也颇具匠心。文中对扁鹊、淳于意的重要生平,尤其是从师经过、医术精妙等,都能娓娓谈来,毫不板滞雷同。同写名医,同写医术,能避免此弊,足见作者选择材料时,趋新避同的价值取向。文章在介绍淳于意时,选写了24条和医案类似的材料,作者却把它们写得段段精采新奇,使人不觉重复冗长,充分显示他医术的超绝精妙,一位令人啧啧赞叹的医学家形象也就栩栩如生出现在人们眼前。
扁鹊是渤海郡

第二篇趺阳脉:伤寒例

【原文】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立春正月节斗指艮雨水正月中指寅惊蛰二月节指甲春分二月中指卯清明三月节指乙谷雨三月中指辰立夏四月节指巽小满四月中指巳芒种五月节指丙夏至五月中指午小暑六月节指丁大暑六月中指未立秋七月节指坤处暑七月中指申白露八月节指庚秋分八月中指酉寒露九月节指辛霜降九月中指戌立冬十月节指乾小雪十月中指亥大雪十一月节指壬冬至十一月中指子小寒十二月节指癸大寒十二月中指丑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阴阳大论》①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②,此则四时正气③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④固密⑤,则不伤于寒,触冒⑥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⑦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注释】①《阴阳大论》:古代医学典籍之一,今佚。②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③正气:四时正常的气候。④君子:能注意摄生的人。⑤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⑥触冒:感触冒犯之意。⑦毒:危害的意思。
【译文】《阴阳大论》说:春天气候温暖,夏天气候炎热,秋天气候凉爽,冬天气候严寒,这是四季正常气候的变化规律。冬季严寒,自然界万种生灵深深地潜藏、伏匿,懂得养生之道的人们,顺应自然之规律而防护固密,所以寒邪不会伤害到他们。倘若不慎感受了寒邪,这就叫伤寒。四时之气皆能伤人而致病,但伤寒这种邪气,是最为凛冽、肃杀的邪气,所以危害最烈。
【评析】本条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揭示预防的重要性。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替,万物也不断地发展变化。《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毋扰乎阳。”这是古人从自然界寒暑替变,阴阳消长的现象,认识到人体生长收藏的生理动态,必须随着气候的转变而调节适应,才不致受到六淫的影响而发生疾病。冬三月阳气潜藏,纯阴用事,地坼水冰,寒风凛冽,在这时候,必须根据冬季气候严寒的特点,注意摄养身体,不使阳气外泄,庶不致被寒邪所伤。按照冬季养生御寒,以预防疾病的原则,推论到其他季节,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适应每个季节气候的特点,才不致被外邪所侵袭,不然的话,春风、夏暑、秋燥,无不可以致病,不但冬寒如此。
【原文】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寒而致,非时行之气①也。
【注释】①时行之气: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凡由气候不正,引起很多人发生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时行病。
【译文】受寒以后,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如果未即时发病,寒毒藏在人体肌肉皮肤之间,到了春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温病;到了夏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暑病。暑病的热势最高,重于温病。所以劳苦的人,在春夏多患温热病,正是由于冬天受寒,寒毒蕴藏而致,它不是时行之邪所致的疾病。
【评析】本条以冬日感寒,随着发病季节的不同,区别伤寒、温病和暑病。冬季触冒寒邪,有感而即发与伏而后发的不同:感寒即病者,邪客皮肤,伤及营卫,以致恶寒发热,头痛项强的,称为伤寒。其感而不即病者,因鉴于邪自皮毛而受,因推断为“寒毒藏于肌肤”,其实并非真是寒毒内藏,但是人体阳气为寒邪所遏,已伏下以后为温病、暑病的远因,及至次年春季阳气升浮,于是发生温病。也有春季未病,至夏季暑热之时,郁遏已久的阳气随炎暑而外发,即为暑病。暑病和温病,除了发病季节的区分,还有暑病的热势重于温病,也可作为参考。正由于劳苦的人,缺食少衣,冬季触冒霜雪,涉水履冰,受寒的机会极多,所以春夏多患温热疾病,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不必拘泥。然而,这类温病、暑病,人体内已先有变化,与单纯的感受温邪、暑邪而病,确实有所差异,所以又提出此“非时行之气也”的论断。无论在病因学上还是在诊断学上,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原文】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译文】所谓时行之气,是指反常于时令的气候,如春季天气应该温暖却反而很冷,夏季天气应该炎热却反而很凉爽,秋季天气应该凉爽却反而酷热,冬季天气应该寒冷却反而温暖异常。人们若感受了时行邪气,不论男女老幼,都会患相似的病症,即时行病。
【评析】本条提出时行病的特点。时行病的成因和四时正气为病不同,乃由四时气候反常,或者太过、不足所致,所以大都是流行性的,在同一个时令内,不论长幼,病多类似。只要能掌握不正常的气候变化与病状相似的特点,还是不难鉴别的。
【原文】夫欲候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①占②之。九月霜降节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③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便凉。
【注释】①斗历:“斗”是星宿中的北斗,“历”是历法。古人根据观察斗柄所指方向,以决定季节。②占:测也,候也。③霜降、雨水、惊蛰(zhé):均是农历的节气名称,详见篇首二十四节气表。
【译文】如果要了解四季正常气候所导致的疾病,和不正常的疫气所造成疾病的方法,都应当按照斗历来测候、推算。农历九月霜降节以后,天气就应该逐渐寒凉,到了冬天就要更加寒冷,一直到了第二年正月雨水节以后,方才渐渐解除。所以称为雨水节,因这时冰雪已经融解而成雨水的缘故。到了二月惊蛰节后,气候逐渐暖和起来,到夏季转为炎热,到了秋季便又开始凉爽。
【评析】本条讲根据斗历推算节气变化,借以测知四时发病的因素。四时各有主气,在四时气候正常情况下,感受其主气而发病的,称为正气病,因四时气候反常,而造成疾病流行,称为时行疫气,两者虽然同属于外感病,但临床证治却有很大不同,必须正确区分。
【原文】从霜降以后,至春分①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②,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
【注释】①春分:是农历二月中节气名称之一。②重沓:重复、杂沓的意思。
【译文】从霜降节以后,至春分节以前,凡是因触冒霜露,身体感受寒邪而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九月、十月之间,气候还不太冷,发病比较轻浅;十一月、十二月间,气候已经非常寒冷,发病必然严重;正月、二月之间,寒冷逐渐解除,发病也较轻微。这都因冬时调摄不当,恰巧感受寒邪,而即时发作的疾病。如果是因感受冬季非时之暖而发病的,就名叫冬温。冬温的病邪和伤寒完全不同,而且冬温的发病有迟有早,更是相互重复杂沓,病势有轻有重,所以治法也不相同,它的症候可参考以下篇章内容。
【评析】本条讲讨论冬温与伤寒的区别。本条指出冬季的时病,不但有伤寒,而且有冬温,伤寒是感受冬季当令之寒邪而病,属于正气为病,冬温由于感受冬季非时之暖而病,属于时行之气为病,二者在病因上截然不同,所以说“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这一论断无疑是正确的。
【原文】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译文】在立春节以后,若未突然出现严寒天气而又没有结冰下雪,却有高热的疾病发生,这是春天的阳气升发,引动了冬季伏藏的寒邪,变成了温病。
【评析】本条讲春季伏气温病的发病机制。立春节以后,天气由寒冷逐渐转为温暖,这时发生的高热疾病,既不同于感寒即病的伤寒,也不都是春时正气为病的温病,有些是由于冬季感受寒邪,没有即时发病,而伏藏体内,至次年春季阳气升发之际,激活伏寒外发,而变为温病,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伏气温病。感寒之因虽同,而发病的季节和病的性质已经改变,所以特提出“变为温病”,以期引起注意。
【原文】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①,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注释】①为寒所折:折,伤害的意思,即被寒邪所伤害。
【译文】从春分节以后到秋分节以前这一时期,天气如果骤然寒冷,由此而得的热病,都是时行寒疫。三、四月间或有天气骤寒,这时阳气还较微弱,如被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还是比较轻微。五、六月间,阳气已经旺盛,被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就必严重。七八月间阳气已经渐衰,受了寒邪伤害而生病,发热也必轻微。寒疫与温病、暑病有些相似,但治法却有显著的区别。
【评析】本条指出寒疫病的原因,并说明其热势的轻重与季节气候的关系。
【原文】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然气候亦有应至仍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也。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①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②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③。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④;夏伤于暑,秋必

