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美国留学】

电影末代皇帝篇(一):末代皇帝观后感500字

【篇一:《末代皇帝》观后感】
两个月前我看了一部名叫《末代皇帝》的电影。这部电影是一九八七年由意大利的贝尔多鲁奇导演,中意联合摄制的。放映的时间比较长,三个多小时。拍摄的费用也很高,达五十亿美元左右。这是一部在美国很有影响的电影。在第六十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发仪式上荣获了九项金奖。
《末代皇帝》写的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博仪的一生,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慈禧太后降旨后,三岁的溥仪成为“天子”。这部分是描写他在故宫的生活。
2、他在天津的日子和他同侵略中国的日本军队合作的通敌行为。
3、他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而成为一个相信社会主义的普通人。
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很难说清,有些方面我觉得它很有意思,有“些方面我感到它很不好。我认为《末代皇帝》不一定是真实地根据溥仪的生活或历史事实拍摄的,这就是我最不喜欢的部分。
倒是第一部分——虽然也很可能不是根据事实拍摄的——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概中国观众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都去过故宫,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是非常新鲜,很有意思的。而且还使我了解到这点:虽然一个皇帝有那么大的权力,他已经不是人,他在人们的眼里是伟大的夭子,他无论说什么,别人都得照办。但是实际上他也是当时社会的牺牲者。这是因为他没有什么自由,当皇帝就跟在监狱里似的。三岁的孩子当了皇帝,没有母亲,连一个真正的朋友也没有。紫禁城高高的红墙紧紧地围住了他,他虽然是皇帝,但没办法逃离那个地方,很使我同情他,到底他也是人呀。
第三部分也很有趣。描写溥仪怎么从一个没用的人在新中国成为一个劳动者。很动人的场面是看到他那么爱护他所养的花。这是因为他所爱的人老了或死了,妻子疯了,他生活很寂寞,所以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花上。
电影最后的场面也给人留下了很探的印象。一天,博仪信步来到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的紫禁城,望着那些他很熟悉的宫殿,回廊,感慨万端。
我已经说过,对这部电影,我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有些方面我认为它很有意思,因为有许多华丽的场面,但有些方面我又认为它并不好,因为不是根据历史事实拍的。总的说来《末代皇帝》值得看。
【篇二:电影《末代皇帝》观后感】
末代皇帝是88年的一部老片子了,他曾经囊获了9项奥斯卡大奖。这样的片子自然是早有耳闻,可惜一直没有时间去看他,渐渐地也遗忘了。直到最近上网突然想起这部片子来,才算是真真正正地去看了一遍。
整整165分钟的片长,将溥仪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段一幕幕的表现了出来。娴熟的蒙太奇手法,将那些看似不太连贯的各个片段紧凑的联系在一起,让人一口气看到结束,欲罢不能。也让我由衷地感叹导演那炉火纯青的电影功底。
电影的开始,导演用了好几个镜头展现了年幼的溥仪。作为一个小孩子,他也有其普通的一面。天真、可爱,同时也有些调皮、任性。皇帝的特殊身份,让它成为世界上最缺乏管教、同时也是最孤独的孩子。影片中有一幕很感人,当小溥仪被太监们哄着洗澡时,看见了随同自己一同进宫的阿嬷(奶妈),可能是想起了自己的妈妈,突然情不自禁地扑到阿嬷的怀里,哭嚷着要回家。这时,随着音乐声的响起,我深深地被打动了。即使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也不能抹去一个人对真爱的眷念和对孤独的恐惧。
巨大的紫禁城不但剥夺了他的母亲,即使他可以眷念的奶妈,也在他长大以后离他而去。电影在这一幕又一次展现了溥仪的失落和无奈:溥仪在自己的阿嬷被抬出宫殿后,拼命地冲向紫禁城的大门,声嘶力竭地的叫喊着“阿嬷”。这时随着背景音乐“where、is、armo?”(阿嬷在哪?)的响起,我的内心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奶妈的离去让溥仪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令人心酸。
独特的成长环境决定了溥仪独特的人格,也酿成了他一生的悲剧。成年后的溥仪被日本人所利用,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然而这个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傀儡。不但没有任何权利,而且还丧失了自由。这段时间,溥仪的内心一定会感到十分痛苦。这段时间溥仪身边的人也是一个个离他而去,我们在电影中再一次看到了溥仪对失去亲人的无奈,当皇后婉容被日本人带出了皇宫后,又是溥仪冲向大门的镜头,又是那首大气而悲凉的“where、is、armo?”,所带给我们的,仍是那内心深深的震撼。
影片最后的一幕发生在“文革”时期,也是溥仪从监狱里释放后几年。一群红卫兵在大街上高喊“造反无罪、革命有理”、拉着一群“反革命”在大街上示众。而其中的一位竟是当年关押溥仪监狱的监狱长,当时溥仪已经接受了共产党的再教育,成了一名能够自立的普通公民。当他对认识间的孰是孰非似乎有了正确的认知后,眼前的一幕再一次地让他困惑了。因为这位对他有着再造之恩的监狱长无疑是他心中好人的典范。他上去辩解,却被年轻的红卫兵推到了一边。此时的溥仪再一次的迷茫了。再一次失去了对与错的分界线。
然而年龄已经不允许溥仪在去思考这些问题了,抛开了皇帝的名分,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就好象丢了一块包袱,反而让他释然。故事的最后,溥仪一个人走进了他曾经住过的紫禁城,坐上了当年的龙椅。时光到此就好像转了个轮回,这时候,观众似乎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世上的名与利都是过眼的浮云,甚至是孰对孰错也不是十分的重要。当一个人处于暮年回忆自己曾经为了追求名利所做的一切,甚至会感到可笑。仔细想想,原来淡泊与宁静才是人生至高的哲理。
《末代皇帝》,不错的电影,值得推荐。
【篇三:《末代皇帝》观后感作文】
溥仪无疑是最传奇的皇帝,他三次做皇帝,又三次被人从龙椅上拉下来。在贝托鲁奇的镜头下,溥仪更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被历史的潮流卷来卷去。从他第一次进紫禁城开始,他的命运似乎就已经注定。第一次踏入紫禁城时,慈禧垂死前宣告了他皇帝的身份。他就在小的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告别的年龄就担起来皇帝的使命。在没有被教导过任何义务的情况下,他最先接触到的是权利。
经典的历史哲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每一场热情表演的幕后都隐匿着一位操纵者,他是历史的化身。在这个不太恰当的比如中,这位操纵者不可撼动的绝对统治地位使他能以举手之劳解除人类表演中任何不识大体的举止,并拒绝一切为之做出的解释的举动。表演后,有些人走在所谓正确的轨道上,就功成名就;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因此而感到释然于怀,尤其是那些被现实的历史进程所抛弃的那个人。溥仪就是一个这样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正当他毫无准备的走上历史大道时,懵懵懂懂所看到的,只是历史末班车卷起的一片尘土。
马克思曾说:“他们不能表述自己,他们只能被别人表述。”可怜的溥仪生存在他者的世界中,被其他旁观者不断建构与结构着。在每一个政权时期溥仪总在处于更大的权利之下被监管。他的第一位监管人是那些满清遗老和病怏怏的太监。而溥仪的第二个重要的监管人是英国绅士庄士顿。他以救世者的形象出现,似乎将溥仪带出了这片狭小的阴森囚禁地,但实际上,他只介绍了西方教育与改革思想,然而却只字未提更加具有轰动效应的革命政治现实。当溥仪问他1919年5月4日那天宫外所发生的一切,庄士顿十分随意的轻轻带过了。他激发起的只是溥仪对于表面革新的热情,如西装,网球等西方时尚,而并没有帮助他冲出高墙,在真实的世界中解答解答疑问和困惑。在从师庄士顿数年之后,溥仪被国民革命军逐出紫禁城,但是他对政治革命不可避免的到来及他小朝廷的灭亡这一事实仍麻木无绝。就这样他离开了第一所监狱而直径走向了另一所监狱。日本人使溥仪相信他们将帮他复辟,从而成为溥仪的第三位监管人。当溥仪日益意识到日本人对自己的操纵,但出于对皇帝权利的无法抗拒的偏好,生生将这些“事实”压在心里,用无数个假象来代替它。最后,溥仪的帝王梦破灭了,他被送进了又一所监狱—抚顺战犯管理所。在这里,管理所所长成为了溥仪最后一任监管人。是他让溥仪真正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当溥仪从战犯管理所获得大赦,在北京找到一份园丁的工作时,“文革”不期而至。而那位让溥仪看清自己的所长被人陷害,如今却被当作“牛鬼神蛇”批斗,受尽红卫兵的欺压。溥仪上前想去为所长辩解,却被红卫兵推倒在路旁,再次成为历史的旁观者。
1967年,迟暮的溥仪用一角钱买了一张故宫的门票—会自己家的门票!这时多么大的讽刺呀,时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进自己家,居然还要买一张门票。
当年属于皇帝的御用道路如今已经挂上禁止入内的牌子,他狡猾的在雕龙的御道上蹒跚了几步,又小心翼翼的迅速折回,生怕别人看见。他再次来到太和殿,坐在皇位上,拿出了藏在后面年幼时玩藏的蛐蛐。物是人非啊。历史改变了太多太多,但藏在童年记忆里的蛐蛐还是和从前一样,深深的刻在生命里。这种艺术表现让我感怀良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影片以脆弱生灵的倔强存活来观照历史的跌宕与轮回。
故宫的夕阳下,溥仪露出了微笑。宫墙上的月亮和昏鸦,正是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意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影片的主旋律一再响起,似乎有一种沧桑的悲凉。
【篇四:《末代皇帝》观后感】
他从未真正的努力,别人给他一条路,他就走下去,等走不下去了,又有人给他另一条路,他再接着。——题记
溥仪无疑是最传奇的皇帝,他三次做皇帝,又三次被人从龙椅上拉下来。在贝托鲁奇的镜头下,溥仪更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被历史的潮流卷来卷去。从他第一次进紫禁城开始,他的命运似乎就已经注定。第一次踏入紫禁城时,慈禧垂死前宣告了他皇帝的身份。他就在小的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告别的年龄就担起来皇帝的使命。在没有被教导过任何义务的情况下,他最先接触到的是权利。
经典的历史哲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每一场热情表演的幕后都隐匿着一位操纵者,他是历史的化身。在这个不太恰当的比如中,这位操纵者不可撼动的绝对统治地位使他能以举手之劳解除人类表演中任何不识大体的举止,并拒绝一切为之做出的解释的举动。表演后,有些人走在所谓正确的轨道上,就功成名就;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因此而感到释然于怀,尤其是那些被现实的历史进程所抛弃的那个人。溥仪就是一个这样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正当他毫无准备的走上历史大道时,懵懵懂懂所看到的,只是历史末班车卷起的一片尘土。
马克思曾说:“他们不能表述自己,他们只能被别人表述。”可怜的溥仪生存在他者的世界中,被其他旁观者不断建构与结构着。在每一个政权时期溥仪总在处于更大的权利之下被监管。他的第一位监管人是那些满清遗老和病怏怏的太监。而溥仪的第二个重要的监管人是英国绅士庄士顿。他以救世者的形象出现,似乎将溥仪带出了这片狭小的阴森囚禁地,但实际上,他只介绍了西方教育与改革思想,然而却只字未提更加具有轰动效应的革命政治现实。当溥仪问他1919年5月4日那天宫外所发生的一切,庄士顿十分随意的轻轻带过了。他激发起的只是溥仪对于表面革新的热情,如西装,网球等西方时尚,而并没有帮助他冲出高墙,在真实的世界中解答解答疑问和困惑。在从师庄士顿数年之后,溥仪被国民革命军逐出紫禁城,但是他对政治革命不可避免的到来及他小朝廷的灭亡这一事实仍麻木无绝。就这样他离开了第一所监狱而直径走向了另一所监狱。日本人使溥仪相信他们将帮他复辟,从而成为溥仪的第三位监管人。当溥仪日益意识到日本人对自己的操纵,但出于对皇帝权利的无法抗拒的偏好,生生将这些“事实”压在心里,用无数个假象来代替它。最后,溥仪的帝王梦破灭了,他被送进了又一所监狱—抚顺战犯管理所。在这里,管理所所长成为了溥仪最后一任监管人。是他让溥仪真正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当溥仪从战犯管理所获得大赦,在北京找到一份园丁的工作时,“文革”不期而至。而那位让溥仪看清自己的所长被人陷害,如今却被当作“牛鬼神蛇”批斗,受尽红卫兵的欺压。溥仪上前想去为所长辩解,却被红卫兵推倒在路旁,再次成为历史的旁观者。
1967年,迟暮的溥仪用一角钱买了一张故宫的门票—会自己家的门票!这时多么大的讽刺呀,时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进自己家,居然还要买一张门票。
当年属于皇帝的御用道路如今已经挂上禁止入内的牌子,他狡猾的在雕龙的御道上蹒跚了几步,又小心翼翼的迅速折回,生怕别人看见。他再次来到太和殿,坐在皇位上,拿出了藏在后面年幼时玩藏的蛐蛐。物是人非啊。历史改变了太多太多,但藏在童年记忆里的蛐蛐还是和从前一样,深深的刻在生命里。这种艺术表现让我感怀良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影片以脆弱生灵的倔强存活来观照历史的跌宕与轮回。
故宫的夕阳下,溥仪露出了微笑。
宫墙上的月亮和昏鸦,正是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意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影片的主旋律一再响起,似乎有一种沧桑的悲凉。
【篇五:电影《末代皇帝》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利用工作日的午间时间看的,时长2小时40分,共用了4天的午间时间!
