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exiangwang.net--CFA】

关于团队协作篇(一):合作与团结_600字

  合作与团结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下。蚂蚁虽小,可因他们众志成城,目标一致,重于团结,便使得比自己大千百倍的河堤蛀垮,人心齐泰山移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为什么要合作?要知道大部分情况下一个人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即使能够做到那也要去花费很多的精力,然而与其他人合作才能有效且快速的完成某件一个人要做很久的事。
  就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来讲,他们就是一个合作团队,如果唐僧不与悟空及其他弟子合作的话,那么他就需要打怪,挑担,化斋,行走。
  更何况唐僧文弱,能够做得到上述的全部事情吗?假设他不会遇到妖怪,那他不与白龙马合作就以唐僧的脚力何时到得了西天呢?因此如果不组建一个可以合作的团队的话,将会在做一件事时,浪费掉大部分的时间,去做那些,无意义的事还不见得能够完成。所谓合作,就是能取长补短,从而快速高效的完成目标。
  接下来我们说说团结,如果一个团队仅仅做到了合作就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好的团队是需要团结的,如果一个团队中的队员每个人都不去考虑其他人,只知道做自己的事,那是无法团结他人的。如果取经时,孙悟空只管打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其他人也只是做好自己的事,那么唐僧恐怕走不到西天就饿死了。
  再假设唐僧被妖怪抓走,每个徒弟都按自己的心意去营救,就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因为他们都不管自己的伙伴,即使救出唐僧若在营救过程中失去了队友,那么团队不完整接下来怎么取经。
  因此合作和团结是一个团队在做事时成功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前提是目标一致。
  这,就是合作与团结!

关于团队协作篇(二):关于团结的作文:团结合作才能成功_550字


  这个暑假,《现代中小学生报》小记者培训学校组织了“乐一夏,乐一家”夏令营活动,参加夏令营的基本都是小记者班的学员,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在夏令营活动中,我参与了很多活动和比赛,经历了许多事,最让我难忘的是“细水长流”这个拓展活动了。
  “细水长流”活动的内容是把竖着劈开的PC管一个一个的接起来,让一个小球顺着管子从起点一直滚到十几米外的终点的桶里。如果球中途掉地就要从起点重新开始。这听起来好像很容易,可实际做起来挺难的。我们小组练了好几次,但都因为配合不当,没有成功。
  时间不等人,该我们参赛了。我们小组的成员,犹如紧握着枪一样牢牢抓住一节节PC管,管子一个接一个,连成一条长龙。球放下来了,顺着我们手握的管子往下滚动,但还没滚到我手中的管子,就在我前面两个伙伴的管子空隙间掉了下去。这似乎是一个不好的开始,我们重新来过,第二次球总算滚到我这里。我拿开管子,向“龙”的另一端跑去。可同学把管子摆的太斜了,以至于球跑得比我还快。管子还没到,球就到了,结果可想而知。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们又重新来过……,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和无数次尝试,球终于滚到了桶中。
  这次比赛小组得了第几名我已经忘了。但我记住了更宝贵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只有团结、友爱,像一家人一样默契和合作,才能尝试到胜利的果实。