第三篇趺阳脉:第七十五篇 刺节真邪

【题解】刺节,指刺法理论中的针刺五节,即振埃、发蒙、去爪、彻衣、解惑;真,指真气而言;邪,指邪气,也就是四时不正之气。本篇讨论了刺节、真邪、解结推引和五邪四个问题,作者只取前后两个内容作为篇名。故篇名为"刺节真邪"。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刺有五节,奈何?岐伯日固有五节一日振埃,二日发蒙三日去爪四日彻衣,五日解惑。黄帝日夫子言五节,余未知其意。岐伯日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发蒙者,刺腑输,去腑病也;去爪者,刺关节肢络也;彻衣者,尽刺诸阳之奇输也解惑者,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
【提要】本段简述了刺五节针法。
【白话解】黄帝向岐伯问道我听说刺法有五节之分,具体内容是怎样的呢?岐伯说刺法理论中确有五节的说法,它实质上指针刺的五种方法第一种叫做振埃,第二种叫做发蒙,第三种叫做去爪,第四种叫做彻衣,第五种叫做解惑。黄帝说先生所谈到的这五节的方法,我还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请详尽地告诉我。岐伯说针刺中振埃的方法是指针刺浅表的经脉,用以治疗阳病。发蒙的方法,是指针刺六腑的腧穴,治疗腑病。去爪的方法,是指刺关节的支络。彻衣的方。法,是指遍刺六腑之别络。解惑的方法,是指根据阴阳的变化机理,而补不足、泻有余,使偏颇的阴阳归于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振埃,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余不知其所谓也,愿卒闻之。岐伯日振埃者,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嗔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请言振埃,尚疾于振埃。黄帝日善。取之何如?岐伯日取之天容。黄帝日其数上气穷诎胸痛者,取之奈何?岐伯日取之廉泉。黄帝日取之有数乎?岐伯日取天容者,无过一里,取廉泉者,血变而止。帝日善哉。
【提要】本段叙述了振埃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白话解】黄帝说刺节中的振埃,先生说是针刺浅表的经脉治疗阳病,我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是什么,我愿意详细地听一听。岐伯说振埃的方法,具体说是治疗阳气暴逆于上,充满胸中,胸部胀满,呼吸时张口抬肩等病证的,或胸中之气上逆,以致发生气喘喝喝有声,或坐或伏而难以仰卧,并且害怕埃尘和烟雾。一遇烟尘则病势加重,使得喉咙噎塞而有窒息感。这种方法之所以称为振埃,是因为治疗这种病收效极快,立竿见影,甚至比振落尘埃还要迅速。黄帝说讲得好。那取什么穴位呢?岐伯说取手太阳小肠经的天容穴。黄帝说若有咳逆上气,屈曲蜷缩着而胸部疼痛,这种情况取什么穴位呢?岐伯说取任脉的廉泉穴。黄帝说取这两个穴位时,针刺有一定的规定吗?岐伯说取天容穴时,针刺不要超过一寸;取廉泉穴时,看到病人面部血色改变时即当止针。黄帝说讲得好。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发蒙,余不得其意。夫发蒙者,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夫子乃言刺腑输,去腑病,何输使然?愿闻其故。岐伯日妙乎哉问也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请言发蒙耳,尚疾于发蒙也。黄帝日善。愿卒闻之。岐伯日刺此者,必于日中,刺其听宫,中其眸子,声闻于耳,此其输也。黄帝日善。何谓声闻于耳?岐伯日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黄帝日善。此所谓弗见为之,而无目视,见而取之,神明相得者也。
【提要】本段叙述了发蒙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白话解】黄帝说刺节中所讲的发蒙的方法,我还没弄懂其含义是什么。本来发蒙的针法,是治疗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清的病变的。先生却说针刺六腑的腧穴,治疗腑病,那到底哪个腧穴能治好这耳目病,我愿听你讲一讲其中的道理。岐伯说你问得太好了。这是针刺中最绝妙的地方,它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中的奥妙必须心领神会,单凭平时口里说的和书本里记载的,还不能道出它出神人化的玄机。我所说的发蒙,其奏效之迅捷,要比启发蒙聩还快得多。黄帝说太好了。那你快把这方面的内容全部告诉我。岐伯说针刺这种病,必须在中午的时候,针刺手太阳小肠经的听宫穴,通过手法使针刺感应到瞳子。并使耳内能听到作响的声音,这就是治疗本病的主要腧穴。黄帝说好。怎样才能使耳内能听到声音呢?岐伯说针刺听宫的同时,用手紧捏住鼻孔,然后闭住口,怒腹鼓气,使气上走于耳目,这样耳内就会在针刺的同时相应地出现声响。黄帝说太妙了。这真是在无形之中,使针刺感应加以传导,眼睛没有看到,效果却明显出现,实在是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了。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去爪,夫子乃言刺关节肢络,愿卒闻之。岐伯日腰脊者,身之大关节也;肢胫者,人之管以趋翔[1]也茎垂者,身中之机,阴精之候,津液之道也。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血道[2]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趋翔不能。此病荥然有水[3],不上不下,铍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故命日去爪。帝日善。
【提要】本段叙述了去爪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注释】[1]人之管以趋翔是指人体的下肢为主持行走的器官,也是站立的支柱。
[2]血道《甲乙经》、《太素》均作"水道"。
[3]荥然有水荥然,小水貌。荥然有水,是形容有水蓄积,像微浅的不能流行的小水一样。
【白话解】黄帝说刺节中所说的去爪的方法,先生说是指刺关节支络,我愿意听你详尽地说明其中的道理。岐伯说腰脊是身体内较大的关节;下肢是人体行走的枢要,也是站立时的支柱;阴茎有生育繁殖的功能,可用来交媾排精,也是津液输出的道路。如果饮食不知节制调配,喜怒不时过度刺激,影响津液的运行和代谢,使得津液内溢,停聚于阴囊,水道不通,阴囊口益胀大,会使人体的俯仰、行动都受到限制。这种病是由于水液蓄积在内。使上下水道不能通调所致。用铍针砭石所治取的,就是这种因水肿而外形显著增大,衣裳也不能遮蔽的病证。因为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积水,就像修剪多余的指甲一样,所以叫去爪。黄帝说你讲得很好。
【原文】黄帝臼刺节言彻衣,夫子乃言尽刺诸阳之奇输,未有常处也,愿卒闻之。岐伯日是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阴气不足则内热,阳气有余则外热,内热相搏,热于怀炭,外畏绵帛近,不可近身,又不可近席,腠理闭塞,则汗不出,舌焦唇槁,腊干[1]嗌燥,饮食不让美恶。黄帝日善。取之奈何?岐伯日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瘸,又刺中膂以去其热,补足手太阴以去其汗,热去汗稀,疾于彻衣。黄帝日善。
【提要】本段叙述了彻衣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注释】[1]腊干形容肌肉皮肤干燥的样子。
【白话解】黄帝说刺节中所说的彻衣的方法,先生说是遍刺六腑之别络,没有固定的部位,请你详尽地讲给我听。岐伯说这种方法适用于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的病。阴气不足会产生内热,阳气有余又会发生外热,内热外热相互搏结,则感到比怀抱炭火还要热。由于热势炽盛,所以只想袒露身体而不愿穿衣盖被,更不敢叫人靠近身体,甚至因怕热而身体不欲沾席。由于腠理闭塞,不得汗出,热邪不能外散,以至于舌干咽燥,口唇干裂,肌肉枯槁,饮食好坏也不辨其味。黄帝说讲得好。那么怎样治疗呢?岐伯说首先针刺手太阴肺经的天府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的大杼穴各三次,再刺膀胱经的中膂俞用以泻热,然后补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使病人出汗,待热退汗液减少时,病就痊愈了,其奏效之捷,比彻掉衣服都快。黄帝说你讲得很好。
【原文】黄帝日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惑何以解之?岐伯日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1],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黄帝日善。取之奈何?岐伯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黄帝日善。请藏之灵兰之室,不敢妄出也。
【提要】本段叙述了解惑法的针刺部位、选用腧穴、实施方法及所适应的病证。
【注释】 [1]倾侧宛伏形容患半身不遂后,身体既不能倾斜反侧也不能宛转俯伏。
【白话解】黄帝说刺节中所谓解惑的方法,先生说要全部知道调和阴阳和运用补泻的道理,使人体内阴阳虚实相互变化移易,以达到平衡。那么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怎样辨清阴阳虚实而解除迷惑呢?岐伯说人得了中风一类的病,血气必有偏虚之处,虚者是指正气不足,实者是指邪气有余,这样身体就感到肢体轻重不相称,身体倾斜反侧,仆伏欲倒。严重时可导致神志昏乱,意识模糊,不能辨别东西南北,症状的出现忽上忽下反复多变,颠倒无常,所以它比单纯神志迷惑的病证还要严重。黄帝说讲得好。那么怎样治疗呢?岐伯说不管证候多么复杂,必须泻其邪气的有余,补其正气的不足,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这样用针是治其根本,其奏效迅速,比单纯解除神志迷惑要快捷。黄帝说讲得好。我一定把这些理论知识著之于书册,秘藏在灵兰之室,很好地保存起来。决不敢轻易泄露出去。
【按语】本段提出的刺五节属古代针刺治病的方法,每种方法各具不同的适应证,并分别指出了针刺的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法及针刺部位。这些方法虽目前已较少采用,但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振埃法治哮喘、发蒙法治耳聋等,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当进一步深入研究。
【原文】黄帝日余闻刺有五邪,何谓五邪?岐伯日病有持痈者,有容大者,有狭小[1]者,有热者,有寒者,是谓五邪。黄帝日刺五邪奈何?岐伯日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2],瘅热消灭,肿聚散亡,寒痹益温,小者益阳,大者必去,请道其方。
凡刺痈邪,无迎陇,易俗移性不得脓,脆道更行[3]去其乡,不安处所乃散亡,诸阴阳过痈者,取之其输泻之。
凡刺大邪日以小,泄夺其有余,乃益虚,剽其通[4]州,针其邪肌肉亲,视之毋有反其真。刺诸阳分肉间。
凡刺小邪日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视其所在迎之界,远近尽至,其不得外,侵而行之乃自费。刺分肉间。
凡刺热邪越而苍[5],出游不归乃无病,为开通辟门户,使邪得出病乃已。
凡刺寒邪日以温,徐往徐来致其神。门户已闭气不分,虚实得调其气存也。
黄帝日官针奈何?岐伯日刺痈者用铍针,刺大者用锋针,刺小者用员利针,刺热者用键针,刺寒者用毫针也。
【提要】以上分别叙述了痈邪、实邪、虚邪、热邪、寒邪等五邪所致病证、治疗原则、针刺方法和选用针具。
【注释】[1]容大、狭小容大,即大邪(实邪);狭小,即小邪(虚邪)。
[2]章条目的意思。
[3]脆道更行脆,疑"诡"之误。此句承上句,如不得脓,须易不同之道更刺。
[4]剽其通剽,急的意思。剽其通,是指急于疏通病邪。
