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留学生】

第一篇文章自杀:自杀?生存?_300字

  嘿嘿
  请你饮下这杯毒酒
  一切烦恼
  都不再有
  烦恼的尽头
  死亡
  我们在追求
  解脱
  莫听胡言
  远离抑郁
  只要活着
  便能有希望
  抑郁之众请离去
  希望
  永远都有
  死亡
  驱逐!!!
  我们的失败人生
  让我们失却希望
  希望只属于
  那些
  削刨平民的富翁
  跳楼,自焚,饮弹,上吊
  如何都可以
  远离痛苦
  生命在于活着
  活得出彩
  并非痴人之梦
  乐观面对,人生百态
  经商,写作,治疗,存活!
  如何都可以
  勇敢活着
  我不明白
  生死之别
  只要乐观
  不要悲怆
  活得出彩
  不要放弃
  心中一丝
  神圣希望
    初一:程琳峰

第二篇文章自杀:为什么冬蛇会自杀?_400字


  大家一定在电视上看过蛇吧,他是一种凶恶而且会捉迷藏的高手,如果一条路的一边是草丛,它在里面可以看见你,但你很难注意到它,因为它的隐蔽性很强。不过,你们可听说过冬蛇会一起自杀吗?
  1975年冬季,在我国东北海城地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当地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兵到现场去救援,突然,有一位官兵大叫道说自己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大家听到那位官兵的话时都纷纷跑过去,那位大叫的官兵他说看见了几百条冬蛇自杀后留下的尸体。当地政府官兵们把这一事件上交到科学实验室,科学家们结果是这样的,冬蛇自杀和地震有关,在地震前夕,地壳深处会发出一种声音,虽然声音很细很小,人完全听不见,但是因为蛇的感觉很灵敏,所以能感觉到地壳爆裂的声音,纷纷爬出洞来而被严寒所冻毙。
  另外,科学家还认为,地震前岩层的强烈摩擦会释放出大量的氡气和其他气体,氡气具有放射性,并且震前的氡气含量比平时高出许多倍,氡气大量聚集在蛇洞中,使它的休眠状态改变,而被迫爬到洞外被冻死。
  这就是冬蛇集体自杀的缘故。
 
    四年级:康甜

第三篇文章自杀:励志文章:走过人生的悬崖


  毕淑敏十分勤奋,17岁当兵,继而上军校做医生,34岁摸索着写出第一部中篇就得了“昆仑文学奖”。接着边写作边学习,先后攻下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课程;功成名就后,却经营起了心理诊所。
  她的生命仿佛一阵风,从不歇息。每每有人追问她为什么这样拼,她就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1969年,有个17岁的女孩,在上山下乡热潮中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告别北京,成为支援藏北的第一批女兵。这个烂漫少女只知道这是共和国最高的一块土地。却不知道这个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方常年空气稀薄,喘一口气似乎要耗费全身的力气。
  本来应该有5名女兵和她一起报到,谁知道干事翻开花名册,却只找到她一个人的名字。并且因为这个部队从没有过女兵,文书还想当然地在她的性别后填下“男”。女孩在当天晚上的日记本上写下:这或许是上天对我的鼓励,要我以一个男同志的坚韧和勇敢,留在这里。
  此后,她一直以这句话要求自己。而这一切努力终于在一次拉练中坍塌。
  那次要爬很高的山,她要求和男兵一样负重70斤。正值藏北最冷的一月,凌晨出发,傍晚风雪滂沱时,只爬到半山,上不成下不得,饥寒交迫。除此之外,女孩更忍受着生理疼痛的折磨。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再也坚持不住了,喉头腥甜,她觉得自己一张嘴就会喷出血来。背上交叉的行军带如同两条绞链,深深地割进身体,凌迟一样刺痛。她开始流眼泪,然后问自己:当身上所有感官体会的都是痛苦与折磨,这样的生命,要它做什么?
  最后,她作出决定:我要结束生命,从此长眠,埋骨雪山。
  她认真地寻找自杀的机会。
  正在走的这条山路,宽不过两尺。身边就是悬崖,摔下去定然粉身碎骨绝无=数。所以每一次迈开步子,于她,都是一场生死的较量。当数不清的自杀良机从她身边一一流逝时,忽然听到抵达营地的军号响起。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哇哇大哭,战友们以为她在为胜利激动,其实她对自己失望至极:你真是个胆小鬼!
  庆幸,是在第二天清晨到来的。她睁开眼,透过窗户看到那么近的蓝天,近在眼前,近到用手一戳就能掉下来一块儿。她认真地看了看,然后笑了:你瞧啊,原来只要不断往前迈步,真能走到天跟前。
  故事讲完,她盈起满脸的笑。如果你听懂了,那你一定能从她眼睛里,瞧见一整片蓝天,离地5000米,那么蔚蓝,那么高远。