关于团队协作篇(三):为什么工作越认真的人任务越多_1200字

  年底的时候,都是很多职场人士更加繁忙的时刻,一年的工作该总结了,工作的绩效是考核的时候了,工作资料是该整理的阶段了。虽然大家都很忙,但慢慢地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忙的人永远是忙的人,而清闲的人好像也永远是清闲的人。  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就知道,虽然是同一个老师教的内容,但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会有成绩好的也有成绩差的。这和职场是一致的,我们也必须承认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有高低大小之分。最近听到一个有关于为什么同一个老师教的学生会有成绩好坏之分。解释是老师是一直以4G的速度在在课堂上讲课,成绩优秀的同学是以4G的速度在接收,有些同学是以WIFI的速度在接收,成绩中等的同学是可能是以3G、2G的速度在接收,而成绩靠后的同学可能属于忘记打开数据流量,成绩不稳定的同学可能属于是那种经常掉线的,而成绩最差的那些同学则可能一直就没有开机。  回归职场,年底的时候,很多企业、部门等都很忙,感觉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干得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似乎都没有半点的空闲时间。但深入繁忙的背后,就会发现,忙只是一个表象,做事不光要有过程,更重要的是结果。这就取决于工作得的效率问题。  H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所有职场人士一样,年底的时候都是大家最繁忙的时候,而她所在的部门除了不仅承担着本职业务工作外还承担着很多协调性的工作。大家知道,在互联网社会的当下,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再成就一番作为,更多地需要团队协作。而对身处在稳定的岗位的很多职场人士来说,团队协作既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这取决于相关各方的责任心、配合默契感。在H需要整个大部门的相关工作支持时,在具体开展工作之前,就与相关各部门沟通协调需要提供哪些帮助。在一个月后,H所在部门真正开始相关工作时,除少数部门主动提供相关协作外,大部分部门并无相关动作。实在没办法,H只得挨个部门再次要求提供相应帮助,当然各部门也都提供了相应的帮助。但同一件事情再次通知,也就意味着一个月之前做的各项工作是无用功,效率就这样降低下来。本来的流程应该是,通知-协助-完成;而实际的流程是,通知-等待-再通知-协助-完成。理论上,多部门联合的事,牵头部门主导,配合部门参与;而实际上,多部门联合的事=牵头部门的事。  在很多单位,都有所谓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单位里承担具体事务最多的人,也是在执行层面最繁忙的一批人。工作任务在分工之初,是在各成员之间比较平均分配的,但总有一批人能够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总有一批人能够把事情搞砸。在团队领导层面,领导者就更加愿意把一些核心、重要的工作交给执行力强、圆满完成工作的人来干,他们就是所谓的中坚力量。慢慢地就会出现一种现象,中坚力量受领的工作任务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而那批搞砸工作的人越来越清闲,无事可做,整天做一些和工作不相关的事情。在企业,就会造成主动裁员,造成员工流动,保持整个企业的活力。而在某些所谓稳定的行业,因为人员无法流动,就会造成中坚力量越来越繁忙,而部分人则越来越闲。  人才的金字塔也就在职场中慢慢形成,也许你会发现大学毕业后能力相当的同学之间,在入职五年后就会发生惊人的变化,一部分成为中坚力量,在随后的沉淀中慢慢步入人才精英阶层这个层面,而另一部分可能会慢慢步入社会下层。在经历社会的剧烈变革时,精英阶层始终能够获得更多社会资源,取得更多成功,而某些不思进取的职场人士慢慢成为被救济人群。

关于团队协作篇(四):读《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有感_1000字

  这本再平常不过的自传带给我许多思念。是它陪伴了我初三一年。每天在完成复习功课后,在睡觉之前,总会偷偷打开台灯,翻上几页。在寂静的夜晚,看这本书,感觉很好,我受益匪浅。
  李开复,我敬佩的一个人。他先后在苹果公司,SGI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加盟了Microsoft,并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2000年,升任Microsoft全球副总裁,并成为盖茨的七个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李开复加盟Google,被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
  我敬佩的不仅仅是他出色的工作,更是他做人的理念,处事态度以及成功之道。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成功”二字。从成功的真正意义——成功的源头——成功的选择——成功的必要因素——成功的“罗盘”——成功的阶梯——成功之道,最后到用智慧选择成功。这本书把这一过程分析得很透彻。点明每一步骤的关键。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总结得相当精辟,每一点都十分重要。
  在谈到成功的必要因素,他给了以下几个词语: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追求理想。并把每一个单独作为一个章节进行阐述。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现在人们所缺少的总结每一个词语。每每读到事例的时候,我总会有同感,总会联想自我,回想我在遇到相同事情时的处理方法,而每到这时,心里总有一份内疚。我想,我读这本书不是为了欣赏优美的语句,而是学习成功人士的方法,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为人处事的方法。
  本书中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章节是《合作沟通——信息时代的成功之道》。章节中主要讲的是团队合作。读完后,我十分深刻地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团队合作最注重的就是互相的交流及表达,团员之间只有分享相互的信息和资源、积极合作、取长补短,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苹果公司的“负面”默契就是一个很深刻的负面教材。我反思自我,周围之间的同学就是一个团队,我是否与同学构成学习的默契呢?我是否能很好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呢?......我是在一遍遍追问自己的过程中读完的。这一节中讲述了BillGates的团队精神,他领导一个团队的方法。沟通是团队合作成功的基础,有效沟通的四个秘诀:1、悉心倾听;2、大方积极;3、直截了当;4、不同意的艺术。委婉拒绝的方法对我很受启发。
  由于离开微软,加入了Google,李开复博士在书的最后说到:“一切事实在下一年都会公诸于世。我做的事,没有违背这本书里的原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总而言之,我读这本书的心态是:好奇——共鸣——收获。我认为这本书是一个人一生中不能不读的,看完后必定有很大的启发。
 

