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博思】

第一篇仙道之主:反经正论十六

正论十六 百家争鸣,各有道理,也各有弊端,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就相异。
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到真实客观的结论。
【经文】
[议曰:“反经”、“是非”、“适变”三篇,虽博辩利害,然其弊流遁漫,羡无所归。故作“正论”以质之。]
【译文】
[“反经”、“是非”、“适变”三篇论文虽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论证,陈述了各家各派学说的利弊,然而不足之处是对某些问题元暇顾及,有的阐述也比较散漫,使人有无所适从之感。因此作这篇“正论”作为补充,以使论述进一步充实完善。]
【经文】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导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
[司马谈曰:“《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是非,故长于理人也。”]
故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也。
[子夏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太史公曰:“《大雅》言王公大人,而德逮黎庶,《小雅》讥小己之得失,其流及上。所言虽殊,其合德一也。”晋时王政陵迟,南阳鲁褒著《钱神论》,吴郡蔡洪作《孤愤》。前史以为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此之谓也。]
【译文】
孔子说:“《礼记》、《诗经》、《乐经》、《尚书》、《周易》和《春秋》这六种文史著作虽然内容不同,但其教育人民、讲求政治的目的却是一致的。《礼》可以用来规范人的行为,《乐》可以培养平和纯洁的心志,《书》用来指导为人处事,《诗》用来表达情意,《易》用来预测神奇的变化,《春秋》用来明辨道义。”
[司马谈说:“《周易》是阐明天地、阴阳、四时与五行之原理的,所以以变化见长;《礼记》是阐述伦理道德的,所以注重于行为;《尚书》记叙的是尧舜禹三代的事迹,故以政治见长;《诗经》记载山川、溪谷、禽兽、草木、雌雄,故长于风土民情;《乐经》论述音乐,因而以和谐为主题;《春秋》辨正是非,因此以说理明心见长。”]
所以说,到了一个国家,很容易感觉出这个国家是用什么来教化民众的。
如果民风纯朴敦厚,这是《诗》教的结果;民众通达事理,有远见卓识,是《书》教的结果;心胸大度,平易善良,是《乐》教的结果;心志纯洁,见识精微,是《易》教的结果;恭敬俭朴,谦逊庄重,是《礼》教的结果;善于言辞,言简义赅,是《春秋》教化的结果。因此,失去《诗》教,人则愚昧;失去《书》教,则多诬陷不实之言;失去《乐》教,浮奢淫逸;失去《易》教,民众则狡猾邪恶;失去《礼》教,社会风气则浮躁不安;失去《春秋》的教导,朝野秩序混乱。民风温和敦厚而不愚昧,这是由于深受《诗经》薰陶教育的结果。
[子夏说:“不同的声调艺术化之后,就是音乐。盛世的音乐安祥而和乐,由此可以推知这个国家的政治一定非常和祥;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其政治则乖戾异常;亡国之音悲伦而忧思,这个国家的人民一定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没有比《诗》更切近了。”
太史公说:“《诗·大雅》说的是王公大人的事情,但其旨意却在于用德性来教化百姓,《诗·小雅》是通过讥刺小我的利弊得失,而使它的内在含义影响上层统治者。它们所说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它们合乎仁德的宗旨却是一致的。”晋时王政衰微,南阳的鲁褒写了《钱神论》,吴郡的蔡洪写了《孤愤》。从前的史书认为‘乱世之音怨而怒,其政乖’,这些著作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经文】
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也《书》著帝王之道,典谟训诰誓命之文,三千之徒并受其义也]。
广博易良而不奢,财深于《乐》也。
[《乐》书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其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心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相通。官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五音不乱,则无沾滞之音矣。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臣坏;角乱则忧,其人怨;徵乱则哀,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五音皆乱则诬佚相陵,谓之慢。如此,国灭亡无日矣。夫上古明王举乐者,非以娱心快意,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宫动脾而和正圣,商动肺而和正义,角动肝而和正仁,徵动心而和正礼,羽动肾而和正智。故闻宫音者,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者,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者,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者,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者,使人整齐而好礼。夫礼由外入,乐自内出。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故君子终日言而邪僻无由入也。”
