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GMAT】

一:[暾怎么读]读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_2000字

  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阴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在其位,谋其政。”“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的乌托邦之梦?庄子的机会来了,但庄子的心已冷了。这是一个有趣的情景:一边是濮水边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庄周先生,一边是身负楚王使命,恭敬不怠、颠沛以之的两大夫。两边谁更能享受生命的真乐趣?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聚讼不已,不能有统一志趣的话题。对幸福的理解太多样了。我的看法是,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关乎于对“自由”的价值评价。这也是一个似曾相识的情景

二:[暾怎么读]话题“美”素材集合

  一、有关格言:
  1.人的一切都应是美的,外貌、衣裳、灵魂、思想。——俄契诃夫
  2.外貌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心美方能经久不衰。——德歌德
  3.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正心灵。
  4.山美不在高,而在景物;人美不在貌,而在思想。
  5.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英莎士比亚
  6.玫瑰是美的,不过我们认为,使它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英莎士比亚
  7.人的外表的优美和纯洁,应是内心的优美和纯洁的表现。——前苏别林斯基
  8.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着和发式,而在于他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前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9.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价一个人。——印度泰戈尔
  10.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灵就是份信用卡。——英李顿
  11.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结合,只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古希腊德谟克利特
  12.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贵。——古希腊柏拉图
  13.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俄托尔斯泰
  14.谁也不会因为别人长得丑就责怪他。——希腊谚语
  15.单纯漂亮不算美,令人愉悦才是美。——意大利谚语
  16.美是德的象征,德是美的本质;美与德是两个概念,又是一个实体。
  17.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前苏苏霍姆林斯基
  18.美的心灵像甘泉、像雨露、不仅滋润了自身的语言、形象,而且也使周围的一切都沐浴着美的光辉。
  19.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20.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高尔基
  21.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马克思
  22.劳动人民对美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23.美的世界要靠我们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的花朵要靠我们劳动的汗水来浇灌。
  24.如果人们不仅能够执着地追求美,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美、自觉地创造美,那么,不仅他们自身会变得更加完美,而且整个社会、我们周围的一切,也都会变得更加完美。
  25.真正的幸福和愉快,包容于为社会、为民众、为人类不断的发现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之中。
  26.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始终怀有炽热的爱,有着一种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那他就永远不会哀叹自己看不到美。
  27.真正的美的东西,必须一方面同自然一致,一方面同人的理想一致。
  28.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就是美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9.我们从那些由于劳动而变得粗美的脸上看到了全部人类的美。——马克思
  30.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1.青年人应该陶冶美的心灵,塑造美的形体,追求美的生活,创造美的未来。
  二、有关论述
  1.畏惧美丽
  张丽君
  我说得清自己是在哪天走向成熟的。因为打从那天起我开始畏惧美丽。
  我会站在一朵美艳绝伦的鲜花面前呆呆地看上一个时辰,心中涌动一股比爱深较妒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热辣辣的感觉。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他看那“艳不可近,纯不可渎”的宫粉羊蹄甲花时,总是要看到绝望才肯离去。老先生笔下这惊心动魄的“绝望”二字,真让我共鸣到几乎要掉泪了。美丽的花朵,对善良的心灵有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威慑力。它召唤着你却不轻许你,谢绝了你却不惹恼你。它让你在它的光辉里沐浴,又让你染着它的清香一步一回头地离开。高尚的手永远是临花轻颤的手。摘走鲜花的人在倾覆美丽的同时也倾覆了自己。
  我会畏惧一双美丽的眼睛,不管是同性的眼情还是异性的眼情,只要它是用美丽注释的。美丽的眼睛照耀着我。那是一些令我即则怯离又悔,不即不离不甘心的眼睛。在我贫瘠的记忆里,流失了那么多人的姓名,却存活着一双双美丽的眼睛。它们或默默凝睇或顾盼流转,一律真真切切投在我温柔的心幕上——这时,也只有这时,我才有勇气与它们对视。我知道我漏听了太多心灵的语言,只能在事后凭想像将它们一一补齐。可我却无怨,只把这看成一种玩不厌的游戏。
