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系统分析】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1:高中文言文阅读方法总结


一.《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在“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一总的要求之下,按语文考试的能力层级分为“理解Β”级和“分析综合C”级两项。在这两项下面,共列六条具体要求:

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3.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1.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2.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3.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以上六条具体要求说明:高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首要条件,基于这一点,在文言文阅读考题设置上,一般理解题:

实词两道:

其一,考古今词义变化

其二,考一词多义

虚词一道,常考比较意义、用法的异同

句子一道,既可以有实、虚词的理解,也可以考句式的理解

再说说分析综合。对于信息的筛选提取、内容的归纳概括以及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则又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难点,因为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因此,分析综合考题设置必考两题:

一道是,辨析从文中摘取的信息,是否能完全表达人物的思想、性格、功劳、业绩等;

一道是,对归纳概括的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辨其正误。

二.如何具体复习

(一).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第一点是“常见实词”即浅易文言文中常用与次常用的词,这是从词语在运用时出现频率的角度讲的;而从词义上看,这里所说的常见实词,应当指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和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第二点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即词义必须有特定的语言环境,虽然一个词理性地看有若干个意思,可一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最恰当的应该只有一个,这就需要调出该词的有关义项比较判别,确定哪个义项最恰当,这就是能力。

1.常见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本考点高考考查的重点是教材中不止一次出现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些实词,主要包括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什么变化;有些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这两种情况,对学习文言文困难不大。困难大的是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不同的词,这类词的词义发生了演变,其演变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词义扩大如:

“江”长江

一切大的河流

“好”女子相貌好看

一切美好的性质

②词义缩小如:

“臭”表示好坏气味均可

只表示坏气味

“让”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

后一意义不用了

③词义转移如:

“涕”眼泪

鼻涕

“偷”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

偷窃

④词义弱化如:

“很”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

现在用“很”字,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

“怨”仇恨、怀恨

埋怨、责备

⑤词义强化

“恨”遗憾、不满意

仇恨、怀恨

“诛”责备

杀戮

⑥感情色彩变化如:

“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无贬义)

品质恶劣(贬义词)

“爪牙”得力帮手(褒义词)

帮凶(贬义词)

“锻炼”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贬义词)

(褒义词)

⑦名称说法改变如:

“目”改称“眼睛”“寡”改称“少”

(2).注意偏义复词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词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①两个语素意义上相对的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的“异同”为偏义复词,用意偏在“异”。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句中的“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在句中只有“园”这个语素意义。

(3).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意、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

“畔”:本义是田界;田界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蚓无爪牙之力”的“爪牙”是用其本义;

“祁父,予王之爪牙”,这里是用“爪牙”比喻得力的帮手和武士,是用其比喻义。

(4).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里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字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

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如“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因此,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对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词句意义,关系很大。

(5).注意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下面是几种主要的活用情况。

①名词活用

a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思仍和这个名词本身的意思相关,只是动作化了。)如:“天雨墙坏”(名词“雨”充当“天”的谓语,用作动词:下雨)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是自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在此带宾语“之”,即“我”,用作使动:让。。。。。。活下去)

c意动用法(也是必带宾语,自身活用为动词,表示主语把宾语看成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其家甚智其子”(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d直接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名词“船”作“载”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

“日食饮得无衰乎”(时间名词“日”作“食饮”的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每天)

“吾得兄事之”(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象对待兄长那样)

“道芷阳间行”(名词“间”充当“行”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从小路)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作动词“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象狗一样)

②动词活用

a活用作名词(这个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字或“之”字,因而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如:

“以地事秦”(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奉)

b使动用法(其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事物产生这个动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一般属使动用法)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救活)

c.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可译为“以。。。。。。为。。。。。。”或“把。。。。。。当作。。。。。。”这种用法多数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如:

③形容词活用

a活用为名词(活用为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不是表示事物的某一性质状态,而是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在句中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如:

“将军身被坚执锐”(形容词“坚”、“锐”分别充当动词“被”、“执”的宾语,用作名词:铠甲,锐利的武器)

b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如:

“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容词“骄”带宾语“士”,用作动词:傲视)

c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殚,使。。。。。。竭;把。。。。。。全部拿出来)

d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不耻下问”(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④数词活用

数词有时可活用为动词如:

“良马期乎千里”(数量词“千里”受助动词“期”修饰,用作动词:行千里)

2.常见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自1992年开始,考文言虚词这道题,常从考试文本中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再从中学文言文课文中相应地选择4句将虚词加点,合成4个选项组成一题。所以,熟读文言课文很重要。