班固曰:“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人心,其感人也深。故先王著其教焉。夫人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故纤微憔悴之音作,而民思忧;阐谐慢易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厉猛奋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正诚之音作,而民肃静;宽裕顺和之音作,而民慈爱;流僻邪散之音作,而民yín乱(版 权所有 e w eny an. co m 易 文言 网)。先王耻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导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足以感人之善心,而不使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吕氏春秋》曰:“亡国戮人,非无乐也,其乐不乐。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舞也。乱世之乐,有似于此。”范晔曰:“夫钟鼓,非乐之本,而器不可去:三牲,非孝之主,而养不可废。夫存器而亡本,乐之失也。调气而和声,乐之盛也。崇养以伤,行孝之累也。行孝以致养,孝之大也。”
议曰:东方角主仁;南方徵主礼;中央宫主信;西方商主义;北方羽主智。此常理也。今太史公以为:徵动心而和正智,羽动肾而和正礼。则以徵主智,羽主礼,与旧例乖殊。故非未学所能详也。]
【译文】
民众如果既通达事理,有远见卓识,诚实正直,这是对《书》教深切领会的结果[《书》阐述帝王的治世之道,其中都典谟、训诰、誓命之类的文章,孔子的三千弟子都很精通其中的教义]。心胸大度、平易善良而不骄奢淫逸,这是对《乐》教领会深刻的结果。
[《乐经》说:“大凡乐音都是由于人心有所感而发。感情萌动于内心,就表现为声音,声音组成一定的曲调后就是音乐。盛世的音乐安祥而和乐,由此可以推知这个国家的政治一定非常和祥;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其政治则乖戾异常;亡国之音悲怆而忧思,这个国家的人民一定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音乐往往和政治的兴衰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五音中的宫调低沉稳建,就象统领天下的君王;商调比较刚正坚实,就象分管政务的文武百官;角调柔和适中,就象人民大众;徵调细腻轻扬,就象纷繁的事务;羽调轻松高昂,就象宇宙万物。如果这五种音调谐和统一,就没有滞涩杂乱的音调出现。如果宫音散乱,则流于荒漫,说明国君骄纵;商音散乱,则流于邪僻,说明臣子败坏;角音混乱,则流于抑郁,说明民众怨忿;徵音散乱,则流于哀怨,说明人民过分勤苦;羽音散乱,则流于危亡,说明财物匮乏。如果五音全部混乱失调,相互干扰抵触,这叫轻漫,那么国家的灭亡大概就没有几天了。上古圣明的国君提倡音乐的本意,并不是为使自己赏心快意,满足感官的享受,而是希望借此激荡血脉,振奋精神,从而和谐调整人心。五音与人的情xìng息(版权 所 有 e w e ny an .c om 易 文 言 网)息相通。宫音与脾与信,宫音与肺与义,角音与肝与仁,徵音与心与礼,羽音与肾与智一一对应,当五音发起时,会与其相应的五脏发生感应,并对信、义、仁、礼、智发生作用,从而对人的思想情绪给予调和与净化。所以听到宫音,会使人心情温柔舒畅,胸襟开阔;听到商音,会使人刚正不阿,向往正义;听到角音,会使人恻隐怜悯,待人温和;听到徵音,会使人乐善好施,宽厚爱人;听到羽音,会使人庄严穆,彬彬有礼。礼是对外在行为的约束,进而深入心里去调和情志;音乐则是由于内心情志的感应,进而向外扩展来影响人的行为举止。所以圣明的君王一定要人耳听雅正和颂赞的音乐,目睹庄严肃穆的礼仪,走路仪表恭敬,言谈不离仁义。所以君子即便整天不停地讲话,然而邪僻不正的思想感情永远没有机会污染他的心灵。”
班固说:“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音乐可以使人心地善良,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所以古代的帝王都很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人有血气心智的情性,可是哀乐喜怒却没有常规。人受到音乐的感染,心有所动,就要通过情感流露出来。因此,当轻柔伤感的音乐发起时,听众就会悲伤忧愁;当平和舒缓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感到安乐康泰;当粗犷猛烈的音乐响时,听众就会有刚强坚毅的反应;当率真坦诚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向庄严肃穆;当宽裕祥和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显出慈爱的情态;当放纵邪辟的音乐响起时,听众就会受到淫荡骚乱的诱惑。古代的君王为淫荡的音乐而感到耻辱,所以制作了雅正、赞颂的音乐让人听。他们依据人的情性,遵循节律,以礼仪为其内容,注入蓬勃的生气,以伦理纲常的内涵来引导听众,不使阳刚之气任性发泄,不使阴柔之气郁积不散,使阴阳刚柔和畅而交融而后再用中正平和的乐音表现出来。这样,就能感召激发善心,而不使邪淫之情毒化人们的心灵。这就是先王创立音乐的根本出发点。”