[5]越而苍苍,通沧,寒的意思。越而苍,就是指针刺热邪,廊倬邪等发披.南执转蜘襄浦。
【白话解】黄帝说我听说有刺五邪的方法,什么叫做五邪?岐伯说病有痈肿的,有属实的,有属虚的,有属热的,有属寒的,这就叫做五邪。黄帝说五邪致病怎样针刺治疗呢?岐伯说一般针刺治疗五邪的方法,不过五条。对于瘅热的病证,应当消灭热邪;痈肿和积聚的病证,应当使其消散;寒痹在身,应助阳热以温血气;体虚邪微者,补益阳气而使其强壮;邪气盛大的必须驱除邪气。下面请让我将具体的针刺方法告诉你。
一般治疗痈邪的方法,不可在初期病势隆盛的时候,迎其锐势而妄用铍针刺破排脓。应耐心地加以调治,这样痈毒就会不化脓,此时应改换不同的方法进行针刺,使邪毒不在固定的部位留聚,这样,病邪就会渐行消散。所以不论是阳经还是阴经,只要是经过痈肿所生的部位,就可以取本经的输穴来泻其毒邪。
一般刺治大邪(实邪),应用针刺迫使邪势减小,也就是泻其有余,从而使邪气口趋虚衰,在进行针刺治疗时,要急于疏通病邪,刺中病邪的所在,肌肉自然就亲附致密,观察到邪气泄去,真气就相应恢复了功能。因实邪多在三阳,故宜针刺诸阳经分肉间的穴位。
一般小邪(虚邪)多在分肉间,针刺方法是必须口益壮大其真气,补其正气的不足,邪气就不致为害了。同时审查邪气的所在,当其尚未深入的时候,迎而夺之。这样远近的真气尽至,正气充足,外邪则难以内陷。治疗时不要针刺太过,因为这样往往会损伤正气,所以,刺小邪之法,取在分肉间的穴位便可以了。
凡针刺热邪,应当把邪气发越于外,而使之由热转凉,邪被排出后,不再发热,即属无病了。所以在针刺时要用疏泄的手法,为邪气疏通道路,开辟门户,使腠理开泄,邪有出路,病就可以痊愈。
凡刺寒邪,应当用温法,以保养正气,针刺时缓慢进针,待其得气则疾速出针。出针后,针孔已闭合,正气才不会外散。这样可使神气恢复正常,精气渐渐旺盛,从而达到补气行血散寒的目的,虚实即可调和,真气也就固密内存了。
黄帝说刺五邪,应当各选用什么针具比较合适呢?岐伯说刺痈邪当用有刃而锋利的铍针;刺实邪当用锋针;刺虚郝当用员利针;刺热邪当用镌针;刺寒邪当用毫针。
【原文】请言解论,[1]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故可为解。下有渐洳[川,上生苇蒲[2],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阴阳者,寒暑也,热则滋雨而在上,根薮[3]少汁。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皮淖泽。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当是之时,善行水者,不能往冰善穿地者,不能凿冻善用针者,亦不能取四厥;血脉凝结,坚搏不往来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
【提要】本段叙述了解结刺法治疗厥逆证及其施治原则。
【注释】[1]渐洳洳,音入;渐,同惭。渐洳,指低湿的地带。
[2]苇蒲苇,即生于水中的芦苇;蒲,指出于池泽中的葛蒲。
[3]菱,音该,草根的意思。
【白话解】我再谈谈所谓解结的理论。人与天地自然是相适应的,与四时季节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据人与天地相参的道理,才可以谈论解结。比如下面有水湿的沼泽地,上面才能生长蒲草和芦苇,从它们的是否茂盛,可想到水泽面积的多少。根据这个道理,从人体外形的强弱,就可以测知气血的多少了。阴阳的变化,可以用寒暑的变化来说明。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阳气发越于上,地面的水分被蒸腾而形成云雨,这时草木根茎的水分就减少了。人体受热气的熏蒸,阳气也浮越于外,所以皮肤弛缓,腠理开泄,血气衰减而津液外溢,肌肉也滑利润泽。在寒冷的时候,土地封冻,水寒结冰,人的阳气也收藏在内,所以皮肤致密,腠理闭合,汗不出,血气强,肌肉坚紧而滞涩。严寒之下,善于游水行舟的人,不能在冰中往来;善于掘地的人,也不易凿开冻土。善于用针的人,同样也不能治疗阴寒至盛条件下的四肢厥逆证。如果血脉因寒而凝聚,坚结如冰冻,往来不流畅,不可能使它立即柔软起来。所以行水的人必须等到天气转暖,冰冻融化以后才能在水上运行,大地也必须在解冻以后才能掘凿。人体的血脉也是这样,要待阳气运行,血脉疏通才可以用针。所以治疗厥逆病,必须先用温熨的方法,使经脉调和,在两掌、两腋、两肘、两脚以及项、脊等关节交会之处,施以熨灸,待温热之气通达各处,血脉也就恢复正常的运行,然后观察病情,如果血脉滑润流畅的,是卫气浮于体表,可采用针刺的方法使其平复;血脉坚紧的,是寒邪盛实之象,可用破坚散结的针法,待到厥逆之气衰落,阳气回复就止针。像这样,根据邪气聚结的情况先疏通再治疗的方法,就是所谓解结。
【原文】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也。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刺则熨项与肩胛,今热下合乃止,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
【提要】本段再次叙述了解结刺法的适应证与施治原则,并指出推引法要根据病情随机应用。
【白话解】采用针刺治病,主要在于调节气机,人气来源于水谷,水谷之气首先积蓄于胃中,化生的营气和卫气各自在一定的道路运行,宗气留积于胸中而为气之海,其下行的灌注于气街穴处,其上行的走向呼吸之道。所以,当足部发生厥逆时,宗气就不能自上而下行,脉中之血也随之凝滞而运行不畅,因此,如果不先用火灸温熨的方法通调气血,针刺治疗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用针治病必须首先诊察经络的虚实,用手循行切按,弹动经脉,感觉到应指而动的部位,然后取针刺入穴内。若手足六经经脉调和的,是无病的征象,就是有些轻微的小病,也可以不经治疗而自行痊愈。如果任何一条经脉出现上实下虚而不通的,这必定是横行的支络有邪气壅盛,并且干扰了正经气血而形成壅滞不通。治疗时应找出疾病的所在,施行泻法,这也是所说的解结的方法。
人体上部有寒象而下部发热的,应当首先取足太阳膀胱经在项部周围的穴位,并作较长时间的留针。针刺以后,还要温熨项部及肩胛部,这样可以驱逐上部的寒邪,使热气上下融合,方可止针。这就是所谓"推而上之"的方法。如人体上部发热,下部发冷,并察看到在下部经络上有陷下不充的虚脉,当用针刺,施以补法,使其阳气下行后止针,这就是所谓"引而下之"的方法。遍身高热,神情狂躁不安,并有幻视,幻听,胡言乱语表现的,要察看足阳明经的正经、络脉的虚实情况,而后取穴针刺。虚的用补法,有血郁而属实的就用泻法,同时在病人仰卧时,医者在病人头前,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挟持按揉患者两侧颈动脉部,挟持的时间要长一些。并捏起肌肤,由上向下揉卷切按,一直到两锁骨上窝缺盆处。然后重复上述动作,连续进行,等待身热退去方可休止。这就是所谓"推而散之"的方法。
【按语】本段"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对理解中医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内经》认为当事物的真相隐藏在现象的背后难以直观认识时,往往可以通过事物的外部现象去把握,逐渐形成了《内经》提出的"以表知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司外揣内"(《灵枢·外揣》)的观察原则,成为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
【原文】黄帝日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日此皆邪气之所生也。黄帝日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日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提要】本段着重叙述了真气和邪气的区别。
【白话解】黄帝说有一条经脉受邪而发生几十种病证的,有的表现为疼痛,或形成痈肿,有的发热,有的恶寒,有的痒,有的形成痹证,有的表现为麻木不仁,证候表现千变万化,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这都是由各种不同的邪气伤害而发生的。黄帝说我听说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等不同的名称。那么什么叫真气呢?岐伯说所谓真气,就是禀受了先天的精气,和后天的谷食之气结合,充养全身。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并能抵御外邪。所说的正气,又称正风,是指与季节相协调的正常气候,它是在不同的季节中,从这个季节中所主的方向而来的风。如春季从东方来的风,夏季从南方来的风,秋季从西方来的风,冬季从北方来的风。这些适时而至的风,一般不会致病。所谓邪气,又称为虚风,它是不知不觉戕害人体的贼风,一旦中伤人体,容易深陷而不能自行消散。而正风即使伤及人体,部位也比较表浅,发病也较轻微,所以能自行恢复,这是因为正风来势柔弱,不能战胜体内的真气,因此不用治疗就自行消散了。
【原文】虚邪之中人也,洒晰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其邪气浅者,脉偏痛。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溜[1]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为肠溜[2],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3],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引。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4]。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怕。
【提要】本段详细地论述了虚邪伤人,由浅入深,传变无穷,发生各种病变的过程,提出如果其不断深入,内侵筋骨,可发生各种肿瘤,病情顽固,不易治疗。
【注释】[1]筋溜就是结聚于筋的赘瘤之类。
[2]肠溜是指邪气传人肠中所发生的病变,指腹中肠道的肿瘤。
[3]昔瘤昔,同腊,肉干而坚的意思。昔瘤,是指此瘤坚硬的意思。
[4]疽应作"瘤"。
【白话解】虚邪贼风中伤人体,使人萧索寒栗,毫毛竖起,肌腠疏缓开泄,因此易于深陷。如果邪气侵害在骨骼,就形成骨痹;侵害在筋,就会导致筋脉拘挛;侵害在脉中,就会导致血脉闭塞而不通,血气郁而化热形成痈肿;如果侵害在肉腠,与卫气搏结交争,阳气偏盛就会出现热象,阴气偏盛就会出现寒象,寒邪偏盛,就会使真气衰微消散,真气衰微就呈现一派虚象,人体正气虚衰,阳气不足,就会表现为形寒肢冷的征象;如果侵害于皮肤之间,与卫气搏结而发越于外,使腠理开泄,毫毛动摇,若邪气在皮腠之间往来为患,皮肤则瘙痒不;如果邪气羁留不去,营卫不调,就会形成痹证;假若单纯导致卫气涩滞而不畅行,就会形成麻木不仁的证候。虚邪贼风侵害半边身体,人里深犯,稽留于营卫之中,使营卫功能衰竭,导致真气消散,而邪气单独存留于内,就会形成半身不遂的偏瘫证。假使邪气侵害的部位较浅,也会导致半身血脉不和而发生半身偏痛。虚邪贼风侵害人体深部组织,寒热聚结,久留不去而附着于内,如果阴寒至盛,阳热不举,营卫寒凝涩滞,会引起骨节疼痛,肌肉枯痿;如果是热邪亢盛,阴不胜阳,会发生肌肉腐烂而化为脓。如果虚邪进一步内陷而伤及骨骼,便形成骨骼坏死的骨蚀。如果邪气聚于筋,会使筋脉挛缩而不得伸展,邪气久留其间不能消退,就会形成筋瘤;邪气结聚归于内,卫气积留而不能复出,以致阳不化水,津液不能输布,留于肠胃与邪气相搏结,成为肠瘤,但发展较缓慢,迁延数年,用手触按,质地柔软;如果邪气结聚而气归于内,津液停留不行,又连中邪气而凝结不散,日益加重并且发展迅速,邪气接连积聚,便形成昔瘤,用手按摸,质地坚硬;邪气结聚停留在深层的骨部,邪气在骨部为患,逐渐扩大,则形成骨瘤;邪气结聚在肌肉,宗气内走于此,随邪气留结,着而不去,如有内热可化而为脓,如无热可形成肉瘤。上述这几种邪气致病,变化无穷,其发作也无一定部位,但是根据证候表现,都有一定的名称。
【按语】本段提出如果邪气不断深入,内侵筋骨,日积月累,则可形成"瘤",即肿物、积块。关于其病因病机,《内经》多篇有述,如《素问》的五脏生成篇、平人气象论篇、腹中论篇、奇病论篇、四时刺逆从论篇,《灵枢》的邪气脏腑病形篇、经筋篇、五变篇、卫气篇、本脏篇、水胀篇及本篇等,可参考。究其病因主要有三,其一是外伤寒邪;其二是饮食失节;其三是忧思太过。其病理则主要为寒凝、气滞、血瘀、津停四者。

