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网络编辑】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一:游昭君墓_1500字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全国青少年地学夏令营。八月的一天早晨,我们乘车去坐落在呼和浩特市郊的昭君墓。跨进大门,迎面是董必武的题诗: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掳胸臆葱,舞文弄墨总徒劳。在阳光照耀下,镌刻在石碑上的镏金大字,光彩夺目。伫立在诗碑前,我思绪翻腾。听老师说,董老这首《王昭君》的诗,已成为对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定评。还有两块蒙文石碑,也和汉字石碑一样,依次排列,像忠于职守的武士,静静地守护着陵墓,向人们显示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前面就到了一座小山样的陵墓。我们争先恐后地奔向山脚,沿着曲折的台阶,吃力地爬上墓顶。尽管已经气喘吁吁,但迷人的景色使我顾不上休息。
  蔚蓝的天空偶尔飘过几朵白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树,墓顶的小亭.经过精心修葺,粉饰一新。在这里鸟瞰呼市全景,令人心旷神怡。
  漫步走下昭君墓,又被那百花吐艳、芳草萋萋的境界吸引住了。鉴赏那雍容华贵的牡丹,那英姿飒爽的黄菊,那姹紫嫣红的玫瑰,那满身毛茸茸、逗人发笑的仙人掌……我不由得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想象:这似锦的繁花,大约都是为出塞的昭君开放的吧!
  墓旁是昭君文物陈列室。一对铜狮子威风凛凛,两株夹竹桃争芳斗艳。我疾走几步,迈进那紫檀色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昭君全身塑像。眼前昭君的形象大概是根据历史记载加上人们的主观想象塑造的吧。她微侧着脸,丰容靓饰.眉黛间顾盼生辉,手捧书卷,神态可亲。室内有两个展品柜,左侧柜内陈列着各种文物:绿松石项饰,四虎咬牛金牌饰……小巧玲珑,巧夺天工。右侧柜内陈列着许多灰砖石,大约就是所谓“秦砖汉瓦”,有的刻着“单于和亲瓦当”,有的刻着“单于天降瓦当”。两个柜里都陈列着一些翻开的线装史书,上面记载着昭君出塞的史实。室内壁上挂有《昭君出塞图》,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昭君出塞的故事。
  历史人物王昭君有着多么大的魅力呀!她不仅吸引了历代诗人,还吸引着古往今来丹青高手的浓厚创作兴趣呢。再看那些《西汉单于世袭表》、《东汉单于世袭表》,我明白了王昭君不愧是民族友好的使者,可钦可敬。
  离开文物陈列室,穿过月洞门,眼前矗立着八块青石碑,其中有民族英雄吉鸿昌等人的亲笔题咏。
  休息时,讲解员清脆的声音在我们耳畔萦绕:
  王昭君,湖北种归人。她出塞远嫁到漠北的匈奴,立为宁胡阔氏,对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汉与匈奴两族之间的团结友好关系做出了很大贡献、名垂史册,流芳千古。昭君出塞,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发展的一段佳话。
  聆听着解说词,我仿佛看到王昭君伴随着欢鸣的擎鼓,悠扬的胡笳,渡过滔滔的黑水,踏上青青的草原。作为一个友好使者,第一次看到那“天苍苍,野茫茫”的塞外风光时,她的心情该是怎样的呢?或许,她的眼睛湿润了吧?这使我想起史学家剪伯赞先生在《内蒙访古》中写过的一段话: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是啊,昭君出塞,化干戈为玉帛,播下了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的种子,她的历史功绩值得后人永远纪念!假如昭君还活着,那么,她看到今天中华大地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共建四化大业,一定会喜形于色的。登上归程的汽车,已近中午,我不禁又望了一眼那沐浴在阳光下的陵墓。
  点评:
  把握住民族团结这一中心,有来有返,依次写去.从董老的题诗,到昭君坟的墓顶,到文物陈列室,无一不贯穿这个主题。特别是末尾引用剪伯赞先生的文章,与董老题诗呼应,更有画龙.点睛之妙。感慨和想象,落墨不多,都很有分寸,点到为止,处处让读者感到是一个学生,而不是别的什么身分的人在游昭君墓。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二:昭君出塞_100字

  风起
  树跟着摇
  双眸中的星星点点
  在手与手的温暖中牵不住
  马儿勃前铃声在空旷的大漠中异常清脆
  牵动着祖国好女儿的心
  梦还在故都缠绕
  年轻的人儿可曾经得起硝烟战火的煎熬
  琵琶声声醉胡雁
  细细柳叶眉挑起坚毅的眼神
  你明白祖国未来的社稷
  就是在你展眉一笑中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三:两看昭君出塞_300字

  曾几何时,我毫无保留的将赞美之词送给他;
  曾几何时,我怀着崇拜之情仰望这传世女神;