  我会畏惧一篇精彩的文字。每每于墨香中翻开一本新杂志,在目录上看到某个熟悉的名字(这名字往往是和一篇篇美文连在一起的),我总是不敢一下子找到相应的页码,生怕脆弱的心禁不起那美丽的惊吓和打击。我会把那不相干的文章慢慢读完,然后心里便开始发热发冷,发虚发酸,终于英勇地翻开那躲不过的一页,飞快浏览一遍,以便让畏惧稍稍减淡,之后,再回过头来细细咀嚼赏鉴——那些勾魂摄魄令我永志不忘的文字哟!它们是从一支什么样的笔下流出来的?它们的诞生是艰难还是顺利?这些,永远是我愿意猜测的问题。敏感而痴迷的心,久久久久走不出美文的枝枝杈杈丝丝脉脉,待到不得不收复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已是支离破碎。
  ……畏惧源于喜爱,却又超越了喜爱。喜爱里往往包含了一种不知深浅的亲昵与轻狎,而畏惧才是真正的怜惜与恭敬。“美丽”慷慨地点缀了我们短暂寂寞的人生之旅,我们一俯首即可采撷到美丽,一回眸就能目睹美丽。美丽是这样无私地洗濯我们照耀我们拯救我们,我们怎能不小心翼翼地去护爱着她呢?
  2.论美
  [黎巴嫩]纪伯伦
  于是一个诗人说:请给我们谈美。
  他回答说:
  你们到哪里追求美?除了她自己作了你的道路,引导着你之外,你如何能找着他呢?
  除了她作了你的言语的编造者之外,你如何能谈论她呢?
  冤抑的、受伤的人说:“美是仁爱的,和柔的,如同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她自己的光荣中半含着羞涩,在我们中间行走。”
  热情的人说:“不,美是一种全能的可畏的东西,暴风似地,撼摇了上天下地。”
  疲乏的、忧苦的人说:“美是温柔的微语,在我们心灵中说话。她的声音传达到我们的寂静中,如同微晕的光,在阴影的恐惧中颤动。”
  烦躁的人却说:“我们听见她在万山中叫号,与她的呼声俱来的,有兽蹄之声,振翼之声与狮子之吼。”
  在夜里守城的人说:“美要与晓暾从东方一起升起。
  在日中的时候,工人和旅客说:“我们曾看见她凭倚在落日的窗户上俯视大地。”
  在冬日,阻雪的人说:“她要和春天一同来临,跳跃于山峰之上。”
  在夏日的炎热里,刈者说:“我们曾看见她与秋叶一同跳舞,我们也看见她的发中有一堆白雪。”
  这些都是他们关于美的谈说,
  实际上,你却不是谈她,只是谈着你那未曾满足的需要;
  美不是一种需要,只是一种欢乐。
  她不是干渴的口,也不是伸出的空虚的手;
  却是发焰的心,陶醉的灵魂。
  他不是那你能看到的形象,能听到的歌声;
  却是你虽闭目时也能看见的形象,虽掩耳时也能听到的歌声。
  她不是犁痕下树皮中的汁液,也不是结系在兽爪间的禽鸟。
  她是一座永远开花的花园,一群永远飞翔的天使。
  阿法利斯的民众呵,在生命揭露圣洁的面容的时候,美,就是生命。但你就是生命,你也是面纱。
  美是永生揽镜自照。
  但你就是永生,你也是镜子。
  3.美之歌
  [黎巴嫩]纪伯伦
  我是爱情的向导,我是精神的美酒,是心灵的佳肴。
  我是一朵玫瑰,迎着晨曦,敞开心扉。摘下我的是一位少女,她吻了吻我,然后把我紧贴在她的胸口上。
  我是幸福的宫殿,我是欢乐的源泉,我是宁静的开端。
  我是那温柔的一笑,浮现在姑娘的唇边;年轻人看见,就会忘掉自己沉重的负担,他的生活就会变成甜蜜的、梦一般的草原。
  我为诗人唤起灵感,我是艺术家的旅途良伴,我是音乐家忠实的教员。
  我是婴儿的一双慧眼,温存的母亲看见了,她就会跪下祈祷,歌唱赞美安拉的诗篇。
  我在亚当面前变成了夏娃,并且征服了他;我以女友的身份去见所罗门,把他变成了智者和诗人。
  我向海伦嫣然一笑,特洛伊城就宣告失陷;我为克利奥佩屈拉女皇戴上王冠,欢乐就笼罩了尼罗河畔。
  我像命运之神:今天创造,明日就毁掉。我是安拉,让万物生长,也让万物遭到灭亡。
  我比紫罗兰的呼吸还要温柔,我比暴风雨还要凶猛。
  世人呵,我是真理!我是真理!也是你们所能理解的最美好的事物!
  注:“美丽的海伦”是希腊神话中宙斯和丽达的女儿,斯巴达王麦尼劳斯的王后,以美丽著名。据神话传说,由于巴里斯诱拐了她,因而且引起了特洛伊战争。
  4.论美
  [英]弗兰西斯·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实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主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在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注:前两人是古罗马著名的皇帝,腓力普王是法国国王,爱德华四世是英格兰国王,阿尔西巴底斯是古希腊著名的美男子,伊斯梅尔是波斯国王,会武功。)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幽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何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行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三:[暾怎么读]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省邓州市,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
  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一、人物生平
  韩愈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韩愈是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韩愈3岁丧父,后随兄韩会贬官到广东潮州。兄死后,随嫂郑氏辗转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并关心政治,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
  唐贞元二年(786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府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着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着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着“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完成《顺宗实录》着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文化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二、主要成就
  政治主张
  韩愈在政治上主张天下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韩愈曾经因为进言佛骨一事,被贬潮州,后迁袁州,即今江西宜春,任袁州刺史。任职袁州期间,韩愈政绩卓越,并且培养了当时江西省的第一个状元。现宜春秀江中有一个沙洲,名为状元洲,传说就是当年学子读书之处。宜春城中最高山头建有状元楼,宜春市区有昌黎路,都是为了纪念韩愈的特别功绩。
  教育思想
  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不失为一位有创造性见解的教育家。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
  师说