第四篇趺阳脉:第七十篇 五常致大论

【原文】
黄帝问曰:太虚寥廓,五运回薄,盛衰不同,损益相从,愿闻平气,何如而名,何如而纪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木曰敷和,火曰升明,土曰备化,金曰审平,水曰静顺。
帝曰:其不及奈何?
岐伯曰:木曰委和,火曰伏明,土曰卑监,金曰从革,水曰涸流。
帝曰:太过何谓?
岐伯曰:木曰发生,火曰赫曦,土曰敦阜,金曰坚成,水曰流衍。
【译文】
黄帝道:宇宙深远广阔无边,五运循环不息。其中有盛衰的不同,随之而有损益的差别,请你告诉我五运中的平气,是怎样命名?怎样定其标志的?
岐伯答道:你问得真有意义!所谓平气,木称为“敷和”,散布着温和之气,使万物荣华;火称为“升明”,明朗而有盛长之气,使万物繁茂;土称为“备化”,具备着生化万物之气,使万物具备形体;金称为“审平”,发着宁静和平之气,使万物结实;水称为“静顺”,有着寂静和顺之气,使万物归藏。
黄帝道:五运不及怎样?
岐伯说:如果不及,木称为“委和”,无阳和之气,使万物萎靡不振;火称为“伏明”,少温暖之气,使万物暗淡无光;土称为“卑监”,无生化之气,使万物萎弱无力;金称为“从革”,无坚硬之气,使万物质松无弹力;水称为“涸流”,无封藏之气,使万物干枯。
黄帝道:太过的怎样?
岐伯说:如果太过,木称为“发生”,过早地散布温和之气,使万物提早发育;火称为“赫曦”,散布着强烈的火气,使万物烈焰不安;土称为“敦阜”,有着浓厚坚实之气,反使万物不能成形;金称为“坚成”,有着强硬之气,使万物刚直;水称为“流行”,有溢满之气,使万物漂流不能归宿。
【原文】
帝曰:三气之纪,愿闻其候。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敷和之纪,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化宣平。其气端,其性随,其用曲直,其化生荣,其类草木,其政发散,其候温和,其令风,其脏肝,肝其 畏清;其主目,其谷麻,其果李,其实核,其应春,其虫毛,其畜犬,其色苍;其养筋,其病里急支满,其味酸,其音角,其物中坚,其数八。
升明之纪,正阳而治,德施周普,五化均衡。其气高,其性速,其用燔灼,其化蕃茂,其类火,其政明曜,其候炎暑,其令热,其脏心,心其畏寒,其主舌,其谷麦,其果杏,其实络,其应夏,其虫羽,其畜马,其色赤;其养血,其病?