《吕氏春秋》说:“国家灭亡或是行刑杀人,并不是没有音乐,然而这种音乐不会使人快乐。快要淹死的人,可能也会发出笑声;被判罪的人,也可能要唱歌;发狂的人,也会舞蹈。乱世的音乐,和这三种人的歌舞很有点相似之处。”范晔说:“钟鼓不是音乐的本质,但是乐器离不了钟鼓;猪牛羊不是用以表示孝敬的主要东西,然而瞻养双亲却不能没有它们。只看重乐器的重要性而忘记了音乐的根本目的,音乐就失去了意义。用和谐的韵律来协调内心的气质,这才是音乐的盛事。因为崇尚瞻养老人而伤害了双亲,反而是受了不能正确理解孝道的拖累。履行孝道而又能合理抚养老人,这才是最大的孝。”
东方、角音与仁、南方、徵音与礼,中央、宫音与信,西方、商音与义,北方、羽音与智——各各相应,这是乐理之常识。司马迁却认为徵音与心、智相应,羽音与肾、礼相应。这与旧例不符。这不是未流学者所能参详的。]
【经文】
洁净精徵而不贱,则深于《易》也[《易》之精徵,爱恶相攻,远近相取,则不能容人近相害之]。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也。
[太史公曰:“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人也。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耳乐钟磬,为之调谐八音以荡其心;口甘五味,为之庶羞酸咸以致其美;情好珍善,为之琢磨圭璧以通其意。故大路越席,皮弁布裳,朱弦洞越,大羹玄酒,所以防其淫佚,救其凋敝。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适宜,物有节文。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遂备三归。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自子夏,门人之高弟也,犹云‘出见纷华盛丽而悦入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决’,而况中庸以下,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俗乎?孔子必正名,于卫所居不合。
岂不哀哉!”
班固曰:“人涵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天禀其性而不节也,圣人能为之节而不能绝也。故象天地而制礼乐,所以通神明,立人伦,正情性,节万事也。人性有男女之情,妒忌之别,为制婚姻之礼;有接长幼之序,为制乡饮之礼;有哀死思远之情,为制丧祭之礼;有尊尊敬上之心,为制朝觐之礼。哀有哭踊之节,乐有歌舞之容,正人足以副其诚,邪人足以防其失。
故婚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僻之罪多;乡饮之礼废,则长幼之序乱,而争斗之犹烦;丧祭之礼废,则骨肉之恩薄,而背死忘生者众;朝聘之礼废,则君臣之位失,而侵凌之渐起。故孔子曰:‘安上治人,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译文】
心志纯洁,见识精微而不邪恶,这是对《周易》深刻领会的结果[《周易》奥妙精微,爱与恶此进彼退,从遥远与近身的天地万物都有所吸取,不让人过于亲近以致互相伤害]。
恭敬俭朴,谦逊庄重而不浮躁,这是对《礼》教领会深刻的结果。
[太史公说:“我曾到过秦代掌管礼仪的大行官署,在那里考察了夏、商、周三代礼制的相沿变革,才真正明白了自古以来依据人情制定礼法,必须依照人性规定各种行为规范。人情道理千头万绪,要把这些事情安排好,就需要有规矩贯穿于其中的各个方面,用仁义道德诱导人们上进向善,用刑罚规范约束邪恶行为,由此使德行高尚者地位尊贵,使爵禄厚重者蒙受恩宠。用这些手段来统一天下,治理万民。人们的身体既然喜欢乘坐车马,那就在车身和车辕上涂绘金色纹饰;既然眼睛喜欢缤纷的五色,就在衣服上制作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来美化仪容;既然耳朵喜欢美妙动听的声音,就调和金石丝竹来振奋人的精神;口舌喜欢品尝多种美味,就制作了形形色色的美味佳肴;人之常情是都喜欢珍奇美物,于是就打磨圭璧玉器来满足人们好奇的心理。古代贤王祭天所用的大车,只铺一块不收边的席子;上朝的服饰也不过是鹿皮做的王冕,白色质料的衣裳;欣赏音乐,乐器也不过是朱红丝弦和低部有孔的瑟而已;祭祀的祭品,也只是没有调料的肉汤和水酒而已。其用意在于防止淫佚奢侈,补救由于过分奢华而造成的弊病。因此上至朝廷君臣的尊卑贵贱的秩序,下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事事都有分寸,物物都有节制,这就是礼教维系社会秩序的功效。自从周王室衰微之后,礼乐制度都被废弃破坏,君臣上下,无不超越了自身应有的限度。譬如管仲的家,富贵可与诸侯相比,娶了三姓之女。循规蹈矩,坚守止道的人常受欺侮,奢华腐败、僭越礼制的却被认为是显贵荣耀。拿子夏来说,他是孔子最优秀的弟子,尚且还说‘当我在外面看到社会上的繁华瑰丽时,心里很喜欢,可当我回来听了先生的教导,心里也很高兴,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常在我心里交战,可又往往无法取舍判断。’子夏尚且如此,何况那些中等品质以卜的人,受不良教化的影响,能不被腐化的社会风气征服吗?孔子说:
‘必须端正名分。’可是他在卫国与当权者的主张格格不入。岂不令人悲痛!”