关于团队协作篇(五):小组合作学习_800字

  
  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这一方案政策,是从2012年正式开始实行的,到现在为止,已经一年多了,大部分地区的学校,倡导实行同学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全体同学的学习,互帮互助,一起学习,促进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很有好处的!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学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个人都能主动参加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让一些不是很主动的同学们,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我认为,小组合作性学习,最大的优点就是,培养了学生们合作团队精神,例如,老师们说的一个问题,有的人会回答,而有的人一点也不懂,在这里就可以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直到把问题解决。
  分组之后,每一位成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1号是组长,2号是副组长,协助组长管理好本小组,3号是记录员,4号是资料收集员,各有各的特点,合作刚好把各个成员的思维想法总结起来,正如说“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人多力量大嘛,同学们如果可以理解到这种合作精神,就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就可以学得更好。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了主动学习和创新的机会。由于学生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所以在分配到任务后,同学们都可以以积极的、主动的心态去完成。在这期间,使学生们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从而有了“我要努力学”的强烈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空间,也让老师们减轻了负担。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有不少的优点,可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它也不例外,小组合作学习也的确存在着一些小问题。例如:在同一个小组里面,学习水平高的同学,发言机会总是有很多的,而相对于学习水平低一点的同学们,有些问题会难倒她们,从而失去信心,不敢发言;有时小组内会因为意见和观点不同,从而产生分歧,给部分同学带来压力,甚至厌倦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政策;也可能基础差一点的同学有问题请教组长,而耽误太多组长的时间,让组长没有好好地学习……等等一些方面!
  因此我们应该多多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将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初二:筱雅520

关于团队协作篇(六):合作的快乐_900字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在我记忆的星河中,那一颗颗珍藏在我记忆深处的最璀璨耀眼的恒星,在描绘着一幅幅我永远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的画面。我做过的最引以为豪的是,莫过于在我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和同学、兄弟姐妹等一起合作过的事。他们不光带给我许多成就感,更让我在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许多乐趣。我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是前不久的劳技中心之旅。
  前不久,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怀着兴奋与喜悦的心情踏进了劳技中心的大门。面对这十多个小组,我和我最好的朋友——雨儿毅然选择了无人愿意参加的第一组——小记者站组。
  在带队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小记者站的教室。老师以最快的速度将我们分了组,我和雨儿被分在了一组,并共同使用同一台电脑。一切准备就绪后,老师开始讲课了。
  首先,老师教我们怎样建立“新建文件夹”,然后又教我们怎样排版,怎样选择背景图案。我们按照老师说的顺序,先将文件夹更名,然后把它设置为“共享文件夹”。接着,在雨儿的建议下,我们选定了背景图案。这些都做完后,我们开始分工了。一个人留在教室里,和老师学习设计文本框。另一个人则拿着相机到各小组去采访、拍照。决定后,结果是我去采访。这对于一向胆小的我来说可是个锻炼的好机会!我站在“特色披萨”小组的门口犹豫着,心里像吊着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的。不知怎的,我想推门进去。可是怎么也迈不开步子,手也像铅块一样重得抬不起来。旁边的两位好友等得着急了,急忙催我快进。我暗暗责备自己:记住,你现在是一名小记者,这种状态怎么行呢!?当我这么想的时候,忽然不知哪儿来了一股勇气,鼓起勇气敲门,然后到各小组拍了许多照片回来。老师还表扬我们这一组照片拍的好呢!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回到教室,在雨儿的帮助下我先将照片插入到版面上,再设计好文本框的形状,然后将文章复制,粘贴过来。经过这一系列的制作,报纸打印出来啦!那上面还有我和雨儿的合影呢!最后经过我们的亲手塑封,一张完美的报纸就诞生啦!
  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也感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从合作中得到了许多快乐。所以请你记住那句话:“独木不成林。“遇到难题时不要独自承受,只有与他人一起分担、一起合作才能迈向成功!
 