第五篇趺阳脉:真相_3000字

  “你们真的要租这栋老房子?它可已经空置了好长时间了!”李老太太眯着眼睛问。“您就别问了,这栋房子,我们要定了!”李成和他的女友方宣坚定的说。“你们要真心想要,给你们便宜些好了,先带你们来看看房子。”
  李老太太是这里的房东,虽说人老了,可天天涂着黑指甲油,黑唇膏,头发留的长长的,鼻子尖尖的,就像是电影里的人物。
  “这是一栋老房子了,构造格式奇怪,前几年来了一个老道,说着房子阴气重,从那以后,这房子就接二连三的发生怪事,先是一个租客诡异的死在了厕所里,身上长满了青斑,脑浆从七窍流了出来。后来来的一个租客也死在了卧室,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来租了!”李老太太边开门边说。
  进入院门,先看到的不是房屋,而是一片菊花海,怪不得阴气重呢!真奇怪!
  绕过了菊花海,进入了一栋像城堡似的房子。“咯吱”一声,门开了,一股阴风迎面袭来。
  “好冷啊!”方宣下意识的往李成那凑了凑,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从方宣眼前“飘”了过去。“谁?”李成警惕的说。“你们不用害怕,他是在这儿看房子的,叫阿正!”李老太太对他们说。“你们好”他转过头,礼貌性的伸出了右手,当李成的手跟阿正的手碰在一起时,李成头皮一阵发麻,阿正那红润的手竟冰凉无比,像是……像是一个……死……死人的手!
  “好了!今晚你们就住这儿吧!”看完房子后,李老太太对李成和他的女友说。
  “啊!终于有一栋自己的房子了!”李成以享受的姿势躺下来说。“嗯!海带有一股古木的芳香。”方宣拉开床单闻了闻床板后随口应付道。“可是……这……怎么有血?”“血?”李成急忙凑了过来。“这血有些发黑,估计不是最近的。”方宣分析道,正说着,李成趴在床板上又闻了闻,想了一会,说:“这可能不是人的血,人的血比动物的血含盐量高,可这血中的盐几乎没有!算了,先别管了,可能是意外,安心睡觉吧!”
  深夜,风在吹着,门窗咯吱的响着,似乎在遮掩着什么秘密……
  “啊!”一声尖叫从厕所传来,李成急忙跑了过去,只见方宣精神恍惚的靠在厕所旁。“李成!”见到自己的男友,方宣一下扑在了李成怀里,嗫嚅到“李成!我……见鬼了!”“别急!怎么回事,慢慢说!”李成安慰道。“刚才……我……我去上厕所,看见一个白衣女子在厕所抽泣,我问她怎么了,她却突然抓住我的衣服,这时我才发现,那女子的半张脸都在腐烂,我惊呆了,把她甩了出去,没想到一下甩下了楼……”方宣带着哭泣说。“别急,你看,这地上这么多脚印,应该不是鬼,而且楼下又什么都没有,肯定是人为的。别怕!这件事情,我一定会让它水落石出的!”李成坚定的说。
  回到房间,方宣因过度劳累提前睡着了,而李成却翻来覆去睡不着,“这究竟是不是人为,如果是人为的,那么又是谁干的?如果不是人为,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李成想。
  不久,东方发白。李成再次来到了厕所,可这时他却惊异的发现,地上的脚印被拖过!
  李成离开了厕所,正在冥思苦想之时,迎面撞上了慌张的阿正,看见是李成,急忙故作轻松的挤出一个笑容。“你不舒服吗?”李成关心的问,“嗯……没有!”阿正便摇手边说,就在他摇手的那一瞬间,李成看见阿正手上有一条勒痕,但并没有太在意,回到了房间。
  回到房间后,李成一直在想今天搜集到的线索,阿正手上的勒痕是巧合还是和昨晚的事件有关?想到这儿,李成决定再去厕所看看。
  这回李成把整个厕所搜了一遍,没有太大收获,只在窗边看见了一捆绳子,这似乎和案件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刹那间,李成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兴奋地把绳子拿走了。
  “怎么样,有收获吗?”方宣对刚回到房间的李成说。“以我的智商,你觉得会没有收获吗?”李成故意装出一副大侦探的样子,继续说道“你看这捆绳子……”接着,李成就把遇到阿正和他手上勒痕的事又说了一遍。
  “这有联系吗?”方宣不解的问道,“当然有!”李成推断道“今天我见到阿正的时候,他明显精力不足,昨晚肯定熬过夜。所以我断定,昨晚扮鬼的人就是阿正!而且,你昨晚说把那女鬼推下了楼,很可能就是事先准备好的,先给自己手腕绑上绳子,然后滑下去,而今天厕所的绳子和阿正手上的勒痕足以证明着一切!只是,使我不明白的是,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可是……”方宣还想说些什么,可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晚上,李成为了女友一夜未眠,蹲守在厕所旁边,可仍没有进展。
  第二天,正当李成准备去询问阿正时,事件有了进展。
  晚上,朦胧中的李成起床去上厕所。可是,当他开门时,却发现厕所门竞被反锁住了,起初李成并没太在意,以为只是方宣在里面上厕所,把门反锁了。可是,等他看见方宣正在床上相安无事的睡觉时,李成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如果方宣在睡觉,那么厕所里的人又是谁?这时,厕所里的人似乎察觉到了李成这个不速之客,急忙打开了窗户。李成知道不能再等了,用身体撞开了门,但是等李成进去时,一切都晚了,窗户下空无一人,只是留下一捆绳子,吊在半空中。
  李成打开了厕所的灯,窗户旁留下了一排清晰的脚印,他笑了,急忙用手机照下了这排脚印。
  第二天早上,李成以扫地为借口,在门前那条土路上洒了水,增加泥土的可塑性,想让阿正的脚印印在地上,然后留下证据。
  可是,李成的聪明却让其适得其反,李成不小心把水洒多了,这让泥土失去了原有的可塑性,而阿正似乎也察觉到了,故意绕路走了。
  阿正做的这一切让李成更加深信他就是扮鬼的人,可是,他究竟是什么意图?
  虽然现在种种证据都指向了阿正,但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第二天早上,李成和他的女友方宣去对面的咖啡馆喝咖啡,两人的手握在一起,一副甜甜蜜蜜的景象。李成的眼睛向窗外瞄了一眼,花丛中,一个黑影闪了过去,“谁?”李成嘴里小声嘀咕着,等他赶出去时,那人已经骑着自行车跑了。
  “那个人好像在偷拍我们。”李成转身对方宣说:“我总觉得这一切,绝非巧合!”
  晚上,李成回到了宿舍,却接到了一个可以令李成瞬间崩溃的消息——他所在的公司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金融危机,随时有可能倒闭。
  半夜,方宣的手机铃急促地响了起来。“谁呀!大半夜的闲没事儿干了给我打电话!”方宣接过电话后有点儿生气地说:“是我,李成!你现在快来一下火葬场!出事了!要快!”说完,李成就把电话挂了。方宣虽然很不想在晚上去那种地方,但考虑到男友的安全,她还是穿起了衣服。
  这一番动静可不小,把对面房的阿正给吵醒了,一听说李成出事了,二话没说,跟着方宣来到了火葬场。
  火葬场门口很黑很黑,时不时来阵阴风,吹的两人心里直发毛。方宣和阿正瞅了半天,别说李成,就是连一个或东西都没有瞅到。
  “两位大哥,车费我不要了行吧?”刚送方宣和阿正过来的出租车司机吓坏了,看着她俩人央求道。“我,我先走了。”说完,也不等两人回答,发动汽车就要走。这时,从火葬场的大门口的草丛中,跳出来一个白花花的人。
  这人脸色惨白,嘴唇鲜红,身上一件衣服也没穿。“鬼啊!”司机大叫一声,一踩油门,出租车瞬间跑的无影无踪。可阿正和方宣没跑,因为他们知道,那个人——就是李成。