  曾几何时,我在迷梦中看见那长长的汉朝队伍拥着她走向大漠。
  这些儿时的仰慕之情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现在读了王思廉的诗,一种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在抗击匈奴的斗争中,男儿本应冲锋陷阵,而元帝少了高帝的霸气、武帝的雄才,他生于王室,却没有与匈奴抗争到底的勇气,将本是男儿的责任归于女流之辈,而昭君便成了元帝政治上的牺牲品。但想想昭君在三千佳丽的争宠斗争中独善其身,却为了民族利益不得已的走向大漠,真是令人感叹。
  他被君主推上政治舞台,但在王思廉的笔下,我看到的是昭君踏着黄沙,弹着幽怨的琵琶,顶风冒雪走向龙庭,这是何等悲壮的画面!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四:胭脂泪_1000字


  ——胭脂泪黯然留人醉
  独上西楼人影消瘦心憔悴
  问良人为何不倦归
  终日苦盼泪却空垂
  西施浣纱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
  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就失去了音信。
  貂蝉拜月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昭君出塞
  汉宣帝死后,元帝即位,呼韩邪于公元前33年再次亲自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元帝同意了,决定挑选一个宫女当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又叫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很有见识。元帝就吩咐大臣选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了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慢慢地,昭君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贵妃醉酒
  贵妃在百花亭摆下酒宴,准备与皇上痛饮一夜。久等不来,杨玉环意识到皇上的心中还有别的女人,不禁一阵酸楚,无限的哀怨难以排遣。她自斟自饮,借酒浇愁,想到人生如梦,君心难测,更加情绪低落,渐渐不胜酒力,醉态十足。一旁侍候的高力士,察言观色,小心劝慰,对这位孤独、寂寞的贵妃娘娘充满了同情。直到月西星淡,杨玉环也没有等来皇上,她一步三摇,被人搀扶着回到自己的住所。
 
    塘桥高级中学高二:郭志亚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五:中考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九)王昭君出汉宫


  9.王昭君出汉宫
  汉元帝宫人①既多,乃令画工图之,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其中常者,皆行货赂。王明君姿容甚丽,志不苟求,工遂毁为其状。后匈奴来和②,求美女于汉帝,帝以明君充行。既召,见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于是遂行。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宫人:宫女。②和:和亲。指异族之间用婚姻关系来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
  [文化常识]
  王昭君出塞。上文说的王明君,即西汉时的王昭君,她名嫱,字昭君。晋朝违避司马昭的名字,故改王昭君为王明君或明妃。王昭君出生南郡秭(zǐ)归(今湖北境内)。史书上说,她早年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单于来汉朝和亲,她自请出嫁。按当时规定,和亲者应是公主,而王昭君是普通宫女,故上文说“充行”(充当而行)。入胡后称宁胡阏氏(yānzhī)。阏氏是王后的意思。她对改善汉朝与匈奴的关系起了一定作用。今内蒙古大青山麓尚有昭君墓。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图_________②但__________③中__________
  2.翻译:欲有呼者,辄披图召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其中常者,皆行货赂”中“常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者”向_________________货赂。
  4.理解:“但名字已去”中的“去”,应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
  汉元帝后宫宫女很多,就让画工描绘下她们的相貌,元帝想找哪个宫女,就翻阅图像召唤。宫女中姿色平庸的,都向画工行贿。王明君容貌姿态非常美丽,但她不肯苟且求画工,画工就把她的容貌画得很难看。后来,匈奴前来和亲,向汉元帝请求赏赐美女,元帝就让王明君充当出行。召见以后,看到她那么美丽,又舍不得了。但是王明君的名字已经送往匈奴,不好中途更改,于是王明君就去了。