班固说:“人吸收了天地间的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的情感,先天而成的人性不能节制,圣人能找到办法加以节制,可是圣人不能灭绝人性。效法自然规律制定礼乐制度,目的就是为了通神明,立人伦,修正人的情性,节制人事使之恰当适中。人性有男女之情,有生来的妒嫉,因而制定婚姻的礼仪来规范它;有交接之道和长幼之序,因而制订宴饮的礼仪;有哀悼死者、思念远方亲人的人之常情,因而制订丧礼和祭祀;有尊重长者、效忠国君之心,因而制定朝拜觐见的礼制。悲痛时有哭泣顿足的节奏,高兴时有载歌载舞的举动,使雅正之人能名符其实,邪僻之人防止失常。因此说,婚姻的礼法废弃了,夫妇关系就有苦难,犯yín乱(版 权所有 e w eny an. co m 易 文言 网)罪的人就会增加;宴饮的礼仪废弃了,长幼之序就会混乱,争斗的事件就会频繁;丧礼、祭祀的礼仪废弃了,骨肉之情就会淡薄,不热爱生活的人就会大量出现;朝拜礼聘的规矩废弃了,君臣的地位就会颠倒,犯上作乱的事件就会发生。所以孔子说:‘安定朝纲,治理天下,没有比礼制更好的了;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了。所谓以谦恭礼让治理天下,指的就是礼乐啊!’”]
【经文】
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也。
[壶遂曰:“昔孔子何为作《春秋》哉?”
太史公曰:“余闻之董生曰:‘由周道衰微,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代,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拨乱代反之正道,莫近于《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察其所以,皆失其本也。”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保其社稷者,不旷守职,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伏羲至纯厚,作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汉兴以来,至明天子,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独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之耻也;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掌其官,废明圣,罪莫大焉。余所谓述,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译文】
善于言辞,言简义赅而秩序不乱,这是对《春秋》体会深刻的结果。
[上大夫壶遂问司马迁:“当初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太史公回答说:“我听董仲舒先生说:‘周朝的王道衰微时,孔子正作鲁国的司寇,想振兴王道。可是诸侯陷害他,大夫阻挠他。孔子知道再说也没有用处,自己的主张在当时不会被采纳。于是便把自己的是非褒贬寓于作《春秋》所记的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之中,作为天下的准则。他贬斥僭礼的诸侯,声讨犯上的大夫,只不过是为了实行上道罢了。’孔子说:‘我想与其用空洞的说教去教育别人,还不如记载具体历史事件,因事见义,更为深切显明。’《春秋》一书,上能阐明三王之道,下能分辨人事的伦理纲常,判别嫌疑,明辨是非,论定犹豫难决之事,表彰善良,贬斥邪恶,尊重贤能,蔑视不肖。保存亡国的史迹,接续断绝的世系,弥补残缺,振兴衰废,这些都是王道的要点。拨乱反正,没有比《春秋》更适用的了。在《春秋》中,记载有三十六起弑君事件和五十二起亡国事件,至于诸候流亡国外不能保住社稷的,不计其数。考察其原因,都是因为丧失了礼义为一为君治国的根本。”
壶遂说:“孔子那个时代,上无贤明的君主,下面的臣子又不被重用,所以才作《春秋》,留下议论,以便判断礼义,作为统一的王法。如今先生上遇贤明的天子,当官任职,上下各得其所,先生还要著书立说,想要阐明什么呢?”
太史公说:“啊啊!不不!我听父亲说:‘伏羲最为淳厚,他作了《易经》的八卦。尧舜的盛德,记载在《尚书》里,礼乐由此而兴。商汤、周武王功业兴隆,受到诗人的歌颂。《春秋》扬善抑恶,推崇夏、商、周三代盛德,褒扬周王室,不仅仅是讽刺而已。’汉朝开国以来,到现在的圣明天子,承受天命,朝野上下充满肃穆清和的气氛,天子的思泽滋润无边,文武百官大力颂扬天子的盛德,总觉得不能表达自己的全部心意。况且天下有贤能的人如果得不到重用,那是国君的耻辱;如果主上圣明而其恩德得不到传扬,则是主管官员的过错。何况我专管史籍,如果不去记载明君的功德,这是莫大的罪过。我只不过是记述历史,并不是什么著作呀,而你却拿它与《春秋》相比,这就不对了。”]
【经文】
自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战国纵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散乱矣。
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崇师仲尼,此其最高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僻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此僻儒之患也。
[司马谈曰:“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叙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夫儒者,以‘六艺’为法,经传以千万,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叙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勿能易也。”