“常见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在阅读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重点是“之”、“以”、“及”、“乃”、“然”、“也”、“矣”等常用文言虚词和“如”、“抑”、“相”、“见”、“某”、“是”等一些特殊的文言虚词(它们是实词和虚词兼具的多义词)。因此,我们要重点掌握“之”、“其”、“以”、“则”、“而”等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并注意一些多义词的虚词用法。

(1)《2002年考试说明》中列入考查范围的“常见文言虚词”(共20个):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高中语文课本较系统介绍的单音虚词还有:

要、但、耳、故、或、既、虽、遂、已、犹、哉

(2)前20个文言虚词归类:

①一词多类异用:之、乎、者、也、以、于、而、则、焉、其、乃、与、矣、且、为、所

②同类异词:若、乃、而、其、之

③句末虚词:者、也、乎、矣、焉、与,表示各种语气

④关联虚词:a.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然、固、则、而;b.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常见的几个双音节虚词:

①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

③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怎么样”。

④然后:顺承连词,可译作“之后”或保留。

⑤然则:可译作“既然这样……那……”。

⑥虽然:可译作“虽然如此”。

⑦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下面,我们具体做个小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人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1)下面各句中的“然”字,按其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贾人勃然作色

②然竟以胜,此何术也

③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④渔者黯然而退

⑤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⑥将军以为不然

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垂曰:“然,非汝,谁与成立?”

A.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B.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C.①⑦/②⑧/③⑤/④⑥

D.①④/②⑤/③⑦/⑥⑧

[①④句的“然”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⑤句中的“然”是转折连词“然而”;③⑦句中的“然”是代词“这样”;⑥⑧句中的“然”是形容词“对的、正确的”]

(2)从下面选出与“是许金而不酬者也”中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是吾剑之所从坠

C.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题干中的“是”是指示代词,“这”;A项的“是”是形容词“对”、“正确”C项的“是”为判断动词;D项的“是”与“故”构成固定结构“所以”;与题干相同的是B项。]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

A.济阴之贾人

吾欲之南海

B.舟薄于石

苛政猛于虎

C.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余是以记之

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惑而不从师

[A项(1)句中的“之”,结构助词“的”;(2)句中的“之”,动词“往”。B项(1)句中的“于”,表对象的介词“在”;(2)句中的“于”,表比较的介词“比”。C项(1)句中的“以”,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使用的工具“用”;(2)句中的“以”,介词,表原因“因”。D项(1)(2)句同为转折连词“却”。]

(二).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

对“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的考查,重点放在对文中用法的理解上,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因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

考查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单独命题的不多,主要结合把握文意来进行,常常与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等结合考查。近年对该考点将“了解”变为“理解”,足见该考点要求的难度有所加大。此项虽不列入2002年度考试范围,但2003年高考很可能考查。

1、判断句

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表示判断。常见形式有两类:

b.一类是“……者……也”式及其变体。所谓“变体”,即单用“者”、“也”或“者也”。

c.另一类是用“乃”、“为”、“则”、“即”、“诚”、“非”、“是”等词表示判断。如:

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⑥所谓大者,非莽莽苍苍之天也。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

另外,还有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如:“此人力士”。

2、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发出者。常见形式有两类:

a.一类是带“于、见、为、被”等标志词的被动句。例:

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③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④亮马徐庶并以,为曹公所追迫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b.另一类是不带任何标志词的被动句。这种句子要以意思上,从主谓语的关系上去理解判断。例:

⑥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3、宾语前置句

宾语本来在谓语之后,但在古汉语中以下四种情况下的宾语常常提到谓语之前。

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b.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①沛公安在?②王曰:“何以知之?”

c.用“之”或“是”帮助宾语前置。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何陋之有③唯才是举,唯命是从,唯余马首是瞻

d.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如:夜以继日

4、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成分的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其中不少省略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允许的。

A.省略主语B.省略谓语C.省略宾语D.介词宾语省略E.省略介词

下面我们具体做几个小练习。

在下列各句划线处填人正确答案序号

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

c省略句d被动句

①臣常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不吾知也

③大王来何操

④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⑤杞子自郑使使告于秦

(三).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这一能力要求的考查,高考命题过去主要着眼于对句意的理解把握,多年来一直采用单项选择的形式在一卷中考查,2002年起改为直接翻译,调到二卷中单独设题,分值由过去的3分增加到6分,考查的重点着眼于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一项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它以对实词、虚词、句式等的正确理解为前提,以对文意的整体把握为保证,而准确的语言转换是其关键。因此,翻译时一般以直译为主,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通常的翻译方法:

留:保留一些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

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

换:换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

增:将句子省略部分补上,使句子顺一些。

删:删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助词。

调: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中学生翻译文言文,往往因为不讲究规范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出现失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的常见错误有错译,漏译、硬译和赘译等。

(一)、错译

错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最常见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词义不明常出错

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这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有的同学把“裴公军霸上”(《鸿门宴》)这一句,译成“军队”,好象没错,其实,这里把“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有的同学能掌握这“军”字词类活用的特点,把这句译成“刘邦把军队驻扎在霸上”,这样翻译就准确无误了。

2、虚实混淆错难免

虚词实词混淆,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这是导致错译虚词的主要原因。例如,1979年上海市语文高考,有的考生就把“特与婴儿戏耳”,错译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显然,译者把虚词“特”、“耳”译错了——“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坐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3、固定句式拎不清

不熟悉固定句式,不善于拎出特殊句式,这是错译句式的根本原因。例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淆之战》),有位同学把这里的“无乃不可乎”,译成“这不是不可以吗?”原来,这位同学把表示测度语气的“无乃……乎”,同表示反问语气的“不亦……乎”混淆了。(《淆之战》)的这句话可以译为:“军队远征劳累不堪,疲精力竭;远方的主人防备着我们,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又如,有的同学把“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错译成“村里有个年轻人爱多事,养着一只蟋蟀”,其错译原因就在于未能把握这个句子的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如果把这个句子译成“村里有个爱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这就扣住原文的句式特点,译对了。

4、单数复数不区分

单数复数不分,这是翻译人称代词的常见错误。文言文人称代词没有单数和复数区别。区别人称代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这主要靠联系上下文。例如,翻译“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有的同学不注意联系上下,忽视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把这一句翻译成“蔺相如坚决挽留他”,把“之”字作为单数来处理,这就错了。有的同学同样翻译这一句,能联系上下,把“舍人相与谏”中的“相与”,和“臣等不肖,请辞去”中的“等”字,作为对人称代词“之”的单复数选择的依据,断定这里的“之”应为复数,译成“他们”,这就正确无误了。又如,“若皆罢去,归矣”(《西门豹治邺》)中的“若”,翻译时如果注意了这“若”后面的“皆”字,也就不会把它当作单数而翻译成“你”了。

(二)漏译

漏译,这了中学生翻译文言文思维不严密的表现。漏译主要表现在省略句的增补和误用保留法、删除法等方面。

1、省略成分不增补

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补出“触草木”的主语“蛇”,而漏补“尽死”的主语“草木”,就会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这才对。

1、该译词语作“保留”

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例如,有同学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这一句,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这里就漏译了“病”字。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正确了。

2、该译词语被删除

原文中本不该删除的词语,无意中被删除。例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有同学把其中的“其孰能讥之乎”,译成“谁还会讥笑他呢”。这样翻译,就无意中把表示反问语气的“其”字遗漏了。要落实这个“其”字,这句就得译成“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呢”。

(三)硬译

硬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缺乏灵活性的表现。硬译重要表现在对注释、特殊句式和专用名词的处理上。

1、照搬注释不变通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因为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把这一句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其实,这里的“牺牲”,是古时祭祀用牲的通称,翻译时不能照搬注释,应该根据原文的意思,变通一下,译成“祭祀用的牛羊”。有的同学把全句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珠玉、丝绸等物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这就比较妥帖了。

2、倒装句式不意译

有同学把“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这样翻译,语句是否通顺暂且不谈,主要是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经点拨,该同学依照原句句式特点,灵活调整语序,把这句译成“寻找一个可以作为使者去回复秦国的人”,这样翻译就能体现原文句式特点了。

3、特殊句式不意译

“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被译成“主人下了马,客人来到了船上”,联系下文“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样翻译就讲不通。有的同学懂得,这里的“主人下马”与“客在船”,互文见义,把这句译成“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来到船上”,这就讲得通了。

4、专用名词不“保留”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的同学机械地把“龙”译成“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神奇的动物”,写到译文中去,这就多此一举了。这里的“龙”,“保留”不译,倒干净利落。

(四)赘译

赘译,这是中学生翻译文言文随意性的表现,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

1、画蛇添足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有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飞毛腿跑得快”。这里把“足”译成“飞毛腿”,就有哗众取宠之嫌。不少同学把这句译成“利用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这样翻译很实在。