  柳宗元曾赞叹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主要的有《师说》《进学解》和《杂说四马说》等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指出“人非生而知之”;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命题,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还提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至理名言,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韩愈这种识别人才与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思想,是孔子“举贤”、老子“尚贤”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封建贵族那种选人唯贵、用人为亲的腐朽思想进行的有力批判。
  文学成就
  他的古文众体兼备,举凡政论、表奏、书启、赠序、杂说、人物传记、祭文、墓志乃至传奇,无不擅长,可大致概括为论说与记叙两类。其论说文气势雄浑,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名篇如《谏迎佛骨表》、《原道》、《原毁》、《争臣论》、《师说》等;记叙文则爱憎分明,抒情性强,名篇如《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韩文雄奇奔放,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尤善锤炼词句,推陈出新,许多精辟词语已转为成语,至今仍保存在文学语言和人们的口语中。韩诗成就虽不如其散文,在中唐亦占有重要地位,对宋诗影响颇大。
  古文运动
  后人把他与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欧阳修、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并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2]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韩愈积极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苏轼据此称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文学创作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鲜明简炼,新颖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韩文风格雄健奔放,曲折自如。其散文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杂文,与论说文相比,杂文更为自由随便,或长或短,或庄或谐,文随事异,各当其用。如《进学解》通过设问设答的方式,反话正说,全文多用辞赋铺陈的手法排比对偶,行文轻松活泼。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嘲讽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等,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序文(即赠序),大都言简意赅,别出心裁,表现对现实社会的各种感慨,如《张中丞传后叙》、《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此外,韩愈还在传记、碑志中表现出状物叙事的杰出才能,如《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传记、抒情散文,韩愈的传记文继承《史记》传统,叙事中刻画人物,议论、抒情妥帖巧妙。《张中丞传后叙》是公认的名篇。他的抒情文中的《祭十二郎文》又是祭文中的千年绝调,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题楚昭王庙》等。
  三、人物轶事
  谏诤之路
  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地区大旱。韩愈查访发现,灾民流离失所,四处乞讨,关中饿殍遍地。目睹严重的灾情,韩愈痛心不已。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上报朝廷说,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这激起了韩愈的一腔怒火。他奋笔疾书,向皇上递交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反映真实情况,并请求减免这一地区的租税。韩愈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引起唐德宗的重视,反而在小人谗言之下被贬为连州阳山令。
  元和十四年(819年),早已被调回长安的韩愈又以一篇《论佛骨表》上疏直谏,对兴师动众、耗费巨资,掀起迎拜佛骨狂潮的宪宗加以劝诫。他在文章中恳请,将佛骨“投之于水火,永绝根本,以断天下后世的迷信疑惑”“此皆群臣之所未言,陛下之所未知者也”,“一切灾殃,由臣承担,上天鉴福,绝不怨悔”。可唐宪宗读后大为震惊,要对韩愈处以极刑。多亏一众官员为韩愈求情,他才幸免一死,被贬为潮州刺史。被贬后,韩愈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诗句,表达了他忠心进谏、一心为国为民的情怀。
  “文死谏,武死战”,这是中国古代为官者的最高境界。韩愈曾写道:“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可见,他的仕进理想就是做好一名谏官。要做好谏官,就不能怕得罪人——哪怕是皇帝。“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词。”虽然他最终并没能做成谏官,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信条。
  风流成性
  据传韩愈很纵欲,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壮阳药,古代的壮阳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于是韩愈听了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壮阳功效,可是这样吃多了还是使他死于此。宋人陶谷《清异录》上说:“昌黎公逾晚年颇亲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但是,“始亦见功,终致绝命”。
  四、作品一览
  晚春一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春雪一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二
  看雪乘清旦,无人坐独谣。
  拂花轻尚起,落地暖初销。
  已讶陵歌扇,还来伴舞腰。
  洒篁留密节,着柳送长条。
  入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
  遍阶怜可掬,满树戏成摇。
  江浪迎涛日,风毛纵猎朝。
  弄闲时细转,争急忽惊飘。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莫愁阴景促,夜色自相饶。
  春雪三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着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度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促为人