  【参考答案】
  9、王昭君出汉宫
  1.①画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3.容貌平常;画工
  4.报出。
相关阅读:


中考课外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18套)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一)班昭续《汉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二)蔡文姬求情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三)炳烛而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四)薛奎识范镇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五)芮伯献马贾祸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六)及之而后知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七)管仲破厚葬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八)董叔攀附权贵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九)王昭君出汉宫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商於子驾豕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一)魏收改武学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二)申屠敦之鼎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三)强弱之辩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四)诸葛亮传略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五)千轴不如一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六)答苏迈书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七)蒲松龄之妻
中考课外文言文 一日一练(十八)杭世俊喜博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六:出塞的浪漫_750字

  一
  回望历史,无论它们多么精彩,那些胭脂水粉总和猎猎于朔风中的王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永远内地尘封进历史的汗青。无论那时怎样的悲愤和欣喜,到如今大多已失去现代人的感情色彩。往往是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才得以重拾那些古老的感动。当那苍白的历史在后人不无善意的揣度中变的更美好时,关于昭君,我愿意相信出塞的那一场浪漫。
  二
  我一直在想,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在长安相遇时,那种眼神是一种怎样的凝视?仿佛是两个生命在经过千万个历史的演变。千万次风霜的洗礼。千万个春秋的轮回后懵懂却注定的初识。
  宿命有多么神奇?
  那么当宫廷画师在昭君的画像中点下那个丧夫落泪痔时,他会在想什么?是昭君的沉鱼落雁吗?或是这画像里的不堪?我们已无法猜测。只知这一刻,石破天惊。电闪雷鸣。历史的车轮猛然震了一下,改变了前进的方向;只知这一刻,昭君和单于生命的食指不期然地指向同一个点,于是,未央宫的大殿上,两人的对视,宣布了这段千古姻缘无可怀疑的永生。
  三
  美人之所以为美人,一定有无需说透的缘由。
  如今,所谓“美女”是很多的,可又有几个可以被载入正史流芳百世呢?美,并不是漂亮。美。是身与心的,而历史上的美女,简而言之,就是有背景的。昭君的美,在民族大义的背景下,轻轻的莞尔便让历史悄然溢散出一种脱世的芳华。
  对于剧中李彩桦饰演的昭君,人们用现代较低俗的审美观念去衡量,用“落雁”的夸张去坐实,只怕再好的演员也担不起这样一种期许。
  于我,李彩桦身上所具有的那种美正是昭君当年出塞的的那种卓越风姿。这种美是古曲了流动不尽的情思,是长安夜灯下温文尔雅的腼腆,更是集美貌和神圣使命于一身的风华绝代。
  那时的王昭君一定无法想象,今天,她的一切在李彩桦的身上获得重生。当她在那个冬日,在朝阳的金色和白雪银色的交相辉映下款款走向朔北时,这个传奇便成为了一首永远读不完的诗。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七:春尽,红颜仍未老_1000字


  雨天看书确实是一种很舒服、说不出来的感觉,我拿的这本书叫《传奇女子》,里面讲了许多女子的伟岸事迹,我留意到了她,书上这样写: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我心里渐渐浮现了一个身影,是她?