这部电影是英国导演拍摄的,所以全部是用英文对话,虽然有点不太适应,但能理解。开头是溥仪进入抚顺看守所企图自杀,镜头拉入了爱星觉罗溥仪3岁离开妈妈的怀抱进入紫禁城当少年皇帝开始讲起,把古时候皇帝那种万人簇拥的场景展现得很到位!我很喜欢里面的背景音乐,听到那种音乐让我脑海里浮现各种之前看过的后宫斗争剧,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溥仪3岁当皇帝,6岁退位。到成年一直都身居故宫,当知生母去世想出宫时都不被允许,可见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从小接触外国文化,由英籍教室庄士敦做老师,思想方面是比较前卫。而且是率先把辫子剪掉的皇宫第一人,由于视力问题带上了当时的西洋物-眼镜。
当溥仪16岁时,成婚,娶了皇后婉容及妃子文秀。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电影中用了比较高雅的方式简单地展现了!而且都是在跳舞的时候展现的,例如文秀要离婚时,婉容不受宠幸时。
整个影片是以现状加记忆的方式穿插讲述。在展现溥仪现状时,同时会穿插他辉煌时的画面,这样的对比,让人不禁要感慨: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啊!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体验了皇权时代的天子骄子般尊贵,也体验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无力感。
溥仪逝世的时候是1967年,刚好是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当时的看守所所长因为被举报而受刑于红卫兵。十年文革,是中国大退步的十年,只愿历史不要再重演!
看完之后就有一个感觉:社会在变化,识时务者为俊杰!苦守旧式的思想只会死得更惨,唯有放弃旧识,重新上路,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但是不要盲从!
【篇六:电影《末代皇帝》观后感】
这是一部获得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长”,一方面是时间长,前后大约四小时,加上沉重悲怆的气氛,我觉得无比漫长,另一方面是内容表现的历史长,从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从一个3岁的小孩子直到弓腰驼背的老人,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震撼。
因为这是好莱坞拍摄的电影,所以许多镜头都非常特别,演员中也有不少外国人,但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却体现的淋漓尽致。所谓“末代皇帝”是掼我国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名叫爱新觉罗-溥仪,他3岁时即位,7岁被赶下台。后来随日本人在沈阳建立“满洲国”,当了伪皇帝,任由日本人摆布,日本战败后,他被解放军送进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改造,再后来他被特赦还安排了工作,最终死于1967年。
CCTV6的主持人在影片结束后对《末代皇帝》有一段总结性的话,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当他想回家时,他被关在如牢笼的皇宫中;当他已习惯这种生活时,却被强行逐出;当他不懂是非时,他当上皇帝,整日无所事事;当他想做个好皇帝时,关东军却野蛮粗暴地压迫他;当他渴望外面的世界时,森严戒备的宫门挡住了一颗蓬勃向上的心;当他没有自理能力时,却要做一个凡人去生活。命运多么会嘲弄人啊!
溥仪的悲剧是封建的宫廷礼教造成的。如果在他小时候就能接触社会,出去闯荡,就不会造成他心理上的孤独和对事物的畸形的看法,也就不会让日本人随意控制,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的痛苦,留给中国人巨大的耻辱!
我想,如果,溥仪下台后,人们告诉只有7岁的他:你不再是皇帝地了,应该开始新的生活。那么他就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堪一击;如果,溥仪的身旁有几个同龄的伙伴,那他可能有一段美好的童年;如果……可是,如果不存在。
我非常同情溥仪,他的一生,充满了欺骗。长期的受欺骗,使溥仪不敢相信任何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
直到最后,他也是在医院中孤独地去世。
与他那没有欢乐的童年相比,我认为自己幸福极了!他只能学习死板的古文,我可以在漫画、小说、童话中得到快乐;我可以在爸妈的培养中养成自立的好品质,他却被娇生惯养连出门时都不记得关门:我有许多玩具,运动器材,自由自在,而他只能每天呆在宫里,与一群太监们玩,无聊沉闷……
历史是神秘的,但当我深入它,了解它时,我发现,它让人心情沉重,但是,它更能让我努力向上,珍惜现在拥有的快乐。
【篇七:《末代皇帝》观后感】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的是人的生命状态问题。我曾经在日记中写道,一个人的家庭决定他生命的形式。一个人的家庭也正是他生命之花的土壤。从何来,一般来说已经注定一个人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基本走向,所谓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人,放之茫茫世界,是几万分之一的机率啊。命运,往往真的不是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祖先的烙印从来都根深蒂固。
爱新觉罗·溥仪
在这里完整地记录他的名字,是为了在心中祭奠他悲怆的一生,以微薄如我辈,一个普通人的怀念。
一个人生下来,就好比是一粒种子被风吹到某寸土壤,由不得自己选择。正是这个由不得,人便也像一株盆栽一样,如何生长由拥有他的人所决定。
在大清帝国的时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百姓的命运,由社会规则和政府律令制约着,一个王室成员,自然是君王的仆臣。他生下来就是王爷,那么多王爷,偏又是他,幸运的成为慈禧太皇太后钦定的嗣皇帝。从此就远离父母温暖的环抱,要在那么多冰冷的房子里生活,在那么多毫无学识又心思各异的太监中间成长,他怎么去学做一个人?
我们在历史课本上记录满洲傀儡政权和傀儡皇帝溥仪,其实当他还生活在紫禁城里的时候,又何曾是独立自主的一国之君?从他三岁那年的那顶轿子接他进宫起,他便开始了傀儡的生活。
命运赋予他太多的责任。三岁的小溥仪作为王权的象征必须要坐在龙椅上进行登基大典;18年来,他必须住在宫里表示大清朝的帝制仍然存在。与其说他是清朝最后一个帝王,不如说是那一千二百多个太监,几百名内务府大臣的生存发财之源,以及那清廷的遗老遗少的帝国梦想。是他们要他继续留在紫禁城里,他是他们的傀儡。
民国政府和清帝国谈判的优待条件,是他决定的么?紫禁城里要砌堵墙,旧帝国和新民主并肩而存的事情,他知道么?他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他全不知道;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他同样不知道。因为,他的命运根本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
别人说他是皇帝,他就是皇帝,别人说他不是,他就不是。别人让他住在紫禁城里,他就住着,别人赶他走,他只有走。他被迫抛弃自己的父母,没有权力留住奶娘,大臣可以欺骗他,太监可以利用他,宫里的老嫔妃决定他的终身大事,号称奴才的臣子们还可以拒绝为皇上配近视眼镜!
这是怎样的一个尊贵之身呢。一个塑金的傀儡罢了。
复辟满洲国,对大社会而言属于社会文明的倒退,但是对溥仪自己来说,却是实现理想的一个勇敢行动。只不过,这仅仅是他的一个美梦罢了,从3岁起成为傀儡以来,他就没能逃脱这个傀儡的命运。日本人欺骗了他,打碎了他的梦,也击碎了所有的激情。他从紫禁城出来,又进入日本人为他建造的禁宫,只能进去,不能出来。新思想的冲击令淑妃离他而去,命运的捉弄又使他失去皇后,当他在雪地里狂奔,要追上带走皇后的汽车时,就像当初他试图追上带走奶娘的结果一样,又失败了。他只能孤独的麻木的继续生活在日本人的监视下。直到被捕。
从物质而言,他从来不缺少财富。但生命的丰富和快乐从来不是仅仅由物质决定的。套用相对论的观点,精神上的愉悦才是真正的愉悦。
也许在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造出狱以后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平静的日子,安心做一个花匠,在朴素简单的生活中找到生命的乐趣。但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作为一个与政治毫无关系的普通百姓,又怎能把握这个世界呢?我相信他去世的时候是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怀疑的。
在紫禁城的时候,他不明白为什么总有军阀混战,后来他不了解日本和中国的关系,1967年了,他自然也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好的监狱长怎么就成了批斗对象。这个与世界绝缘的人哪,又怎能理解?
他曾经是最孤独的孩子,后来是最孤独的皇帝,生命的最后部分,他是最孤独的老人。
为什么这一切发生在他的身上?皆因他高贵的姓氏。爱觉新罗。他也曾经是充满抱负的青年,他也曾经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他的生活环境没有为他提供正确有效的方法,他失败了。或者相比社会的变迁而言,他又如何抗拒大社会改变的潮流?但我仍然设想,如果有人能告诉他事实的真相,结果又会如何?也许他会更加痛苦。也许他会选择逃避现实。但是历史如何假设?他作为几千几万个遗老遗少的精神支柱,不会被允许逃离那神龛上的座椅。
他注定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别人,属于历史。
忧伤,如泣如诉的大提琴,仍在耳边回想。
【篇八:《末代皇帝》观后感】
早听说了这个电影,但一直没有看。其实是一直存在着偏见,一个外国导演能有多了解中国历史,就算有所了解又能有多深刻。昨晚带着一点好奇和一点质疑开始看此片。仅看了十几分钟就被电影独特的拍摄视角震撼住了。
电影并没有太多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的画面,没有明显的历史立场,叙事平和而从容。电影将重点放在了溥仪的人生经历,将整个时代的悲哀浓缩在了溥仪身上。
溥仪的一生可以说相当的传奇,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从古代九五之尊的皇帝到近代政治傀儡再到现代共和战犯。我想没有哪个皇帝会经历如此戏剧性的人生。
溥仪还是一个不谐世事的三岁小孩时就被选作皇帝。他完全不懂作为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尊贵奢华,当然也不懂作为一个飘摇欲坠的末代皇朝的皇帝将面临的波折命运。有的只是作为孩童的天真不邪。一开始,我便对他怀着同情心。
慈禧临死的那段让我感到恐怖。整个宫殿显得阴森诡异,衰老苍白的慈禧躺在高高的床上,喝着“神龟汤”。那锅汤让我感到恶心。神龟是长寿的象征,但正如同行将就木的慈禧,清王朝即将灭亡,那锅汤实则讽刺。面对森严的宫廷和高高在上的慈禧,三岁的溥仪没有一丝恐惧,而是用儿童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慈禧口含黑珍珠死去,溥仪被宣告成为皇帝,那一刻我感到一点点痛惜,一个如此天真烂漫的小孩就此被推向历史的浪潮。溥仪登基那天,身着短小华丽的龙袍,他完全不知道那天的意义,不知道皇帝的意义,更不知道那套龙袍的意义。龙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人可比的尊贵,但穿在只要三岁的溥仪身上,我也只觉得那是一套可爱的童装,本质上他仅是儿童,面对文武百官的跪拜和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告,他眼里只有那只蟋蟀。
即使是三岁的小孩,也会在制度和环境中慢慢明白权力的意义。刚登上王位的时他经常问身边的太监是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变得狂妄。但他的狂妄也只能是对身边的太监宫女的恣肆妄为。他的童年有着最充裕的物质享受,但也是最苍白最孤独的。没有家庭没有玩伴。紫禁城是只华丽的牢笼。虽然身边是一群唯唯诺诺的大臣、太监、宫女,但他终究是一个傀儡。对国家对时代,他做不了任何决定和改变,反而被历史操纵着。
少年的溥仪和他弟弟趴在围墙上看到袁世凯登基的场面才意识到紫禁城竟成了历史的一个废弃的舞台,没有了观众,演员却还在继续演戏。十三岁的溥仪深感丧母之痛,想要走出皇宫看母亲最后一面。被侍卫拦住时大喊道:“Openthedoor!”这句话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是在满洲国的总督府里,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溥仪绝望地看着那扇门,那句愤怒悲痛的呐喊“Open·the·door!”如同第一次那样无情地拒绝。溥仪的一生都被一道门禁锢着,既想挣脱又充满了依赖。那些牢笼既是束缚他的围城也是给他保护的外壳。正如他透过宫门看到紫禁城外面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情景,贫民、乞丐、杂乱、肮脏,他自知无法适应那种生活,但又想摆脱被那种被囚禁的生活。溥仪自从当上了皇帝就不再自由,甚至是成了傀儡囚犯,后来住进监狱里只是让他看起来更像是囚犯而已。他的精神世界早就被一点一点的侵蚀着,从无知到狂妄,再从狂妄再到无知。正如他的老师庄斯顿说的:围绕皇帝而设的这种高度失真的生活一定会有害于他的健康、体魄、智能和精神世界。对于溥仪,我是怀着极大的同情心的,一个从童年开始便走向孤独、囚禁的生活的人,即使有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何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呢?