四:[暾怎么读]中考文言诗文复习妙法小贴士(二)

  2诵读时,怎样读准字音?
  诵读文言文,应特别注意三种“异读”(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
  (1)通假异读。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通假字跟本字的读音大多不同,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读其本字的音。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就不能读“shuō”,而应读“yuè”;这里的“说”通“悦”,愉快的意思。《桃花源记》里“便要还家”中的“要”,不读“yào”,而应读“yāo”;这里的“要”通“邀”,邀请的意思。
  (2)古音异读。古代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专有名词,凡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未作出规定的,我们仍应按传统的音去读。像“可汗问所欲”中的“可汗”,是对过去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呼,按古音应读“kèhán”。
  (3)破音异读。这是指通过改变字音的办法来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一种异读。如“骑”现在只用作动词,读“qí”,但文言文中它还常作名词用,读“jì”,表示骑马的人或战马,“翩翩两骑来是谁”与“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的“骑”都读“jì”。
  另外,文言文中有一些现在不常用的字,我们要仔细辨清字形,查明字音,切不可以形近字的音去替代,或者读“半边字”。如“及郡下,诣太守”的“诣”,应读“yì”,不能误读为“zhǐ”。
  3诵读时,怎样读好节奏?
  (1)古诗词的诵读节奏。
  五言绝句和律诗,每句一般可按“二、二、一”或“二、三”的节奏来朗读;七言绝句和律诗,每句一般可按“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节奏来朗读。当然了,有时要结合意义来划分诗句的节奏,如“故人/具/鸡黍”。
  (2)文言散文的朗读节奏。
  诵读文言散文,确定停顿的主要依据是文句的意义,只有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我们才能做到不读破句(朗读时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就叫读破句)。如2008年江西省中考卷第9题,要求用“/”标出“力过数人而有谋略”一句的朗读停顿。该句概括桑怿的两个特点,一是力气大,二是有谋略,二者用“而”来连接,朗读停顿自然应标在“而”前。
  下面三种文言句的停顿容易读错,同学们应予以注意:
  ①名词用作状语时,充当状语的名词应同后面的谓语中心语连读。如“其一犬坐于前”就应读成“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犬”作状语,描绘“其一(狼)”坐的姿式。
  ②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是合成词,在文言中则是两个单音词,诵读时中间应有停顿。如“今齐地方千里”一句中,“地方”就不能连读,必须分开。“地”跟“齐”连读,作句子主语;“方”跟“千里”连读,作句子谓语。
  ③句首的一些虚词,往往起着领起全句的作用,我们在诵读时,应在其后有所停顿。像“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就应读成“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五:[暾怎么读]写人的作文:怎么读;怎么写;怎么学_2000字