2、无中生有

有同学把“秦人开关延故”(《过秦论》),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有的同学把这句译成“秦军打开关门迎战敌人”,这就不错,译文字字有依据。

(一).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这是对分析综和能力提出的第一项能力要求,它是建立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考查筛选和提取文中的信息,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

这方面的考查,高考命题多年来一直采用定向考查的方式,即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解答这类问题须注意,有时几个句子都与题干要求有关联,这就要仔细比较,斟酌其关系的远近,去粗取精,舍远求近。

怎样准确地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

1.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所给的往往是很概括的观点(或问题),然后要求在备选项中筛选出能够对观点(或问题)起支撑作用的具体材料。

2.分清材料类属

所谓材料,是指备选项中所提供的内容。分清这些材料的类属,才能判断它是否能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何子平世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东将军顾凯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凯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凯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注]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归家奉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麦。②何心独飨白粲。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Α.①③⑤Β.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

(解答这类问题,通常可采用排除法)本题可先找出不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句子,将有这些句子选项一概排除。③句是顾凯之挽留何子平在州中任职时说的话,何子平的“孝心”毫不相干。④句虽是何子平说的话,但这是他拒绝顾凯之“劝令以母老求县”的原因,它表明的是何子平的廉洁,当然也与“孝心”无关。这样,含有③④两句A、B、D三项皆被排除,答案只能是C。

(二).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解答本测试点考题,思路与方法有如下几点:

1、总体阅读,整体把握。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论人要论及全文,论文更要论及全文。阅读时,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材料,紧扣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作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整体阅读才能高屋建瓴地驾御阅读材料,品质定位,才能胸中有数,才能完整。正确地分析、评价人物、事件。从整体上把握材料,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文句的翻译、语段的理解等,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还原到材料中对应之处,判断其正误。

2、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我们在阅读题干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草率行事。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一个不漏地、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准是选对还是选错,是理解其用法、意义还是句式。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如:1996年第18题的题干:“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若只看到”刚直抗上,是无法作出正确的回答,只有把“举动”加进去,才能排除干扰,选出正确项。

3、借助注释,巧解题目。

阅读文后出示的注释,有的是为解决知识问题,有的实际上是在为考生作提示,用它来帮助理解文意。由注释,可知人物的优劣,如1993年高考对“刘聪”的注释;可知情节的内容,如1994年对“籍”的解释;表明作者的态度,如1991年阅读文后对“叔段”和“州吁”的注释。

4、析差异,排除干扰。

解题时,如果我们能了解选项设置模式,仔细排除干扰,就会提高命中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错型有:①夸大事实,使考生在解题时被迷惑,错选答案。如1997年高考第19题C项,就夸大了仁杰语言艺术的效果,从而转换了仁杰的品质。②偷换概念,混淆是非。③正误相杂,以假扰真

阅读文言文,指出这则寓言故事意在说明什么()

齐恒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恒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A.地位在上的人喜欢穿什么衣服,下面的人就喜欢穿什么衣服,有地位的人往往领导服装新潮流

B.在上者的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上者应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

C.在上者一言一行都对下面的人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上者一定要注意衣着朴素,保持良好的风度仪表

D.地位在上的人喜欢什么,下面的人就仿效什么,在上者讨厌什么,下面的人就讨厌什么。批判了那些讨好媚上的人

(三).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

怎样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文中筛选法:

a.弄清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指的具体对象、文句范围。就是要看选项中列举的作者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桩事件的,具体在文中表现为一个语句还是一个物、一件事、一个文段,还是涉及全文。b.将选项列出的“观点态度”与文中筛选出的相应的“观点态度”加以比较,如果题干要求选正确项,则选两者吻合的;如果选错误项,则选两者不相符合的。

(2)概括评价法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通过人物、事件、事理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出来的,因而在阅读时,就要从人物的言行、某一事件的叙述、某一事理的说明中,在领悟、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概括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拿这种评价与选项中的评价比较辨析,从而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3)抓住题眼法

这里说的题眼指题干中的关键词语。解答须审读题,明确要求,抓住题眼,综合归类,找出答案。

(4)排除干扰法

考题中设置的干扰一般有:a.夸大事实,导致谬误;b.偷换概念,混淆是非;c.正误夹杂,真真假假。

解答时,抓住原文内容分析,辨明题干要求,了解干扰形式,就能达到解答目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於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佚之狐言於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秦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如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戌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其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⑥