第四篇文章自杀:风轻云淡雨散尽 _2000字


  我想象,我有一双白皙的手,就算透明也没关系,有修长的手指和被佣人精心修剪的指甲,拥有自己的房间。暮色下沉之时,夕阳染红的天反射出的光正好穿过大大的落地窗照在我那架幽黑色的钢琴上。我轻轻的走过去,地板还是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因为我喜欢这种声音,所以在装修工人装修我房间时我让他们将地板钉的松了一点,只要不将我从我的房间掉到地球的另一边就行了,然后装修工人说我很幽默。我笑着,弯起嘴角,露出牙齿,告诉自己,那是寂寞。
  原因终究是原因,如果我不这么详细的解释我房间地板松动的原因。我妈妈肯定会找装修工人算账,,然后再让他们将地板钉得牢牢的,以至我不能踩出我喜欢的声音。
  钢琴与落地窗的距离只有四步,这是我精心测量过的,但每走一步我的思绪就会飞到很远很远,亦或很久很久的远方,于是我只能停住脚步,任思绪飞舞,不打扰。等到我走到钢琴前时,月色已经落到了大地上,同样穿过落地窗照在那架幽黑色钢琴上面。我坐下来,伸出白皙的手,用修长的手指弹着,弹着不知名的曲调。弹着弹着,伤口渐渐愈合,我听到了海的声音,我想象中的海。
  我承认,我身边有几个红颜,但知己却只有一个,我试图将知己占为己有。可我深深喜欢的知己却深深喜欢着另一个人,那个和我从小玩到大的哥们。所以我伤心、抑郁,想不通宿命为何就这么爱捉弄人?想到累了,就趴在被窝里,抽蓄着到天亮。
  杜拉斯说写文章是一种慢性自杀,我说写文章是在出卖自己的灵魂。费尽心思掏空自己的内心去讨好读者,有时,还会遭到读者的唾骂,弄的自己千创百孔还要去道歉,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没等到愈合就又裂开,而且愈裂愈深。
  很多人都不懂得爱写文章的人为何这般固执,只沉醉在自己写的文章中。我告诉你们,因为我们生来就带着贱气,永远都带着。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夜晚都会做梦,而梦中的人也在做梦,梦中的人做的梦中的人也在做梦。于是我惘然了,我害怕了,我实在不知道梦可以无限的延伸下去,梦可以做到让你分不清是你自己在做梦,还是在看别人的梦。就像你讲自己的故事时不经意就成了别人的故事一样。那段时间,我是真的没有分清方向、分清自己,分清梦中人做的梦中人究竟在做什么梦?
  朝阳、晨光、露光、夕阳、晚霞、星光、月光,然后又继续是阳光、继续是月光。时光总是在这么无聊的走着,从不懂得停下来,停下来看会儿灯光、荧光等卑微脆弱的光,如同我们的心一样,那么怕碎。
  讨厌有时只是不喜欢的最没出息的借口,因为那样你会失去很多且更多有可能成为你朋友的人。尽管情况很糟,但我还是很讨厌两个大男生整天粘在一起,哥们长哥们短,看见漂亮女生就把头扭在一起讨论,她是眼睛比较大呢?还是比较清澈呢?那种讨厌是我与生俱来的,或许还会随我同年同月同日乃至同时同分同秒死去,只是或许,我不敢确定。
  也许因为我不是什么清高之人,当我听见有人说以后要如何如何控制好自己时,我会觉的他或她很有自信、很给力。但没几天,本性就又暴露了出来,时间的间距短的使我不敢相信说这话的是同一个人,所以我就用最卑贱的眼光鄙视他或她,用最可恨的词语讽刺他或她。我喜欢以极端的方式去挑战一个人的极限,所以请你不要说我不懂为人处世之道。
  当有人在我面前说谁谁谁有多么的不好,谁谁谁有多么的“差劲”、“善变”或一些不堪入耳的话时,我会悄悄的告诉自己,有一天,他们又会和好,又会回去干曾经干过的事,说曾经说过的话,包括那么肮脏的、不堪入耳的。后来,我说的都一一应验了。虽然我不是预言家,但真的应验了。我忽然觉的那些人好恶心,我竟还在和他们交往。当然,这只是我内心的想法。天亮或天黑后,我又和往常一样与他们嘻笑。这时我又开始分不清了,是他们太恶心还是我太犯贱。
  最近身边的朋友都开始学饶舌、学街舞,跟着hip-hop的鼓点摇摆身体。我也曾跟他们学过饶舌,但好好的舌头要扭曲各种各样的动作,我实在受不了,所以,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并不是因为我做事没有耐心、没有定力,而是我实在不想弄不清原因和方向的去催残自己。
  我想我是落后的,当身边的朋友用电子书疯狂的阅读长篇大作时,我还抱着《郭敬明精选集》借灯熬夜读到天亮。虽然我看过很多电影和听过很多歌,但郭敬明说的王家卫和摇滚乐我都没听过。用一句英语说,我veryout了。
  毕竟我是90后的孩子,所以眼神里总带着些无辜和忧伤,所以在看到许嵩的第一眼时,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大男孩。容我介绍一下,许嵩是一位唱歌的小天才,之所以说小,是因为他之前有了周杰伦。很多人都说,许嵩是小杰伦,许嵩可以接班周杰伦,我说许嵩比周杰伦酷多了,因为许嵩更适合我们。
  我说许嵩阳光的面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唱着轻轻的歌,那样子真的很迷人。
  我有一个致命但不重要的缺点,从来都分不清叶落满地与花落满地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我一直以为它们是可以划等号的。其实不然,花落满地可以引来蝴蝶飞舞,可以引多情的人叹息,可以引委婉的诗人变得多情,而叶落满地只能说明秋天来了,告诉人们小心感冒。这是朋友对我这么说的。
  世界本来就是可怕的,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是说着玩的。就算你再讨厌一个人也要对他好一点,因为他可能会是你周围的人,以后肯定有用的着他的时候,别因为芝麻而丢了西瓜。
  实在不明白现实写字的人怎么那么多,把支离破碎的文字拼成有感染力的文章可没有那么简单,尽管书店中有很多书,可能听得到的作者寥寥无几。我也曾喜欢写字喜欢到痴迷的状态,只因一次一个室友说一个字才一分钱,所以我才不那么喜欢文字了。因为我算了算,一天要是想挣100元钱,要写一万个字才能做到,我根本没那个本事。在这个金钱社会,我真的会被饿死。
  风轻云淡雨散尽,不能说那美的太凄凉,只能说,冬天到了。下雪了。
  西风固,北风紧,人消瘦,道苍凉。花满地,叶满地,南飞燕,心牵挂。雨散尽,风淡、云清。走过四季,轮回、静止。
  甘肃省靖远县靖远三中高三:张凌