  记得儿时就听过她的故事,但我一直没有听到结尾,因为古代总弥漫着不腐的哀伤,我不喜欢那缕让人伤感的气息……
  雨依然滴滴答答,但困意却渐渐向我袭来。伴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我看到了……
  几个女子在等待画师毛延寿画像。“毛画师,您收下……”一个中等相貌的女子拿一些银子给毛延寿。毛延寿增加了几笔,顿时画上的女子和现实的女子判若两人。到她了,她秀眉轻皱,朱唇轻启“我不会给你钱的。”毛延寿大笔一挥,她就注定与富贵荣华无缘。
  在偌大的一个院子里,那些女人都去面圣了,只剩下她一个人。我轻轻走向她面前。她看到我并不惊讶,但我却叹她的容颜: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就像诗中所说“北方有佳人,遗世孤而立。一项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我问:“你为何不给毛延寿银子?”
  她答:“给了又如何?美貌只是皮囊,朱颜改时,红颜老时,还不是什么皆空虚。”
  “那你不想一生富贵?”
  “荣华富贵,过眼云烟,转瞬即逝,为什么值得想呢?”
  “你不后悔?”
  “不后悔。既来则安,世上哪有如此多的后悔可言?既然后悔,拿事则已发生,对发生的事空废眼泪,倒不如想想现在。”
  “如果你没进宫,那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呢?”
  “江山安则民安,如今天下苍生未安,我又岂能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你只是一个女子,能做什么呢?”
  “做好自己能做,该做的事,就够了。”
  “那你该做什么,又能做什么?”
  “哎!”她叹了一口气,眉宇之间尽是无奈“我不知道……”
  我对她笑笑“如果安定天下是你的心愿,你一定会如愿以偿的”
  “谢谢你……”
  一阵风吹过,我从睡梦中醒来。正巧看见书上写着“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此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境安定数十年。”
  我明白下雨天看书那种感觉了,那种感觉叫做:惬意。但是我的惬意却不是因为在雨天看书……
  我想,她嫁出去的那一刻,也一定有这种感觉吧……
  她如愿以偿了……
 
    山东滕州育才中学初一:郗彤彤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八:另类礼物_1200字

  香车别墅,珍玩珠宝,是富人豪客之礼;饮料水果,日用家常,是平民百姓之礼。我们是“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在人先”,所以不能没有礼。“礼轻仁义重”,本来平俗常见的物品,因前面冠以“礼”而具有非凡的文化取向和表意特征,变得神秘和重要起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壮士荆轲离燕去秦时的慷慨悲歌。易水东流,西风萧索,寒气袭人,义高云天。众人神情肃穆,心情郁积,步履凝重,满带慷慨与悲壮,走在送行路上。高渐离扬臂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随从将士尽受感染,无不随声符和,垂泪涕泣,怒发冲冠,气贯长虹,响彻九天。国与家,爱与仇,生与死,此时荆轲内心何其激烈!他将奔赴国难,刺杀秦王。秦宫,戒备森严,高手如云。以一人微薄之力,担当力挽狂澜之重任,无疑于羔羊对饿虎,家禽对豺狼。
  临别慷慨悲歌,是壮士之礼。
  西楚霸王项羽,在最后一战中,筋疲力尽,人马将尽,形单影只,狼狈不堪。想当年金戈铁马气贯长虹,傲视群雄,不料事过境迁山河易手,有今日残败。遇见故人汉骑司马吕马童,告诉他:听说刘邦用一千斤金子收购我的脑袋,食邑一万户,今天,就送给你了。说罢,自刎而死。
  赠友项上人头,是霸王之礼。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驼铃幽怨,胡笳悱恻,王昭君走在和亲路上。呼韩邪单于的迎亲队伍在起伏跌宕的沙漠里留下长长欢笑的影子,众多随从齐声唱着牧歌,伴随风吹沙粒的轻响,在浩瀚广漠的黄沙上游荡。和风轻扬起细纱,迷离伤别的泪眼,增添远嫁的郁闷。昭君被作为礼物送往匈奴,成为汉匈友好的“备忘录”。昭君出塞成为千古美谈。可是,当时昭君心情谁人能知?她成为了大汉君王送给匈奴可汗的礼物。
  送人绝世美女,是君王之礼。
  风光秀丽桃花潭边,诗人正要登舟离去,忽听脚踏节拍高歌。谁在为我送别?诗人举目岸上眺望,啊,是汪伦,是那个用“万家酒店,千里荷花”把诗人“骗”来的汪伦。受绝妙盛情的激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喷薄而出,化作一道横亘在桃花潭上空的彩虹,成为光耀万世的佳话。
  送人千古佳诗,是文人豪士的礼物。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说: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换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送人一生眼泪,是痴男怨女的礼物。