  第四十二中学六年级:田蕾

关于团队协作篇(七):在合作中求双赢_800字

  在如今极速发展的社会中,优胜劣汰时时都在上演,适者生存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不变的规则,仿佛只有将对方比下去,自己才有前进的可能。竞争愈演愈烈,从职场扩散的学校,从植物界扩散到动物界,直至最后,整个社会都蔓延着激烈竞争的火药味,无硝烟的战争在世界各地随时都会爆发,人们用紧凑的生活与急促的步伐紧跟着时代的脚步,似乎生怕一跟不上这节奏就会被比下去,被社会淘汰。
  但是人们忘记了,除了竞争外,还有一种模式可以获得成功,那边是合作。在竞争中适当的合作,在合作中不忘竞争心。好的合作可以促成双赢这样的好结果。何为”双赢“?就是双方都会获得各自所需的利益,都获得满足。我们竞争不正是为了在无限的需求里争夺有限的资源吗?这么说来,双赢确是一条利人利己的可行之路,但是在头脑发热的竞争年代,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其实,双赢与合作的事例,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比如,学校中的同学们讨论与做题时在合作,考试与评比时在竞争,在一次次竞争与合作交织的学习生活中互相追逐,彼此进步。在比如,做公益事业的各大企业家,他们在付出财力物力人力的同时,不仅收获了商界与社会的认可也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一定要抛开”个人利益就是所有“的陈旧观念,当然,我们可以”利己“,但利己不一定非得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有很多合作最后都能得到双赢的结果。
  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大批人在帮忙,他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会是自己单枪匹马的去解决,而是找伙伴一起来商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如此,大家都得到了实际的利益,想要成功也变的更加容易了。那些电影明星都有制作群;而那些歌星也都有帮他们作词、作曲的人以及帮他们推广的唱片公司。这些人的成功不仅仅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更多的是团队的力量与合作的结果,所以有人说这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成功是靠组织,靠团体,而不是仅仅靠个人,也不是非要胜出才行,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全能冠军“。只有互利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财富以及资源。
  怎样才能做到互利?那便是——在困难时寻合作,在合作中求双赢。
    高三:郭馨语