当得知慈禧的陵墓被流氓军阀孙殿英所盗,慈禧太后的尸首被肢解成几块,身上戴的黑珍珠项链成了蒋介石的结婚礼物时,溥仪满怀愤恨。带着复仇的心愿和对君王生活的贪恋,溥仪在日本的扶持下在东北建立“满洲国”,企图分裂中国。他说:中国背叛了我。但他不曾识破日本的狼子野心,他终究还是一个傀儡,一直被日本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充当日本侵华的工具,连出“帝”宫等权力都没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掌握在监视他的日本中将吉冈安直的掌控之中。如果说之前的帝皇生活是一种被动,但这次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可以说是罪大恶极。
最后的战犯生活,可以说是溥仪的觉悟期。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受人棒喝的囚犯,不仅对生理对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囚犯生活也算是彻底改造了他。最后他成为一名花匠,过着平静的生活。褪去君王的虚幻浮华,重获精神之自由,扯断木偶线,做回真自我。真是人生的美好收关。当看到溥仪侍弄花草的画面时,我极感动,那正我向往的生活,闲适自由,与世无争。

电影末代皇帝篇(二):末代皇帝电影观后感

【篇一:《末代皇帝》观后感:自我的囚徒】
电影《末代皇帝》,史诗影片,获得1987年奥斯卡金奖。
听叽里咕噜的英语述说泛黄的中国故事,有种古怪的感觉。看完末代皇帝,心生凄凉。当然,游鱼没有资格去怜悯末代皇帝。游鱼只是从一个皇帝的身上听到历史的长叹,看到命运的恶作剧。
有些评论说为什么中国拍不出这样史诗影片?游鱼认为,在讲究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国,所有的导演都是不敢拍末代皇帝的。即使拍出来,也成为政治的解读,而不是人性的解剖。
欣赏电影,我们不难发现,导演对溥仪充满同情,导演的同情是艺术化的,是基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导演曾经说:“这些人物虽是可憎的,但他们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并不谅解他,可他们也是命运之神的玩物。所以,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
溥仪充满悲剧感的,仅仅末代一词足以让人唏嘘不止。面对历史的车轮,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无法把握历史奔跑的方向。皇帝貌似威仪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权,却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是历史马车上的一名可怜乘客。
童年时候,溥仪想做个快乐的孩子,人们却强迫他坐在皇位上。少年时候,他想做个真正的皇帝,却被告知自己只是一个符号象征。青年时候,他想创立一个国家,却成为民族的罪人。中年之后,他以为自己是个罪犯,却被赋予平民的身份。一次又一次,他被命运戏弄,由不得自己。
命运是不公平的,生旦净丑,每个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命运又是绝对公平的,每个人扮演角色时候都是被动的。
后人评价溥仪时候,用得最多的一词就是“傀儡”。不过,游鱼觉得,溥仪更象是个“囚徒”!他是最尊贵的囚徒。
溥仪曾经讲过一句话,我这一生啊就是高墙,在宫内,一生下来是王府,三岁就进宫当皇帝,一眼看到的就是高墙,紫禁城的高墙。
但是紫禁城的高墙,仅仅束缚了溥仪的身体自由,可是腐朽的不合时宜的皇权意识却筑起围困他一生的高墙。正是这种自我围困,使得溥仪答应日本人去做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成为民族罪人。这样的自我围困,不仅没有满足溥仪做皇帝的意淫,更摧毁了溥仪作为普通人的幸福生活。溥仪的一生,是自我囚徒的一生。
电影最后,溥仪独自登上太和殿,告诉在故宫门卫的儿子说:“我是中国的皇帝”。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从宝座的座垫下掏出了50年前从陈宝琛那里取来的蝈蝈笼子。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
游鱼看到这里,突然觉得,溥仪就是那只蝈蝈,本该在原野里,却被圈养在笼子里。蝈蝈是人的玩物,而溥仪是历史的玩物。
在电影中,溥仪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是难以诠释的符号,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傀儡,历史的玩物。
【篇二:《末代皇帝》电影观后感】
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个电影写一份完整的文章,因为这个电影却绝不同于以往,尤其在中国人的眼里。
中国人的清朝,却是意大利导演拍摄的意大利电影,这横竖都有点讽刺,抛开这方面不讲,如果只讲电影本身的话,我认为,还是外国导演能拍好。电影非常尖锐的在最后讲到了人们在大街上高喊“毛主席万岁”,其实“吾皇万岁”和“毛主席万岁”又有什么区别呢?既然电影里提到《紫禁城的黄昏》这本书,在我粗略查看过后,恍然发现,溥仪的太傅:庄士敦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外籍的皇帝的老师,他在近百年前所着的书,在今天看来,仍是那么的正确,他在书中说到赞成当时的中国并不应急于创建民主国家,而应该循序渐进,通过一步一步改革引导人民思想顿悟,最后开展共产民主。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的心智未开,共和意义不大。这是他的原话。
我想我们也该注意到一些东西了,鲁迅先生在很久以前其实已经注意到了,中国人的麻木,那是令人发指的麻木,如果有人不服,那就请读一读鲁迅先生写的《呐喊》吧,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想说说现在,大街上的扶老太太的问题,之前报道的招远麦当劳的凶杀案,我想问一下中国13近14亿如此庞大的人群们,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吗?你们为什么会麻木到连一个女人在你面前被活生生捅死却不为之。这就是我们100年后的国家,人民依然麻木不仁。
我们这个民族确实有5000年的文化,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正是我们的可悲之处,一个有5000年文化的民族,是如何把屈原宁死不屈,勾践卧薪尝胆,等那数也数不清的正直善良的优点一点一点丢掉的?问题考虑到这似乎也快得出答案了,儒家思想统治了中国上千年,在千年的历程中,它逐渐的腐败,变质,生锈,那些顽固不可化的传统思想,正是腐败了的儒家思想的产物。
“明君情节”便是儒家思想内容之一,
中国人的“明君情结”自古有之,甚至到今天都未全消散,倘不信的话可以从一些红色歌曲中找找它的影子。所以,庄士敦的言论虽不中听,却是实情。为什么会说到明君情节呢?那还是人民麻木的本质,我们中国人到现在也并不关心到底是何国体,政体,国家决策从未关心过,国家法律从未遵守过,就比如开车堵车时要依次同行,却非要有人插队一样,不注重规则,不注重道德,却指望有一明君给你把问题都解决了,真是天方夜谭!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让中国人拍这电影,若是内陆人拍,不要说7个奖了,1个奖你都捧不回来,这就是中国社会,麻木与劣根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只有作为旁观者的外国人,才能看清楚。
【篇三:《末代皇帝》观后感作文】
《末代皇帝》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和传统的“史实”和“传说”都无关,认为溥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法摆脱被囚禁命运的生命个体,成份复杂、面目模糊的一个可以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人。
从紫禁城到天津,再到满洲国,再到监狱。溥仪的一生,被历史牵绊着的,就是这个万年皇帝。溥仪充满悲剧感的,仅仅末代一词足以让人唏嘘不止。面对历史的车轮,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抵制其前进,无法把握历史奔跑的方向。皇帝貌似威仪天下,手握天下人的生死大权,却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他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是历史马车上的一名可怜乘客,甚至比起我们,他显得是那么的悲惨。
童年时候,溥仪想做个快乐的孩子,人们却强迫他坐在皇位上。少年时候,他想做个真正的皇帝,却被告知自己只是一个符号象征。青年时候,他想创立一个国家,却成为民族的罪人。中年之后,他以为自己是个罪犯,却被赋予平民的身份。一次又一次,他被命运戏弄,由不得自己。紫禁城的高墙束缚了傅仪的身体自由,也困住了溥仪一生的美丽,誓言,梦想,信仰。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只是曾经最孤独的孩子,后来最孤独的皇帝,最后是最孤独的老人。他注定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属于历史。
我们,没有傅仪一样的身份束缚,没有傅仪一样所属年代的捆绑,我们是幸运的。拥有的幸运经不起我们的挥霍,人生几十年,走好自己的路就要有自己的思考,有坚定的意志,坚持自己的信念,坚持自己的追求,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糊里糊涂地度过自己的人生。人生不能虚度,自己要对得起自己。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不走弯路,但经常反思自己,反思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反思人生的得与失,这是很有必要的。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里,以后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使自己这只人生的小船不至于偏离正确的航线,更不会葬身生活的大海,沿着人生的航线,乘风破浪前进,谱写我们灿烂的人生。
【篇四:电影《末代皇帝》观后感】
末代皇帝是88年的一部老片子了,他曾经囊获了9项奥斯卡大奖。这样的片子自然是早有耳闻,可惜一直没有时间去看他,渐渐地也遗忘了。直到最近上网突然想起这部片子来,才算是真真正正地去看了一遍。
整整165分钟的片长,将溥仪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段一幕幕的表现了出来。娴熟的蒙太奇手法,将那些看似不太连贯的各个片段紧凑的联系在一起,让人一口气看到结束,欲罢不能。也让我由衷地感叹导演那炉火纯青的电影功底。
电影的开始,导演用了好几个镜头展现了年幼的溥仪。作为一个小孩子,他也有其普通的一面。天真、可爱,同时也有些调皮、任性。皇帝的特殊身份,让它成为世界上最缺乏管教、同时也是最孤独的孩子。影片中有一幕很感人,当小溥仪被太监们哄着洗澡时,看见了随同自己一同进宫的阿嬷(奶妈),可能是想起了自己的妈妈,突然情不自禁地扑到阿嬷的怀里,哭嚷着要回家。这时,随着音乐声的响起,我深深地被打动了。即使是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也不能抹去一个人对真爱的眷念和对孤独的恐惧。
巨大的紫禁城不但剥夺了他的母亲,即使他可以眷念的奶妈,也在他长大以后离他而去。电影在这一幕又一次展现了溥仪的失落和无奈:溥仪在自己的阿嬷被抬出宫殿后,拼命地冲向紫禁城的大门,声嘶力竭地的叫喊着“阿嬷”。这时随着背景音乐“whereisarmo?”(阿嬷在哪?)的响起,我的内心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奶妈的离去让溥仪真正地成了孤家寡人,令人心酸。
独特的成长环境决定了溥仪独特的人格,也酿成了他一生的悲剧。成年后的溥仪被日本人所利用,成了伪满洲国的皇帝,然而这个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傀儡。不但没有任何权利,而且还丧失了自由。这段时间,溥仪的内心一定会感到十分痛苦。这段时间溥仪身边的人也是一个个离他而去,我们在电影中再一次看到了溥仪对失去亲人的无奈,当皇后婉容被日本人带出了皇宫后,又是溥仪冲向大门的镜头,又是那首大气而悲凉的“where、is、armo?”,所带给我们的,仍是那内心深深的震撼。
影片最后的一幕发生在“文革”时期,也是溥仪从监狱里释放后几年。一群红卫兵在大街上高喊“造反无罪、革命有理”、拉着一群“反革命”在大街上示众。而其中的一位竟是当年关押溥仪监狱的监狱长,当时溥仪已经接受了共产党的再教育,成了一名能够自立的普通公民。当他对认识间的孰是孰非似乎有了正确的认知后,眼前的一幕再一次地让他困惑了。因为这位对他有着再造之恩的监狱长无疑是他心中好人的典范。他上去辩解,却被年轻的红卫兵推到了一边。此时的溥仪再一次的迷茫了。再一次失去了对与错的分界线。
然而年龄已经不允许溥仪在去思考这些问题了,抛开了皇帝的名分,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就好象丢了一块包袱,反而让他释然。故事的最后,溥仪一个人走进了他曾经住过的紫禁城,坐上了当年的龙椅。时光到此就好像转了个轮回,这时候,观众似乎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世上的名与利都是过眼的浮云,甚至是孰对孰错也不是十分的重要。当一个人处于暮年回忆自己曾经为了追求名利所做的一切,甚至会感到可笑。仔细想想,原来淡泊与宁静才是人生至高的哲理。
《末代皇帝》,不错的电影,值得推荐。
【篇五:《末代皇帝》观后感】
早听说了这个电影,但一直没有看。其实是一直存在着偏见,一个外国导演能有多了解中国历史,就算有所了解又能有多深刻。昨晚带着一点好奇和一点质疑开始看此片。仅看了十几分钟就被电影独特的拍摄视角震撼住了。
电影并没有太多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的画面,没有明显的历史立场,叙事平和而从容。电影将重点放在了溥仪的人生经历,将整个时代的悲哀浓缩在了溥仪身上。
溥仪的一生可以说相当的传奇,甚至是匪夷所思的。从古代九五之尊的皇帝到近代政治傀儡再到现代共和战犯。我想没有哪个皇帝会经历如此戏剧性的人生。
溥仪还是一个不谐世事的三岁小孩时就被选作皇帝。他完全不懂作为皇帝的至高无上和尊贵奢华,当然也不懂作为一个飘摇欲坠的末代皇朝的皇帝将面临的波折命运。有的只是作为孩童的天真不邪。一开始,我便对他怀着同情心。
慈禧临死的那段让我感到恐怖。整个宫殿显得阴森诡异,衰老苍白的慈禧躺在高高的床上,喝着“神龟汤”。那锅汤让我感到恶心。神龟是长寿的象征,但正如同行将就木的慈禧,清王朝即将灭亡,那锅汤实则讽刺。面对森严的宫廷和高高在上的慈禧,三岁的溥仪没有一丝恐惧,而是用儿童好奇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慈禧口含黑珍珠死去,溥仪被宣告成为皇帝,那一刻我感到一点点痛惜,一个如此天真烂漫的小孩就此被推向历史的浪潮。溥仪登基那天,身着短小华丽的龙袍,他完全不知道那天的意义,不知道皇帝的意义,更不知道那套龙袍的意义。龙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人可比的尊贵,但穿在只要三岁的溥仪身上,我也只觉得那是一套可爱的童装,本质上他仅是儿童,面对文武百官的跪拜和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告,他眼里只有那只蟋蟀。
即使是三岁的小孩,也会在制度和环境中慢慢明白权力的意义。刚登上王位的时他经常问身边的太监是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变得狂妄。但他的狂妄也只能是对身边的太监宫女的恣肆妄为。他的童年有着最充裕的物质享受,但也是最苍白最孤独的。没有家庭没有玩伴。紫禁城是只华丽的牢笼。虽然身边是一群唯唯诺诺的大臣、太监、宫女,但他终究是一个傀儡。对国家对时代,他做不了任何决定和改变,反而被历史操纵着。
少年的溥仪和他弟弟趴在围墙上看到袁世凯登基的场面才意识到紫禁城竟成了历史的一个废弃的舞台,没有了观众,演员却还在继续演戏。十三岁的溥仪深感丧母之痛,想要走出皇宫看母亲最后一面。被侍卫拦住时大喊道:“Openthedoor!”这句话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二次是在满洲国的总督府里,当染上毒瘾的婉容在黯然被日本人送出总督府的时候,溥仪绝望地看着那扇门,那句愤怒悲痛的呐喊“Openthedoor!”如同第一次那样无情地拒绝。溥仪的一生都被一道门禁锢着,既想挣脱又充满了依赖。那些牢笼既是束缚他的围城也是给他保护的外壳。正如他透过宫门看到紫禁城外面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情景,贫民、乞丐、杂乱、肮脏,他自知无法适应那种生活,但又想摆脱被那种被囚禁的生活。溥仪自从当上了皇帝就不再自由,甚至是成了傀儡囚犯,后来住进监狱里只是让他看起来更像是囚犯而已。他的精神世界早就被一点一点的侵蚀着,从无知到狂妄,再从狂妄再到无知。正如他的老师庄斯顿说的:围绕皇帝而设的这种高度失真的生活一定会有害于他的健康、体魄、智能和精神世界。对于溥仪,我是怀着极大的同情心的,一个从童年开始便走向孤独、囚禁的生活的人,即使有坐拥金山银山,又有何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呢?