第五篇文章自杀:慢性自杀_450字

  烟是狂魔,吸食你的肺;吸烟更是慢性自杀……
  ——题记
  不知从何时起,喜欢上听广播。喜欢听那个叫想的男子娓娓道来的故事以及他的声音,很有磁性。也许我是个疯子,呵呵,按照光头的说法,我们都是精神病医院常住病号。
  电话的那头的15岁女孩离家出走了!我狠狠地骂了句“傻子”!她说她父母要离婚,她说她在四年级开始抽烟,她说她现在变本加厉的抽烟!电话这头的他说她很聪明,他所她父母离婚是她所主宰不了的,她的选择是个错误,他说他不抽烟,他要她也不抽烟,那不是优雅!
  可是女孩却说那是优雅!
  我又狠狠地骂了一句“有病”!我想告诉那个与我同龄的女生,抽烟就等于死亡!
  我记得有一次上生物课看到一个老烟民的肺,我差点要吐出来,胃里一阵翻,我一直都不曾知道到底是什么可以让那些人为了什么而去吸食它,迷恋它!
  优雅,优雅?优雅!
  那些自以为长大的小孩才去碰那肮脏的东西!真是矛盾,烟盒上赫然写着“吸烟有害健康”。可是却大卖。真是令我费解了许久!
  我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吸烟有时像裸奔》,呵呵,也许吧!
  算了,那些自以为很优雅的人就去优雅吧!我又有什么权利去管他们呢?
  慢性自杀,呵呵,不对么?
 