[秦晋联军压境,烛之武只有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突出晋国对秦构成的潜在威胁,进行分化,评析舍郑对秦有利,灭郑对秦不利的道理,才能使秦军退兵,据此可排除含有③⑤⑥句的A、B、D项,①②④句的分析是正确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2: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2)


  ③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促织》)
  译文: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忧愁苦闷,想要寻死。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译文:过分蒙受提拔升迁,受皇上的恩宠任命,待遇优异丰厚,臣哪里还敢徘徊观望,另有别的什么非分之想呢。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译文:夜里却用兵包围我的住所,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访问的屠者朱亥。
  ③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
  译文:举起他所佩带的玉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3:《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诫兄子严敦书

【作者简介】

马援(前14—后49)字文渊,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新莽时,为新城大尹。后依附隗嚣,继归刘秀,攻灭隗嚣,为陇西太守。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后在进击武陵“五溪蛮”时,病死军中。著有《铜马相法》。

【原文】

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②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③,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④,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⑥,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⑦;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⑧。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⑨辄切齿,州郡以为言⑩,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阅读练习

6. 对文中下列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还书诫之曰 书:写信。

B.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汝曹:你们。

C.清浊无所失 清浊:此处指善恶之人。

D.郡将下车辄切齿 下车:刚到某地。

7.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而轻通侠客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B.所以复言者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陷为天下轻薄子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D.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马严、马敦是马援哥哥的两个儿子,他们都喜欢议论别人的事,爱与侠士结交。

B.马援也很喜爱和看重季良,但他不希望侄子们学习季良,最主要的原因是季良不择友而交。

C.马严、马敦既没有学习伯高,也没能效仿季良,最终被天下人轻视。

D.从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马援本人也是一个谨言慎行,不好说人长短,非常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

答案:

6.D 7.B 8.C

【注释】

①汝曹:你等,尔辈。②是非:评论、褒贬。③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父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命。”母戒女曰:“戒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④口无择言:讲话不选择言辞。意为所言皆善。⑤清浊无所失:意为诸事处置得宜。⑥数郡毕至:数郡的客人全都赶来了。⑦鹄:天鹅。鹜:野鸭子。此句比喻虽仿效不及,尚不失其大概。⑧画虎不成反类狗:比喻弄巧成拙。⑨下车:指官员初到任。切齿:表示痛恨。⑩以为言:把这作为话柄。

??

【译文】

我希望你们听说了别人的过失,像听见了父母的名字:耳朵可以听见,但嘴中不可以议论。喜欢议论别人的长处和短处,胡乱评论朝廷的法度,这些都是我最深恶痛绝的。我宁可死,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有这种行为。你们知道我非常厌恶这种行径,所以我是一再强调的。就象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龙伯高这个人敦厚诚实,说出的话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谦约节俭,待人又不失威严。我爱护他,敬重他,希望你们向他学习。杜季良这个人豪侠好义,有正义感,把别人的忧愁作为自己的忧愁,把别人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无论什么人都结交。他的父亲去世时,来了很多人。我爱护他,敬重他,但不希望你们向他学习。(因为)学习龙伯高不成功,还可以成为谨慎谦虚的人。就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而一旦学习杜季良不成功,那你们就成了纨绔子弟。就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到现今杜季良还不知晓,郡将到任就令人怨恨,百姓的意见很大。我常常为他寒心,这就是我不希望子孙向他学习的原因了。

【解析】

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平时喜讥评时政、结交侠客,很令他担忧,虽远在交趾军中,还是写了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语恳切,言词之中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原因有三。

其一、以“汝曹”称子侄,在文中反复出现,使子侄们在阅读时倍感亲切。不远千里致书教谕,也能收到耳提面命的效果。同一称谓反复出现,固然可使被称者自感受到重视,而更重要的是,作者选用的这一称谓也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古人名、字并行,各有其用。一般长辈称晚辈用名,同辈相称则用字,如果“尔”“汝”相称,往往是不礼貌的,但在特定场合下却又能用以表示亲近,如韩愈《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句。作者在信中不依常规称呼子侄,却以“汝曹”相称,这就显得随和、亲切,拉近了长辈和晚辈之间的距离。被称的晚辈则可以从中体会到长辈的真情关怀。

其二、苦口婆心,现身说法,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晚辈沟通,而不是空讲大道理。如首段说“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只说自己如何,但是态度明确,感情浓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辈,又何必命令式地不许这不许那呢?至于“施衿结缡”句,更是反复叮咛,语重心长,使人感动不已。次段对当世贤良的作为得失加以对比评析,都是自己观察社会人生得来的经验之谈。其“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警拔有力,发人深省,是传之千古的警句。而诸如“愿汝曹效之”、“不愿汝曹效也”的话,虽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间满盈着真挚的关爱,比之“汝曹当效之”、“汝曹勿效也”这样板着面孔的口吻真不知要强过多少倍了!