  我最欣赏南北朝时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于垄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人生机昂然绿意盈盈的春天,多么新奇浪漫真挚有趣的礼物呀。
  我国把珍惜动物大熊猫当作国礼送给了多个国家和地区,使这一友谊使者带去了中国人民的友善和问候。
  这是泱泱大国的礼物。
  我有什么另类礼物要送给我的家人呢?是优异的学习成绩么?不新奇。是奥赛全校冠军么?我的数学又一般。咦,对了,一向作文普通的我何不精心写一篇能发表的好作文呢?我想,真能变成铅字,也算能令家人惊喜的另类礼物了。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九:走向内蒙_1000字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九寨沟给人是一种清新自然的美,西藏给人的是一种震撼的美,而内蒙给人的是感动,在这片片神秘的土地上,成群翻滚的羊群满天的巾幡,放牧人干枯苍老的手,老人的转经筒,让我回到了历史的潮流,这种无尽的感动,超越了世间的任何一种美丽在那一霎那,所有的沉默自冲云霄,到达域。
  当我的脚踏上这片土地里时,心里全是神圣的感觉,压得紧紧的,在那绝美的草原,我望着那片天空,那片属于历史的天空,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只是时间不同,空间依旧,所有的人都已物是人非,长眠于千古之下,仿佛就在昨天,那美丽的王昭君,以及叱咤风云的呼韩邪大单于还站在草地上演绎着他们动人的传奇,而今天,在这同样的天空下,却站着不同的人。
  这时,一位老人送上了一杯热热的奶茶,看到我那红红的眼圈,用生疏的汉语问道:“怎么了姑娘?”当时,我真的很想把心中全部的感受告诉她,但我又觉得:“这种神圣的感觉,是不能说,也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所以我只是轻声说到:我想起王昭君了,”那位高龄老人沉默了许久,才望着眼前的草地说:“她一直是我们地骄傲”在那一瞬间,我相信,我们的心走得很近,她的心里也一定跟我一样,有着千言万语。
  晚上,我们举行了篝火焰会,在那迷惘的烟火中,我想起了自己才看不久的电视剧《昭君出塞》,在未央宫的大殿上,那首凄凉的曲子,那琵琶的声音犹如珍珠散落盘里的清脆,动听:“当你的日子,失去光泽,无色花瓣也变得苍白,有一个身影从远处中,慢慢走来,走过那大漠金色的草原,有一种爱要用一切来表白,有一种爱。要用无悔去等待”歌声配着昭君那无比坚定的神情。确实,她的这种爱,对匈奴,对和平的爱,她奉献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最终,她的确如歌中那样无悔,作为一个旧时代的女性,她能有这样的勇气,为了和平,她牺牲了自己,远嫁匈奴。
  最终,把她的一切留在了塞外,在那金色的大漠上,在宽广的草原上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她那绝世的容颜,她忠贞的节气埋在了青冢之下,她将长眠于异乡回望家乡,祝福着自己日夜思念的故乡亲人,我喜欢昭君,是因为她有过泪,有过喜与怒,有过彷徨,有过坚定不渝,这使她撑起了历史,改变了命运,这是让世人敬仰的伟大。
  昭君也许是我来内蒙的主要原因,我走进了内蒙,是因为想看看那的山,那儿的草地,看看那成群的绵羊,踏踏那儿的地,寻找昭君留下的痕迹,看看那儿的马,聆听呼韩邪单于的传奇,来这,找寻他们生活过的绚丽……
 

昭君出塞洞房单于十:马致远简介


  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着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一、基本资料
  马致远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元代着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
  从他的散曲作品中,可以知道,他年轻时热衷功名,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一直没能实现,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后,他看透了人生的耻辱,遂有退隐林泉的念头,晚年过着“林间友”、“世外客”的闲适生活。马致远早年即参加了杂剧创作,是“贞元书会”的主要成员,与文士王伯成、李时中,艺人花李郎、红字李二都有交往,也是当时最着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四大家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见于着录的有16种,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青衫泪》、《陈抟高卧》、《任风子》6种,另有《黄粱梦》,是他和李时中、红字李二、花李郎合作的。以《汉宫秋》最着名。散曲有《东篱乐府》。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匠心独运,自然天成,丝毫不见雕琢痕迹。