怎么读 
 
1
方法点拨:写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道德品质及思想感情。在这类文章阅读中,要注意人物描写,跟人物相关的事件,以及在这些事中表现出来的主人公的特点、性格、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信息。读懂写人类文章的前提是了解这类文章的内容结构。此类文章大多由两个基本成分构成:一是人物描写,二是事情叙述。人物描写使人物特点更突出;写事会使人物特点或思想品质体现得更加鲜明。
1.分析内容,总结人物特点
通过分析解读时间爱你中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神态以及环境的等来体会人物特点。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2.抓关键字、词、句,体会文章中心思想
在阅读写人文章时,还要看一看作者是通过写什么事情来表现人物的,想一想所写事情的侧重点在哪里,它对表现人物特点有什么好处等等。另外,有些文章能够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的桔子或词语,阅读时只要找到这些关键句子或词语,就能比较容易领悟文章的中心。
强化训练
我的趣爸爸
提起我的爸爸,就一个字--趣。
爸爸的长相趣:乌黑的头发,炯炯有神的小眼睛,高耸的鼻子,能说会道的嘴巴,在鼻子与嘴巴的交界处还有两撇小胡子呢!
爸爸的动作趣:有一次,电视上有一位女明星正在跳拉丁舞,我们都被那优美的舞姿陶醉了,只有爸爸不屑一顾地说:“这有什么难得,看我的吧!”说罢,便扭着屁股“翩翩起舞”起来。爸爸那撅着屁股的样子,简直跟唐老鸭一样,笑得我把刚喝下去的茶都喷了出来。妹妹则笑得坐在地上捂着肚子直叫痛。因此哦我们给爸爸起了个绰号--“唐先生”。
爸爸的语言趣:有一次,爸爸不知怎么惹妈妈生气了,不管爸爸说什么,妈妈都不理。于是,爸爸把手往妈妈肩膀上一搭,奶声奶气地说:“娘子,你这么大了还耍小孩脾气吗?”说着,还扮了个鬼脸,弄得妈妈“扑哧”一声笑了。
以爸爸“三趣”的条件,不当笑星真是浪费了,你说是不是?
1.组词。
陶   陶冶       脾   脾气       淘   淘气      卑   卑微               
2.造句。
炯炯有神 弟弟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爸爸的有趣之处?
文章从长相、动作、语言三方面写出了爸爸的有趣之处。
                   
4.把文章最后一句话换一种说法。
我看,以爸爸“三趣”的条件,不当笑星真是浪费了!