范晔曰:“夫游庠序,服儒衣,所谈者仁义,所传者,圣法也。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自桓、灵之间,朝纲日陵,国隙屡启,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而刚强之臣息其窥盗之谋,豪俊之夫,屈于鄙生之议者,民诵先王之言也,下畏逆顺之势也。至如张温、皇甫嵩之徒,功定天下之半,声驰四海之表,俯仰顾盼,则大业移矣,犹鞠躬昏主之下,狼狈折礼之命,散成兵就绳约而无悔心者,斯岂非学者之效乎?故先师褒励学者之功笃矣。”]
【译文】
自从孔丘去世后,他的精微要妙的言论就断绝了,孔子的七十位弟子去世后,儒家的要旨就乖乱不堪了。战国时形势纵横交错,造成真伪分争的局面,诸子百家的学说纷然杂乱。
儒家,大都出自主管教化的司徒之官,辅佐君主,和顺阴阳,昌明教化。
儒家的信徒在偏读六部经典,注重仁义道德品质的修养之际,师法尧舜,效法文王、武王,尊孔子为宗师,这是儒家的高明之处。然而迷惑的人偏持一端,已经失去了儒学的精妙的精神,不守正统的人又随时代的变迁加以贬低或抬高,从而背离了儒家之道的本旨,也有用儒家学说晔众取宠独树一帜的。
这都是浅薄的儒士所带来的祸患。
[司马谈说:“儒家学说广博而缺乏要领,用力虽多而收效甚微,因此它所提倡的难以照办。但是他们制定的君臣父子之间的礼仪,夫妻长幼之间的区别,是不能更改的。儒家把‘六艺’作为准则,《六经》除经文本身外,加上以后的传注和说解文字不下千万,就是祖孙三代世守一经,也无法精通它的学说,一辈子也不能完全通晓它的礼制。所以说儒学‘广博而缺乏要领,用力虽多而收效甚微’。可是分别君臣父子之间的礼数,区别夫妇长幼尊卑的次秩,任哪一家也不能更改。”
范晔说:“身着儒衣,游学求教,经常谈论的内容不离仁义,先生所传授的,都是圣人的思想。所以人人学习到的是君臣父子的纲常,家家都知道改邪归正的方法。自汉桓帝和汉灵帝以来,朝纲逐渐被破坏,国内的矛盾频频暴发,中等才智以下的人臣,没有不知道国家所以分崩离析之原因的,然而刚正不阿的大臣也只能做到识破心怀不轨的奸贼的阴谋罢了。胸怀大志的英雄豪杰,屈从于卑鄙浅薄之儒生的谬论,而人民只会复述开国之君的教导,身处乡野,只能屈从反动的潮流,苟且偷生。至于张温、皇甫嵩之流,也只是使国家的半壁江山稍有安定,名声却远播四海,俯仰顾盼之间,天下又风云变幻,功业风流云散。即便国家处在这样一种乱世英雄起四方的动荡时局中,全国臣民仍然忠心耿耿地维护着昏君的政体,处境尬尴地奉行君命,收集残兵败将,遵守各路豪杰的讨贼盟约,毫无悔恨,这难道不是儒学的功效在起作用吗?
由此可见,前辈尊师们鼓舞激励后世学生们的功劳,实在是太忠诚不渝了!”
【经文】
道家者,盖出于史官,历纪成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者之术也。合于尧之克让,《易》之谦谦,此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乐,兼弃仁义,独任清虚,何以为治?此道家之弊也。
[司马谈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夫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故日圣人不朽,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因者,君之纲,君臣并至,使自明也。”]
【译文】
道家大都是从史官中分离出来的,他们经历、记载了历代的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懂得执政的要点和根本,清静无为,善守本性,坚持卑下柔弱,为的是保持自己的本来面目。他们把这一原则作为君临天下、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道家的精神与尧的克已谦让、《周易》的谦恭十分吻合,这是道家的长处。等到后世放浪形骸的狂土模仿道家的做法,便抛弃了礼乐制度的束缚,同时抛弃了仁义的原则,说只要清静虚无,就能治理天下。这是道家的流弊。
[司马谈说:“道家教人、形、精合一,言谈举止都要合乎无形的‘道’,认为物性自足,不必欲求。他们的学说,源本于阴阳四时的秩序,吸取了儒家和墨家的长处,名家和法家的精华,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事的变迁来待人处事,这样做则无处不适。道家学说旨趣简明而又易于把握,用力少而收效大。道家宣扬无为,又说无不为,其实际主张是很容易实行的,但是他们所讲的话,一般人却不易理解。他们的学术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顺应自然为实践原则,既没有一成不变的势态,也没有常居不动的形状,所以能彻底明白万物的实际情况。应付万物,既不抢先,也不居后,所以能够主宰万物。
法则的有无,顺应时势来确定;制度的兴废,根据事物的变化来决定。所以他们说:‘圣人之所以永垂不朽,是因为能牢牢把握住因时通变这个原则。’虚无是道家的核心,因循是帝王执政的纲领,君臣各尽其才,使他们各自都有自知之明,这才是统治天下的最高艺术。”]
【经文】
阴阳家者,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此阴阳之弊也。
[司马谈曰:“阴阳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忌。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之大经,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纪纲。故曰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汉书》曰:“天人之际,精