当得知慈禧的陵墓被流氓军阀孙殿英所盗,慈禧太后的尸首被肢解成几块,身上戴的黑珍珠项链成了蒋介石的结婚礼物时,溥仪满怀愤恨。带着复仇的心愿和对君王生活的贪恋,溥仪在日本的扶持下在东北建立“满洲国”,企图分裂中国。他说:中国背叛了我。但他不曾识破日本的狼子野心,他终究还是一个傀儡,一直被日本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充当日本侵华的工具,连出“帝”宫等权力都没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掌握在监视他的日本中将吉冈安直的掌控之中。如果说之前的帝皇生活是一种被动,但这次是他自己选择的道路,可以说是罪大恶极。
最后的战犯生活,可以说是溥仪的觉悟期。从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变成了受人棒喝的囚犯,不仅对生理对心理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囚犯生活也算是彻底改造了他。最后他成为一名花匠,过着平静的生活。褪去君王的虚幻浮华,重获精神之自由,扯断木偶线,做回真自我。真是人生的美好收关。当看到溥仪侍弄花草的画面时,我极感动,那正我向往的生活,闲适自由,与世无争。
【篇六:《末代皇帝》观后感】
溥仪无疑是最传奇的皇帝,他三次做皇帝,又三次被人从龙椅上拉下来。在贝托鲁奇的镜头下,溥仪更像是一个无助的孩子,被历史的潮流卷来卷去。从他第一次进紫禁城开始,他的命运似乎就已经注定。第一次踏入紫禁城时,慈禧垂死前宣告了他皇帝的身份。他就在小的甚至不懂得什么是告别的年龄就担起来皇帝的使命。在没有被教导过任何义务的情况下,他最先接触到的是权利。
经典的历史哲学告诉我们,人类的每一场热情表演的幕后都隐匿着一位操纵者,他是历史的化身。在这个不太恰当的比如中,这位操纵者不可撼动的绝对统治地位使他能以举手之劳解除人类表演中任何不识大体的举止,并拒绝一切为之做出的解释的举动。表演后,有些人走在所谓正确的轨道上,就功成名就;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因此而感到释然于怀,尤其是那些被现实的历史进程所抛弃的那个人。溥仪就是一个这样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正当他毫无准备的走上历史大道时,懵懵懂懂所看到的,只是历史末班车卷起的一片尘土。
马克思曾说:“他们不能表述自己,他们只能被别人表述。”可怜的溥仪生存在他者的世界中,被其他旁观者不断建构与结构着。在每一个政权时期溥仪总在处于更大的权利之下被监管。他的第一位监管人是那些满清遗老和病怏怏的太监。而溥仪的第二个重要的监管人是英国绅士庄士顿。他以救世者的形象出现,似乎将溥仪带出了这片狭小的阴森囚禁地,但实际上,他只介绍了西方教育与改革思想,然而却只字未提更加具有轰动效应的革命政治现实。当溥仪问他1919年5月4日那天宫外所发生的一切,庄士顿十分随意的轻轻带过了。他激发起的只是溥仪对于表面革新的热情,如西装,网球等西方时尚,而并没有帮助他冲出高墙,在真实的世界中解答解答疑问和困惑。在从师庄士顿数年之后,溥仪被国民革命军逐出紫禁城,但是他对政治革命不可避免的到来及他小朝廷的灭亡这一事实仍麻木无绝。就这样他离开了第一所监狱而直径走向了另一所监狱。日本人使溥仪相信他们将帮他复辟,从而成为溥仪的第三位监管人。当溥仪日益意识到日本人对自己的操纵,但出于对皇帝权利的无法抗拒的偏好,生生将这些“事实”压在心里,用无数个假象来代替它。最后,溥仪的帝王梦破灭了,他被送进了又一所监狱—抚顺战犯管理所。在这里,管理所所长成为了溥仪最后一任监管人。是他让溥仪真正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当溥仪从战犯管理所获得大赦,在北京找到一份园丁的工作时,“文革”不期而至。而那位让溥仪看清自己的所长被人陷害,如今却被当作“牛鬼神蛇”批斗,受尽红卫兵的欺压。溥仪上前想去为所长辩解,却被红卫兵推倒在路旁,再次成为历史的旁观者。
1967年,迟暮的溥仪用一角钱买了一张故宫的门票—会自己家的门票!这时多么大的讽刺呀,时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进自己家,居然还要买一张门票。
当年属于皇帝的御用道路如今已经挂上禁止入内的牌子,他狡猾的在雕龙的御道上蹒跚了几步,又小心翼翼的迅速折回,生怕别人看见。他再次来到太和殿,坐在皇位上,拿出了藏在后面年幼时玩藏的蛐蛐。物是人非啊。历史改变了太多太多,但藏在童年记忆里的蛐蛐还是和从前一样,深深的刻在生命里。这种艺术表现让我感怀良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影片以脆弱生灵的倔强存活来观照历史的跌宕与轮回。
故宫的夕阳下,溥仪露出了微笑。宫墙上的月亮和昏鸦,正是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意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影片的主旋律一再响起,似乎有一种沧桑的悲凉。
【篇七:《末代皇帝》观后感】
两个月前我看了一部名叫《末代皇帝》的电影。这部电影是一九八七年由意大利的贝尔多鲁奇导演,中意联合摄制的。放映的时间比较长,三个多小时。拍摄的费用也很高,达五十亿美元左右。这是一部在美国很有影响的电影。在第六十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发仪式上荣获了九项金奖。
《末代皇帝》写的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博仪的一生,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1、慈禧太后降旨后,三岁的溥仪成为“天子”。这部分是描写他在故宫的生活。
2、他在天津的日子和他同侵略中国的日本军队合作的通敌行为。
3、他受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而成为一个相信社会主义的普通人。
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很难说清,有些方面我觉得它很有意思,有“些方面我感到它很不好。我认为《末代皇帝》不一定是真实地根据溥仪的生活或历史事实拍摄的,这就是我最不喜欢的部分。
倒是第一部分——虽然也很可能不是根据事实拍摄的——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概中国观众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都去过故宫,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是非常新鲜,很有意思的。而且还使我了解到这点:虽然一个皇帝有那么大的权力,他已经不是人,他在人们的眼里是伟大的夭子,他无论说什么,别人都得照办。但是实际上他也是当时社会的牺牲者。这是因为他没有什么自由,当皇帝就跟在监狱里似的。三岁的孩子当了皇帝,没有母亲,连一个真正的朋友也没有。紫禁城高高的红墙紧紧地围住了他,他虽然是皇帝,但没办法逃离那个地方,很使我同情他,到底他也是人呀。
第三部分也很有趣。描写溥仪怎么从一个没用的人在新中国成为一个劳动者。很动人的场面是看到他那么爱护他所养的花。这是因为他所爱的人老了或死了,妻子疯了,他生活很寂寞,所以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花上。
电影最后的场面也给人留下了很探的印象。一天,博仪信步来到如今已成为旅游胜地的紫禁城,望着那些他很熟悉的宫殿,回廊,感慨万端。
我已经说过,对这部电影,我怀有一种复杂的感情,有些方面我认为它很有意思,因为有许多华丽的场面,但有些方面我又认为它并不好,因为不是根据历史事实拍的。总的说来《末代皇帝》值得看。
【篇八:《末代皇帝》观后感】
这部电影是利用工作日的午间时间看的,时长2小时40分,共用了4天的午间时间!
这部电影是英国导演拍摄的,所以全部是用英文对话,虽然有点不太适应,但能理解。开头是溥仪进入抚顺看守所企图自杀,镜头拉入了爱星觉罗溥仪3岁离开妈妈的怀抱进入紫禁城当少年皇帝开始讲起,把古时候皇帝那种万人簇拥的场景展现得很到位!我很喜欢里面的背景音乐,听到那种音乐让我脑海里浮现各种之前看过的后宫斗争剧,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溥仪3岁当皇帝,6岁退位。到成年一直都身居故宫,当知生母去世想出宫时都不被允许,可见是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从小接触外国文化,由英籍教室庄士敦做老师,思想方面是比较前卫。而且是率先把辫子剪掉的皇宫第一人,由于视力问题带上了当时的西洋物-眼镜。
当溥仪16岁时,成婚,娶了皇后婉容及妃子文秀。关于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电影中用了比较高雅的方式简单地展现了!而且都是在跳舞的时候展现的,例如文秀要离婚时,婉容不受宠幸时。
整个影片是以现状加记忆的方式穿插讲述。在展现溥仪现状时,同时会穿插他辉煌时的画面,这样的对比,让人不禁要感慨:真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啊!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一生体验了皇权时代的天子骄子般尊贵,也体验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无力感。
溥仪逝世的时候是1967年,刚好是中国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当时的看守所所长因为被举报而受刑于红卫兵。十年文革,是中国大退步的十年,只愿历史不要再重演!
看完之后就有一个感觉:社会在变化,识时务者为俊杰!苦守旧式的思想只会死得更惨,唯有放弃旧识,重新上路,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但是不要盲从!
【篇九:电影《末代皇帝》观后感】
这是一部获得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长”,一方面是时间长,前后大约四小时,加上沉重悲怆的气氛,我觉得无比漫长,另一方面是内容表现的历史长,从清朝末年一直到民国,从一个3岁的小孩子直到弓腰驼背的老人,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震撼。
因为这是好莱坞拍摄的电影,所以许多镜头都非常特别,演员中也有不少外国人,但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却体现的淋漓尽致。所谓“末代皇帝”是掼我国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名叫爱新觉罗-溥仪,他3岁时即位,7岁被赶下台。后来随日本人在沈阳建立“满洲国”,当了伪皇帝,任由日本人摆布,日本战败后,他被解放军送进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改造,再后来他被特赦还安排了工作,最终死于1967年。
CCTV6的主持人在影片结束后对《末代皇帝》有一段总结性的话,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当他想回家时,他被关在如牢笼的皇宫中;当他已习惯这种生活时,却被强行逐出;当他不懂是非时,他当上皇帝,整日无所事事;当他想做个好皇帝时,关东军却野蛮粗暴地压迫他;当他渴望外面的世界时,森严戒备的宫门挡住了一颗蓬勃向上的心;当他没有自理能力时,却要做一个凡人去生活。命运多么会嘲弄人啊!
溥仪的悲剧是封建的宫廷礼教造成的。如果在他小时候就能接触社会,出去闯荡,就不会造成他心理上的孤独和对事物的畸形的看法,也就不会让日本人随意控制,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的痛苦,留给中国人巨大的耻辱!
我想,如果,溥仪下台后,人们告诉只有7岁的他:你不再是皇帝地了,应该开始新的生活。那么他就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堪一击;如果,溥仪的身旁有几个同龄的伙伴,那他可能有一段美好的童年;如果……可是,如果不存在。
我非常同情溥仪,他的一生,充满了欺骗。长期的受欺骗,使溥仪不敢相信任何人,他是一个孤独的人。
直到最后,他也是在医院中孤独地去世。
与他那没有欢乐的童年相比,我认为自己幸福极了!他只能学习死板的古文,我可以在漫画、小说、童话中得到快乐;我可以在爸妈的培养中养成自立的好品质,他却被娇生惯养连出门时都不记得关门:我有许多玩具,运动器材,自由自在,而他只能每天呆在宫里,与一群太监们玩,无聊沉闷……
历史是神秘的,但当我深入它,了解它时,我发现,它让人心情沉重,但是,它更能让我努力向上,珍惜现在拥有的快乐。
【篇十:《末代皇帝》观后感】
1875年春的一个深夜里,北京城狂风怒号,沙尘漫天。一队急匆匆的人马,抬着一顶明黄小轿,在寒风凛冽中直奔紫禁城养心殿。当宫人掀开轿帘,发现轿中那个孩子早已累极酣睡了,小脸蛋上还挂着湿淋淋的两痕泪珠。
这个三岁出头的孩子,名叫爱新觉罗·载

电影末代皇帝篇(三):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篇一:《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我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写下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书里人物的精神感动了我。
溥仪的父亲本是摄政王,也就是醇亲王,载沣。由于当时慈禧太后之子光绪帝没有儿子,而溥仪的外公荣禄,为慈禧太后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他的外孙溥仪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继承皇位的人选。
爱新觉罗宣统皇帝一登基,就过起了富贵无忧的生活,他在书里记下了他的弟弟溥杰来到宫中看望哥哥时,处处拘束,行为让他感到很不自在,因为他是皇帝,所以连亲人,长辈都要敬他三分。他从小就欺负宫中的太监和宫女,说的动他的只有奶妈王焦氏,她说:“皇上,您拿石子扔别人,别人也会疼,别人也是肉长的。”从此,他改变了霸道的性格,王焦氏是他最敬重的人,因为他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讨好皇上,也从不惧怕皇上,是她,教会了皇上做人。
溥仪到了青年时期,王焦氏离开了他,他开始喜欢外国东西,他开始穿西装,戴眼镜,甚至让大清国的男人都开始剪辫子,留短发。这使大清国开始西洋化。从此,街上开始卖西洋玩意了。
溥仪开始选妃时,就在相片上画圈,当时他才十五岁,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所以随便选了婉容和文绣分别做他的皇后和贵人。由于婉容思想开放,人性貌美,所以得宠,开始排挤文绣,当时的大清国正腐败,沦陷,文绣提出和他离婚,婉容开始吸毒,后来和他的侍卫私奔,病死他乡。后来共娶进福贵人和玲贵人,其中一死一失。溥仪把他们比作金笼中的鸟。
日本侵略了中国,他们要中日联姻,让日本的嵯峨浩和溥杰结婚。这对年轻人很快也有了好感。当然,溥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自己没有儿子,如果他弟弟和日本女人生了儿子,大清就有日本人一半。溥仪开始日夜恐惧,甚至连嵯峨浩做的饭都一口不碰,但最终她生下了靓女,溥仪这才放心,日方却大大失望。
最后由毛主席带领大家,溥仪被关进了监狱,最后改造被释放,还找了一个夫人,最后病终。
这本书读完了,我不得不感叹人世的沧桑和变化,不得不感叹溥仪那坚强的精神。他由一个皇帝到一个公民,无半点抱怨,而是笑对人生。看着他那一张张微笑干活改造的相片,我不得不为之震撼。真是命运戏弄人,溥仪无论之前有多少过错,毕竟他能改过。尽管包括他以前把中国改为“满国”,和日本人打交道,但是他能抛弃过去的一切,从新改过,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本书读完后,我的心情仍旧久久不能平静,尽管这位我最最尊敬的皇帝已经去了很久,很久。但是他那灿烂的笑容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尽管他没有现在那些偶像明星那么耀眼,但他经历过的一切,令我十分敬佩。爱新觉罗。溥仪,他会成为我心中永远不灭的明星,他使我不管今后遇到什么“波涛汹涌的大风大浪”,我都会对我自己说:“没问题!挺一挺就会过去,幸福会在后头等着我们的!”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人也很令我敬佩,那就是许配给溥仪弟弟溥杰的日本女人——嵯峨浩。在整本书里,她几乎是最后出现的人物,但她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她是一个日本人,嫁给了中国皇弟。在她被溥仪唾弃的那段日子里,仍挺着胸去和日本政府谈判,她认为日本不可以这么做。她在中日战斗时,为女儿,丈夫,做尽了一切,那是她还对丈夫说:“我知道你担心皇兄,你去看望他吧,女儿由我照顾。”溥杰被妻子的阔大心胸感动了,多么艰难的日子,嵯峨浩挺过来了,最终,她们一家迈向了幸福……
我现在认为《我的前半生》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个故事,一段人生,我也不想用什么来形容故事里的人物。总之,我在这里学会了坚强。无论是溥仪面对世事变化的坚强,还是嵯峨浩的一个伟大女人的坚强,这个字眼使我终身受益。在这个故事里,他们都是改变了的。由一个个王公贵族,官员千金,公子,到一个个能吃苦的平常公民。但他们身上流露的仍是令人敬重的气息,仍是闪闪发光。读完他的一生,我也改变了,我学会了坚强,是溥仪和嵯峨浩身上的坚强。
【篇二: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用了大概1个星期的时间将《我的前半生》这本书读完!