  看见李成这个样子,阿正急忙脱下外套,给李成披上。由于前面的调查,李成对阿正有了一定的戒备,但为了不引起阿正的怀疑,李成看了看衣服,还是披上了。
  “怎么回事?”方宣关心的问。“昨天下午,我趴在窗户上喝着咖啡,欣赏着夕阳。突然,有一个纸飞机飞进了窗户,我打开了它,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晚上十点,十三号楼前见’强烈的好奇心使我去了,可我等了好久,连一个人影都没见着,我正准备走时,却发现眼皮越来越沉,后来竟靠着墙睡着了,等我醒来后,就发现自己在火葬场了。”
  由于没有出租车,他们走了很长一段路,才走到了繁华的夜市,这时天已经差不多亮了,他们草草吃了些东西就回住处了。
  第二天早上,李成说由于公司最近有点忙,所以早早就出去了。
  李成神情慌张的走出了住处,来到了公司的大门前,慌张的神情终于得以缓解,在确认左右无人后,李成并没有走进公司,而是走向了公司旁边的那片竹林。
  竹林里,李成小声喊道:“妹妹……妹妹”话音未落,一个身影闪了出来,用幽幽而空洞的声音说道:“你终于来了……”
  晚上,李成回到住处,身上带着一股腐臭的味道,“你怎么了,身上什么味儿呀?”快去洗洗吧!“家中,方宣关心地问道。但李成没有回答,径直走向了浴室。
  临睡前,李成和方宣谈论着心事。“我们结婚吧!”方宣这句话让李成措手不及。最终,在方宣的软磨硬泡下,李成答应了。
  一个月后,方宣和李成的婚礼如期举行,不幸的是,就在婚礼当天,方宣的父母在婚礼结束后离开现场时,出了车祸,车上的人无一人幸免。
  这件事让方宣近一个月的心情都很沉闷,而这种沉闷也正是被李成的一番话打破的。“老婆,你也不能总是这样呀!父母总是会死的。而且,结婚这么长时间了,我们还没度蜜月呢!哎!对了,你父母生前不是留了一套别墅吗?就在郊外,那儿山清水秀,不如我们就去那里度蜜月吧!刚好养养心!”李成诚恳的说。方宣看着他父母的遗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你知道吗?其实他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的亲生父母早在我三岁时因查出我患有一种严重的渐冻症而把我抛弃了。”方宣越说越激动“这是世界三大顽症之一,染上这种病的几乎没几个可以治好。而我的养父却收留了我,在经过医生的努力下,我的病终于治好了……其实,我还有一个姐姐,她才是我的养父的亲生女儿,可是,我的养父却将所有财产给了我,我的姐姐不甘心,也就在第三天,她突然失踪了……”。方宣看着自己养父养母的遗像,叹了一口气。这时,谁也没有注意到,李成的脸上露出了骇人的阴笑……
  一个礼拜后,李成和方宣坐上了去郊外的汽车。
  车开了整整一天,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夜晚了。乌云遮住了月亮,大地之间一片漆黑,由于长时间没有人住,别墅周围杂草丛生,风一吹发出“沙沙”的响声在空中悠悠的回荡着。
  方宣像一只小猫一样依靠在李成怀里。李成走到门前,把杂草拔去,拿出了钥匙,随着“咔嗒”一声,门开了。黑暗中。一个身影闪了过去。“谁?”方宣警惕地问道,可是,什么都没有,只剩下方宣的声音在空荡的屋子里回荡着。
  “哪儿有什么人,你太敏感了吧?好好在这里休息一下吧!”李成边说边打开了灯,整个屋子瞬间亮了起来。房子坐南朝北,明亮的瓷砖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整个别墅内部构造堪称完美无缺。李成惊愕的张大了嘴,而方宣却显得无精打采的,去收拾东西去了。
  晚上,方宣做了一个噩梦——他看见了自己失踪已久的姐姐,方宣兴奋极了,可是,兴奋之余她发现,姐姐的身体是透明的,并且在慢慢远去并消失。等她的姐姐完全消失时,眼前出现了许多陌生人的身影,他们的脚离地三尺,漫无目的的飘着,身体和她的姐姐一样也在慢慢变淡……
  方宣惊醒了!李成也被方宣惊醒了。此时东方已大白,李成神清气爽的看着杂志,而方宣仍对刚才的梦心有余悸,又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转头对李成说道:“你听说过这里的传说吗?很久以前,这里曾有一个叫老王的赌徒,以赌为生,每次赌输了,就一个人去喝闷酒,回到家后就去打老婆,而他仅五岁女儿也无能为力,每次就站在一边哭。终于有一天,他的老婆忍不住割脉自杀了!从那以后,老王就疯疯癫癫的,还说山是他的,地是他的,他的女儿也整天哭着要找妈妈。一天,老王把他女儿的眼睛蒙上带到了一个悬崖边,说道:‘别回头,向前走!’就这样,老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亲生女儿从悬崖上掉下去摔死了。而那女孩死后也变成了厉鬼,在这一带害人,但她死后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别回头’,所以,当遇着她时,只要不回头,那女鬼就奈何不了你!当地人都称她为‘鬼娃玛丽’。这件事早在清代时就有记载,古书上的‘凡人双肩有阳灯,阳灯护体鬼难侵,半夜回头灯易灭,阳灯一灭命难寻’就是针对鬼娃玛丽写的。”听到这儿,李成似乎没有一丝惊讶,只是安慰着方宣,说:“没事,有我在呢!”
  就这样,他们俩人在这里平安的度过了两个月,方宣沉闷的心情也缓解了不少。
  一天晚上,夜色正浓,不时传来的几声乌鸦叫在空中久久回荡着。
  “方宣!咱们结婚快半年了,我却没有给过你一个惊喜,今天,我就要个你一个大惊喜!快来!”李成在门外故作神秘地说。方宣高兴的走出了门,却发现李成躲了起来,就在这时,门咯吱一声被风吹关上了,钥匙还在门内,方宣彻底进不去了,大声喊着李成的名字。这时,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忽的闪现在方宣后面,方宣猛一回头,那女鬼整张脸都在腐烂,少去了一只手臂,眼睛中迸露着鲜明的红血丝,舌头垂在了地下,一个半腐烂的手在嘴里掏着什么……
  “你知道吗?”女鬼说:“我就是鬼娃玛丽,那天是你把我从楼上甩了下去,使我失去了手臂,我要报仇……杀了你,你的所有财产就都是我们的了!”“我们是谁?难道你还有同伙?”方宣不知哪来的勇气,说着“哥哥!出来吧!你的人,你来解决!”女鬼说。这时,李成拿了把刀从墙角走了出来,说:“妹妹!干嘛非要我来?”“我要看看你究竟有没有爱上这个女人!快动手吧!”鬼娃玛丽阴笑着说。李成转过头来,对着方宣说到,脸上不夹杂一丝情感:“你个傻丫头,你以为我真的爱上了你吗?哼!天真!之前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故意制造的,就是为了骗取你对我的信任!阿正也早是我买通的,你父母的那场车祸,也是我制造的!等你死了,我就是遗产继承人!哈哈咿呀……”“没想到你竟是这种人!”方宣发疯似的喊到。
  李成不再说话,拿起刀,向方宣冲了过来,方宣知道,一切都晚了……
  鲜红的血液溅在了雪白的墙壁上,方宣却没有一丝疼痛,她睁开了眼睛,只见阿正站在她眼前,鲜血从阿正的刀尖滴落,女鬼也化成了白烟消失了,阿正对着地上还有一丝意识的李成说到“你以为你那点破钱就能买通我吗?早发现你有问题了,我跟踪了你一路,没想到你果真有问题,哼!”阿正还没说完,方宣便一把抱住了他,两行热泪滚滚而下,因为方宣这时才知道,阿正,才是值得她去爱的人,才是她要找的人!
  于是,这个故事有了一个玫瑰色的结尾!
    五年级:王宇晨