第二篇仙道之主:万物之主_400字

  在雨中,你可能会见到我的身影,但你会思考我是谁?当你回过神时,我可能已经不见了,你应该天真以为是幻觉。
  在你熟睡时,你可能会见到我的身影,但你会思考我是谁?当你醒来时,我可能已经消失了,你应该天真以为是梦。
  在灾难来临之际,你可能会见到我的身影,但你会思考我是谁?当你得救时,我可能已经回去了,你应该天真以为是幻觉。
  我曾多次提醒过你,你却不以为然;我也曾多次忍让,你却得寸进尺;我当然也多次惩罚,你却对我恨之入骨。我曾制造了你,当然我也制造了跟你一样的他,我让你经过岁月的磨难,让你主宰一切。现在,你快要将“他”吃完了,我曾送给你的最忠实的朋友竟被你当做了食物;而且你还要对我实行破坏,现在我身上竟全是“坑”;你可曾知道我制造了你就可以毁灭你,但我于心不忍;你可曾知道我就像你父母一样,惩罚你时我的心在流血。
  你——人类,如果你在破坏,可能我会死。但他——动物是无辜的,如果说我制造你是错误的,那我不得不毁灭你。我——万物之主。
    初三:萨芬

第三篇仙道之主:东方之主_200字


  前世祖国的根飘渺无垠,
  腐败是她的气息,
  英雄志士眼望撩城,
  痛恨——沉骂,
  最后奋起抗击,
  他们号召的是人民的力量,
  他们要自由,要民主,要独立,
  是呀,人民爆发了!
  嘶吼,向前,胜利,
  今世血满红的中国站起来了,
  滚滚急流的长江,
  波涛骇浪的黄河,
  ……
  它们是祖国的象征呀!
  祖国在壮大
  在发展、在蓬勃,
  那是不衰的东方之主——中国!
  7月我们纪念她,
  7月我们继承她,
  7月我们弘扬她……
 
    四年级:利维坦

第四篇仙道之主:一班之主_800字

  初次与她相识,应该是开学报名时,在黑板上看到她的名字——张俊平,没有见到她时,凭想象,以为“他”会是一个汉子,谁知,开学等来的不是汉子,而是——
  和蔼如她,待我们如亲生孩子一样,总记得小学老师常对我们说:“现在一定要好好学,打好基础,等上了初中,班主任就没有这么有功夫去管你们了!”那时信以为真,可真正上了初中才发现,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那么不负责任,反而对我们关爱备至,还会给我们买棒棒糖,库尔勒香梨,还会在期末考试前,拖着病体从医院赶回来,为我们加油,鼓气,还会给我们买面包吃,想起这些点滴,真的很感动。
  严厉如她,生起气来如一头狂傲的狮子,令人望而生畏,令人恐惧心颤,令人不明觉厉,即使是那么一丢丢的小错误,也会被换成大道理讲给你听,直到最后心里暗地佩服她的口才,也还不明白到底怎么错了,所以我一般都会小心翼翼。
  认真如她,“五、四、三、二、一,时间到!”唉,她说过,早上跑操必须在6:35分时到齐,不然就扣分,没想到,她竟然真的会掐着表算时间,以至于我们养成很多好习惯,还有记录本上那工整的字迹,连错字也一并纠出来,每天都要改70本记录本,想想都累,认真如她,数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来,且心细如发!
  可爱如她,她看起来不过四十多岁,身材很是丰满,有时心细如发的她竟也会犯小糊涂,记得上次在她办公室,无意中听到她与她母亲的对话,原来口才是遗传的啊!平日教育起人来喋喋不休的她,那时竟插不上一句话,惊讶的我在心中甚至还有一点小窃喜,她的语气真的就如一个孩子,可爱极了!
  她,就是我的班主任,犹如神人也,来无影去无踪;当你在吃零食时,她会突然出现,毫不留情的对你伸出五根指头;当你正在与别人攀谈八卦时,她也来了,于是,班级记录本上,你的名字跃然纸上;当你正在发呆或睡觉时,她,又来了,一记如来神掌将你惊醒,让你失散的灵魂与肉体重逢……
  可就是这样,我们尊敬她,崇拜她,喜欢她,害怕她,讨厌她……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以至于我们离不开她!
    初二:李怡馨

第五篇仙道之主:一家之主的妈妈_200字


  妈妈是一家之主,也是严厉的“财政部长”。我们若乱花一点钱,她就得唠叨五六分钟。一家人全天的行踪,她都“了如指掌”。如果我们做错了事,她一眼就能看穿,任谁也瞒不过呢!
  不怕热的手,也只有妈妈一人有,因为她做饭时,不管多烫的东西她都不怕。
  所有家务事妈妈都做得有条有理。每天我回到家的时候,餐桌上已经放着香喷喷的饭菜了,浴室里也已有收好的衣服和放好的热水。
  妈妈对我说:“洗好澡就吃饭了,免得凉了,吃好了就做功课噢!”
  我有一位勤劳的好妈妈,我太幸运了。
 