《我的前半生》作者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当我看到这书中的字、图片时,多多少少有种心跳的感觉。因为我读的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语言。似乎我已经到了那个年代,已经身处辉煌的宫殿和沧桑的历史中。那些泛黄的老北京照片触动我的心,那是怎样一个动荡的时期?我想现实生活在21世纪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我的前半生》在1964年出版过,只是当时由于社会背景复杂,将稿本一些内容删掉了。而我所看到的《我的前半生》是2007年第一次印刷,与1964年出版的相比,这次的“全本”内容更为完整,史实更丰富。
我能买的这“全本”,我很是激动。对于我这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得无价之宝!
这本《我的前半生》从爱新觉罗·溥仪的家世开始说起,到入宫、登极、“二次登极”,再到去天津、东北、苏联,又后来的“认罪”,最后的“特赦”
认认真真的将它们读下来,心情是沉重的。我把自己当作作者,像是自己在经历漫漫人生!原来,我认为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不值得同情。但是看到这书中的坎坷,我渐渐理解了他,并为他感到可惜,因为他生在帝王之家,他所受到的伤害来自于孤独、伤心。
溥仪的人生大起大落、磕磕绊绊的,他无法感觉到“爱”,只是满心的“害怕”、“伤心”、“仇恨”。他高高在上,却没有百姓快乐。他博学、有文采,却不能理解亲情。他性格倔强,却在关键时刻唯唯诺诺。
他的人生像个悲剧,好在“特赦”后,他总所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后又被病魔困扰。
我突然感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健健康康就是“福”吧!
至于我们有困难了,也要让心灵主动快乐,不要让糟糕的事毁坏我们美好的生活,人生不易,快乐、自由是多么重要啊!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2007年印刷的《我的前半生》读一读,那绝对是一种“经历”!
【篇三:《我的前半生》有感作文】
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看到了很多历史秘闻。历史真有意思,其实它很人性,很自然,不象我们学到的历史书写的那么简单,不是黑就是白。被历史书写成白脸的人未必就没干过坏事,被写成黑脸的也未必没干过好事,并且他做那件事自有他的道理。了解历史要先了解人性。
复辟大清之业虽然艰难,但浦仪一生都在为之努力。虽然他的方法没用对,找的人也没找对,还花了不少冤枉钱,但谁又能保证,换另一个人会比浦仪做得好呢?复辟大清的路如果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也许会小有成就,但真正要复辟成功在当时那个时代何其之难!没有了财政支持和军队支持的遗老遗少们再努力再不惜一切代价也难以成功,因为在乱世没有军队一切就如同画饼而已!可惜这一点浦仪看不到。或者,他错误地以为,借助别人的军队可以帮自己实现目的,可是他忘了,每个人都有私欲,既然别人有军队可以统治全国,为什么别人非要让他当最高统治者呢?所以,在建立国家方面,军队是无法借的,溥仪用了一生才明白。
前半生忙忙碌碌,自以为大业垂成,却谁知只是白送了别人银子,给别人做了嫁衣;后半生颠沛流离,更有牢狱之困,最终以平民身份完结。有谁能象溥仪一样,能有这样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人生?想来历代末代之君皆有此感吧?不过,溥仪唯一可以感到幸运的是,他没有象有的末代之君那样,被现世之君杀掉。这是他的运气。
叹哉!前半生如在梦里,以为自己能改写历史;后半生知其不可为,却也不由自己能决定了。叹哉溥仪一生!
【篇四:我的前半生读后感1000字】
相较于火得要命的溥仪那本《我的前半生》此书可简单用孟子一席良言概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非是一个长得美丽的全职太太被一品相不佳拖家带口的小三打败,而离婚后愈活愈年轻成就一美满婚姻的故事。整日无任何有意义的事可做,简直安逸得过分,每日为生计奔波却能活出自我。不过简单几字“活得开心就出彩”却难以做到。值得开心的是,子君最后很开心。
将将离婚之时,子君一脸愤然,一肚苦水,一脸愁绪。亲人的势利数落不必放心上,离婚是自己的事。却也忍不住朝好友唐晶吐苦水,唐晶却打断她,“每日只准诉苦十分钟。”她笑,“你不能沉湎在痛苦的海洋中,当做一种享受,朋友的耳朵耐力有限,请原谅。”这番道理当牢记心上。“不要为泼洒的牛奶而哭。”
“关于离婚这件事,一般人不外只有两个看法,一个是即时离异,不必犹豫,另一个是决不能离,拖一生一世。”
离婚后的子君可谓脱胎换骨,安而赞道:“妈妈,你变得太年轻,太漂亮了!”“又开朗又活泼!”记得以前她还曾反问子君,“妈妈,你做过什么?”每日就是打打牌逛逛街。她却自我嘲弄,“失去丈夫,得回美丽,嘿,这算什么买卖?”直到她同翟君约会才叫她找回自信。事实是,划算的买卖!
离婚的阴霾过去许久后,子君做了个萌,梦见自己,细细的过了时的瓜子脸,大眼睛,微凸的鼻子,略肿的嘴巴,脸色憔悴。她看清楚了自己,像卫斯理一般,看到了自己,并没有痊愈。看得见自己,是种幸福。知晓自己的状态才好继续前行。谁都无法真正放下过去,能做的只有不理,不强迫,也不能想念。这样,它便就不缠着你了。如同事情,想通了固然是好,想不通,不去想便也是一种通了。
离婚后,子君生活不坏,可传统上说,女人嫁不到好老公,居然还自认为过得不坏,那就是有毛病,独身女人有什么资格言快乐?装得再自然亦不外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传统真恨死人。看到这,正巧在听一首名叫《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歌,人到底是群居动物,离不了伴。人都一定要有寄托,于女人是依靠,于男人是牵挂。人们一直说:女人在恋爱中到底不一样。但书中解释道:这完全与恋爱无关。子君之所以容光焕发,有一种胜利的快乐感觉所引起:仍有人欣赏我,我不寂寞,我有了寄托。”
此书所言道理倒直白地都写了出来,什么“朋友之交要淡如水才长久”什么“自嘲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之一”又如“世事往往如此,想回头时也已经来不及,即时你肯沦为劣马,不一定有回头草在等着你”又如“活一把年纪,什么叫爱,什么叫恨?”充其量不过一句“有好感”罢了。前两句乍一看与常理思维不同,细细一想又觉得有道理,后两句是大家都明白的视力,写出来却仍能直捅心底。我一直认为亦舒的笔是有魔力的,要细说的话也就应该在此吧。
“每个人都应该结两次婚。一次在年轻的时候,另一次在中年。少年时不结一次,中年那次就不会学乖,天下没有不努力而美满的婚姻,所以要争取经验。”所以子君的再嫁成为必然。亦舒本人也结过两次婚,她应当过得十分幸福吧!如黄小琥《伴》中所唱“没说爱,却早已认定一辈子的伴。”这种平淡而恒远的幸福只有两个成熟的人才会拥有罢!
“与他结婚,是不是你会比现在开心?”
“是的。”
【篇五:《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今生最喜欢的两位女作家,一位是亦舒,一位是艾青,当然,艾青是诗人,而亦舒则是一位小说家。
喜欢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虽然形貌性格各不相同,却都一样有着一双黑漆漆,清澈透亮的眼睛,直直的看透人心,看穿世情,内心是火热的,表面是冰冷的,看似出世而无情,为了保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却将一股热肠隐藏在世故的外表之下,爱自己首当其冲,绝对的冰雪聪明,绝对的一颗七窍玲珑比干心。但是她们却独独摆脱不了爱情的困扰,对爱的需求是强烈的,然而一切的一切又都掩藏着,对爱情有着深到骨子里的无奈犹豫渴求怀疑冲动理智。
亦舒的小说给人一种淡淡而疏离的感觉,把人性挖的很深,看的很透,有一点点的悲凉却又使人抱着一丝丝渺茫的希望,不比琼瑶的大悲大喜,生活中你自以为很看得重很难入放得下的人、事,在她的笔下,世事洞明,过后就烟消云散了。
最近刚看了她的《我的前半生》,大抵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一天早上,丈夫涓生突然提出离婚,一直满足于做一个贤妻良母的全职太太子君尤如大梦初醒,世界仿佛瞬间崩溃,她不能相信丈夫竟然被一个平凡的女人抢走,却不得不相信。在朋友的帮助下,子君自食其力,坚强独立,不断战胜软弱与自卑,蜕变了阔太太的与世隔绝,子君变得更加美丽,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遇到了一个更值得爱的男人……许是受鲁迅《伤逝》的影响,丈夫和妻子取名为涓生和子君。
初读此书,突然想到纳兰的“织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我想亦舒无非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女孩们,也不可以放弃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即使跟了再好的男孩也要拥有自己的一番天地,不然有一天他倦了,女孩的世界或许就黑暗了。没有了感情可以,但是万万不能没有感觉,万千的世界中花心变得十分容易,但大家的内心中其实都在寻找那个懂自己的人,其实我们都害怕寂寞呵!
女主子君说:“我其实不想结婚,我只希望身边有一个支持我、爱护我的男人,我们相依为命,但互不侵犯,永远维持朋友及爱侣之间的一层关系。”我想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保有自我,把自己交给别人来生活是最傻的人,因为她从未为自己而活。子君和涓生或许曾经相爱过,但是感情一旦变质,便是怎么都挽回不了了。涓生曾经想挽回蜕变后的子君,但是子君没有答应,我欣赏这份洒脱,女子,也有不爱的权利。
最终,子君遇到了自己的幸福,她曾经答应过儿子安儿将永不结婚,却最终在遇到真爱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也得到了儿女的谅解,没有什么比这个结局更好的不是吗?
不管是先甜后苦的子君,还是先苦后甜的唐晶,我想都是值得拥有幸福的女子,因为他们都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只愿。
【篇六: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当然不是我的前半生,是人家末代皇帝的。套用王蒙老先生的一句话,半生,多事。
这是一本书的书名,知道这本书是是好久了,但是一直没有看见这本书在市面上有卖。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买到了这本号称是大陆唯一的正式授权版本。那叫一个贵的,看上去不怎么厚的卖了50块。我只能自我安慰着,话说这里面大部分的成本不是作者的书写,而是历史的积淀。买回来的时候就随便的翻了几页,现在有空都看了一下。
放在桌上的书,黑色的封面,那是末代的皇帝和末代的妃子。一个消瘦的年轻人,戴着厚厚的眼镜,怎么都看不出来曾经也算是统领天下的帝王,在历代的帝王里,我似乎想不出来哪个是戴着眼镜的,虽然看上去很有学识,但怎么的都缺少了君临天下的气魄。戴眼镜的人,在我看来,心底深处,总会有那么一丝的柔弱,而柔弱,恰恰是领导人最不需要的美德。
书自然就是显摆着末代皇帝的家世经历,光荣与屈辱。不想谈这本书的内容,最讨厌写的就是读后感。
就谈谈溥仪。
小时候看书的时候就能倒背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对清朝我也有史无前例的好感,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太喜欢汉唐盛世,谦和大宋和金戈铁马的铁木真忽必烈。就对这个朝代,感觉不错。虽然它曾经闭关锁国,丧权辱国带给古老中国沉重的伤与痛。但这毕竟是离我们年代最近的一个王朝,相对较短的时间差距或许增加了我对它的判断力,相对空间的某些能遗留至今的痕迹能够加深我对它的感触,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北京的原因。康乾盛世自然远不能和汉唐盛世相比,同光的中兴或许也只是封建王朝最后的回光返照。溥仪,就是这个王朝最后的终结。
我有一本书叫做《历代皇帝之陵》,生时享受万丈荣光,死后还霸占一大片的土地做地下统治者,这就是皇帝的待遇。清帝们的陵墓是分东陵西陵的,传说也很多,像陵墓里的皇帝都是隔代的,比如康熙和乾隆是一个陵群的,起因仅仅是因为虎视鹰啼的雍正不敢和他龙骧虎步的老父亲葬在一起,说是怕地下不宁,就不一一细数。而所有陵墓照片中的最后一幅,就是我本文的主人公,爱新觉罗溥仪,他所拥有的,无庙宇,无祠堂,无碑无传;无甬道,无牌楼,无龙无凤。仅仅和一个共和国的普通公民的身后之处一样。简单的墓碑,掩盖了一个时代曾经的光芒,寥寥几笔,又怎能说清这个复杂人物坎坷的一生?