怎么写 
 
2
方法点拨:要写好人物,就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选取典型的事例,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为加以细致的刻画,这样才会将人物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使人物栩栩如生。
1.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
外貌,是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外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观察,写出人物外貌最有特点的地方。
(1)人物的身材。人物的身材是很显眼的,高矮胖瘦,一看就知道。但描写的时候还要注意到特别的地方和语言的生动性,要用上平日里积累的好词好句。
例如:这位解放军叔叔像秋天原野上的一颗白杨,身材魁梧挺拔,透出一种健壮的美。
(2)人物的五官。五官往往是外貌描写的重点部位。要留心观察,写出人物的特点。
例如:妹妹有着一张圆圆的脸蛋儿,一双水灵灵的会说话的大眼睛。
(3)人物的衣着打扮。人物的衣着打扮往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身份、职业和气质。所以衣着打扮也是写出人物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她一头卷发披在肩上,穿着红色背带裙,看起来像个洋娃娃。
2.细致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和表情
人的脸是心情的“晴雨表”,生动地再现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则可以恰当地反映出人物的情绪与心理。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流露,因此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身份,能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同时要把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行为表现出来,用词要准确、恰当。
例如:雨来还是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芦苇,向岸上的人问道:“鬼子走了?”
3.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
要把人物形象写得丰满,就要选取典型事例。写作时,我们可以把要写的事例列出来,看看哪些事例最能突出人物品质、精神、性格特点,用比较法筛选出最能突出人物形象的事例。
例如:小峰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每次下雪,小峰都去帮李奶奶扫雪。
范文详解
胆小的我
我是一个胆小的女孩。说起我胆子小,那事可多了。
我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可是遇到可怕的镜头时,我都不敢看。有一次,我看《哆啦A梦》,里面有一只大鳄鱼长着大大的嘴巴,露出尖利的牙齿,突然从水中冒出来,要吃一个小女孩,吓得我大叫一声,赶忙把眼睛蒙住,心“怦怦”地跳个不停。就连晚上睡觉也梦见了那条可怕的大鳄鱼,我只好把妈妈喊来陪我睡到天亮。
去年教师节,我给老师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物。晚上睡觉前,我怕第二天忘记带礼物,把礼物放在了一个明显的地方。可第二天早上,我又不敢送了,就故意给“忘了”。到了学校看见很多同学高高兴兴地把礼物送给老师,老师高高兴兴地接过同学们送的礼物。看到这些,我非常后悔,也非常羡慕他们的勇敢,心想,下次教师节我一定送给老师一个礼物。
我一定要改掉胆小的毛病,变得勇敢些!
积累•借鉴•运用
本文作者选取了两个具体事例表现了自己胆小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佳学习点
☆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本文通过“我”看完《哆啦A梦》里的鳄鱼后不敢自己睡觉,要妈妈陪吗“我”睡到天亮和“我”为老师准备好礼物却不敢送给老师两件事,表现了自己胆小的特点。
☆前后呼应:开篇写了自己胆小的特点,结尾“我一定要改掉胆小的毛病,变得勇敢些!”前后呼应,升华了感情。

怎么学 
 
3
学积累
妩媚、羞涩、腼腆、冷酷、坚毅、傲慢、疲惫、爱怜、亲切、勤劳、成熟、滋润、抚慰、叮咛、嘱咐、港湾、奉献、威武、高达、瘦弱、厉害、责任、忠厚、沉默、忧虑、孝顺、爽朗、畅快、豪爽、豪放、恼怒、气愤、消沉、失落、开朗、期望、希望、夙愿、舒坦、宽心、懒惰、乐观、美丽、随和、风趣、幽默、健壮、结实、挺拔、魁梧、冷峻、慈母、慈爱
闻名遐迩、滔滔不绝、头头是道、落落大方、眉飞色舞、喜笑颜开、小巧玲珑、若隐若现、栩栩如生、成千上万、唯妙唯俏、多多益善、虎背熊腰、身宽腰阔、仪态万方、大腹便便、不修边幅、西装革履、衣冠楚楚、以身作则、淳淳教导、语重心长、天伦之乐、一本正经、勤俭持家、沉默寡言、愁眉苦脸、神态自若、暴跳如雷、怒发冲冠
学运用
1.以“我给家人画张像”为题写一个片断。运用人物外貌描写方法,准确简洁地描写出人物的形象。
2.仿造例文的描写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的外貌。
我有个小弟弟,今年只有一岁半。他顽皮可爱,有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长得白白胖胖。一笑起来,就眯着眼睛,胖胖的小手捂住嘴,“咯咯”地笑个不停,特别可爱。 