其三、文中大量而恰当地使用句末语气词,起到了表达意义以简驭繁,只着一字而含义丰富;表达感情以无胜有,不着情语而情尤真、意尤切的突出效果。文中用“也”表达自己的肯定和期望,态度坚绝;用“矣”、“耳”表达自己的爱憎倾向,情深意长;用“者也”,则表达出对评说对象有所保留或不以为然。这些合在一起,不仅读来语气抑扬,更能使人由此领会充盈在文字背后的教诲、期望、关怀和爱护。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4:《宗悫,字元干》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宗悫,字元干,南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即破我家矣。”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义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独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江夏王义恭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悫随镇广陵。元嘉二十二年,伐林邑,悫自奋请行。义恭举悫有胆勇,乃除振武将军,为安西参军萧景宪军副,随交州刺史檀和之围区粟城。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又遣悫,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讨破之,拔区粟,入象浦。林邑王范阳迈倾国来拒,以具装被象,前后无际,士卒不能当。悫曰:“吾闻狮子威服百兽。”乃制其形,与象相御,象果惊奔,众因溃散,遂克林邑。收其异宝杂物,不可胜计。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文帝甚嘉之。
二十年,孝武伐元凶,以悫为南中郎谘议参军,领中兵。孝武即位,以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功次柳元景。孝建中,累迁豫州刺史,监五州诸军事。先是,乡人庾业,家甚富豪,方丈之膳,以待宾客;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谓客曰:“宗军人,惯啖粗食。”悫致饱而去。至是业为悫长史,带梁郡,悫待之甚厚,不以前事为嫌。
大明三年,竟陵王诞据广陵反,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上壮之。及行,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初,诞诳其众云:“宗悫助我。”及悫至,跃马绕城呼曰:“我宗悫也!”事平,入为左卫将军。五年,从猎堕马,脚折不堪朝直,以为光禄大夫,加金紫。 悫有佳牛堪进御,官买不肯卖,坐免官。 明年,复职。废帝即位,为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卒,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
(节选自《宋书·宗悫传》)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故不为乡曲所称 称:称赞 B. 隶车骑大将军沈庆之 隶:隶属
C.文帝甚嘉之 嘉:赞赏 D. 义恭举悫有胆勇 举:选举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制其形 与象相御收其异宝杂物
B.而悫独任气好武 而悫至,设以菜菹粟饭
C.方丈之膳,以待宾客 悫待之甚厚
D.以具装被象, 前后无际不以前事为嫌
11. 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宗悫勇武的一项是( )(3分)
①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②悫年十四,挺身拒贼 ③悫自奋请行
④悫乃分军为数道,偃旗潜进 ⑤悫一无所取,衣栉萧然 ⑥悫耸跃数十,左右顾盼
A、②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宗悫年少志大。叔父问他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但他不愿“以文义为业”,平时纵任意气,喜欢武艺,因此乡里人对其并不赞赏。
B. 宗悫作战有勇有谋。元嘉年间,征伐林邑,宗悫自告奋勇请求参加,在作战中善于思考,仿制狮子形状大破敌军“大象阵”,战功显赫。
C. 宗悫不仅廉洁,而且耿直。攻占林邑,面对珍奇异宝,他一无所取;官府要买他的“佳牛”进贡皇上,他执意不肯,并因此获罪被免去官职
D. 宗悫同乡庾业家甚富有,招待客人多用美味佳肴,而对宗悫却只是酸菜、糙米饭。宗悫任豫州刺史后,不计前嫌,反而举荐他任长史。
13. 将下面的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林邑遣将范毗沙达来救区粟,和之遣偏军拒之,为贼所败。(5分)
(2)悫表求赴讨,乘驿诣都,面受节度,上停舆慰勉。(5分)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5:学而第一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原文】 1?2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8)?”
【注释】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子”。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原文】 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6:《聊斋志异 "雷曹》阅读答案及翻译