三岁登基,六岁退位,或许不是历史的先例。所拥有的国土从泱泱九州骤减至小小一隅,或许早已有先辈体会到其中的滋味。但退位后仍在宫中无忧无虑的长大,丝毫不知外面世界的艰辛,长大后又被夷狄掳去,去当伪皇帝,又被打败投入监狱,最后再经历改造,这么曲折的经历。我想,是从来没有人经历过的吧。这个丧钟响起时候的最后一位封建统治者,我所能说的就是,兄弟,你生的不是时候。
记得多年以前看过一个电影——《川岛芳子》,印象最深的不是阿姐梅艳芳,不是小阿飞刘德华,而是那个戴着眼镜,却从镜片后面投来不知是无怨无悔还是无奈眼神的溥仪,已经当上伪满州国皇帝的溥仪,不管日本人之情还是溥仪所愿。我相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溥仪想想曾经的神州大地,八旗之天下,今日却尽遭日本人和北洋军阀的侵蚀,心中的那般滋味,或许比那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更甚吧,嘴角流露的苦涩,应该比那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更像刀子般刺向心肠吧。
史学家们总喜欢把历史和一些命运啊宿命啊连在一起。说什么满清是摄政王始,必定摄政王终,其实要让载沣去接多尔衮的班,似乎难为他了。又说什么在溥仪的登基大典上,载沣为了让哭闹的溥仪安静下来,就在一边说“快完了,快完了”,导致最后清王朝的完蛋,封建王朝的覆灭。其实,一句快完了根本改变不了局面,重重历史政治注定的结局。可溥仪,却注定因此被人铭记。
买书的时候还附赠了一本溥仪的十年日记,写于人生的最后十年。第一遍翻的时候,已经“长期”困于经济学的我就在那边算,那么大号的字体,而每天的日记只有寥寥数笔,这本书基本上它是卖赚了,我绝对是买亏了。看到第二遍的时候,我似乎能穿越这个一个个的字,读到他的哀伤,感动,难忘。等我今天拿起看第三遍的时候,我似乎真实的读到了,末代的皇帝,也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如果没有皇帝的尊号,他本来就该平淡无奇的终老此生,可他爱新觉罗的姓氏。那顶皇冠,戴的还真不是那么的简单,那张龙椅,如果无法做的四平八稳,那就注定摔得四脚朝天。
前半生,是荣耀的。前半生,是屈辱的。前半生,是五味俱全的。后半生,是普通的。后半生,是平等的。后半生,是淡而无味的。不知道如果再给溥仪一个选择,他希望他的人生,是多一点前半生,还是少一点前半生?
【篇七: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今年暑假我有翻开我的书柜,又读完了爱新觉罗·溥仪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有些感受。溥仪先生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色彩,这些不平凡,造就了他这一生的特别历史,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历史。这里面,有闹剧,有悲哀,有疑惧,有希望。
1906年,溥仪出生于北京,1908年慈禧临死前选择了溥仪继承皇位,慈禧的一句话,改变了溥仪的一生。1911年清帝溥仪逊位,从此,清室的复辟闹剧便一幕幕的开始上演了。先是张勋带着辫子军帮助溥仪复辟,工作思路然而没做几天皇帝的溥仪就又退位了。溥仪第三次做皇帝是在1934年的伪满洲国,称帝为康德皇帝。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于1932年初在长春(当时称为新京)任满洲国执政,后于1934年初称帝。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溥仪作为伪满战犯被关押于前苏联,五年后回国进行改造,十年后得到国家特赦,任职于全国文史资料委员会。1967年,病逝于北京。宣统皇帝,大清逊帝,伪满执政,康德皇帝,战犯,普通公民,这些字眼写照了溥仪先生的一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通过利用溥仪强烈恢复祖业的愿望,以溥仪为扶植对象建立了伪满,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对东北的统治,这十四年,能活过来的人本身就是个奇迹。溥仪在答应日本出任伪满执政时,也许他忘了,日本人并不是善良的,日本不可能为了一个中国人的皇位而忙活,他们要的,自然是想要得到的利益。当溥仪明白一切以后,日本人已经牢牢的掌控了他,而他这个执政和皇帝无非是个幌子而已。日本人给溥仪戴上了一顶繁华的皇冠,然而这顶皇冠繁华的背后却是一个紧箍咒。伪满十四年,溥仪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利,他不仅毁了自己,更毁了整个满洲。日本就这样以东三省和台湾省为跳板,对中国开始了大肆侵略。
伪满十四年的历史,是悲哀的。由于清室宗庙受到孙殿英军阀可耻的盗墓行为以及其他的种种原因,激起了溥仪恢复帝业的愿望,而这个愿望又恰恰是跟那个时代所背离的,正如杨天石先生所说:“历史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愿望不会实现,也不可能实现。被这个愿望冲昏了头脑的溥仪陷入了日本侵略者设计的圈套,而这个圈套在我们今天看来,其用意是多么的明显,多么的可耻。或许只要稍作思考,顺应历史潮流,拒绝日本侵略者的邀请,这十四年的血泪史就不会发生了。
作为个人,我尊重溥仪先生在改造后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溥仪先生所著《我的前半生》一书本身就是对国家和历史的贡献,使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当时的中国。
历史,给了我们教训!我们必须谨记,任何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
【篇八: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末代皇帝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名著,先后印行近二百万册。在中国,它曾经引起上至毛泽东、周恩来,下到普通读者的极大关注。在外国,它同样拥有众多读者(有十几种文字的译本流传),有些西方人甚至称誉它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和最有趣的传记文学。可以这样说,让溥仪获得妇孺皆知般的国际知名度的,不是他曾经三度做皇帝的特殊经历和地位,而是这部《我的前半生》。
但是,中外读者并不知道,他们所读到的《我的前半生》本子,并非“全本”,而是吸收了各方人士意见的“改定本”,或称“流行本”(初版于1964年3月)。现在,群众出版社出版的“全本”,则是听取各方人士意见之前的“原本”,又称“二稿大字本”。换言之,现在读者所看到的“全本”,是该书的原貌。
当然,所谓“原貌”,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在“全本”之前,还有所谓“稿本”、“灰皮本”、“一稿本”。但无论怎么说,“全本”是作者最初确定的版本。就此而言,说它是“原貌”,并不为过。
那么,“全本”的推出,是否表示原先流行的本子就可以作废了呢?并非如此。因为,流行本不仅包含了各方人士的修改意见,也含有溥仪本人的意愿。而所谓各方人士的意见,完全是从技术层面提出的,并不涉及所谓政治上的“忌讳”。例如老舍,就着重从文字表达的角度对书稿的写法提了若干修改意见。当然,这些人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例如有的史学家从历史学科的实证特点出发,觉得书稿不宜于文学性太强,而既是文学家又是史学家的郭沫若,则肯定了此书的“文采”。其实,这类问题见仁见智,很难取得一致意见。总的来看,流行本与全本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所叙述的史实和线索也是一致的,两个本子各有所长,完全可以并行不废。
不过,依笔者的情趣,还是更喜欢“全本”。
所谓“全”,一指内容全,恢复了原来删除的内容,比流行本多出十多万字;二指内容更丰富和丰满,有许多流行本没有的细节。这些细节,除本身吸引人外,在写法上也极富可读性,起到了烘托对象、感染读者的作用,以至笔者在阅读中时常忍不住拍案称奇。
没有读过此书的人,大概想不到书中的文笔居然那么流畅和富于动感。作者非常善于调动形象、运用隐喻,在字里行间播撒出感性的美,给人极大的阅读享受。例如讲到溥仪的乳母,书中说,二两月钱,就“把一个人变成了一头奶牛”。谈到选后妃,说照片上的姑娘,“每位都有个像纸糊的桶子似的身段,脸部很小,实在也分不出丑俊来”。提到北京小朝廷的近臣,则以“那群蝇子”称之。书的后半部分写溥仪等人被押送回国后,为假装进步,便在读报时故意把嗓门放大,“好像一大群蝈蝈似的嚷成一团”。特别是如下一句:“关东军好像一个强力高压电源,我好像一个精确灵敏的电动机,吉冈安直就是传导性能良好的电线。”直脱脱地把溥仪这个傀儡“皇帝”和日本关东军以及关东军安插在他身边的所谓“帝室御用挂”的关系展示了出来。
书中还善于调动张力,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对象假矛盾、真虚伪的特点。如讲到日本大特务头山满,说此人以佛教徒的身份,在玫瑰花香气的氤氲中,捋着银须,面容“慈祥”地冥想出一个又一个的骇人阴谋和惨绝人寰的凶杀。书中多处说到溥仪本人如何吃斋拜佛,如何不杀生,连苍蝇蚊子蚂蚁都不打,却时常打人,因而是“一只带念珠的狼”,等等。这类描写,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不过,这样的写法,很容易遭受批评,说它有失严谨,不真实,等等。笔者以为,这样的批评是值得商榷的。所谓真实,应当首先看作者所叙述的内容是否符合事实,其次看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发自内心。就事实而言,书中某些具体事件的细节,容或存在讹误。但是,它所涉及的基本事实,却是完全可信的。而具体细节上讹误,一来并非出自作者有意作伪,二来并不伤害基本事实的成立,三来以传记作品而论,此类小毛病本难于避免,故而值得谅解。实则,任何一位通读全书的人都不可否认,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完全是真实的。所以,所谓此书错误百出云云,并不符合事实。
以近年来俄罗斯披露的档案文件来印证,就足以看出此书所写溥仪在苏联的经历,是完全真实的。例如1945年溥仪等人被苏军俘获的情形,溥仪在苏期间所受到的相当优越的人道待遇,以及溥仪如何依旧在下属面前做“皇帝”、如何试图留在苏联、如何在“远东军事法庭”上作证,等等,书中所写和档案所录,都是吻合的。甚至溥仪说他在苏联曾经学习《列宁主义问题》和《联共(布)党史》,将此话与他当年写给苏联领导人的信相对照,发现信中提到的正是这两本书。
应该说,此书所运用的形象化的写作手法,不但无损于该书的真实性,而且使其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真实。这种写法非但不缺乏深刻性,而且能够使人在形象中感受深刻。
溥仪本人说过,对于历代最末一个皇帝的命运,从成汤放夏桀于南巢,商纣自焚于鹿台,戎弑幽王于骊山之下起,一直数到朱由检煤山上吊,他都格外熟悉。而他的命运,应该说只是从真心接受共产党的改造那一天起,才真正得到大解脱,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幸福。此前,他实际上只是一个封建皇权观念的奴隶而已。经历了满清家国、北洋军国、国民党的党国和民国以及他自己做傀儡皇帝的伪国,几乎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政权形式,只有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共和国,他才真正认识到,他原先拼命要夺回的那个皇帝宝座,不过是一只垃圾箱。这样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对人们的启示,是相当深刻的。
有时人们可能会问: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应当说,溥仪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曲折经历,他本人虽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主要还是时代以及他周围的小环境造成的。正如溥仪所总结,他在刚会跑的时候,就被抱上了君临天下的宝座,浑然无知地度过了三年革命的风暴,然后在封建军阀保护下的皇宫中度过童年。从这时开始,他的命运便被注定了,已经无法自行选择。此后,在民族敌人的豢养下送走青春,接着认贼作父,充当了14年的傀儡元首。如此40年的生活里,他必然地“只有罪恶和羞耻,愚蠢和狡诈,凶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在这种情势下,他除了不断沉沦,是不可能跳出苦海的。
也许,溥仪与胡适的相识曾经为他的命运打上一丝转变的微光。但这丝微光,还没有让人瞥见,便倏然消逝了。胡适再差劲,也终比溥仪周遭的那批封建遗老晓得何为历史潮流、何为世界大势。而那批封建遗老,可谓个个都是满腹经纶的学问家。但这些人在思想上,特别是在政治思想上,又可谓个个都是糊涂虫。例如康有为(本书附录中收了一封他写给军阀吴佩孚的信函,堪称现代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虽然也能说出一通保皇的“大道理”,但就是看不清封建王朝体制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已然明日黄花,大势不再。看不清这一点,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也只能落个螳臂当车的反派下场而已。还有那位不惜投水自杀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溥仪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他和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早就剪掉了辫子,许多爱新觉罗的子孙也早就穿上了西装,惟独王国维、辜鸿铭这些顶有学问的外姓人,却始终留着那条猪尾巴。这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强烈反差,对知识分子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
这本书的一大好处,就是具有“解构”的功效。他解构了封建帝王的穷极无聊,也解构了国学大师的不识时务,使人们看清了他们的真相。解构完成之时,也就是解脱和解放之时。在抚顺监狱,一位伪满洲国原大臣对溥仪说:我原来忠心耿耿地崇拜你,现在才发现,原来你不过是个废物。当“废物”一词从口中冲出时,他所感受到的,不是失望,而是轻松。
由“废物”而成为“公民”,真正从内心得到解脱,获得所谓“人”的自由,这是溥仪历经周折后所收获的荣幸。为此,他真心感谢共产党。从共产党对他的改造以及他最后对共产党的态度来看,此书实际上还潜伏着一根贯穿始终的暗线,那就是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线索。这是本书非常深刻的一点暗示。看不到这一点,就无从通过此书照见自我。

电影末代皇帝篇(四):童心之殇

蒋勋先生在《不忍伤害》中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妈妈带着5岁的儿子去公园玩,妈妈与熟人攀谈起来,小男孩蹲在桐花树下,不一会儿身旁便飘落成桐花的海洋。母亲叫儿子过去,小男孩却无法挪动脚步——只因不忍伤害满地的桐花。
童心是如此纯洁与美好,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不忍舍弃。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回到昔日的皇宫,眷恋的并不是金碧辉煌的大殿抑或是万人称臣的壮观,而是龙椅下藏着蝈蝈的笼子。孩童的眼睛里看不到权力与名利,有的只是对自然的流连。
拥有一颗童心,不仅仅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擦亮了人发现世界的眼睛,给他将来的创造奠定了基础。譬如沈从文儿时在湘西的学堂里读书时,便喜欢和小伙伴们爬上树枝捉蟋蟀,辨别各种植物,甚至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在自然里学到的东西比在学堂里多得多。”
是啊,如若没有这段经历——看似闲玩、无意义的经历,又怎会有《边城》中弥漫着水雾的湘西山城,又怎会写出那挤得出水的青春?
然而,现在的孩子们变了。十几岁的小女孩作为车模在人们面前搔首弄姿,毫无纯真可言。有些孩子恃宠而骄,对长辈大呼小叫,出言不逊。但更多的却是情感上的麻木,不懂得交流,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创造。
在文章开头的小故事中,妈妈对小男孩吼道:“死小孩,快给我过来。”破坏了男孩呵护美好的愿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若每个大人都在利欲熏心的社会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又怎能以身作则,带领孩子走向美好的明天?