六:[暾怎么读]母爱_900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每当读起这一首诗的时候,我便想起妈妈对我的教导,因为是这一首诗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到了现在我仍历历在目……
  那是一年前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们学校正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要求每班派一位同学去比赛,当时老师竟选我去参加比赛。我心里是既高兴又害怕。老师给我的诵读题目居然是《游子吟》我吓了一跳,因为我感觉自从我的10岁生日蜡烛熄灭后,妈妈对我的关心渐渐冷淡了。没感情我怎么讲得好呀?我的心里害怕和担心越来越加深了。
  我每次练习的时候总是发挥不了我的水平,特别是最后一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的时候,我根本都不知道怎么读。这几天我老是愁眉苦脸的。以前连我咳嗽一声都担心得不得了的妈妈,却一点儿也没有发现我这几天的变化,对我漠不关心,以前的妈妈可是伴随在我的左右帮助我,教导我。我常常都躲在我自己的被窝里偷偷哭泣。
  过了几天,“诵读经典”在学校拉开帷幕。我浑身发抖,我害怕我这次诵读不好被老师批评,受同学们的责骂。因为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该怎么读。当我要从口袋里拿出红领巾要带时,无意中拿出了妈妈给我的一张小纸条,上面写到:“琦儿,当你走向学校的时候,我看得出你在发抖。你肯定会埋怨我没有给你教导,但是琦儿你想一想,你长大后,还能像现在这样依赖妈妈吗?
  相信我,琦儿,雏鹰始终要飞翔的。你的妈妈。”我看完之后心中有了底,因为我知道怎样读最后一句了。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我都想了起来,包括伟大的母爱,当我念到最后一句的时候,发挥了我一直隐藏在心里十几年的潜能。我的诵读在观众的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有的同学连手掌都拍红了。还在为我鼓掌。最后,当评委一致说我是第一名的时候,同学们都涌到我身边来跟我分享成功的喜悦。此时此刻我虽然沉浸在欢乐中,但是我现在想的是妈妈,因为是妈妈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给了我信心。我现在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对您说一句话:“谢谢您,妈妈。雏鹰终于脱离了您的关心与呵护,雏鹰长大了,雏鹰要飞翔了。”
  在幸福中,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永久这样下去,可是现在我不这样想了,我现在要的是自己奋斗,只有自己种的果实才是最甜的,因为为了这个结果我付出了汗水。
 

七:[暾怎么读]读《红楼梦》有感——又话林妹妹_1500字


  《红楼梦》,以前胡乱地翻过几次,今又重读,竟发现自己愈来愈对林妹妹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刚开始时,对林妹妹的哭哭啼啼和抽咽感到不可理喻,多少也算个大家闺秀,何必为了一丁点的小事而伤心流泪呢?真是太小家子气了,与宝钗相比更是没了大家闺秀应有的风度和气质。见到她,总让人觉得压抑和沉闷。难道这就是她所谓的“抑郁美”吗?
  慢慢的,我被她出色的才华而吃惊。她满腹的才华,吟诗作对无人能及;她的身世和她顽强的性子,更有她的天真、纯洁……
  她的身世也令人同情,虽说也出生在官府之家,但自幼体弱多病,出不了门,小小的年纪竟在药中泡大,本来就虚弱多病的身子更加虚弱,也许是“独生女”,父母对这个“掌上明珠”爱之又爱。家庭的规矩、礼仪比那些大家闺秀们差了些,但这更显示出她与众不同的性格,显示出她的无所顾忌和她的处处谨慎。
  黛玉的文学,吟诗作文和聪慧是无人能及的,但是面对宝玉的玩世不恭、不知上进,她非但没有责怪的意思,反而大加袒护。其实,她是不喜欢礼教束缚的家庭,对宝玉的玩世不恭大加赞赏,这应该是宝玉和黛玉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宝玉他们彼此终于觅的一知音。在所有人都劝宝玉努力学习,考取功名时,黛玉却显示出对功名的唾弃。在她柔弱的外表里面,却带着对旧封建的科举功名的鄙视和唾弃。我最佩服她这一点!
  虽然黛玉对宝玉的不考功名欣赏,可她却耐心的教香菱吟诗,教给香菱知识。她并不反对知识和文学,只是厌恶功名罢了。她细心、耐心、全心地教香菱吟诗,为的是让姐妹们摆脱命运,谁能够和她相比呢?没有认的!
  再说说她的纯洁和不着一丝心机。林妹妹读《西厢记》,这在当时酸的上是一本禁书,特别是对于大家闺秀来说,更是不能读。林妹妹根本没想这么多,她读《西厢记》是带着对张生和崔莺莺执着爱情的崇拜来读的,是欣赏其间的美。宝姐姐批评“林妹妹怎么读这样的书呢?我告诉老太太去。”宝钗在黛玉心中落下了好姐姐的形象。可宝姐姐呢?真的好吗?她处处留下端庄贤惠的美名,可是在偷听别人说话被别人发现时却说“林妹妹刚走过来。”以此来诬陷林妹妹。这到可怜了林妹妹,找不到知己,没人能倾听她的话,也只有和宝玉能谈得来,便经常在他面前耍小性子。
  林妹妹好值的同情,只身来到贾府,在这里孤苦伶仃,寄人篱下,什么事都要处处小心,处处观察别人,恐怕别人笑话她,说她不懂规矩。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弱小的神经时刻在