  二、个人作品
  杂剧作品
  马致远故居
  马致远着有杂剧十五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着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汉宫秋》也许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情绪。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马致远的基本人生态度,要么是在元朝统治下积极求取功名,要么是视一切价值标准为空幻,所以,在这方面过分强调是不适当的。这个剧本同现实生活直接相关的地方,主要是反映出在民族战争中个人的不幸。像金在蒙古压迫下曾以公主和亲,宋亡后后妃宫女都被掳去北方,这些当代史实都会给作者以较深的感受。而《汉宫秋》是一出末本戏,主要人物是汉元帝,剧中写皇帝都不能主宰自己、不能保有自己所爱的女人,那么,个人被命运所主宰、为历史的巨大变化所颠簸的这一内在情绪,也就表现得更强烈了。事实上,在马致远笔下的汉元帝,也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
  《汉宫秋》中的第三折《梅花酒》写得尤其动人,他利用回环往复的手法,将汉元帝在昭君走后,凄婉的的神情形象地描写出来,也不愧为散曲高手.
  当臣下以“女色败国”的理由劝汉元帝舍弃昭君时,他忿忿地说:“虽然似昭君般成败都皆有,谁似这做天子的官差不自由!”灞桥送别时,他感慨道:“早是俺夫妻悒快,小家儿出外也摇装。”
  对夫妻恩爱的平民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尤其第四折“孤雁惊梦”一大段凄婉哀怨的唱词,表现出汉元帝对情人的无限思恋,把剧本的悲剧气氛渲染得愈加浓郁。这里在塑造戏剧人物的同时,也直接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人生无常的感受。
  《荐福碑》也是马致远的早期剧作,写落魄书生张镐时运不济,一再倒霉,甚至荐福寺长老让他拓印庙中碑文,卖钱作进京赶考的盘缠,半夜里都会有雷电把碑文击毁。后时来运转,在范仲淹资助下考取状元,飞黄腾达。剧中多处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如:“这壁拦住贤路,那壁又挡住仕途。如今这越聪明越受聪明苦,越痴呆越享了痴呆福,越糊突越有了糊突富。”这个剧本集中反映了作者怀才不遇的牢骚和宿命的人生观,也反映出当代许多文人在社会地位极端低落的处境下的苦闷。
  《青衫泪》是由白居易的《琵琶行》敷演而成的爱情剧,虚构白居易与妓女裴兴奴的悲欢离合故事,中间插入商人与鸨母的欺骗破坏,造成戏剧纠葛。在士人、商人、妓女构成的三角关系中,妓女终究是爱士人而不爱商人,这也是落魄文人的一种自我陶醉。
  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岳阳楼》、《陈抟高卧》、《任风子》以及《黄粱梦》,都是演述全真教事迹,宣扬全真教教义的。这些道教神仙故事,主要倾向都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一空人我是非,摆脱家庭妻小在内的一切羁绊,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剧中主张回避现实矛盾,反对人们为争取自身的现实利益而斗争,这是一种懦弱的悲观厌世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剧中也对社会现状提出了批判,对以功名事业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否定,把人生的“自适”放在更重要的地位,这也包涵着重视个体存在价值的意义,虽然作者未能找到实现个体价值的合理途径。在众多的元杂剧作家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代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并由此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此相关联,马致远的剧作,大抵写实的能力并不强,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怎么突出,戏剧冲突通常缺乏紧张性,而自我表现的成分却很多。包括《汉宫秋》这样的历史题材的作品在内,剧中人物往往游离戏剧冲突,作大段的抒情,这常常是作者在借剧中人物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如《岳阳楼》中吕洞宾所唱《贺新郎》一曲:你看那龙争虎斗旧江山,我笑那曹操奸雄,我哭呵哀哉霸王好汉。