关于团队协作篇(八):读《学校团队管理》有感_2000字

  让我们心手相连
  ——读《学校团队管理》有感
  近段时间读了韦昌勇主编的《学校团队管理》,感想颇多,也使我联想到了一则寓言:
  一只蚊子小心翼翼地飞到某人的左手上,环顾四周,确信没有危险了,于是就咬了下去。左手感觉到强烈的疼痛和奇痒,难以忍受,于是对右手说:“兄弟,看在我们是邻居的份儿上,你帮帮我,把叮在我身上的蚊子打死吧。”右手漫不经心地朝左手看了一眼,说:“那不行,你知道我打死一只蚊子要花费我多大的力气吗?反正我没让蚊子叮,我才不管呢。”这番对话被蚊子听到了,喜出望外,肆无忌惮地吸着左手的鲜血,直到小肚子被撑得鼓鼓的才满意地飞走了。
  不一会儿,这只蚊子感觉又有些饿了,飞了回来,这次它叮在了右手上,右手感到一阵的疼痛,接着奇痒难忍,一看,原来是蚊子正在叮咬自己,抬头看了一下左手,真想请他帮忙把这只讨厌的蚊子打死,可是一想到刚才对待左手的态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但是疼痛和奇痒令右手实在无法忍受了,终于厚着脸皮,对左手说:“老兄,你看现在这只蚊子在叮我,我刚才真的是没有感觉到这么难受,求你帮帮我,打死它吧,刚才是我对不住你。”左手一笑,说道:“那不行,你知道我打死一只蚊子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吗?反正现在蚊子也没叮我。”右手只好尴尬地笑了笑,叹了一口气,独自忍受着蚊子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这只蚊子听到这里,高兴地手舞足蹈,吃得津津有味,然后非常满意地“嗡嗡嗡”唱起了歌。
  寓言点评:
  右手不帮左手,是因为当时蚊子没有叮咬自己;后来,左手不帮右手,是因为左手在报复刚才右手生硬的态度。当蚊子遇到这么一对儿不互相协作的伙伴时,今后是不会再饿肚皮了。
  管理启示:
  学校的制度建设确定了各个部门、工作职位之间的明确分工。然而正是由于部门之间、岗位之间职责权力明确,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等影响工作绩效的情况会时有发生。教学、后勤互不干涉,教务、教研互不搭界……教职工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这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对团队互助的漠视就象无形的“软肋”和“短板”,轻者使学校管理层的宏图大略落空,重者动摇学校根基,人心涣散,对社会、学校和教职工都是一个灾难。这就为学校管理者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进行团队管理,让部门和教职工之间互相帮助?我们认为,学校团队管理、加强团队协作的执行力,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打造富有凝聚力的学校团队文化。发挥团队文化塑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的双重作用,深入教职工内心,使教职工紧紧团结在学校发展这一面共同利益的旗帜下,荣辱于共。为及时消除团队内耗,要建立健全学校执行规程和约束机制,赏罚分明,提高教职工工作激情;通过一次次健康向上、不断创新的活动载体,营造一个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氛围,从而稳定工作情绪,激发工作热情,形成一个共同的工作价值观。使教职工发现问题主动协调沟通,同事之间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少说“这不是我的事”,遇到力所能及的问题发挥“当仁不让”的精神,促使不同的分力最终成为推动学校前进的合力,达成学校发展建设的目标。
  2、提高学校教职工团队的素质。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帮助教职工树立克服“惯性”的信念,敢于抛弃眼前的利益与安适,不仅在别人找你寻求帮助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要时时找机会主动帮助同事,自己掌握的那些技能和信息是别人所需要的,就应当主动提供给别人;与时俱进地提升教职工的团队自豪感,主动适应形势的转折与多变,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提高教职工的应变、创新和执行能力;还要在计划的执行中加强对能胜任工作的优秀教职工的关怀与培养,塑造出有强烈责任感、有远大理想抱负、有高品位修养和强执行力的中层领导,使之成为执行学校发展战略的中流砥柱;部门、教职工之间进行广泛而有针对性的沟通和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不断总结教训。
  3、促进岗位间的沟通协调。几乎所有的矛盾都是由于沟通不畅而产生的,如果沟通不好的话,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执行,很容易让教职工产生消极的心理,严重的削弱了团队的战斗力,也就谈不上决胜教育市场了!无论领导与教工、本部门与其他部门,都不能等出了问题、有了矛盾、影响了工作和感情之后才被动地去沟通。每个人都要主动地率先把心交出去,特别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他的感受和想法,用真心换回真情。学校在进行岗位设置的时候,对承担的责任要进行主责、部分和支持的划分,使岗位之间的责任不交叉、没有空白。避免某一个责任张同志是主责,李同志也是主责,两个人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责,出了事谁负主要责任,在工作中谁主动,以实现最有效的配合。
  综上,学校的发展,教职工个人的成功,都需要我们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全力打造学校团队的执行力。如此,左手右手合力,打死蚊子,实现双赢!
  瓯海区茶山中学任国璋
  2008年5月
 

关于团队协作篇(九):学习型组织心得体会

      个人学习是团队学习的基础,而团队学习并非个人学习的简单相加,组织中所有成员的积极学习,并不代表能够实现团队学习、构成学习型组织。那如何才能实现团队学习,构成学习型组织呢?我认为,不外乎下面这三条途径。
      一是在组织内通过团队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实现个人学习向团队学习的飞跃,首先要实现每个人获得的新知都能快捷地让团队其他成员分享。知识不会因为传播而减少,交流和分享却能使整个团队的集体智慧增加。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团队竞争就是学习速度的竞争。个人学习的成果,若不经团队学习的过程,就只是个人知识的增长,无法形成团队整体的学习力和竞争优势;相反,个人通过团队学习,实现成员的知识共享,就能快速提高团队的知识总量和集体智慧,增强企业(或者科研团队)竞争力。许多积极采用学习型组织管理方法的企业(或者科研团队,都十分强调组织成员的知识共享、信息互通。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为团队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技术保障和广阔的互动平台。不少单位活组织都建立了内部学习网站或学习专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是通过团队成员的深度交流,达到心灵沟通,逐渐形成基于个人目标之上的共同目标。真正的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不仅要求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实现彼此心灵的沟通,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团队学习是一个较难达到的境界,“深度交流”和“讨论”是实现团队学习的有效手段。深度交流是自由和创造性地探究复杂而重要议题的过程,先暂停个人主观思维,彼此用心聆听;讨论则是提出不同的看法,并加以辩护。通过这种敞开心灵的交流和讨论,才能打破个人内心的习惯性防卫,不断调整、引导团队成员的个人目标整合成团体的共同目标。
      三是培育创新型团队文化,实现组织成员的默契合作。团队学习的最高层次是将得到的共识转化为行动,进而建立起一种崇尚学习、崇尚创新的团队文化。创新型团队文化,是一种鼓励既具有创新性,又能够协调一致的行动。这种看似矛盾的特征,在许多一流的球队和乐队中都能得到体现,个人的创造性发挥总是能与团队的整体行动相一致,并且锦上添花。这里要特别强调,“习”比“学”更重要,没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演练和交流,任何团队都不可能达到默契合作的境界。经过团队学习的不断磨炼,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具有创新型文化的团队才能够达到“运作上的默契”。
      总之,精通团队学习的企业(或者科研团队),必然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科研效率,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关于团队协作篇(十):浅记北京游学_1200字