八:[暾怎么读]读《质量和效率:小学数学课堂的生命线》有感_2000字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成师附小周琨
  当"课程标准"推进过程中的关注点逐渐从热热闹闹的形式回归到实实在在的本质时,当更多的人以一种冷静的眼光审视"课标"时,我们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心也逐渐从丰富多彩的环节转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上来."课堂教学的实效主要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其中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然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否有效首先是看探究或合作的问题能否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是否有价值.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探究的出发点.学生只有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成长,明智,聪慧起来.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天地中联想,创造,也许正是数学教学的要义.
  "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借数学问题的魅力引发学生探究的需要,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探究数学知识注入活力".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如何设计形成问题如何有效地呈现问题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必须精心思考和策划的.我们在具体数学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课程设置的数学知识这条主线,以具体的数学知识特点以及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特点为依据,对教材内容合理地进行二度开发,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精,问在关键处,新旧知识转折处,即把学生的思路接到其"最近发展区"内.要在难点,疑点处设问,使学生不断感到刺激信息的新鲜,不断产生探索的乐趣.
  切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片段一:在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一课,屏幕上出示了一则公告:我校将于2006年3月搬迁至学道街12号.祝愿同学们在新校区愉快的学习和生活.师问:"看了这则公告,你最想了解什么"学生回答:环境,位置,大小——面积.接着问:"猜猜看,新校园的土地是什么形状的"学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不规则图形.
  评价:一开课就将学生引向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学校搬迁.一则公告便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老师将顺势把环节引向了对旧知识的复习.
  教学片段二:在学习"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时,课前我布置了调查活动"人体所含什么物质最多所占人体的比重是多少".在课上学生宣布调查结果"人体所含水分占体重的4/5".师问:"根据这个条件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联想到许多信息:把人的体重看成单位"1";其他成分占1/5;如果把体重看成5份,水份占了四份;体重是所含水份的5/4……接着老师要求根据这个条件,自己再补充条件,提出问题请大家合作解决.于是学生提出了"一个小学生体重30公斤,问所含水分有多重"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所含水分24千克,问这个人有多重"的除法应用题.
  评价:从课前调查到课堂联想再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孩子们总结时说:"没想到人体科学知识也与数学有着这么紧密的联系,生活真是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数学知识来源与客观世界,现实生活中无处不蕴涵着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结合学生的操作活动提出问题,揭示本质.
  教学片段三:在《角的初步认识》一课,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角的大小与边无关,与角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是比较抽象,学起来有些困难.于是在教学中,学生人手一个活动角,师问:玩一玩,变一变,与同桌比一比谁的角大并说说自己的发现:怎样的情况下,角会变大;怎样的情况下,角就会变小.这一切是谁在作怪最后,通过学生讨论,实践操作很顺利得到了结论.
  评价:用设问开导,结合学生的操作,巧妙地展现了角的本质属性,学生颇有感受.
  通过"头脑风暴",创设学生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
  教学片段四:《比的意义》一课中,出示镜框图:长5分米,宽3分米,要求学生比较镜框的长和宽,并提出问题.生提问:长比宽长多少宽比长短多少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对学生的问题分类后引出课题"比".紧接着师问:关于"比",你们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什么是比谁和谁比怎么比比如何读,写怎么求比比与除法有关系吗师说:"同学们,你能独立帮助我们解答以上问题吗"几分钟的自学,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和组际之间的交流,联系了大量的实际事例,认识了比.
  评价:以问引问,给学生创设了探究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并依靠个人的力量一时难以解决或个人思路局限时,组织学生讨论,鼓励他们自由交换对问题的理解,能相互启迪,引发联想,激发灵感.
  当学生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对问题正确表征并主动激活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必能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全面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waiyukaoshi/12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