聊斋志异·雷曹
蒲松龄
乐云鹤、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长同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岁知名。乐虚心事之,夏亦相规不倦,乐文思日进,由是名并著。无何,夏连疫卒,乐以时恤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贤乐。乐恒产无多,家计日蹙,乃叹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殁,而况于我!不如早自图也。”于是去读而贾。操业半年,家资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见一人颀然而长,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乐推食食之,则以手掏啖,顷刻已尽。乐又益以兼人之馔,食复尽。遂命主人割豚胁,堆以蒸饼。又尽数人之餐,始果腹而谢曰:“三年以来,未尝如此饫饱。”乐曰:“君固壮士,何飘泊若此?”曰:“罪婴天谴;不可说也。”问其里居,曰:“陆无屋,水无舟,朝村而暮郭耳。”
乐整装欲行,其人相从,乐辞之。告曰:“君有大难,吾不忍忘一饭之德。”乐异之,遂与偕行。途中曳与同餐。辞曰:“我终岁仅数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风涛暴作,估舟①尽覆,乐与其人悉没江中。俄风定,其人负乐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时,挽一船至,扶乐入,嘱乐卧守,复跃入江,以两臂夹货出,掷舟中;又入之:数入数出,列货满舟。乐谢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还哉!” 检视货财,并无亡失。益喜,惊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乐苦留之,遂与共济。
乐与归,寝处共之。每十数日始一食,食则啖嚼无算。一日,适昼晦欲雨,闻雷声。少时,乐倦甚,伏塌假寐。既醒,觉身摇摇然,不似塌上,开目,则在云气中,周身如絮。惊而起,晕如舟上,踏之,软无地。仰视星斗,在眉目间,遂疑是梦。细视星箝天上,如老莲实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坚不可动,小星摇动,似可摘而下者。拨云下视,则银河苍茫,见城郭如豆。俄见二龙夭矫②,驾缦车来,车上有器,围皆数丈,贮水满之。有数十人,以器掬水,遍洒云间。忽见乐,共怪之。乐审所与壮士在焉,语众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乐令洒。时苦旱,乐接器排云,约望故乡,尽情倾注。未几,谓乐曰:“我本雷曹,前误行雨,罚谪三载。今天限已满,请从此别。”乃以驾车之绳万尺掷前,使握端缒下,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7:《于谨字思敬》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19分)
于谨字思敬,沈深有识量,略窥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见之,叹曰:“王佐材也。”正光四年,广阳王元深北伐,引谨为长流参军,特相礼接。时魏末乱,群盗蜂起,谨欲不劳兵甲,以致清荡。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于是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领三万余户并款附,相率南迁。广阳与谨至折敷岭迎接之。谨曰:“拔陵兵众不少,闻乜列河等款附,必来要击。彼若先据险,则难与争锋。今以乜列河等饵之,设伏而待,必指掌破之。”广阳从其计。拔陵果来要击,谨伏兵发,贼大败。
孝昌元年,又随广阳王征鲜于修礼。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侍中元晏宣言于灵太后曰:“广阳盘桓不进,坐图非望。又有于谨者,智略过人,为其谋主。风尘之隙,恐非陛下纯臣。”灵太后诏于尚书省门外立榜,募获谨者,许以重赏。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广阳许之。谨遂到榜下,曰:“吾知此人。”众共诘之,谨曰:“我即是也。”有司以闻。灵后见之,大怒。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灵后意稍解,遂舍之。
谨后自以久当权势,功名既立,愿保优闲,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太祖识其意,曰:“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遂不受。
及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护深忧之,密访于谨。谨曰:“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明日,群公会议。谨曰:“中山公受顾托,军国大事,理须归之。”辞色抗厉,众皆悚动。谨言于护曰:“公若统理军国,谨等便有所依。”遂再拜。群公迫于谨,亦拜。众议始定。
保定二年,谨以年老,乞骸骨,诏不许。及晋公护东伐,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天和三年,薨,年七十六。武帝亲临,加太师、雍州刺史,谥曰文。
谨为人智谋勇毅,善于事上。名位虽重,愈存谦挹。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谨亦竭其智能,故功臣中特见委信。
选自《周书•于谨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谨为长流参军 引:邀请
B.请诣阙披露腹心 诣:到……去
C.密访于谨 访: 咨询
D.夙蒙丞相殊眷 夙:向来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于谨 “勇毅”的一组是(3分)
①乃单骑入贼,示以恩信 ②谨闻之,请诣阙披露腹心
③乃上先所乘骏马及所著铠甲等 ④夙蒙丞相殊眷,今日之事必以死争之
⑤犹请与同行,询访戎略 ⑥朝廷凡有军国之务,多与谨决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谨性情深沉,有见识、有度量,读过一些经典史籍,尤其好读《孙子》兵书。太宰元穆赞叹他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B.乜列河率众归附之际,于谨预见到拔陵会依仗兵多将广前来袭击,于是他与广阳王共同制定了伏击的计策。
C.于谨闻知灵太后张榜悬赏捉拿他后,主动投案,并为广阳王倾吐苦衷,平息了灵太后的怒气,自己也免于处罚。
D.中山公宇文护虽受顾命,但起初并没有建立威信。于谨为报恩德,在群臣集会之时为宇文护争得了统理军国的大权。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章武王为修礼所害,遂军中山。(3分)
▲ ▲
(2)谨备述广阳忠款,兼陈停军之状。(4分)
▲ ▲
(3)今巨猾未平,公岂得便尔独善耶?(3分)
▲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8:《华山别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华山别记
袁宏道
少时,偕中弟①读书长安之杜庄,伯修②出王安道《华山记》相示,三人起舞松影下,念何日当作三峰③客?无何,家君同侍御龚公惟长从蒲坂回,云登华至青柯坪,险不可止,逾此则昌黎投书处④。余私语中弟,近日于鳞诸公,皆造其幽,彼独非趾臂乎?然心知望崖者十九矣。余既登天目,与陶周望商略山水胜处。周望曰:“闻三峰最胜,此生那得至?”后余从家君游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9:《刘基,字伯温》阅读答案及译文