有人说,老鹰将小鹰从悬崖上抛下,小鹰面临着死亡的危险便会努力学会飞翔,这种说法很美好,有一种坚韧的品质。但当父母争做老鹰,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便过多地输入成人化的教育,只会让小鹰因不适合生长环境,输在终点线上。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说:“人生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与希望。”等待孩子点滴的成长吧,切莫剥夺那美好如珍珠的童心,用自己的行动带给孩子们希望吧,他们的未来就是世界的明天。我们正饱含希望地等待孩子成长,莫出现童心之殇。

电影末代皇帝篇(五):给自己留些空隙作文


《给自己留些空隙作文900字》
我们的生活就像钟表上的指针转着圈儿,一天天的重复着。夹杂着些身不由己的人情往来和各式各样的琐碎。在觥筹交错的宴席后,在灯红酒绿的霓虹灯下,在大大小小的漩涡中,我开始思念自我,思念在小楼一夜风吹雨的独自辗转,思念独坐幽篁里的那声悠然长啸,思念在天地大白下独钓的那江寒雪。
给自己留些空隙,不必择月夜,对秋菊,只需在心房中扫花以俟。在独处沉思里与自我坦然相视。放下功名利,将疲倦丢弃,让浮躁褪去,与最本真的自我相遇,是为静心;将行李内的东西细细整理,把树干上的烂枝果断抛弃,三省吾身明得失,方能前进。在独处沉思里让思绪恣意翻飞,优游浩瀚古今,畅想世间万物,哪里有思维与想象无法到达的地方呢?此时便最忌他人烦扰,因为一旦有他人的介入,无垠的世界便缩小了,无限的想象便坍塌了。
于独处沉思中,让重负的灵魂得以畅快呼吸,让长途跋涉后的双眼再度透出清亮,让本真的心在此间开出花开。就像长途飞行的鸟一样,总会留些空隙细细啄理自己的羽毛,是为了下一次更美的飞翔;就像在山谷里行路一样,总会留些空隙来登上高处作文,看看自己是否走错了路。
留空隙给自己,也并非要自己独处,而是从心所想,随心所欲,不逾矩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或品茗观茶叶沉浮,或展卷品人间悲欢,或持子弈黑白相围。也可像孩子一样,乐意在草地上打滚就在草地上打滚,乐意扯猫的尾巴就扯猫的尾巴。你若高兴,想要造出钢铁侠的全套装备满世界飞也没问题。人生除去吃饭睡觉也就一万多天,所不同的是,你是生活了一万多天,还是把一天重复了一万多次。所以有时不妨跳出各式各样的圈子,给自己留些空隙,听从心的呼唤。不求什么,唯求自在。
更重要的是,留空隙给自己,是给自己留空间生长。放下种种桎梏,不必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必邯郸学步,刻意模仿。就做自己,让自我人格的种子萌芽,让本我的色彩展现。尼采如是说到,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最终你要失去它。生命中最困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我为什么要留空隙给自己,因为我希望我经历的不是时光,而是生活。


《给自己留些空隙高中作文》
【篇一:给自己留些空隙】
来来回回的我们,似乎都没有定格,可大多数人都生活在隐性的牢笼之中,那是自己还是现实给我的不一而论。然而,需要我们去承受的太多,还需要我们在每个白天与黑夜的罅隙里慢慢调试。
最近我总感觉自己在渐渐颓废下去,不再专心地学习,偶尔走神开小差,不太有上进心,还有古灵精怪的小世界充斥着我的大脑,有时我甚至都在怀疑上学的道路是否快要中断,也许我只是个行色匆匆的过客,慌乱地搭乘了这辆不合时空的末班车,我总是轻易的忘记自己的承诺,日复一日的对自己进行催眠。
偶尔无聊的翻着课外书籍《窗外》想在这片心灵绿地上漫游已千疮百孔的思想。眼前这篇文章映入我的眼帘,读后我感到欣慰,因为有一种思想和我不谋而合,我们都在这条路上迷惘、惆怅。我也感谢这篇文章。因为在这之前我总感觉自己变得狭隘了、沉默了,不懂得怎样才能将冥顽的像个石头一样的我变得灵活,我渐渐的喜欢在那个房间一隅,默数着自己的鳞羽,然而看完这篇文章,抑或是我自己一直在太阳下做着黑暗的梦。
超越了自己能够承受的限度,太累的活着,让我离目标越来越远,心也越来越落寞。
所以,给自己留些空隙,在沉杂的作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的时候,就让自己休息一下,因为疲惫的大脑需要呼吸,现在那些奔跑在记忆里,消失在现实里的日子,已高傲的离场,但我仍在追求着未来,就像桑提亚戈和他的小船,就像海明威笔下那个倔强的老人和那片深蓝的海一样的追求着。
我知道生活中的大人们远比学生承担的压力更多,来自四面八方的负荷压载着拳头大小的心,但我还是希望都给自己留一些空隙,希望他能从狭窄的空隙中走出一片辽阔的天地。
给自己留一些空隙,给生命留一份厚重,给希望留一首赞歌。
【篇二:给自己留些空隙】
“和谐”的音乐从漫布在校园高高的教学楼上的喇叭里跑出。调皮地回绕在我耳边。这正是中午起床时分。我背起书包,怀着急迫的心情,穿梭在不知走过多少遍的那一条连接寝室和教室的小道上,我急切地走着,不停地从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找缝隙穿过,就像在坚实的土壤中迷失的方向的蚯蚓,我只想快点到教室,希望不迟到。
我走下坡,低着头,希望不要绊倒什么东西,偶然看见了树叶稀疏的树木的倩影,一阵风吹过,送来搂搂清凉,大树上金黄的树叶也随风摆动起来,沙沙的很好听,偶尔还会有几片叶子,稀稀疏疏地,轻柔地在空中旋转地跳着舞来到地面。似乎几对翩翩飞舞的枯叶蝶不经意来到我的面前,转眼又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放慢了脚步,轻轻的抬起头,只见那来自遥远太阳的明媚的,耀眼的光芒,一丝丝从叶缝中漏下,在空中形成一束束的光的通路,阳光经过清新的树叶子的洗礼,也不再那么刺眼,反而变得柔和,温软,朦胧。正如母亲包含爱意的摇篮曲,又如漫山遍野的野花的芬芳。又如拿轻盈自在的,虚无缥缈的云朵,那阳光轻轻地,柔柔地照进我心灵深处,替代了我内心的浮躁不安。
我被这些所吸引,竟在路中央停顿了几秒,树叶阳光倩影所照耀着,形成了所未有的,高的,亮亮的金黄色,仿佛树上挂着的全是形态各异的,极好的翡翠。通透,明亮,有光泽。我似乎像是漫步在远离喧嚣的都市,而是在深秋的原始森林中。真没想到日夜相居的校园里还有这样的景色。
我不得不走了,但在去教室的路上,心中却多了一份坦然,一份宁静。
我曾每天都这样忙碌着,每天三点一线地生活,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渐渐地忽略了身边的许多美好的事物。
即使这样忙碌的生活,我们也应该给自己留些空隙,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身边的美,发现生命的意义。
【篇三:给自己留些空隙作文】
在随着自己慢慢成长,有很多小时候的乐趣却变成了自己的负担,把自己填满了,不留一丝缝隙,让自己有些缓冲的余地。
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压力:学习,成绩,人际关系……慢慢的变成了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心里让人喘不过气。是对自己期望太高,还是想和别人一争高低?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有的,每个人都这样,用一些东西充实自己,却不曾考虑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渐渐的,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肩上承受的期望也越来越多,心累了,就成了一种负担了,有时,放弃比拥有更好。
在一部印度电影中,有着这样一幕:一个叫兰彻的大学生,进入学校后,总是认为学校的制度是不对的,有导师提出一些问题后,总是会提出一些观点来反驳导师的方法,让导师无言以对,这使他一次次被导师赶出了教室,但他并不感到沮丧,常常去别的教室旁听,下课后,和几个好友一起玩耍,深深感觉到大学的乐趣。
然而总有个人与之相反,他尽自己所能去讨好校长,导师,用尽全力去迎合别人,把书本中的内容一成不变的背诵,不懂得变化。作文下课和晚上也总是捧着书本,一直背书,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考试之后,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在导师眼中不求上进的坏学生竟然成了全校第一!而在导师和校长眼中的第一名却考了第二名,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了,给自己留些空隙的人总会比那些把空隙填满的人做的更好。
在中国,每年自杀的人数数不胜数,有专家调查过:中国每年有28。7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为何会这样?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饥荒、地震、癌症,而在于人类本身,因为生活的巨大压力而选择逃避,肩上背负着太多期望,不给自己留些空隙,直到最后,内心完全崩溃,从而走向极端。
给自己留些空隙,让自己有些缓存的余地。古人云:“知足常乐。”然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又有多少?我们要给自己的心留些空隙,随时调整自己那颗偏离本心的心,做到进退自如。
【篇四:给自己留些空隙】
人们一切努力的目的,都在于获得幸福,然而在追求幸福的路上,许多人却忽略了人生旅途中美好的瞬间,以至于后来追悔莫及,所以与其成天劳神苦思地去追求,不如偶尔停下脚步,看看周围的美好,给自己留些空隙。
明亮的灯光下,福楼拜正在给自己亲密的爱人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按时看日出……”‘按时看日出’这句话猝然击中了王开岭的心,也使人们了解到原来大文豪们的世界里也不只是作品和文学。像平凡人一样甚至超出平凡人,他们都会在自己忙碌的生活中挖掘出空隙来享受美好的生活,会在忙里偷闲的过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沐浴在婴儿一般纯净的晨光中,福楼拜褪去了作家的光环,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灵魂得到升华,也使得自己的创作更加丰满。手指游弋在字里行间中,福楼拜低沉的声音缓缓传来:“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会给自己留些空隙”。
《末代皇帝》电影中,年迈的溥仪重新回到儿时生活的皇宫,他缓慢的、一步一步的走近中国最尊贵的一把椅子,在短短的几十个脚步声中他或许会想到年幼的自己,回想了当初的荣华富贵,也或许他会想到亡国后的凄凉……但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当他走上台阶时,却弯下了腰,在椅子下的某个角落里,一个小盒子显露出来,当盒子被打开,人们清晰看到小小的盒子里除了一只蝈蝈什么也没有。但在溥仪眼中却看到了年幼的自己,在深宫中苦苦挣扎,在屈指可数的自由间,这只蝈蝈成了他全部的快乐,成为了末代皇帝最美好得回忆。随着电影片尾曲缓缓播放,溥仪的感叹令人动容:“在不由自主的人生中,我能给自己留些空隙”。
忙碌的高中生涯,许多事情都使得学生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脚步,紧紧追逐时间的脚步。每一天似乎都在飞奔中度过,因为无论何时,总有种上课铃的魔咒仅仅束缚着你,但即使是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中,你去瞧一瞧,你去听一听,瞧一瞧在因天气状况而取消跑操的大课间中,学生们自在的笑脸;听一听在那狭小的宿舍中,时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虽然席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但在这样仓促的过程中,有活力的青年们依旧可以为自己腾些空隙,享受青春的美好。在每一天紧张的铃声中,许多学生清亮的话语传来:“紧张地学习中,我们给自己留下空隙,享受青春的美好”。
浮生若梦,忙里偷闲。寻个好梦非躲懒!放下自在,不再愁烦。心无所住有何难?在短暂的、忙碌的人生中,为自己留些空隙并不等同于偷懒,而是给自己些时间享受人活一世的快乐,从而感受生命的快乐与真谛。
【篇五:给自己留些空隙】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木工在铺设地板时,会在地板间留下适当的空隙,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只有留下适当的空隙,才能使每块地板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若不留一丝空隙,地板就会不堪重负开裂。这正如人生一样,如果你将人生紧紧包裹,不留一丝缝隙,那你的人生将是十分压抑的。反之,给人生留一道缝隙,才能放宽身心,收获丰盈的人生。
纵观古今,失意不得志的文人比比皆是,一些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一些人却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从此走向人生的辉煌。空有报效大宋心志的苏轼,初贬黄州时,步履蹒跚,眼神迷离,于漫天风雨中,忽觉阳光瞬间穿透阴云:“这种淡然乏味的生活不正是上天的一次考验吗?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就象眼前这场雨,一切都只是暂时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如释重负。黄州,便是苏轼宦海一生的一道缝隙,它铸就了苏轼淡然的心境,终成其伟。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但濮水之畔的庄子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面对两个身负楚王使命的使者,他持竿不顾。历史记录了他那至今还在茫茫天宇回荡的声音:“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道缝隙。站在缝隙的这端,他清楚的看见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庙堂之上的追名逐利,他想要的不过是于这濮水之边静静垂钓。
不给人生留空隙的人,他们终将自己仅仅束缚,沉迷于缝隙中而停滞前行的脚步,甚至将自己包裹在痛苦中一蹶不振。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写完了《老人与海》之后再没有好的作品出现,就是因为他已经于是,留下的缝隙便成了无底的深渊。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给自己留空隙,看不到前行的路途,想不通生活的本质,倦意人生,轻言自残自杀者不再少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自杀,而中国每年约就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也就是说全球每年自杀身亡者的1/4集中在中国。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因为生活压力而选择自杀逃避,他们所负担的远超过普通人,毫无余地的“充实”自己的生活,身上背的不是自己的希望就是别人的期望,一丝空隙也不留给自己。到最后,内心崩溃时,选择了自认为可以一了百了的死亡。
人,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留一道缝隙,方能轻松快乐的生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人过于追求完满,追求成功,追求金钱名誉,有的人甚至苦苦寻觅一生,就算最终得到心中所想,却已日薄西山,人生的快乐和多彩被纷飞的文件和无尽的应酬所代替。睿智的人却懂得给自己留一道缝隙,在疲惫之时跳出圈子,去享受自由的生活,同时也暗中蓄积能量,为下一次冲刺作准备。他们既享受了生活,亦更容易取得成功。
给自己留一些空隙,知足常乐,足矣。
【篇六:给自己留些空隙】
经过了一夜暴雨的冲刷,雨水渗透进了泥土里,太多的雨水,让苜蓿闷得有些喘不过气,拼命地想寻找一点点新鲜空气。不知道这样过了多久,压力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了,该让自己喘口气了吧。
可能是先天不优,后天不勤,总喜欢空想。看着墙外耀眼的红色墙纸上印着年级前十名的名字,心里隐隐有些羡慕,幻想着自己的名字有一天也会出现在上面。幻想如

电影末代皇帝篇(六):2014春晚观后感作文

【篇一:2014春晚观后感】
又是新的一年!我穿上了大红的衣服,因为——今年是我本命年!
到了晚上,“开始了开始了!儿子快看春晚!”我兴冲冲的跑上楼,趴在床上看春晚。刚开始一段短片《春晚是什么》,后来一首歌《想你的365天》表演者:李玟、张靓颖、林志炫、沙宝亮,顿时把气氛沸腾了!