    五年级:余柔萱

第六篇仙道之主:一家之主_800字


  今天,爸爸和妈妈下班要到晚上10点多才回来。
  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可成了一家之主。我要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我早早地起了床,拿了50元钱,到面馆里去吃早饭。我吃完早饭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买菜。来到菜市场,我心想:去买几个西红柿,做个西红柿炒蛋吧!蛋家里有的是,我就走到买西红柿的人那,问:“西红柿怎么买?”那位大娘说:“五角钱两个”。我说,给我两个大的,接着我又买了两根黄瓜,一只烤鸡——数来数去才用了十三元呢,可是这个市场到被我转了几圈,转得我头晕眼花。
  晚上8点多,刚到大门口,小摊上那又圆又红的西瓜引起了我的注意,天气这么热,妈妈下班回来吃到西瓜一定很爽。想到这,我毫不犹豫地又买了一个西瓜,没想到它是那么沉!刚才还脚步轻盈的我,现在可傻眼了。我拎着沉沉的东西,走起路来那蹒跚的样子,就像个刚刚学步的婴儿。本来很近的家一下子变得那样遥远。我咬紧牙关,想着爸爸妈妈吃着西瓜,夸奖我的样子,一步一步地走着。终于到家了,我的手被塑料袋勒成了红白相间的“沟”了。
  终于要到10点了,他们要回来了。顾不得擦去满头的汗,连一口水也没来得及喝,我就一头扎进了厨房。把买来的西红柿洗干净,用刀子小心翼翼地把西红柿切成片,放到盘子里,再放上白糖,一个菜就算好了。黄瓜这道菜就更简单了,只要把它洗干净就可以了,这是我为妈妈“量身定做”的减肥食品。
  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切西瓜,那圆咕隆咚的家伙怎么下刀呀,我左手扶着瓜右手拿着刀,刚一使劲西瓜就滚到了一边,还险些切到我的手。嗨!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平时西瓜在妈妈手里怎么那么听话呀!我脑筋一动有了,从厨房拿来一个比西瓜大一些的盆,把西瓜放在里面,再重复前面的动作,这下刚才还“调皮”的家伙,就被我搞定了。我一刀一刀把它切好,然后整整齐齐地放在盘子里。
  就这样经过我的精心布置,一桌色香味具全的美味佳肴,爸爸妈妈惊呆了,异口同声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张家港塘市小学六年级:赵怡雯
 

第七篇仙道之主:我是“一家之主”_650字

  学校里有校长,班级里有班长,连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那我家的一家之主是谁呢?今天我在吃晚饭时,提出了质疑。因此引发了一场口水战。
  “那还用说,当然是我啦!不信的话你们去翻翻户口本看一看,户主那一栏填的是我的名字,不是我是谁啊?!”说着,爸比喝了一口汤,振振有词地说,眼睛还不时得意地朝妈咪瞟了瞟。妈咪却不以为然地反驳道:“晓娜,家里的家务活都是我操持的,所以我当这个一家之主最合适,对吧。”
  爸比妈咪你一句我一句地争论着,互不相让。眼看他俩就要“燃烧”了,我赶紧用“水”浇灭它:“你们何不来个民主选举,谁票最多谁就当选。”爸比妈咪举双手双脚赞同。
  妈咪抢先道:“我毛遂自荐,选我自己。”爸比也不甘示弱:“哎,你们不知道,当一家之主不容易,怎么能让你受苦呢?不行不行,还是由我来当吧。”爸比一边用讨好的语气说着,一边给我夹肉。
  一票对一票,我这一票可是关键,怎么办啊?妈咪将目光转移到我的身上,为了这一家之主,妈咪把整个世界的好话都凝聚在了目光里,我读懂了妈咪的意思。可另一边的爸比也同样用这个目光瞧着我,而且爸比妈咪平时都一样疼我,这让我怎么选呢?不过,幸好上天给了我一颗聪明的脑袋,让我总有办法解决。我灵光一闪,脱口而出:“你们不是说我是你们未来的希望吗?那就应该由我来当这个一家之主吧!”
  爸比和妈咪听得目瞪口呆,没料到还会有这一出,不过好一会儿,他们就异口同声地大力支持:“好,好,我同意女儿当选。”
  哈哈,全票通过!今后我就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了!不过,有许多东西还是要爸比和妈咪来管比较好。
    初二:青春染指间