为兴亡笑罢还悲叹,不觉的斜阳又晚。想咱这百年人,则在这捻指中间。空听得楼前茶客闹,争似江上野鸥闲,百年人光景皆虚幻。这实际是作者在其散曲中写过多次的一种人生感受。如上所述,马致远大多数杂剧的戏剧效果不是很强的。前人对他的杂剧评价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剧中所抒发的人生情绪容易引起旧时代文人的共鸣,再就是语言艺术的高超。马致远杂剧的语言偏于典丽,但又不像《西厢记》、《梧桐雨》那样华美,而是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如《汉宫秋》中写“惊雁”的一支《尧民歌》:呀呀的飞过蓼花汀,孤雁儿不离了凤凰城。画檐间铁马响丁丁,宝殿中御榻冷清清。寒也波更,萧萧落叶声,烛暗长门静。
  散曲作品
  马致远同时是撰写散曲的高手,是元代散曲大家,有“曲状元”之称。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如《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
  [双调]寿阳曲潇湘八景
  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平沙落雁
  南传信,北寄书,半栖近岸花汀树。似鸳鸯失群迷伴侣,两三行海门斜去。
  潇湘夜雨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
  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3]
  渔村夕照
  鸣榔罢,闪暮光。绿杨堤数声渔唱,挂柴门几家闲晒网,都撮在捕鱼图上。
  散曲作品
  江天暮雪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洞庭秋月
  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束了洞庭秋月。
  [南吕]四块玉叹世五首
  两鬓皤,中年过;图甚区区苦张罗,人间宠辱都参破。种春风二顷田,远红尘千丈波,倒大来闲快活。
  子孝顺,妻贤惠;使碎心机为他谁,到头来难免无常日。争名利,夺富贵,都是痴。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一片绸,暖后休。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南吕]四块玉·天台路
  采药童,乘鸾客,怨感刘郎下天台。春风再到人何在?
  桃花又不见开,命薄的穷秀才,谁叫你回去来。
  [南吕]四块玉·浔阳江
  送客时,秋江令,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醒。客乍醒。
  [南吕]四块玉·马嵬坡
  睡海棠,春交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乱。不因这玉环,引起那禄山,怎知蜀道难!
  [南吕]四块玉·巫山庙
  暮雨迎,朝云送,暮雨朝云去无踪。襄王谩说阳台梦。云来也是空,雨来也是空怎捱十二峰。
  [越调]清江引·野兴
  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
  [双调]夜行船·秋思
  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衷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没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没多时好天良夜。富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
  莫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拨不断]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何年是彻?
  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
  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分紫蟹,煮酒烧红叶。
  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作品风格
  他的作品具有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太和正音谱》评为「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长鸣万马皆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zigekaoshi/10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