直到大张伟出场,刚开始唱第一句:“爽爽爽爽!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哈咿呦哦哦!走你哇哦哦哦!”就把整个体育场渲染了!接下来“就这个feel倍儿爽!倍儿爽!这个feel倍儿爽feelfeel倍儿爽!”让我和姐姐都很兴奋,我们家的房间都整整high了3分钟!我们很兴奋。
还有一个节目让我既惊讶又疑惑,就是看ylf变魔术。我们家的人都知道我喜欢看魔术,就准备了薯片和我一起看,第一个魔术是变钞票只见他说:“大家新年的愿望就是领红包,我新年的第一个红包就是100法郎,就是100人名币,这100块钱,开启了我的梦想,成为了我的第一本魔术书,不管走到哪儿,随手呼——变钱。巴洛克的凯旋门,这个是100欧元,可以带我飞越欧洲18个国家!但是要去英国喝下午茶,在这里就会变成呼——英镑!如果今天你想去加拿大……”钞票就变成了另一种钞票,我和姐姐看的目瞪口呆,到底是怎么变出来的呢?难道是我眼花了?如果真的有那该多好!
看了很久,我渐渐地就睡着了,今年的春晚太好看了,明年我一定还要看!
【篇二:2014初中生春晚观后感作文】
本届春晚更多考虑让各类观众开心。比如,以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舞蹈《练兵舞》、歌曲《万泉河水》,以及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组合而成的《英雄组歌》,唤起了中老年观众的美好记忆。李胜素、于魁智、袁慧琴等京剧名家演出的《同光十三绝》,表达了京剧艺术穿越百年时空在当下的传承,满足了广大京剧爱好者的需要。由农民歌手王向荣、杜朋朋演唱的原生态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空军蓝天幼儿园小朋友演出的舞蹈《小马欢腾》,让农民朋友和小朋友们开怀。台湾歌手庾澄庆、韩国人气偶像李敏镐合唱歌曲《情非得已》,新锐歌手霍尊演唱新潮歌曲《卷珠帘》等,以时尚的组合及表达,满足了广大青少年的心理渴望……这种均衡而精彩的资源分配,体现出剧组立足“全民春晚”的极大诚意。
春晚作为全民精神大餐,需要温情,更需要感奋。黄渤演唱的《我的要求不算高》、小品《扰民了你》,表达的是普通民众“很小也很普通”的生活梦想。著名歌手韩磊演唱的《老阿姨》,唱的是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老人,亲切而平实,让人感动于榜样的力量。匈牙利Attraction舞团创意舞蹈《符号中国》,以形体、灯光等各种表现手段,展示出秦陵铜车马、天坛祈年殿、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等一个个中国元素,让人感到振奋。30年前在春晚舞台以一首《我的中国心》感动亿万中国人的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重登同一舞台,演唱《我的中国梦》,表达了炎黄子孙渴望民族复兴的期盼……晚会对“中国梦”的各种表达、演绎,令人感动和鼓舞。
【篇三:2014春晚观后感600字】
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美丽得小彩旗旋转了整整四个小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点残忍。这是今年春晚中让人不得不注意到的细节。
小品虽然少了,但依然让人记忆犹新。在小品《扶不扶》里,一骑自行车的路人经过时,被请求帮助,他的那一句台词:“哥之前扶过三儿,哥之前开的是宝马”令人忍俊不禁却似乎又有很多感触。
今年新增的影子剧团表演,外籍人用身体语言无声的创意的表演着中国符号,很精彩。我们的武术、书法、古诗歌、京剧等等都是我们特色的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东西,但是京剧的表演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如果不是借助字幕我很难听懂,曲高和寡,我欣赏京剧一字一顿字正腔圆的唱腔和精美的脸谱,但是留着我们血液的东西却让我感到熟悉的陌生感,这是我们的悲哀,如何在新时代下批判性的继承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接地气呢?
原来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但是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就像是花木兰、功夫熊猫,末代皇帝等专属于我们的东西,但是遗憾的是外国人用中国的瓶子装了外国的酒,而且很成功,为何国外的电影或者动画片极具创造力?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我们如何把抽象的文艺复兴变得具体而实际?
每个国家都有共同的象征符号和凝聚力,每个人亦如此,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不盲从,不雷同!在《难忘今宵》的歌声中,201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落幕。
春晚,年年让人期盼,年年让人感慨不已!
【篇四:2014春晚观后感】
今年的春晚,我是破天荒地看了直播,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以前啊,总是还没等开始就睡着了,从来没有熬过年,更熬不到12点,今年先是吃完饺子,然后出去散步,回来后就和小伙伴们在家门口玩。8点准时看春晚,中间暂停了一会儿,出去放鞭炮了,放完了就接着看。比起往年,感觉很不一样。
当然,看了直播,感受也就很一样。今年的春晚,在怀旧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这好像跟政府工作报告里讲的继续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一致的吧!
12点到了,农历的新年来了,不知不觉,春晚陪我跨年了!2014的春晚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还是不错的,重要的是它陪我度过了这个除夕之夜,给我带来了许多感动!
【篇五:2014春晚观后感作文600字】
一向,我对创造者的尊敬,远大于破坏者的佩服,哪怕批评者口灿莲花。
即使不能算是上乘之作,放在中上这一档,应该没有太大悬念。
这届春晚,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圈的一次春晚。
从开始的片头开始,中国电影人轮番亮相,中间的动物进场VCR,影星们直接代替歌星们,登台高歌,都透出浓浓的电影圈的味道。这是本次春晚的一大特色。
在众多节目中,无论是腹语,还是舞蹈,透出的是一股新鲜劲儿,让人看后感觉耳目一新。
这样的晚会不可能没有规则,只是通过与众多节目的对比,这些规则更加明显了,比如晚会中必须有民族团结、我军威武等,这些也都有表现。
倒是红色娘子军的旧酒装新瓶,让人产生诸多联想。这一复古戏,是在走左右平衡的钢丝吗?胆子够大的,冯导。
小品基本上担当了主旋律的角色,扣紧时下,扶不扶与三个年轻人的励志,都还可以,只是讽刺的棱角钝了许多,想来,这也是千磨万挫出来的,要求高不得,
苏菲玛索与刘欢的对唱,让人觉得舞台太大,这两人凑得太近,苏菲低下头去接近刘欢,让人担心苏大姐会不会一下站不稳会倒在刘欢身上呀?而刘大哥一脸正气站得笔直让人想起他过去唱过的许多高大上的歌来,反差强烈反差强烈呀……
李欧巴的表现没有预期中的出彩,可能唱歌不是他的强项,我在想,如果,能让他穿上风衣,与成龙大哥对打一下,可能更精彩,别的不说,秀下飞腿是必须的……
与往年相比,互动的环节少了许多,好象也没有什么什么来电等等,其实借助现代技术,完全可以不必直播,让演员们也回家过年,岂不更加人性化一点吗?
在贴吧看到好多孩子在发泄着对春晚,对韩星,对一切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东西的肆意辱骂诋毁真的寒心了。
别的不说,春晚表演者的辛苦付出这一点我认为是毋庸置疑的,春晚图的是喜庆,是吉祥,是全家围坐在一起看节目的那份温馨,那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春晚不单单是较量功夫与演技的舞台,更多的,是一个传播正能量和温暖的媒介,从传递正能量,带给大家温暖的角度讲,春晚做到了,并且做的很用心。
以前的人们没有手机,也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手段,春晚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是唯一也是最大的除夕舞台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变迁进步,相比之下传统春晚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改变和创新来满足和适应观众的口味,想办一个完美的春晚是一年难过一年。
但即便这样春晚的剧组却依旧顶着压力在除夕夜晚为大家带去欢笑,所以观众剧组都互相理解吧,有人愿意在30晚为我们带来快乐就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吧,好吗?
【篇六: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观后感作文800字】
万家灯火除夕夜,欢欢喜喜看春晚。今年是央视春晚创办的第30个年头,这些年,春晚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它和年夜饭、吃饺子、放鞭炮一样,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新民俗了。我们年年看春晚,可是年年有争议。开始是期盼,后来是失望,但春晚能伴随着我们走过了这么多年,这也反映出了春晚还真是我们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今年的春晚,从整体上看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改变。首先是它的舞台包装华丽,变幻莫测的立体效果加上LED大屏幕,使每个节目都能与舞台背景融为一体,突出了演员们的表演效果。节目方面推陈出新、经典怀旧,将民间的风俗人情融入到了晚会之中,唤醒了观众的欣赏情趣。特别是在主持人方面也是抛开了以前的官话、套话,由呆板的报幕式串联词转向了娱乐化,风趣幽默。节目中取消了各方贺电,零点报时没有广告植入,这也使整台晚会显得非常干净。虽然六名主持人的组合四男两女搭配不那么标准,但有新人李思思的加入,还是感觉增添了青春活力,让人耳目一新。
歌舞类节目在今年的晚会中占了很大的比例,突出了喜庆祥和的气氛,增加了浓浓的年味。推新人方面还是让草根歌手登台表演。如果说去年的"旭日阳刚"组合还稍显稚嫩的话,那么今年"大衣哥朱之文"的表演,绝对是实力派,他的出现,真的会让一些专业歌手感到自愧不如。这位地道的农民歌手也是通过央视《我要上春晚》节目走上春晚舞台的,他演唱的这首精心为他打造的新歌《我要回家》,情真意切,既淳朴又"专业"。看来一些优秀的人才还是在民间,导演独具慧眼,值得称道。在怀旧方面,我们熟悉的歌曲《故乡的云》、《爱的奉献》、《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等几首经典老歌的再现,也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新找回了过去美好的记忆。
语言类节目历来是央视春晚的重头戏。今年的小品节目是力推新人,以老带新。虽然几个小品的内容反映的是当今的社会现象和一些社会热点,但有些作品还是有硬伤。比如在小品《面试》中,郭冬临扮演的应聘者被误以为是被抓的小偷,可魏积安扮演的这家超市店长却要"好好审审他",似乎他就是警察,这显然不合乎常理,有些牵强。再就是有的网络流行语,人们第一次用,大家都感觉挺新鲜,但要是过多地出现在小品里,也就乏味了。记的黄宏以前曾说过这样的话:"网络语言虽然很时髦,但是多了肯定不好,而且有时候会让小品走偏"。
没有了赵本山的春晚,的确让很多观众觉得有一种失落感。不管他是身体原因还是作品原因退出,春晚没有他的小品,真的像包饺子不放馅,吃出来是"片汤"的味道一样。赵本山上春晚是观众最大的期待,今年没有他可能就是春晚最大的新闻了。
刘谦的魔术节目也是今年春晚的一大看点。他精湛的技艺和略带幽默的表演才华,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奇迹。但晚会播出后第二天就有网友在网上揭秘他的魔术技法,并且分析的条条是道,使魔术变的不再神秘,这也让人们略感遗憾。如果魔术节目没有了"悬念",那我们还不如去看电视剧《悬崖》。
其实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核心就在于"联欢",节目异彩纷呈,没有大的漏洞,让观众感到轻松自然就好。这两天看了其它各大卫视的几台春晚,感觉非常精彩,节目形式新颖,各具特色。假如我们明年的央视春晚,多从各省台挑选出一些优秀的节目登台表演,相信百姓们一定会更加喜欢。
【篇七:2014年央视春晚观后感】
2014年春晚,很准时的看了直播,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开了头,献给所有爱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提起这个歌,最初喜欢它,还是出于喜欢一部电视剧,杨丽菁和徐静蕾主演的《霹雳菩萨》,分别主演阿舍和阿得,想不来那时候为什么喜欢,只觉得他们的师傅,是按佛家的理念和她们二人的性格不同而起的名儿,挺有深意的。当然,这个歌曲也不仅仅只是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宝莲灯》的主题曲,旋律很美,音乐随嗓音的气流而起伏。那时候学唱歌,还挺想学呢,不过李玟的那种高水准,也不是我这样一个小丫头就能学得了的。
《时间都去哪儿了》,歌曲加旧照片的配合,很能触动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纪大点的,作为儿子女儿,更甚者是年轻的爸爸妈妈,时间都去哪儿,平时没有时间陪家人,过年都不回家,有点不能理解。特别是那天看到报纸的一篇报道,安徽的一个9岁的孩子,因为听说妈妈今年过年又不回来了,而自缢了。一个9岁的孩子,都懂得思念,为什么大人都不懂呢?也许很多父母都觉得没有孩子烦的日子过得很轻松,其实那种所谓的轻松在孩子幼小和稚嫩的心灵里,却是永远的无法弥补的厚重的阴影,留守儿童也好,留守老人也罢,听起来很痛心。就如中间穿插的广告,再晚也得回家,回家是对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一家人心里都满满的。最近的两年,我一直埋怨着时间的脚步太快了,明显感觉着紧迫感,那种感觉绝不亚于面对高考的紧张感,用歌词里写的“还没怎么着就慢慢老去了”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今年的春晚,我是破天荒地看了直播,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以前啊,总是还没等开始就睡着了,从来没有熬过年,更熬不到12点,今年先是吃完饺子,带孩子出去散步,回来后在家门口跟孩子撒欢似的,手里扯个气球,跑来跑去追着玩。8点准时看春晚,中间暂停了一会儿,把孩子哄睡了,就接着看。比起往年,感觉很不一样。
当然,看了直播,感受也就很一样。今年的春晚,在怀旧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这好像跟政府工作报告里讲的继续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一致的吧!
歌曲《想你的365天》,《情非得已》,还有一些语言类节目,跟去年的搭档,没什么变化,包括我比较喜欢的那个躺着表演站着的舞蹈,中间的插曲都是比较怀旧的。今年的魔术,偶然地让我们领略了畅游世界的一个简单的享受。这不过只是大脑跟随魔术师的一个过程,记得去年去方特的时候,在室内仅仅是空间的上下和左右的移动,就让我把世界给遨游了,是视觉的刺激和享受。艺术和娱乐带给感官的享受差别是挺大的。
今年我竟然熬过了12点,做到了真正的辞旧迎新,感觉挺惊讶的。继续欣赏着春晚,窗外已经陆续地有鞭炮的响声了,农历的2014年真正到来了。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chuguoliuxue/182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