第八篇仙道之主:“一家之主”的境遇_1500字


  杨是名老技术员了,他勤勤恳恳,本本分分,每天准时跨着那辆“老二八”穿梭于家和生研所之间,十几年过去了,眼镜度数是越磨越高,工作服是越穿越旧,可是因为没学会那套职场的油滑,到现在,工资、待遇还是一陈不变。
  这天老杨有点闷闷不乐,老领导找他谈话了。办公室里,老领导一手端着茶杯,一手拍着老杨的肩膀。“老杨啊,我知道你一向肯干、踏实,这点很值得肯定嘛,所里的年轻人都该向你好好学习,不过你看今年的进度……是吧,小张他们组上个季度就出了两项新成果了,你看你们组是不是也抓紧抓紧?”“可是……”“不要强调客观原因,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嘛,你们组这个月底必须出成果,好了,就这样吧。”
  出了办公室,老杨心里就像压上了块大石头,骑车回家的时候差点儿被辆桑塔纳刮蹭,终于到了楼下,支好了车,老杨心里似乎踏实了些,长舒了一口气,一边摘下眼睛、揉着鼻梁,一边往楼上走,可是,越往家走,楼梯上的水就越来越多,等到了家门口,就看见家门大敞,杨妈妈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刷子卖力地蹭着一个巨大的纱窗。
  “哎呦,妈,您快别干了,我来吧,您快歇会儿吧。”
  “不碍的不碍的,你忙一天了,快歇会儿吧,桌上有苹果。我反正闲着也没事儿,就说收拾收拾。”
  “哎呀,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有什么事儿您跟小敏说,让她干。”老杨接过纱窗,立在一边,扶起杨妈妈往里屋搀,“哦,对了,小敏呢?”
  “没在家。她带着毛毛去选新衣服去了,听说对面超市大减价。”
  “哎,就知道伺候个畜生!”老杨略带怒气地说。
  “哇……哇…。。”屋里忽然间响起了清脆的啼哭声,搅得老杨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哎呦!你看看,你回来就回来,还那么大动静,把小宝儿都弄醒了,你都这么大人了,真是的!”杨妈妈一边嗔怪老杨,一边麻利地从床上抱起孙子,拍着孙子的后背,“宝儿,乖啊,不哭不哭,你爸爸不懂事儿。”
  “我不懂事儿?!”老杨惊诧地瞪圆了眼睛。
  “去热奶去,宝儿该是饿了。”杨妈妈完全没有注意到老杨的表情,一心只在孙子身上。
  老杨无奈地转身进了厨房,随即传来玻璃容器“叮叮当当”的碰撞声。
  “汪汪!”楼道里传来了毛毛的叫唤,老杨夹着奶瓶忙去开门,“我们回来啦!哎呦,累死我了,我这高跟鞋穿着挤脚……”小敏甩下高跟鞋,换上了拖鞋,顺势一把抱起毛毛,在老杨面前晃来晃去,“老杨,你看!毛毛这身新衣服漂不漂亮!”
  “哦,漂亮,漂亮。”
  “什么呀,你都没看,你好好看看……”毛毛肉敦敦的脸忽然被近距离地放到了老杨的眼前,此刻恰好毛毛喷出了鼻涕,老杨顿感反胃,下意识地把狗一推,小敏也没抱稳当,毛毛被扔到了地上,摔得惨叫起来。
  “你干嘛呀,疯了你!”小敏生气了,赶快抱起毛毛,把她的头靠在毛毛头上,反复摩擦,“宝贝儿,没事儿吧?妈妈着急死了。来,我看看,摔着没有?”
  “我看你才疯了,为了只破狗,你留妈在家干家务,把儿子扔床上不管,我这儿上一天班,回来还得洗纱窗热奶,你干嘛去了你!”
  “嘿,姓杨的,我告诉你,要是没我爸爸,就凭你那点儿工资,能住上这房么?我跟你这么多年我也没嫌你穷,你倒嫌弃我来了,我,我,呜呜…。。”小敏捂起脸,哭了起来。
  “哎呀,你们别吵了,别吵了,都少说两句。”杨妈妈抱着孙子劝到。
  老杨喘着气,心里憋得很。他血压急剧升高,耳边嗡翁地响,屋子里的一切似乎都在旋转,伴随着毛毛的叫声,儿子的闹声,妻子的哭声,妈妈的劝说声……他简直无法承受这样重压的生活,他在混乱中反复地问自己:我还是“一家之主”么?怎么就到了这个地步呢?
  点评教师:郄惠淳老师
 

第九篇仙道之主:鸟——自由飞翔之主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每当我看见在人们头上在天空中翱翔的在无边无际的空中的--小鸟,我就想:假如我是一只小鸟,那该多好啊!可以在一望无垠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是多么好啊!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当然,是杭州最有名的--西湖。我要非到西湖,站在亭子中,看一看美丽的西湖,观赏一下西湖的景色,看一看鱼儿们嬉戏的情景。就想起了苏轼笔下的,水光潋滟情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多么美妙啊!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就会非到雄伟的长城去,摸一摸数不清的条石,嗅一嗅中华名族古老的气息,找一找历史的蛛丝马迹,体会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结晶。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将创造一个辉煌灿烂美好的明天!!!!
  余姚市舜耕小学:陈佳敏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waiyukaoshi/12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