第六篇趺阳脉:永远的澄清_900字


  暴风雨过后,留下了绚丽的彩虹;秋叶落地后,留下了深深的眷恋;伪装揭开后,留下了永远的澄清。
  明媚的阳光洒落在桌子上,我抬头仰望苍穹,天空那样明朗,而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
  坐在教室的一角,听着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刚才的考试,我兴冲冲地加入了他们的讨论。“第三道题应该选择B。”一个同学说,“我也选B。”“我也一样。”许多同学纷纷附合。听到他们的谈话,我的心,仿佛被灌了铅,很重很重。“啊——”一声惨叫,“我选了C,怎么办呢?”同学们纷纷表示很同情他。悲伤在我的心里弥漫。
  我悄悄的离开了人群,坐在位子上,心头压着一块石头,也许,第三题应该选C吧!我的心中有着一丝侥幸。
  窗外的风,不知彼倦地吹着,带着一丝凄凉,钻进了我的心里。
  急促的上课铃声响起,一张试卷轻盈地落在了我的桌子上,试卷上的一百分显得格外灿烂,心中的喜悦在这盘旋。
  这时,我不幸地看到了同桌的试卷,两张答案不同的试卷,老师却打了相同的勾。先前的喜悦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疑惑,怎么会这样?难道老师改错了吗?
  我格外认真地听老师讲评试卷,老师把他的试卷改错了,我在心里祈祷。结果,事与愿违,老师多给了我两分。
  这时,我抬头看了看周围,同学们并没有注意到我的异常。窗外的柳树,在狂风中乱舞,带起了地上的沙土,心中的不安在风中飘扬。怎么办呢?我应该怎么办呢?我紧紧地抓住了手中的试卷,心中七上八下。我再一次环顾周围,同学们依旧各做各的事,我为什么不把答案改为正确的呢?
  这个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回荡,一直回荡。突然有一道阳光,照射到我的桌子上,它也照进了我的心里。在迷雾中,这阳光,为我指引了方向。不,我不能这样做。在犹豫不决中,手里的试卷被我攥得更紧了,仰望天空,它依旧是那样明朗,那一刻,我决定了。
  踩着那明媚的阳光,我走向了老师的办公室,每走一步,诚信两个字在我的脑海中便愈发清晰,试卷上的两个零,似乎是在嘲讽,又似乎在赞美。
  握着这张卷,我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老师。”我鼓起了勇气,向老师说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老师拿起了笔,划掉了卷子上的一百分。顿时,我感到了一阵轻松。暖暖的阳光洒在我的头上和肩上,身边洋溢着春的气息,带着这样欢快的心情,我离开了老师的办公室。
  风,轻轻拂过,留下了淡淡的花香,心中的海洋,依旧那样澄清——永远的澄清。
 
    福建宁德寿宁县鳌阳小学五年级:叶铁铮

第七篇趺阳脉:阳光?落花?手_700字


  花落无声,亲情无言。
  记忆定格在那一天。汽车的鸣笛声在耳边回响,车灯的闪烁刺痛我的眼,一闪一闪……我躺在地上紧接着是一片漆黑。
  醒来时虽然在车里,但身体里的血液已经冷得让我无法动弹,仿佛那罕见的阳光也变的刺骨,也就无力支起沉重的眼皮。一只手拼命拍打着我的脸,温暖和熟悉的感觉——是父亲肥厚的手,脸的另一侧,另一只手如春风亲吻般抚摸着我的脸庞——是母亲纤细的手。两只手烘热了我的全身,如阳光温暖着我的心,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我心中的冰在消逝、融化,它化做一脉清泉,浸润着我的心田……
  在医院里时,我才知道我被车撞了。床的两边焦急的神情不禁让我心头一振,父亲的脸又黝黑了许多,母亲的脸上又添了几丝皱纹,我紧紧拽着他两的手,不禁眼泪在框中打转悄无声息的划过脸颊,父亲的手,关节处总有几个老茧,冻疮嚣张的撕裂着关节,长途的奔波寒了他的双手,更寒了我的心,我更加攥紧了父亲的手。母亲的手,冰冷冰冷的,手上的纹路深深浅浅,寒风刮裂了它的双手,岁月的操劳带走了无情的青春。他们的逝去的年轻在哪里,请拍着胸脯说,在这里。但他们的回报在哪里!也许爱是不渴求回报的。此刻不知是伤疤的阵痛,还是我心碎的呻吟!回到家后,我闭目沉思,也许他们就像落花一样,被大自然抛弃,但他们无悔他们奉献的年华,他们更愿“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了我们,他们情愿更加操劳,为了我们,哪怕上刀山下火海都愿意,他们唯一渴求的也许只是博我们一笑罢了。那落花般的手丑陋且美丽着。
  阳光落地的声音,掷地有声。我是幸福的,因为有你们相伴,我还企及什么呢?
 