刘 基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在此举矣。”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基,基辞。
其龙兴守胡美谴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踏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大旱,请决滞狱,即命基平反,雨随注。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太祖方欲刑人,基请其故,太祖语之以梦,基曰:“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后三日,海宁降,太祖喜。悉以囚付基纵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曰:“宪有相才无相器。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帝问汪广洋,曰:“此褊浅殆甚于宪。”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后宪、广洋、惟庸皆败。
洪武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授为资善大夫、上护军,封为诚意伯。明年赐归老于乡。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性刚嫉恶。至是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八年,疾笃,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进士,除高安丞 除:授予官职
B.大旱,请决滞狱 狱:监狱
C.伏兵邀取之 邀:拦截
D.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寻:不久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刘基“以仁义治天下”的一组是
①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 ④因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②以克敌赏基,基辞 ⑤此得土得众之象,宜停刑以待
③大旱,请决滞狱 ⑥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基在元朝时曾被行省辟之,他嫌官职太小而谢去。明太祖对他宠礼甚至封他为御史中丞,他才竭忠尽智为太祖出谋划策。
B.刘基善于总揽全局,因人制宜,陈友谅是主要威胁,刘基建议太祖消灭他;对胡美则主张收编,不改组他的部队,于是兵不血刃平定了江西。
C.刘基淡泊名利,明太祖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听说刘基的名气,拿钱币来聘用他,刘基没有答应。大败了陈友谅,朱元璋用打败敌人的奖赏奖励刘基。刘基推辞了。还乡后,隐居山林,喝酒下棋,从不提自己的功勋。
D.刘基对几个大臣的认可可以说明察秋毫,更可贵的是他排除私人恩怨,持心如水,为李善长开脱罪责,还向太祖提出了好友杨宪不能为相的理由。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3分)
(2)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3分)
(3)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 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又云:无疑者须要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翻译篇10:《包拯传》阅读答案附译文


包拯传
脱脱 [元]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祁罢,而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欧阳修言:“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罚已重矣,又贪其富,不亦甚乎!”拯因家居避命,久之乃出。其在三司,凡诸管库供上物,旧皆科率外郡,积以困民。拯特为置场和市,民得无扰。吏负钱帛多缧系,间辄逃去,并械其妻子者,类皆释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知建昌县 知:主持
B.第归,杀而鬻之 鬻:卖
C.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率:轻率,随意
D.拯所谓牵牛蹊田而夺之牛 蹊:小路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包拯刚毅和廉洁的一组是( )(3分)
A.①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②皆审验劾奏之
B.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②岁满不持一砚归
C.①而宋祁代方平,拯又论之 ②拯因家居避命
D.①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②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包拯巧用妙计,智破盗割牛舌案,连盗贼都吃惊佩服。
B.包拯不畏权势,将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的园林楼榭全部拆毁。
C.包拯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权兼三司使时,革除了三司的一些弊端,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D.包拯虽然性格严厉,却能极力推行仁政。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jisuanjikaoshi/106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