  这次的北京游学之旅十分充实,内心感觉被装得满满当当的。人生的背囊里也多了立志的决心、团队意识、与辅导员的友谊。同时也加深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北大一行让我喜欢上了北大,更坚定了我去北大的信心。清华和北大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我却觉得清华太冷,没有人情味,而北大却处处洋溢着热情。走在北大的校园中,脚尖轻点着那古朴的青石板,目光扫过那不沾一丝烟火气的建筑,我的心也已被北大勾走。“我的目标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大学!”这是我大声喊出的誓言。只要努力,一起皆有可能。
  在这五天中听了几场关于人生、梦想的讲座。首先是张立勇叔叔对“一流”阐述:想要成为“一流”,必须有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一流的勤奋,和一流的坚持。然后是罗清军先生讲的:在追梦路上,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别人的嘲讽,定下目标,付出行动,就会成功。最后是冯柯老师的讲座,Inmyopinion,heisthebest。他说:你付出的努力不一定要实现梦想,但你付出的努力会在你人生的某个时段发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国家博物馆是我最期待的一行,历史的沧桑感引发文明的沧桑感,在那里我体会到了那些文物浓厚的历史沉淀,在浩渺的时间和浩瀚的宇宙中我们只是“渺沧海之一粟”,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只是因为没有悟到历史定位,一旦悟到,那英气也就在沧桑感中消磨殆尽了。
  一到北京,先进行分组,我被分到了四组——游学旅行中最棒的团队。在活动中,我们给我们的团队取名为“太阳风”。“心怀荣耀,战无不胜”是我们每一个队员铭记心底的一句话。接下来营长为我们上了一堂关于团队合作的课,成为我们队友之间的粘合剂。在晚会上,我们团队因得分最高,成为游学之旅中最棒的团队。
  分组时我们结识了辅导员秦天琪,在之后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是快要毕业的大学生,出来找工作,这才阴差阳错的与我们相遇。五天游学中,她帮了我们许多,有的同学忘带洗漱用品,她给我们送,在出行时,她给我们抹防晒霜。晚会上,辅导员们热情尬舞,也令我们刮目相看。
  但,哪里有人烟,哪里就会有离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时刻。我们与辅导员分别时并没有什么眼泪,也没有多少动人的话。离别其实并不总需要眼泪。两个有过同样经历的人不需要太多言语,分别甚至,是一件踌躇满志的事情。人生有许多岔路口,太多人来来往往,不一定泪水涟涟才代表想念和不舍,告诉他自己其实一直风雨都与他在一起,微笑着送友人远走。泪一流,人的气就散了。而挥挥手目送其远走,这种沉默的力量却远比一次抱头痛哭来的更持久。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就这样,分别时我们只是互相叮嘱照顾好自己,因为我们都知道:离别,是为了下一次相逢。
  思父母,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游学旅行中,时时刻刻伴随着父母的叮嘱。“儿行千里母担忧”,记得到北京的第一天,就收到母亲发来的信息:多吃蔬菜,多喝水。她知道我爱吃肉,爱喝饮料,怕我营养跟不上,特意叮嘱我。我看后,差点哭出来。旅途中,和我聊天最多的是父亲,记得一天下午手机没电,一会房间就收到他的消息:咋一下午没动静呢?我看后,感觉内疚不已。为什么不回他?是不是把父母给忘了?在外才几天就把父母给忘了,将来怎么办?
  最后,感谢这几天中辅导员们的陪伴,感谢老师们的照顾,感谢父母在这几天中时时刻刻的牵挂。我,定不负你们的期望。

本文来源:https://www.lexiangwang.net/kuaijikaoshi/107840.html