第六篇文章自杀:2010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浙大海归博士涂序新跳楼之死

  【背景素材】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给该博士口头承诺,却未能履行。这位博士在遗书中说,“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相关材料】
  意外的抑郁
  他遗书里说当初决定下得草率
  无从考证涂序新博士是否也有相似的心理落差。据他的亲属转述,他告诉家人,工资是按副教授资格发放。
  涂博士出事前,他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进行,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也是在8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经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oogle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发在SCI核心期刊。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在芝加哥朋友眼中,涂博士对人热情宽厚开朗,对学术潜心追求。高中同学在回忆时,也无法把他和焦虑联系起来,在没有丁俊晖的年代里,只有小混混才打桌球,而涂博士的桌球技术是那一帮同学里最好的。
  可以确定,即使焦虑过,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9月11日,他还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然而6天后的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猜测
  职称与坠楼
  网络盛传浙大曾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学校认为指责不合常理。
  从9月11日填报申报副教授信息到9月17日跳楼,涂博士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的死,最初是由分管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治安工作的派出所介入调查的。记者咨询了杭州公安局西湖区分局政治处,一位负责人告知,两天后,派出所询问了他的朋友、亲人、邻居、学校,警方排除了他杀嫌疑。
  9月底,建工学院的网站上挂出了涂博士的讣告,解释了涂博士的死因———“因病”“坠楼”。浙大说,这是最后的调查结论,目前善后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学校没有具体解释“因病”和“坠楼”为何会联系在一起,他们说,这涉及涂博士的个人隐私。
  涂博士死后,各种猜测仍然在网络上发酵。有归因于学校,有归因于家庭,有归因于博士的心理素质。人们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揣摩、猜测。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
  建工学院党政办公室科长金卫勇告诉本报记者,涂博士出事后,他们专门查看了学院和他来往的E-mail,都是“教职”字样,没有出现“副教授”。
  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向记者介绍,“教职”的意思是,涂博士在海外有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按惯例一进校就至少是讲师。至于能否拿到副教授职称,则要看9月的评定。浙江大学一年有两次高级职称评议,第一次是5月的特评,专门针对海外归国人员,第二次是在9月,针对全校教职员工。
  但不知何故,涂博士没有报名参加5月的特评,一些信息表明,他认为参加9月的评定更有把握。
  而涂博士“因病坠楼”正好发生在9月职称评定期间,距离他填写申报信息不到6天。舆论普遍猜测,他的死是否和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是否有人提前找他谈过话。
  学校有关方面否认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建工学院说,9月上旬只是报名,工学部还没有公布文件,确认评选标准。
  工学部是由土木、材料、环境等工科院系的资深专家组成,是相关院系高级职称评定的责任机构。岩土所所长陈云敏正好在这个机构担任副主任。他也否认有人能左右评选结果,他说,职称评定是民主评议,不是谁能说了算。
  至于是否有人在职称评定前后找涂博士谈过话,已无法考证。人事处说,参评应该是涂博士的权利,谁能找他谈话让他不要参评?令他们感到惋惜的是,按照涂博士的条件,评副高职称并非没有把握,或许按正常的程序他是能评上的。
  9月中旬,涂博士诊断出抑郁症,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他说,我只想安静地离开。
  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第七篇文章自杀: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_1200字


  安娜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迷人贵妇,这种贤妻良母类的女人,让人感到一种慈祥的安宁。但是,她接下来与渥伦斯基邂逅之后的事情,以及她最后走的极端,让人感到深深怜悯。
  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
  在这场与列文、吉蒂、卡列宁、渥伦斯基等人的多角恋与各自婚姻的爱情的对比下,安娜无疑是可怜的,她选择独自承担了无望爱情的全部后果。列文无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过。但是经过蜕变,与自己心爱之人喜结良缘,并接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米佳。而安娜与渥伦斯基婚外情,是最让人所不齿的。他们有了在自己罪恶的结合下的牺牲品:女儿安妮。
  其实,最后害死安娜的,不是别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条极端的路,没有自制力其实是种可怕的东西。嘴上说着,我可以压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却不这么想。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明明是来促成渥伦斯基与吉蒂的婚事,却将自己搭了进去。表面上,压抑着,那真实,又是什么?因为自己成为了导火索,所以引发了后来的一切。渥伦斯基的逐渐冷淡和抛弃,卡列宁的渐渐折磨、后来的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以及文章最后她的卧轨自杀。一切的前因后果,都在于此,都在于她的不安于本分,心中的自制力不高。这是一场悲剧,由她亲手导演,演员最后全部走光之后,又由她自己,最后终结。
  这部以死亡而收场的戏剧性悲剧,却成就了安娜·卡列宁娜的形象。这种对自己婚姻不贞,背叛家庭,抛弃自己的儿子,又担心被自己的儿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厌恶和不耻的。私通在上流社会并不少见,可是少见的是,安娜·卡列宁娜的勇于承认,虽然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被上流社会抛弃。但是,在这种列夫·托尔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写下,安娜·卡列宁娜的缺点,也正是她的闪光点所在。这突出了一个叛逆的女人,和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形象。这句话有褒有贬吧,可是谁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会对待不贞夫妻的惩罚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变态的宽恕,对安娜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无形的压抑感。安娜在别人眼里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却是光辉的,作为一个对比人物,她最后的往铁轨上的一卧,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许正如现在的人所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有勇气去自杀。
  “真不愧是个卑贱的女人,连选择的死法都是那么卑贱。”公爵夫人鄙视的说。其实我认为不然,她并没有权利去评判,真正的评论权,是掌握在当事人的手中。
  安娜·卡列宁娜,总体来说,是一个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说,最后的卧轨,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来,却无能为力。
  选择一个人背负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宁,要的只不过是脸面和名誉,渥伦斯基喜欢追求新鲜等等甚至更多。一个人承担下因为背叛而带来的一切后果,带着绝望的那颗心,那可反叛的种子,是否,就是在这个时候,留在了这里?
 
  常州金坛市第二中学初一:李未名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haopinkaoshi/8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