    回澜初中初一:hn090515

第八篇趺阳脉:红尘花语,谁曾诗意的执着_1500字

  时光流转,不变的唐风古韵里婀娜而来的,婉转相伴的,是一墨相惜,柳荫桥边,化茧成蝶的梦,能否飞过沧海,低唱神话,可否,一曲终生。
  --题记
  才买回的栀子花,在我的屋内,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纯白色的花瓣,让人由衷的心生欢喜,守着她的红尘花语,心安安静静的,窗外,六月的雨淅淅沥沥,一路唱着天空的歌,隔一帘云雾,奢华一场倚窗对望的情节。坐在花前,冥想浪漫、缤纷、朦朦胧胧的雨中世界。
  与这样的雨天对酌,心总是会有好多的念想,煮一杯玫瑰花茶,抬头仰望灰蒙蒙的天空,绵绵的情谊,轻叩一下雨的心扉。
  你,可曾也这样,用夏的雨露来编织心语,倾洒内心的炙热情感,来完成前世今生的约定?拈一片厚厚的积云,温暖时光渐行渐远的背影,用心去聆听,雨中的思念炽烈而浓郁。一丝疼痛,奔走在时光隧道里声声无奈的叹息,挥洒或浓或淡的文字,折射琴瑟和鸣的心音,亦不知道以纯澈情感来相牵的路途,会以怎样的韵脚,蹁跹最初一刻的悸动。
  你,可曾也这样,喜欢静静的听一段曲子,优美的旋律牵动遥远的思念,在心中回旋出青青草原,山麓苍翠的画面,亦或小桥流水的诗意。释放心韵里旖旎的花香,热爱一种事物,何须理由,无论醉心于绘画,醉心于乐曲,醉心于文字,给心带来的安逸和震撼,都无法用语言来清晰表达。生命里的情缘亦如此吧!牵手的缘是对是错?如果你珍惜彼此的拥有,善待心灵的知己,把一脉相思的激情寄放与平淡,寄情于关心与祝福之中,灵魂深处,经意与不经意间,心心相惜的都是不会变更的永远。
  你,可曾也这样,置身于葱茏的野外,闭目聆听,花儿和花儿竞相开放的声音;鸟儿和鸟儿欢愉的对唱;虫儿和虫儿歌咏自然的低鸣;枝叶和风儿摇曳于红尘的舞姿,缠绵的情话。继而,思索着,谁能相伴,人生的锦瑟年华,谁是高山流水一样的绝世知音,谁是才华横溢的知己友人,能如花,如鸟,如虫,如风和叶,拥抱心灵的春天,绽放久违的笑颜,能摒弃俗世纷杂,汲取精神的营养,让心清明。
  你,可曾也这样,默默的珍惜,无声却有痕的岁月。感知那些随风而来的红尘思念,敲打着心的柔软,能用心轻储拥抱郁金香的芬芳,轻轻吟唱让你落泪的歌谣,复制一下昨日往昔里所有的辛酸和欣喜,调一杯自己喜爱的红酒,倚窗对月,自己对自己轻言细语。把所有的念想放在墨色的夜空里于时间对决,于灯火阑珊处,遥望了一地奢华的相思依旧。
  我,或置身于自然,或置身于繁华大街,或平淡安然的过着每一天,或心潮澎湃的观读和抒写文字。
  我们相识前的那些日子,似梦非梦。
  枫叶红了,凋零了;红豆也开过无数次花;庭院的墙壁变淡了颜色;那条走过无数次的老街,青石板已经换成方砖;我的水蓝色的裙子换成深蓝,你看,我还是爱上了成熟。
  相识就这么在不经意间,文字和文字的对望,融和了昨夕……
  今生,你来了,一袭青衣,傲然而立,洒脱不羁,文思如海一样深邃浩渺,月色,温润成平铺于心的绿色草原,感觉,自然清新的呼吸于心间的安暖,对望的那一刻,时光笑了,那清晰的蝉鸣,那清凉的夏风,那栀子花的暗香,那婆娑的树影,还有,也还有梦的清新……
  千年前的镜像:冬夜,炉火的暖,映红了沉静的面容,手捧书籍,阅读潇湘雨的佳话,窗外,雪映梅香,万物寂静,风儿清明,几上,茶香飘溢,偶尔抬头,微笑相视。那尘封在心灵家园里的别样亭台楼阁,就在相遇的瞬间打开,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就是相知的。
  打开雨的帘幕,于时光深远处,心底里留下的影像,已然,是招摇在心灵深处的那一条水草,透过水的光影,折射出今生的凄迷,该怎样来解释缘分,是相遇时惊艳的目光?还是,打开窗子的时候,嗅到了一袭花香?也许,都不是,我们相遇了,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昔日的旋律,依然敲打心灵的柔软,低眉的思念,借谁的目光话昨日凄迷,一条街一条街的走过,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唯有那一盏灯的光芒,不见谁来谁往!
  时光就这么不经意间的走过,绵雨至晴阳也只是定格在彩虹来临的那一刻,朝阳至斜阳又仿如一瞬间,一天何尝不是一年,一年又仿如一生!
  那年,如水清纯的晨,候一缕阳,悄悄倾听花的心语,闭目凝思,是否便能听得懂那一曲天籁?眉间心上,相思为美,面晕朝霞,捻一朵馨香茉莉,悠悠叩开时光的门楣,金色的阳光,斑驳枝叶的色彩,倾洒万点馨香。
  今夕,雨声淅沥,红尘花语,谁还能诗意的执着?
    高三:1766729594

第九篇趺阳脉:时光_1200字


  流水不免逝去,鲜花不免凋零,随着时光的逝去,许许多多的事情已成为过去。回眸从前,忽觉好似是昨天才发生的。时光淡如绵长的细雨,从我的指尖,轻轻滑过,不留痕迹,那些斑驳的点点滴滴汇成潺潺的小溪,承载着我们五彩斑斓的梦想,奔向不可预知的远方。青春即将散场,梦想早已飞扬,小学的短暂岁月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却层层叠叠的附上我的心脉,狠狠跳动。照在青春边上的那一米阳光,被凸透镜折射,散入流光。我把那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一丝一丝地抽空,留下这片空白记忆的天空,仿佛那是一片流星划过的黑夜,没有了光亮,没有了色彩;又如一袭平静如纸的水面,只残存风雨后的凄寞,却让我珍爱如命,常常翻阅。
  等时间过去之后,我们才发现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空间,时间不能永恒,它总是一分一秒的流逝着,虽然时间是无法停住的,但是我们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东西。面对时间,我们毫不退缩,即使它速度再快,也不能打动我们坚强的心。虽然时间过得很快,但是我们历经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虽然人生起起伏伏,但是我们还是挺了过来。我们还是坚持了过来。我们还是打退了困难。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我们干出了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觉得自己活的很光荣,我们觉得活在这世界上没有白活。
  飞鸟在光秃的枝桠上仓皇地落脚,用鸣叫声送走你远去的脚步。我俯身寻找却惊觉大雪掩埋了你的足迹,蓦然回首,望来时的路,已如此漫长。小时候,你是指针转动的嘀嗒声。说来可笑,初识你还是在那被定格的表盘上。那时的我曾天真的以为,是那些规律走动的指针在限制你的脚步,而我又怎么会知道是那些指针在跟随你的脚步呢?我在黑夜里常常听时钟指针转动的嘀嗒声,那仿佛是你时刻跳动的脉搏。我羡慕你可以在时空与历史的长河中自由穿梭,却又可以躲藏一个小小的时钟背后优雅转动。你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嘀嗒嘀嗒从未止息。与你同行,我从不孤单。再大些,你是昼升夜落的太阳。上学以后,学会你的名字——时光。我惊讶于那个“光”字,在之后的漫长的生涯里,你都因这个“光”字,在我心中温暖明亮。你就如天边的暖阳,从清晨的拂晓,直至夜幕降临时伴着晚霞离去,都时刻散发出温热和煦的光芒。而我在你的笼罩下,在阳光下生长。你日日夜夜地行走见证了我从孩堤到少年的岁月,而你隐匿在太阳之后,时刻陪伴我!
  时间在悄无声息的流走。朱自清爷爷说过“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但时间去了永远也回不来了。每一秒都在飞速流走,走在青草上,飞在空气中……时间一去不复返,看着真有一些心痛。想起吃饭时候,时间从我的饭碗中过去溜走;洗脸的时候,时间从流水中飞去;休息睡觉时候,它便大步大步的从你身上跨过,从你脚边飞去。
 
    四年级:玖夜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yiyaokaoshi/9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